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 >导航
  • >民俗活动总结必备
  • 民俗活动总结

    发表时间:2024-09-12

    民俗活动总结必备。

    你搜集到多少优秀的范文了呢?处理文档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的重要部分,范文的作用和价值正在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得以体现。范文构思是写作过程中的美学思维课程,大家好我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民俗活动总结”的相关信息,我们感谢您的阅读和收藏也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圈!

    民俗活动总结(篇1)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传统民俗教育”活动总结篇一

    端午节为我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利用学生对过节的兴趣,不仅能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还灵活地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一、端午节的活动我们侧重于“溯”源。从三个环节展开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形式反映师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体会与成果。

    物品文化和民间主要活动,在齐心协力擂鼓接龙、赛龙舟的演绎中师生们感悟昂扬向上、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时令饰品制作室等,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有的学会了制作粽子、有的会做香袋、有的会编蛋网、有的会做菱角,有的学会一段武术操、有的还知道了与一些节日习俗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而较好的体现了我们的活动主旨:全员参与,共同体验、各有收获。

    二、在实践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学校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

    我们还加强了节庆教育后续工作的研究,如建立了家校跟踪联系卡,学校社区活动联系单、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学生工程中的独具匠心,全方位勾画出孩子天地的纯真、烂漫、生动、富有情趣,每次活动后的照片、班级交流展示等资料,往往又构成了是校园橱窗最美的风景线,让学生为自己的表现喝彩,这一切恰恰构成一团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焕发生命的灵动,令学校生动起来。而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言而无物的纸上谈兵就是空洞的说教。节庆教育实践使教师们觉得言之有物,和学生说的话题多了、话题广了,了解学生更生动了,师生间的情义更浓了,和学生交流的基础更扎实了, 因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有的动手操作……,自然中体现出自信。

    4、规范的养成更自觉了。节庆活动的开展往往牵涉到整个班集体,不强调一些纪律是不行的,在整个的参与过程中,可能还要牵涉到一些学生的个人“牺牲”,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了强化,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因而也更自觉的履行职责,遵守规范。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传统文化对向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去弘扬,而这个责任,就赋予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传统民俗教育”活动总结篇二

    在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xxx区街道办事处xxx社区、市场街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楼院长和社区志愿者等20余人,开展了以“粽叶飘香过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糯米、蜜枣、粽叶、麻绳等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粽子比赛,整个活动现场充满浓郁的端午气息,大家各显其能,三角形、牛角型、金字塔形、长条形等各种各样的粽子500多个很快便成型了。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楼院长、志愿者们分头把煮好的爱心粽子送到了辖区困难家庭、空巢老人、残疾人等30户居民家中,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及社区对他们殷切的关爱。

    端午佳节即将来临,xxx街道xxx社区与包联领导区政协副主席刘岩带着油、面等慰问品,看望慰问了辖区困难家庭,详细了解其家庭的生活情况和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情况,言辞之间传递着党组织对困难家庭的深切关怀。希望用实际行动把爱心和真情送到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更加希望能在社会上形成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和谐友爱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

    民俗活动总结(篇2)

    活动名称:民俗文化普及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0日星期六上午

    活动地点: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民俗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相反的是把时间都用到了上网玩游戏上,民俗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了解并且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而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正是一个我们能够了解燕赵民俗文化的良好学习基地,所以走进这里学习民俗文化传承民俗精神是我们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活动目的:促进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传承民俗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人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以及燕赵文化的的绚烂多彩,鼓舞更多的人加入到宣传民俗文化的队伍中来。

    活动流程:11月20日上午,志愿者一行来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下我们参观了博物馆内的美丽的衡水湖,陶瓷艺术,村里的日子等几个展区,在这过程中志愿者们再耐心听讲之外还好奇的询问着关于民俗文化的一些知识,随后志愿者们在自由参观的过程中和自己喜欢的民俗展品合影,以及购买了自己喜欢的民俗玩物,志愿者们脸上无一不显示出喜悦的表情,并表示他们觉得至此活动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活动感悟:这次的民俗博物馆之行,可以说让每个志愿者都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燕赵文化的丰富多彩,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次的学习增强了我们学习民俗文化,爱好民俗文化,宣传民俗文化的意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能够更加努力为我们的民俗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俗活动总结(篇3)

