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k251.com - 关于读书的苦与乐的范文】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家访中的酸甜苦辣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教育局于近期倡导“鄂州市万名教师家访活动”,这项久违的群体教师家访活动,很快又在鄂州城乡悄然兴起。为响应市教育局号召,我与我的同行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我班级中百分八十以上的学生家庭。没有想到这种走家串户式的家访,竟让我“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
贫寒家境让我酸溜溜
星期五的下午,按柯芳林同学羞涩的描述,我在柯畈楼房林立的房子中间,很容易找到了她的家。这是一间不到十二平方米的低矮平房,被隔成三个小间,家里什么电器也没有。柯芳林和她七十多岁的外公、外婆就生活在这里。虽然我了解这位失去双亲的学生家庭状况,但我没有想到她的家是这样的寒酸。她的外婆热情地接待了我的家访,我将柯芳林在校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告诉了老人,也从老人的话语中进一步了解到她们的生活现状。她家三口人,全靠政府每年二千四百元钱的救助过日子。由于两位老人已不能劳动,这点救助钱仅能维持吃饭……听着老人娓娓的陈述,我心里特别的愧疚,我曾批评过柯芳林抑郁寡欢的性格,我曾斥责过柯芳林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任务,我曾恼火过柯芳林没买课外资料……今天看来,是我错了。当我走出她家时,心里酸溜溜的,良心和责任感,使我想到了我当前应该做的事:在剩下的日子里,尽量把阳光洒进这个忧郁孩子的心灵,多关心、多体贴、多鼓励她坚强的走好每一步。但我更想到了这个即将毕业,可能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孩子,她将向何处处?
尊师重教让我甜滋滋
余明是一位既聪明又贪玩的男生。经常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是班级里典型的“紧盯型”学生。星期三晚上,我在电话里与余明家长进行了家访预约。第二天下午,当我们走进他家时,迎接我的是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像欢迎贵客到来一样,特别热情,并且准备好了晚餐。在他家堂屋的墙壁上,我见到了余明读小学时多次获得的奖状,脸红了。我们的谈话也便从这些奖状开始。余明读小学时成绩很棒,进入初中后,由于父母出外经商,余明就由爷爷、奶奶照看。两位老人识字不多,又特别溺爱孙子,生活上照顾得很周到,对学习可帮不上忙。更糟的是这个从湖区走出来的孩子,来到集镇后便迷上了网吧。七年级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读九年级时便分到了我这个普通班上。
“老师没有教好余明。”我深情地对他们讲。“哪里话,这只能怪我们钱迷心窍,宁舍儿,不舍钱。今年我们在家,余明再也没有上网,成绩也有所上升。这怎么能怪老师呢!”余明的爸爸宽慰我道。在这轻松和眭的谈话中,我们按照事先准备的家访计划和家长商量了后段对余明的管教方案,达成了共识。当我们告辞时,他们再三挽留我们吃晚饭后再走,由于我们已相约了另外一位学生家长,我们只好婉言谢绝。他们全家人一直相送我们到村口,不停地说感谢老师的话。
淳朴的民风,真诚的谢意,真让我们受宠若惊。一次简单的窜门,一次真诚的沟通,竟让我留下丝丝甜意。一个学生是班集体的几十分之一,而对于每个家庭他却是百分百的希望。只要我们真诚的关心了学生,我们才会有自身价值。
吃闭门羹让我苦楚楚
我用一整天的时间,骑着单车,走访了山区三个村七位学生家庭。山区的道路蜿蜒起伏,坡特别多,再加上路况不熟悉,时常吓得我冒一身冷汗。好不容易在大山坳中找到村庄,问路可成了问题。山区人烟稀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我在去一个学生家途中,找了三个人问路,一个是哑巴,一个是聋子,令人哭笑不得。当我在最后一个向导的指点下找到这个学生的家时,大门紧锁,家长外出了,只好徒劳而返。走访七个学生家庭却有五家让我吃了闭门羹。碰到的两位家长,那也是令我尴尬。一位学生家长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哪个班级读书。另一位学生家长,在我先夸奖他孩子在校闪光点,后委婉指出孩子逃学、上网的弱点时,他认为孩子不乖是天生注定的,随他去吧。一副淡然冷漠的神态,让我进退维谷之中。人疲惫了,家访的效果没达到,心里特别的不是滋味。
谗言冷讽让我辣乎乎
曾经让无数成年人难以忘怀的家访,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现代生活所摒弃。尽管我多次对学生们讲,老师此次家访,不是上门告状,而是与家长沟通,有利于同学们的成长。请同学们回家后告诉家长一声,老师近期会来家访,可仍然有学生心有余悸。
一个周一的下午,虽有预约,但还是没有在这个学生家中会到家长。通过热心人的指点,我终于在这个塆子的牌铺里找到了正在打麻将的学生家长。“我孩子在校犯了什么事?”家长一句冷冰冰的问话让我惊诧。我忙作出解释,只见她仍在专心致志地摸牌、打牌,我自讨没趣,便忙告辞。刚走几步,便听到她和牌友们议论开来:“老师走访,假关心,学校平时少收点费哟。”“说是读书不收费,我的孩子这学期已交了几次费。”那位学生家长接下话,“前几天搞什么‘迎奥运书画、建筑模型大赛’,强迫每位学生交32元钱。”另一位牌友说:“几张纸收32元钱,老师的心太黑了。”“不黑心,……”见我没走多远,学生家长圧低了声音,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楚,只听见传来一阵“嘿,嘿,嘿”的奸笑声。
听着这谗言冷讽,我的脸辣乎乎的,我真想转身质问她们几句,可今年毕业班的几次收费是事实。低素质的家长,低下的教师职业,还能与她们论得出理来吗?我真后悔不该来家访,我更义愤填膺!此刻我只想大声呼吁:关部门在组织各类学生竞赛时,不要以营利为目的,不要按参赛人数比例设置奖项,要根据学生特长,自愿参与的原则,还教师们一个清白!此刻我更想大声疾呼:家长们不要戴着变色眼镜来看待教师,我们仍然是红烛,我们仍然是园丁,我们仍然是一头“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孺子牛!
生命需要以生命来孕育,心灵需要以心灵来相应,情感需要以情感来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真诚沟通与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团结协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那就让家访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成为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心连心的彩虹之桥吧!
jk251.cOm扩展阅读
教师家访阶段性总结范文
教师家访阶段性总结1
