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汇总12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xx年版)已经出台,为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个暑假我对新课标进行了认真研读,只有跟着新课标前行,我们在教学中才不会迷失方向。
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从中看到新方案、新标准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主要凸显了“4个深化”。
一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科育人目标。数学学科的“三会”核心素养,细化到小学阶段的11个核心词、关键词贯穿于课标中的字里行间,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二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结构化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更注重结构化,尤其是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更加关注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习方式变革。从课标的教学内容说明这一部分中,除了对于有“内容要求”说明以外,还出现了“学业要求”的说明,这一改编很明确的提出了素养的教学一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四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此版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加入其中,明确的指出学科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素养的达成和发展情况,并对每一个学段都有具体的要求。
素养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一线教师,新课标的第一践行者,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我结合课标学习和各位同仁分享交流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数学课堂应该“看见光”
“看见光”指的是看到希望,看到信心,看到求知欲。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熟知、亲近的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价值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课堂应该“追随光”
“追随光'指的是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教学民主,教师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讨论、交流、合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3、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光”
“成为光”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将知识内化并能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中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老师讲例子、讲方法,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动脑多思考。老师讲的少(举一),学生悟的多(反三),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遇到类似的题型,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析,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善于迁移。学生能力的获得,不在于老师授予,而在于历练习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4、数学课堂应该是“散发光”
“散发光”指的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落脚点。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课堂教学要从“片面教授”提升为“全面发展”,应以传播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素养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新课标只是第一步,如何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活学活用才是关键。心中有课标,教学有航标,学而思、思而行、行则成。我将以课标学习为契机,乘新标之风,奋小数之楫,积极探索新课标和“双减”的有效融合,期待核心素养之花在张小深耕的教育沃土中绚丽绽放,且行且思共芬芳。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2)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课程改革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它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现在的新课标强调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中发现图形、发现规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建立数学模型。教师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学生也不必死读书.而对学生成绩及教学的评价也不必单一评价,不只限于笔试。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收获如下: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
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自主合作探究,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3)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一、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例如,“字母表示数”中的第一课“a能表示什么”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游戏中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又如“用刀切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的切口图形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结论。
二、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想教师应该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例如,我曾经布置这样的作业,“用一张正方形纸片,你能做成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的盒子吗?自己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在学生交的作业中,我发现平时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做盒子时非常认真,也很漂亮,尽管在所编的问题中有些错误。可成绩好的一些学生虽然解题正确,可是做出的盒子却是敷衍了事。为此,我及时表扬了制作认真的学生,同时也暗示制作不认真的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生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刊杂志等。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特点,实施新课程决不能忽视“双基”。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4)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今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课前预习生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教师教学”为“合作探究”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5)
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数学的生命过程。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本人有以下的认识: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我们的教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经完全被异化,许多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了自我,再也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内省和反思。教师转变观念就是要减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师自己显示教育业绩的工具,不要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的教学中,我们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培养学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来不得半点的浮躁之气,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专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学好数学。我们还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赞同时要点头示意,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学会评点别人发言内容中的优缺点。我们要通过让学生完成数学作业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要把完成作业当作一种任务,要让学生做作业前先准备好要用的物品,认真做好每一题后要再仔细检查和验算,要让自己会做的题都做对,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要通过看书和向别人请教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出来,完成作业后要及时整理和收拾好学习用品,做到有始有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不能急功近利,时紧时松,不要因为要教学质量而对学生的坏习惯迁就,其实如果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课堂如同一盘散沙,教师难以调控教学局面,教学面向全体就得不到真正落实,要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对学生的坏习惯决不能因为课改的理念而一味地迁就,还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一切按规矩、制度办事。好习惯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好习惯也一定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多加快学习的步伐,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6)
最近响应上级号召我又细细的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而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下面就谈一谈这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教师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教师再提出要求,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这样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观察,教师可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从而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例如:在教学“比大小”时,可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可能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再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问:“谁多谁少?”学生可能会说:“一样多”。教师可引导学生:“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从而引导学生回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教师再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可能说:“猴子多,香蕉少。”教师再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可能说:“猴子少,梨多。”教师可以引导:“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教师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拿出7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7根小棒分成两堆。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马上就得出不同种分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7的组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
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课时,“按不同标准来分”时,教师可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教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会想出十几种不同的方法。如:
1.按铅笔的颜色分;
2. 按铅笔的长短分;
3. 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
4. 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
5. 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
6. 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
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方便而丰富的资源,它系统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场地,也给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7)
通过学习《20xx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并与《20xx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比,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下面谈一谈本次学习的收获:
一、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xx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xx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的变化
20xx年版“三句”变“两句”。20xx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xx年版,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明确提出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
三、教学活动方面的变化
20xx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而20xx年版只强调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四、新增教师的主体地位
20xx年版新增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赋予了新的意义。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8)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小学教师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2
今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对数学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于是我认真学习了20xx年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在这一轮小学数学远程培训中,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9)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等几个方面都作了一些修改。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主张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上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等。即力图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利用这样一本教材上好一年级数学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教学工作会有一些帮助。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我们一味地加以批评和责备,势必会使刚刚开始小学学习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怎样让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一开始就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我想这也是一年级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游戏等,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三、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中家长注重艺术智能启蒙,忽视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抽象思维开发大有人在,家长注重纯数学计算力的训练,而忽视抽象思维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是游戏和学习的过渡,是学校学习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太多自己的特点,只有我们老师把教材、学生的年龄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更扎实,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一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10)
我再一次参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的数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法,备学生的学习方法。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事情发生,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教师同时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把握就是这种动态的生成。
评价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发展,激励学生的发展 。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并继续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总的来说,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11)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学生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幅插图,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学生在领会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说,可以单独说、同桌说、集体说,让学生在充分的看说基础上培养数感。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从而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简单的几何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12)
最近,我再认真的学习了20xx版新课标,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
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因此,今天的课堂教学最重要是读懂学生。并且,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也应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同时,我觉得,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潜心思考与研究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重视小学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学习新课标之后,我更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时间中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相比其他文字课还是受欢迎的,但远远没达到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克服困难的意志不坚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不够;不在意去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会主动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勇于质疑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有待培养。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更加有意思的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并多查阅资料,把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修养。
总之,作为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我还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日常教学中,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新课改中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
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优质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优质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最近,我再认真的学习了20xx版新课标,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
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因此,今天的课堂教学最重要是读懂学生。并且,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也应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同时,我觉得,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潜心思考与研究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重视小学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学习新课标之后,我更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时间中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相比其他文字课还是受欢迎的,但远远没达到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克服困难的意志不坚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不够;不在意去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会主动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勇于质疑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有待培养。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更加有意思的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并多查阅资料,把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修养。
总之,作为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我还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日常教学中,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新课改中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
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教师范文大全内容专辑推荐:“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敬请浏览。
人伟大就伟大在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想法,此时应该整理思路,将心得体会写出来,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不断进步,大脑不断在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一篇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xx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感触最深的是20xx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双基”修改为“四基”,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学习完新课标,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例如教学“因数与倍数”时,给每一位同学都编了一个号,然后根据因数与倍数的特点组织游戏,大家很快就掌握了。同学们学习兴趣非常浓,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
我班有一批学困生,他们的学习习惯非常差,如:好动、淘气、恶作剧等。应培养他们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
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三、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
四、培养他们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虽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通过这些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会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掩卷沉思,这次再学习让我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调整了学段划分,小学阶段将以往的1-3年级为第一学段、4-6年级为第二学段改为一二年级划为一段、三四年级划为一段、五六年级划为一段。
学段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难度有所下降,把一些知识的学习转移到了初中,但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的难度大幅度提升,并且鼓励探索与发现,用数学的语言分析和思考生活中现实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在感悟探索中理解知识
在20xx年的新课标里,非常强调的一点是“理解”和“感悟”,这个和传统课堂教育的“记套路”、“题海战术”都是格格不入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例子里讲解了教授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是如何通过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法分配律或者对应为直观的面积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例8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学校图书馆为学生购买图书,其中数学绘本毎本14元。如果买12本,需要付多少元?
[说明]在知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重点是理解从一位数乘法到两位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迁移。学生已知14X10的计算方法和14X2的计算方法,探索14X12的计算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将12分解成(10+2),然后利用横式体现算理,14X12=14X(10+2)=14X10+14X2,就可以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乘法运算竖式,从算理过渡到算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面积表述运算的道理,培养几何直观。
同样的结果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推理路径得到的。我们既可以把14x12看成是14x(10+2),去括号后展开获得,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长、宽分别是14和12的长方形面积被分割为14x10的长方形和14x2的长方形。把代数抽象和几何表示相结合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原理。这个过程就是感悟探索的过程,正是这种过程加强了学生理解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9感悟分数单位
比较1/2和1/3的大小。
[说明]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分别平均分成2份和3份,通过比较各自1份面积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大小。然后,进一步把这两个圆都平均分成6份,通过“1/2=3/6,1/3=2/6,3/6>2/6,所以1/2>1/3”,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只有在相同单位下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法则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是一致的。
这里面有一个基础的法则:同单位的数量才能相加,否则不能相加。而理解为了找到1/2与1/3同单位的量,才进行“通分”。将单位都统一到1/6这个相同单位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加法运算。展示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把圆分成6个等分的扇形来帮助理解。这些法则的理解能帮助孩子在今后的实际运用中知道一些分析问题的基础。
二、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能力
新课标更注重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例如估算和测量。长度单位不再是作业里做单位互化题才能遇到的,而是可以在身边意识到的。
例51身体上的尺子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体上的长度单位,经历用身体上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过程,直观理解度量的意义。
附录
还应了解非标准测量单位,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或创造合适的单位,能进行合理估测,应从长度测量的学习开始,通过主题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在具体测量活动中加深对度量思想的体会。
此主题活动可作如下设计。
(1)发现身体上的“长度”
带领学生,探索发现藏在自己身体上的“长度”,如拳头一周的长度、手腕一周的长度、手掌长、脚掌长、头长、一作长、一步长、一废长、身高等。
指导小组分工合作,先估一估身体上这些“长度”有多长,然后选择米、厘米等合适的单位,动手测量并记录数据。通过比较估计与测量得到的数据,加深对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感受,丰富测量的经验;通过比较自己身体上这些“长度”之间的关系,发现身体上“长度”的奥秘,如自己的一度长大约等于身高。
(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用身体上的尺子作为测量工具,开展实际的测量活动。如用自己的步长作单位,测量教室、走廊的长度,甚至可以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杭州采荷三小的黄校在一次讲座中曾与我们分享采三垃圾分类中的数学——“杭州市每天大约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学生在课前通过小调研明确了研究方案,清楚了自己家中一天的垃圾量情况。在课堂上,通过班级家庭垃圾统计图、年级垃圾统计图计算出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接着通过小区-行政区-杭州市一步步推理计算得出杭州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约13000吨。
还有一题比较有意思的开放性题目,要求测量或估算一幢大楼的高度。这个时候不同的方案就体现了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你可以测量一层楼的高度,再做乘法乘以楼层数。也可以用气压计测量楼顶的气压,根据楼顶楼底的气压差来估算楼顶的高度。或者可以利用太阳光照射大楼留下的影子长,同时测量自己的高度和自己的影子的长度,根据相似比算出大楼的高度。或者借助水平仪和角度测量器,在两个距离大楼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楼顶的仰角,再借助三角几何去计算。在设计和操作这些测量和估算的同时,我们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感性认识得到了提高,而且会衍生出许多需要改进提高的问题,这时候又可以挑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运用已知知识的能力,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回到这些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这些能力都是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动手培养起来的。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在教学认识圆柱时,我让举出生活中的圆柱有一个同学脱口而出电线杆。有68%的学生同意,32%的学生不同意。于是我让他们下课后仔细观察。课后学生们都跑到校园中电线杆旁纷纷争论有的同学说出了不是圆柱的理由。同意是的同学也心服口服改变了认识。这个问题是不容易从学生的记忆中挥发掉的。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
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
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知教学。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我听过的一节《认识分数》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日常生活中分物品的经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可以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而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分是多少呢?按照习惯的说法是叫做半个。生活中常会遇到分东西或物品不是整数的情况,在学生学过的数中哪个数可以用来表示半个,学生找不到这样的数,那么半个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此时就要学习新的数——分数,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学生对学习分数有了一种需求和愿望,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
二、设计问题情境,增强应用情趣。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描述客观的事物与现象,寻找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搜集应用事例,体会应用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自己搜集有关资料并介绍给学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地图用四种不同颜色区分地区、飞机设计等都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的世界。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应用的具体案例,并相互交流。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我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百分数的资料,像商品标签各种成分的含量、存款利率等。再如,教学“认识千米”时,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世界最长的三大河流是多少千米。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发展,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四、创造应用机会,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美国数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可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后,让学生做小会计师,在父母的带领下把自己积攒的钱存起来,根据银行的利率算——算,怎样存更合算,熟悉、掌握存款的方法和计算利率的方法,或者到商场购买打折商品,计算打折商品的总价。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今天的课堂教学最重要是读懂学生。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5
读了《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这本书,我感触很深。郑毓信作为一名哲学教授,以其独有的视角直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种种现象,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保持头脑的开放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墨守成规,迷信盲从,而应坚持独立思考,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理论思想与教学方法,积极地去进行新的探索,而这些正是我所缺失的。
(一)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决定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文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给我的触动很大。在《可能性》一课中,摸球是常用的一个环节。常规的设计是先摸球再根据摸到的两种球的数量比较,得出:口袋里那种颜色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而郑教授认为,在摸球之前,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向学生出示两个口袋并告诉他们里面分别装有一定数量的粉球和黄球,其中一个黄球较多,另一个粉球较多,但两者的总数是一样的。问题是:如何不用打开口袋就能知道哪个口袋装有较多的黄球,哪个口袋装有较多的粉球?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后者的设计更体现了活动的价值,活动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活动比活动后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实效性更强。
而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浮在表面的东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还有关于"情境设置的标准"不应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沟通"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联系。
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浮在表面的东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还是李正太老师的观点,一节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质量。一句话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是提高课堂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数学教学中处处有"哲学"
如何实行"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化的具体内涵"、"双基教学"应强调的问题、"课堂中的权力关系"、学生如何由"不自觉的学习者(新手学习者)逐步演变成"自觉的学习者"(成熟的学习者)等。这些渗透在各章节中操作性很强的知识,被郑教授深入浅出的阐述,自然的流露出一定的哲理性,高屋建瓴,深受启发。分享两段:如"一个优秀教师应当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应盲目的去追随潮流,或是满足于在任何时候总能充当学习的样板";"最大读书心得是什么?许多事情,过去有过;许多问题,前人想过;许多办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码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
数学不止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仅仅使数学变得有趣起来并不能保证数学学习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因为,数学上的成功还需要艰苦的工作。课堂上在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背后关于数学的东西,才是我们教学的关注点,才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发掘的。只有关注到了,挖掘出来了,数学课堂才有"数学味"。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体会就是自己的浅薄,只有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深刻反思,及时改进,才会不断的提高。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今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课前预习生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教师教学”为“合作探究”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我再一次参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的数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法,备学生的学习方法。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事情发生,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教师同时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把握就是这种动态的生成。
评价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发展,激励学生的发展 。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并继续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总的来说,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8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小学教师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2
今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对数学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于是我认真学习了20xx年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在这一轮小学数学远程培训中,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能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就是有问题,而问题和兴趣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时紧扣教学重点,提出新颖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学生定会产生急于求解的心情,从而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那么,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及日常教学实践谈一谈有效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问题情境童趣化
爱听故事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同时对于刚开始接触,一切都新奇有趣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具备有很强的好奇心、探索欲,教师应充分融合这两个特征,借助趣味性强的数学故事情境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打造互动性强、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舞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分数基本性质》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利用课件创设了“唐僧师徒四人分饼”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唐僧就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取出其中1块给八戒;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2块给沙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4块给了悟空。可八戒吵着说师傅的分法不公平。”虽然是高年级的孩子,但是学生对于故事还是无法抗拒的,当看到熟悉的动画形象时学生瞬间兴趣高涨,蕴含新知的故事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教师适时提问,“你觉得师傅的分法公平吗”,同学们各抒己见,并借助圆形纸片折一折、比一比在操作中发现用圆形纸片表示是一样大的,从而激发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进一步探究。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有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增强学习内驱力。
二、立足生活经验,让问题情境生活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在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都提到了,“要联系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的价值。”新课标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主题式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精于细致、深刻、准确地理解和研究教材中触手可及的生活原型,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而开展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之在理解数学的同时,也在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学时,教材中就创设了“买风筝”的购物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利用“元、角、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计量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另外,我们还可以针对教学当堂的教学内容,自己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中,我创设了“我是小小售货员”的生活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角色扮演,一组学生扮演售货员,另一组扮演顾客,将练习纸币分别每个发给学生,让他们用手中的纸币去购买售货员卖的不同的东西,通过在交易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纸币,学生们就能够清晰地分辨不同面额的纸币有什么区别和用途,并且能够牢记于心。又例如在学习“平行与垂直”时,在初步理解平行与垂直后,我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平行或垂直的呢?”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大家纷纷寻找身边的“平行与垂直”,感受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利用游戏活动,让问题情境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就是最好的活动方式。例如,我在“2、5的倍数特征”的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新授前我让学生出题考老师,“随便说一个数,老师就能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考老师可是学生的最爱,大家都争先恐后要出题,当学生发现任意一个数老师都能瞬间判断出它是不是2或5的倍数,孩子们自然就会主动去思考“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规律”,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很快进入新知的探究学习中去。再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上课前我设计了一个“猜水果”的游戏:课件出示很多圆片,学生任意说第几个圆片,老师都能很快说出是什么水果,老师打开圆片,果真是教师猜的水果,孩子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会这么神奇”,顺理成章地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了观察水果排列顺序上了,很快学生就会发现水果是按照“2个苹果、1个香蕉”的顺序有规律排列的,随后同学们在动手圈一圈的过程中轻松理解、归纳出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动手实验操作,让问题情境活动化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去参与观察、实验、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得到主动地发展。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部分内容时,我创设学生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新学期开学,我们班上要重新选班长,在同学们的推荐下,需要选3名同学作为班长候选人,同学们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并收集选票,让不同小组分别用“★”、“▲”、“●”做统计,并把统计结果的数据填到统计表里,整个选举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制定图表等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学生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情境中动手实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同时深刻体会到数据整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五、巧设悬念问题,让问题情境思维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发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喜欢追根问底,如果课堂上能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新方法适时激疑,让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材中展示了两块等底等高的长方形花坛和平行四边形花坛,要求哪块花坛占地面积大?问题一提出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很快有学生提议“算一算”,可学生并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老师找准时机再提问“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呢?”帮学生瞬间打开思路,开始积极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样通过“激疑”,一下子把同学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再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同学回答:“是圆的。”“假如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同学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假如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同学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同学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设疑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求知的迫切之中,同时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初步的感知,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都会很深刻。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应加强教学策略优化改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实现素质能力全方面提升,为今后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00字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00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1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学生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幅插图,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学生在领会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说,可以单独说、同桌说、集体说,让学生在充分的看说基础上培养数感。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从而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简单的几何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2
读了《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这本书,我感触很深。郑毓信作为一名哲学教授,以其独有的视角直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种种现象,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保持头脑的开放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墨守成规,迷信盲从,而应坚持独立思考,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理论思想与教学方法,积极地去进行新的探索,而这些正是我所缺失的。
(一)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决定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文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给我的触动很大。在《可能性》一课中,摸球是常用的一个环节。常规的设计是先摸球再根据摸到的两种球的数量比较,得出:口袋里那种颜色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而郑教授认为,在摸球之前,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向学生出示两个口袋并告诉他们里面分别装有一定数量的粉球和黄球,其中一个黄球较多,另一个粉球较多,但两者的总数是一样的。问题是:如何不用打开口袋就能知道哪个口袋装有较多的黄球,哪个口袋装有较多的粉球?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后者的设计更体现了活动的价值,活动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活动比活动后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实效性更强。
而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浮在表面的东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还有关于"情境设置的标准"不应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沟通"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联系。
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浮在表面的东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还是李正太老师的观点,一节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质量。一句话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是提高课堂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数学教学中处处有"哲学"
如何实行"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化的具体内涵"、"双基教学"应强调的问题、"课堂中的权力关系"、学生如何由"不自觉的学习者(新手学习者)逐步演变成"自觉的学习者"(成熟的学习者)等。这些渗透在各章节中操作性很强的知识,被郑教授深入浅出的阐述,自然的流露出一定的哲理性,高屋建瓴,深受启发。分享两段:如"一个优秀教师应当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应盲目的去追随潮流,或是满足于在任何时候总能充当学习的样板";"最大读书心得是什么?许多事情,过去有过;许多问题,前人想过;许多办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码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
数学不止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仅仅使数学变得有趣起来并不能保证数学学习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因为,数学上的成功还需要艰苦的工作。课堂上在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背后关于数学的东西,才是我们教学的关注点,才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发掘的。只有关注到了,挖掘出来了,数学课堂才有"数学味"。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体会就是自己的浅薄,只有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深刻反思,及时改进,才会不断的提高。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3
教研组举办活动时,全体数学教师重新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新旧课标对比之后,比较显目的的是关于“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的修订。“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会用到多少的数学知识?数学怎是人人所必须呢?又怎能体现其“有价值”?那么学习数学的意义又何在?
