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优质8篇)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4-10-1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优质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1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利用它解决具体问题.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知识回顾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①②③④⑤⑥

    二、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45页,学习分析“探究一”中的数量关系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开始有一人患了流感,第一轮的传染源就是这个人,他传染了x个人,那么,用代数式表示,第一轮后共有()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x个人,用代数式表示,第二轮后共有()人患了流感。则可列方程为:

    2、解这个方程,得

    3、想一想: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四轮呢?

    三、检查自学效果

    1.(xxxx年毕节地区)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A.8人B.9人C.10人D.11人

    2.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B.C.D.

    四、指导学生应用

    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xxxx广东中考9分)

    解:设每轮感染中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1分

    4分

    解之得6分

    8分

    答:每轮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超过700台。

    五、巩固训练:

    1.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9条,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6B.7C.8D.9

    2.元旦期间,一个小组有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一张,已知全组共送贺卡132张,则这个小组共有()人

    A.11B.12C.13D.14

    3.九年级(3)班文学小组在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全组共互赠了240本图书,如果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x(x+1)=240B.x(x-1)=240

    C.2x(x+1)=240D.x(x+1)=240

    4.参加中秋晚会的每两个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则有()人参加聚会。

    5.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6.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某地因1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没有及时隔离治疗,经过两天传染后共有9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每天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如果按照这个传染速度,再经过5天的传染后,这个地区一共将会有多少人患甲型H1N1流感?

    反思:2题和4题列方程时为何不一样呢?

    六、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要注意解题步骤,特别地,要检验解的结果是否正确与符合题意,并注意题型的积累。

    2.(方法归纳)解应用题地步骤是:审、设、列、解、检、答,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可以采用列式法,线段图示法,列表法等来帮助寻找,并注重检验。

    七、效果测评:

    1.解下列方程。(1)+10x+21=0(2)-x=1

    2.两个相邻的偶数的积是240,求这两个偶数。

    3.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进行两场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2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4、学生在学习后,确实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样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研究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

    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容积的高是,(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

    从实际出发,引出分式的乘除的实在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二)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从学生熟悉的分数的乘除法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后总结概括:

    (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

    (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于引导,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定,并指出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出分式的乘除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三)例题分析,应用新知

    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例题。

    P11的例1,在例题分析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应多次回顾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使学生耳熟能详。P11例2是分子、分母为多单项式的分式乘除法则的运用,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板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提醒学生关注易错易漏的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

    (四)练习巩固,培养能力

    P13练习第2题的(1)、(3)、(4)与第3题的(2)。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让学生板演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五)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生活动: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6.2第1、2(必做)练习册P(选做),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4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

    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并能灵活应用;

    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二次根的意义;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

    (二)引入新课

    新课:二次根式

    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吗?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 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解:略。

    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

    例3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当x>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

    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为:

    y=-2x2+20x(0<x<10………(1)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2+100x+20D (0≤x≤2)……(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

    四、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2.P3练习第1,2题。

    五、小结

    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六、作业: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JK251.COm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篇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

    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

    已知∠A和∠B都是锐角,

    (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

    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

    (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

    (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将题目变形:

    (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

    (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

    (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

    (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

    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

    (四)小结与扩展

    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

    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四、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优质8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