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收藏
  • 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

    发表时间:2024-10-23

    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收藏。

    一份优秀的教学计划,可以让新的学期教学更有干劲,时光如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教师们可以开始制定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我们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怎么写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篇1】

    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造能力为核心,加强动手制作、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索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实验安排 教 师 演 示 实 验

    2017-9-11

    星期四

    第5节 2017-9-18

    星期四

    第5节 2017-10-16 星期四

    第5节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时间

    2017-9-11

    星期四

    第5节 2017-9-18

    星期二

    第5节 2017-9-25

    星期二

    第5节 2017-10-9

    星期二

    第5节 2017-10-23 星期二

    第5节2017-11-20

    星期二

    第5节2017-12-4

    星期二

    第5节 2017-12-11 星期二

    第4节 2017-12-25 星期二

    第5节

    制作“宇宙”模型

    四季成因的模拟

    体积变化之迷(热胀冷缩)

    制作“宇宙”模型 不断膨胀的宇宙

    摆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制作一个摆

    研究不同物体的传热性能 观察并认识岩石标本 认识弹力

    认识并研究摩擦力 制作生态瓶

    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篇2】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主要目标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能力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与解释”的意义、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做出解释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球在“变脸”》、《开心游乐场》教学的等“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是本册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指导学生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研究身边的、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来学习科学。如:《时间的脚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等课题,均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综合活动单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一系列学生爱参与、能参与的“做中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探究课题,独立设计验证并得出结论,亲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总结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开心游乐场》中,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力,了解各种各样力的存在后,揭示出力的简单特征,并能将力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热能考察之旅》中,教材提供了“搜集有关温度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产生热、制作冰激凌、研究冷热水之间的热传递”等活动。教材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在重点培养“模型与解释”一级目标的同时,达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会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用的方法等其他目标。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个“探究的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部分。学生通过对海尔蒙等人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剖析,和对自己在本学期“模型与解释”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经验,知道建立模型不能随意的构建,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勤奋的工作、精密的推理、合理的分析,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提高元认知水平。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制作“宇宙”模型

    1课时 修改模型

    2课时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精确时间的步伐

    2课时 钟摆的秘密

    1课时 小水钟

    1课时

    小小钟表设计师

    2课时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寻找热能

    2课时 体积变化之谜

    2课时 冬暖夏凉的房子

    2课时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我从哪里来

    2课时 我们在成长

    1课时

    生命的周期

    1课时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从“天圆地方”说起

    2课时 地球大“变脸”

    1课时 地球“变脸”之谜

    1课时 地球“变脸”带来的„„

    1课时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走进游乐场

    1课时 蹦床里的学问

    1课时 滑梯里的奥秘

    2课时 我们的游乐器材

    1课时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

    2课时 我也能当科学家

    1课时

    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篇3】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程钢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学生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学习主要目标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能力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与解释”的意义、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做出解释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球在“变脸”》、《开心游乐场》等“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是本册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指导学生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研究身边的、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来学习科学。如:《时间的脚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等课题,均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综合活动单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一系列学生爱参与、能参与的“做中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探究课题,独立设计验证并得出结论,亲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总结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开心游乐场》中,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力,了解各种各样力的存在后,揭示出力的简单特征,并能将力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热能考察之旅》中,教材提供了“搜集有关温度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产生热、制作冰激凌、研究冷热水之间的热传递”等活动。教材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在重点培养“模型与解释”一级目标的同时,达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会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用的方法等其他目标。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个“探究的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部分。学生通过对海尔蒙等人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剖析,和对自己在本学期“模型与解释”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经验,知道建立模型不能随意的构建,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勤奋的工作、精密的推理、合理的分析,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提高元认知水平。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附: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验进度表

    周次

    课题

    机动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机动

    jk251.coM小编推荐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收藏十二篇


    马上新的一学期就要到来了,学校教师们可以将新学期的教学做一份计划。教学计划有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写好学科教学计划呢?根据您的需求教师范文大全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内容谢谢您的支持!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五年级一班的科学课。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

    3.了解秋冬季节的星空。

    4.知道各种材料特点与用途。

    5.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知识。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六、 各单元、各课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l.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

    2.火山 1课时

    3.地震 1课时

    4.做一块卵石 1课时

    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

    6.地表的变化 1课时

    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

    7.声音的产生 1课时

    8.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

    9.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

    10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

    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1课时

    第三单元 秋冬星空

    12.秋季星空 2课时

    13冬季星空 2课时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

    14.木材 1课时

    15纸 1课时

    16.陶瓷 1课时

    17.金属 1课时

    18.玻璃与塑料 1课时

    19.材料的分类 2 课时

    第五单元

    20. 蒸发 1课时

    21 沸腾 1课时

    22.凝结 1课时

    23.水的三态变化 1课时

    24. 小水滴的旅行 3课时

    研究与实践

    1.研究学校里的噪声问题 1课时

    2.材料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总课时:26课时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有学生28,其中男生比例较大,有20人。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教学进度:

    周 日期 内 容

    1 9.1-9.5 始业教育 种子发芽实验(一) 机动

    2 ]9.8-9.12 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蚯蚓的选择

    3 9.15-9.19 食物链和食物网 做一个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

    4 9.22-9.26 维护生态平衡 机动

    5 9.29-10.3 国庆节假期

    6 10.6-10.10 机动 光和影 阳光下的影子

    7 10.13-10.17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的反射 光与热

    8 10.20-10.24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9 10.27-10.31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10 11.3-11.7 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 11.10-11.14 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12 11.17-11.21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机动

    13 11.24-11.28 机动

    14 12.1-12.5 我们的小缆车 用橡皮筋作动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5 12.8-12.12 测量力的大小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

    16 12.15-12.19 运动与设计 设计制作小赛车 机动

    17 12.22-12.26 机动

    18 12.29-1.2 复习

    19 1.5-1.9 复习

    20 1.12-1.16 复习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3)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昼夜变化与地契的自转有关;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第二单元是“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第三单元是“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第四单元是“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最后两个单元是“解释与模型”和“自由研究”。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通过三、四年级两年的学习,学生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在加上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因此,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整体学习状况:从与本班四年级科任老师的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502班和504班,每班学生均为5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较大。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九、教学进度:

    注:以上仅为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将根据学校工作,机动安排,

    计划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继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为培养会学习,懂生活,有责任心的新世纪一代新人打下基础。

    四年级73班学生较多,年龄偏小。最小的未满九岁,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两极分化相当眼中,特别是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有待加强与提高。

    本册教科书仍然以学习板块的形式组成。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暗含相对集中的主题,信息量大,每单元四篇课文,全册32篇课文。

    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具有整体性。课后题注重忒样阅读能力,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注重对课文类容的初步把握,同时也注意设计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的思考拓展性的题目。课后还安排了“我的词语库”,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课后的`“信息窗”提供有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语文乐园仍分散打板块,“语海拾贝”重在语文基础只是的整合与训练。“阅读欣赏”重在增加阅读量,忒样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语文生活”继续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使学习语文生活化活动化,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口语甲级能力,习作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1、 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0个,其中180个要求会写。

    3、 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与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朗读优秀诗文,注意在朗读过程中提样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局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单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颖感的语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够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够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言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积极创造条件,知道学生多读书,并用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2、课外让学生自办板报,活动课时间进行故事演讲比赛。

    3、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

    1、要突出重点、训练、巩固地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2   9、7-----9、11        种子发芽实验(一)

    7   10、12-----10、16       光是怎样传播的

    9   10、26-----10、30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0   11、2-----11、6        期中复习,考试

    11   11、9-----11、13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2   11、16-----11、20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3   11、23-----11、27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4   11、30-----12、4      像火箭那样驱动火车

    18   12、28-----1、1        备课(下个学期)

    19   1、4-----1、8         备课(下个学期)

    20   1、11-----1、15        备课(下个学期)

