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点。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22总结推荐高三数学必背知识点总结17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JK251.coM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JK251.com延伸阅读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集合、简易逻辑
1、集合;
2、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逻辑连结词;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二、函数
1、映射;
2、函数;
3、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6、指数概念的扩充;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数;
9、对数;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1、数列;
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周期函数;
11、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的图象;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5、正弦定理;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六、不等式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直线、平面、简单何体
1、平面及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5、独立重复试验。
必修一函数重点知识整理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对x∈R时,f(x +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6)y=f(x)对x∈R时,f(x+a)=—f(x)(或f(x+a)=,则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
6、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
7、(1)(a>0,a≠1,b>0,n∈R+);
(2)l og a N=(a>0,a≠1,b>0,b≠1);
(3)l og a 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4)a log a N= N(a>0,a≠1,N>0);
8、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
(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
(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9、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0、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
(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6)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
11、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2、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13、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分离参数法;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拓展阅读:高中数学复习方法
1、把答案盖住看例题
例题不能带着答案去看,不然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么,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
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
经过上面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看问题也全面了。如果把题目彻底搞清了,在题后精炼几个批注,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获会更大。
2、研究每题都考什么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熟能生巧”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题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很多题。
3、错一次反思一次
每次业及考试或多或少会发生些错误,这并不可怕,要紧的是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重现。因此平时注意把错题记下来。
学生若能将每次考试或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分析,并尽力保证在下次考试时不发生同样错误,那么以后人生中最重要的高考也就能避免犯错了。
4、分析试卷总结经验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
关于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70字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关于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7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1.氧族元素概述
(1)包括:氧(8O)、硫(16 S)、硒(34 Se)、碲(52 Te)、钋(84 Po)等几种元素。
(2)周期表中位置:VIA族;2-6周期。
(3)最外层电子数:6e。
(4)化合价:-2,0,+4,+6(O一般无正价)。
(5)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即rO
(6)元素非金属性:从O→Te由强→弱。
2.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1)相似性
①最外层电子都有6个电子,均能获得2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②在气态氢化物中均显2价,分子式为H2R。
③在最高价氧化物中均+6价,分子式为RO3。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 RO4。
(2)递变性(O 、S、 Se、 Te)
①单质的溶沸点升高,氧化性减弱。
②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减小,还原性增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
月度总结推荐: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怎么写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您的需要,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月度总结推荐: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怎么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总结阅读: 高三数学高考知识点回顾大全之四
学生时代,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一篇好的范文会让我们学到东西,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总结阅读: 高三数学高考知识点回顾大全之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集合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真子集数为2^n—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2;
(2)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
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
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
⑧利用函数有界性;
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若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
②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与外函数;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外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函数的值域。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1)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2)是奇函数;
(3)是偶函数;
(4)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
(5)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总结阅读: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其二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阅读: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其二,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等”。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
(1)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乙醇等。
(3)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双原子分子。胶体粒子及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4)要用到22.4L·mol-1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用此概念;
(5)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6)注意常见的的可逆反应:如NO2中存在着NO2与N2O4的平衡;
(7)不要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也不能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求算一定要细心。如Na2O2+H2O;Cl2+NaOH;电解AgNO3溶液等。
高考化学基本知识
化学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8)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9)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10)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1)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
(12)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13)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4)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
高考化学知识点
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 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Cl)。
9.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10.溶解性
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单质碘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于水,当温度大于70℃时,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苯酚熔点为43℃,70℃时苯酚为液态)。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在上述物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还有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例如,石灰石溶于盐酸,铁溶于稀硫酸,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等。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11.液化
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贮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能耐高压,以确保安全。
12.金属性
元素的金属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亦越强。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在各种稳定的同位素中,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铯的碱性也最强。除了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强弱的金属性,某些非金属元素也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如硼、硅、砷、碲等。
13.非金属性
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吸收)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单质越容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很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Cl2O7)的水化物—高氯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一种酸
优选: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范例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这篇《优选: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范例》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与H2O化合生成H2 SO3,SO2+H2O =H2SO3)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②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2SO2+O2=2SO3
③弱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④漂白性:SO3可使品红褪色(可逆,加热又恢复红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②形成酸雨pH
③含SO2的工业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2022范文: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整理超全版之四
学生时代,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范文: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整理超全版之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安排好学习和复习的时间
对于高三的学生们来说,可以好好学习和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一方面要上新的课一方面又要复习高中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只有安排好学习和复习的时间才能拿到化学高分。想要更好的掌握高中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同学们可以通过教材、考纲和模拟试题进行复习,相信在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就能发现自己的化学成绩提升了不少。
正确的复习方法
很多高三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掌握高中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所以即使他们很认真的在学习和复习依然没能得到理想的效果。想要更牢固的掌握高中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必须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复习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比如归纳整理重要的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重点去记,在将多数知识点都记住之后高考时面对化学考试就不用担心了。
多做真题
每一次考试之前老师都会准备好几份试卷来给学生做,这么做主要是想让学生们对题目更有印象,所以想快速掌握高中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的同学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进行复习,可以跟老师提出这个方案也可以直接到网上下载化学真题,对于经常犯错的题目要多去分析然后掌握解题的方法,实在弄不明白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
[实用]初三数学主要知识点其二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实用]初三数学主要知识点其二》。
轴对称知识点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不等式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
2.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
即:a>ba-b>0;a=ba-b=0;aa-b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4.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教你写范文:高三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四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你写范文:高三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四》,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
1、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换取外币增多,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2、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换取外币减少,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
(1)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和出外国消费,不利出口,)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和出外国消费)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者]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二者成反比,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下降,反之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①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需求弹性小)
②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变化:互补商品—通向,替代商品—反向)
2.价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企业]
(1)调节产量。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增加产量。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减少产量。
⑵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客观因素----根本原因:①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人们的收入差距)③.物价影响消费。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反之,购买力上升。④商品性能⑤国家消费政策
2主观因素:消费观念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还会受到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四、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1)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六、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①有利于扩大就业②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③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④有利于方便人民生活⑤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⑥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七、如何成功的经营一个企业?