    俗话说“小雪地封严”,指的是小雪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因此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2.36,20世纪=23.08。

    举例说明:2088年小雪日期=-=43-22=21,11月21日小雪。例外:197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

    解释: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晒鱼干,晒鱼干是小雪节气的习俗,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石牌镇的土家族农民,用刚刚杀年猪的新鲜猪肉,在家中烹饪土家族传统美食“刨汤”,准备用来款待亲朋好友。

    广州人最喜欢用腊味来做腊味萝卜糕、腊味煮香芋,还有腊肠炒蜜豆。在秋冬寒冷的天气里,打开盛满腊肉、腊肠的煲仔饭,饭香与肉香扑面而来,两者融合得天衣无缝,温暖香糯的煲仔饭就是最适合冬天的美味了。食用腊肉等腌制食品时可适当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既降低了亚硝酸盐的危害,又增加了菜的营养。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南方地区,小雪节气开始要准备御寒衣物、手炉、汤婆之类,同时房内挂棉帘防寒。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延长蔬菜肉类的存放时间,以备过冬食用。

    因此一到小雪节气,人们上菜场就比较关心有没有可以腌制的菜。这时,萝卜、雪里红、青菜都长得很好,勤快的主妇们把它们买回家腌,然后曝晒七八个晴日。食用时用滚开水烫,烫上两三次就可以吃了。

    民俗活动总结(篇4)

    开展满族民俗征文教育活动,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契机,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情感的最佳平台,学校希望在今后开展的各项有益教育活动中,广大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在获得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成立活动组织机构

    这次活动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全体师生家长的支持。在活动开始时,我们及时建立了活动组织。由王校长担任活动小组的组长,中层领导担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担任组员,组织机构的成立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活动实行计划

    活动组织机构成立后,负责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计划。王校长根据我校实际从时间、地点、活动情势、活动内容及参加人员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征文活动的积极性,广大师生在活动中展现了极大的热情,使各项活动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使民俗征文活动做到了有始有终,圆圆满满。

    三、宣传到位,思想统一

    本次活动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举行本次活动对青少年进行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满族文化、学习满族文化、宣传满族文化、继承满族文化。为使征集活动深入人心,学校多次召开会议,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此项活动,学生踊跃阅读满族历史文化、风俗民俗读本,为征文活动搜集素材,积淀了文学素养。

    班主任老师和学科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使学生充分了解满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

    四、全员参与、组织情势多样

    这次活动是我校的一次大型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班级参与这项活动,参与面广,覆盖面广。在活动的组织情势方面:

    1通过班会和班主任进行宣传;

    2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满族文化丛书,收集写作素材;

    ⒊发动学生撰写征文。所有征文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并对他们进行了大力的表彰。

    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这次的民俗征文活动,学生了解了满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神话传说等资料,培养了他们热爱民俗文化的思想感情。今后,希望征文活动在我校继续深入持久,不断升华,直到作文风尚在我校流行。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民族复合教育的效果。

    这次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各年级的大力组织,还离不开全体班主任的积极支持,更加离不开全体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本征文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参与面广,受教育人多。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高在撰写征文前,学生们认真查找资料,人人有所悟,个个有所得。

    二是考生素质高,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全班同学的精心挑选,这些作品内容健康,思想进步,文笔优美,文笔优美,语句得体,设计简洁,主题新颖。

    三是净化学生思想,培养民族情感。广大同学用热情的笔讴歌了伟大的民族,表达自己对民族的热爱之情,抒发了弘扬民族文化的远大志向。

    民俗活动总结(篇5)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前五个月的端午节、正午节和五月节。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风俗方面,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白术、白芷、喝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历史起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京都楚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把船划上来,在河里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生拿了一罐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药让蛟龙水里的动物头晕,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人们为了怕大米被“蛟龙”吃掉,就想到用印楝叶包大米,外面用彩丝包裹,发展成粽子。