    21   1、18-----1、22        备课(下个学期)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能力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即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自己的或小集体的假设,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习惯。教材安排了“认识我们自己”、“简单机械”、“我们的家园——地球”、“电与我们的生活”、“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五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7个活动。

    1、认识我们自己:由浅入深地探究有关自己身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卡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研究。

    2、简单机械:通过指南车信箱的介绍的科技史,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定量描述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3、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人类在猜想与探索中,揭示自己“家园”的历程。在阅读、实验、猜想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地球。

    4、电与我们的生活:在猜想中设计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常识。

    5、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反思通过猜想解决过的问题,归纳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懂得合理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影响摆摆动时快慢的因素。

    四、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进一步使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3、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有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5、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6、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

    1、初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意个人保健,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能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内部构造,以及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能够连接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五、教学措施:

    1、抓住先发散后集中,不断验证的过程落实“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训练重点。

    2、教、扶、放,先让学生明确大致的“路数”,模式(包括表述的语言、方式)出来之后再逐渐放开。

    3、挖掘科技史与教学内容之间、探究能力训练重点之间的结合点。

    4、抓住重点单元、重点课,落实能力训练重点。

    5、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6、发挥科技史的教育作用,

    7、继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六、课题研究:

    以《在科学小专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为课题,采用调查法、评价法、系统研究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进行研究,一方面培养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一方面总结出可推广运用的教法、模式。

    七、教学安排(每周3课时)

    周次教学内容

    1 《我们在呼吸》

    2 《心脏和血管》、《我们的大脑》

    3 《我们的大脑》、《和谐统一的身体》

    4 《和谐统一的身体》、国庆节休假

    5 《生活中的“好帮手”》、《他能撬动地球吗》

    6 《轮轴》、《滑轮兄弟》

    7 《在斜坡上》、《有趣的传动》

    8 《地球的故事》

    9 《风光无限的地貌》、《地球的内部》

    10 《地球仪》、《地图》

    11 《漂移的大陆》

    12 《电池》、《怎样控制电路》

    13 《设计电路》、《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和我们的生活》、《安全用电》

    15 《猜想与假设》、《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16总复习

    17总复习

    18期末考查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7)

    一、全册教学内容:

    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第三单元:电和磁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五单元:解释与模型

    二、全册教学目标及教材简析:

    1、学生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3、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4、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5、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6、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通用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7、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让学生联系各种光现象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并且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8、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知道有凸透镜放大物体、会聚光线和使物体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多种用途。作为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有一种中间薄、四周厚的,知道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及作用;能够连接基本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9、运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盒子里安装了什么样的电路。利用一个检测工具检测盒盖上的触点,根据外面的小灯泡亮、灭来判断盒子里电路是怎样连接的。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很多科学之谜就是“打不开的黑盒子”。

    10、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1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1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14、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1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模型包括图画图表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2、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的制作原理。

    3、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4、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5、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6、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7、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8、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9、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10、学习接连一个简单电路。

    11、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2、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13、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14、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15、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16、认识飞、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17、认识心脏。

    18、对证据进行解释。

    19、认识模型的作用。

    教学难点:

    1、连续一天的观测记录。

    2、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3、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5、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6、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7、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8、制作简易望远镜。

    9、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10、画简单电路。

    11、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12、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13、自制水浮式指南针。

    14、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15、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6、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17、认识心脏的功能。

    18、区分解释与事实。

    19、建立模型。

    四、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通过引导学生观测太阳视运动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探究太阳视运动和影子移动变化的规律。

    2.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昼夜交替变化的成因,了解在世界上同一时刻不同的昼夜现象。

    3.通过组织学生看月亮,坚持给月亮记日记,来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

    4.综合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变化和反应,植物的花开花落,人的作息时间,动物的昼伏夜出等。

    5.引领学生通过推测实验,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五、全册课时划分:

    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第三单元:电和磁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五单元:解释与模型

    全册课时安排共26课时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8)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

    (学生自由汇报)

    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作为老师,也非常关注同学们的玩。如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你想玩多长时间?

    一、观察交流,直奔主题。

    (可以结合课前谈话引入新课)通过刚才的交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你可别小看玩,因为我们玩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发现很多科学道理。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玩的活动来进一步认识一位老朋友。(出示条形磁铁)你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

    (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师:你们玩过磁铁吗?你是怎么玩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玩法)

    师:看来大家对磁铁都不生疏,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磁铁?给它们取个名字吧!

    (学生交流自己玩过的磁铁,教师将学生描述的磁铁的形状或名字板书到黑板上)

    【磁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将给磁铁形状命名的权利放给了学生,按照学生的理解给磁铁命名,这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教师将一条形磁铁放到实物展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磁铁,看看磁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板书:SN。如学生不能说到“磁极”,教师可直接讲解给学生)

    【科学课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并不是说什么都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本环节教师在处理“磁铁”名称及“磁极”时,如学生不能说出,就可采用“讲授”的方式,直截了当的“传授”给学生,做到“该讲的就讲”。】

    二、开放空间,自由探究。

    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磁铁。

    (板书课题:有趣的磁铁)

    师:请同学们注意,在玩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如果你们感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可用☆表示出来。

    (学生自由探究2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发现,摒弃了模式化的记录方式,为研究结果的呈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开放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用“☆”标注自己的重大发现,将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重大发现”由学生自己确定,自己评价研究发现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实验证明,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这一环节获得充足的实验证据,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刀真枪”地搞研究,切忌走马观花,华而不实。本环节教师毫不吝啬地让学生尽情地“玩”20分钟,在这样宽松、开放的时空中,每组学生至少能充分地参与到一个探究磁铁特性的活动中,找到磁铁的两个特性,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把材料放回实验盘,并提示学生把没记完的记录抓紧时间填完,记完的小组再充实一下。

    (学生关注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实验发现。)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探究的时间很充裕,就是没有组织整理的时间,在热火朝天的探究活动之后,提醒学生做好记录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一个“反思”的过程。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你一旦给了他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它就会自然地把注意力倾注到活动中,而忽视了记录与整理实验数据、现象和发现。因此,设计这样一个“思一思”的环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组织整理自己的'探究收获,再进行汇报,既可以提高汇报研讨的质量,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这一策略,也为学生从“玩”磁铁的探究活动环节过渡到表达与交流环节创设了一个“缓冲区”,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兴奋、激动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然后再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掀起下一个活动高潮,使课堂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动到静再到动的过程,体现了课堂学习的节奏感。】

    师:哪个小组最想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有什么重大发现?交流的时候,发言的同学要清楚地说明你们的发现,其他同学要求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结束后进行补充和质疑。

    【倾听,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下面是一段学生交流的课堂实录。)

    生:我们把磁铁放到小车里,相同颜色的磁铁碰到一块,小车迅速推开。不同颜色的磁铁碰到一块,小车吸在一起,这是我们的重大发现。

    师:“不同颜色的磁铁”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两块磁铁不同颜色的两端。

    师:颜色不同,说明什么不同?

    生:说明磁极不同。

    师:颜色相同呢?

    生:说明磁极相同。

    师:磁极相同,我们可以说“同极”(板书),磁极不同我们可以说“异极”(板书)。能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再说一遍吗?

    生:把磁铁放到小车里,相同的磁极碰到一块,小车迅速推开。不同的磁极碰到一块,小车吸在一起。(教师随即板书“推”、“吸”)

    师:“推”也就是“排斥”,我们可以简写成“斥”

    (师完善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师的疑问“‘不同颜色的磁铁’是什么意思?”指出了学生语言表达上的疏漏。这一简单的质疑,却有三层意义:一是为学生学会倾听树立了一个榜样,暗示学生要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二是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三是为学生间的质疑问难提供了一个“激发点”。另外,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本课探究发现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这一难点的处理上,教师选择了“引导”,因为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将结论归结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上来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只是不能科学、规范的加以描述,教师巧妙地“拉”一把,这是明智之举。】

    生:用磁铁吸铁屑的时候,两端吸得多,中间吸得少,这说明两端的力量大,中间的力量小。

    生:是磁力大,不是力量!

