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2024西师版教学计划(范本13篇)
  • 西师版教学计划

    发表时间:2024-10-13

    2024西师版教学计划(范本13篇)。

    假期就这样过去了,即将迎来开学。教师们需要对新学期的教学有个计划,好的教学计划,在新学期可以更好完成教学任务。一份优秀的教学计划怎么去动笔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2024西师版教学计划(范本13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班级分析:

    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数都是55人,班级男女生比例谐调,对于新课程教材,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还算比较扎实,思维也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同时两极分化也相当明显,两个班级差生都比较多,尤其五年级,很多差生已经开始妥协,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差生的培养。上课的时候要特别关照后进生的发言,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优等生带差生,帮助差生也能在数学上获得一定的收获。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百分数、比例、比例尺。在前面学习分数及比的前提下教学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比例的意义、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的应用,对于百分数来说,百分数的意义、读写,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圆柱与圆锥两个单元。对于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比之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掌握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学生先弄清楚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对于圆柱与圆锥,要在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与圆锥的面积、体积计算是重点、难点。需要学生好好把握。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中位数、扇形统计图。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原来的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相关知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会把假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会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意义和性质,利用比例的特点以及正反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等。

    3、 知道圆的有关知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圆的相关计算。

    4、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6、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7、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合理利用教材,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增加直观和联系实际,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加强拓展性和知识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精简。

    (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 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课时安排

    一、圆 8课时

    二、百分数 14课时

    三、圆柱与圆锥 10课时

    综合运用 1课时

    四、比例 10课时

    五、比例尺 8课时

    综合运用 1课时

    六、统计 7课时

    七、数学与生活 2课时

    八、总复习 14课时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2】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区二小 何川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76名,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达到学习 的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 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 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 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 孩子的成绩都不错, 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 只有 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 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 我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 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收获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 7个教学单元, 其中穿插安排了 3个数学实 践活动。以“数与代数” 领域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一领域里的内容 共安排了 3个教学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这是继上一学期学 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以后又一次集中学习整数乘法。三 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主要安排了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 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和笔 算、发现规律和用除法解决问题等内容。 小数的初步认识只安排了一 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并且只要求初 步掌握。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对

    称两部分。 教材将统计和概率的内容集中安排在一个单元, 统计部分 安排了数据的整理和求平均数; 概率部分主要是认识一些简单的不确 定现象。

    教材还配合乘法计算、小数的初步认识、对称等内容分别安排了 “中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小数点的由来”和“对称与建筑” 3个数 学文化,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 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 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 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六、课时安排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16课时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5课时 (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5课时 (四统计初步与不确定现象(8课时 (五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六对称(5课时 (七总复习(5课时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事物。

    3.借助不同的语境理解多义词。

    4.积累背诵《蝉》,懂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积累背诵《蝉》,懂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出示孔子图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知道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进入《学习园地一》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吧。

    1.小组交流。

    把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浏览一遍,想想:每篇文章都是借助哪些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想或受到了哪些启发?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2.展示汇报。

    预设:

    甲:《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桂花使作者的思乡情有所依托,所以课文才感人。

    乙:《落花生》一文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发人深思。

    丙:《珍珠鸟》通过自己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明白了信赖的珍贵。

    丁: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单元提示音写的那样——一花一鸟总关情。

    3.拓展延伸。

    回忆以前学过或读过的文章,说一说哪篇文章应用了本单元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甲:我读过一篇文章《白杨》,它也运用了和《落花生》一文相同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作者借白杨树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租国需要,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和远大志向。

    (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出示句子。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段话是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突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可贵品格。

    (2)第二句。

    这段话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作比较,突出了白鹭平凡、朴实、和谐的美。

    (3)第三句。

    这段话把植物的装饰效果与门前石狮子和大旗杆的进行对比,突出植物装饰的天然和可爱。

    3.小结相似之处。

    这三句话都是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事物,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二)比较每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出示句子。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2.小结,交流。

    预设:

    甲: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乙:我还知道很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

    你见过这种昆虫吗?它是什么?蝉。

    出示古诗《蝉》。学生试读。

    了解诗人和背景。

    抓字眼明白诗意。

    想象情景悟诗情。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交流你的心得,提出你的疑问。

    3.了解诗人和背景。

    (1)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2)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但他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经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4.抓字眼明白诗意。

    (1)重点词语把握: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预设: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5.入诗境,悟诗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出示古诗.