从这些的修订处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是呀,许多的数学知识通常是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便很快忘掉了,学到的数学知识显得一无是处。然而细想,不管从事什么业务工作,深刻于每个人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令我们受益终身。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通过学习,要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是呀,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有着共同之处,要求走向社会的人,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善于分析情况,归纳总结,综合比较,分类评析,概括判断的工作方法,这一切都是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得以培养的。
当然,修订的真正意图在于让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实施、落实。那就要求我们必须真正领悟精神、领悟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层次性;同时要讲究方法,把握好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渗透的契机;更应该看到,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而是一个过程。数学思想必须经过循序渐进和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有所领悟。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和积累一些基本活动经验,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想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也是我读《课标修订稿》所领悟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4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例如教学“因数与倍数”时,给每一位同学都编了一个号,然后根据因数与倍数的特点组织游戏,大家很快就掌握了。同学们学习兴趣非常浓,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
我班有一批学困生,他们的学习习惯非常差,如:好动、淘气、恶作剧等。应培养他们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
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三、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
四、培养他们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虽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通过这些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会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掩卷沉思,这次再学习让我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5
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想”。因此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通过近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真正懂得了进行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 促进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6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小学教师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2
今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对数学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于是我认真学习了20xx年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在这一轮小学数学远程培训中,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7
我再一次参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的数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法,备学生的学习方法。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事情发生,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教师同时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把握就是这种动态的生成。
评价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发展,激励学生的发展 。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并继续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总的来说,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8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一、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例如,“字母表示数”中的第一课“a能表示什么”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游戏中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又如“用刀切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的切口图形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结论。
二、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想教师应该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例如,我曾经布置这样的作业,“用一张正方形纸片,你能做成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的盒子吗?自己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在学生交的作业中,我发现平时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做盒子时非常认真,也很漂亮,尽管在所编的问题中有些错误。可成绩好的一些学生虽然解题正确,可是做出的盒子却是敷衍了事。为此,我及时表扬了制作认真的学生,同时也暗示制作不认真的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生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刊杂志等。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特点,实施新课程决不能忽视“双基”。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范文模板: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其一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其一”,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本周我们又学习了《小学语文课程课标》,使我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清楚的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就自己所任学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浅谈如下: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 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为此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因此在教学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时遵循规律多认少写。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1~2年级要多认少写。 因此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多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反复朗读中,去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来说更应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模板
当我们经历某事后备受启迪时,是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写一篇心得体会了。写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回顾作品内容。请阅读以下教师范文大全精心收集整理的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一、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20xx版作出如下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学会”,甚或“完全学会”,教学中,我们需合理把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长,以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识字与写字
新课标规定,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里,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不过,和老版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在老课标中,一至二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级学生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事实上,在老课标中,要求这一年级段学生会写20xx个左右汉字,在会写字数量上,“新课标”减少了400个。
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多识少写更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会写字量减少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对于初中生,则在硬笔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之美。
为了能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达到书写的要求,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
2.阅读与写作
除了对汉字的识记和读写做出新的要求外,此次修订的语文“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关于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地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重视给学生提供阅读各种各样类型的文章和材料的机会,并强调阅读材料一定不仅仅局限在文学性文章,新闻报道、随笔、杂谈、图表、宣传手册,包括各种说明性、论说性的文章等在内的广泛的多样化的读物,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经常用到的都应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
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课程标准的这一调整并非增加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写作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3.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
现在教师还受制于应试教育,很注重做题,注重讲授和操练所谓系统性的语法修辞知识,这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而且容易让学生厌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出国留学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体现儿童味。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今年假期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农村小学教师新课标省级培训。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这次培训让我感觉到自己有了明确的目标,让我无论从教育教学方面还是教师成长方面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针对这次培训我谈一谈我的一点心得:
一、教师要创造儿童喜欢的课堂。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真正读懂学生。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教师唯有尊重、读懂才能使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集体中,同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学困生,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有潜力,但不成熟,作为教师要正确面对他们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多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式,让他们真正的喜爱学习,乐于学习,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第三,教师要读懂课堂。创建高效、学生喜爱的课堂。
二、教学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次培训中通过听李学红老师的报告,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定位:
1、拼音、识字教学要强调一个字:趣。有趣才有吸引力,才能使学生想学、甚至好学。识字教学要讲究方式的多样化,利用绘本、教材、影像等教学资料,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多认少写,识写分开。进行游戏识字时要讲究效果。写字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错误。把写字教学当做语文教学的基础。坚持每天练习10分钟。
2、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阅读过程中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重视阅读的过程和阅读的方法,将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大力提倡诵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
3、习作教学要以学生生活接轨,不能脱离生活,凭空想象。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注重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次培训张建中老师对如何进行小组建设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首先,分组时要按照学科、学习成绩进行分组,使小组内能有一个合理的层次,并且要做到动态化管理。第二,组内的分工与互助。小组内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自学,帮助同学。在小组互助之前必须要先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再互助,保证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学习。第三,教师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对小组长如何工作还有很多疑问,这就需要教师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如:怎样给同学讲解问题、怎样检查同学的学习结果、怎样进行总结、怎样调动小组同学学习积极性等。只有有了会管理的组长,才会有高效的小组学习。第四,努力培养和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交流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提出并梳理问题,训练学生的总结能力和代表小组同学发言的能力以及向其他小组质疑的能力。第五,小组学习的评价一定要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评价方式也要灵活多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在学校的鼓励指导下,第一次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的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解读进行了自主学习,在校参加了课标培训,初步确定了两个大方向:教要准和教什么。学习中自己对课标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选取了印象最深的两点进行心得交流。
(一)如何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课学习中也学到了不少,自己也好好学习了新课标,此次阅读特别关注了“关于课外阅读”部分。新课标对于课外阅读进行了透彻的论述:从课程理念到阶段教学目标,课标有多处涉及课外阅读问题,凡是论及阅读教学,几乎都包括了课外阅读。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这是课标精神,这个教学内容很好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另外,我们学校正在开展全校性的阅读活动。学生们兴趣很高,但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无论何时何地,重视课外阅读教学,正是给孩子们在寒冬送上了温暖。 阅读教学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应适时地进行,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二)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各学段,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每个学段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画、结构、行款,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重写字质量,切实提高书写水平,避免大量、机械的书写训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写字教学:体现汉字的规律和特点,由独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基本笔画到字的间架结构,加强指导。注重书写的规范要求。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对姿势、习惯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前所未有的。
总之,在教学时一定要扎实教好每一个字,老师示范要到位,学生练习要求准确,老师批改要细致。联合家长的力量,发挥班级鼓励的力量。基本笔画书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光讲解不够,还需精炼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于心。让家长了解孩子书写的近况,定时给家长以书信的形式交流、表扬孩子书写。在班级中展示、张贴孩子的优秀写字作品。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5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吹来一缕春风,给莘莘学子降下一丝甘霖。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认为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来的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因此,营造一种开放的、双向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教学情境,建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
只要我们领悟了新课标的内涵、精髓、实质,然后在课堂中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那我们的语文课一定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适应现时代发展的课程!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古诗《石灰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
1、读——读喜爱的语段;
2、说——说探究的内容;
3、问——问不懂的问题;
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8
《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根据以上要求,考查学生掌握汉字的写法、读音,默写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仍是语文试卷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体现新标准的要求,命题时将更加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程标准》阅读训练要求,概括地说,对阅读材料要做到"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命题将重在三点: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选择阅读材料时,坚持文质兼美的前提,注意体裁的多样性,以适合学生的各种"胃口";每一组命题要由易到难,阶梯式提升。二是根据新标准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命题的原则是力求开放性和弹性,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三是语文阅读命题除了取材于教材以外,也要选取一定量的课外读物。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开展练笔活动,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淡化文体,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提倡有创意地表达。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
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要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有力地说明启发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演课本剧、演小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
首先教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在唤醒主体意识上,应该认识到学法指导不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课堂教学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我认为,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课文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特别是像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能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用好黑板和粉笔也是很不错的。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选用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9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学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不断实践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涉及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几个方面。
看完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体会自己颇有感触。新的课程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
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阅读教学,首先要使文本开口“说话”。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读课文,才能抓住重点,也才能与文本深入对话,因此,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但是想到自己过去一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初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匆匆地读一遍就进入精读,在家读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向我们农村学校,学生回去没有家长的督促,很多学生就只完书面作业,不读课文;二是初读目标不明确,认为初读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于是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多数学生是有“口”无“心”;三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就是一个“读”字贯穿始终;四是反馈不及时,自己不知如何评价学生的读,以至于学生应有的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
另外,感觉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孩子们课外阅读书目的数量及程度鼓励力度不够,缺乏一定得评价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努力改正,争取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本周我们又学习了《小学语文课程课标》,使我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清楚的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就自己所任学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浅谈如下: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 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为此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因此在教学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时遵循规律多认少写。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1~2年级要多认少写。 因此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多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反复朗读中,去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来说更应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从老师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今天聆听了新的课程标准,受益颇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掌握修辞和语法的应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字具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得心应手的去运用语言文字,具体表现就是在写作方面,一篇习作的好与差,就能充分体现出了对汉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高度。
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坚持以学生自主读练为主,课堂上多读、多写、多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故而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结合改革,具有真实的学习情景,统整学习主题,做到真正的实践。要相信孩子能行,充分让孩子具有文化自信,切实有效的去运用语言文字,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语文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阅读才能接受高尚情感的浸润和启迪。
愿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并快乐的畅游在阅读的世界里。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
每个人心里的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也不同,我们可以用笔写出来以便交流。通过撰写心得体会能让自己更为了解内心深处的自己。以下“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由教师范文大全为大家收集整理,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本周我们又学习了《小学语文课程课标》,使我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清楚的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就自己所任学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浅谈如下: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 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为此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因此在教学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时遵循规律多认少写。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1~2年级要多认少写。 因此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多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反复朗读中,去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来说更应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次的学习与以不同,以前学习时,我总是走马灯似的看一遍,便写下学习心得,对《新课标》的学习不够深刻。今年,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先抄一遍,然后再写下心得体会,一万多字的《新课标》在抄的时候的确费了一些劲,但逐字逐句的抄写,让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了《新课标》。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儿童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主的教育。
一、根据各学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务。
通过学习,我发现我在教学第一阶段时对学生在书写汉字的笔顺的要求上还不过关,我的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年级了,我要根据中年级的学段要求,完成语文在听,说,读,写上的要求,还要把之前落下的汉字书写要求也补上。《新课标》让我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也给我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不会无的放矢了。
二、提高语文教学的多样性。
要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语文的教学中,就像“维纳斯”、“比萨斜塔”这种残缺的美也会让世人为之倾倒一样,没有哪一堂课可谓堪称完美,但每位教师追求美的脚步却不曾停止。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孜孜不倦前行的教师引领着学生开辟语文的新天地,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新课标”对于我来说已不陌生,上学期教导处组织了多次学习活动,但我认为真正把它渗入教学中绝非几次学习那么简单。于是利用暑假,我再次认真研读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后的感想。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以生为本,注重人文性、自主性,注重“三维”目标。而不再是原先的由老师单方面的填鸭式式教学了,我近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本班有些学生的成绩一直平平,提升的很慢,经过一段的时间的观察发现,对于低年级而言,拼音、字词教学是关键,虽然课上我都细细地去讲,但是每次考试还是有很多同学写错,后来我经过思索调整了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字词训练,订正的时候不再是老师写在黑板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查书、字典等,自己去订正,反馈下来效果比原先好了许多。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我会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本班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应不断总结反思,并和有经验的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积极探讨,总结经验。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关于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我只能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际简单谈一谈,如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在前几天学校举行的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多次出现了有关小学生阅读的考题,很惭愧一个假期的碌碌无为,趁这几天赶紧重拾起新课标,认真、细细查看,其实无论是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来说,还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说,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都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关注课外阅读,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任务。
对于这项要求,我想,从一年级的孩子们一入校就抓起再合适不过了,借鉴二年级组去年的经验,坚持不懈的在自己班实施也是对我这学期工作的考验。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肯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具有这样的“三分钟”特点,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积极阅读的习惯呢,我也从各方面查阅了相关资料与方法,收获颇多。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优秀的课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图书角的设置使我们学校的传统,老师从学生开学那天就要为他们讲解图书角的设置目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优质资源介绍适合的图书给他们看,如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等。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以后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想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正如在第十二册书中鲁迅先生曾经告诫我们的一样:“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其次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校内许多老师已经在这一点上形成了共识: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大家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比如在六年级时:学了《最后一头战象》,学生们已经不用我提醒便开始搜寻沈石溪所写的其他动物小说去读,因为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样的阅读习惯,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与孩子们一起重温《安徒生童话》……在即将扬帆的新的班级中这也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再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写个性的读书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从阅读起点开始的孩子们如何做个性的读书笔记,在喜欢的地方夹上一张自制的树叶书签,在本子上描描画画书中所讲述的故事片段,一朵小花,一根小草,自己给阅读增添无限乐趣。
最后,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故事大王”“剪贴册”、“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的活动都可以用在阅读课上,既有效地检查孩子们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更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阅读兴趣和热情。
正如新课标所示:每一位语文教师要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倾听了三位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与分析,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些心得:
一、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新课标的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学会”,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学会”,甚或“完全学会”,教学中,我们需合理把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长,以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识字量做了一些调整: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实验稿: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实验稿: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实验稿: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新课标还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特别是在附录中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使得课标文本结构显得更加完善,增强了课标的科学感。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二、关注实用阅读策略
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板块“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第五点中,新增加了这样一句话:“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体现了对实用阅读策略的关注。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混排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之一。
课标的调整绝不单是为了针对今后的测试,而是让更多的孩子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现代学生不仅应该学会通过传统的媒体阅读和表达,还应该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新”主要体现在“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这三个关键概念的首次提出。
20XX新版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阅读部分对学生阅读主题与载体、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整本书阅读,构建学习任务群;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格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在阅读主题的选择上,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拓展,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并结合阅读、探究等多种形式展开语文学习实践。
1、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2、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四个板块。
四个板块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板块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书法作品的要求。“阅读与鉴赏”板块增加了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提示我们同步教辅在选题方面要增加相应的考查点,名著阅读的选题方面要更加关注。
3、明确了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和主要载体。
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各自对应的载体。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
4、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构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分三个层面设置6个任务群:
(1)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即语言文字积累;
(2)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即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3)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即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学习任务群的建立,提醒我们以后靠刷题学语文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要引进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5、增加了学业质量的标准。
以前语文主要考什么,分段性比较模糊,以后会从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两个方面,明确学生每个年段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过程评价中给出明确的作业评价、阶段性评价的标准和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中对“阅读与积累”有了明确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意味着以后的语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试卷会越来越科学、量化,需要学生掌握新的出题规律。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在学校的鼓励指导下,第一次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的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解读进行了自主学习,在校参加了课标培训,初步确定了两个大方向:教要准和教什么。学习中自己对课标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选取了印象最深的两点进行心得交流。
(一)如何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课学习中也学到了不少,自己也好好学习了新课标,此次阅读特别关注了“关于课外阅读”部分。新课标对于课外阅读进行了透彻的论述:从课程理念到阶段教学目标,课标有多处涉及课外阅读问题,凡是论及阅读教学,几乎都包括了课外阅读。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这是课标精神,这个教学内容很好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另外,我们学校正在开展全校性的阅读活动。学生们兴趣很高,但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无论何时何地,重视课外阅读教学,正是给孩子们在寒冬送上了温暖。 阅读教学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应适时地进行,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二)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各学段,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每个学段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画、结构、行款,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重写字质量,切实提高书写水平,避免大量、机械的书写训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写字教学:体现汉字的规律和特点,由独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基本笔画到字的间架结构,加强指导。注重书写的规范要求。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对姿势、习惯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前所未有的。
总之,在教学时一定要扎实教好每一个字,老师示范要到位,学生练习要求准确,老师批改要细致。联合家长的力量,发挥班级鼓励的力量。基本笔画书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光讲解不够,还需精炼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于心。让家长了解孩子书写的近况,定时给家长以书信的形式交流、表扬孩子书写。在班级中展示、张贴孩子的优秀写字作品。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6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学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不断实践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涉及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几个方面。
看完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体会自己颇有感触。新的课程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
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阅读教学,首先要使文本开口“说话”。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读课文,才能抓住重点,也才能与文本深入对话,因此,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但是想到自己过去一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初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匆匆地读一遍就进入精读,在家读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向我们农村学校,学生回去没有家长的督促,很多学生就只完书面作业,不读课文;二是初读目标不明确,认为初读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于是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多数学生是有“口”无“心”;三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就是一个“读”字贯穿始终;四是反馈不及时,自己不知如何评价学生的读,以至于学生应有的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
另外,感觉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孩子们课外阅读书目的数量及程度鼓励力度不够,缺乏一定得评价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努力改正,争取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根据以上要求,考查学生掌握汉字的写法、读音,默写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仍是语文试卷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体现新标准的要求,命题时将更加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程标准》阅读训练要求,概括地说,对阅读材料要做到"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命题将重在三点: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选择阅读材料时,坚持文质兼美的前提,注意体裁的多样性,以适合学生的各种"胃口";每一组命题要由易到难,阶梯式提升。二是根据新标准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命题的原则是力求开放性和弹性,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三是语文阅读命题除了取材于教材以外,也要选取一定量的课外读物。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开展练笔活动,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淡化文体,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提倡有创意地表达。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
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要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有力地说明启发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演课本剧、演小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
首先教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在唤醒主体意识上,应该认识到学法指导不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课堂教学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我认为,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课文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特别是像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能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用好黑板和粉笔也是很不错的。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选用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才能全面、准确的掌握新课程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其中的理论精悍而抽象,需在反复揣摩中才能领会。
我对其中的一段感受很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我想,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活动构成的,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师生之间应有良好的关系和相互配合。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由于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支配,教师大都比较主动,而学生大都比较被动,何谈平等与对话?
在新课程中,一直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手机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敢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试想,在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再是过去面目可憎的“权威者”,加之兴趣的激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不爱学吗?由爱学转为会学,会学更爱学,从而真正走到了教学中的良性循环。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深受其害。
教师的“一言堂”、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教材和课堂,扼杀了多少儿童对知识的向往。
现在,我已为人师,难道还要让我的学生也有同样的遭遇吗?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应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哪些新的教学观念呢?
