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5篇
  •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

    发表时间:2024-06-22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5篇。

    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更好的做好课程设置和学科顺序安排,新的一学期马上就要到了,教师们需要制定好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与“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相关的讨论是本文的重要内容,热烈欢迎您莅临这里我们将不断提高网页质量为您带来更棒的体验!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篇1】

    Ⅰ、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2个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要让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Ⅱ、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后、左右;1-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是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Ⅲ、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课堂教学

    “活学活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努力营造人文色彩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鉴于课改教材,注重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体验数学,注重合作交流的意识,我决定实施有目的预习新课,再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设计问题,合作解答,再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扬弃”和“继承”相协调,目的是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做到“提前3分钟候课”,“下课铃响不拖堂”等教学校长在课堂常规方面提出的各方面要求。

    二、教案更新

    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在数学的教案格式上,进行重点改革,由原来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程序中的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反馈教学,检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更新教学目标为思想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程序更改为问题情境引入、探所新知、应用新知、巩固所学、综合运用、探究创新、课堂反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在教案上,根据学校课改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层次性,教案设计为:基础课教案和综合拔高课教.适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备课上,体现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团体精神。按照学校的要求提前一周备课,备学生、备教学内容,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了解教材内容的层次性,更深的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实现教案的创新化。

    三、总结教学

    争取

    ...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篇3】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例1)

    一、教学内容:课文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3题。

    二、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2、技能目标

    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3、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2)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学会协助与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学会协助与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教学策略

    1、本单元内容以启发式教学、实践活动、探究、检验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2、辅助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能够创造较为真实的模拟情景,产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效果,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3、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卡片、学生上课的练习题。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懒羊羊要去旅游,可以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它想同学们给它一些建议)

    2、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

    (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设计意图】

    以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喜羊羊创设情景,能迅速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

    (二)探索计算方法

    1、 出示例1:

    故事情节:懒羊羊出发时给灰太郎看见了,于是灰太郎去追喜羊羊。

    我们来看看灰太郎能不能追上懒羊羊。

    出示:灰太郎骑自行车追,1小时约行16千米。

    懒羊羊坐在特快列车上,1小时约行160千米。

    师:同学们能追上吗?

    (1)灰太郎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2)懒羊羊坐特快列车上,3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3)灰太郎马上回家,改坐飞机。(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

    灰太郎3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4)最后灰太郎抓住了懒羊羊。

    2、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还是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中的人物,情节吸引学生进行枯燥的计算,目的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有趣。

    另外,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把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迁移到新课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去。

    (三)尝试练习。

    1、懒羊羊给灰太郎抓住的消息传到喜羊羊那,于是喜羊羊马上出发去营救。它来到灰太郎的家。可是门锁着。要打开这把密码锁必须要同学们帮忙。同学们愿意吗?

    出示P46做一做(密码就是这些题目的答案)

    同学们完成后展示多煤体把灰太郎的房子门打开。

    2、门开后经过花园,花园里的花朵挡住了喜羊羊的路,喜羊羊须要同学们帮忙。

    P47练习六第1题(每算完一棵花,就倒下让路)

    【设计意图】

    有了上面例题的讲解和训练,也因为有了旧知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所以教师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做,让学生在计算学习、练习中减少枯燥的情绪。

    (四)巩固新知

    1、经过花园,前面就是关着懒羊羊的房间,在但是前面共有三个房间,同学们我们一起找,好吗?

    (一起完成P47练习六第2、3题)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通过具体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巩固,感受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让知识得到一个升华。

    (五)课堂作业

    调查我们身边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体会三们数乘两位数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设计意图】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巩固,感受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八、教学检测安排

    教师准备的口算练习题

    九、相关练习

    书本上练一练和练习六中相关练习题

    十、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

    灰太郎:

    16×3 =48 800×3 =2400

    16×30 =480 800×30 =24000

    懒羊羊:

    160×3=480

    160×30=4800

    第二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P47练习六,第4、5、6、7、8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3、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计算的乐趣。

    (2)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学会协助与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四、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五、教学策略

    1、本节课内容主要以比赛形式完成。吸引学生计算的兴趣。

    2、辅助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补充一部分的练习 。

    3、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学生上课的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书本P47练习六,第4题。

    揭示课题:口算乘法练习课。

    2、P48第5题。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的内容,作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做到巩固的作用。

    (二)理解提高

    1、第6、7题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题的练习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与以前所学的乘法意义相同。加强巩固乘法意义的学习和理解。对今后乘法应用掌握有良好作用。

    (三)拓展练习

    第8题和思考题

    【设计意图】这两题是提高题,不要求所有的同学都能掌握,所以教师讲解分析针对在课堂教学中“吃不饱”的同学。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准备的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所学,并作为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手段。

    (五)板书设计

    (板书有关的练习题解答)

    第三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板芙镇板芙小学 彭亚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1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 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忆旧引新

    列竖式计算: (1)145×2=(2)45×12=

    学生先说一说列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再计算。最后再说说计算这两道题时分别运用了哪些旧知识?计算这两道题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从类结构上为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铺垫。)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例1

    (一) 课件呈现题目: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提问: 该城市离北京有多远?怎样列式?