我从教30年,班主任总是年年任,总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老师。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本人收益颇丰。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等,单纯的依靠自己的平时发现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很有必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更好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可以了解学生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事情,也有利于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更好的处理学生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老师要与家长相互了解和沟通。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情感融洽,通过交流,家长们对学校工作多了理解,少了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在家访中让家长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家访可以更深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家访,可以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感到老师更加亲近。通过家访,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会比单独说教收到的效果大得多。通过家访了解到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粗暴,让孩子在家里产生了逆反的心理,从而也找到了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好的主要原因,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深受家长的欢迎;通过家访了解到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过于包办孩子,忽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老师帮助家长分析这些做法的危害,并建议相应的好的做法。
二、老师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对学生进行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开学初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在家访过程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增长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家访。在家访过程中,其中有许多家长都会认为“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对一些学生的点滴进步或取得荣誉时不妨也打个电话报喜,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心。。通过彼此的坦诚交流,家长对老师更加信任,家长愿意把孩子在家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透露给老师,家长愿意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说给老师听,让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让老师知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老师也愿意把自己在平时教育学生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告知家长和家长分享。
三、 让学生愿意和家长及老师的沟通。1、家访中要学会了解。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切中要旨。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2、老师要用爱心感化学生。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3、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4、老师要专心听学生倾诉。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
通过坦诚和互信的家访,孩子知道老师和家长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孩子更愿意多和家长及老师沟通,愿意当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
教师家访阶段性总结2
一个月多月的家访活动,终于搞了一个段落,在这次走访活动中,我感受颇多。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一年来,自始至终,保持着与家长的联系。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次次给家长“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教师家访阶段性总结3
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作为教育系统的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这两天我和搭班的的老师一起走访了我们班的12名学生。这十二名学生主要包括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
小学教师家访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毛A家,费劲周折才找到了他家。有一个很小的院子,一进房子,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我们只能坐床上。(即使这样的地方,也是租来的)家长很是诚惶诚恐,我赶紧说明了来意,并亲切的摸着毛小云的头,冯老师也关切的询问家庭情况,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并告诉他们学校的办学方针,努力方向,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家长逐渐的放松了,开始和我们自然的交流起来。家里三个孩子,父母都在打零工,冬天了,零工也不好找,就都在家里歇着。一张陈旧的茶几上摆放着孩子的寒假作业,旁边放着一个还放着馒头的盘子,一看就知道茶几即是书桌,又是饭桌。此时,我的心头涌入千般感受,总是责备他作业那么不整洁,但却没有想到他就是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用心的写着每一个字,努力的学习,愧疚的我不由得怜爱的把孩子拥入我的怀中.....