    师:真棒,你听得很认真!

    (师板书: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及时地鼓励、渲染,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观点,轻松地将课堂推向高潮。】

    生:把磁铁用线吊起来,静止后,磁铁会指向南北。

    生:我们把磁铁放到水里的泡沫上,磁铁也会指南北。

    生:旋转的小磁针静止后,也会指南北。

    (师板书:指南北。)

    生:磁铁只吸铁的东西,不吸铜、铝的东西。

    (师板书:吸铁)

    生:把曲别针放到盛水的玻璃杯里,隔着玻璃杯也能把曲别针吸上来。

    ……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实际上这些都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好多的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磁铁的这么多性质,而且都是“重大发现”,太了不起了。

    (学生为自己的重大发现鼓掌)

    【看看学生的发现,就不难想象课堂活动的效果。只要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探究氛围,学生就能把“蛋糕”做大,把“雪球”滚大。】

    三、生活应用,课后拓展

    举例说明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举例)

    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用到了磁铁,而且磁铁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垃圾处理场用大磁铁分离出垃圾内的废铁、废钢等金属。课下要注意观察,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师: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重点板书)

    师:这么多的问题,在课堂上是无法解决的,不如大家课后亲自去研究,有了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体会与反思:

    1、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源头活水。

    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平时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学生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本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磁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和进行探究的特点,学生通过亲历活动,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做些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材料?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学生可能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有什么发现?可能会得出什么错误的结论?最终他们又会得到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是多个层面的,有材料准备、也有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更有课堂预测方面的准备。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断裂磁铁、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伟大的发现者。

    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越成功。“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三年级的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探究过程就要从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入手,制造矛盾、困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本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玩磁铁的活动中,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因此,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玩磁铁,找发现”的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学生在这种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发现了磁铁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端磁力大、指示南北、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对电视屏幕、收音机信号的影响、磁力线的形状、断裂磁铁磁极的变化、磁化现象、磁偏角现象,有的学生还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马达、喇叭等提出了有关电磁铁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科学课应该达到和实现的目标,也体现了每个学生都是伟大的发现者这一客观事实。

    4、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传统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题解决了,课也就圆满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到最后,学生已没有了问题,只有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了问题的奴隶,课堂的附属品。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对于课堂而言,40分钟的时间是一个定量,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是我们所要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本堂课的教学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课堂在结束之时,教师提出问题:“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在学生进行了充分、自主的探究与交流研讨之后,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兴奋与活跃状态,在这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如“火上浇油”,大量的、有价值的问题就会在这里被提出来,课堂在这时结束,学生的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保持和延续这种探究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拾到芝麻的同时,而不至于丢掉西瓜”。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能力方面

    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相关措施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3、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五年级二个班的科学。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等。《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建立模型》和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10)

    一、全册教学内容:

    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

    二、全册教学目标及教材简析:

    1、学生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3、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4、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5、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6、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通用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7、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让学生联系各种光现象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并且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8、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知道有凸透镜放大物体、会聚光线和使物体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多种用途。作为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有一种中间薄、四周厚的,知道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及作用;能够连接基本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9、运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盒子里安装了什么样的电路。利用一个检测工具检测盒盖上的触点,根据外面的小灯泡亮、灭来判断盒子里电路是怎样连接的。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很多科学之谜就是“打不开的黑盒子”。

    10、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1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1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14、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1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模型包括图画图表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1、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2、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的制作原理。

    3、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4、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5、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6、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7、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8、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9、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10、学习接连一个简单电路。

    11、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2、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13、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14、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15、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

    状态。

    16、认识飞、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17、认识心脏。

    18、对证据进行解释。

    19、认识模型的作用。

    2、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3、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5、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6、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7、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8、制作简易望远镜。

    9、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10、画简单电路。

    11、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12、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13、自制水浮式指南针。

    14、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15、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6、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17、认识心脏的功能。

    18、区分解释与事实。

    19、建立模型。

    四、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通过引导学生观测太阳视运动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探究太阳视运动和影子移动变化的规律。

    2.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昼夜交替变化的成因,了解在世界上同一时刻不同的昼夜现象。

    3.通过组织学生看月亮,坚持给月亮记日记,来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

    4.综合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变化和反应,植物的花开花落,人的作息时间,动物的昼伏夜出等。

    5.引领学生通过推测实验,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五、全册课时划分: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九、教学进度:

    五年级上册综科学教学计划(篇12)

    一、 教材分析:

    “生物生长的需要”是本册书的第一个单元。本单元从探究动植物的外部生存环境对其生长状况的影响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生物与环境”单元继续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及平衡的方式。教材从学生熟知的葵花向阳入手,探究生物与阳光、生物与温度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平衡)的生活习性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生物自身的结构与其功能也是相适应的。

    “人与环境”单元通过思维游戏、角色表演、模拟体验、科学畅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

    “冷和热”单元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热传递的不同方式,进而研究保温和散热的问题,发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地表剧烈变化”是本册书的第五个单元,在学生学习了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作用与平衡、相互联系之后,继续学习地球宇宙世界中物质、能量的作用与平衡,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剧烈变化的地震、火山等现象入手,探索地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作用与平衡的方式及关系。

    “环境保护”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教材从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对自然环境影响入手,启发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作用,引起了环境中的生态失衡,从而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习惯。 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所教的年级共有三个班,共有学生115多名,男女学生人数相当。两班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该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

    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6、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编这次特别向大家介绍一本叫做“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的书,非常值得一读。随着新学期的临近,教师们都要开始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只有写好了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这本书,说不定会有一些灵感呢!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认知和训练,已掌握了很多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具备一定的辨别美丑的能力和表现力,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四、教材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教学措施:

    继续发扬优点:

    1、加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是评价方式趋于更完善,从而体现以人为本,使评价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不断地改变教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培养。

    3、创设空间,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克服的缺点:

    1、重点研究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如:搜集资料的能力、小组探究合作的能力等。

    2、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正确地处理好双基与创造力的关系。

    3、努力改变教法,大力发挥师生的作用,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学习。

    4、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学习,了解更广泛地的探究性学习。

    五、教学内容安排

    略。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任教五年级1、2、3班,班级共有2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充满兴趣,动手积极,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良好的动手习惯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动手又动脑是难点。

    三、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现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四、教学目标

    (一)生物与环境

    1、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光

    1、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过程与方法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用日影观测仪观察记录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寻找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阳光的强弱、材料的属性、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较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柱状图。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做出自己的解释。制作简易潜望镜,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对光的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有规律的。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风力、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认同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会加剧或减轻各种自然力带来的自然灾害的观点。

    (四)运动和力

    1、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用橡皮筋弹力驱动的小车和气球反冲力推动的小车。用简单材料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模拟滚珠轴承。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创造性制作小赛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用简单器材做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关系的实验、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做研究摩擦力大小的简单对比实验。经历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的过程,并作实验记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判断,对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设计作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合作和不怕困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体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过程,树立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意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做好纪录。

    3.愿意合作交流。

    六、教学难点

    1.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想法、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七、教改措施

    1.以课堂为主阵地,向40分钟要效率,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2.在探究活动中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动脑意识,做到既动脑又动手。

    八、后进生转化

    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不歧视、不放弃。

    九、教学进度

    第一周:开学工作

    第二周: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2、种子发芽实验(二)

    第三周: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四周: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

    第五周:8、维护生态平衡

    第七周:第二单元光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

    第八周: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与热

    第九周: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第十周: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第十二周: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十三周: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第十四周: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2、用橡皮筋作动力