    后来,每年5月初,又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习俗:

    端午习俗之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这在魏晋时期非常流行。这种食物在端午节和夏至两个节日里每年都会消耗掉。

    端午习俗之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挂草、菖蒲、榕树、榕树、橡树都用红纸捆成捆,然后插在门上或挂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征集百福,是一种能治病的药,插在门上,能使身体健康。在中国古代,它是一种药用植物。针灸**是以草药为主要成分,在洞穴中燃烧**疾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节喝蒲酒、雄黄酒和朱砂酒、喷酒的习俗

    蒲酒清香爽口。后来,它在酒中加入雄黄和朱砂。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水和酒洒在房间里可以杀菌消毒,喝蒲酒也很有好处。

    端午习俗之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来到洞庭湖时,正忙着找不到踪迹。

    然后,每年的5月5日将划龙舟以纪念。划龙舟,将河里的鱼分散,以免吃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救鼓中刻成龙形的独木舟是祭祀仪式上的半宗教半娱乐节目,目的是与乐神灵和人民。

    端午习俗之“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本文所研究的兰花不是兰花,而是菊科植物的佩兰兰。它有香味,可以煎炸和用水洗澡。《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兮沐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都是炸蒲、艾等草药洗澡。在广东,它使用艾、蒲、凤仙、木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用柏叶、方铅矿、艾、蒲、桃叶等的沸水洗涤。不管男女老少,还有所有的家庭洗漱,这种习俗仍然存在。据说可以治病去邪。

    端午习俗之“画额”

    端午节用黄色涂抹孩子额头的习俗,可以驱走云端的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

    “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习俗之“系五彩绳”

    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敬献尊长。

    此俗始于汉代。

    端午习俗之“佩香囊”

    荷包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年轻人戴着心上人送的香水包,自然需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议论,并吹嘘男孩的对象很聪明、很有技巧。

    民俗活动总结(篇6)

    三一图书馆(活动总结模型/活动总结

    20xx年1月14日下午,我们五年级六班的倪xx、邢xx、房xx等同学在爸爸妈妈们的陪伴下,来到了xx市博物馆参加《各地传统与民俗》的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游玩的同时,通过参与主办方精心编排的各项活动,了解家文化的意义,化解过去一年中积累的亲子矛盾与误会;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打造一个和谐而亲密的家庭氛围。

    不到两点,我们的学生代表已经早早来到活动现场,期待着活动的开始!

    在进入场地之前我们通过门口的讲解员已经大体了解到了本次活动的形式:主要采用传统风俗中赶集的形式来体现,不仅邀请了民间艺人进行中国结diy、面塑、糖画、糖葫芦的现场演示与实践,同时还根据不同的省市布置了相应的展台,向我们展示了各地春节的民俗特色。虽然会场场地有限,但同学们还是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不管到哪个摊位上都积极认真的听从讲解,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听老师们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春联的由来和意义: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择一幅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增加过节的节日气氛。

    春联最早起于春秋时期,而真正被用于春节的张贴应该在宋代。

    到了制作糖葫芦的摊位,我们有点拔不动腿了,真想拿一串填在肚子里。在活动现场,我们也有幸认真观摩了一次糖葫芦制作的全过程,知道了熬糖的不容易,熬的时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时会沾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而且吃起来发苦。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

    山楂除去核,去核不能把山楂切成两半,要用刀在山楂中间。取出果心,用竹签套上,在热糖里滚。热糖冷却后,便成晶莹剔透的糖葫芦。

    红糖葫芦酸甜可口,老少皆宜。

    民俗活动总结(篇7)


    冬季民俗实践活动是一项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本次冬季民俗实践活动以"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为主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表演、展示和体验,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中。


