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与诗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与古诗词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谣与诗作文 篇1
唐人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平平仄仄,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悠远意象是诗;
宋人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霸气的是词;
元人道,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恋,白草红叶黄花的悠扬曲调是曲。——题记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由此可见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读。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作者描绘出的意象时,就表明你用了心,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做塑造的意境。但,这只是前言,我真正想说的东西不是呼吁你们要多看书,用心看书。可是读书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百首,宋词优美,元曲清悠,正是这些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给了我在阅读上最大的感想。
我在古诗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朝的衰盛,时光的变迁;领略了被贬的无奈与对抱负难以施展的痛苦,年轻的豪情壮志;也从宋词中欣赏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大海的磅礴大气。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彩。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收获。
诗,是现代历史传承下来中最悠久的文化艺术。而它发展的时期也是在一个整个中国历史来说最昌盛的朝代——唐朝。唐朝是一个注重与外交的朝代,但是唐朝在外交的同时,也深深巩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唐诗得以闻名于世界,传承于中华。唐诗辞藻华美,音韵悦耳,所以我最喜欢读的自然也是唐诗。但对于唐诗收集最全的书籍并不是我们朗朗上口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这本书一共完好地保存了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诗,其中连作者都详细记载,共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优美的诗句。这么庞大的工程,其作者不可能为一人所编制,而是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这本书所真正拥有的唐诗比起《唐诗三百首》来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俗话人无完人物无完物,在众多唐诗中也分三六九等。唐朝的诗人中大部分分成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在现实主义派的诗人中,最为代表的人物非杜甫不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浪漫主义派的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杜甫的好朋友---李白。但我最钦佩李白的诗。他的诗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表达出来对自由个性强烈的渴望与追求。诗词流利上口,语言自然,值得反复回味。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豪情万丈,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寂寞孤独,亦有“低头思故乡”的哀婉思念。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自在,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词,在元朝指的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很多人都称之名曲调、乐府等。词的盛行又与诗的年代不同。词不讲究对仗工整,所以它盛行于文风自由的宋朝。都说宋词宋词,所以在宋朝时期它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但是在这一时期的皇帝却很昏庸。但这在位年间的皇帝对于文学的推崇确没有阻断,反而使他更为昌盛,所以词在宋朝达到了一种实质的鼎盛。词,便是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词的文风可以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说起婉约派,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因为女大诗人———李清照;而豪放派最为代表的人物必然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苏轼。文坛史上三苏的影响可是很多,我所爱的自然也是他。他的辞藻古典华美,内容更是奔放华美。他写下的词意境宽广,词风多变,每次下笔都有一种长袖泼墨的感触,每一句词句纵横天下,生动形象的倒映出苏轼的色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正因为这样,我总迷醉于他的文字。
曲,这种文体我虽然并不了解,但元曲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可能是因为他在我国疆域版图最大的元朝,所以它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特色,元曲也便由此传承,一起和唐诗宋词平起平坐,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一般大家谈起元曲,最著名的便是马致远了吧。他的元曲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也是我们这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要背的,所以我为了解也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几个短短的词语组合便让我和诗人深刻进入到了一个悲凉哀愁的世界,也贴身感受了游子们的归家不得的悲惨心情。如今,枯藤依旧,昏鸦不在。天涯游子们骑一匹瘦弱的老马出现在一派凄苦的小乡村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从而深深地抒发了一个无法归家的天涯游子归而不得的哀怨缠绵。每每联想到这样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也跟着无限凄凉,对元曲的喜爱也更甚。
诗词曲,截然不同的文体,也带给我三种无与伦比的感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感,也让我赞叹不已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些贯穿古今的文字,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方框文字,更大的是对后人得以品读的乐趣。
这便是我眼中的诗词曲。
民谣与诗作文 篇2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古诗词·离别情》。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古以来,离别是文人墨客的瑰宝,关于离别的古诗更是多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更是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孤身一人,身处异乡,在窗边望着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到自己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有一丝酸楚,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对月空吟,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句。离乡背井,李白也曾吟诵过:“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把对家乡的浏留恋当做是故乡水万里来送他,这份离乡之愁,试问有谁能有李白表现得淋漓尽致呢?