    第十六周: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测量力的大小

    第十七周:5、运动与摩擦力;6、滑动与滚动

    第十八周:7、运动与设计;8、设计制作小赛车

    第十九---二十周:复习迎接期末检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3】

    一、情况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由“生物与环境”、“在阳光下”、“材料”和“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通过三、四年级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与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主要目标

    1、“生物与环境”单元,让学生对研究生物特征及其行为产生深厚兴趣,学习用简单的控制实验获取事实的方法,用图画和文字记录动植物特征的方法,体验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收集数据的必要性,经历进行简单实验设计的过程并运用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交流和探讨。

    2、“在阳光下”单元,围绕着太阳与地球、太阳与人的关系展开研究,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活动。

    3、“材料”单元,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如何研究材料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利用材料、创造材料。

    4、“健康生活”单元,让学生关注健康,学习有关身心健康的科学知识,并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措施:

    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4】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好地为教学提供服务,特作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存在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喜欢学习科学,而且喜欢做实验。从实验情况看,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也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

    2、使学生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包括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课上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活动能力。

    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五、实验安排:

    *科技小实验:自动人工灌溉

    *科技小实验:玻璃杯中的雨

    *科技小实验:桦树的水分

    *科技小实验:白杨树叶的脉络

    *科技小实验:草丛中的猎手

    *科技小实验:沙土中的陷阱

    *科技小实验:橡树叶上的虫瘿

    *科技小实验:一只昆虫的足迹

    *科技小实验:六月的闪光信号

    *科技小实验:根吸收水分

    *科技小实验:叶能蒸发水分

    *科技小实验:向 光

    *科技小实验:森林中的信号

    *科技小实验:一个自然法则

    *科技小实验:闪光的痕迹

    *科技小实验:动物的警报系统

    *科技小实验:不往下长的根

    *科技小实验:检验种子是否有生命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5】

    一、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有学生28,其中男生比例较大,有20人。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教学进度:

    周 日期 内 容

    1 9.1-9.5 始业教育 种子发芽实验(一) 机动

    2 ]9.8-9.12 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蚯蚓的选择

    3 9.15-9.19 食物链和食物网 做一个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

    4 9.22-9.26 维护生态平衡 机动

    5 9.29-10.3 国庆节假期

    6 10.6-10.10 机动 光和影 阳光下的影子

    7 10.13-10.17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的反射 光与热

    8 10.20-10.24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9 10.27-10.31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10 11.3-11.7 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 11.10-11.14 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12 11.17-11.21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机动

    13 11.24-11.28 机动

    14 12.1-12.5 我们的小缆车 用橡皮筋作动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5 12.8-12.12 测量力的大小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

    16 12.15-12.19 运动与设计 设计制作小赛车 机动

    17 12.22-12.26 机动

    18 12.29-1.2 复习

    19 1.5-1.9 复习

    20 1.12-1.16 复习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6】

    一、全册教学内容:

    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

    二、全册教学目标及教材简析:

    1、学生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3、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4、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5、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6、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通用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7、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让学生联系各种光现象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并且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8、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知道有凸透镜放大物体、会聚光线和使物体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多种用途。作为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有一种中间薄、四周厚的,知道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及作用;能够连接基本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9、运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盒子里安装了什么样的电路。利用一个检测工具检测盒盖上的触点,根据外面的小灯泡亮、灭来判断盒子里电路是怎样连接的。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很多科学之谜就是“打不开的黑盒子”。

    10、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1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1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14、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1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模型包括图画图表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1、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2、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的制作原理。

    3、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4、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5、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6、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7、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8、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9、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10、学习接连一个简单电路。

    11、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2、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13、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14、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15、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

    状态。

    16、认识飞、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17、认识心脏。

    18、对证据进行解释。

    19、认识模型的作用。

    2、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3、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5、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6、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7、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8、制作简易望远镜。

    9、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10、画简单电路。

    11、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12、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13、自制水浮式指南针。

    14、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15、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6、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17、认识心脏的功能。

    18、区分解释与事实。

    19、建立模型。

    四、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通过引导学生观测太阳视运动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探究太阳视运动和影子移动变化的规律。

    2.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昼夜交替变化的成因,了解在世界上同一时刻不同的昼夜现象。

    3.通过组织学生看月亮,坚持给月亮记日记,来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

    4.综合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变化和反应,植物的花开花落,人的作息时间,动物的昼伏夜出等。

    5.引领学生通过推测实验,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五、全册课时划分: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7】

    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科学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五年级现有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44人,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一般,实验动手能力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但是该班学生实验兴趣很浓。

    三、措施

    1、继续注重培养该班学生实验兴趣。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3、加强该班学生学习科学习惯的培养。

    4、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2   9、7-----9、11        种子发芽实验(一)

    7   10、12-----10、16       光是怎样传播的

    9   10、26-----10、30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0   11、2-----11、6        期中复习,考试

    11   11、9-----11、13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2   11、16-----11、20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3   11、23-----11、27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4   11、30-----12、4      像火箭那样驱动火车

    18   12、28-----1、1        备课(下个学期)

    19   1、4-----1、8         备课(下个学期)

    20   1、11-----1、15        备课(下个学期)

    21   1、18-----1、22        备课(下个学期)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9】

    一、情况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主要目标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能力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与解释”的意义、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做出解释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球在“变脸”》、《开心游乐场》等“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是本册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指导学生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研究身边的、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来学习科学。如:《时间的脚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等课题,均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综合活动单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一系列学生爱参与、能参与的“做中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探究课题,独立设计验证并得出结论,亲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总结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开心游乐场》中,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力,了解各种各样力的存在后,揭示出力的简单特征,并能将力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热能考察之旅》中,教材提供了“搜集有关温度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产生热、制作冰激凌、研究冷热水之间的热传递”等活动。教材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在重点培养“模型与解释”一级目标的同时,达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会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用的方法等其他目标。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个“探究的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部分。学生通过对海尔蒙等人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剖析,和对自己在本学期“模型与解释”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经验,知道建立模型不能随意的构建,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勤奋的工作、精密的推理、合理的分析,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提高元认知水平。

    四、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10】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STSE)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冷与热、地表剧烈变化、环境与保护。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各单元的学习,掌握各单元的知识。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针对该科和本年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主,使学生养成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以实践为主,采取“大环节”教学法,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只起引导和教正的作用,由学生自己归纳和概括,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如:光盘,电脑,教学仪器。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五、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11】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能力方面

    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 、相关措施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3、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 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

    8月30日至

    9月6日

    1.1种子发芽的实验

    1.2种子发芽的实验

    2

    2

    9月10日至

    9月14日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4蚯蚓的选择

    3

    3

    9月16日至

    9月20日

    1.5食物链和食物网

    1.6做一个生态瓶

    1.7改变生态瓶

    3

    4

    9月22日至

    9月26日

    1.8维护生态平衡

    2.1光和影

    2.2阳光下的影子

    3

    5

    10月1日至

    10月5日

    国庆节放假

    6

    10月6日至

    10月12日

    2.3光是怎么传播的

    2.4光的反射

    3

    7

    10月15日至

    10月19日

    2.5光与热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3

    8

    10月22日至

    10月26日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3

    9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3

    10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4土地壤中有什么

    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

    11

    11月5日至

    11月9日

    3.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

    12

    11月12日至

    11月16日

    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4.1我们的小缆车

    3

    13

    11月19日至

    11月23日

    4.2用橡皮筋作动力

    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3

    14

    11月26日至

    11月30日

    4.4测量力的大小

    4.5运动与摩擦力

    3

    15

    12月3日至

    12月6日

    4.6滑动与滚动

    4.7运动与设计

    3

    16

    12月10日至

    12月14日

    4.8设计制作小赛车

    3

    17

    12月16日至

    12月21日

    18

    12月24日至

    12月26日

    19

    12月31日至

    1月4日

    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12】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步骤的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特制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以人为本,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2、学习基础知识,学会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以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培养自我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36人,他们虽然对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但由于基础差,好胜心强,可塑性强。有些动作易变形,掌握不好,所以,本学期应在上学期基础上,加大学习力度,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段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五年级体育内容有跑、跳、投掷、体操、游戏及武术等内容。