1、教学的民主性。
语文教学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现代教学过程。
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的民主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由教学的中心和主宰变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人际交往活动。
因此,教学应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中要给学生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研究和发现的成果。
要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的民主性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
教学的开放性应体现在:
一是学习空间的开放。
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也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二是学习内容的开放。
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
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
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仅仅是理念上的认识,理论上的指导,要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还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认真领悟,不断反思摸索。
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用汗水耕耘教育这方圣土。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9
首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教师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第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每一篇课文都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特别是像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能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用好黑板和粉笔也是很不错的。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选用应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我反复认真地观看吴老师的视频,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其中我重点关注了学习单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在教学建议上吴教授强调
1、目标确定: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内容选择: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3、活动设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时代要求: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般的光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的姓“语”。
[范例参考]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模板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范例参考]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模板》,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学习了半个多月,聆听了各位专家们“面对面”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各方面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提高。听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视角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了深入的专题,从“应用意识”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描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三个方面他们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让理论联系实际,真正让孩子明白其实要学好数学并不难,数学的应用随处可见,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我们每时每刻都跟它打交道、交朋友。从心里上让孩子真正放下数学不好学、难学的思想负担。《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作为教师,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从周围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课的乐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感悟分享]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篇五)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感悟分享]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篇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总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是由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特意为您提供的内容,当我们见证非常撼动人心灵的时刻时。此时就可以写篇感言把自己的感想心得记录下来,感言是帮助我们表达最真实的情感的一种工具,你收集了多少关于感言的经典模板呢?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
通过体育新课标培训,我对体育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体育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舰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其次,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
(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在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特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而有效地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教师在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进一步尝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上课的效果。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2】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
另外,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学会了如何讲评试卷。
首先要对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出错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自我改错。
第三是教师订正答案后,学生进一步修改错误。
第四步是错题与重点题的讲解。
第五步是解题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技巧讲解。
第六步是解决学生的疑问。
第七步学生能够总结整理,教师总结解题方法。
这次学习的重点是命题的培训问题:
(1)降低难度,瞄准知识点。
(2)温故知新。
(3)抓住“大餐”,把握“大餐”与“味精”的关系。
(4)做解答题,教师要做一遍,抓住解答题的框架。
(5)当堂达标测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评价。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3】
通过这两天的教材培训,我感觉自己收获挺大的。在学习中,我从来不敢懈怠,认真听,随时将自己的的收获记录下来。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计算教学在以前我是不重视的,我认为计算教学是最简单的,所以在教学是不太在意,认为只要平时反复练习与强化就可以了,所以导致学生在做题时计算出现的问题很大。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我忽视了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以加强计算教学为突破口。听完专家的点评后,我认为要使学生会算,首先要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记住法则及算理。其次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是练习要注意科学性、实效性、持久性。
培训感悟
怀着一颗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来到了培训现场,看到老师们积极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激动的说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中的感悟、疑惑,我不由的想到自己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有过他们的这些想法,我感觉有些想法比他们更加巧妙,但是我却没有进行深思,更加没有进行梳理,看到老师们的积极性,动情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不由的我也参与了进来,与老师们一起交流着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更应该多记录,多整理,多思索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教学中的疑惑,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4】
十分有幸参加了本次江苏省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培训,本人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xxxx年版),开阔了视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体验。《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观察、重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其次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地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学生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下面本人就结合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进行浅淡。
例如,数轴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全班分为三个大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学举一个箭头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学作为原点位置,把o写在大卡片上,挂在相应的同学的胸前。各人代表数轴上不同的整数点。由教师发出-3,1、大于2的数等指令,符合教师指令的同学要举手,比赛各个小组的正确性高低。学生通过扮演实数,合作成数轴这一游戏,既掌握了知识,对数轴的数和点有了深刻的了解,又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本人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整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知。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促进知识内化,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
多让学生参与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远比我们老师口头说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认为我们老师应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这是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和核心。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5】
xxxx年5月18日上午在临高县思源学校听了陈专家的专题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专家指出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知识交流的过程。如果仅仅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还有有效的问题情景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教学过程起着引导,定向,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问题要围绕教学中心内容,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用“新”唤起学生的“心”,学生才会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熟悉的内容更要善于变换角度,改变方式地提出,并且要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才会启动思维神经,才能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动手操作和活动是激活学生兴趣的舞台,是促进发展的战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增设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这些活动可跟学生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可跟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午,听了陈凤云老师《搭配》的展示课,陈老师大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寻找搭配,使我懂得对学生的引导要有耐心,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显得轻松而又活跃,是一节优质课。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6】
曾经参加过许多教材培训会,但从未参加过这种形式的培训。
今天是x月xx日———小学数学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会议结束后看到教师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不舍。与其说是培训,倒不如说是盛会!
作为小学数学中心团队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有全县教师的艰辛付出和领导的精心策划下,全县的教师这十几天来的付出,让我震惊!
记得第一次听说暑期培训时,我有些担心,老师们能认真地对待吗?会不会变成一种形式。我想有很多人会这样想。但经历十几天的培训,这种担忧早已荡然无存。老师们参与的热情,发言的积极,精心的准备,讨论交流的激烈的场景,让我无不为之感动。我在想这又源于什么呢?
这次培训然我有无数个没想到:没想到会场秩序是那么井然有序;没想到老师们学习的热情那么高涨;没想到老师们进步的愿望如此的强烈;没想到……曾经看到发言教师准备到深夜憔悴的面容,曾经看到老教师腰酸背疼不得已而站着听讲,曾经在深夜收到老师们发来的心得……
我在经历着,也在感受着,更在收获着……有种欲望叫做进步,有种信念叫做执着,我想每个人正是怀揣着这种追求聚在一起,这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这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在这次盛会中我们摄取着自己所需的营养,所以我们累并快乐着!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7】
11月7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郁南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七天的培训虽短暂,却深刻充实。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前五天的专家讲座,后两天的课堂观摩和交流研讨。通过一周的学习,聆听走在新课程前沿的五位专家不同风格的讲座。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魅力,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和追求。现将这次的培训感受总结如下:
1、思想认识的提高
这次培训学习,最深刻的是“思想的冲击与震撼”。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整个培训过程就好好像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思索!同时犹如警钟,敲醒了自己:自己偏安一隅,却不知外面变化已翻天覆地!从教授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做学问的执著,对教育的潜心研究,他们那独特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使我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更认真地思考今后的工作方向。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2、终身学习的感悟
“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悟到专家们那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几位专家在授课过程中都提到他们自己的成长之路,而且几乎每位专家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并提倡我们终身学习。他们灰谐幽默的谈吐和充满智慧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不断学习。古人云“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要适应就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直以来,教学是通过班级授课和黑板、粉笔来进行的,而现在,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发展,我们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识、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时代正在悄悄犒赏终身学习的人,想要有成就,请先把“终身学习”作为人生信条并传递给下一代。
3、教学工作的感悟
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进行。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几位专家在授课中也提到了“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了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与改变。通过到两间学校的课堂观摩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先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推动下的高效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课堂教学的更新,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提问、讨论的时间,学生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要学会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这短,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
这次培训,我亲身体验了在专家引领和伙伴互助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一些疑问得以解决。从思想上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一周的培训虽短,但使我获益良多,收获颇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用到实际教学中。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8】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
11月7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郁南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七天的培训虽短暂,却深刻充实。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前五天的专家讲座,后两天的课堂观摩和交流研讨。通过一周的学习,聆听走在新课程前沿的五位专家不同风格的讲座。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魅力,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和追求。现将这次的培训感受总结如下:
1、思想认识的提高
这次培训学习,最深刻的'是“思想的冲击与震撼”。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整个培训过程就好好像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思索!同时犹如警钟,敲醒了自己:自己偏安一隅,却不知外面变化已翻天覆地!从教授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做学问的执著,对教育的潜心研究,他们那独特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使我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更认真地思考今后的工作方向。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2、终身学习的感悟
“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悟到专家们那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几位专家在授课过程中都提到他们自己的成长之路,而且几乎每位专家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并提倡我们终身学习。他们灰谐幽默的谈吐和充满智慧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不断学习。古人云“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要适应就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直以来,教学是通过班级授课和黑板、粉笔来进行的,而现在,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发展,我们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识、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时代正在悄悄犒赏终身学习的人,想要有成就,请先把“终身学习”作为人生信条并传递给下一代。
3、教学工作的感悟
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进行。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几位专家在授课中也提到了“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了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与改变。通过到两间学校的课堂观摩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先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推动下的高效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课堂教学的更新,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提问、讨论的时间,学生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要学会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这短,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
这次培训,我亲身体验了在专家引领和伙伴互助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一些疑问得以解决。从思想上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一周的培训虽短,但使我获益良多,收获颇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用到实际教学中。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2)
7月22日,我校富有教学经验的刘平、温树民老师对六年级青岛版数学上下册教材进行了解读,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和指导。因为我马上要教六年级了,所以我分秒不敢懈怠,仔细聆听,努力领悟,并不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记得我在去年刚接触青岛版教材时,我一直被那些情境图所困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认识到要把学习知识点倾向于学习的方法策略。因此,在听两位老师的教材分析时,我开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与收获。
这一天教材培训,两位老师分单元进行了教材解读,就教材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材的编写意图、信息窗、练习题的使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分析与说明。刘平老师就六年级下册回顾与整理,从教学内容的编写意图,例题设置的功能等,使老师们明确了信息窗包含的数学知识体系,掌握了教学的基本步骤,清楚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对新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的一些变化讲解得非常透彻,对这种变化如何教学,她以“数的认识”这个信息窗为例,谈了自己对教学的思考,让老师们心中有数。她对教材解读精辟,有独特的见解,赢得了全体教师的阵阵掌声。
在聆听中有了进一步的收获和感悟,也让我深深地觉得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重要性。其实只要我们深思教材,就会发现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只有这样才会用好教材,才会真正的用活教材,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3)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塘荷盛一市香。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天长市首届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在一个以学习为主题的时代发展中,市教研室及时的给小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期四天的培训匆匆而过,联系本人的实际谈谈对这次学习的认识。
1、谈谈对备课的认识。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由精心备课而来。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谁来备、备什么、怎样备,这些都是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王永斌老师的报告《数学教师如何备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认识到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必须备好一节课。
2、谈谈对上课的认识。
在新的教学时代,在今天课改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进行角色转换,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生的导师、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研究者和学习者等角色转变。我们要向40分钟要质量,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卢杰夫老师在他的报告中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如何上好一节课,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的困惑。以“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为例,给我们展示了上好一节课的全部过程。当然到底如何上好课,还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关注,去思考、去探索,毕竟教育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
3、谈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我们还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跟着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曹文香老师的讲稿中以自己的公开课为例为我们讲述了课堂预设的基本要点和思路,从而使我认识到预设性是课堂的必然属性。为了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完成计划中的教与学的任务,在上一堂课之前,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活动,完成教学预设。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随时调整课前的预设,即时创造、即兴修改,创设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情境。
4、谈谈如何说课。
培训的最后一天,汪主任还是给我们讲解什么是说课、如何说课等等。具体的内容我无须重复,我就说课谈谈自己的认识: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学教研活动的实效;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同时,在汪主任给我们介绍说课的程序时,我个人觉得说课也应该有一些原则: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2、客观再现,具有可操作性;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另外,我个人认为说课要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说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听者有所启示和收益。
这次培训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自己在学习中通过反思,结合教育实践,明确了教育的方向、目的,找到了实现目的的方法技巧,这是一次成功的学习,胜利的学习,希望市教研室能够给我们一线教师多提供一些这样的学习机会。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4)
这次潍坊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会历时四天,在我十多年的任教生涯中,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经过这几天时间的学习,使自己收获不小,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良多。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信任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儿童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5)
20__年8月3日至8月17日,我有幸与全省四个县市共80名一线教师参加了“瑞典希望之星”农村贫困地区第十一期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班。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中,我聆听了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和江西民政学校等几所名校的多位教授的精彩讲座及实践教学,可以说从中获益匪浅。
此次培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赖南燕教授的小学数学教学法的讲座。赖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回眸了课程改革十年的历程,学习了新课程、新理念,具体的讲授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及教学方法,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从理论上提升了我们的高度和深度,同时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面,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实例,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然后又从说课方面告诉了我们作为一个新课程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成我们数学教师的一些教学任务,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做一个全面的,优秀的数学教师。
另外,胡晓荣教授的《计算机教学技术应用》的讲座,不仅让我认识了计算机技术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手把手的教会了我们如何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格,PowerPoint课件,让我们能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来改善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
还有,曾国荣教授的《艾兹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与策略》讲座,让我知道了在当前的社会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向学生宣讲一些社会的形势;王丹丹教授的《儿童权益保护》,王涵平教授的《教师健康心理的调节艺术》《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多“心”入手》,万志强老师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些讲座,分别从各方面向我们老师讲明了应该如何去做一个新课程下的合格的人民教师;赵家麟教授的《小学音乐教学法》,麻晓茫教授的《小学体育教学法》,施虹冰教授的《阅读――丰盈生命的文化之旅》,徐强志教授的《小学美术教学法》这些讲座,更是符合我们农村村小的教学特点,我们的老师没有什么专业的,什么课都要上,以前的学习与培训往往只是一个学科的,而现在却是全方位的每个学科都有涉及,真真实实的为我们补了一课。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江西民政学校在后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宾馆式的住宿,自助餐式的餐饮以及优质的服务,让我们能舒心的完成此次培训。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们不仅从理论上提高了认识,改变了观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实例中知道了我们农村一线教师应当如何来完成我们肩上神圣使命,达到了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同时对于我来说,既提升了我的数学理念,转变了我的教学行为,更是更新了我的教研方法。经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知识,做一个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6)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程度,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局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与来自不同中心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同行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起讨论交换,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几年前的学生时期。授课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丰盛的知识以及精湛的理论论述,给了我强烈的沾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控制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增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力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确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锻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敬岗敬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丰盛的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授课老师倾泻了很多心血,他们根据要求精心筹备,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传授给我们。这次培训,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在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教学,如何有效”等等。我们又进行了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观看观摩录像课,且认真写评课稿等。学员们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外,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接着在班上轮流发言。培训内容虽然很多,但结合培训内容重新审视自己,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一路走下来,填补了我平时教学中的很多“漏洞”。
三、劳碌而充实的每天
培训期间,我们每天上、下午到学校听课,放学后在家完成相关作业。虽然日子过得很劳碌,但是每位老师的学习的热情以及认真研究的精力带给我一种动力。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里分组讨论,遇到问题大家互相交换。老师们做好作业后又发表在各自的博客里,让大家共同分享。这让我体会到了全体老师们俨然一个温暖而奋进的大家庭。
四、培训激励着我
培训虽然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那么快就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重要落在教师身上。时期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为此,我还应增强长期学习。虽然我已人到中年,魄力比不上年青人,但我有充分的信念,只要肯努力,信任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的。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遇。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凑集在一起相互交换,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丰盛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每当完成一篇作业,一种造诣感油然而生;每当听到教师们对教材娓娓动人的剖析,一种豪情在心头澎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7)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 28×6 ( )×6
125÷5 96÷8 63÷3 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平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清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2篇
教师范文大全精选栏目推选:“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或许,一个好的时机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要主动去写一篇全面的心得体会。将不同时期的心得体会进行对比能够发现我们的成长。怎么样才算是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呢?相信你应该喜欢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整理的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我需要进一步的去完善好,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次也通过学校的安排,我去到了市里面示范学校参观学习,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同行,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也确实在这里有了很多的提高,这次的培训我也哟一番心得,我也一定会坚持下去做好一点,这是我应该要有的态度,我也有一番心得。
并且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也会用继续发挥好的成绩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培训的这段时间,我也获得了很多的提高,对此我也是需要去做的更好一点,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在工作当中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这些是我应该要去改正的,并且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应该要继续去做好,所以接下来我也一定会好好的反思,培训,所以我需要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进步,我也会继续去落实好相关的`本职工作,这段时间以来我也感触良多,这次培训已经结束了,在这次培训期间我也得到了很多的进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一点。
这段时间以来我回想起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培训学习的,我也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的进步,这让我也感触良多,在这方面我确实也是觉得自己的进步比较大,有了现在的进步我现在也感觉非常的充实,这是我应该要去做好规划的,我认为过去自己的思维比较局限,有一些教学方式不是很好,我需要认真的去做好,在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当中,我也确实是做的不错的,相信以后可以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我,只有端正好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够做的更好一点。