与多年好友相别,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与好友分别,不知何时相见,但他用写诗来安慰自己不要伤心,因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了千古名句。
面对离别,王维在《送元二使西安》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青河畔,折柳相送,一句话,一杯酒,一生的友情,王维就此写下了这千古名句。
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他对于彭玉的离别,有些失落,对朋友的祝福却不曾消减。
阅读古诗,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奇妙之旅,让人回味无穷,陶醉其中……
民谣与诗作文 篇3
我喜欢古诗文。喜欢它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我喜欢它词句精练,通俗易懂;我喜欢它意境优美,含有哲理。古诗文使人心胸豁然开朗,思想为之升华。
古诗文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每读一首好诗,都使我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羌管弄晴,菱歌泛意,嬉嬉钓叟莲娃”这是对美丽的锦绣河山的赞美,“谈笑有鸿懦,往来无白丁”这是对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咏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又是多么深沉激越的报国情怀!
床前明月、水上芙蓉,生活中的一点景致足以引发古人无穷的.浮思;大江东去、破浪,古诗文当中记载了多少成败得失、警世之理!不知不觉中,古文已经在我的心中占据了一个犹如“亲朋密友”的重要位置。学习古诗文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乐趣。古人的才情让我们许多后人都望尘莫及,欣赏古诗文,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骄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圣”杜甫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都请寂寥的秋景代言;“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夜风狂雨骤,明朝醒来,叶更绿,花却凋残。事物的变化,总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正如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里所言:“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以朴素淡雅的诗句,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青春时光的留恋,多么深沉而又炽烈的情感呀!
古诗赞颂了多少情怀,悠扬了多少岁月。但是古诗文给予我最大的帮助,是它教会了我该怎么做人。通过古诗文,我知道了人要有“天下为公”的理念、“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处事准则……古诗文成了我为人处事的好老师。
从孩提时牙牙学语的跟读到年岁渐增的喜爱鉴赏,美丽的诗歌在我心里撒种、破土、拔节、开花。渐渐地,我能领会诗中蕴含的深沉底蕴、丰富情感。
古诗伴我一起成长。它净化我的心灵,陶冶我的情操。我决心继续扬帆起航,在古诗的陪伴下,驶去光明的远方!
民谣与诗作文 篇4
诗,是唐时的一株柳,摇曳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清水柔波中;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唱在天山草原;诗,是明时的一阵风,飘扬在深巷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吟唱着绝世的歌。
在古诗的王国里,我彩英携萃,细细欣赏。这里的风光,充满着豪情。沧海之上,碣石之边,浪激起千层雪,风扬起红绸衣。他望着这博大的沧海豪情满腔,高声吟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不朽诗篇,传达着他要建功立业、统一华夏的伟大雄心和理想。轻轻吟哦古人的`满腔豪气,我的男子汉气概变得如此阳刚,我的步履变得如此铿锵!这里的风光,满载着希望。寒月之下,他独酌独饮,对影而舞,对酒而歌;珍馐之前,他满心茫然,黯然神伤。仕途的失意,让他感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于是便有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热切期待,产生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沉醉在这承载希望、承载不屈灵魂的诗句中,我心激荡,我心昂扬!这里的风光,洋溢着美好。在这里,可以领略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喜悦,细看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活泼,欣赏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绿色生机,感悟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柔美……
沉迷于其中,让人深深感到青春的美好,生活的多彩。携诗而行,我仿佛看到了河畔柳的婀娜多姿;携诗而走,我感受到了游鱼的自由自在;悟诗而飞,我感悟着草原、深巷的辽阔悠长;吟诗而旅,我听到了浣纱女的绝世的吟唱……与古诗亲密接触,我获益匪浅。我的人生路上因为有了古诗的紧密相随,才变得繁花似锦,馨香扑鼻。
民谣与诗作文 篇5
中国人历来喜欢将“方”“圆”并提。方形,线条凌厉,棱角分明,力量与速度并重,是为刚;圆形,线条流畅,造型圆润,优美与温婉相融,是为柔。刚是激进,柔是保守,分居左右,但于两方中间是否更应存在一种中庸呢?
