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优选12篇)
  •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10-12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优选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的人才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语文教学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只有构建开放创新的语文教学环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构建开放创新的语文教学环境。

    “开放”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魅力之所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教学渠道,形成立体式、交互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综合多种教育方式,借助课外阅读、社会调查、观察体验、专题交流会等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可开展多彩的活动,如对对联、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自编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这样就将课堂教学跟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引入活动课程理念,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

    活动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突出特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为了真正使语文课堂“活动”起来,我们广大的教师应敢于打破“唯语倾向”,树立“大语文”观念,不仅指导学生抓好文本,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知识面,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活动课程是以亲身实践为主的体验性学习,学生在实践中要注意学习和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强调理论与实际、知识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活动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统一完美的答案,而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情感态度。

    三、自主设计活动,体现学生地位的主体性。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参与从活动设计到评价的全过程,既是学习者也是活动的组织者。首先要自己确定活动专题,制订活动计划,利用课余时间按制定好的计划具体实施。主要采用查阅资料、观察、考察、访谈、讨论或社会调查的形式,获得感性认识和体验;然后分析整理资料,形成最后成果,用自己独特的形式进行展示,最后参与活动的评价。从学生的这些活动看,学生的主要角色是活动实践者、活动体验者、成果展示者和评价者。这样的角色定位就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活动主角,把学生看成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学习者。在“实践”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四、对话——生成: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

    教师在活动中担任倾听者的角色,慎于发言,适度参与。活动课的目标则在于使学生获得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发展。因此,活动课程不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与课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老师对话。教师要留给学生时间,创设对话环境,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允许学生质疑。“生成”是一种价值追求,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情感取向,在质疑的过程中就会主动生成知识。

    五、突破单一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和谐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学科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其评价目标和内容主要是学科知识点,评价的标准是统一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实施的书面考试或测验,其性质是静态和终结性的。与之相比,在活动课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活动课的评价应体现多元性和和谐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看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评价采用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性方式进行。通过这样多元性的评价机制,使我们的评价机制更完善,对学生激励性更大,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评价不仅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对学生的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个性与情趣等方面的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以开放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主,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分出成果的高低,而在于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重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和目标的达成,重视方法的掌握,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2

    放动画片《同桌的你》

    导语:同学们,这首歌是否让你心潮澎湃,是否激起你某种情怀?是啊,同桌一个多么熟悉亲切的话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秦文君的《同桌阿伦》。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读为快,一吐为快。

    学习目标:

    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2.理解贾里和阿伦友谊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出示生词:

    yí yang zhào hǎn xī cí

    贻笑大方 佯作 肇事 罕见 奚落 决一雌雄

    做客真情屋————让真相大白(感知主题)

    由于班主任的一次偶然安排,贾里阿伦成为了一对同桌,从此开始了一段在磕磕碰碰中不断发展的友谊。

    出示板书:

    开端————成为同桌

    发展————遭讥讽,心中不平

    高潮————动手打架 友誼

    结局————重归与好

    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 (评析人物)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阿伦温厚地笑笑,很有力量地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

    你这家伙!阿伦,听说有偏方可以治口吃,你快点去弄点来吃吃,

    医好它,否则我得闷死。

    2.“我,我……”阿伦说,“我坐惯了这,这里。”

    “我简直喜欢上了这儿了!”贾里说。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要求:

    1.要声音洪亮。 2.要感情充沛。

    3.要有角色特点。4.要有合作精神

    走进共鸣区——让往事依依(畅谈友谊)

    友谊是什么?

    人之相交,贵在相识;人之相识,贵在相知。——孟子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俞伯牙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英)培根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德)马克思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总结:

    友谊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友谊永远扎根于你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啊,友谊永远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希望同学们珍惜友谊,珍藏友谊!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你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选一则, 注意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中间可以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第四课《猫》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

    ,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贪玩”、“尽职”、“任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生———预习课文

    师———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学校确立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本课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价值体现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一、学法导课。

    1、同学们,当你遇到一段话,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是怎样读懂它的?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读,圈,画,批等)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有这么多好的读书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试着用大家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第15课《猫》。(板书课题)

    二、出示预习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与众不同,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古怪、淘气)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只猫,了解它的特点吧!我们一起读读预学题。(出示幻灯片2)请大家拿起手中的书和笔,用这些方法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三、学生自学。