    本次活动开展了古老的传统戏曲表演,例如京剧、豫剧等。通过精彩纷呈的表演,观众们能够欣赏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并了解到这些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同时,还邀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戏曲老师进行讲解,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艺术。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传统手工艺品展览。各地的工艺师傅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包括木雕、陶瓷、剪纸等等。观众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这些艺术品的精美细腻,也可以亲自参与到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展览和体验,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还组织了一些传统游戏和活动,例如踩高跷、打陀螺、放风筝等等。这些传统游戏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欢乐和童趣,也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比如,踩高跷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平衡能力的传统运动,参与者需要在高跷上行走,展示自己的勇敢和稳定性。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人们从中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一场传统美食品尝活动。各地的特色美食被摆放在展览区,参与者可以品尝到不同地方的口味和特色。这不仅增加了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到各地的饮食文化。通过品尝传统美食,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本次冬季民俗实践活动以"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为主题,通过戏曲表演、手工艺品展览、传统游戏和传统美食品尝等形式的活动,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希望未来的冬季民俗实践活动能够继续丰富多彩,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传承和发展独特而宝贵的传统文化。

    民俗活动总结(篇8)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让全县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喜庆的新春佳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勤俭节约的原则,我局精心组织筹备了系列内容健康丰富、形式新颖多样的春节文化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一场场文化盛宴中迎来新的一年。

    精彩纷呈的春节文化活动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还有力凝聚了人心,进一步推动了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就活动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精心筹划、宣传到位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为让全县人民享有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我局领导从春节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服务为民的原则,在勤俭节约的前提下,成功筹划了这次简约而不简单的春节活动。

    为增强活动效果,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主要通过在人流较旺的路口、广场公示春节活动内容,摆放春节活动排期表,电视、广播宣传报道等,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前期氛围。

    2、 扎实开展、精彩纷呈

    (1) 重视排练、彩排工作。为保障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春节的文化盛宴,局领导多次亲临排练现场,并安排多台节目进行了彩排,为演职人员送去问候,给节目指导性建议,为演出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扎实开展活动。春节期间,我们连续送出9场高质量的乡村文艺演出;四个电影放映队在县城三大广场、部分乡镇共放映电影100多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场所继续免费开放,并开展书画、文化遗产等展览活动;各大广场陆续开展龙狮巡游、文艺汇演、广场舞表演、象棋比赛、门球比赛等大型活动;各乡镇也相应开展龙狮、送花炮等民俗活动。

    内容繁多、精彩纷呈的春节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营造了极好的节日氛围。

    (3) 坚持后续报道。为进一步增强节日氛围、加强文化宣传,对部分特别突出和典型的活动,我们邀请了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对此加以报道,充分展现全民共享节日欢乐的良好社会氛围。

    3、 特点突出、成果丰硕

    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参与下,我县20xx年春节活动圆满落幕,成功做到了“人人争参与,家家共欢乐”。

    (一)受惠面广,受众人数多。春节期间,我县共开展“龙狮竞舞闹新春”、“我的青春我做主”综艺文艺汇演、“我快乐 我健康”广场舞表演等12项活动,参与人数达17.78万人。

    这次春节文化活动侧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安排,深入各广场、各镇村,覆盖面广,受惠人数多,很好地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充分体现了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满足需求的特点,最直接地与基层百姓共享了社会主义发展新成果。

    (2) 活动简约,内容不简单。此次春节活动,我县对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给予了充分重视。

    为让大家在勤俭节约的前提下依旧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春节文化活动,我们积极发动群众自愿参与。如元宵节的“我快乐 我健康”广场舞表演,让县城团体和各乡镇自主推荐队伍来参演,有效减轻了财政负担。

    在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助下,今年系列惠民活动囊括了送戏下乡、送影下乡、综艺演出、美术书法迎春作品展、民俗展览、广场舞表演等多种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并且,组织了山狮队参加**的民间艺术巡游和**白云山“我爱白云山”群众竞技,活跃群众活动的同时亦让本土特色文化走出山门,展示**文化风采,弘扬传统文化。活动从大年初一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持续时间长,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日日有惊喜,场场有欢乐”的愉快春节。

    20xx年春节文化活动收获颇丰,但依然有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春节活动中,我们一定会取长补短,沉淀一年又一年春节活动的丰富经验,让来年的春节活动越办越优秀,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充实!