学习方面,我更加是不断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对我来讲还是非常充实的,也会继续的发挥好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去接触更多的东西,这次学习我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确实还是很有意义,这段时间以来我也在各个方面获得了很多成长和进步,我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进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本着一个积极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把工作做的更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一定会更加认真的吸取经验,在培训当中也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并且我一定会去做出更好的成绩来。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透过两天的外出学习,观摩了xx市xx中和xx中学老师的示范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我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自我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放手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xx中xx老师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精彩之处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自我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构成过程。首先在上课前一天xx老师布置了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减数分裂图像,课堂中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图像,并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点拨。然后再分别让两位学生在图像的每一个细胞中标出一对等位基因,同时下方的学生也在作业本上画图,以复习上节课讲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再让学生从图中找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虹老师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时应虹老师也着重强调了易错的知识点,并对自由组合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技巧进行指导。学生透过自我的思考、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复习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在两所学校的听课中,我感觉到,他们十分重视课本。xx中学xxx老师在复习《染色体变异》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导学稿的基础练习的时光接近20分钟。并且讲到前面已经复习过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也是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到来源。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基础,重视课本。而我在教学中,这一点做的还很不够,往往注重蓝本中的考点讲解,认为课本很简单,学生课后看就能够了。但是往往学生在课后很难落实下去。
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团队协作意识强。教学设计是老师为到达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以及从课后的交流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两所学校都很重视群众备课。xx中学的导学稿由一位老师执笔,拿出的初稿在群众备课时再由全体高三生物老师讨论,确定每一个考点的讲解方法,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实际,分层合理得当。充分发挥了群众的力量,提高了老师的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两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驾驭、调控课堂的潜力,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透过努力力争使自我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仅要教学,还要经常外出学习,老师真的辛苦啦!想要了解更多范文知识,请关注查字典。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9月18-20日,我有幸参加了鄂尔多斯市早教机构培训活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此次活动在康巴什市举行,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听到了“不同风格”、教学优质课和专家的点评,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在“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上,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价值、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幼儿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首先应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主动发展。把幼儿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引导幼儿积极开展活动,主动发展。我想,面向幼儿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幼儿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这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不足,促进了幼儿与生活的联系,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其次,应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感受现实生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极其特点看,幼儿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是极富挑战性的,肩负的胆子是很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加强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与潍坊市幼儿教师培训基地的学习活动。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借此机会走出幼儿园,多看、多学、多思,我们五井镇幼儿园的老师们轮流看班、外出学习。此次学习,受益匪浅。在实地观摩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的学习中,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反思。
第一,区域活动本土化、科学化,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走进诸城市直机关幼儿园,区域之中,沙子黏贴的恐龙,自制的恐龙玩具,“恐龙之乡”的美誉果然名不虚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怎能不让幼儿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呢?“美味餐厅”“小小医院”“我是建筑师”的区域创设让幼儿在近乎真实的场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阿姨,我在炒黄瓜”“阿姨,你不舒服,我给你打针吧”,区域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很强,在不断地操作中,孩子们无论是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还是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老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经验和兴趣需要,投放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让幼儿真正的爱上区域,百玩不厌,乐此不疲。结合本土文化,投放具有地方代表性,科学、高效的材料逐步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社会情感。
第二,户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彰显特色的同时,全面增强幼儿的身心素质。东营利津县实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给我们所有去学习的老师一个大大的震撼。花样跳绳,孩子们单人跳,双人带跳,跳大绳,大绳带小绳跳,形式多样。户外活动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而且高效的活动也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师幼同玩的一字形和三角形跳绳,孩子们富有技巧性钻进钻出的跳着,锻炼身体的同时,一个个小脸上洋溢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无以言表。单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绕圆拍球,坐拍球,看篮球在孩子们手中是那样的听话,孩子们玩的开心,玩出了自信与特色。孩子们在音乐节奏的带动下,以回字形、M形和双十字形的竹竿舞蹈带给我们客人老师一个完整而精彩的表演。热烈的掌声是孩子们应得的鼓励与赞扬。
这次的学习如同一股清泉注入干涸的渠道,带来生机与活力。学习回来的当天晚上,我就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取人之长,制作了编织样品和六副棋盘充实区域材料。身为一名幼儿老师也快有一年之久了,这次观摩学习让我明白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幼儿老师就应该勤动手,善思考,为了孩子充实自己,为了孩子成就自己,与孩子同成长、共快乐,在幼教之路上挥洒自己的满腔热血。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次教学的机会,这是我第三次出来教学,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这说明公司对我们员工培训的重视,反映了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积极紧张的教学,既开阔了眼界和思维.感受颇多,收获很大。
这次教学是由资深一线讲师xxx,著名企业管理专家,中国精细化管理的倡导者,xx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这次教学主讲是细节决定成败,对“什么是细节、细节的实质、细节的功用、我们为什么做不好细节以及如何做好细节”等理论和实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供了一些培养员工细节意识的训练方法,以及实用的细节管理工具和方法。
这次的教学真可谓受益匪浅,汪中求说如何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认识,第二就是训练。团队就是格式化,就是将细节训练成习惯。所谓的团队就是经过格式化的模式,能够达到一定默契的队伍,否则只能叫乌合之众,而乌合之众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所以进入团队以后需要进行格式化,需要进行很多操作规范的培训,必须非常严格的要求格式化的操作,使大家久而久之形成我们的工作习惯。一个个行之有效的细节和关注离不开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对自己工作的反馈和分析,只有我们认真地剖析,增加我们工作细节关注的程度,进行行之有效的优化改进,才能为我们下次的工作积累经验。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古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讲到三株,曾几何时,多么辉煌,销售额直闯百亿元大关,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而且触角直达各地村镇,以至于总裁吴炳新自豪地说:中国第一大网络是xx网,第二大网络就是xx网。但是,一个“常德事件”,一篇《八瓶xx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报道,一次打击,便使三株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使多少人为之感叹,个种原因,追溯起来,是多方面的;一个大企业的失败:
一:是庞大的营销队伍日常管理纪律执行不严,财务监控不力,以至于企业遭遇重大事件时,各级营销人员携款而去;
二:是企业在顺境借助媒体非常顺手,但对媒体的负面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没有对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比尔·盖茨常常说,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比尔·盖茨不是中国人但也深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在三株的事件上我们该如何反思,认清细致化管理的总要性。对于细节的追求,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日复一日的磨练。要端正了态度,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性质,然后再在日常工作中狠下功夫。
教学结束后更多的则是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有所收获,使这次教学达到他真正目的。再次感谢蒲总、钟总经理、李经理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教学机会!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去教学!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我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这短短的5天时间,培训虽很短,从中学到的知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期间,我能认真的转换角色,严守纪律,我按照培训班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努力提高理论修养,不断增长能力才干,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现将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
来到培训基地后,我及时调整了心态,转变角色,虚心学习,完成由办公桌到课桌、由做到听的转移。此次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提前作了细致的安排,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既有理论概述又有案例分析;既重视课堂讲授又注重实践互动。在近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各位教授的精彩讲座,边听课边思考,开启了心智,每一堂课、每一天都有收获。教授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渊博的学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
二、加强交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此次培训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方便、更宽阔的交流平台,扩大了我们学员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一是提升了自我的沟通交流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胆怯的心理,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大胆与他人沟通交流;
二是增强了对友邻单位相关工作的了解和深入认识,有助于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能力;
三是丰富了自身阅历,交流了工作经验,促进了自身履职能力的提高,提升了自身水平、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四是增进感情的同时也使其他友邻单位的工作特点和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弥补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
三、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学习。作为年轻干部如果不爱学习,就会缺少灵气、无法创新,就不能适应部门工作的需要,素质提不高,成长也不快,有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我将进一步增强自身业务水平,学习履行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扩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2、进一步勇于创新。思想观念不适应现状,就不能顺应时代进步历程,就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工作的新发展。我将走出就固守理论,不能合理联系实践工作的局限,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学习边检管理创新先进理念,理论创新与实践相结合。
经过5天的学习,使我加强了理论武装,优化了知识结构,提高了综合素质。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而且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同学友谊。我将以此次培训班学习作为人生旅途的一个加油站和新的起点,在工作中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勤奋工作、积极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业绩。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7
在这活力四射、希望纷飞的春天,小学数学青年协作组继续前进,今天我们的小船停靠到了xx镇。在此次的研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青协组的研究方向:以课例研讨为主要载体、课堂观察为基本方法、课堂诊断为必需路径、学习培训加速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指向。在这里我们分别聆听了xx老师的《植树问题》和xx老师的《数学思考》,精彩的课堂感染了每位学生以及在座的老师。
一、善于发现
数学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把知识生活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上两位老师都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非直接教教材。例如:x老师利用手、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路灯等来让学生认识间隔和间隔数。x老师在进行巩固练习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运用到的连线问题,既训练了学生的动口能力也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二、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师。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每位学生的思维都是不同的,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听取正确的答案,还要去听学生们的不同答案,更要留时间让学生诉说他们的疑惑。这也让我想到自己,平时我在上课时只顾着在班上寻找正确答案而忽略了思考“错误”答案。
三、善于表扬
表扬是一根火烛,有意无意间照亮了别人的一生;表扬是一块罗盘,似明非明时指引了别人的方向;表扬是一种力量,低头抬头间给予了别人动力源泉。在课堂中我经常表扬学生,但是采用的模式比较单一。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像两位老师学习,多采用不同方式来表扬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在此次交流中,我们12位同事先后到xx公司总部进行了友好交流与学习,参观了xx市规划展览馆,并到xx曾做过企业文化的xx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座谈,受益颇多。
一、xx的“可靠”文化
x月14日上午我们一行12人在xx的xx的带领下前往xx考察,还未踏入公司大门,就透过车窗看到了在xx办公大楼门外有几位身着统一制服,双排站立迎接我们的接待人员,下车后简单交流一番,便由xx的x总带领我们参观xx展厅。经讲解,我们了解到xx总部位于xx市,并在辽宁、天津、山东等地设有九个现代化制造基地。公司拥有中科院士五名,博士及博士以上学历两千余人,员工总数达两万余人,平均年龄为三十三岁左右。作为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是全球变压器产能的企业之一。目前集团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指定在输变电领域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援助项目建设的企业集团。这样一个产值已达400多亿的跨国集团,谁能想到在二十世纪初期还只是一个蜗居在新疆小镇濒临倒闭的小作坊,短短三十余年能变成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全体员工的努力与付出功不可没,也与他们一直秉承“诚则立、和则兴、简则明、变则通、廉则荣”的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改变固有的思想观念和员工行为也有很大的关系,由此,我深刻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其中的很多经验和智慧结晶也值得我们借鉴深思。
此次外出考察交流,主要的目的是学习和借鉴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延安城投今后的实际工作当中,xx从困境中艰难跋涉并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实现资产达到百亿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在此,重点分析其“思”和“变”的过程。
俗话说“思为行之先”,所谓“思”就是思想观念,xx之所以能够摆脱困境,首先在于思想观念的更新,他们结合企业当时的实际,以公正廉明为核心,实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大胆的使用年轻干部以摆脱困境,在此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学习”的“四特精神魂魄”。无形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注入了活力,领导上行下效,员工干劲十足,企业从此步入飞速发展的轨道。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紧紧的抓住不同时期的各种机会,不断的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思新求变,不断调整优化内部结构组合,最终成为了以“可靠”(产品可靠、员工可靠、企业可靠)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屹立在集团的金字塔上。
xx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在上层领导的大毅力、大决心下,在企业员工共同为之无私奉献,努力工作的氛围下,凝聚成绳,各司其职,象钉子一样破开重重阻碍,最终牢牢的站稳了脚跟。
二、xx的“鹿”文化
xx成立于1994年,专注于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咨询服务。迄今为止,为涉及房地产、能源、教育、商业零售业等十多个领域的180多个客户提供了专业化的品牌整体解决方案,并使得大多数客户逐渐成长为行业的翘楚。现已拥有不同业务子公司的品牌沟通资源整合服务机构,旗下包括品牌营销顾问、服装、文化环艺等子公司,并在西安、内蒙古、海南、苏州等地设有分公司。从事业务涉及企业文化和品牌管理咨询、CI导入、市场营销策划、媒体代理、印刷发行、展览展示、服装设计加工、环境工程等业务。目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0%,专业涵盖战略、管控、品牌文化、市场营销、平面设计等领域。
xx经过20年的创业、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勇敢才有希望,行动始终成功”的创业激情,始终恪守“完善自我,成就他人”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承当“为世界杰出华商筑品牌之路,引文化之航”的神圣使命,为成为“全球信赖的品牌整包服务商”而勇往直前。
xx的品牌形象代言人是梅花鹿。他代表了xx人的机智勇敢、热情善良、快速反应和立即行动。xx人永远像梅花鹿一样保持警醒,谦虚谨慎、充分沟通,团队协作,践行承诺、圆满完成客户的每一个重托。
身为我延安城投的一员,在xx公司交流的时间里,学习着,也在反思着。xx公司身为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咨询公司,跻身全国前列水平,并不是偶然,有许多值得学习参考的闪光点。在xx公司所见的员工,身上所散发出的精气神是饱满的,人人都在充实而忙碌的工作着。xx公司的成功是全员公司的成功,xx公司的荣誉也是全员的荣誉。在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位员工都是功不可没的。正如企业文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样,xx公司所形成的文化素养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深入人心的文化氛围中,全员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趋同的思维方式,都在向着一个方向前行。
“学习多成长,开窗长见识”,我庆幸能在xx城投企业文化推广的重要时期接触到像xx这类优秀企业,在xx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的不仅是他们成功的经验,更是我们延安城投未来通过“融创”文化的深入开展取得新辉煌的方法,这让我坚定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念。我坚信只要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相信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时光将不会久远,“融聚资源、美丽圣地”的使命我们有信心承担。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在这活力四射、希望纷飞的夏天,小学__组继续前进,今天我们的__停靠到了__镇。在此次的研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__组的研究方向:以课例研讨为主要载体、课堂观察为基本方法、课堂诊断为必需路径、学习培训加速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指向。在这里我们分别聆听了老师的《__》和《__思考》,精彩的课堂感染了每位学生以及在座的老师。以下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善于发现
数学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把知识生活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上两位老师都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非直接教教材。例如:老师利用手、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路灯等来让学生认识间隔和间隔数。老师在进行巩固练习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运用到的连线问题,既训练了学生的动口能力也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二、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师。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此次学习,我对xx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了一些浅显的体会和感悟:
一是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谋发展。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有土地有技能有经验,却没有系统的知识储备,且市场敏锐度不高,导致农业产出不高,农产品滞销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参观的xx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的典范。合作社将农民的土地集中整合,再以同样的价格承包给农户种植芦笋,并实行产前、产中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合作社统一开沟定值、统一供种、统一肥料农药使用、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销售,确保产品从种植、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这样下来,农户的资金问题解决了,技术烦恼没有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量提高了,也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了。
二是改进技术,靠科技推动发展。说起农业,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xx教授在课堂上给我们观看了美国土豆收割加工过程的视频,让我感叹不已,美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实现了土地耕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全过程机械化。当我国的农民在田间挥汗如雨时,美国农民正坐在带空调的舒适的驾驶舱中听着音乐干农活。以前我们不明白为何美国1%的农民养活了美国3亿人还有粮食出口,主要得益于它高度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我们也正在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努力发展现代农业。我们参观的八里店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便是我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GIS、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智能计算引入农业管理,对土地、空气等作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控。如:八里店现代农业综合区的丰溢特种说过精品园,安装了农业生产智能控制系统,对养殖池塘增氧、投饲进行智能化管理,既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有提高了科学化养殖水平。
三是开拓思维,以创新引领未来。“求是创新”是xx大学的校训精神,xx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经济活跃,这些都离不开xx人的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习的最后一天,xx县的副县长跟我们分享xx县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与成效,他讲到最重要的一个做法就是创新,像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新的种养模式,等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探索出来的种养结合模式,“稻虾共生”,“稻鱼共生”,“稻鳝共生”,“稻鳖共生”,等等。新型种养模式以种促养,以养补种,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既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以稻鳖共生为例,利用鳖治虫,鳖粪作肥料,稻谷全程不施肥不打药,鳖生长在原生态栖息场所,又提高了憋的产品质量。在稻鳖共生模式下,亩产鳖达200公斤,亩产稻谷达300公斤,亩产值达3万元,比纯稻种植经济效益增加30%以上。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历时xx天的“20xx年xx市xxx研究班”已于x月x日圆满结束了,作为一名首次参与农民画创作的培训学员,在这短短的x天里,我区所派学员在创作学习上受到了极大的锻炼,受益匪浅,并高质量的完成了市领导、市美术馆领导布置的每人创作3幅画的任务,得到文化局、美术馆领导的好评。
xx农民画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xx黑陶一起被我市列为“xx文化瑰宝”。市委常委、市宣传部毛部长亲临创作现场作重要讲话,指出着眼于未来、扩大农民画的创作队伍、更好的传承本土文化,也为了将本土文化推向市场、打造xx的文化名片,是本次“创研班”举办的重要目的。能够有机会参加如此重要的创作活动,我们深感荣幸!在此,我们对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提供如此宝贵的学习与培训机会表示深深的感谢!现将本次创作培训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通过此次创研活动,我们学会了农民画的创作,提高了专业素质
参训的头几天,由于缺乏对农民画的认识,创作基础薄弱,各区参训学员表现出极大地不适应,找不到合适的创作题材,进入状态困难,创作过程一度非常痛苦,学员们焦虑不已。美术馆副馆长xx老师耐心辅导,根据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专业上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强化个人优势,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使我们在参训的第一周就顺利的进入了创作程序,学会了创作。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我区学员进步很快,每个人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xx的《六月蜜》、xx的《苹果熟了》、xx的《农民画家》、xx的《烤烟房》,各具特色,表现出我区学员应有的水平,得到丁馆长和市文化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懂就问,虚心向x老师、向老画家们学习,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没有学到的东西,专业素质和创作水平得到提升。
二、通过培训,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使命感
“这一方水土上的事儿必须由这一方水土上的人来做”,这是x馆长经常对我们说的话。对农民画创作的亲身参与和体验,使我们体会到了xx农民画的巨大魅力,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使命感。继承、发扬xx本土的文化艺术,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创作,为发扬xx农民画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根据区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指示,我们计划将xx农民画列为校本教育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希望能够得到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的培训学习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努力学习,再上一个新台阶。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转眼间,短短的十三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作为一名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我很荣幸参加这次培训,通过这次xx公司组织的培训使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xx公司的大企业风范和企业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我关于本次培训的一些体会和总结。
我们开学的第一课就是x局的领导为我们介绍了此次培训的详细情况和培训目的,并对我们提出了培训要求,通过领导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省公司对此次培训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表明了南网公司对新员工的培养和对公司企业文化的塑造。接着,按照培训日程的安排,我们上了为期两天的安全警示教育,负责这门课程的老师用生动而活跃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安全对一个电力工作者的重要性。x老师通过x局的几次重大电力事故,让我们了解到了安全对电力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在播放视频前,x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今天我放的视频中的每一个事故、每一个图片都是真实的,上面的每一条经验教训都是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视频中的照片让人触目惊心,很多的事故都是因为一丝小小的疏忽,却让工作人员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这是南网的安全理念,确实,许许多多的事故原因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大意、不小心。“违章、麻痹、不负责任”是安全生产中的三大杀手,作为新入企的.员工,我们更应该注重安全生产,警惕安全隐患。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安全生产的警钟长鸣。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分别学习了安全工器具、外伤急救和心肺复苏。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安全工器具就像医生的手术刀、厨师的勺子一样,能熟练的使用它们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罗老师向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安全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使我们对自己的行业又加深了认识。人在受到致命伤害时,最好的治疗时间就是刚受伤的十分钟内,能不能正确地使用急救方法就成了我们这个高危行业的重中之重,做为电力公司生产线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碰到触电的情况,学会心肺复苏,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罗老师和赵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外伤急救和心肺复苏法,通过这些学习能让我们在出现电力事故时能快速、冷静、有效的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地拯救受伤人员的生命,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我看到每一个新入企的同事都在很努力的学习抢救技能,这使我很感动,我体会到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军训可以培养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者失误都可能对电网和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而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起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军训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班主任、班委的管理,服从学校的各种规定,对每天的早操、训练绝不缺席、不早退、不旷课,军训虽然辛苦,但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感情。
为了进一步落实消防要求,切实提高新入企员工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我们此次的培训还为我们安排了消防应急预案演练,在消防演习前,各位老师对火场进行了认真地布置,学校向此次活动提供了三十多瓶干粉灭火器、三个火盆和若干汽油,活动开始前老师向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灭火的检验和使用方法,并强调了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同事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大部分同事都参与了此次灭火演练,并搏得阵阵掌声,活动最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石棉毯灭火法,不少同事也实际操作了这种方法,通过这次演练活动的开展,真正提高了员工的消防意识,熟练掌握了灭火器和灭火毯的使用方法。
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财富,是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文化成果,要了解一个企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文化,只有当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相一致,企业和员工才能够共同进步,共创佳绩。通过深入学习企业文化,我深入的理解了xx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等,作为xx的一员,我们要深入了解xx的企业文化,秉承xx的企业精神,以公司宗旨理念为思想动力,全心全力为xx服务,做一名合格的电力人。
十三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我感悟很多,我学到的不仅是老师教的知识,还交到了许多朋友,认识了许多的同行,开阔了眼界,培养了我们的勇气、执着、友谊和欢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这次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非常地充实,回到公司的这几天我感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走得路还很长,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能力,弥补不足,做好准备迎接更高的挑战,我会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尽最大的努力把技能和业务学的更扎实。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我们要拿出执着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身到工作中去,为公司的明天做出最大的贡献。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2篇)
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您收集了一些与“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相关的重要信息,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每当我们与别人交谈,都是一次想法的交换和学习,这些宝贵的经历值得被我们记录进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老师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此次学校给予了我们老师机会外出去参加培训,在这次培训学习的过程之中,自己也是感受到有很多的收获,学到了很多经验,也是感受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不能自满于以前的成绩,而是要继续的来努力,去做好教学的工作。