    想象作者在皇帝面前吟诵这首诗时的心情,然后用这种心情朗读诗歌。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4】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拟定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导入、回忆法则

    这一环节主要分复习旧知、回忆方法、引入新课三步进行,通过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口述连加连减运算过程,回忆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架起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教学起点,找准学习最近发展区。

    2、建构新知、对比认识

    本课中,学生将首次接触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而借助中间的箭头明确看图顺序和理解图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难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将从自主探究、辨析交流、比较归纳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基于教材中的两组图是由易到难的原则,所以教学上我将采取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

    教学例1时,由于组合情景图中,原有天鹅的只数、飞来的只数和飞走的只数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学生能看明白图意,但要把图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指导学生清楚地说出图意是本例题教学的关键。我将直接出示第一组主题图,以图中箭头为突破口,以说为教学手段,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幅组合图,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尝试“说”来明白图意。如果有学生在表述时能说出“原来”和“现在”这些关键词,老师将马上给予肯定,并适时利用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全班学生完整地说出图意是“湖面上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湖面上还剩下多少只天鹅?”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这两个词,老师也将适时点拨指导他们把“原来”和“现在”这两个词加进去,以帮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对图意的准确理解,这时候再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抓住第一步的得数7,说说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同时明确算第二步时,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7”减去“2”,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在这一环节,我特别重视“说”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氛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很自然地领会了主题图的含义、明确数量关系、理解计算步骤,从而掌握了加减混合的算理与算法。例2的教学,由于组合图中的天鹅是先飞走一部分的,所以原来的只数不易看出,有学生会认为原来有2只,也有人会认为原来有4只,所以此处我安排学生先看图交流讨论“到底湖面上原来有几只天鹅?”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老师不会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此图中原来的只数既包括湖面上的两只,也包括飞走的那两只,所以原来应该有4只天鹅。接下来的说图意、提问题、说计算顺序,我将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而在运算方法的学习上,为了解决“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我还采用“画一画,写一写”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画出第一步的运算,写出它的结果,有效解决“连续口算”这一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当然,学生熟练计算后,这种辅助手段就可以不用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所以,学习完这两题后,我将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无论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都是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加减混合算式的时候,一定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巩固内化、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组的看图列式和第二组的连线题是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他们计算和表达的能力。

    2、第三组计算大比拼和第四组是综合练习。其中第四组是常见的乘车问题,我先让学生看图完成。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比较两幅图,质疑:为什么第一幅图中车上原来是4人,而第二幅中车上原来是6人呢?在学生讨论后,我再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明确图二中那两个人是刚下车的,也要算在原来的人数里,所以图二中车上原来有6人。

    3、第五组灵活运用是拓展练习。

    出示这样的一组算式,2+4-=5 8-4+=6 8-+3=7 2+5+=9 9-5+=9 3+-3=5

    让学生思考解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练习通过逆向思

    维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加减混合最后的得数跟第一步的得数有密切的联系,算准第一步的得数是关键。

    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总结方法、评价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态度。这样的总结,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5】

    1、知识与技能领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6】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7.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10.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11.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③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⑤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因为:每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例如:图上距离2cm,实际距离4km,则比例尺为2cm:4km,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00。

    13.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cm和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2÷1/200000=400000cm=4km。

    1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km和比例尺1:200000,则图上距离为:400000×1/200000=2(cm)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7】

    西部师范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进行了全面安排。以下是西师范学版上册三年级数学教案合集,供大家参考。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人数:57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 2.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小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差,数学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差,但天真、活泼,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和渴望。

    3.学生知识和能力分析:经过两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基本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认识。有兴趣并愿意参加学习活动。 我对学习需要动手操作,需要协作完成的内容特别感兴趣。然而,一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遇到难以深入思考的问题时会胆怯。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中,才能充分反映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我更应该注意的是,再接再厉,保持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逐步引导思考的乐趣和成功经验的乐趣。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中的一些好习惯需要加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索好的学习方法,利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赶上。 2.教科书分析

    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数和代数:克、公斤、吨的认识;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年、月、日的一位数除以两位数或三位数;初步了解分数;空间和图形:东、南、西、北;旋转和平移现象;周长;实践与综合应用:全面回顾与实践活动。本教材的重点内容是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在数与代数部分,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重点。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中的乘法、除法和乘法。以加减数字为基础的教学是对表格乘法和除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由多个简单的数学知识结构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综合而成的知识结构。这部分知识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为在多位乘除法中,也是由多个简单的知识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规律组成的;当除以多位时,每一步求商的过程与除以一位的过程基本相同。因此,这些内容是最基本的,对进一步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克、公斤和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质量单位。教材着重通过称重、称重、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质量单位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力。年月日尽在掌握

