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认识厘米课件分享6篇
  • 认识厘米课件

    发表时间:2023-04-16

    认识厘米课件分享6篇。

    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教案是教师自我提高与发展的敲门砖。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认识厘米课件,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认识厘米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线段,谈话:熊大熊二想做一张和你们一样的课桌,但是他们不知道课桌长是多少,你们能帮助他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长吗?你们的桌上有很多物品,你想拿什么来量?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量一量。(如:数学书、文具盒、作业本、铅笔。)选择一种物品来测量。

    3.交流测量的结果。

    4.提问:同样长的课桌边,为什么大家说的数不同呢?

    讲解说明:因为测量的工具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需要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直尺。

    5.认识直尺

    谈话: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直尺是我们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1)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并在小组里交流。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我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板书: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内化新知

    1.认识1厘米

    (1)学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用手指一指。

    指出:刻度0到刻度1的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画1厘米:你们能不能把这1厘米画下来。

    (2)各种感官感受1厘米的长度。

    (3)在身边找一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

    (4)相互交流: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厘米。指出:直尺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5)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来作单位。

    2.认识几厘米

    在直尺上找一找2厘米、5厘米或者其他的几厘米。交流:怎么看出是2厘米、5厘米的?

    指出: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我们就要去数有多少个1厘米。几个1厘米合起来就是几厘米。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回答。交流思考过程。

    三、活动体验,形成技能

    1、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蜡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蜡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蜡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蜡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蜡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零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判断哪种量法对? 出示测量儿歌。小朋友 要牢记,用直尺 量物体。

    左端要和 0 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哪条线段长,长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集中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量一量图形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集中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估计。

    (2)再测量。

    (3)同学间交流数据。

    四、画一画

    谈话: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厘米和会测量线段了,那你们能不能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呢?现在你们画一条长是4厘米的线段。

    1、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学会了量长度,再尝试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2)指名板演。

    (3)小结方法:一般从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画法。

    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直尺测量长度。如果要知道教室的长度,你觉得怎样?看来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和更长的测量工具。

    认识厘米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什么是线段?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

    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说明了:量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说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2)看刻度尺回答:

    A、“0”在哪儿?

    B、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这么长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找一找。

    让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1~5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核对。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做题时,可利用已有的各种表象作为参照来估计,估计的长度与实际长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学生的估计。

    6、“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对方所画的线段的长。

    认识厘米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小木块作单位来量一量学具中纸条的长度。

    教师: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量贴在黑板上的这张纸条,让学生来量。

    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小木块在黑板上放不住,测量起来很不方便。)

    教师说明:在测量这两张纸条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同样小木块,虽然得出了结果,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还有什么好的方便的工具?

    生:……

    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想用比较方便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结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认识还真不少,今天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认识一个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

    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

    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了解学生对刻度尺的认识程度,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

    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交流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

    (3)认识几厘米。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在尺子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尺,知道1厘米不仅仅是从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通过多种形式,巩固1厘米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使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厘米表象,深刻理解了直尺上的1厘米就是1大格,2厘米就是2大格……为后面自主探索测量物体的长度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3、用厘米量

    (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画棒有多长?

    (2)量一量:一支铅笔有多长?

    (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

    (2)请学生再测量一次。

    (3)估一估,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4)量一量。用正确的方法量出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分析、反思,体会到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势,并且能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三、方法应用

    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长。

    4、判断题。(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加深用厘米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厘米”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请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作单位。认识了1厘米的实际长度。进一步认识了刻度尺,学会了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一个物体大约的长度。同学们采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成功的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还有几个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向这些同学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收获,在一次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最后的小结,不仅重申了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同时激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积极参与,享受成功的快乐。

    认识厘米课件(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和学具

    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4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

    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

    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学生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将你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每量完一条,把量得的结果写在上面.

    2.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从图中看出铅笔长8厘米,如果让我们去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由学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铅笔,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来量.

    3.量一量

    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

    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相邻的同学看,把每次量出的绳子互相比一下,如3厘米的绳子一样长.

    (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没削过的铅笔,长( )厘米.

    ②量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

    ③量装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 )厘米.

    2.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

    3.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8).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由于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的数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实际需要用统一单位的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通过从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教师在尺子上画出1厘米的长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目的都是为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具体长度.

    在指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老师示范外,充分让每个学生操作,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板书设计(略)

    认识厘米课件(篇5)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掌握已有知识“米和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

    单位有哪几个?

    生: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

    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汇报时要汇报你测量了物体哪一部

    分的长度,长度是多少?