此次的培训学习也是学校组织我们去到外校,看到其他优秀的老师是如何的上课,他们是怎么样去教导学生,同时也是一起交流去分享经验,而自己也是感受到自己的确很多的方面还是不足的,虽然也是有自己做的不错的方面,但是也是感触到,的确作为老师来说不能去自满,而是要虚心的多去学习才行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同时也是有各自优秀的方面而自己也是要多去学才行,此次的外出学习中,也是和同行们有很多的交流,在这过程之中也是感受到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一些是自己没有接触的,一些是刚出来不久的,而以前自己确实没有太过于关注,反而在工作上是花了很多的时间,虽然这也是可以,但也是要抽出时间来多学,只有如此,自己才会成长的更快,来把工作给做好。
当然我也是知道自己有做的不错的,也是可以值得其他老师学习的,而此次的交流中大家也是把彼此的经验去说出来,同时也是交流了一些对于教学的各种看法,让我也是收获特别的大,可以说此次的机会我也是很珍惜,去做好笔记,同时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一个探讨自己也是对于教学有了不同的一些见解,知道各自的理念都是有差异但也是可以去接受去得到成长的。以前虽然也是有一些机会培训,但却是没有此次那么的好,也是无法有那么多交流的机会,以后也是要多和同事以及同行老师们去交流来让自己的教学能力继续的进步,而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来把学生们给教好,做一个更优秀的老师。而自身也是一些不足在学习之中也是发现了,要去改进才行的。
学习是让我们去成长的,而学校的此次机会我也是珍惜好了,当然也是在工作上自己要多去思考,多去优化方法,和学生们的交流也是重要,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的教好他们,去帮助他们弥补不足,去让工作的开展更为的顺利。回到学校,我也是要把此次学习尽力的去消化吸收,更多的来运用到工作之中,成为自己的一个能力。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就踏上三尺讲台的我对“师德”这个概念似懂非懂,所以这一次“师德师风”的集体培训让我受益颇多,懂得了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因为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学校组织“师德师风”集体培训中,几位教师给我讲解了他们在张家中学的所见、所闻、所获、所感,虽然作为一个刚刚成为教师的我无法身临其境,但是从他们所讲的事例中我深知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自信、风采是我望尘莫及的,他们的上课风范值得我借鉴,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我学习的。想到这里,我不仅得要自问,他们能做到的,我是否也应该在自己的努力下做到抑或者做得更好呢?是的,我一定能,只要我虚心求教,多听听老师们给我提供的建议,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天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就能够逐步提升我的自身价值。所以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师德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当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影响下更加努力学习和不断进取。作为新进的教师,我深知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因为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担当育人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一名教师,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所以我必须做到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
2、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关爱。所以作为老师应当平等相待每位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因为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尊重,他们才会懂得如何去尊重老师,从而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作为新老师,我明白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就必须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自身也应当不断地学习,不断专研教材,认真贯切“新课改”的教育方针。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4、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5、刻苦钻研:精通教学业务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6、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所贡献的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修品练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们瞩目的焦点和榜样,所以教师要加强师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认真贯切“新课标”的教育方针,认真教书,教好书,在教学中努力完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
感谢“师德师风”的培训课堂,因为是它让我更加坚定了我教师美的信念。最后,我相信,不管我是才毕业的大学生也好,还是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新老师,我想只要我愿意,只要我肯努力,我一定可以!yes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3
这次在学习过程中让我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弥补了以前许多的不足,也让我感受到做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不易,要想做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难。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孩子,用行动去获得家长的信任,我们的宜春百树幼教一定会很美好,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很快乐,我们的家长一定会很放心,我们的老师一定会很幸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是否与儿童保持一种对话的关系状态,都可以在教师与儿童的共同活动中,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中表现出来,在教师对儿童的有意和无意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儿童面前,教师是会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儿童处于弱势地位。从对话的角度看,我往往会形成不利于对话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穿新鞋走老路
在新《纲要》颁布以来,有些教师理解的不够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如:我们一再强调要蹲下来看幼儿,实际上就是指尊重幼儿,真诚的对待幼儿的精神情感世界。而有些教师的做法是:从动作上真的蹲下来了,但却做着训斥孩子的事,类似这样,即使老师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儿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平等,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实施。
二、家长的言行,对幼儿是暗示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数父母忙于事业,部分是老人带,还有的是请保姆带,这对幼儿的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如我们经常听到爷爷奶奶这样说:你闹,我就给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有的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您的话就是圣旨,您好好说说他,他就听您的等等。孩子在这种语言的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这也是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从而影响到教育。
三、教师缺乏对话意识
过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把幼儿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幼儿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存在,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例如: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儿童跟随教师提出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问题随声附和――是!、对!、好这样一来,儿童的回答成了他们不假思索的齐声合唱儿童成了教师的应声虫,这说明教师所希望的只是儿童能够跟随自已的思路;并通过回答问题是、好、对来判断他们是不在跟随自已的思路,教育活动成了告知性的活动,长此下去,儿童很可能形成一种惰性或对教师的依赖性,这种损害是任何现在知识都无法弥补的。
现在,多种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观盛行,多种教育模式共存,如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对话过程,它表现于教师与儿童在活动中的对话关系,而师幼间的对话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和幼儿者说接触的每一句话入手,提高自身素质,把与幼儿交往的一句一字都看成是教育。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在实际工作中有几点体会:
一、师与儿童的对话关系,是对以教师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的一种批判
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应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彼此投入,就像一家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一样,从而把所有的教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师幼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
二、真诚的面对幼儿,是师幼实现对话的基础
真诚就是认真、诚恳、关切、不欺骗、不虚假――真诚地对待孩子的提问,真诚地对待孩子的告状,真诚的对待孩子的表达,甚至是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点变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毫不吝啬的给予每个幼儿肯定的态度,关注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卢梭认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具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三、重视一日生活中每一次与幼儿对话的机会
从早上的第一缕曙光到晚上的最后一抹夕阳,这之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为师幼提供了对话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目光,有对话的意识。
(一)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幼儿园的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尤其是在幼儿园这个特殊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在培养小班幼儿洗手常规时,我并没有专门的去说教洗手的好处,应怎样洗手等。而是该洗手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洗,开始孩子们会看着老师洗,后来我们会像家里人一样一边洗一边聊天。一天,小杜说:徐老师,你一会又不吃饭,为什么也洗手呀?我说:因为我要帮你们盛饭,如果小手脏了碰到你们的碗你们会生病的。噢!他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一会儿站在旁边的朵儿说:老师你也是手心、手背、手指缝、小手腕都洗呀?我妈妈就不像你这么洗?那一会儿你看看我这样洗的干净还是你妈洗的干净好吗?好。徐老师,我们俩比赛吧,看谁洗的又干净又快!好!……如此生活式的聊天对话形式使幼儿更易于接受,也能够引导幼儿思考与尝试,更能引发出许多新的问题。
(二)教育活动中的对话
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幼之间的对话激发出新的矛盾,产生出新的问题,则更加体现了对话的重要意义,这些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对话留下了空间和余地。我们应尽量避免一般性的心不在焉的指导方式和话语,使教师对孩子的指导能够切实引起孩子产生一定的感受。例如在主题活动《小手真能干》中,请幼儿用小手蘸上颜料,印手印,班上的幼儿感到即新奇,又高兴都大胆的印着。这时张雨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说:老师,我不敢,这时坐在她旁边的陈澳说:别怕,我来教你,印手印可好玩啦!我一边向张雨恬投向鼓励的目光,一边说:好啊,陈澳哥哥可勇敢了,你来当小老师吧!过了一会当他们的作品完成的时候,我又用鼓励的话说:恬恬的小手印真漂亮,象一片片小落叶。陈澳的小手印还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的话刚说完,他们俩抬头看着我笑了。我的话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我们的关系更近了。
师幼对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首先要树立师幼对话的观念。就像瑞吉欧幼儿教师们说的那样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够获得体验和切身感受。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通过这次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质性基础。下面我就本次培训内容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观看示范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些示范课,虽然有点累,但是心里有的是更多感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在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无论是课堂教学技能还是教学理论,都知之甚少。参加工作几年了,我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论仅局限于知道英语教学策略和一些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没有注意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在教学中就感到自己的进步很少。因此,以后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示范课听过之后,我觉得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观看示范课和听课后老师的点评,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反思,在总结中进步。
二、把培训学习所得充分利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现在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对本套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新单词导入部分时,四小陆华老师讲的几种方式就讲的好,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我通过Let’s sing,Let’s chant,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我可以采用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目标,我将结合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符合自己学生的英语教学法,运用新课程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世界,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注重“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重视学生反馈意见,做好自我评价。我将不断的学习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小学英语教育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人们常说:“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刚开始我并没有体会到这些话的影响力,和孩子接触时间长了我才明白这其中的内涵。
《指南》里还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在“语言”部分,《指南》建议成年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
今后我会采用《指南》的建议,要切切实实的做好引导者,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引发幼儿深入学习,让幼儿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在活动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习指南,我受益匪浅。相信只要我们善与总结好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也会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思维组织能力。给孩子一片蓝天,让孩子在蓝天下自由翱翔,享受七彩般的童年。
紧接着杨琴老师带我们来到了《小人国》的纪录片中并给我们讲解了教育之道,也感受到了教育之道的多元化。《小人国》这部是我第一次观看却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虽然他们只是个孩子,但在巴学园里的“天使”老师们却给予了他们成年人的自由,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下翱翔。教师们知道“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在观看《小人国》的过程中,总会有忍不住的感动和会心的微笑还有忍不住的哄堂大笑。那感人的场景,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他们那充满探索精神的行为总会让人印象深刻。再巴学园这个大集体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最深的小男孩,那就是池亦杨。在纪录片刚开始的时候池亦杨给我的感觉就是性格暴躁,爱用言语威胁,有着暴力倾向的男孩。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他还是有些偏见的,可是到了最后我的观点有了明显的改变,而且喜欢上了这个有个性的男孩。他在大李老师的教导与循循善诱下渐渐的蜕变,成熟起来,虽然过程是漫长的,其中不免有和大李老师的冲突,但最终他的改变还是显而易见的。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用心去爱,去呵护每一个天使!
作为一名老师,就当恪守师德规范,树立师风品质,履行岗位职责,引领幼儿健康成长,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
正如我们的办园理念中说的以爱以真,真善育美,能适当的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多给自己一分钟或十分钟的时间调节情绪,这样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人格,维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其实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要尊重幼儿。幼儿园的教育性大于娱乐性,娱乐性只是教育的载体。作为幼儿教师我深感荣幸,也感到教育理念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想要跟上教育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德师养。老师是值得人们尊敬的职业,就像培训导师说的一样,孩子进幼儿园是懵懂的,没有太多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老师是他们行为上的一个榜样和引领者,同样,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更应该耐心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爱生,也是一个幼儿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怎么教育,如何沟通,怎样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始终是对我未来学习的一个方向。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当自己像一个老师一样站在讲台前面对众多的学生时,第一次我有了当老师的感觉,那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真真切切的成就感。虽让只是一个短短的介绍,但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它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在此分享心得体会。
第一天,原本还在担心站上讲台会不会紧张地说不出话的我竟然有模有样的跟我的学生讲起大道理来了,并且带领他们参加百词大赛,这是第一次让我肯定了自己原来真的是当老师的料。我想能够自然的站在讲台上讲话,这几年的干部经验是功不可没。每天课间操和孩子们在一起跑跑步,做做运动感觉真不错!
我担任的是小学二年级数学实习老师,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班上的学生都很活跃,几乎所有人都愿意主动上来发言,但是纪律不是很好,因此,我也学会了如何去管理学生,面对课堂上的难题。既要严格对待学生,又要关心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孩子们有时候虽然很调皮,但是从中我也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他们的聪慧和灵气。
在我听课之前,我不曾想过,站在三尺高的讲台上,给下面那么多的学生讲课的感受是什么,原来这是一件如此充满幸福感的事。看着每一个学生在认真听课的样子,看着他们积极活跃地回答问题,还有他们思考问题时的愁眉紧锁,做出题后的阳光般的笑脸,让我感受到老师虽然不是多么伟大的职业。但是在这里的每一刻都能我感受到他的伟大,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能让他们用这些知识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新老师的我,我看到我的指导老师每天需要备课,还有一大堆作业要改。这是老师必做的工作,也是最累人的。现在终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老是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点亮别人”。当老师虽然辛苦,但是当看学生那一双双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眼睛时,会觉得很满足。当把调皮捣蛋的学生收服,让他也喜欢上你的课时,会觉得特别的有成就感。我发现其实平时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都是比较有号召力的人。只要把那类学生收服了,基本上也就不容易出现纪律问题了。而收服这类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与他们打好关系,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与他们做朋友。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当老师辛苦,但是又有哪样工作是不辛苦的呢?我喜欢这样的辛苦。它让我很有成就感。我喜欢燃烧自己而点亮别人的这份职业。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美术教师培训,培训时间是4月23、24两天,培训地点在合肥师范学院。上午八点二十举行了开班仪式,相关领导发表了讲话并合影留念。下面我就此次培训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节课是教院的卫萍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的辅导,主题是做一名健康快乐的教师!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调适的策略。卫老师首先公布了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接着通过很多具体方面,比如合理饮食、调节认知和情绪、如何合理的宣泄情绪、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学会宽容与合作,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这样的心理辅导讲座紧密联系教师群体的普遍职业特点,对我们一线教师帮助很大,我也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平时教学任务繁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现象,内心时常感到压力较大,时间久了,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而教师又是个育人的主体,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存在问题,那么将直接对他的教育对象(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重视。有句话说得很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既要有扎实渊博的学识,还要有能够感染学生心灵的人格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塑造自己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我的个人感受是,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而且是一个高素质教师的必备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
第二个讲座是关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研究,说的都是美术理论,说实话我感觉内容平淡而陈旧,与我们一线美术教师的教学相距甚远。其实当我临时接到要占用周末两天休息时间来培训的通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好不容易期盼来的周末又不能休息了,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培训,对我们应该也会有帮助的,所以又欣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我期望着能有所收获,但下午这个课程显然让我很失望,所以就不多说了。
第三场讲座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郝蔚舒老师给我们讲解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她强调了美术教学的三大课前准备工作:
1、钻研全部教材;
2、了解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3、物质准备。
她还指导我们如何制定教学方案,并且指出很多美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出现的三大问题,比如:教学目标分类混乱、课题教学目标与学科课程标准混淆、表述存在错误等,这些问题的指出很到位,让我受益匪浅。
第四场是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的李继秀教授带给我们的精彩讲座,她主要谈听课与评课的有效操作。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每学期各个学校都大力推行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氛围愈来愈浓,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听课评课这块的教学研究却有些盲目,很多教师听课的时候抓不住要领,缺乏对课堂的深刻思考;而评课大部分时候也显得过于潦草,要么尽说好听的,要么说一些笼统模糊的套话。
上课的老师压力很大精神紧张,课堂变成教师表演的舞台,追求华丽、个性,而疏忽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真正归宿应该是学生,没有真正贯彻听课研讨的实质精神。李老师生动而到位的讲解让我知道了听课评课的准备,理解了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这些都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尺。另外,听课之前还要熟悉所听课程,把握教材,了解有关教改的信息,做好听课的心理准备,客观公正的`给予评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优劣,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研的发展。
此次培训总体让我感觉很有意义,也让我收获很多,感谢上级教育部门给予这样学习的机会,也感谢给我们上课的几位专家教授!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做一名善于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8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同时也被迫对自己的心态和角色进行了调整原先想既然是远程培训,也不会很紧张,可是从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体会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让这每天的听、想、写等无形的压力赶的无影无踪。培训真的是既太紧张太辛苦!
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可以说,在研修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二、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
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化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化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四、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培训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我还懂得了化学的兴趣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让我难忘,不仅使我更系统的把握新课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专题学习,互相评论,互相讨论,集众师之见,使我的眼界得以开阔,并且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认识,当然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更是不可估量。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胜于言的作风,体会到老师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的力量。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人的潜力真的是可以不断挖掘的。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也让我见到了许多教学上的创意。在教学技能的学习上,我的收获很大。规范的教学流程,巧妙的课程设置,让我感觉到那些原本在我大脑里模糊不清的概念马上就清晰了。除了教学技能的学习,更让我受到震撼的是一种严谨的作风。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9
4月16——4月20日,我参加了由邹城市教育局和邹城市进修学校举办的全市幼儿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班。经过四天的学习,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幼儿教师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
丁海东博士讲到了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他说“人才分四种: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无才;三是无才无德;四是有才无德”为什么有才无德还赶不上无才无德,那是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更容易对社会造成伤害,是潜在的定时炸弹。所以作为园长在选用教师的时候,先从品德看起。我们幼儿园保育更重要,如果老师没有责任心,品质恶劣是不能更好的照顾幼儿,培养不出好孩子的。才能可以培养,而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是很难纠正和改进的。说道品德,我又想到责任心,幼儿教师没有责任心,是不能很好的照顾幼儿的,保教质量就会下降,何谈更好的教育?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以诚待人,平时照顾幼儿的时候多注意细节,不让任何潜在的危险伤害到孩子。
三、幼儿教师对孩子加强情感教育
高改莲园长提到孩子的情感冷漠,我也很赞同。何止是孩子,我们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网络中、电视上也不断报道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七十岁老人在小区晕倒无人敢扶,死在小区地上;好心的摩托车司机扶起被大车撞伤后的妇女反被诬赖为肇事者;大学生儿子用刀刺死自己的亲生父亲等等等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的社会公德心出了问题,所以当人家日本八级地震还有条不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惶惶不可终日了。孩子对身边的人不关心,甚至对自己亲人的爱也当成理所应当,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回报。那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的幼儿园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从这张白纸上画出关心和爱的情感,让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心从这里起航。
四、幼儿教师培养职业幸福感
当我们每天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讲道理的家长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孩子调皮的软硬不吃的时候,当我们付出努力没有回报的时候,职业倦怠感多多少少都会浮现在心头。心理学教授张林轩的话字字句句都敲打在每个老师的心头。是啊,谁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是离天使最近的人,面对那一张纯真幼稚的脸庞,我们怎么忍心不负责任?我们怎么忍心伤害他们?所以,我们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职业倦怠。首先,摆正心态,调整欲望。因为欲望过高当我们达不到的时候总是会烦恼和疲倦,保证一颗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随遇而安好了。其次,珍惜拥有。我们只所以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失去的,从来没有认真审视过得到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是公平的,当你的世界也许大雨倾盆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不会现出美丽的彩虹?
五、园长要为老师搭建展示的平台
作为我们幼儿园的园长,我深知责任重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无论是教学领域还是才艺展示领域,多给老师们创造机会,搭建他们成长的平台,让我们的老师尽情的发挥,绝对不当她们的绊脚石。时时处处为老师着想,在园内创设和谐快乐的氛围,让老师们在快乐中工作,人性化的管理更能减轻老师们的压力。心里轻松了,工作起来才不至于压抑。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守望,为农村的幼儿奉献自己的一生。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真是感想颇多。短暂的工作时日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使我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多了份经验和收获。
教育实习对一个师范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校师范生平时所学的无非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大部分知识都无法直接与教育实际相关联,久而久之,我们就养成了一种看待事情往往过于简单,缺乏深刻见解,思考大于行动。因此,要想把所学的东西切实的、合理的运用起来,就必须付诸于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使我们得以真实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努力完善自己。
实习期间,我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听课与讲课相结合,每天认认真真,丝毫不敢松懈。老师也乐于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拿出来与我们共同分享,共同进步,因而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认识到了能够把自己既有的知识轻松的传授给其他人,而学生又乐于接受。传授一种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所以课堂的授课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一个老师的教学成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以我们不能只为了讲而讲,应该更注重学的结果,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实习是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比如备课写教案。在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同时还得熟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难、重点突出。掌握和了解的要分清。要想上好课需要从以下要点考虑入手:
一、教学理念的思考
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
二、板书设计
1、要简捷地反映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线索,这个相当重要。
2、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因此写好教案对于教师授课十分重要。
三、写好教案主要应当掌握三个基本环节
1、要掌握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每个学科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个教学目的是通过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要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时有据可依,得心应手。
2、了解学生。兵家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生,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个好的教案应有始有终。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业则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消化授课内容,为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课堂上的缺陷和漏洞总是与备课不充分、不细致,教案的书写不全面有关。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往往需花费十倍于它的或更多的时间作准备。认真写好教案是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功。
四、教师应当具有教育创新能力。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知识的创造者。作为塑造学生心灵的教师,要积极地寻求未知世界,去探索新的育人规律,就应当具有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报告或论文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使局部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理论。可见,开展教育创新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合格的教师,除了上述所列的四种基本素质之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在自我修养和教学实践中去提高。
最后,我觉得我的收获有知识方面的,也有为人处事能力方面的提高。总之,这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社会,我觉得不但要把个人的工作做好,还要与人和谐共事,搞好团结合作,真心对待别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尊敬。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给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
在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教育改革的成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有的改革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利用今年暑期,根据兵团及师市教育局的安排,在石河子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深感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的人群,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下,由无数复杂的情感、利益衍生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吗?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为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历史课的独特魅力。在实际教学中应掌握以下的原则:鼓励——但不能庸俗化(适度);自主——但不能不帮助(引导);合作——但不能走形式(实效);探究——但不能表面化(深入);真情——但不能伪矫情(自然);创新——但不能浮躁化(理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从事历史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根据不同的学生,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备好学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关键所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失。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教学这块园地里有所收获!