①方向(或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规划的公司制改造(即改为股份制)
②战略--.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创新--要提高企业经营者、劳动者素质,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⑤诚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⑥责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⑦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又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⑧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⑨规模--还可以通过兼并,强强联手,扩大规模。
⑩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学会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八、就业
1.为什么就业难?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步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④就业观念不正确
2.为什么重点关注就业?
[社会]经济--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政治--③就业是安邦之策,有利于社会稳定
[个人]③经济--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④文化--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国家]①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就业规模。
②党和政府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方针。③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者]①每个劳动者都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要转变就业观念。②努力学习,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
[企业]①努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岗位。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③承担社会责任。
4劳动者维权
(1)劳动者的权益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②取得劳动报酬③休息休假④接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2)为什么要关注维权?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劳动者各项权利和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满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3)如何维权?[国家]①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制度。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③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企业]①增强法制、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②遵守劳动法和职业道德。③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个人]①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前提、基础)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重要依据)③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④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诉讼、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九、为什么要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体现。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积极性。④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⑤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⑥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十、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1)根本举措--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
(2)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提高两个比重--①提高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①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②要规范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
(6)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
十一、财政作用:
1.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
2.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三农、国防、文教卫生等公共领域)
3.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新修订内容)(重中之重)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市场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配置资源,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弊端。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十三、围绕主题抓住主线(重中之重)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涵略但要注意新提法)。
2、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思路:一个立足点,两个更多依靠:市场结构与资源结构)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思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
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思路:区域结构)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思路:一条道路、三个方针、一个新型关系)
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②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十四、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模板)
(1)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宽层次、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思路:落实主题、主线)
(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①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②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的有机结合。
③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出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4)学会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5)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十五几个公式性的东西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货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外汇变化:甲国:乙国汇率m:n,甲国货币贬值10℅,则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关系表现为:m:n(1-10℅)。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价值量变化计算:甲国m商品去年为价值10元,今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今年m商品价值量为10÷(1+25℅)。
物价上涨计算:甲国m商品去年价值量为10元,今年该国物价上涨率为25℅,则今年m商品价格为10×(1+25℅)。
总结收藏: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如何写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总结收藏: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方法步骤:
一找、二比、三判断
要做好科普文这道题目,必须切实运用“一找”、 “二比”、“三判断”的方法。
科普文阅读题,主要考察以下几种能力: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信息筛选整合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与想象的能力等。
(一)找:不管从哪个角度命题,我们解题的第一步都是“找”。读完材料,审完题干(题干不可不审清),开始逐项排除。逐项排除,就得找。怎样找?可先锁定大点的范围。如Ⅰ卷5题,很显然,应锁定材料的第二段,因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这句话在第二段。这一结论的论据或在前或在后。接下来可锁定较确切的范围,如Ⅰ卷6题,A项须找到第二段倒数第三句,B项须找到第三段第二句,C 项须找到第四段第三句(有的同学会找到第三段的第四句,并对“安定”大做文章——这是没有找准)。这里要“找准”,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出题点与“理由”所在相隔很远。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有“全局”意识。D项须找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又如Ⅰ卷7题,各选项也得先找准文中对应的部分,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及判断。找准选项在材料中的对应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找不准,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分析、推理、判断建在了错误的基础之上。