    (二)、估算。

    你能运用估算知识估一估:该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

    (三)、探究笔算算理和过程。

    1、学生独自尝试笔算。

    2、学生小组交流:(1)要先算什么?积的末位数要写在什么位置?

    (2)再算什么?积的末位数要写在什么位置?

    (3)最后算什么?

    3、指名学生上黑板,边讲解计算过程边完成板书。

    4、找出学生一对一错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辨析,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

    5、沟通联系,归纳算法。

    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翻牌游戏:找找红色的两个数字相乘的末位数字藏在哪张牌下面。

    2、三级跳:列竖式计算163×21时,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3、笔算竞技: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快又准。

    134×12 25×116

    241×23 217×42

    4、 火眼金睛:先判断对错,再改正。

    5、 脑筋急转弯:不列式计算,你能很快找到正确答案吗?

    (设计意图:新课程使课堂具有活力与温度,但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与温度,练习题设计还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设计意图:四位数乘两位数表面看只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一次拓展,但实质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法则的一次检测,是对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再次训练。)

    第四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

    板芙镇板芙小学 杨忠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3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 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 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60×50  240×20 (板书:因数末尾有0)

    2、 你能口算吗?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学生猜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呢?请看以下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从类结构上为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铺垫。)

    二、运算知识迁移,构建新知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提的问题,并评价,抓住有用资源引出问题。)

    老师能提一个问题吗?大家思考老师的问题包含了几个问题啊。

    出示例题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重点让学生理解“各”字在问题中的意义)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2、交流“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样列式?

    (2)、怎样计算?

    (3)、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A、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

    B、怎样确定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

    (4)通过对比,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让学生经历探索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交流“普通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算法。

    (1)学生独立列式,用竖式的简便写法怎么写?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中间有“0”)

    ①3为什么和6对齐?

    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和探索;在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碰撞思维,学会表达;在不同思维的表达与碰撞中,收获和发展;在收获和发展中,进一步学会学习与思考。)

    (2)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220×40 106×60 360×25 580×12

    三、巩固计算,提升技能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修正。修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3、 课件出示课前的交通工具时速集合图片,让学生自主选择素材,提出相关问题,同桌互考互查。

    (设计意图:新课程使课堂具有活力与温度,但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与温度,练习题设计还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什么技巧吗?你今天学得开心吗?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八的第2、4题。

    第五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4页的内容,练习八的5—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看搭载天宫一号火箭发射实况,让学生感知速度.

    师:近段时间发生在中国的航天科技大事是什么?

    9月29日21时16分,搭载着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把天宫一号准确的送到太空。我们用数学的眼光看这个短篇,火箭的速度快吗?

    (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2、关于速度,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3、揭示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

    1、 速度的含义

    出示图片,介绍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动速度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速度包括每分、每时、每秒、每天等时间单位,还要有在这些时间里行的路程。(单位时间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可以用速度来比较快慢,建立时间单位的表象,再通过交流每一个速度分别可以表示什么,深刻理解速度的含义。】

    2、速度的统一表示

    (1)小组讨论:速度的写法,读法。

    10米/秒 读作:10米每秒 10米/时 读作:10米每时

    (2)了解在生活中的速度。

    猎豹 (图片)追捕猎物时的速度是120千米∕时.

    火车(图片)全速行驶的速度高达2千米∕分

    长征三号甲火箭(真实图片)的速度是8千米∕秒

    嫦娥一号(真实图片)的飞行速度是8000米/秒

    光的速度是298000千米∕秒(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体会出学习速度的统一写法的必要性。而不是把速度的统一写法直接的灌输给学生。】

    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3:(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米?

    学生先独立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1)80×2=160(千米)

    (2)225×10=2250(米)

    【设计意图:从现实情景入手,探究求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式

    在题(1)中,80千米/小时叫速度,2小时叫时间,行的距离叫路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速度×时间=路程

    怎样求时间?(路程÷速度=时间)

    怎样求速度?(路程÷时间=速度)

    教师讲解: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关系的问题,叫行程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行程问题。

    【设计意图:梳理、小结知识点,让学生思路更清晰。】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八的第5题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

    2、练习八第8、9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知识点,让学生思路更清晰。】

    五、布置作业

    1、用统一符号表示下列速度

    (1)天蛾是一种昆虫,它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3千米,可以写作 。

    (2)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叫尖尾雨燕,它的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可以写作 。

    2、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作业,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例3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80×2=160(千米)

    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米?