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庐阳区组织的音乐美术教师培训,培训时间是4月23、24两天,培训地点在合肥师范学院。上午八点二十举行了开班仪式,相关领导发表了讲话并合影留念。下面我就此次培训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节课是教院的卫萍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的辅导,主题是做一名健康快乐的教师!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调适的策略。卫老师首先公布了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接着通过很多具体方面,比如合理饮食、调节认知和情绪、如何合理的宣泄情绪、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学会宽容与合作,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这样的心理辅导讲座紧密联系教师群体的普遍职业特点,对我们一线教师帮助很大,我也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平时教学任务繁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现象,内心时常感到压力较大,时间久了,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而教师又是个育人的主体,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存在问题,那么将直接对他的教育对象(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重视。有句话说得很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既要有扎实渊博的学识,还要有能够感染学生心灵的人格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塑造自己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我的个人感受是,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而且是一个高素质教师的必备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
第二个讲座是关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说的都是美术理论,说实话我感觉内容平淡而陈旧,与我们一线美术教师的教学相距甚远。其实当我临时接到要占用周末两天休息时间来培训的通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好不容易期盼来的周末又不能休息了,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培训,对我们应该也会有帮助的,所以又欣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我期望着能有所收获,但下午这个课程显然让我很失望,所以就不多说了。
第三场讲座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郝蔚舒老师给我们讲解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她强调了美术教学的三大课前准备工作:1、钻研全部教材;2、了解学生、分析教学对象;3、物质准备。她还指导我们如何制定教学方案,并且指出很多美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出现的三大问题,比如:教学目标分类混乱、课题教学目标与学科课程标准混淆、表述存在错误等,这些问题的指出很到位,让我受益匪浅。
第四场是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的李继秀教授带给我们的精彩讲座,她主要谈听课与评课的有效操作。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每学期各个学校都大力推行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氛围愈来愈浓,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听课评课这块的教学研究却有些盲目,很多教师听课的时候抓不住要领,缺乏对课堂的深刻思考;而评课大部分时候也显得过于潦草,要么尽说好听的,要么说一些笼统模糊的套话。上课的老师压力很大精神紧张,课堂变成教师表演的舞台,追求华丽、个性,而疏忽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真正归宿应该是学生,没有真正贯彻听课研讨的实质精神。李老师生动而到位的讲解让我知道了听课评课的准备,理解了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这些都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尺。另外,听课之前还要熟悉所听课程,把握教材,了解有关教改的信息,做好听课的心理准备,客观公正的给予评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优劣,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研的发展。
此次培训总体让我感觉很有意义,也让我收获很多,感谢上级教育部门给予这样学习的机会,也感谢给我们上课的几位专家教授!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做一名善于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总
教师范文大全专题“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推荐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不断地思考,那就让我们把这些感想给写下来吧。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我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们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一、观看示范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些示范课,虽然有点累,但是心里有的是更多感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在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无论是课堂教学技能还是教学理论,都知之甚少。参加工作几年了,我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论仅局限于知道英语教学策略和一些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没有注意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在教学中就感到自己的进步很少。因此,以后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示范课听过之后,我觉得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观看示范课和听课后老师的点评,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反思,在总结中进步。
二、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作为英语一口标准的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基础知识专业的培训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收获,语音、听力、口语、写作对我的英语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促进,尤其是语音课,由原来不知如何正确发音到现在基本标准,真是大有收获,还有写作,不学习还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就连如何写标准的英文题目,都错得千疮百孔,还好能及时发现不足,因地制宜。
三、把培训学习所得充分利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现在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对本套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新单词导入部分时,省教研室周老师讲的几种方式就常的好,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我通过let’ssing,let’schant,let’sact,let’splay,listenanddo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还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提供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通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总之,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目标,我将结合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符合自己学生的英语教学法,运用新课程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世界,提高乡下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注重“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重视学生反馈意见,做好自我评价。我将不断的学习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为象山小学英语教育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我非常荣幸地到北京参加了TIP全封闭英语培训,初到北大圆明园校区,感到紧张又好奇,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加入了TIP学习的行列中,通过二十天紧张而有序的学习,既使我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又使我在英语教学的观念上得到了更新,既有知识的积淀,也有学习方法的改变,以下是我参加这20天培训的收获:
(一)努力学习,学有所获、转变环境和角色
元月11日,我带着校领导的嘱托和希望,带着对TIP英语培训学习的向往,来到了北京大学圆明园校区,在TIP,从校门、校园、教室、餐厅、操场到宿舍,到处都是有关TIP的宣传标语、口号,“English only, no Chinese”, “attack your limitations, build your confidence, commit yourself”, “ask, ask, ask; tell, tell, tell”等等,让人一下子置身于英语世界。
第二天,TIP英语培训机构为我们举行了开班典礼,从那一刻起,我感到这里的学习很严谨,开班典礼上,TIP要求我们从现在起就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既“English only, No Chinese”,此刻的我深深地感觉到我的环境变了,变成了一个全英语的环境,学习、生活、交往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用英语,好像到了国外一样,于是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学习,学有所获,不辜负校领导对我的希望。
(二)转变观念、大胆说英语
在我们大多数英语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大量记笔记、啃课本,消化老师的内容,记单词,记句型,做练习;而在这20天的学习时间里,我真正地懂得了TIP重要的核心理念:“ask, ask, ask! tell, tell, tell!”“找比自己英语差的人学习”“锻炼开口说英语的胆量”“让学员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等。在TIP里,学生就是主体,英语就是交际工具,它鼓励每个学员大胆地讲英语,大胆地去当别人的老师,大胆地表达自己,哪怕你只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哪怕你这一天只用“What‘‘sthis?”来说话,第二天早.......都会得到Nancy的star,这是外教对每一个敢于用英语说话的奖励。TIP把课前热身时段叫MOMO TIME。在每一天的Morning Motivational Time里,通过阅读一篇由外教精心挑选的英语文章来感受英语的优美,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鼓励学员直面困难、正视失误与失败。这个时间不是简单的组织教学、维持秩序,而是师生相互交流、进入角色的很好准备。再这里,外教充当的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和我们一起活动、一起吃饭、一起聊天。
在培训期间不能外出,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学习时间从早上7:00点一直安排到晚上10:00点。每天必须完成20个新单词的学习,不能用汉语翻译,要用英语解释,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的生单词。每天还要完成一篇英文读书笔记、一篇日记,在TIP里,要求学员完全进入到英语语言世界,吃饭的时候要使用英语,他们的理念是吃饭不重要,说话最重要,我们每天吃完饭不能走,要坐在餐桌上和同班同学用英语聊天。再这里学习,要达到睡觉做梦都要用英语,以真正实现受训者从零口语到10分钟脱稿英语演讲的自然突破。说一次汉语记一个C,三个C就没有结业证,就要被辞退。
在此,TIP成功地让学员实现了从被动学生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把简单的英语学习潜移默化到了学生的整个生活中,把学习变成了生活,把生活变成了学习,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成了学生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这些大胆的理念是其他的英语培训班所没有的。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3
我参加了“甘州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材培训班”的培训。此次培训的主讲人是城区小学的几位有经验的英语骨干教师。时间是每周星期六的早晨。各位老师对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人教版pEp)和四年级英语教材(河北版)每一课的使用和教学教法的作了详细的指导,还指出了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教如何学如何用的问题。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和教学语言上使用的技巧,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很少用,因而也不常用的教学特色。通过培训,我受益非浅。我从中感悟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光明之道,也深刻地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一堂成功的英语课,教师的语言引导是关键。
的确,任何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能不能很快的掌握住,这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是否把学生带到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上,有没有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这一内容。针对这一点,老师给我们举了好多例子,这里我也举个当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事例。比如说,本课主要教给学生“house”这个单词的读和写,但在教学中,我们英语老师会叫学生画个房子,单画个房子让学生加深他们对汉语翻译的理解,没错,但如果老师加了这么一句话“看谁画得最漂亮,最漂亮的有奖励。”瞧,这是一节教给学生“house”的读和写的英语课,却变成了一节画画课了,如果是这样,学生一定会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画房子的漂亮与否了,还能顾得上“house”的读和写吗?这是不可能的。如此看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引导是多么的重要啊。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英语是一门语言,如果要想学好它,那就要靠平时的多说与多练,要做到这一点,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首要问题。一节课中,简单的读、写英语单词会显得很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引得上来,也很难让他们记得住。相反,如果用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或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及不同的声调、双语合用甚至手势等教学手段,会更加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爱学英语。
1.运用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培养兴趣
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画面,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提起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英语,练习了英语,进而掌握了英语。
2.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兴趣
开展多种有兴趣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开展简单的英语会话,What'syourname?MynameisHowoldareyou?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用英语表演一些简单的小节目或老师给学生讲一些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等知识。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保持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增强实践机会,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语言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课堂走到现实生活中来,联系实际,常扮演在不同的场合中运用不同的言语,学生在实际中就不会背诵似的说话。主讲四年级的老师在培训中给我们举了这么个例子,有个老外走在学校的球场上,小学生向他走来并打声招呼“Goodmorning.”老外高兴的回说“Goodmorning.”小学生又问“Howareyou?”老外更高兴了,笑说“I’mfine,thankyou.”小学生突然冒出一句“Sitdown,please.”听完话,老外就坐了下来,小学生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吓了一跳,就跑回课室了。据了解,原来课本上的对话I’mfine,thankyou就到Sitdown,please。多么离谱,这个例子中,让我体会到小学生不是在对话而是在背书。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学”,同时更应注意如何让学生从“学得”转变到“习得”的问题,有效地体现“学以致用”吧!
经过一年的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目标。我将结合新课程的精神,从我们边远山区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符合我们学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法。运用新课程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世界,提高农村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动作表情等直观教学手段,做到情景交融,生动活泼。注重“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重视学生反馈意见,做好自我评价。我将不断的学习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小学英语教育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真感谢教研室给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提供的教学交流平台,我为自己在培训中取得的收获感到高兴,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本人也将做到“学以致用”。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7月2日,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临潼参加陕西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培训。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每天都能认真听取专业老师授课,并做好听课笔记。在学习中,我被身边学员们的热情所打动,我也被老师们一口流利的英语,精湛的专业知识,过硬的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折服。经过短期培训学习,我感触颇深,收获甚多。下面谈谈我学习后的收获和感想。
一、这次学习,提高了我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同时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
学习过程中,听的最多的是口语训练和听力训练课,这两门课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但也是我平时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前总认为小学英语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简单的单词,学习简单的对话就可以了,英语考试也不考听力,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就比较低,甚至对听力不重视,自己在平时也不注重这方面的学习与提高。参加培训后,才知道自身英语水平是何等不足,虽然我们同是从乡村来学习的,可我看到其他学员的英语水平好像都比我好的多,不由得有了紧张感。第一次听老师用纯英语授课,我又喜又忧,喜的是我有机会听到这么精彩的英语课,忧的是课堂上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总处于紧张状态,担心老师提问,几乎不敢主动发言,而别的学员发言总是那么积极踊跃,还得到老师的连连称赞。我和他人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啊!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的确要改变自己对英语学科的认识,要不断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英语水平逐渐提高。
二、这次学习,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增添了我为山区小学英语教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培训中,蔡云芳老师为我们传授了《阅读教学策略》,使我懂得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杨小梅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小学英语课堂游戏》,使我懂得了游戏教学的技巧以及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杨泳老师还为我们传授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改进》,更使我明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不断改进,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另外其他几位老师也为我们传授了许多英语专业知识,总之,通过学习,充实了我的头脑,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更为我今后从事教学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老师们的引导与鼓励,使我的压力变为动力,使我更有信心教好自己的学生,更有信心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
三、通过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效而实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以口语为主。重在交际,在听、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课前,老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吃透重点,在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努力将每个步骤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语言学习情景。可采用时说、时笑、时唱、时跳、时画的方式,表现出各种神态表情。引导学生投入角色,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使英语课堂成为寓教于乐的学习乐园。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没有了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举手投足向学生传递关爱、信任、期望等信息。以情激趣,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如学生回答错了问题,要鼓励学生:“Try it again”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动力。
这次培训为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培训是短暂的,但学习却是终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是真实的、丰厚的。身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我深知今后任重道远,但我更坚信,只要我们每位老师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探索,我们都会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英语教师,我们也将在各自的工作中取得累累硕果。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英语作为世界的主流语言,其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大的不说,一个大学生去找工作,面试的时候“99.9%”的人都被问过这样一句话,“你外语过多少级了”,可见 英语已经成为各个公司衡量一个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足见其重要性。下面指出的是一些人们在英语学习中可能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必须给予注意, 否则事倍功半。
第一,过分讲究方法和技巧,而不愿意下真功夫。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太讲究方法和技巧会被其占用很多的时间和 精力,而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有一个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青年,他订了 10 多种关于自学和考试的刊 物,认真学习和研究,讲起方法来一套一套的,可他每次参考的科目却大多考不及格。这是因为他只顾钻研方法和技巧,在学习内容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少, 而且养成了投机取巧、不肯下功夫的习惯。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并且要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才会真正管用。
第二,过分讲究速度和效率,不愿花时间经常重复(复习)已学过的内容。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技能则只有靠熟能生巧,要不断重复才会熟练,只有熟练了 才会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技能。
第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不能长期坚持学习。技能的熟练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坚持不懈地反复 学习,持之以恒。
第四,不重视听力训练。语言是有声的,我们对语言的感受首先是语言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如果不练习听力,只是默默地阅读和背单词,其结果不仅听 不懂别人讲外语,而且阅读水平也难以提高。听力和阅读都是以词汇是基础,学英语要有一定的词汇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你看再多的东西,听再多的 磁带,也象看天书,听天书一样,看来听去,看不懂,听不进,最后搞得头昏眼花,进而是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英语产生厌恶感,要是达到这种程度你也 就基本上完蛋了。背词典是必要的,那些考过四,六级的大学生估计有 99%的都是这样过来的,除非个别英本来就很强的人。有电脑的人可以用词汇记忆软件, 软件能够科学精准地安排学习,确实比背词典或者课本效率高很多,我试用过很多软件,效果都还可以,最后我选用的是“奇迹英语智能记忆”,不会有像背词 典那样一边学习一边忘记的现象,有了词汇基础我感觉学习英语轻松了很多。
第五,只学而不用。语言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只学而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我们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 好的学习效果。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6
第一,更新了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方法
1.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TIP外教在给我们上课时,自然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学员在分组讨论、辩论以及各种各样的课堂游戏里,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呼家楼中心小学的王松老师从TIP回来后,将在TIP所学的知识、理念、游戏融入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玩,练中会,学生反响强烈,并且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TIP的很多活动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伙伴交换形式多样,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例如:第三周的时候,TIP让每一个班为TIP设计一个2分钟左右的广告。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在短暂的时间里,不仅要把TIP是什么、TIP能够帮助大家什么、TIP的理念以及目的广而告知,而且还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住大家的眼球。开始的时候大家束手无策,接着大家积极地出谋划策,最后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广告,并且我们的广告是4个班中最具创意的广告。当我们的广告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时候,我们都不敢置信,这么精彩的节目竟然是我们自己制作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体验了“Impoibility becomes poibility”(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现实)。
很多教师在TIP总结汇报会上纷纷表示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倡、渗透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3.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TIP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员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坚持写英文日记,学习新单词,阅读英文书籍报刊等等。
我们的教师深受启发,表示要把这种理念带回到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并且要把这种理念延伸拓展到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例如:劲松三中的谢卫军老师从TIP回来后订阅了二十一世纪英文周刊,并且决定继续使用词汇小册子和写英语日记。同时谢卫军老师还决定在自己的班级内开展每天学习五个新单词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TIP的Facilitators不但敬业而且关爱学员,这提高了我们的师德水平,增加了敬业精神。
1.TIP的Morning Motivational Time(清晨激励)培养了我们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必然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思考我们的职业态度,最终实现师德水平的提高
在每一天的Morning Motivational Time里,我们会阅读一篇由外教精心挑选的英语文章,这些文章让我们感受到英语的优美,激发了我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更重要的是它鼓励我们直面困难、正视失误与失败,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不是找到那个正确的人而是自己成为正确的人、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建立自信心,不要与别人比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必然对我们的职业态度有积极的影响,最终实现师德水平的提高。例如:我们阅读了一篇关于paion(激情)的文章,文章中探讨了paion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后来陈经纶中学的师海红老师TIP演讲题目选择的就是“How do We Inspire Our Paion as a Teacher”(如何成为一名富有激情的教师),这个演讲在很多教师心中引起了共鸣,重新点燃了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的激情火花。
2、外教对学员的言词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我们有言传身教的作用
那些facilitators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离妻离夫,远离男朋友女朋友,从美国到中国来,为中美文化交流作贡献。他们来自美国的各个地区。虽然生活环境迥异,个人经历不同,但他们却共有一份对教学的热爱和如盛夏般的热情。他们大部分都很年轻,英俊漂亮。不同肤色的他们构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都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他们那种敬业精神很值得我们中国人去学习。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能爱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如同自己。例如: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外教对学员总是不停地鼓励:“Good Job!You can do it!”。在他们不停的鼓励下,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自己本以为不能够完成的任务。其实外教很清楚每个学员水平能力之间的差异,但是他们并不以此为界限去认定一个人,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大家的优点,不断地鼓励大家去挑战超越自我。外教对学员的言词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我们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外教对所有的学员都非常地热情友善,在工作中富有激情和责任心。每天他们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我们,这让我非常感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外教对学员总是不停地鼓励:“Good Job!You can do it!”。在他们不停的鼓励下,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自己本以为不能够完成的任务。其实外教很清楚每个学员水平能力之间的差异,但是他们并不以此为界限去认定一个人,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大家的优点,不断地鼓励大家去挑战超越自我。
忙碌的生活让我过得很充实,也很有意义!快节奏的生活造就了我,培养了我,磨练了我,使我变得更加的坚强和成熟,自信与乐观向上!我辛勤地劳动,积极的付出,全身心的融入给我带来了丰硕的果实,亦使我获益匪浅。26位美籍英语教师用饱满的热情成功的进行了这次培训活动,在整个24天的培训中,我们每天坚持15个小时的高强度的学习,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种活动;我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尽管物质条件比较艰苦,尽管有的教师在培训期间生病了,但是培训期间没有一个教师请假;我们发挥了团队精神,互帮互助,相互激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锻造了一支朝阳优秀的教师团队。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富有成效的培训。这次TIP培训使我们收益颇丰,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英语水平,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方法,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师德水平,增强了我们的敬业精神。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向TIP学习。我们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好英语;最后,我们要在英语课堂中安排适宜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地运用和掌握英语。所有的这些,最后的目标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我们在培训中取得的收获,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为我们学校的英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今年7月13日-8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爱德基金会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20天的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不同地区的老师,也学到了很多由外教带来的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培训伊始,与培训班中其他成员一接触,发现班中个个是一丝不苟,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充满激情与活力。虽然大家性格各异,教学风格不同,但我们都是怀着梦想而来,希望通过20天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能够满载而归。像大家一样,我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用心聆听每一次的课程、抱着学习的心态听好每一节课,珍惜与外籍教师和同伴们的每次交流的机会。在这短短的20天里,我们从外教们那里学到了关于英语听说读写以及北美国家的教育现状。特别要说的是外教Hugh,他是位很认真,并且拥有丰富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但同时身上有着西方人与生俱来的幽默。而让我感受最多、学到的知识最直接、最深刻、最实际,对我的英语教学帮助最大的,是外教Claire上的每一次课程。从第一节课开始她就不断鼓励我们,她要求我们必须说英语,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听力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在这20天的培训中,我知道了教语言的方法是可以丰富有趣的,这样的课才能让你感到是在享受,是在放松,是种快乐,学习语言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且,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能操作。外教用他们娴熟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不断在学习中运用语言交流,并在语言交流中进一步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但我依然感到,作为一个英语老师,我们自身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学习和提高,如,需要加强语音的学习,有些音标还不很准。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和欧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需要更多的关心一些生活经验和常识,等等
总之,这短暂的学习让我开阔眼界,观念更新了,结识了新朋友,一起探讨教学问题,收获颇丰,希望今后能多一些这样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8
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自从我们实行课改以来,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上,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等专家来指导,各路神仙各有各的招儿。今天是这套,明天又是那一套。真正适合我们的是什么呢?这次钱丽丽老师的一番话,使我豁然开朗。因为他们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自己的问题还得自己解决。学生与学生不同。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共同体好多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上晚自习,那么预习情况就好控制与掌握,而我们却不同,我们掌握不了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有些学生根本就不预习,怎么办?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所以,我们得把好多工作拿到课堂上来做。那么,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切合我们的实际情况。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解惑,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同时,经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并不代表老师不讲了,老师要有三讲:1.老师要范读。没有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发音不会准确。老师还要领读,外语毕竟是外语,老师不领读,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读。在领读的基础上,可以再让学生读。2.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更有效。3.教师点拨要到位。对语法知识不是不讲,而是要优化语法。
总之,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遇到的困难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这次培训和以前的培训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一是时间上的安排,本次培训是在暑假培训一个星期的基础上然后再加上学期中间三次周末的时间。培训老师一人负责到底,说实在的难能可贵。二是培训形式的更换,以前都是听听讲座,而这次侧重于我们的教学实践,都是围绕我们教学展开,毫无疑问这更切合我们的实际,更有利于我们的提高。作为一个英语老师,上好课是最重要的,所以本次培训让我觉得要上好英语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三尺讲台“立住脚”、“站稳脚”、“站好脚”的前提,尤其是英语教师,如果你的语音语调优美清晰,你的知识讲解精彩绝妙,那么毋庸质疑你会象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下面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教态亲切、自然、端庄、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如果还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二、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
老师要在正确和透彻理解教材,还要把握好教学对象的实际、认识教学环境的实际和教师自身条件的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能自然、流畅。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取舍,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三、教师要重视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规律,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作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尤为重要,正如一篇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集中,我们教师如能设计一个优秀的导语来吸引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活动就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这堂课基本上已成功了一半。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才有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精彩。
四、教师要讲究提问、启发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
教学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出现教师不断的追问,比如教师不停地问学生:Yes or no? Do you think so? 等,非要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回答Yes。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只关注教学设计的有序实施,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只考虑自己准备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接受了。当然,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度,讲究提问和启发的艺术。
五、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课堂教学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设计一个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六、教师要充满激情
教师充满激情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像我们学校的蓝丽君老师、林校长都属于有激情的类型。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公开课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英语教师,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充满激情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让学生喜欢英语学习。
七、教师要富有机智
教学机智在当今课改新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我们掌握它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有效的途径,就不难处理好课堂偶发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水准。对于公开课上课堂偶发情况,如果处理、应对得好、把握得好,就有利于正常教学。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守成的、粉饰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英语课上教师把握了以上八个要素,这堂课一定会突现魅力,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自参加了这次的小学英语教师全员培训以来,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交流,提交作业,我收获很大。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通过观看视频讲座,许多平时工作中的疑惑迎刃而解。老师认为:学英语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把学母语的那种感悟能力自觉地运用到学习其他语言当中。像我们农村老师,条件艰苦,环境不如城市,学生素质也不如城市学生,那么我们的任务更重,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自己的教学阵地,为学生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也提高自己。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同时我也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视频学习和一些文本学习,对于教学中的语言交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教具的展示我也在课堂上进行了实施,其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在设计课堂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通过学习、听专家讲座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在教学基本功新修炼这一部分的学习上,目前最让我受益的是第一:学具、教具的使用和开发。以前在课堂上是死板的进行教学,易忽略学生的学校兴趣,对于一些枯燥和抽象的内容,学生都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通过学具教具的制作和使用,可以把抽象的书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使学生在直接经验基础上学懂书本知识,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佳。其二:PPT课件的应用与制作。小学英语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贴近生活,课文图片多。但长期下来,学生对图片已经是产生了“审美疲劳”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更应该想一些新的点子和花样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精美的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能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巧妙,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可以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次空中课堂学到的知识。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不断的思考,不断地寻求新的适应新一代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我有幸参加了高中英语教师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新《纲要》的实施、旧有观念的教学方法,使我感到许多的茫然与困惑,通过学习,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专家们的文章,同行们的交流,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而通过不同地区学员的网上交流,能让我更多的吸取各种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达到自我提高。我在学到专业理论的同时,专家们和同事们的敬业、精业、谦虚、乐观、朴实的精神与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
通过这次培训工作,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平台,树立了新的育人理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真正内涵,拓展了我的视野,打开了我的思路,增强了许多知识技能。从中我知道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现代生活。所以我在平常的教学设计中,一改以往的教学设计的方法,根据本课文洋溢着的生活气息,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而且课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所以说这次网络培训给了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新的动力。可以说学习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无知,思考让我认识了实践的艰难,学习的最大收获,我觉得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技巧、多少理论,更重要的是有了强烈的课程意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虽然研修的时间不长,但这种学习形式,为我们以后继续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研修,自己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那些还需要改进等等。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在我们培训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通过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会学以致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为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让培训的硕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有所用。
今年九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在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江苏省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会议。培训期间听取了省教研室何峰书记、省通州中学特级教师张淳老师等专家的精彩报告和讲座,进行了一天的跟岗培训以及扬州和泰州两个大市知名教师的问题交流,收获颇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省特级教师龚海平老师的一场讲座------《全语言教学理论与中学英语教学》,给我启迪颇多。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再做高考英语试题,答题的正确率反而不及高中毕业生?为什么初三学生升入高一以后的第一个月再做中考英语试题,答题的正确率反而不及原来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的正确率?为什么学了很多年英语的人,最后只会说那么几句英语日常用语?为什么一个人大学毕业以后,如果不从事涉及英语的工作,最后基本上什么英语都不会了?