    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

    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点评: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 新课。

    1、认识毫米。

    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

    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

    生:观察。

    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学生讨论。

    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

    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

    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用直尺来验证一下,看1分硬币的厚度是不是1毫米。

    生:用直尺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

    师: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比一比。

    师:前几天在我们沪嘉乡下的那场雨平均降雨量是4毫米,我们用不用穿雨鞋呢?

    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毫米比厘米还要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教师点评:

    在学生原有对厘米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建立表象,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分米。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米尺,10厘米有多长?10厘米也叫做1分米,用dm表示。

    生:观察米尺,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谁能说说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10厘米。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cm)

    师: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用尺子验证一下。

    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验证。

    师:你来大胆的猜想一下,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进行猜想。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观察米尺,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记号?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学生进行验证,汇报验证结果。

    师:板书——1米=10分米(dm)

    师: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长度约是几分米?

    生:学生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

    师:估算一下你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同桌用尺子量进行验证。

    认识厘米课件(篇6)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度,由于学生所使用的测量单位不同,量得的数就不同,从而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指导学生认识米尺,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数学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初步掌握用米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在“想想做做”中,除了继续练习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外,重点练习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用指宽、掌宽等自己身上的“尺”进一步建立1厘米或几厘米长度的表象。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用米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动动脑筋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提问:为什么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谈话:看来,我们要想准确量出物体的长度,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人们为了量得大家都承认的结果,常用什么工具来量长度?米尺上有一种长度单位叫做厘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贴:认识厘米)

    二、尝试感悟,探索新知www.JK251.cOm

    1、认识刻度尺。

    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哇,有这么多尺子,别看你们的尺子有这么多的花样,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地方,我随便抽出三把尺子来作比较,(把这三把尺子放在投影仪上)请你们拿自己的尺子和这些放大的尺子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在学生回答都有数字时,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

    在学生回答尺子上有一条一条的线时,述: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引导学生看一看长刻度线之间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

    谈话:现在共同点找出来了,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数字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有什么作用?

    谈话:大家提的问题很好,今天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些问题。看看尺子上的数字,它们是怎样用来表示刻度的。最小的是几?刻度0,表示起点,接着是刻度几?顺次往下说一说。

    2、认识厘米。

    讲述:量比较短的物品,常用厘米作单位。

    (1) 指一指。

    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学生尝试着在尺子上指。

    提问:你能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吗?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

    小结:在米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2) 数一数。

    让学生自己数,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

    提问:从刻度0到刻度7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

    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几,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 比一比。

    谈话:拿起红色的小方块(边长1厘米),猜一猜它们每条边有多长?下面请同学们跟我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方块,左手慢慢抽出小方块,这时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小缝大约就是1厘米。

    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头脑里。

    现在不用方块,自己用手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同桌互相检查。

    (4) 找一找。

    ①做选择题,找一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A、拿起数学书,问:长、宽、厚,最接近1厘米的是什么?

    B、伸出手,问:手指的宽度、手掌的宽度、一拃的长度,你选什么?

    谈话:我们

    要牢牢记住身上的这把厘米尺,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它可管用了。

    ②现在我们一起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谈话:该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机灵,请它为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录像演示测量的方法。

    (2)展示课本第51页的例题。

    提问:铅笔长几厘米?线段长几厘米?

    讨论:用米尺量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3)发给学生几张纸条(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一起量纸条的长度,汇报答案。

    (4)看“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哪一种量法对,其他的量法错在哪里。

    (5)完成“想想做做”第2。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述:丁丁在测量线段长度的时候遇到困难了,你想帮助他吗?

    (出示第3题的题目)问: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几厘米呢?

    述: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整厘米数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大约几厘米”来表示。

    4、画定长的线段。

    述:刚才我们量线段、小刀的长度的时候,都是从刻度0开始的。我们除了可以量出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还可以画出长是几厘米的线段。如果我们要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应该怎样画呢?

    边演示边讲述。述:在0刻度点一个点,在刻度4上点一个点,在两点间连一条直直的线,这样,我们就画出了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点课件)从尺上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4的地方,就是4厘米。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1、看第52页第4题,跟老师一起量手掌的宽度,把结果写在横线上。

    2、谈话:如果要量桌子的宽度,又没带尺子怎么办?要量卡片的宽呢?量小积木的高呢?

    你们真聪明,会用自己身上的厘米工具来解决问题了。

    3、游戏:比一比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谈话:请你们估计几样物体的长度,先不用尺子量。

    估计这个物体的长是几厘米,你就举数字几站起来。

    四、总结质疑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哪些知识和本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认识厘米课件分享6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