B家住的比较远,害怕家长不在,我提前打电话和家长联系了。因为不认识路,家长便就出来迎接我们。边走边聊,在寒风中走了许久才到他家。没想到这个孩子每天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上学(步行四十多分钟),真是辛苦啊!每次他迟到我就批评他,他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从没有给我辩白过,真是惭愧啊!当坐到他简陋的家的时候,我表达出这个孩子上学很辛苦,没有想到,家长却说,这没有什么,像他们这样从内地很贫困地区来新疆的打工者,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他们因为在内地的偏远山区,别说上学了,就是吃饱肚子都是问题呢!他们虽然很年轻,B的妈妈今年才26岁,但是一天学也没有上,最大的收获是给B又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严重超生啊!越是穷,越要生!)现在虽然比起其他同学家里的条件差些,但是孩子能上学就是家长最大的欣慰了。
走访的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内地来疆打工者,没有固定收入。很年轻,但是因为贫穷都没有上过学,每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居住条件差,学习环境差,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为生存奔波根本无暇关心孩子学习。通过走访,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学校80%是外地来疆打工者,被外面的人称为打工子弟学校,而在我们班,打工者就占了70%。这些孩子和所有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渴望知识,渴望成长。他们有着城市孩子所没有的淳朴,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力,自理能力强这些优秀的品质,但是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习惯等方面却不容易教育,因为父母忙碌和没有文化,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视野狭窄。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应该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更要有耐心一些,关键还是要有一颗爱心。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的爱的缺失,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多给这些孩子爱心。我想,即使是父母没有文化,即使家境贫寒,只要学校能给一个宽松的充满爱的环境,这些孩子一样都会很优秀的!
教师家访阶段性总结4
现如今,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本周是我们学校的家访日,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每个人都感受颇深。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绩
首先获得了许多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在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普遍较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有些家长无法参与到我们的家访活动中来,我们教师也无法得到部分学生具体的信息反馈。二是很多孩子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照料,老人大多比较溺爱孩子,无法适应学校有规章制度的教育生活。三是部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校纪律差、不会做值日、书写姿势不正确,长期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使老师在日后的矫正过程比较困难。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校的联系,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要注重访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三,要学会体会家长的心情。也许一个学生在班上是很不起眼得,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通过交谈,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要深刻了解家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作为班主任,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奉献自己的爱心,努力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 。
教师家访阶段性总结5
家访工作是家校联系和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班里的学生、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情况。家访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就能促进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于教育好每个孩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身为一个班主任的我,在工作中我是很重视家访工作的,下面我就谈一谈从“我的家访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几个方面跟大家共勉。
一、家访工作进行的时间问题:生活在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人们都比较忙,所以在家访之前我都会先对学生进行了解询问或给家长打电话询问以下几个问题:他的父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什么时间段都在家?家庭的详细住址是什么?(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来自务工家庭,经常搬家的情况普遍存在,比如开学初和现在的家庭住址不一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在家访前都会做好询问工作,然后最终确定家访的时间,以免给家长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的影响,同时当我们把工作做到位了,学生家长会更理解我们的用心,同时也会更加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从而使我们的家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消除家访工作的误区和误解: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会误认为只要是老师家访,那就肯定意味着学生在学校犯错误了,老师来“告状”了。我们在家访时一定要解除家长对家访理解的这个误区,我是这样做的:先了解询问家长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包括生活方面和学习方面,在谈话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还是批评了孩子的一些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接着我再告诉学生家长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一面,孩子还是有很多发光点的,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还是值得家长和老师以及同学的肯定的,这样一来家长认识到:“哦,原来我的孩子还是不错的,尤其在某些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让他们认识到老师来进行家访不是以“告状”为目的的,这样来消除家长对老师家访的误区和误解。在消除误解的基础上,我的家访工作都进行得很顺利,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三、家访工作时的谈话艺术:在以上消除家长对家访工作的误区和误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学生家长进行顺利的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家访不是告状而是帮助家庭、家长教育好孩子。在谈话时我们应该谈话的方式、方法,说话的语气、语速、用词等好所方面。比如:我在对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家长进行家访时,我是这样说的:“家长朋友你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给了我一个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那为了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下面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向家长朋友做一下总结。”这样让学生家长认识到:老师这么看重我家的孩子,这个老师很有责任心,我们做家长一定也得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教育好孩子是老师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