    民俗活动总结(篇9)

    忙碌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多姿多彩的舞蹈是学校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表演性很强,是每台节目不可缺少的点缀,学生们活灵活现的表演使舞台变得更加丰满和生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全校老师的帮助下,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把下一步的工作做的更好,现做总结如下:

    1.积极发动学生,组建了一支24人的校园舞蹈队伍。

    2.通过舞蹈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舞蹈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5. 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6.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舞蹈《欢乐的羊角辫》和《童年如歌》在学校百年校庆的晚会上表演,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家长的赞扬,舞蹈队同学们的素质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1.家长的对舞蹈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2.学生参与舞蹈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3.学校在舞蹈训练上的投入还不够大。

    4.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障。

    5.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1.发动学生,积极报名。

    2.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做到有的放矢。

    3.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内容,确保工作的有效实施。

    首先组织小组成员开会,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时间、纪律观念,选出组长,并于各班主任达成共识,到点放人,确保了活动的正常进行。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以优带差,以老带新,个别辅导,全面提高。在活动训练中过程中,为了激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采取了加强交流,拓展思路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独立表演能力,自我表现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并让他们相互谈感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无私奉献,以身示范。

    5.认真仔细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创出易于让小学生所接受、风格高雅、适应小学各年龄学段的学生的舞蹈。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认真教学,多培养一些特长的学生,不放弃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多排练一些有水准的节目出来,让学生轻盈的身姿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俗活动总结(篇10)

    XX年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努力实现“双争”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争创自治区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市委、政府将“守规矩?铸和谐”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教育活动列为全市11件大事之一,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双争”目标实现新跨越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xx人文精神、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乡按照市民风民俗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部署,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xx精品工程这一总目标,深入开展以“守规矩、铸和谐”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教育系列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双争”目标和打造xx精品工程聚心鼓劲、增添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相关站所长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民风民俗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了6名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做到民教活动组织健全,人员得力,为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坚实组织基础。二是精心安排。经过乡党委研究,制定了总的安排意见,并对各阶段和每项活动作出具体部属,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守规矩、铸和谐”民风民俗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调整xx乡深入开展民风民俗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开展读书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深入开展文明礼貌宣传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安排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既明确了总体创建目标,又保证了各项活动部署到位。三是强化督导。为了保证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乡党委成立了督导检查组,负责制度和督查各村开展民教活动,要求乡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一个村支部,具体指导活动的开展,及时向乡党委汇报开展情况,并对开展效果好、形势新颖的活动及时总结和宣传。四是把经济发展与民风民俗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仓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做保障,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因此乡党委紧抓有利时机促发展,围绕xx大道“xx”建设,确定了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招商引资、粮食加工等发展思路,引进国家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兴唐米业集团在xx村流转土地1万亩,发展稻田养蟹XX亩,种植莲藕500亩,种植香糯玉米1200亩,发展优质水稻种植4.2万亩,瓜菜种植2.5万亩,种植业实现了新突破,带动了全乡特色种植的`发展,引领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配合市政府在xx村建设粮食加工物流园区,建成后,全乡粮食加工规模、流通量和品质会实现大跨越,对全乡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在xx大道招商引资,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实行学分制考核。乡党委中心组每月学习2次,每次至少学2小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周一、周五每月不少于10学时,每年不少于120学时,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学习心得不少于2篇,乡科级干部集中脱产学习不少于8天。

    二是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五送两带”主题实践活动及各自分管工作,撰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切实将“五送两带”主题实践活动长期化和经常化,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实现问计与民、问需与民、问政与民,切实提升全乡党员干部公信力。