    1、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2、教师巡回指导。同桌互相检查对方的学习情况。

    四、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用真实体验理解文中的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启发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三、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使学生受到感染,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中国受长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尤其注重亲情。千百年来,抒写亲情成了文学的母题,这种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你能列举出几篇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2、简介作者。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暑假以后到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28岁。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自清为了反对美蒋_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写作背景。关于写作背景,主要指出课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的外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办完丧事,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史实。为了讲解方便,出示一幅北京——徐州——扬州——南京——浦口的简图。这样,课文涉及到的作者的家境和作者的行踪就都清楚了。

    (二)听录音朗读,教师给以朗读指导。

    (三)学生自行查字典解决疑难字词。

    (四)整体感知课文。

    问: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鼓励学生踊跃回答,简要说明原因)

    (五)仔细研读重点段落。

    1、研读第一、二、三段。(学生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1)第二段中父亲“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这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比儿子更加悲伤愁苦,可是,当他看见儿子流泪的时候,便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是多么的体贴、爱护。)

    (2)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说明了什么这些内容和“背影”有什么关系

    (作者的父亲在徐州当烟酒公卖局长,不仅没有发财,还要借了钱办丧事,变卖典当了家财去偿还亏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父亲的为人。父亲失了业,又背了债,悲和愁相交煎。)

    2、研读第四段。(指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自由回答。)

    (1)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为“我”送行父亲“踌躇”了又“踌躇”说明了什么

    (第一,他“事忙”,急于谋事;第二,有熟识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车;第三,“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对茶房“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踌躇了一会”,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

    “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的,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帖。

    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3、研读第五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悔恨的语气,然后思考下列问题,发表己见。)

    (1)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聪明”一词应怎样理解

    (这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仅没有体会出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

    (2)进站上车,父亲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呢

    (两个“忙着”说明父亲全然不顾自己,只想着为儿子劳神费力。一个“嘱我”,一个“嘱托”,说明父亲像慈母一样对“我”关心体贴。即使是找一个座位,他也要认真地“拣定”进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细致入微,用心良苦。)

    4、研读第六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全班进行交流。)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儿子的旅途生活既单调又口渴,于是要去买些橘子给儿子。为儿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2)第一次写看见父亲的背影,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主要写了父亲的穿戴和一系列动作。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一身素服,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里。接着具体描写父亲是怎样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的。“蹒跚地走”、“慢慢探身”,显示了父亲行动的不便;手攀、脚缩、身子倾,形象地写出了吃力的样子,看到父亲不辞辛苦为自己买橘子,“我”怎能无动于衷。因此,“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写第一次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

    (4)写买橘子回来,父亲放好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这段时间父亲的心情并不轻松,穿过铁道,爬上爬下,也确实比较艰难,但是为了消除儿子可能产生的不安,便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安慰儿子。但也表明他为儿子劳累也是心甘情愿的。)

    (5)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这时仍在惦念着儿子旅途的安全。“进去吧,里边没人。”儿子送父亲下车,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亲不让送,怕儿子离开车厢会丢失东西。临别时这样细心嘱咐,真是关怀备至,可敬可亲。)

    (6)最后一句写第二次看见背影和第二次流泪,说说这时候“我”的心情。

    (父亲不顾艰难给“我”买橘子,使“我”感动不已,现在父亲要离开了,不免产生浓浓的离情别绪。因此,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车厢坐下来的时候,感念之情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又来了”。这一段两次写流泪,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真诚的爱。)

    (六)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1、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这几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找出写背影的地方,分析特点。)

    本文在四处写到“背影”。

    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站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

    2、作者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有哪些好处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是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2)可以给读者以广阔的自由想象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

    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3)艺术视角的创新。

    (七)课堂练习(教师出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尽量多提供发言机会。)

    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实体验,选用生活琐事来表述父爱或母爱。

    2、结合第三题,说说油画《父亲》的感人之处。

    3、结合第四题,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

    (八)教师小结。

    《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这篇抒写父爱的精品,写的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语朴实简洁,却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

    1、父亲的来信是《背影》写作的契机。这信曾使作者大为感动,写出了这样感动人的文章。

    2、《背影》具有感人的力量,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表达的真情。老老实实,朴素自然,毫不矫揉造作,这正是《背影》的特色。

    3、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祖母死了,家庭破产,父亲老境凄凉,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子又将各奔东西,为生活去奔波,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沉重的。作者选择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体地描绘,从而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父子之间那种骨肉至情,获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九)结束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我们的目光悄悄移向他们,你将是一个善良的人,饱含爱心的人。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

    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

    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课文理解,美点寻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

    2、导语:

    “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读课文,轻声跟读。(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跟读)

    2、问题探究: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说到三代人时点击出现幼、中、老)