中,中间;庸,平常;中庸,两方之间的平常状态,是黑白之间的灰色缓冲;中庸哲学,是不偏不倚处世论世的思维,是于变换中寻得正确答案的理念,他被古人提出也常被古人应用。秦王登基,吸取周分封分权危害,于是创立郡县,中央集权,统一管理;汉视灭秦,吸取秦速亡的道理,分封与郡县相结合,出现了郡国并行;唐王上位,更是反思了前朝历史,以史为镜,整顿吏制,轻徭薄赋,开创中华文明史的新篇……没有什么事物生而完美,只有小心翼翼的修改,万分谨慎地订正,才能趋向完善,这种小心的求美思维便是中庸。
中庸不是对保守的妥协,更不是对激进的退让,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邻里修墙起纷争,寄信京城,回信一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双方都以为然,便各退一步,天空海阔。这个耳熟能详的宽容思维,便是中庸一部分。既不害邻里的关系,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进与退之间达成某种平衡,于进退之间寻得答案。这不是在激进与保守中的“不得不”,而是对和谐的'不懈追求。
教科书上总爱把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定性为“妥协”“曲折”“不彻底”,但细想,百年来人家该做的都做了,该改的都改了,只不过能少点冲突就少点冲突,能少走弯路就少走弯路。不张扬,而极力低调,不左不右,以行正道;而法国,极端暴力事倒也做了,只是极端的种子一直影响所行所思;近代以来的中国也是,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就是全盘否定自我,不是极度自负,就是极度自卑,不是极度极端,就是极度保守,然后叹一句“唉,弯路!弯路!”继续我行我素。还好有改革开放,寻东与西的平衡,告别了保守与极端,这便是我所谓正道。因为中正,所以正确。
中庸为轴,以行正道。中庸的人,是理性的人。前段时间我们为政客遇刺而欢呼,我们为穿和服上街女孩被捕欢呼,我们为仇恨欢呼,“集体潜意识”正在复活。理性的人理性思考时,不自觉中立而便客观了,于是不偏不倚起来,于是不再走向极端,于是远离了保守的过去。谋事与行事不自觉地“中庸”起来,不再被仇恨左右,走路时也同行在正道上。
中庸为轴,刻我心中;理性思考,以行正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民谣与诗作文 篇6
鲜牛奶的方盒子,是为了节约货架空间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矿泉水的圆瓶子,让人手握的圆润而舒适。方与圆,不是对立,它们两相结合,甚而融为一体,彰显的不仅是器物的妙用,更是人生的智慧。
“刚柔并济”,可形容文风的不拘一格,也可赞美人的刚强与温柔的结合。“上善若水任方圆”,水能方,便是刚;水能圆,便是柔。能够灵活变通,辩证统一,这是水的智慧,也是人生境界。
“方”,代表着方正、刚强,是人应坚持的道德、职业原则,散发着不屈的万丈光芒。文天祥被俘虏而死不投降,大骂外敌而令敌人尊重;“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身处黑暗魏晋社会却毅然反抗统治者,不改刚烈本性。人们的行为,必须有底线才不会无限沦落;坚守自身的原则,便是以“方”的棱角来保卫心灵的一方净土,不为奸恶所屈。于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战乱之时全力保护中国、日本的古老建筑;于是,资深学者资中筠“不为千人之诺诺,要做一世之愕愕”,敢做敢言,发出正义的言论。
“方”的刚强,也要伴以“圆”的灵活,而不至于呆板,能够灵动飘逸。
圆形本就给人温润之感,为人的“圆”便是要懂得变通,变则活,它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圆润温和,为每件事寻求恰当的法则。如果不懂“圆”的道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如何能与当权的张居正友好相处,得到有力支持?如果不懂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孔子又怎能教子路克制,教公西华勇敢?