全语言教学理论主张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在秉承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媒介的思想同时,认为不能仅仅为了学习一种语言而学习这种语言,学习语言就要学习这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还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其他语言。强调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是不可以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规则、句式结构等若干个互不相干的语言单位的,否则就破坏了语言的整体性。必须保持语言的整体性,使学生沉浸于通过有目的地运用语言来发挥语言的功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用语言;要让学生去谈论他们需要理解的事情;要告知学生既可以提问,也可以听回答,还可以就问题作出相应的反应和提出新的问题;要建议学生写那些他们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和亲历的事情,以便与他人分享;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正确处置和应对身边的语言信息,享受所阅读的每一个故事。
学生们学到的那些抽象的只言片语会因为其支离破碎很快就会被遗忘掉。语言是整体的、不可割裂的。语言的整体总是大于部分之和。语言只有是整体的时候才是语言。由下而上的观点,人为规定语言技能培养顺序的观点,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聚焦错位,无趣、无意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无关联的课堂教学,会使得语言学习非常困难;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有目的、有意义、激活学生学习潜力,尊重学生,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现有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会使得语言学习比较容易。
只有尊重与理解语言学习的规律,才能尊重和理解语言教学的规律。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建构和重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科学体系,并在教学中践行之。应该了解语言、学习、学生、课程和教学法,对自己的成败负起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在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同时,对学生抱有信心和留有期待,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最适合的语言材料,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客观的过程性评价。
英语教学的世界精彩纷呈。我们每个教师只有潜下心来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实践,才会真正在这个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
从暑假开始的共16天的初中英语教师全员培训在这个寒冷的圣诞节顺利落下帷幕。这次培训是由市教研室和县教研室牵头,浙师大派专家教师针对大家最薄弱的环节进行一系列专项培训,涉及了英语语音、听力、翻译、课堂用语和演讲技巧以及说课等方面。县教育局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在培训的动员会上教育局雷局长多次强调大家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真听课认真完成辅导教师布置的作业,努力让自己成为优秀的英语教师。我们的教研员黄老师每天亲临现场,做好班级管理记好出勤,自己以身作则,除了必要的一些工作外,她也尽力和我们一起参加培训学习,用她的话来说要好好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家门前的培训学习机会;是的,这次培训学习填补了我们缺失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我收益颇多,感慨万分,以下是我的些许感受。
首先,说说实话吧,培训前老师们对暑期炎热夏天和下半年本该我们休息的每月一次的双休日的培训学习或多或少是有些想法的,再说若大的班级又是成人,班级管理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可就是因为各级领导的重视,教研员黄老师特强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使得大家能静下心来,一开始,黄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布了班级公约、成立班干部、科学地给各位排好座位,并及时反馈我们英语教师的心声,与上课老师协调培训内容,使得近80人的培训班级培训学习井然有序,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也正是因为上课老师的课又能深深吸引我们,学以致用,所以一下就改变了学员们的想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难怪去过丽水多个培训点上课的李艳老师在我们遂昌点两天课上后对遂昌感觉很深,表扬我们,得到了她的高度评价,当时我们以为李老师是在讲恭维话,把我们当小孩鼓励表扬一番,可她踏上回金华车时还发了这样一条短信给我们班主任黄旭红老师:“这次能有幸到您处上课,印象颇深,学员到课率最高,学习最认真,课堂表现最积极,这与您的认真负责的领导是绝对分不开的。这一点我也会向学院领导传达,能向其他教学点推荐。”当再一次培训黄老师把这条信息向我们转告时,我们才真正感到我们真的做的很棒!
其次,教师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骆巧丽老师和李艳老师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个,善于模仿的学生才可以拥有地道的英语;善于使用多媒体、歌曲、画画、影像作品等直观辅助教具,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课堂知识丰富;教态自然亲切,诙谐幽默,表情丰富。特别是骆老师,非常善于师生互动,愣是把枯燥的培训变成了生动的课堂,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自己喜欢的教师面前畅所欲言。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一位大学老师能在炎热的暑期来到遂昌要连续给我们上8天的课,下半年最后一次天气寒冷又恰逢圣诞节骆巧丽老师冒着雪不惧严寒给我们作指导,面对面的一一考试,难能可贵呀!得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在浙师大课务很重,一周有18节课,有时一天要上6节课,在完成学校课务的同时又利用本该休息的周末来给我们上课,可她们却不辞辛苦,且非常敬业,高度负责,专业精湛,和蔼亲切、幽默诙谐,令我们敬佩与感动
再次,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在这16天的培训中,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语音教学。骆老师用她那纯正的美语给我们纠音,一字一词一句一篇,一遍又一遍,直到我们的发音达到标准,她的认真使我改变了对英语语音教学的态度。我一直为枯燥乏味的语音教学而头疼,连续重复的教学法使得我的课毫无新意,到最后我教累了,学生也学累了。在这次培训启发下,我会重新定位我的语音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游戏、运用儿歌绕口令、积极评价、利用多媒体、布置创造性的任务让枯燥乏味的语音教学变得愉悦兴奋,富有乐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
最后,要做个与时俱进的教师。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拼写能力,怎样在平时的朗读中渗透语音知识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并拥有更纯正的发音,怎样在教学中穿插情感教育,等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系列12篇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系列12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
曾经参加过许多教材培训会,但从未参加过这种形式的培训。
今天是x月xx日———小学数学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会议结束后看到教师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不舍。与其说是培训,倒不如说是盛会!
作为小学数学中心团队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有全县教师的艰辛付出和领导的精心策划下,全县的教师这十几天来的付出,让我震惊!
记得第一次听说暑期培训时,我有些担心,老师们能认真地对待吗?会不会变成一种形式。我想有很多人会这样想。但经历十几天的培训,这种担忧早已荡然无存。老师们参与的热情,发言的积极,精心的准备,讨论交流的激烈的场景,让我无不为之感动。我在想这又源于什么呢?
这次培训然我有无数个没想到:没想到会场秩序是那么井然有序;没想到老师们学习的热情那么高涨;没想到老师们进步的愿望如此的强烈;没想到……曾经看到发言教师准备到深夜憔悴的面容,曾经看到老教师腰酸背疼不得已而站着听讲,曾经在深夜收到老师们发来的心得……
我在经历着,也在感受着,更在收获着……有种欲望叫做进步,有种信念叫做执着,我想每个人正是怀揣着这种追求聚在一起,这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这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在这次盛会中我们摄取着自己所需的营养,所以我们累并快乐着!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2】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
11月7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郁南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七天的培训虽短暂,却深刻充实。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前五天的专家讲座,后两天的课堂观摩和交流研讨。通过一周的学习,聆听走在新课程前沿的五位专家不同风格的讲座。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魅力,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和追求。现将这次的培训感受总结如下:
1、思想认识的提高
这次培训学习,最深刻的'是“思想的冲击与震撼”。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整个培训过程就好好像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思索!同时犹如警钟,敲醒了自己:自己偏安一隅,却不知外面变化已翻天覆地!从教授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做学问的执著,对教育的潜心研究,他们那独特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使我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更认真地思考今后的工作方向。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2、终身学习的感悟
“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悟到专家们那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几位专家在授课过程中都提到他们自己的成长之路,而且几乎每位专家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并提倡我们终身学习。他们灰谐幽默的谈吐和充满智慧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不断学习。古人云“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要适应就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直以来,教学是通过班级授课和黑板、粉笔来进行的,而现在,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发展,我们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识、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时代正在悄悄犒赏终身学习的人,想要有成就,请先把“终身学习”作为人生信条并传递给下一代。
3、教学工作的感悟
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进行。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几位专家在授课中也提到了“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了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与改变。通过到两间学校的课堂观摩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先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推动下的高效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课堂教学的更新,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提问、讨论的时间,学生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要学会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这短,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
这次培训,我亲身体验了在专家引领和伙伴互助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一些疑问得以解决。从思想上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一周的培训虽短,但使我获益良多,收获颇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用到实际教学中。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2)
7月22日,我校富有教学经验的刘平、温树民老师对六年级青岛版数学上下册教材进行了解读,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和指导。因为我马上要教六年级了,所以我分秒不敢懈怠,仔细聆听,努力领悟,并不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记得我在去年刚接触青岛版教材时,我一直被那些情境图所困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认识到要把学习知识点倾向于学习的方法策略。因此,在听两位老师的教材分析时,我开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与收获。
这一天教材培训,两位老师分单元进行了教材解读,就教材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材的编写意图、信息窗、练习题的使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分析与说明。刘平老师就六年级下册回顾与整理,从教学内容的编写意图,例题设置的功能等,使老师们明确了信息窗包含的数学知识体系,掌握了教学的基本步骤,清楚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对新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的一些变化讲解得非常透彻,对这种变化如何教学,她以“数的认识”这个信息窗为例,谈了自己对教学的思考,让老师们心中有数。她对教材解读精辟,有独特的见解,赢得了全体教师的阵阵掌声。
在聆听中有了进一步的收获和感悟,也让我深深地觉得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重要性。其实只要我们深思教材,就会发现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只有这样才会用好教材,才会真正的用活教材,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3)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塘荷盛一市香。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天长市首届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在一个以学习为主题的时代发展中,市教研室及时的给小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期四天的培训匆匆而过,联系本人的实际谈谈对这次学习的认识。
1、谈谈对备课的认识。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由精心备课而来。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谁来备、备什么、怎样备,这些都是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王永斌老师的报告《数学教师如何备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认识到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必须备好一节课。
2、谈谈对上课的认识。
在新的教学时代,在今天课改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进行角色转换,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生的导师、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研究者和学习者等角色转变。我们要向40分钟要质量,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卢杰夫老师在他的报告中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如何上好一节课,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的困惑。以“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为例,给我们展示了上好一节课的全部过程。当然到底如何上好课,还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关注,去思考、去探索,毕竟教育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
3、谈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我们还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跟着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曹文香老师的讲稿中以自己的公开课为例为我们讲述了课堂预设的基本要点和思路,从而使我认识到预设性是课堂的必然属性。为了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完成计划中的教与学的任务,在上一堂课之前,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活动,完成教学预设。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随时调整课前的预设,即时创造、即兴修改,创设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情境。
4、谈谈如何说课。
培训的最后一天,汪主任还是给我们讲解什么是说课、如何说课等等。具体的内容我无须重复,我就说课谈谈自己的认识: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学教研活动的实效;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同时,在汪主任给我们介绍说课的程序时,我个人觉得说课也应该有一些原则: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2、客观再现,具有可操作性;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另外,我个人认为说课要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说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听者有所启示和收益。
这次培训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自己在学习中通过反思,结合教育实践,明确了教育的方向、目的,找到了实现目的的方法技巧,这是一次成功的学习,胜利的学习,希望市教研室能够给我们一线教师多提供一些这样的学习机会。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4)
这次潍坊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会历时四天,在我十多年的任教生涯中,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经过这几天时间的学习,使自己收获不小,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良多。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信任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儿童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5)
20__年8月3日至8月17日,我有幸与全省四个县市共80名一线教师参加了“瑞典希望之星”农村贫困地区第十一期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班。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中,我聆听了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和江西民政学校等几所名校的多位教授的精彩讲座及实践教学,可以说从中获益匪浅。
此次培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赖南燕教授的小学数学教学法的讲座。赖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回眸了课程改革十年的历程,学习了新课程、新理念,具体的讲授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及教学方法,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从理论上提升了我们的高度和深度,同时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面,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实例,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然后又从说课方面告诉了我们作为一个新课程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成我们数学教师的一些教学任务,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做一个全面的,优秀的数学教师。
另外,胡晓荣教授的《计算机教学技术应用》的讲座,不仅让我认识了计算机技术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手把手的教会了我们如何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格,PowerPoint课件,让我们能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来改善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
还有,曾国荣教授的《艾兹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与策略》讲座,让我知道了在当前的社会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向学生宣讲一些社会的形势;王丹丹教授的《儿童权益保护》,王涵平教授的《教师健康心理的调节艺术》《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多“心”入手》,万志强老师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些讲座,分别从各方面向我们老师讲明了应该如何去做一个新课程下的合格的人民教师;赵家麟教授的《小学音乐教学法》,麻晓茫教授的《小学体育教学法》,施虹冰教授的《阅读――丰盈生命的文化之旅》,徐强志教授的《小学美术教学法》这些讲座,更是符合我们农村村小的教学特点,我们的老师没有什么专业的,什么课都要上,以前的学习与培训往往只是一个学科的,而现在却是全方位的每个学科都有涉及,真真实实的为我们补了一课。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江西民政学校在后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宾馆式的住宿,自助餐式的餐饮以及优质的服务,让我们能舒心的完成此次培训。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们不仅从理论上提高了认识,改变了观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实例中知道了我们农村一线教师应当如何来完成我们肩上神圣使命,达到了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同时对于我来说,既提升了我的数学理念,转变了我的教学行为,更是更新了我的教研方法。经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知识,做一个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6)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程度,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局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与来自不同中心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同行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起讨论交换,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几年前的学生时期。授课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丰盛的知识以及精湛的理论论述,给了我强烈的沾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控制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增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力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确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锻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敬岗敬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丰盛的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授课老师倾泻了很多心血,他们根据要求精心筹备,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传授给我们。这次培训,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在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教学,如何有效”等等。我们又进行了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观看观摩录像课,且认真写评课稿等。学员们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外,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接着在班上轮流发言。培训内容虽然很多,但结合培训内容重新审视自己,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一路走下来,填补了我平时教学中的很多“漏洞”。
三、劳碌而充实的每天
培训期间,我们每天上、下午到学校听课,放学后在家完成相关作业。虽然日子过得很劳碌,但是每位老师的学习的热情以及认真研究的精力带给我一种动力。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里分组讨论,遇到问题大家互相交换。老师们做好作业后又发表在各自的博客里,让大家共同分享。这让我体会到了全体老师们俨然一个温暖而奋进的大家庭。
四、培训激励着我
培训虽然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那么快就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重要落在教师身上。时期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为此,我还应增强长期学习。虽然我已人到中年,魄力比不上年青人,但我有充分的信念,只要肯努力,信任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的。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遇。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凑集在一起相互交换,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丰盛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每当完成一篇作业,一种造诣感油然而生;每当听到教师们对教材娓娓动人的剖析,一种豪情在心头澎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7)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 28×6 ( )×6
125÷5 96÷8 63÷3 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平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清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3】
十分有幸参加了本次江苏省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培训,本人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xxxx年版),开阔了视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体验。《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观察、重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其次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地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学生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下面本人就结合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进行浅淡。
例如,数轴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全班分为三个大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学举一个箭头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学作为原点位置,把o写在大卡片上,挂在相应的同学的胸前。各人代表数轴上不同的整数点。由教师发出-3,1、大于2的数等指令,符合教师指令的同学要举手,比赛各个小组的正确性高低。学生通过扮演实数,合作成数轴这一游戏,既掌握了知识,对数轴的数和点有了深刻的了解,又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本人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整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知。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促进知识内化,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
多让学生参与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远比我们老师口头说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认为我们老师应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这是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和核心。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4】
11月7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郁南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七天的培训虽短暂,却深刻充实。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前五天的专家讲座,后两天的课堂观摩和交流研讨。通过一周的学习,聆听走在新课程前沿的五位专家不同风格的讲座。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魅力,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和追求。现将这次的培训感受总结如下:
1、思想认识的提高
这次培训学习,最深刻的是“思想的冲击与震撼”。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整个培训过程就好好像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思索!同时犹如警钟,敲醒了自己:自己偏安一隅,却不知外面变化已翻天覆地!从教授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做学问的执著,对教育的潜心研究,他们那独特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使我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更认真地思考今后的工作方向。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2、终身学习的感悟
“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悟到专家们那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几位专家在授课过程中都提到他们自己的成长之路,而且几乎每位专家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并提倡我们终身学习。他们灰谐幽默的谈吐和充满智慧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不断学习。古人云“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要适应就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直以来,教学是通过班级授课和黑板、粉笔来进行的,而现在,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发展,我们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识、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时代正在悄悄犒赏终身学习的人,想要有成就,请先把“终身学习”作为人生信条并传递给下一代。
3、教学工作的感悟
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进行。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几位专家在授课中也提到了“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了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与改变。通过到两间学校的课堂观摩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先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推动下的高效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课堂教学的更新,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提问、讨论的时间,学生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要学会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这短,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
这次培训,我亲身体验了在专家引领和伙伴互助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一些疑问得以解决。从思想上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一周的培训虽短,但使我获益良多,收获颇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用到实际教学中。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5】
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个半月的实习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光阴,我们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实习机会。我们的实习基地是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一个多月的实习,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回忆,而这些经历犹如血液般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离开象牙塔前所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成长了。
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实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见习、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育见习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们便进行了教育见习,主要是到各个班级去听老师的课。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听课,刚开始听课,也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从什么方面着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给抄下来,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中时候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原来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上学期在微格教室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一周的听课,我知道了上课要注意那些内容,和之前我备的课还是多少有些出入的,又由于我是我们小组第三个上课,我的准备时间还是相当足够的,所以在这边我又重新备课了。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考虑到,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
我的第一节课是《锋与天气》,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但是一开始上课,还是稍稍有点紧张的,就连叫上课都忘了,幸好,我私下问了问,学生都没发现我的紧张。这节课主要讲过敏反应和艾滋病,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都有过一定的接触,这节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也就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如何关爱艾滋病患者,学生都很能说,我当时就吓到了,发现文科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语言方面是相当的不错,同时,对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都有着别样的关怀。
这一节课是有评课的,建中老师给我这节课一定的评价和建议。老师说,总的来说,对第一
次上讲台的我来说,这堂课还是相当成功的课堂。当时听了,很是开心。当然也是有很多不足的,老师说,给学生讲的还是太少了,要更放宽时间给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比如说在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主要藏在泪水,唾液,血液之中时,又给学生判断哪些途径是否会传染,此时,学生就对礼节性接吻产生了一定的疑问,可是对于这点,我没有利用好,本可以好好的拓展;也许第一次上课的内容试讲了很多了,所以很顺利的上了下来,便也显得上课有点随意;同学说,口头禅还是比较多,比如“那···”。