四、家访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学生:老师家访的初衷是想和家长一起配合教育好学生,需要进行谈话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方面的表现,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存在的不足之处等等方面。只有把家访工作做扎实了、做到位了,我们的家访才可能会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其实家长很愿意告诉老师孩子在家的表现,尤其是孩子表现不太好的方面,类似于家长在向老师“告状”。从家长的“告状”中,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家长打开心扉愿意跟老师沟通,愿意告诉老师孩子在家的表现,想让老师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其实这是最好不过的,只要家长愿意讲就是最值得我们高兴的。我曾经对一个学生的家长进行家访,原计划一个小时结束,结果家长给我在一块交流了近两个小时,他把学生在家表现的很微小的细节都一五一十得告诉了我,能看得出来有些家长还是很细心的。
五、家访工作的作用:在进行过家访之后,我发现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被拉近了,学生有某种想法的时候愿意分老师沟通了,对我们从抵触到愿意沟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对老师和学校的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从以前的不信任、不配合到现在的信任和配合,我们在做工作时真的省力了很多、也省心了很多,这些都归功于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时间的延长,我慢慢发现经过家访过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进步,具体表现在纪律、卫生、学习以及其他方方面面,我们班进步最大的应属范越同学,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很内向,有事不愿意跟老师说,包括同学。了解了这种情况后,我对她的座位和同桌进行了调整,并且分配她担任小组长的职务,经过了这段时间我发现范越真的进步了很多,包括学习、与人交往和工作能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班的陈星星同学,他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在班里的小毛病很多,经过家访之后,我发现他的小毛病少了很多,也知道认真听讲了,作业也及时上交了,卫生打扫的也很及时、认真,比以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切实地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相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
教育好学生是我们老师不懈的追求和责任,教育好孩子也是家长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和家长有共同的愿望——教育好孩子“教好书,育好人”。
家访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老师,你来家访吧”——一次特殊意义家访的思考集合
案例描述:
国庆长假到了,作为新接手初二班级的我来说,想好好利用这个长假更进一步地了解我的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说起我的这个班级还真是很特别,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北方山西、陕西的,有南方江西、福建的,还有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学生性格各异,学习、生活习惯各有不同。看来想走近学生,必须先走进他们的家庭。
放假的前一天,我告诉学生我会在假期走访他们的家庭。学生神情各异,有的吐着舌头,摇着头,好象在说:“完了,老师又要来告状了。”这是一群平时喜欢闹事,学习不努力,功课不理想的同学;有的则面露微笑,表情自然,好象示意:“没问题,欢迎老师来报喜。”这是一批平时关心他人,学习有上进心,各科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留在了我的身后,也留给了我一份担心:家访会怎么样?如果不受欢迎,那又怎么办?┄┄
“天公不作美”,还是晴娃娃的脸在2号一早却转入了小雨、阴冷的天气,我披上秋装盘算着什么时候去家访?又该先去哪一家呢?11点多,正是吃午饭的时间,电话铃声传来,“老师,你下午有空吗?”“阿,有空,什么事?”电话的那一端是班级里的台湾学生小伟的声音,我来不及多想,小伟又说了:“老师,如果你愿意,下午你来家访吧!我妈在家,你来陪我妈聊聊天吧!如果可以的话,把你儿子一起带来玩。”什么?!我呆住了,这孩子什么意思?教书十几年,我还是头一回受学生主动邀请去家访,更新奇的是被邀请家访的理由是陪他的妈妈聊天,还希望带着儿子去。(儿子放学总在我办公室,事后想来想必他们有些熟了)这听起来不象是去家访,我没有马上给小伟明确的答复,只是告诉他如果我有空就来拜访。
搁下电话,我前思后想,去还是不去?眼前仿佛又看到小伟平时在校的表现:沉默,不好表现,班级里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懂事,似乎比同龄的孩子更成熟,从不给老师添麻烦。此时,我又想起了物理老师曾告诉:上实验课之后,班级只有小伟把自己实验后的桌面打扫地干干净净。如此一个懂事、有着极好的个人素养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表现自我呢?如此一个寡言少语的孩子今天怎么会如此主动邀请老师去家访呢?想着,我决定前往家访。
很快,我带着三年级的儿子来到了小伟家,小伟的妈妈一边寒暄,一边热情地拿出了水果。小伟则在一旁似笑非笑地远远地看着我,在他的身旁还有两个弟弟。小伟妈妈招呼着孩子们去书房玩,小伟带着弟弟和我的儿子转身进了书房,羞怯地丢下一句话:“老师,你慢慢坐,和我妈说说话。”从一点到四点,整整三个小时我几乎在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小伟妈妈是个善良能干的台湾女性,在台湾她不仅承担家里所有的家务活,而且在照看自己三个孩子的学习、生活之外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患有智障的大伯,小伟的爸爸则在上海工作已有五年了。直到今年6月初,全家才陆续地来到上海,看着妈妈如此地辛苦,作为老大的小伟心疼不已,总想默默地为妈妈分担。言语当中,我似乎感受到小伟在他妈妈眼中是个骄傲。我也读懂了小伟邀请我这次家访的真正原因是:妈妈刚来上海,很孤独,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而我则充当了陪聊的角色。接下来,我参观了小伟的起居室和书房,小伟则跟在我的身后充当我的解说员,一句,两句,┄┄,小伟的话开始多了起来,甚至和我讲起了在台湾时学校各类有趣的事情。此时的我完全感受不到是在“家访”,耳边还不时地传来我儿子和小伟弟弟的嬉闹声,在我的默契配合下,小伟妈妈很开心,我也看到了小伟的灿烂笑容。
案例分析:
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家访:既没有谈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和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好象到了一个久违的朋友家做客而已。之后小伟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小伟觉得今天最开心!如今的小伟能说会道,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和我的相处更是自然,毫无拘束感,就象我的忠实伙伴一样。我想应该归功于那次成功的“家”访,一次真正意义地彼此真诚的交流互动。
家访后的感觉很丰富,思考也更多,爱孩子就应该让他更好的成长,让他更好的成长就应该更了解孩子,以最适合他的成长方式和他交流。以下是我对家访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思考一: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去家访?