    三是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不断深化学习实效。在4月份开展“读书月”活动,按照“读一本书、写一篇心得、开一次座谈会”的要求,倡树“人人读书、乐于求知”的良好学风,引导干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不断深化干部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四是狠抓廉政教育,确保各级干部按规矩办事,务实清廉。结合廉政文化建设,在亲和路沿线设置党风廉政宣传牌45块,在乡上和各村设置70块,加强干部廉政教育,乡党委明确要求所有干部坚决不能犯三个错误,既生活错误、经济错误和整治错误,各级干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和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服从党委安排,自觉服务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全乡营造风清气正、人心思进的良好作风。五是深化“讲文明、守规矩、铸和谐”民风民俗教育活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窗口站所大力倡导文明服务,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纠正个别站所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漠,工作效率低下,不作为、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行为,解决干部队伍公信力不强的问题。要求干部对待办事群众要热情周到,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坚决杜绝生冷硬推等现象。同时安排文明礼貌进农村和进校园,在群众和未成年人中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宣传,以xx村为重点,在沿路设置文明礼貌宣传板21块,在学校张贴各类宣传板和画56块,在全乡印发xx市市民文明公约600份。乡党委、政府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制定文明礼貌活动倡议书,发放500份,有力的推动了文明礼貌宣传。六是狠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和谐化解各类群众矛盾纠纷。乡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3万多元进行调处中心硬件建设;并聘请信息员58名,排查矛盾纠纷信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到98%以上,对依法不能处理的及时告知和引导群众依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今年以来,各类群众矛盾纠纷大幅下降,上访和信访件持续下降,把矛盾化解在了基层,化解在了萌芽状态,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在提高农村整体文明上下功夫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进程。结合农村特点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农民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落实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二是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功常抓不懈。把学习、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结合起来,大力宣传以“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模范,在乡上设立文明道德宣传栏,把孝老爱亲模范、爱岗敬业模范等进行宣传,发挥道德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谐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女婿”等特色活动更加贴近农民生活、贴近农村发展。三是把创建文明村镇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结合起来,开展“党团员带头奉献”活动,要求全乡广大党团员要时刻体现出自己是党团员,体现出党员和团员意识,在乡村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活动中,带头支持乡村工作,带领群众支持乡村工作,以此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时以户为抓手、以村为基础,不断深化拓展创建活动。文明创建活动形式多样,“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吸引了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积极申报“文明村”“文明单位”等,提升全乡文明创建水平。

    一是积极抓好农村文化活动。按照政府支持、培育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原则,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培养了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支持建立了xx村、xx村x队,社火队参加群众近200人,支持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起。二是结合“五送两带”活动,坚持和发展机关单位、文明单位包村挂点的做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帮扶、乡村干部帮扶、工作队帮扶、文明单位帮扶工作机制,开展送政策、文化、科技、卫生等下乡和扶贫帮困献爱心等活动。同时组织群众带着社火等农村传统文化精品到社区展演,“千场电影下农村”、“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农村文化中心等阵地作用,把家庭文化、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村创建水平。三是结合读书月活动,争取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在各村建设农家书屋8个,添置科技、文化、生活等5大类图书、报刊、杂志1万多册,专门配置了图书管理员,制定了图书保管、借阅制度,要求把图书管好用好,方便群众借阅,丰富群众文化,提升群众文明程度,促进民风民俗活动的深入开展。四是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装挖机、电工电焊等工种,培训群众1200多人次,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拓宽了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群众的劳务收入。“

    把村容村貌整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把乡风文明与环境整洁相结合,全乡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投入资金x万元,各类车辆3000台次,劳动力x万人次,硬化巷道12.6公里,砌护围墙15.1公里。根据环境卫生整治月、整治日活动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关注广大群众卫生健康,对乡村主干道两侧的挤沟占路、临时土坯房、柴堆草垛进行清理,对庄点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进行全面整治,深入开展了“塞上农民新居规划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村道路建设等,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使农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农民群众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显著提高。