    Page 2 教学以 12 小时制法为基础,但年、月、日较为抽象。它融合了数学知识和天文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日历入手,采用“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在空间和图形部分,东、南、西、北、旋转和平移现象都是新课程的新增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材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有趣的材料,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并将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充满想象力和推理的趣味活动。东、南、西、北以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学习为基础,利用所掌握的方位词学习新的方向。教科书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清楚地表明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教材将学生对方向的理解扩展至八个方向。旋转和平移是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与图形和变换相关的学习内容。教材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人们通过不断的总结得到的。通过本特例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并通过周长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让学生体验了探索周长概念的全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2.将简单数据分析的教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理解,逐步形成统计概念。

    3.加强解题能力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循序渐进地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7. 重视成绩不佳者的关注和引导,开展分组互学活动。

    8.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更多地采用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预期目标

    达成目标:平均分86分,通过率100%;优生率为90%,不及格率为0%

    学生的学习行为目标: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克服一些困难在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下,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人们可以感受到成功的经验,树立更好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

    Page 4 5.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计划安排的次数) 周次

    了解克、公斤和吨以及单元测试 5 周 2-3 三-一位数乘法和单位检测 16 循环 3-6 东、南、西、北和单位检测 5 循环 6-7 旋转和平移现象和单位检测 2 循环 7-8 中期审查和中期测试(包括评论论文) 5 第 9 周 两位数或三位数字除法和一位数除法和单元测试 10 第 9-11 周周长和单元测试 4 第 11-12 周

    分数 初步理解和单元测试 4 12-13周年,月,日,单元测试5周13-14总复习和测试20周15-18

    以上是为大家准备的字典数学网三年级数学教案西师大版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5页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学情

    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由于以前各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的不同,有些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应着力于采用新颖的手法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再次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目标:

    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四、主要措施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

    3、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7、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湘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9】

    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实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学生愿意思考,乐于接受;引入数学问题(如P7例1、P18例1);引导学习思路(如P71第11题);激发学习兴趣(如P26例1、P54主题图)。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如P10例1、P81主题图);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如P17第9题);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P16第8题,P89第3题)。

    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以对话出现。有利于学生“(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课堂活动:作用: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课堂活动与教学活动、练习活动的联系与区别;主要形式:操作、游戏等。

    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个体与集体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P16第8题、P62第4题,认识周围的数、我有一双小巧手。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适用性与开放性;展现过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10】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一

    教  师      钟、斯、潘

    20 8月

    第  一 学期小学 数学 第  一  册教学计划

    一、班

    析 现在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都受过系统的幼儿教育,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

    本册教材包括这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 课标 第一 网

    一、关于“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的编写和安排

    (一)对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安排

    1、第一单元:数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第二单元:比较.会比较并用数学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通过多种具体活动的比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比”的方法,并学会有条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第七单元: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以上几单元都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呈现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数的意义.

    (二)关于“加减法”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下面问题.

    1、把解决问题和学习“加减法”结合起来.数的分解与合成不再是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让他们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化”的过程与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是统一的.

    2、加法和减法的安排有分有合.

    如:加减混合安排的课例: “小猫吃鱼”“猜数游戏”“看电影”“有几只企鹅”“分苹果”“搭积木”等.

    在我们看来,加减混合安排的意图,便于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让孩子们在实际学习中不断体会,从而运用.有时,同一个情境可以提出加减两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3、鼓励算法策略的多样化.在传统教学中,“算法单一”“答案唯一”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而目前提倡的算法多样化有利于一题多解,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但不存在适合所有学生的最优算法.  新课  标第 一 网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培养学生主动地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例:从“操场上”开始提出“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此后,教材至少有5处提出同样的问题和要求.可以说会提出问题比会理解问题更重要.

    二、关于“空间与图形”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五单元:分类。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

    三、怎样把握“分类”的教学要求

    (一)经历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

    1、在日常生活的分类活动中,体会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活动的结果与分类标准有关.

    2、在“整理房间”时,给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3、在“整理书包”时,由学生自主选择标准,体验活动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分类就是把同类的物体划分在一起.这是学生理解数概念的基数含义的基础,可以为以后学习看图数数,学习加,减法含义做些准备,还渗透着集合思想.教学时只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同类的物品用线圈起来,不给学生讲集合这一术语.