学生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校内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校外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亦会产生重大影响。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负责人,要搞好本班工作,教育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首要的前提工作是要了解学生。家访是了解学生校外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并结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班主任才能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困材施教,教育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家访还可促进学校与社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这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推动素质教育,无疑是大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幼小的心灵。”从教育理念出发,学校教育不应只是学科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育健康的情感——爱的情感。而家访,是对“以爱育爱”这个教育理念的很好诠释。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走近家长,走近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但在认识和理解上需要改变的一点是,家访不是告状,对于有实际问题存在的,家访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具体问题的也可以沟通感情。这些都是自然融进我们最直接的人与人的交流中。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孩子的、家长的自然表现和家庭环境中的隐性语言都挟裹着浓浓的人情味深深地打动着我——一位普通的老师,我庆幸我的发现,发现孩子更为生动的一面!因为它让我走进的不仅是一扇门,更主要的是她让我走进了孩子的心灵,走进了他们一家人的情感世界,这次的家访让我知道了今后对于这个孩子我该做些什么……因为这种沟通和交流拉近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亲情。
思考二:家访的定位和形式,即家访应给家长、学生带去什么?
家访的形式取决于家访时老师的角色定位,可以说,家访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效果取决于老师掌握此门艺术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经过多年的讨论,人们在师生关系上似乎已经取得了共识,如今“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但是,置身于现实教育中的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家访又应该给家长和学生带去什么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家访)能否以真诚、真实和正当构建起自身的亲和力,这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同时也是教师修习的一个过程。
亲和力是教师的生命线,它包含热情、真诚和和谐。热情,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朝气蓬勃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宽容大度的胸怀;真诚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体验、一种信念,良好教养的人应备的品质,更是教师应有美德,是教师亲和力的核心。和谐是生命线的终点,是教师有亲和力的突出特征。上文案例中没有教师我的热情,没有小伟的真诚,又怎么会有家访时的和谐呢!
因此在家访时切忌形式化。很多学校都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性,纷纷要求老师家访,有的学校还给老师落实任务:一个学期内,人人都要家访,不能少于多少次,并且要做好记录,学校通过询问学生或打电话给家长,检查老师是否完成家访任务。这一措施充分体现了该校高度重视家访,但却不会收到预想的效果。有的老师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一个晚上就家访了四五个学生家庭,坐的凳还没有热,嘴还没有碰到茶,就起身告辞,怕误了下一站。这种蜻蜓点水,只是为了应付了事,纯属于形式主义。这样的家访,由于目的不明确,谈话无主题,不但达不到家访的目的,甚至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思考三:家访的内容和过程,即老师应和家长、学生怎样共度?
我们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内容和过程就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区别对待。有的学生天资聪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特别溺爱,在学校又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的特别青睐。这一切都会使他们养成自负、任性的个性,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劳动,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经不住挫折的打击。像这样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别人、学会感激别人是当务之急。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家访,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把老师的想法告诉家长,与家长达成共识,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而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所谓“调皮”学生的家访,我们教师更要谨慎行事,避免让家长感到:“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从而对老师的到来产生抵触情绪。
文中正是分析了小伟的个人情况、注重了家访的过程才取得家访的成功,在小伟家老师和家长、学生的相处是那么的舒心、愉快、和谐。
家访应该是老师、家长、学生共同来面对的,老师不能高高在上,应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老师要坚持用这种状态去感染学生,在学生面前始终充满自信和朝气,与充满潮气的学生形成共振,构建自身独特的魅力。其实,只要你跳出学校的空间,跳出狭义的师生关系,跳出静态的知识领域,怀揣着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好奇、对孩子的希冀家访去!你会发现孩子更为精彩的的一面!