我的第二节课就是公开课,因为我的公开课时免疫复习课,后来我才发现复习课的公开课是很有难度的,不像新课的学习,复习课很担心会炒冷饭。复习课试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最初是说我选的艾滋病的这个材料比较难讲,如果讲甲流就会觉得很普通,没有新意,最后,纠结了半天,还是选择了用艾滋病这个材料,因为约翰逊患有艾滋病这个案例有一定的正面教育意义。敲定了艾滋病这个材料之后,就在明线和暗线这个问题上纠结,老师给的建议说,在讲艾滋病的同时,无形之中把免疫的知识点也复习了,到了课堂结束,学生还以为这是在讲约翰逊,所以在设计问题,贯穿方面想了很多。一开始,老师觉得我问的问题,就像在炒冷饭,我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没有把材料贯穿进去,显得我的知识点和材料是分离的,也就是“皮肉不相连”。可是我可以理解这个意思,却不知道怎么去问这个问题,很烦恼。接着没几天就要上去讲课,内容思路都没有准备好,我很揪心丫。当时,又感冒了,人总是在生病的时候,特别的脆弱。毫无头绪,弄不出来,还病怏怏的身体,身边的朋友也是爱莫能助,我只能在那个角落揪心的思考,品尝属于自己的苦。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很多同学,都过来帮我想想,给给意见。
之后就在8班试上了公开课的内容。由于这节课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学习,很多东西都是由学生来讲,教师只是起着协助者的作用,所以在试讲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只有学生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面对这种无法预计的课堂,还是相当的揪心的。一直听说8班的学生都不太配合老师,上课的氛围比较死,我就更加担心了。由于时间又比较赶,还不是很熟练,当时我去上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紧张的出现很多口头禅。幸好啦,8班的学生还是挺给我面子的。当时的内容比较多,只讲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就下课了。当时上完,就去问建中老师,哪里要改,可是建中老师让我自己思考了,再去和他聊。当时,一上完课,根本感觉不到哪里不对,是因为心里很浮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自己问题还是很多的。只有做万全的准备,才能做得更好。
由于一些原因,我的公开课推迟了,不过终于在清明节之后的那一周的周三下午第二节课拉开了帷幕,之前的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在那节课上见分晓了。可惜,应了一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由于我上的是免疫复习课,这个课对于我们班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好悔当初怎么没好好分析学生情况,就一股脑认为我们班级学生会很給力。我觉得我很悲剧。一开始的课堂还是不错的,到了下半节课,不知道为什么课堂就这么压抑了,也许是我自己有想放弃的念头吧,我想想也是,我是一个受别人情绪影响很大的人,我是那么容易说放弃,又那么容易说要做什么的人,很讨厌发现原来自己就是这样的。不过其实也没我说的那么严重啦,老师和同学还是给予我一定的评价和建议。最欣慰的就是,这次公开课,我克服了我的障碍—语言问题,这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终究还是进步了,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想想,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挫折中成长起来,进步起来,所有的不快,会过去,所有的快乐,也会过去,还是珍惜当下每一个机会,活在当下,快乐一点。
三、班主任工作
我是我们小组第一个班主任的。主要负责每周一次的班会和“下两操、督早修”:监督眼保健操、课间操,监督早自修学生学习。由于第一周的见习,给了我很多时间熟悉班级的学生,也提前了解了班级的状况。在当班主任的那一周,也许很新鲜,很兴奋,我时时都会跑到班级去看看学生的状况,和学生聊一聊,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更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可是,有时候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控制了,上课有老师的范,下课做朋友,这是我追求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班级早自修的声音很小,学生很多都是没睡醒的状态;平时不是很爱问老师问题;晚自修的效率比较低···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我真的很冲动的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一说,可是又有点不敢。后来就和班主任陈老师说了情况,陈老师也召开了班委会,在班委会上,陈老师不是自己说班级问题,而是由班委来说班级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觉得这样很好,自己发现问题,找方法解决,比老师在那里不断强调问题更有效果。班委找出问题,再说说解决措施,最后由老师发表相关的看法想法,这样管理班级,就显得比较民主,也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6】
一.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参训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众所周知,做一个普通教师容易,但是,要做一个好老师则很难。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生,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同时,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才能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不能较好地组织教学,而是简单地教授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或者稍微补充一点课外材料。这就是一种普遍的教学观和教学现象。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缺乏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认识、缺乏组织课堂教学策略的表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科学、恰当地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教学有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要以生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是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此,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体现为“如何导”,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思维的启发引导、问题的点拨、质疑和解答、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怎样学”,即能否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受者、被灌输者。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教而不研终觉浅”。然而,在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教不研或只研不教。也就是说,教与研脱节。这都不利于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应该点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学以致用。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7】
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个半月的实习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光阴,我们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实习机会。我们的实习基地是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一个多月的实习,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回忆,而这些经历犹如血液般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离开象牙塔前所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成长了。
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实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见习、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育见习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们便进行了教育见习,主要是到各个班级去听老师的课。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听课,刚开始听课,也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从什么方面着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给抄下来,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中时候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原来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上学期在微格教室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一周的听课,我知道了上课要注意那些内容,和之前我备的课还是多少有些出入的,又由于我是我们小组第三个上课,我的准备时间还是相当足够的,所以在这边我又重新备课了。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考虑到,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
我的第一节课是《锋与天气》,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但是一开始上课,还是稍稍有点紧张的,就连叫上课都忘了,幸好,我私下问了问,学生都没发现我的紧张。这节课主要讲过敏反应和艾滋病,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都有过一定的接触,这节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也就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如何关爱艾滋病患者,学生都很能说,我当时就吓到了,发现文科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语言方面是相当的不错,同时,对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都有着别样的关怀。
这一节课是有评课的,建中老师给我这节课一定的评价和建议。老师说,总的来说,对第一
次上讲台的我来说,这堂课还是相当成功的课堂。当时听了,很是开心。当然也是有很多不足的,老师说,给学生讲的还是太少了,要更放宽时间给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比如说在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主要藏在泪水,唾液,血液之中时,又给学生判断哪些途径是否会传染,此时,学生就对礼节性接吻产生了一定的疑问,可是对于这点,我没有利用好,本可以好好的拓展;也许第一次上课的内容试讲了很多了,所以很顺利的上了下来,便也显得上课有点随意;同学说,口头禅还是比较多,比如“那···”。
我的第二节课就是公开课,因为我的公开课时免疫复习课,后来我才发现复习课的公开课是很有难度的,不像新课的学习,复习课很担心会炒冷饭。复习课试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最初是说我选的艾滋病的这个材料比较难讲,如果讲甲流就会觉得很普通,没有新意,最后,纠结了半天,还是选择了用艾滋病这个材料,因为约翰逊患有艾滋病这个案例有一定的正面教育意义。敲定了艾滋病这个材料之后,就在明线和暗线这个问题上纠结,老师给的建议说,在讲艾滋病的同时,无形之中把免疫的知识点也复习了,到了课堂结束,学生还以为这是在讲约翰逊,所以在设计问题,贯穿方面想了很多。一开始,老师觉得我问的问题,就像在炒冷饭,我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没有把材料贯穿进去,显得我的知识点和材料是分离的,也就是“皮肉不相连”。可是我可以理解这个意思,却不知道怎么去问这个问题,很烦恼。接着没几天就要上去讲课,内容思路都没有准备好,我很揪心丫。当时,又感冒了,人总是在生病的时候,特别的脆弱。毫无头绪,弄不出来,还病怏怏的身体,身边的朋友也是爱莫能助,我只能在那个角落揪心的思考,品尝属于自己的苦。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很多同学,都过来帮我想想,给给意见。
之后就在8班试上了公开课的内容。由于这节课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学习,很多东西都是由学生来讲,教师只是起着协助者的作用,所以在试讲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只有学生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面对这种无法预计的课堂,还是相当的揪心的。一直听说8班的学生都不太配合老师,上课的氛围比较死,我就更加担心了。由于时间又比较赶,还不是很熟练,当时我去上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紧张的出现很多口头禅。幸好啦,8班的学生还是挺给我面子的。当时的内容比较多,只讲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就下课了。当时上完,就去问建中老师,哪里要改,可是建中老师让我自己思考了,再去和他聊。当时,一上完课,根本感觉不到哪里不对,是因为心里很浮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自己问题还是很多的。只有做万全的准备,才能做得更好。
由于一些原因,我的公开课推迟了,不过终于在清明节之后的那一周的周三下午第二节课拉开了帷幕,之前的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在那节课上见分晓了。可惜,应了一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由于我上的是免疫复习课,这个课对于我们班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好悔当初怎么没好好分析学生情况,就一股脑认为我们班级学生会很給力。我觉得我很悲剧。一开始的课堂还是不错的,到了下半节课,不知道为什么课堂就这么压抑了,也许是我自己有想放弃的念头吧,我想想也是,我是一个受别人情绪影响很大的人,我是那么容易说放弃,又那么容易说要做什么的人,很讨厌发现原来自己就是这样的。不过其实也没我说的那么严重啦,老师和同学还是给予我一定的评价和建议。最欣慰的就是,这次公开课,我克服了我的障碍-语言问题,这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终究还是进步了,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想想,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挫折中成长起来,进步起来,所有的不快,会过去,所有的快乐,也会过去,还是珍惜当下每一个机会,活在当下,快乐一点。
三.班主任工作
我是我们小组第一个班主任的。主要负责每周一次的班会和“下两操、督早修”:监督眼保健操、课间操,监督早自修学生学习。由于第一周的见习,给了我很多时间熟悉班级的学生,也提前了解了班级的状况。在当班主任的那一周,也许很新鲜,很兴奋,我时时都会跑到班级去看看学生的状况,和学生聊一聊,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更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可是,有时候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控制了,上课有老师的范,下课做朋友,这是我追求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班级早自修的声音很小,学生很多都是没睡醒的状态;平时不是很爱问老师问题;晚自修的效率比较低···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我真的很冲动的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一说,可是又有点不敢。后来就和班主任陈老师说了情况,陈老师也召开了班委会,在班委会上,陈老师不是自己说班级问题,而是由班委来说班级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觉得这样很好,自己发现问题,找方法解决,比老师在那里不断强调问题更有效果。班委找出问题,再说说解决措施,最后由老师发表相关的看法想法,这样管理班级,就显得比较民主,也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通过这七周的实习,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个角色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该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这些都是以前所不了解的。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8】
xxxx年5月18日上午在临高县思源学校听了陈专家的专题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专家指出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知识交流的过程。如果仅仅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还有有效的问题情景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教学过程起着引导,定向,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问题要围绕教学中心内容,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用“新”唤起学生的“心”,学生才会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熟悉的内容更要善于变换角度,改变方式地提出,并且要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才会启动思维神经,才能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动手操作和活动是激活学生兴趣的舞台,是促进发展的战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增设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这些活动可跟学生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可跟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午,听了陈凤云老师《搭配》的展示课,陈老师大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寻找搭配,使我懂得对学生的引导要有耐心,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显得轻松而又活跃,是一节优质课。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9】
通过体育新课标培训,我对体育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体育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舰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其次,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
(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在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特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而有效地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教师在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进一步尝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上课的效果。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0】
通过这两天的教材培训,我感觉自己收获挺大的。在学习中,我从来不敢懈怠,认真听,随时将自己的的收获记录下来。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计算教学在以前我是不重视的,我认为计算教学是最简单的,所以在教学是不太在意,认为只要平时反复练习与强化就可以了,所以导致学生在做题时计算出现的问题很大。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我忽视了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以加强计算教学为突破口。听完专家的点评后,我认为要使学生会算,首先要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记住法则及算理。其次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是练习要注意科学性、实效性、持久性。
培训感悟
怀着一颗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来到了培训现场,看到老师们积极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激动的说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中的感悟、疑惑,我不由的想到自己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有过他们的这些想法,我感觉有些想法比他们更加巧妙,但是我却没有进行深思,更加没有进行梳理,看到老师们的积极性,动情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不由的我也参与了进来,与老师们一起交流着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更应该多记录,多整理,多思索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教学中的疑惑,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1】
一年来,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了这次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收获颇丰,对数学本质有更清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新课程改革的激情。数学在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众所周知,如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每个行业,对于我们这一行业,特别是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更深的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拓宽了教育视野,提升了自我素养,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本次培训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修平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对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真正沉浸于自己职业当中的教师才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如果你热爱自己的事业,你就不会觉得累,而是感觉很幸福。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2】
在16日下午,我们学校和博奥学校的数学老师在一起讨论了几个教学中的问题,老师门积极发言,教研气氛热烈。在谈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时,受其他老师启发,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有以下几点小想法:
1、在教学中尽量选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或者用孩子们喜欢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孩子,让孩子主动地认真倾听。今年我刚教完一年级,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好动、自制力差,如果是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一节课连五分钟也听不进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吸引住孩子。如果课本上的情境图正好是孩子感兴趣的,那我们就可以直接用这个情景进行教学,如果课本上的情景距离我们的孩子实际生活比较远或正好是孩子们不感兴趣的,那我们就要动脑筋思考该给孩子创设怎么样的情景。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在教学中习惯用孩子们身边最简单、最常用的情景来教学,孩子们不但接受起来容易、兴趣高涨,孩子们很容易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适合孩子,可以讲成生动故事、安排小游戏等等,让孩子主动地跟着老师走。
比如说在教学认识左右时,开始让孩子们到黑板上贴图形说位置,当孩子在黑板上讲解时,其他的孩子根本不感兴趣,对别人的解说听不进去。于是我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学习用品每个人都摆一摆,同桌互相检查,这样孩子们对活动的要求就听得特别认真。
2、在教学中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孩子们的攀比心理比较强,利用这一点看到有同学不认真听时就表扬那些特别认真的同学,最好是表扬他的同位或前后桌,这比批评孩子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可以在班里设置评比栏,上课认真听课的孩子可以得到小红旗、小标志,还可以在班里评选“倾听小明星”等等一系列活动,而这一些都是低年级孩子们非常热衷的。
低年级孩子的每一个好习惯的形__需要老师的细心、耐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需要所有的任课老师一起共努力效果才更好。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
无意间回忆起某件事或物,总是会别有一番风味,此时的我们不需要吝啬我们优美的文字。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反馈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效果。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的全面介绍,欢迎你来品鉴本文!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1
一、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这样,能使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3、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生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4、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在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刊杂志等。
二、通过教学,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中的“双基”与传统教学的“双基”的区别
有的数学课堂上学生非常活跃,课堂气氛也很好,甚至还有表演,这些对于学生来讲,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数学课不能忽略数学的特点,“双基”的教学是中国的特色和传统。
1、传统教学的“双基”特点
传统教学的“双基”是以知识为本的。老师传授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接受、存储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近十几年来,尽管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过分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内容庞杂、专业性强,而且脱离生活,就像搞专门研究似的。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2、新课程下的“双基”特点
新课程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里,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个定语“适应终身学习”,这就和传统教学的“双基”区别开来了。实施新课程,要用是否“适应终身学习”来衡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在于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3、新课程理念下“双基”学习本身决不是单纯的学知识和练技能
任何一个学习过程总会有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价值观这些因素,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总伴随着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监控等学习策略。因此,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双基”学习是不存在的。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特点,实施新课程决不能忽视“双基”。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2
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了解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核心素养有三点: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其实这三点归根结底就是明确要发展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趋势,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考试题中已经初现端倪了。未来的数学题,可能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文字,把数学关系隐藏在大段的文字中,让学生分析提炼。也可能会先介绍几个新知识新概念,然后让学生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后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学数学,恐怕就行不通了。
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原动力。
2、引发数学思考,感悟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新课标主要体现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关注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三会”的主要表现相对独立、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重在关注学科融合和内在联系;构建内容结构既要关注数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又要关注核心素养整体性培养的要求。“三会”是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培养的一致性要求。内容组织不仅要关注数学内容的主线,还要关注核心素养培养的一致性。使数学抽象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发展的一致性体现在让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先经历从数量到数、从数量的多少到数的大小的抽象过程,然后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进一步的抽象过程;教材在初中阶段也需要设计相应内容,为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内容奠定基础。将“负数”、“方程”和“反比例”放在了初中学段,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调整。在小学阶段,学生只需要感悟数学的说理;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符号表达数学道理。教材编写应关注核心素养发展的阶段性,新课标遵循螺旋上升原则,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使教材体现核心素养发展的阶段性,有利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新增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全部更新优化整合;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形成了教学评的闭环。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这一系列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使我倍感压力,我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细致地去研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用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教学,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3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经过这几天线上学习,让我获益匪浅,既增长了知识又让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作为一名教师,踏上工作岗位我感到对待学生不应总是摆出教师的架子,应该亲近学生!
1、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2、重视课堂的教学实践。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时间,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讲课过程中,我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
4、热爱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尊重这样的老师,愿意上他的课。5、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社会满意的教师。争取在最短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今天上面这些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22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方便大家阅读。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4
2022年4月21日颁布新课标后,我认认真真读了三遍《初中数学新课标》。新课标指出,学是数学学习的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要求教师为上实转变,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主探索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对于新课标,我感悟颇深,也有了真切的体会。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步理解了数学是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既要使学掌握现代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的不可替代作,因此,数学课程应致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标,要向全体学,适应学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更加懂得了作为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国家未来才所担当的责任之重,更加要遵循新课标,上好每节课。
、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的教学活动,是师双向交流,交往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学围绕着教师设计的课堂这条主线,思维速运转,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应有能的提,数学思想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悦,创新思维活花的迸射。
三、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课堂教学要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的数学学习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数学学习的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关注学个性与潜能的发展,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数学教学要关注个体差异,促使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课程应致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标,要向全体学,适应学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同样也要保证每个学都有所收获,既要保证学困能学得进去,要保证基础的整体发展,更不能压抑尖的个性及特长,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法满他们的学习需要,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做每个学学习数学的引导者,持者,做他们学习数学的坚强后盾。
初中数学课程应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既要关注学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数学学习的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多元化的标,关注学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在学校的教育改中,作为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实施的引领者,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法投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在新课改中获得能的提。设计堂课时,新课的引,题的选取及安排是上好节课的前提条件。总之,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互动、学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成过程,注重了学的情感体验和能的培养。对新课改,我们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上要求必须放下“架”,让学喜欢你,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的格,努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式都要以学的发展为中,以提学的全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标。
总之,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坚定新课程的理念,坚持实施新课标,确“以为本”的思想,认真上好每节课,使得我的每个学在每节数学课都能有所收获,既学到数学知识,有能的提,思维的发展,数学思想的形成。使得不同的学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为他们能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有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点得体会,可能某些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我对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在以后的作中会不断的提升,完善,时刻看到、认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