    1、跑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教材要求学生学习蹲距式起跑的基本动作方法,提高跑的基本能力,学习传接棒方法,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2、跳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跳高和跳远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和爆发力。

    3、投掷进一步提高学生推抛实心球技术,学习助跑掷垒球的完整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4、体操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队列和体操队型动作质量,学会滚翻、分腿腾越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勇敢、刻苦顽强的拼搏精神。教材还根据儿童特点,安排一定数量的游戏和武术,利用游戏的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崇尚武德的精神和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研究内容:

    教材的重点是跑、跳跃和投掷,教学时应采取讲练结合,加强示范,辅导等手段作为突破措施。难点是体操、技巧,教学中应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辅导计划:

    1、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2、培养优生,能自觉练习,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要加强学困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4、教师要关心,热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5、教师要定时、定点,加强优生优培辅中转差的辅导。

    一、教材内容介绍

    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田径、技巧与器械练习、小球类、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常识。课次较多的是跑、投掷和游戏。其中跑是蹲踞式起跑、30米障碍跑、耐久跑等;投掷教材是双手抛实心球,投掷垒球等;游戏主要是十字接力,截住空中球等。次数较少的是武术和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室内活动。技巧、支撑跳跃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等也占一些课次。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田径、球类、韵律活动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4、使学生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提高身心健康。

    5、培养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汇总


    写好教学计划,才能够更加突出教学期间的教学重点,光阴易逝,我们即将开始新的一学期,教师们可以在新学期上课开始前写一份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一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您所需要的“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已经准备就绪,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有用请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备参考!

    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篇1】

    1、提高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本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本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 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掌握主要的一些科学概念,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 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3)延伸堂内容,采取内与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一)单元安排:

    1、生物和环境。(1时)

    2、光。(1时)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时)

    4、运动和力。(1时)

    5、综合训练。(2时)

    (二)专题训练:

    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实验及其结论。

    2、解决问题训练。

    (三)针对性练习:

    1、作业本错题整理。针对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进行练习。

    2、科学学习的评价。运用多元评价机制展开评价,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篇2】

    没有计划的人生杂乱无章,五年级的老师应该制定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您。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的: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57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3

    一、班级基本情况

    五(3)班共有学生31人。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三、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关于习作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关于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关于综合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些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些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四、方法和措施

    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1)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

    (2)加强学生词、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推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

    (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努力激发学生多读、要在读中悟情。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早读、晚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坚持多读少讲。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自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指导学生自学“读写例话”并将所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5、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6、注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要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4

    时间飞快的流转,转眼间一个学年又过去了。虽然才和班上的这群学生刚刚相处一年,但是从这一年中,我能体会的到,上一任x老师确实将他们教的非常的出色。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礼貌上,这些孩子确实让人难以挑剔。

    作为接手的老师,既然我从上任老师手里接过了这么出色的孩子,我自然就不能把他们教差,我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让他们的学习和品德都能更进一步的提升!为此,我制定了这个五年级上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的准备

    五年级是个关键的阶段,小学只剩下最后的两年,如果不好好的把握,不仅可能会影响到之后的学习,更糟糕的是会影响到初中的英语学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兴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是学习英语的兴趣都没了,那也差不多是前功尽弃。

    为了带动学生们的兴趣,作为老师的我自然是要提前做好准备,不仅是教案之类的准备工作,对于自己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带动,用怎样的行动去引导,这都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教学方面

    小学升初中,英语是许多家长头疼的地方,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断层的时候,这个时候断开,再连上来可就不容易了。

    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我要在五年级的这个阶段多教导他们一些有趣的句子或是用法。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使用所学的英语,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真的学习那些麻烦却又用不上的英语实在是难以起效果,所以我决定以游戏来引导,用有趣的句子来问答,提升学生们的兴趣。

    但是对英语本身较差的同学也不能放弃,要更加的去专注辅导,对于音标等基础的知识的复习不能忘记,这些在初中更是能排上大用场。当然,也能给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随时追上来的机会。

    三、跟随班主任的节奏

    对于五年级,班主任x老师也有自己的节奏和打算,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好好的协助班主任的教学,毕竟作为带领了班级这么久的老师,她会比我们更加的熟悉和了解学生们的情况,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将教学的工作做到最好。

    最后,希望下个学期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希望老师们都能教学顺利,同学们都能学业有成!下个学期,我也要继续努力!

    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学习工具准备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同学的课前学具准备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篇4】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程钢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学生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学习主要目标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能力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与解释”的意义、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做出解释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球在“变脸”》、《开心游乐场》等“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是本册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指导学生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研究身边的、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来学习科学。如:《时间的脚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等课题,均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综合活动单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一系列学生爱参与、能参与的“做中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探究课题,独立设计验证并得出结论,亲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总结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开心游乐场》中,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力,了解各种各样力的存在后,揭示出力的简单特征,并能将力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热能考察之旅》中,教材提供了“搜集有关温度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产生热、制作冰激凌、研究冷热水之间的热传递”等活动。教材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在重点培养“模型与解释”一级目标的同时,达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会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用的方法等其他目标。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个“探究的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部分。学生通过对海尔蒙等人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剖析,和对自己在本学期“模型与解释”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经验,知道建立模型不能随意的构建,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勤奋的工作、精密的推理、合理的分析,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提高元认知水平。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附: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验进度表

    周次

    课题

    机动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机动

    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篇5】

    五年级下册阅读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应当是一个人日常的生活方式,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读书活动,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与书为伴,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的读书活动,特制订此读书计划。

    教学目的:

    1、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大力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思维的活跃、综合素质的提高。

    3、通过读书活动,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教学要求:

    1、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班队课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校园溢满书香,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的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2、做好班级图书推荐工作。班级依据读书活动的要求,结合实际,为班级学生推荐一批好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家庭自己购买等,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并管理好图书角。 3、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建立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明理懂事、陶冶情操,享受成长,学会做人、处事、交往,从而在班级、年级内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 4、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5、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写读书笔记、摘录卡等,也可以采取主题班会和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多角度地开展读书活动。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 6、班级每个学生制订自己的读书计划,并请老师家长负责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 7、合理安排读书时间,保证定时、定量完成读书任务。平时一般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读不少于半小时,在家庭挤时间读不少于半小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活动宣传口号:

    1、我读书,我快乐。

    2、与书籍为伍,与经典对话,与智慧同行。 教学措施:

    1、保证训练的时间。我们对平常的语文课作了调查,一般学生的读及练习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甚至更少。因此,要求每节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活动时间,一般应二分之一左右。

    2、要注意训练的质量。不注意质的过量训练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要以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为主要形式。

    3、训练要贯穿于教学过程,要到位,要有层次。重点训练要分步实施。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特别要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4、训练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所有的学生能参加训练。不要让学生把训练看作是负担,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气氛,以达到最佳效果。要变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教师评价”模式为让学生自己提要求,共同拟答案,集体来评价。凡重要问题和说话训练都要在全班同学参与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同学回答。

    年 月 日

    五年级科科学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6、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7、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8、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参考)


    一、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有学生28,其中男生比例较大,有20人。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教学进度:

    周 日期 内 容

    1 9.1-9.5 始业教育 种子发芽实验(一) 机动

    2 ]9.8-9.12 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蚯蚓的选择

    3 9.15-9.19 食物链和食物网 做一个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

    4 9.22-9.26 维护生态平衡 机动

    5 9.29-10.3 国庆节假期

    6 10.6-10.10 机动 光和影 阳光下的影子

    7 10.13-10.17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的反射 光与热

    8 10.20-10.24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9 10.27-10.31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10 11.3-11.7 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 11.10-11.14 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12 11.17-11.21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机动