通过这次家访,我深深地感觉到,要想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顺利的发展,我们不单单关注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更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缩短与他们的距离感,发现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走向学生的生活,那是一件使人精神振奋的事!
家访总结(精选)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暑假期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感受颇深,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三是多棱角认识学生。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我班的张某、朱某等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如翁某、陶某等孩子。有些有个性的学生,如周某、刘某等,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四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7-45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奉献爱心,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教你写范文:家访记录内容怎么写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你写范文:家访记录内容怎么写》。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
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学习情景,商讨如何提高该生的学习成绩。
家访资料: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景:该生在校比较听话,也能融入到团体中,本学期书写提高很大。但学习缺乏自觉性,天天不完成作业,每一天都是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来完成,经常给小组丢分,所以学习成绩也不梦想,最基本的字词出错也很多,让教师很是头疼。教师期望家长能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毕竟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同时做好预习和复习。能够体谅家长忙于生计,但孩子是父母的重心所在,抽一些时间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景,让孩子感受到态度的重要。
家访手记: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越来越感受到后进生该怎样办,因为学生在校时间太短了,各类活动增多,再加上我们地处城乡结合部,我班外来务工子女异常多,家长疲于生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孩子往往放之不管。教师忙于各种活动,实在没有精力单独辅导孩子,使得孩子越来越自由散漫了。有时候在想,素质教育在农村如何落实?在客观条件有限、师资比较缺乏、家长意识淡薄、各种相关机制跟不上的情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我们深思。
班主任的家访心得(精选)
家访工作要及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之撞击产生火花,燃成照亮他前进的火把。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主任家访心得1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透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状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推荐,不仅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透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到达的效果。应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能够和家长一齐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简单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状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状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资料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班主任家访心得2
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状况,作为教育系统的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这两天我和搭班的的老师一齐走访了我们班的12名学生。这十二名学生主要包括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
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毛A家,费劲周折才找到了他家。有一个很小的院子,一进房子,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我们只能坐床上。(即使这样的地方,也是租来的)家长很是诚惶诚恐,我赶紧说明了来意,并亲切的摸着毛小云的头,冯老师也关切的询问家庭状况,孩子在家里的状况,并告诉他们学校的办学方针,努力方向,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推荐和意见,家长逐渐的放松了,开始和我们自然的交流起来。家里三个孩子,父母都在打零工,冬天了,零工也不好找,就都在家里歇着。一张陈旧的茶几上摆放着孩子的寒假作业,旁边放着一个还放着馒头的盘子,一看就明白茶几即是书桌,又是饭桌。此时,我的心头涌入千般感受,总是责备他作业那么不整洁,但却没有想到他就是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用心的写着每一个字,努力的学习,愧疚的我不由得怜爱的把孩子拥入我的怀中。
B家住的比较远,害怕家长不在,我提前打电话和家长联系了。因为不认识路,家长便就出来迎接我们。边走边聊,在寒风中走了许久才到他家。没想到这个孩子每一天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上学(步行四十多分钟),真是辛苦啊!每次他迟到我就批评他,他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从没有给我辩白过,真是惭愧啊!当坐到他简陋的家的时候,我表达出这个孩子上学很辛苦,没有想到,家长却说,这没有什么,像他们这样从内地很贫困地区来新疆的打工者,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明白他们因为在内地的偏远山区,别说上学了,就是吃饱肚子都是问题呢!他们虽然很年轻,B的妈妈今年才26岁,但是一天学也没有上,最大的收获是给B又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严重超生啊!越是穷,越要生!)此刻虽然比起其他同学家里的条件差些,但是孩子能上学就是家长最大的欣慰了。
走访的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内地来疆打工者,没有固定收入。很年轻,但是因为贫穷都没有上过学,每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居住条件差,学习环境差,父母每一天早出晚归为生存奔波根本无暇关心孩子学习。透过走访,了解了学生的状况,感觉自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学校80%是外地来疆打工者,被外面的人称为打工子弟学校,而在我们班,打工者就占了70%。这些孩子和所有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渴望知识,渴望成长。他们有着城市孩子所没有的淳朴,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力,自理潜力强这些优秀的品质,但是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习惯等方面却不容易教育,因为父母忙碌和没有文化,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视野狭窄。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就应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更要有耐心一些,关键还是要有一颗爱心。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的爱的缺失,那么作为老师就就应多给这些孩子爱心。我想,即使是父母没有文化,即使家境贫寒,只要学校能给一个宽松的充满爱的环境,这些孩子一样都会很优秀的!