不懂“圆”的变通,人将无法适应环境而与之格格不入。就像《枭逢鸠》中的.枭一样,自己叫声狞厉被人厌恶,不思考改变自己,却要东徙,终无济于事。
梁思成在谈建筑时说:“建筑的文法有一定的约束,但在它之下仍能有极大的变通的灵活性。”人生也是如此,既要“方”,以准条、原则来约束自己,也要能随环境情况而变。这正如一潭湖面如镜的水,在底下也一样波澜壮阔,暗流涌动。
“方”,不是固执的一成不变;“圆”,也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圆滑。现实中有的人不懂得变通而被社会抛弃,有的人在不停的变化中迷失了自己。
在人生之中,我们应如水一般,能方能圆,彰显大气智慧。方,便立世;圆,便处世。
民谣与诗作文 篇7
诗的言语,典藏着华夏五千年的悠悠历史;词的声音,演绎着贯穿古今的不朽传说;经典诗词,吟咏着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诗词经典,见证着炎黄子孙的风骨铿锵。诗词经典,也同样滋润着我们五学年每一位同学的心田。
古诗文竞赛本学期就在我们五学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通过初赛和复赛,我们班选出了十二位选手。今天他们会与五年二班进行决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比赛一共分为六组。前三组是五年二班。后三组是五年一班。用加减分来定输赢。
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是热身赛,按给出的题目背诗。每组谁会,谁抢答。台上的选手们个个紧绷着脸,耳朵都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看着题,刚开始大家都不太适应,没有人敢抢答,台下的人也是鸦雀无声,静观其变。
慢慢的,第二轮开始了,是必答题,把诗词补充完整。选手们也放松了一点,只见我们班的韩译轩同学,长臂伸展着,搭在椅子背上,极其放松的伸了一个懒腰,那样子好像志在必得。台下的同学也跃跃欲试,随着观众的热情,比赛也越来越激烈。
第三轮是抢答赛,一亮题,谁会谁就拍桌子。“关于月和雨和名句”,题目一出现,台上的桌子就遭遇一次,“重重猛击”。随后,选手们更是争先恐后地抢答,十分,二十分,三十分的往上加,眼看黑板上记分的位置就要不够了,台下的同学欢呼着“加油加油”,我也加入了呐喊声中。“A”——当最后一名同学把答案说完后,我身不由已地起了身,随大家一起兴奋地叫着。老师接着又出题了,关于花的诗句,听过前几位同学的发言,我突然想到了一篇古文——《爱莲说》。我急忙站起身,举起手,背了起来。
后来还有“加试题”,选手们的水平不分上下,观众们的激情也被点燃了,呐喊声此起彼伏。虽然我们班没有得第一,但是我依然兴奋不已,就是有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没有被选中当选手,下次我一定好好背古诗,也要亮相赛场。
民谣与诗作文 篇8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练习室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声音,是因为我们正在为接下来的朗诵比赛做准备呢!
我和同伴练习完了诗词,又开始练习起动作来。“诶,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才好!”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几个汗如雨下,个个躺倒在地,上气不接下气的!
而接下来的几天,几乎都是这样。终于,迎来了朗诵会的日子!
我站在台下,汗包围了我的手心,双腿一直颤抖着,心脏都要跳出来了。直到主持人说出了:“下面有请四(4)班,给我们带来《木兰辞》。”这一句话时,我立马露出了笑脸,神态自若。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咱们站上舞台时,聚光灯“唰”的一下,照在了我们身上。我们立马跟着前奏排好了队型,开始比划起了动作,我们一会跑到这边,假装摘东西;一会跑到另一边,站着摇头。最后,走到了中间,开始朗诵了……
我简直是倒背如流:“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接着,我们又开始比划起动作来了。轮到了集体朗诵的环节,我们排成一排,一个人蹲下,另外一个人也蹲下。像波浪一样跌宕起伏,正好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相符合上!