    总的看,我乡“守规矩、铸和谐”民风民俗教育活动在改进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乡呈现处“三变四少四多”,“三变”即各级干群思想意识在转变,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在变化,农村生活环境大变化;“四少”即农闲时间农民喝酒的少了,的少了,打架闹事的少了,上访的少了;“四多”即勤劳致富外出务工的多了,有事依法处理的多了,主动配合参与乡村建设的多了,文明和谐家庭多了,民风民俗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村物质基础、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各村民风民俗教育开展情况特点各异,发展还不平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仍待于提高,二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还相对滞后,三是农村环境公共卫生状况还需长期改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逐步提高。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四方面加强,一是继续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作为事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始终不能松懈;二是从思路上进一步拓宽,进一步发掘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好路子;三是从活动载体上加大创新,形势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易于接受,效果要明显;四是探索加强民风民俗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着眼于建立长期性措施和办法,巩固民教活动取得的成果。通过一系列民风民俗教育活动,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生设施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的和谐新农村。

    民俗活动总结(篇11)

    3月9日我们一同去了魏氏庄园也看了泥人张的泥人。本次活动圆满完成,总结如下:

    3月9日早上8点20到校集合,9点正准时出发。9点50时到魏氏庄园,孩子们都能做到紧跟着导游和家长,女孩子们听的很认真,男孩子有些贪玩,文化旅游景点需要-导游讲解才知道内涵,下次我们出去游玩即使是一家人也最好能大体知道到一些细节,可以跟导游,可以提前看一些书记介绍或是视频资料。这样的收获才大。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来过魏氏庄园,但是没有听导游讲解的话,我们很难知道上马石和下马石,我们也不知门上的精美木雕有着多深的艺术修养,不知藏保镖的小房,绳梯的妙处,机关门的设计和养鱼的水井的作用,地下的粮仓能供100人吃三年,还有那几百年前地暖都是如此的精心设计,设计此庄园的设计师是位宫廷设计师,历时三年,共花费10万两白银建造完成的。

    下午泥人张的活动有些欠考虑,没有提前考察清楚,不知道具体情况就去了。泥人张师傅没有多余材料也没有固定的客厅供大家捏泥人,可能是我们的泥人文化还不够规范,张师傅也没有做成产业链来给自己创收,我想我们滨州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发展的更好。在这里感谢传统文化老师---盛美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带着孩子们听泥人张师傅枯燥的讲解泥人的制作(可惜不能让孩子亲手制作)。至少这次活动大体让孩子们知道了我们滨州也有捏泥人的文化传统,泥人的制造过程大体是怎样的?大体分为几道工序。

    感谢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孩子一同分享他们儿时的快乐。这次组织此活动为我们的孩子搭建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同时我们家长朋友也相互认识了,我们和孩子聊天时听到的名字也都能和真实的小人儿对应起来了。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有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成长,哪怕是看着孩子们小小的打了一架,我们内心也在惊叹孩子是敢于面对困难的,敢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即使不对也暂时不要说他,让他在小朋友中难看,没了面子。

    这次活动也存在不足,不足是为了有机会让我们去改进。

    我们下次组织活动要注意到的提前分组。班里男生和女生按比例分成两大组,一组听张海燕老师指挥一组听杨程老师指挥,在车上由家委会成员提前想一些好玩的节目供大家娱乐彼此,同乐无比。注意男孩女孩搭配干活不累呀!

    有条件的话提前先到目的地或是已知目的地的大致情况再开展活动,我们这次泥人张的活动欠周全,下次就有经验了。

    春天已到,风沙太大,我这里的春天是春如四季,气温变化太大,出门时要注意风沙,这次活动的天气虽然下午风沙大了些,好在上午挺随人意的。春天活动的机会多了,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黄河边烧烤,放风筝比赛。去鹤伴山爬山,在宽广的草坪上做班级趣味亲子体育活动游戏。好多的活动等着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

    这次活动的资金分配是大约是人均70元左右,包括门票,车费和水果等。

    具体费用等基金组杨陨聪妈妈算出来为主。

    【民俗活动总结必备】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

    时光飞驰,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这篇《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

    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教学总结是怎么样写的呢?这篇《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保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