    13 11.24-11.28 机动

    14 12.1-12.5 我们的小缆车 用橡皮筋作动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5 12.8-12.12 测量力的大小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

    16 12.15-12.19 运动与设计 设计制作小赛车 机动

    17 12.22-12.26 机动

    18 12.29-1.2 复习

    19 1.5-1.9 复习

    20 1.12-1.16 复习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精华


    关于“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本文将重点探讨有关的话题。时间匆匆而过,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教师们可以开始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只有制定出良好的教学计划,才能确保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我们热情欢迎您来浏览我们的网页,获取有益的启示!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1

    第一节课:植物生长与繁殖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了解植物不同的生长需求及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生长需求及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手段:观察、讲述、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

    1.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引导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需求进行分析。

    2.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叶子、茎、根等部分,并讲解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3.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介绍植物如何通过开花结实、根茎分蘖、植物的离体培养等方式进行繁殖。

    4.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植物的繁殖方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例如农业生产、园艺种植等方面。

    第二节课:动物的分类和生存环境

    主要内容: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生存方式。

    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生存环境及生存方式。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分类方法。

    教学手段:图片讲解、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

    1.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外形分类、按营养方式分类、按生活习性分类等方法。

    2.利用图片讲解不同类别动物的特征,逐个介绍动物群体的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及生存方式,例如陆地动物、水生动物等。

    4.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动物群体的生存方式,如通过捕食、逃避天敌、与同类协作等方式。

    第三节课:物理运动与力学原理

    主要内容:了解物理运动以及它的特征,掌握牛顿运动定律,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学原理。

    教学重点:物理运动特征、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原理。

    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

    1.介绍物理运动的特征,包括速度、加速度等相关概念。

    2.演示物理运动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测定物理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特征。

    3.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引导学生掌握其相关原理。

    4.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生活中常见使用力学原理的实例,例如轨道车、滑轮等设施。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2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主题:生物多样性

    课时安排:

    第一课: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学生通过图例认识不同生物的多样性,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二课: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介绍,学生了解破坏生态环境会对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进而学习如何进行生态保护。

    第三课:学习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物种之间的依存关系等,在学习所在区域的自然生物群落的情况下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四课: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学习农业生态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4.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步骤:

    第一课:

    1.以图例的形式展示不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3.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等,了解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生存习性。

    4.通过反思,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二课: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让学生认识破坏生态环境会对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

    4.学习保护生态的措施。

    第三课:

    1.学习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寄生虫害等)。

    2.让学生了解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情况,认识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习性。

    3.通过学习,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四课:

    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让学生了解农业生态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3.让学生自己总结,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体现探究性和互动性的小组讨论。

    3.课外实践和实验教学。

    4.创设小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教学资料:

    1.多媒体教学材料。

    2.自然生物群落图片、植物标本等。

    3.电影或者视频,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评价方法:

    1.反思和发言。

    2.小组讨论和作业。

    3.上课自主拓展和辅导。

    4.小组实践和实验。

    总结: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将来也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3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主题:动物和它们的行为

    总览: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将探索各种不同类型的动物及它们的行为。我们会学习一些关于动物节奏和生存技能的概念,并研究一些动物的典型行为表现,包括鸟类的迁徙、狮子的狩猎和大熊猫的食物选择。

    教学重点:

    1. 了解不同类型的动物和它们的生存技能。

    2. 探索不同类型的动物的典型行为表现。

    3. 理解动物节奏和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

    4. 了解一些影响动物行为的外部因素。

    5. 学习将相关概念应用于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此次教学将采用“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教学法,包括小组探究、讨论式学习、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等。学生将被配对或分成小组,并需要在不同阶段对特定的问题或问题集进行独立或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和流程:

    本教学将覆盖以下主题:

    第一节:不同类型的动物及它们的生存技能

    1.1 探索不同类型的哺乳动物,如大象、鲸鱼、猫头鹰和老鼠,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存需求。

    1.2 深入了解不同的爬行动物如蛇和鳄鱼,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的。

    1.3 研究不同类鸟类特征和它们的典型行为,例如迁徙和建筑巢。

    第二节:动物的行为表现

    2.1 探究大熊猫是如何选择他们的食物,为什么狮子必须合作狩猎,以及为什么企鹅必须彻夜不眠的保卫他们的幼崽。

    2.2 讨论更复杂的动物行为表现,例如类人猿和海豚的智能表现以及动物通讯和社会行为的特征。

    第三节:动物的节奏和环境适应性

    3.1 研究动物需要组的生物钟、日夜节奏和季节应激反应,以及它们对不同环境因素的适应,例如夏季气温,食物和水资源变化。

    3.2 探究一些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外部因素,例如城市化对动物生存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

    1. 学生的课堂表现,例如参与度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学生在小组探究和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展示对本课程工作考试的学院理解和掌握。

    4. 个人和小组项目报告。

    5. 学生独立调查和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教学评价将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小组项目、学生作品和考试分数。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4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并学习如何正确种植植物。

    第一课: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1.介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和特征。

    2.通过观察模型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组成部分和生长方式。

    3.利用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让学生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如花粉传播和种子分散等。

    4.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繁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止植物繁殖失控的措施。

    第二课:种植植物

    1.让学生了解种植植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介绍不同植物生长环境和温度要求。

    2.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的土壤、肥料和种植工具等。

    3.引导学生注意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水分、光照和温度等,及时调整生长环境。

    4.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保养知识,如浇水、施肥、除草和修剪等。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学会了如何正确种植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基本的保养。同时,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学生将对科学研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探究和发现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5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主题: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时间:2节课(90分钟)

    课程目标:

    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2. 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

    3. 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 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课程内容:

    第一节课:

    1. 生长与繁殖

    (1)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生命现象;

    (2)不同的植物繁殖方式和方法,如无性、有性繁殖等。

    2. 光合作用

    (1)植物的光合作用基础;

    (2)实验演示及观察。

    第二节课:

    1. 植物的呼吸作用

    (1)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2)实验演示及观察。

    2.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1)环境污染等影响植物生长和发展的因素;

    (2)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

    第一节课:

    1. 活动1: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并通过观察照片、视频等形式来表现不同植物的生命现象。

    2. 活动2: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并通过实验等形式深入了解植物的繁殖原理。

    3. 活动3: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二节课:

    1. 活动1:讲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2. 活动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了解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发展的影响。

    3. 活动3: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环境。

    课时安排:

    第一节课:

    1. 活动1: 15分钟;

    2. 活动2: 25分钟;

    3. 活动3: 30分钟;

    第二节课:

    1. 活动1: 20分钟;

    2. 活动2: 30分钟;

    3. 活动3: 20分钟。

    教学方法:

    本次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实验+观察”的教学方法。讲授部分主要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知识。实验部分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同时,该课程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6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主题:水的变化与循环

    1.引入:通过观察一个杯子里的水,让学生们了解水的三种状态。

    2.学习目标:

    (1)了解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

    (2)了解水的变化过程:蒸发、凝固和冷凝。

    (3)了解水的循环过程:蒸发、降水、地下水、河流和海洋。

    3.教学内容:

    (1)水的液态和固态:让学生们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来了解水的液态和固态。并让学生们了解水在哪些情况下会从液态变为固态,如何使水从固态变为液态。

    (2)水的气态:让学生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水的气态。并让学生们了解水在哪些情况下会从液态变为气态,如何使水从气态变为液态。

    (3)水的变化: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们了解水的蒸发、凝固和冷凝。并让学生们掌握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水的循环:让学生们通过故事、图片和实地考察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并让学生们了解地下水、河流和海洋对水的循环过程的重要性。

    4.教学方法:

    (1)讲解:通过口头讲解来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和变化过程。

    (2)实验:通过实验来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和循环过程。

    (3)探究:通过探究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和循环过程。

    (4)图片和故事:通过图片和故事来让学生们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5.教学评估:

    (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来了解学生们是否理解了水的三种状态和变化过程。

    (2)实验报告:让学生们完成实验报告,来检查学生们对水的变化和循环的理解。

    (3)笔记:检查学生们是否记录了重要的内容,对于掌握课程知识和概念有帮助。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水的变化和循环过程,并通过实验、探究、图片和故事来加深学生们对水的理解。并引导学生们将课程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如何合理使用水资源。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7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2.知晓不同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3.能够分辨不同工具的特点,并提高分辨不同工具的能力。

    4.能够尝试使用不同工具,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知识点梳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教学方法:老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点,然后以实物或图片的形式展示不同工具,再通过实物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3.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有哪些常见的工具,并询问学生哪些工具是他们使用过的,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2)学习

    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工具,并以实物或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展示的工具,分别讲解它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细节,学生应做笔记。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操作

    教师通过视频介绍和演示,让学生跟着视频进行实践,逐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每个学生应自己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然后讲虚拟点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班级讨论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总结

    教师告诉学生使用工具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并要求学生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方法以及自身的收获。

    三、教学评估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笔记、问题及在实践中所展示的能力进行评估。教师也将会记录学生的观点并与家长分享以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此类知识的学习。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8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主题: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对环境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概念和生长过程,掌握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对环境的作用。

    2.学习观察、实验、思考和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生物知识和生态知识的传授。

    2.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和探究。

    3.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环保行动中。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研究精神。

    四、预期教学效果:

    1.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掌握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对环境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环保行动中。

    3.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精神。

    五、教学流程:

    1.开场(10分钟)

    (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植物方面的观感和理解。

    (2)介绍本次课程和目标,并带领学生进入主题。

    2.植物的生长环境(20分钟)

    (1)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植物并讨论它们的生长环境。

    (2)通过图片和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3.植物对环境的作用(20分钟)

    (1)让学生思考植物对环境的作用,讨论植物的作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植物与环境的互动(20分钟)

    (1)通过童话故事、小绘本、音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2)通过展示学生所收集的植物、垃圾等图片和信息,让学生了解自身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总结和小结(10分钟)

    (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植物和环境的理解和思考。

    六、作业:

    1.要求学生自己环保,保存好自己身边的水、电和纸张等资源。

    2.要求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植物和垃圾图片,回家后进行分类整理。

    3.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我的环保行动》文章,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七、教学方法:

    1.互动引导法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2.问题导向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增强教学深度。

    3.实验研究法

    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其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教学针对性。

    八、教学资源:

    1.植物标本、模型及各种图片资料。

    2.有关环境保护的图书、课件和文献资料。

    3.环保周边教育玩具、小手册等。

    九、教学评估:

    1.学生普遍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板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2.通过课后作业和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程中的掌握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五年级科学下次教学计划 篇9

    一、主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 知识点:

    (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

    (2)物质的性质(硬度、颜色、导电导热性等)

    2.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换的条件

    (2)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其所处状态的关系,如固体硬度大、液体颜色深、气体不易压缩等

    (3)培养观察物质变化现象、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

    3. 教学过程:

    (1)观察实物:冰、水、水蒸气等物质的性质,了解其三态及相互转换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2)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将蜡烛加热,观察其熔化变成液体的过程,说明物质的三态转换。

    (3)探究物质性质与状态的关系:观察不同物质状态下的硬度、颜色、导电导热性等性质,如比较钢铁在液态和固态下的硬度差异,说明固体硬度大。

    (4)讨论:引导学生探究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应用,如液体的运动能力、气体的无形性等。

    (5)总结:对于物质的三态及性质进行总结,强调物质性质与状态的关系。

    二、主题:声音的传播

    1. 知识点:

    (1)声音的传播:机械波传播的特点、速度和方向等基本概念

    (2)声音的产生: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声音在声源处产生。

    2.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机制

    (2)掌握声音传播的特点、速度和方向

    (3)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了解声音的多样性。

    3. 教学过程:

    (1)实验观察:一张薄膜杆挂起,在膜杆上敲击产生声音,观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2)探究声音传播的特点:比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如在实验中用酒精试管装水,在水中敲击试管产生声音,观察声音在水中的传播,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方向更集中。

    (3)观察声音的多样性:观察不同声源的声音表现,如钟表的滴答声、鸟儿的鸣叫声等,了解声音的多样性。

    (4)总结:对声音传播的特点等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主题: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

    1. 知识点:

    (1)分子结构: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化学键的种类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

    2.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结构的组成、结构和化学键的种类等基本概念。

    (2)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探究化学变化现象、实验观察的能力。

    3. 教学过程:

    (1)实验观察:实验将纯碘和铝混合加热产生气体,观察气体的产生并进行分析,了解分子结构的组成和结构等概念。

    (2)化学反应实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3)观察化学变化现象:观察不同化学反应的变化现象,如气体分解、颜色变化、能量放出等,因素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而异。

    (4)总结:对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主题: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1. 知识点:

    (1)植物生长的过程:营养吸收、光合作用、水分蒸发等

    (2)植物的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等繁殖方式

    2.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掌握植物的营养吸收、光合作用等关键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了解植物的生态特征。

    3. 教学过程:

    (1)实验观察: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如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生长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探究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让学生自行设计植物养分摄取实验或光合作用实验,了解植物的养分摄取和光合作用原理。

    (3)植物的繁殖: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4)植物生态: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态特征,如适应环境、与动物的关系等。

    (5)总结:对植物的生态特征、生长和繁殖进行总结,强调其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五、主题:能量与能源的利用

    1. 知识点:

    (1)能源的类型: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

    (2)能源的利用:工业、交通、生活等各领域的能源利用

    2.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和重要性。

    (2)掌握不同领域的能源利用现状和趋势。

    (3)培养学生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

    3. 教学过程:

    (1)分组实验: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石化燃料等,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

    (2)讨论各领域能源利用现状:工业、交通、生活等各领域的能源利用现状及其问题,比如石化能源产生的污染、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不足等。

    (3)能源替代技术:探究能源替代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4)环保意识培养:强调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5)总结:对能源与能量利用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珍惜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


    我们又要迎来新的一学期了,教师们可以在新学期上课开始前写一份教学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让课程更有针对性,避免头重脚轻。你会怎么样写自己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栏目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总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五、教研课安排和评价工作安排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互评、学员自评及组间评价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学习有关安全教育、师德培训、德育教育、“五环节”教学模式推进、展示,教师业务培训,白板培训、教研组业务培训等内容,采用集体讲授、教研组培训、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进度安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该年级学生经历了五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上看,有具有一定的水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时间的变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本学期撰写3篇实录与案例分析。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在相关章节内容中渗透法制教育。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文章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出自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进度安排(见附表)

    周次课时内容1-24走进科学3-43身边的动植物4-65土壤7-1110奇妙的水12-147空气14-176各种各样的材料17-183我学习了观察19复习、考试

    六、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评价全面化。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优秀表现记录,任务完成情况等。

    评价时机:评价要做到全程化。它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做到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八、个人业务学习

    a)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b)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c)积极听课并做好记录

    d)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

    九、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本学期科学活动安排如下

    第四周能源的节约

    通过节能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现今能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节约能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平时生活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因此.节能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节能的迫切性。

    1、调查

    2、交流、讨论、总结

    3、宣传活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湘少版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的训练。关注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

    注重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伴的合作探究活动开展方法并亲身经历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事实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几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四个班,每班有学生六十多名,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方法。许多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对科学这门课程比较喜欢,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和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班级人数多,需要加强组织教学,提高效率。要关注后进的学生,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三、全期教学总目标

    本册教材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并搜集、整理、使用信息,帮助学生为科学设计提供猜想和假设的基础。重点训练学生合作,制定科学活动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