班主任家访心得3
因为家庭教育在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对学生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活动保持一致性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校在2013年举行“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我参加了此次家访活动。
为让家访工作更有效果,在暑假假期期间,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具体准备工作:
一、在家长会上给各位家长明确家访的目的和意义。
学期末有次家长会,我把家访的不同区域的时间给家长明确:以学校为中心,把学生家庭住址划分东南西北四个大区,7月8号到15号东区,7月16号到21号西区,7月22号到28号南区,7月29号到8月3号北区。家长平时工作忙,如果想利用这个时间,家长、教师、学生共同交流,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可以给老师们打电话,让老师提前对孩子各方面进行梳理,让家访工作更省时间、更有针对性。
二、等家长电话,制定最佳的家访路线。
夏天酷热难耐,很多家长可能工作会很忙,一定要等家长的时间,家长邀请老师家访,说明家长一定是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想学习,想得到家长老师的帮组,在这个基础上家访,一定会皆大欢喜。
三、制定具有针对性家访。
在家访前,结合自己的工作笔记和学生表现记录以及现有成绩现状,分析出学生的优劣势,从思想到,给家长和学生全面的建议,家校教育力量往一处使,力促学生积极上进。
在具体家访活动中,家长们表现的都十分积极,都十分希望和老师交流孩子问题,学生们都十分乐意让老师们来家家访。我想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是自己工作的肯定,这些热情让我的家访工作很有幸福感。
电话提前打过来或打过去,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热情和兴奋。家访过程具体如下:首先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其次给家长汇报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后我一定会说:“我们十三中学班级容量大,我在工作中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你一定要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家长们往往是激动说:“作为家长我很感激学校的老师们,十三中的老师对学生视同己出,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放心!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生本人表现让我有很多感触。一个内向的孩子说:“我一直以为自己的默默无闻,会让老师遗忘,在老师的心中可有可无,今天我发现老师是爱我的。我会好好学习,就因为我的老师这样爱我。”一个外向的学生严肃的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吧。”还有一个较为调皮的学生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想法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通过此次家访,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也要来自于教师。只有播进学生心灵深处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家访心得4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我们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多数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时常不在家,加上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二十三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班主任家访心得5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通过这次家访,我们了解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说真的,这次家访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教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而且还寄予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么样总有一种欣慰的感觉。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己。一位学生的婆婆说:现在的老师都不进行家访,虽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但和家长的联系还是不够。我当老师的时候,一个学期至少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去一次。只有看到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才能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她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极大的肯定和赞赏,并由此谈到学校的管理非常正规,让他们非常放心孩子在校的教育。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一位学生见到我们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们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在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我们经常到家来坐一坐,聊一聊。
家访感悟(分享)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和家长的观念是否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呢?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孩子的教育就全交给学校了。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强加于孩子。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那就是做好家访。怎样才能做好家访、怎样让家长、学生欢迎你家访呢?我认为:一、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教师家访时更要抓住时机,讲究交谈的艺术性,避免让家长或学生误认为老师的家访是向家长告状,那将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的家访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在学生生病、受伤或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作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二、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教师都要发自内心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方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三、“问题学生”的确有很多缺点,怎样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家访呢?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区别对待。有一部分学生天资聪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特别溺爱,在学校又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的特别青睐。