当读到最后有一句时,台下响起了一片热浪般的掌声,全场都在为我们欢呼!我看向我们班的大本营,看见我的同学拿着老师的手机在那里东跳跳,西凑凑帮忙拍照。而我们班的男女同学们,都大喊着:“四(4)班,加油!好棒!加油!”我从台上看着他们,他们个个脸憋得像一个红苹果一样。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
民谣与诗作文 篇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候,爸爸教我背《静夜思》,背起来觉得十分有趣。再后来再从: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鹅,鹅,鹅一路背下来,虽然很多时候不知道诗的确切含义,但还是觉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那时的我虽然年纪小,但在爷爷奶奶的眼里,已经是一个“大诗人”了,每次在他们面前“表演”,心里就会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
小时候学得那些诗,虽然会背,但它们却只像是存在我脑子里边的一堆符号,离我的生活特别遥远。直到我上了小学,学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老师讲解的生动感人,让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里辛勤劳动的身影,从诗里我知道了碗里的饭是来之不易的!从诗中我才真正感觉到浪费粮食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
古诗不仅让我学会了珍惜粮食,还让我学会了用诗意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夏天,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去荷塘边玩,看到满眼的荷叶与荷花,爸爸问:“你想到了什么诗句?”我想了一下答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爸爸又说:“如果不会这首诗,你看看到的只是荷叶与荷花,但是现在你会背这首诗了,就好像有一位大诗人在你面前和你对话。一边背诗,一边欣赏美景,你就会有不一样的体悟了!”我又大声地朗诵了一遍,再看这片荷塘,发现它更加美丽了!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身边的.一些美景,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优美的诗句。春天早晨,鸟语花香,我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天,稻香蛙鸣,我背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天高气爽,我体会着“空山新语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冬天,白雪茫茫,我便想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
现在,我仍然在学古诗,背古诗。但是现在的古诗,却能让我拥有一双诗意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
民谣与诗作文 篇10
12月8日是大雪节气,车窗外雾蒙蒙的,窗户上湿漉漉的,被蒙上了一层水汽。此刻,我们赶往开发区德百物流批发城,参加诗词大闯关比赛。
发完了统一的答题卡,给我们讲清了游戏规则并且分好了组之后,老师刚说完“开始”,小记者们就都不见了踪影。
啊!眼看着目标都被抢了,贴画也没了,怎么办呢?我脑子瞬间短路,多亏了老妈拽着我就跑,说:“赶紧跑!抓紧找!”终于进入状态,答题越来越顺利,不过盖章的时候有些坎坷,本来一楼有盖章处,我们竟跑到了二楼,结果跑上跑下浪费了时间。
终于冲到了第4关,要答对10道题才过关,虽然题目多,但感觉都不在话下,因为平时掌握得还不错。不过,遇到《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谁,“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些诗都学过,但当时却大脑一片空白,虽然最终还是想起来了,但也耽误了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古诗是要不断学习与复习的!
最后我们气喘吁吁,口干舌燥地赶到盖章处,才得了个第10名,三等奖!
这次活动,让我重新复习了许多古诗,也让我记住了许多古诗以前没有领略到的含意。让我明白了,在学习中,不论是古诗也好,课文也好,都是要不断复习预习的。不然,换来的可是人生中我不满意的“第10名”!要继续加油了!
民谣与诗作文 篇11
古诗词,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流传至今,历史的诗人用古诗词来表达所情所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谊“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亲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乡之情,但我更喜爱它的爱国情。
爱国之情是多么伟大,从古至今依旧如此,还记得南宋时期抗元英雄文天祥,奋勇抵抗元兵,在国家最危难之际,宋朝即将灭亡,大臣都纷纷逃跑,有的直接向元兵投降,而文天祥誓死报国,带领着将士们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在过零丁洋时写下一首千古佳作《过零丁洋》诗中的爱国之情无一不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加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让我内心深深的受到感触。
还记得屈原吗?他的爱国情怀也无一不给我震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曾多次携长剑走田夷,为王进谏,却一次次被人排挤,眼看小人当道,报国无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你依然挺胸,以自己的正义之躯做最后的赌注,汨罗江畔的那一抔沙土,两行忧郁的足迹,见证着仰天长啸的你,“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你已随着时间流逝,而你正义挺胸的精神永远驻足在人们的心间,那片青青的竹叶寄托着对你的敬仰,你毅然跳入冰凉的水中,国家已亡,你不随世人苟活,而让湖水浸没了你的躯体,彰显了你爱国之情,你的爱国情怀已铭刻在我的心中。
古诗词,是你让我体会了古人的爱国情,让我体会到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少人羡慕你的才华,欣赏你的内蕴,你的情怀让我激情澎湃,永生难忘!(工作总结之家 dg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