(二)比:科普文的阅读一般说来是比较简单的,有的题目在找准材料当中的对应内容之后,再一比较,就可解决了。如Ⅰ卷6题,Α项,可找到第二段倒数第三句(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就可以明确地知道“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的断语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而有的时候,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同学们仔细地比较。如Ⅰ卷6题,Β项,可找到第三段第二句(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然后认真比较,发觉选项中有意地用“联结”一词偷换了“阻隔或护卫”,而“阻隔或护卫”绝对不能等同于“联结”,故可断定Β项的表述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另外,有的时候,需要我们通观全篇,而不能只盯住一处。如Ⅰ卷6题,С项,如果大家找到了“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就以为找到了比较点,并断定С项前半符合原文意思,后半不符合原文意思,就会选错答案了。殊不知,С项后半也有充分的根据,只不过在末段(第三句)。
总之,大家在比较时,一定要比得细致,比得全面。
还得提醒大家一点,有时我们可以比较选项。选项之间的比较,时有出奇制胜之效。如Ⅰ卷5题,ΒСD三个选项与А选项的陈述角度是不同的,可初步断定А选项是错误的。
(三)判断:科普文的解读离不开判断,找比较点要判断,比较时要判断,筛选信息时要判断,理解文意要判断,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主要是指“从已知到未知的判断(推断)”。
这里的判断,要想准确,就必须准确、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意思。如Ⅰ卷7题,А项,由原文无法推断出这一结论。Β项可从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推知。С项由第三段中间部分可知,此处将原文中“向南跨越中条”与“从南面北越中条”的两种做法强加在一起,表述错误。而D项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并非“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而是要确认“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
从已知到未知的判断(推断),需要合乎逻辑的推理,切不可只凭主观臆断,也不可仅凭自己对材料的大致理解,就稀里糊涂得出结论,一定要找到确切的根据,找到合理的解释。
总之,一找要找得准确,二比要比得细致,三判断要判断得“合理”(合乎事理逻辑)。
三、科普文解题应强化两种意识
科普文解读不能“盲人骑瞎马”、“跟着感觉走”。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呢?关键在于强化如下两种意识。
(一)具体的语境意识
语境,是指语言运用和理解的环境,它由有关的词语、句子、段落组成,又对其产生特定的约束作用。因此,在解读一篇具体的科普文阅读材料时,就应该先确立语境意识,即把握、提取、筛选、判别、分析有关的信息时,都应该并且能够从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找到注脚或依据,并借此解决掉问题。强化语境意识,有助于我们有效地避免两种常犯的错误。
节外生枝
近年来,科普文选材更注意时效,内容上与中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距离,因而有不少考生在解读时,会有意无意地和自身掌握或积累的相关、相近知识牵扯起来,甚至在不甚了了的情况下,脱离阅读材料的实际,凭“经验”去臆断。例如,有一篇介绍科学利用植物纤维废料生成的乙醇作燃料能带来众多益处的材料,其中问“乙醇燃料是汽油最佳替代品”的说法是否合乎?
实用范文:地理高考知识点其三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去记录重要的事情。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实用范文:地理高考知识点其三”,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n-1)d≤?h
4.流域面积的计算: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④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⑤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6.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 Vф=V赤道cosф=1670cosфkm/h;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大。
7.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8.昼夜长短计算: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 /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9.太阳直射点的确定: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10.温度计算: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②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③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下100m,地温增加3℃。
11.气压梯度计算: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为气压梯度,计算公式为△P/△d。
12.河流径流量的计算:径流量=降水量一蒸发量。
1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
14.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15.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16.运动器感觉昼夜更替周期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
好文分享: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其一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好文分享: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其一”,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熔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要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如NaCl融化。液化: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时放热。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氨气、Cl2等气体易液化。催化: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风化: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全部或结晶水的现象。歧化:是同一物质的分子中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钝化:使金属表面不易被氧化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如Fe、Al等金属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从而阻止内层金属进一步被氧化。净化: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使纯净。①水的净化:如将明矾加入水中可以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从而使水澄清。②气体净化:利用化学试剂将气体中的杂质逐渐消除达到提纯目的。酸化:加酸使体系由碱性或中性变成酸性的过程。如检验卤离子时(卤化物或卤代烃)常常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高锰酸钾常加硫酸酸化;检验硫酸根常要先加盐酸酸化。硬化:物体由软变硬的过程。①油脂的硬化:不饱和酸甘油酯加氢后由液态油变成固态脂。②石膏硬化:在熟石膏中加水,一段时间后硬化,变成生石膏的过程。③水泥硬化:水泥加水之后,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胶状物,并逐渐凝固,形成固体过程。炭化:①干馏:将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下加热分解为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和固体(焦炭)产物。②用浓硫酸等将含碳、氢、氧的化合物(如糖类)脱水而成炭的作用,也称碳化。皂化:皂化反应是碱催化下的酯水解反应,尤指油脂的水解。
狭义的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反应。这是制肥皂中的一步,因此得名。气化:通过化学变化将固态物质直接转化为有气体物质生成的过程。如煤的气化。氢化:有机物和氢起反应的过程,氢不活跃,通常必须催化剂存在才反应。增加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数,使不饱和有机物变为饱和有机物,如将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油脂氢化。活化:化学反应中,在相同温度下分子能量不完全相同,有些分子的能量高于平均能量,称为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不一定发生有效碰撞。老化: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暴露于自然或人工环境条件下性能随时间变坏的现象。硫化:线性高分子中加入硫以后通过通过交联作用而形成的网状高分子的工艺过程。即是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或硬质橡胶的过程。裂化:使长链的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的小分子烃的反应过程。我国习惯上把从重质油生产汽油和柴油的过程称为裂化。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提高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