这一切都会使他们养成骄傲、自负、任性的个性,在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遇事不肯帮助别人,学习上自私,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劳动,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经不住挫折的打击。像这样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别人,学会感激别人是当务之急。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家访,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把老师的想法告诉家长,与家长达成共识,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从而对老师的到来产生抵触的情绪。这些学生虽然要谨慎行事,避免让家长感到:有困难或不遵守学校纪律,但他们的身上总是存在一些闪光点(哪怕一点点),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并帮助孩子满足这种心灵需要。不仅仅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细心地培育他们。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地进步,更希望老师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同学,告诉家长。而做家访,一定能激发学生潜在智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学生的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主动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学生需要家长,老师不断提供他们成功的机会,只要我们热爱教育,善待每一个孩子,学生会喜欢我们,家长也会欢迎我们。
又一次家访后的思考推荐
时间:2022年4月8日
地点:吴相庙居民点、刘家河居民点、许家冲居名点
家访教师:张光林 韩宗秀
这一次和班主任张老师用了大半天时间走访了住在三个居名点的八名学生。这八名学生都是七(4)班成绩较好或中等偏下,表现上中规中矩、没有大的错误也没有特别突出优点的学生,相比以往的历次家访,本次家访活动比较顺利,但却没有多少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可写。以下是我对本次家访活动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家访活动不仅仅是走下去
对于家访活动,我始终认为是应该解决实际问题的。本次家访中我之所以没有特别的感悟大概就是因为走访之前我没有做足必要的功课,因所走访的学生都是相对蛮规矩的人,自认为没有太多与家长之间的隔阂,所以,家访中,多数时候我只是在努力听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一些常规交流,并没有过多地去主动交流。班主任的情况通报中也多为学生的成绩及在校表现情况,没有过多的需要双方合力解决的问题。所以整个家访陷入了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交流之中。就我们而言,我们已经走下去了,见到了家长,也告知了一些情况;就家长而言,近距离见到了老师,也又一次从老师口中知道了一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除此再无其它。
造成家访的这种尴尬结局,我认为责任应该在我们教师一方,一是我们对家访准备不足,内心也只是把家访当作一次任务在完成,对于家访对象没有做好选择和充分准备,仅仅是为了表明自己走下去了,导致家访活动流于形式;二是我们的家访活动还没有形成一种常规的教师所必须的教学活动,所以,当我们真正走下去时,家长有局促之感,我们也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访,双方交流不易深入。
真正解决这种肤浅家访的途径只有两点:一是把家访变成一种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自觉行为,不时地走下去,把和家长的接触当作一种常规,这样彼此才会不设防的倾心交流;二是在家访还没形成常规的前提下,认真做好访前工作,访确须走访的学生,充分准备好访时要交流的话题,以避免冷场或肤浅。
总之,家访绝不能成为一种仅满足于走下去的形式。
思考二:不是所有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的表现都是一样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会自认为是教育的“行家”,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也只看了他们的在校表现,在校成绩不错、表现还好的学生我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他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各种评选活动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向这些学生身上思考,很少去管是否实至名归,这样往往造成了不少班级的“一枝独秀”和“一家独大”现象,这对优秀学生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家访中,关于学生在家的表现也是我们交流的一个必须话题。交流中,排除少数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誉美和浮夸之外,我们还是能够明确感受到不少学生在家和在学校表现的不一致。比如一个班级的“老”干部,在学校大胆开朗,正派干练,但是在家里却会时不时的顶撞一下,叛逆一下;在学校是一个全面发展,任劳任怨的好学生,但在家却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在学校身上带刺,性格泼辣的女“汉子”在家却是乖巧勤劳、逆来顺受的“乖乖女”;一个在家长心中从来没有说过谎的女孩在学校却是时时处处都是谎言,每次考试都会弄虚作假……
学生的如此种种不一致其实也很正常,学校是公众场合,而家则是相对私密的地方,人不能一直戴着面具生活,偶尔的放松甚至放纵也是生活的必须。
因此我也在想:要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首先要对学生全面认识,特别是对于处于班级两端的学生。对于优生,我们应该努力校正他们身上的骄娇二气,而对于差生,我们也应该全面认识,至少要公正评价他们。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精英人才不一定都是精英学生,“学渣”决不等于“人渣”,“学霸”却有可能成为“恶霸”。
思考三:教育无需感动,也无需埋怨
在平时和学生家长的交流中就常常能够听到诸如此类的话:“我这个儿原来学习还行,成绩还可以,但自从上了初中就不行了。”说这个话的家长可能说的是实话,但听到这个话的老师往往却觉得很受伤。这次家访中,我们又一次听到了相同的话。说者无心,作为听者的我们,心中还是忍不住地多跳了那么一两下。估计所有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或多或少受过这样的“暗伤”。于是就有了诸多这方面的“段子”,如“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说教师职业是“领导不满意,社会不理解,家长不领情、学生不买帐”,所以最终我们只是“感动了自己”……
细想一下,产生以上种种不平衡,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一直比较享受“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一些高调的吹捧太久。忽然碰到了这些我们所不习惯的论调后,心理落差太大,于是各种埋怨也就理所当然地产生了,到底还是知识分子根子里的清高在作怪。
其实也简单,只要我们把心态放平和一点就行了。不用听别人的各种唬弄,教育也不过是一种普通职业而已,作为从业者,敬业是本分,不存在什么高尚、伟大之类的。做得特别优秀可以评为劳模,理应得到他人尊重。我们无法因为在学校教了一个学生几天就非得要求那一家人都对我们都感恩戴德,更不能因为教育整体为国家和社会作了贡献,我们于是“与有荣焉”,觉得社会就应该整天把我们都供着。
如今的社会很现实,谁都不是谁的神。在社会中打拼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在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更重要的也是在为自己,谁也不比别人高尚多少,也无需别人对自己尊重得更多一些。虽有名人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不想当“元帅”的老师还是有的。我们就老老实实把自己当一个普通人,不用去谋求感动谁,也用不着成天地抱怨谁,既然不想失业,那就只能敬业。
只要每个人都心态平和了,立足本分,忠于职守,比树多少楷模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