    四、全册教材分析

    第1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通过自己制作电磁铁并根据研究的目标设计实验发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电磁铁也有磁极。会制作实验材料,能小组合作设计实验。

    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设计一系列模拟实验,让学生认识昼与夜、四季的特点及生物的不同变化,知道昼夜与四季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第3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世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微生物的生活环境,科学的看微生物世界。学会用先进的工具观察,学习实验过程中怎样控制实验条件。

    第4单元遗传和变异

    通过观察、阅读和搜集资料,了解生命生生不息的秘密以及变异对于生命演化的意义。

    第5单元青春活力

    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发现我们成长的证据,了解男孩和女孩在青春发育期的身体变化,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

    第6单元我们怎样做计划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单元,将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总结本册教材重点训练的科学探究方法—制定计划。让学生知道制定计划对于实验成功的意义,知道制定一般的计划应包括的内容和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安排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计划与安排,为做好一个活动或探究实验制定可实行的计划。

    教学难点:能制定比较完美的计划。

    五、教学措施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灵活多样形式教学,营造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注重上课前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3、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4、充分发挥实验小组的集体力量,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教研专题:

    大班教学如何有效组织科学课堂。

    七、研究措施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为教学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

    2、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相对自主的环境下探究和创新。

    3、以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活动效果,同时,以多元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对科学探究的热忱。

    4、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善于动脑,乐于动手的习惯。

    5、培养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实验小组的集体力量。

    八、教研课安排

    待定。

    九、业务学习安排

    1、学习研究《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科学教学实践。

    2、阅读教育著作和杂志:《教师新视野》、《论语》、《小学科学教学》、《湖南小学教师》《全球教育展望》等,收集教学资源,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3、及时总结经验,写好教学反思,撰写论文。

    4、积极认真的参加相关培训,各种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虚心学习,缩小差距。

    十、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1、制作日晷。

    2、基因的调查研究。

    3、走进樟树。

    十一、教学评价措施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注重合作,注意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评价更有效。

    3、在科学活动中,注重活动前的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评价。

    4、给学生多元才能评价,不仅以学业成绩代替一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

    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有27个学生,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积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6】

    班级教师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的学生科学兴趣十分浓厚,初步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并且同学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学生的科学知识很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教材理念

    本册教材为新版苏教版教材,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由《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微小的生命体》《发霉与防霉》《微生物的“功”与“过”》四课组成,采用先总后分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总”,介绍细胞及其作用。第二个层次为“分”,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它由本单元的第二到第四课组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为总—分—总。第二单元《仿生》,由《生物的启示》《蛋壳与薄壳结构》《海豚与声呐》《我们来仿生》四课组成,这四课之间是总—分—总的逻辑关系。第一课是“总”,向学生介绍仿生的概念;第二、三课是“分”,从具体案例探究中体会仿生的方法和价值;第四课是“总”,为学生创建仿生设计的平台。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由四个次级主题组成:《昼夜交替》《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四季循环》。本单元四课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所产生的现象。本单元第一课与第二、第三课是总分关系,前三课与第四课是并列关系。

    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本单元围绕简单机械展开,选取了生活中比较常见且应用广泛的四种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斜面为次级主题,设置了《撬重物的窍门》《拧螺丝的学问》《升旗的方法》《斜坡的启示》四课。从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特征来看,轮轴、滑轮属于杠杆类机械,其本质为杠杆的变形,可将这四种简单机械划分为两组,即杠杆、轮轴、滑轮为一组,斜面为一组。因此,本单元的四课也可分为并列的两个部分,其中,《撬重物的窍门》《拧螺丝的学问》《升旗的方法》为第一部分,《斜坡的启示》为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

    能通过找出观察对象的共同点,说出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将实作和阅读结合起来,知道微生物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们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形状。在探究活动中了解物品发霉的条件和怎样防霉的知识,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自制酸奶的活动及反思,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通过案例分析仿生现象,了解仿生的含义,认识常见的仿生制品。能借助阅读、讨论、探究、游戏等多种方式,解释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式的特点。

    知道很多发明的原型来自自然界,对仿生设计产生兴趣。能通过模拟实验掌握昼夜交替和四季循环产生的原因。能通过阅读了解古人和现代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相关解释及带来的影响。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四季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动植物、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描述生活中昼夜交替和四季循环带来的影响。认识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结构特征。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不同的简单机械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能够辨别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会使用一些简单机械。在组装、制作简单机械的过程中,感受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措施

    1、建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进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6、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并运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7、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单元课题课时备注

    1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1机动1课时

    1 2、微小的生命体1

    2 3、发霉与防霉1

    2 4、微生物的“功”与“过” 1

    3单元复习与测试1

    4第二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1机动1课时

    4 6、蛋壳与薄壳结构1

    5 7、海豚与声呐1

    5 8、我们来仿生1

    6单元复习与测试1

    7阶段复习阶段复习2

    8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1机动1课时

    8 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

    9 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

    9 12、四季循环1

    10单元复习与测试1

    11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撬重物的窍门1机动1课时

    11 14、拧螺丝的学问1

    12 15、升旗的方法1

    12 16、斜坡的启示1

    13单元复习与测试1

    14-16 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6

    17-18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4

    19-20总复习总复习4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

    单元课题

    课时

    巧妙的用力8课时

    生命的延续6课时

    生物的进化3课时

    地表缓慢变化5课时

    矿产资源4课时

    工具与技术2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8】

    2012年春季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白马井镇中心学校教师 陈成勇

    2012年2月7日

    一、班情分析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上五年级两个班,因为我第一次接触这两个班的学生,第一节课必须了解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爱好,鼓励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据说这两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比较自觉,但不够稳定,尤其要抓好几个调皮的学生,才能维持好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抓好学习态度不放松,持之以恒,应该能教好。本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有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观察身边的生活与劳动生产工具,感受科学无处不有、无处不存在,我们只要学好科学,不断更新劳动生产工具,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本学期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采用机械→杠杆→斜面→轮轴→滑轮→自行车的链条传动引入机械传动装置。由力和能量的传递角度阐述机械是简单机械的组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认识。

    第二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或常见的图形形状与结构,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掌握科学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围绕繁殖后代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牲,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四单元的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的性质,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和矿物的用途。并且通过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环境。

    第五单元从趣味性、适合性、系统性、发展性、探究性几方面原则出发,再一次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本年级探究过程技能训练重点——交流与质疑这条主线,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去体会、理解大脑的指挥中心作用,构建了本单元既符合生命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广义地讲,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都是交流,不轻信、不盲从、不畏权、不满足现有状况与水平等等,都是质疑。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交流与质疑不仅是与探究相关联的活动与技能,还是完整的探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

    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的训练。关注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注重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伴的合作探究活动开展方法并亲身经历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事实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几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和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班级人数多,需要加强组织教学,提高效率。要关注后进的学生,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

    四、质量目标: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教学, 如何, 统计, 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9】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课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20xx年2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生物与环境(二)”第三单元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单元:第一、二课,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差,北京、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自转造成的。第三、四、五课,从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第六课,从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这个问题,引出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活动中,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七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解释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时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问题。第八课,继续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各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个基础上,介绍极地有半年的时间白天很长,甚至有极昼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和倾斜度不变,很自然地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铺垫。第九课和前面几课的思路刚好相反,是用前课得出的“地球倾斜转动”这个结论去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内容较难,不作为重点,而且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最后一课“昼夜、四季与动植物”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得到的光和热都发生变化,不同地方同一时间得到的光和热也不同。这使地球上产生了多样的环境、气候和多样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节律地生长和生息。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5单元19课,第一单元是生命的奥秘,有1个实验。第二单元是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介绍了地球的形状表面内部及相关知识,有3个实验(实验6、7、9)。第三单元变化的能量,有4个实验实验10至13。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有2个实验,实验14、15。第五单元科技与未来,有1个实验实验17。

    三、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四、主要实验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1】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

    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五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收藏】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