    225×10=2250(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总评】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本节课教学,先让学生看嫦娥一号飞行的实况录象,让学生感知速度。再比较小军和小刚的速度及了解生活中的速度理解速度,总结出求速度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研究出速度统一写法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不同的速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四年级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很适应合作学习,也很注重老师的评价。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六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 上册第58页例四,59页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玩游戏?请听游戏规则:老师说第一句,你们说第二句。看谁的脑子转得快!(开火车形式)

    师:1只青蛙 生:4条腿。

    师:2只青蛙 生:8条腿。

    师:( )只青蛙 生:( )条腿。

    …… …

    2、那么在游戏中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刚才同学们是怎么算出2只青蛙8条腿的?谁能列式?(4×1=4,4×2=8,4×3=12。。。。。。)

    3、等号左边的两个数叫什么?等号右边的数又叫什么?(因数、因数 积)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青蛙“对对子”游戏这一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接着得出的这组算式,是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4

    6×2= 20×4=

    6×20= 10×4=

    6×200= 5×4=

    2、通过观察算式找出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会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学生的推理过程,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思维的条理性,接下来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在验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于严谨与理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学生举例子,验证规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概括,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在验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于严谨与理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尝试练习:

    (1)在4×5=20中,如果4不变,5乘 2倍,那么积也(   )。

    (2)在6×8=48中,如果8不变,6除以 3倍,那么积也( )。

    [设计意图]: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应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一做: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4×13=52 24×300=7200

    4×130= 24×30=

    4×1300= 24×3=

    40×13= 12×300=

    400×13= 6×300=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训练学生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变化的规律,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大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 )千米。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大货车的2倍,小轿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 )千米。

    4、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5、算一算,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

    18×24=432

    (18÷2)×(24×2)=

    (18×2)×(24÷2)=

    规律: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小结,对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练习九第3题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

    不变 乘几 也会乘几

    : 不变 除以几 也除以几

    乘几 除以几 积不变

    (0除外)

    第七课时《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做出合理性的判断。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主题图、课件、游乐项目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铺垫孕伏

    师:学校将要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你想去吗?在秋游前,学校安排老师去买一些饮料和水果。(出示图片)

    问:谁能用一句话表达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老师买酸奶用去153元,买果汁用去102元;买苹果用去101元”。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买饮料和水果大约用了多少钱?

    生:153+102+101≈350

    150 100 100

    师:如果老师刚好带350元,你认为够了吗?指名生说理由。

    师:刚刚我们在计算时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加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怎样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让学生回忆加法估算的方法;2、初步理解估算结果的意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师:这次秋游,我们将要乘车去游乐场玩(出示课本60页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准备多少钱买票比较合适?)(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准确把握题意。)

    师:谁来把这道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指名学生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用估算,算式是:49×104)

    2、学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一种估算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估算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方法一:49 × 104 ≈ 5000(元)

    50 100

    方法二:49 × 104 ≈ 5500(元)

    50 110

    方法三:49 × 104 ≈ 5250(元)(此种情况较少出现)

    50 105

    3、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师:肯定同学们的方法之后抛出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切合本题题意?为什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此环节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学生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并说明理由。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情况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A: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题,因为它把第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把第二个因数看成整百数,计算又快又简便。生B:我认为第三种方法好,因为把104看成105,估算出来的钱数更接近准确值。生C: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好,因为它把104看成105,不便于计算。生D: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道题目。由于把104估成110,这样算出来的5500元肯定超过准确值,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发生意外,或者想玩其它的游乐项目,老师还可以应付得了。这个同学考虑问题真周到,大家给他鼓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准确值。那么我想知道准确值是多少?(5096)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5、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归纳总结。

    师: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比较多的同学都认同第二种方法了吗?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第一种方法估算出来的钱数比准确值小,钱带少了就有同学上不了车,去不到游乐场,第二、第三种方法由于把两个因数都看大了,估算出来的钱数肯定够,但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今天我们所学的乘法估算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所以,以后我们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非得采用四舍五入来取近似数。这个道理你弄明白了吗?

    三、创设情境,轻松一刻

    师:门票和车票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赶快走进游乐场吧。(出示图片)这些是游乐场部分的游玩项目,有摩天轮••••••,你喜欢玩哪一个?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此环节的设计依据是:1、四年级学生高度注意保持的时间是有限的,课中要注意调节;2、四年级学生仍然倾向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对抽象的东西不感兴趣。)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师:既然大家都想玩这些游乐项目,你们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

    (1)必答题:摩天轮最大载重量4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是28千克,四年级104名学生可以同时乘坐摩天轮吗?

    师:摩天轮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游乐项目,并从中选择一道数学问题,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2)自选题。

    A:旋转秋千一次可以乘坐48名游客(满坐),上午运行19次,上午玩旋转秋千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人?

    B:玩超速风车每人每次需要18元,四年级104名学生,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

    2、解决返程的数学问题。

    师:秋游活动即将结束,我们准备乘车返回学校,请同学们算一算:从游乐场到学校的路程是125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时,客车每小时行63千米,3小时能否返回学校。

    五、反思回顾,自主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参与了“秋游活动”,请大家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篇4】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2)、三(3)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其中三(2)班有学生49人,三(3)有学生48人,全部属于全寄宿制学生。刚接手这两个班,所以对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了解,可以说是摸石头过河。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篇5】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人教版五下数学教学计划5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