    四、有关实践活动的要求

    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1、经历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主观性知识);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

    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

    当学生对他人(包括教科书,教师)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应当首先对遵循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

    第一单元      数一数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第二单元   比一比

    1.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初步感知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     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     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名称并能识别。

    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五单元   分类

    1.     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   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    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

    4.    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5.通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

    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10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

    写11-20各数。

    3. 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1.     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     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单元    总复习

    分四大块进行复习整理,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查漏补缺,使

    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

    施 1.     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4.     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5.后进生辅导做法、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6.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

    (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周 次 起 讫

    日 期 单元及

    总课时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安排 备  注

    (备课教师)

    第一周 8.28--9.3 第一单元(1课时) 数一数 1

    斯旦红

    第二周 9.4--9.10 第二单元(3课时) 比一比

    1-5的认识 3

    2 斯旦红

    第三周 9.11--9.17 第三单元(13课时) 1-5的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

    1 (中秋放假)

    第四周 9.18 --9.24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机动 4

    1

    斯旦红

    第五周 9.25--10.1 第四单元(3课时)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2

    3 潘玟丽

    第六周 10.2 --10.8 机动

    1

    (国庆放假)

    第七周 10.9 --10.15 第五单元(3课时) 分类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3

    2 潘玟丽

    第八周 10.16 --10.22 第六单元(29课时)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

    潘玟丽

    第九周 10.23--10.29 机动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

    4

    第十周 10.30--11.5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机动 3

    2

    第十一周 11.6--11.12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5

    第十二周 11.13--11.19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

    第十三周 11.20--11.26 整理与复习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机动 2

    1

    2

    第十四周 11.27--12.3 第七单元(5课时) 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

    2 钟玲丽

    第十五周 12.4--12.10 第八单元(3课时) 认识钟表

    9加几 3

    2 钟玲丽

    第十六周 12.11--12.17 第九单元(15课时) 9加几

    8、7、6加几 2

    3

    第十七周 12.18--12.24 8、7、6加几

    5、4、3、2加几 2

    3

    第十八周 12.25--12.31 整理与复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

    总复习  2

    1

    2 钟玲丽

    第十九周 1.1--1.7 第十单元 总复习5 钟玲丽

    第二十周 1.8--1.14 总复习

    5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11】

    1、在“玩”中学数学,把单调的数学口算技能练习通过“对口练习”、“数学游戏”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来进行。

    “讲故事”中学习数学,通过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和趣味性很强的情景图,把认数、计算和学生喜欢做的看图将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1)、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2)、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4、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6、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7、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8、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9、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11、关注两头。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本学期中,还要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力求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正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饿审美能力。

    音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艺术。它“非语义性、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的`美学特征给人留出的想象、思考、体验、判断的空间非常宽阔,因此利用音乐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目的任务:

    1、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动、认、听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与共处,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目的要求:

    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老师的目光》、〈〈秋天来到了〉〉。

    曲的特点,能通过欣赏,编故事,编舞蹈,发展想象力。唱准音高及音的长短。

    3、通过演唱体现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画图形谱,会编新歌词。

    4、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爱人民、爱长辈,从演唱作品中体现。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学习休止符,会做音乐情境表演。

    曲的不同表现风格,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

    五、课时划分

    1—3周第一单元森林之歌

    4—6周第二单元黄葛树下

    7—9周第三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

    10—12周第四单元丰收乐

    13—16周第五单元啊老师

    西师版教学计划【篇13】

    本文将详细阐述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大纲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教学大纲。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大纲包含六个单元:《容斥原理》、《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除法原理》、《时间和时间单位》、《尺子与角尺》、《图形的对称性》。在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二、教学方法

    除了针对教学内容的了解,教学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教学计划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效果。

    1. 第一单元:《容斥原理》

    第一节:理解容斥原理并掌握其运用方法

    第二节:通过拓张容斥原理对难题进行解决

    第三节:提供容斥原理实例演示,由学生亲自解决难题

    2. 第二单元:《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

    第一节:学习并掌握乘法原理,练习乘法原理的运用方法

    第二节:学习并掌握加法原理,练习加法原理的运用方法

    第三节:结合实际问题,增加综合考察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

    3. 第三单元:《除法原理》

    第一节:学习并掌握除法原理,练习除法原理的运用方法

    第二节:排除除法原理误解,进行攻坚克难的习题解析

    第三节:提供基础习题,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

    4. 第四单元:《时间和时间单位》

    第一节:学习并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节:学习并掌握时间单位,练习时间单位的换算

    第三节:实际生活中应用时间概念,改变时间观念

    5. 第五单元:《尺子与角尺》

    第一节:学习并掌握尺子的基本知识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节:学习并掌握角尺的基本知识及其计算方法

    第三节:通过综合练习,加深对尺子和角尺的理解与运用

    6. 第六单元:《图形的对称性》

    第一节:学习并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操作方法

    第二节:学习图形对称性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三节: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图形对称性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零障碍地吸收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当教师在制定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时,应统筹全局,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结合启发式、探究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具体教学计划,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024西师版教学计划(范本13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