    ——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怎样的奶奶、怎样的爸爸、怎样的妈妈。

    ——你喜欢这个家庭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出尊老爱幼时,点击“尊、爱”。并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插问:

    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发言后,师小结:老人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心血,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理应受到家人及全社会的尊重)

    学生说出中年人的责任时,(学生说不出时,师说出中年人的责任)边点边小结: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一肩挑两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子女,责任重大。

    3、师小结:课文启示我们:一家人要互敬互爱(点击),家庭才其乐融融(点击),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也必须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4、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许同学们都有一个像莫怀戚一样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事,让你的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5、代表发言。(3名,内容要有尊老也要有爱幼)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激发: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非常感人。课文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这朴实无华的小文章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文章中到处闪烁着美的光茫。下面我们就进行一项比赛——美点寻踪。

    2、学法点拨(课件):

    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感人的精神;贴切的修辞;特色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以上内容指名读)

    举例: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3、学生看书,用笔在文中圈点,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4、美点寻踪小组赛(一)

    (当学生说到一个对称句时,要求学生再找几个句子品读,特别是说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可问:这句子美在哪里?(一对称;二表现儿子天真聪明。还防“也”字分析)

    四、学法实践

    理解《金黄的大斗笠》的内容,寻找其中的美点。

    1、速读《金黄的大斗笠》。

    2、谈谈对《金黄的大斗笠》内容的理解。

    3、美点寻踪小组赛(二)

    要求找出美点,并能说说为什么美?

    (品析几个句子):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

    ★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拟人)

    ★斗笠像个大蘑菇。

    4、小结,评价。

    五、师生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课堂延伸

    以《家庭琐事》为题写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诗大意,并能说出作者创作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出示西湖十景的图片,请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图片上的美景。

    进过几轮互动,教师点出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1语句啰嗦,用词不讲究;2叙述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描述没有情感渗透。然后教师引题:“美景之所以美,是因为有好的诗句清晰细致地描述。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中唐的伟大诗人白居易是如何描述美景的。”

    2.用多媒体出示白居易个人信息如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用多媒体出示“律诗”的相关知识:律诗是一种中国诗歌体裁,体诗的一种,兴盛于唐。律诗对格律要求非常严格,每句有几个字就称几言,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称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两句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二)整体感知

    老师设置如下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解释全文,并找出诗中所描绘景物的地点。

    从孤山寺的北面来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第一句作者即点明地点,即孤山寺北贾亭西。

    (三)深入研读

    教师继续设置如下任务,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

    1.本诗的前两句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这些观察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出:

    描写了水、云、莺、树、燕、泥、花、草。这些景物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组:

    水、云、花、草______________远景,静景

    莺、树、燕、泥______________近景,动景

    则,此处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再到远,由静及动再到静。

    此处教师须着重解释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是写愿景。因为近看看不到太多的花和草,只有远看,才能看到繁多而多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的花,才能看到绿荫连绵犹如水一般的草。

    2.这样写有何好处?

    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出:

    从距离上讲,由远及近再到远,突出了景观优美而丰富,远近四处都是美好的景色,也侧面写出了景色太美让人目不暇接的感受;从动静上讲,由静到动再到静,体现了观察的真实性,远处的景观体现静态的美感,近处的景观鲜活生动,符合真实生活的逻辑;远近结合,动静交叉,使整首诗既富有整体上的画面美感,局部又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既描述了美景,又写实地体现了客观存在,呈献给读者一副非常真实,具体的西湖春景图。

    3.颔联中的“争”和颈联中的“没”两字可否“啼”“遮”?为什么?

    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出:

    不可以。此两处都是在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突出了景观的特点:首先,“几处早莺争暖树”是将“莺”拟人,用人争先恐后的样子描述早春的莺鸟成群结队地在树上鸣叫的场景,若将“争”换成“啼”,使“群莺鸣树”的样子不够形象生动,也缺乏动态的活泼感;其次,“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将“草”拟物成水,只有水才能“没”,而春天的绿草还不是很茂盛,被风吹也不会显现出剧烈的摇动,就像是刚刚没过马蹄的水湾一般,清浅而柔顺。此处若是将“没”换成“遮”,读者就失去了将草和水相关联的想象空间,语言表达就会略显平淡,不够真实生动。

    4.本诗中除了比拟,作者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出:

    除了比拟,还有对仗,每联上下句之间不但字词对偶,平仄和押韵也都达到了律诗的要求;另外首联下句还使用了夸张,用云水同低夸张地表现了春水初生,白云低垂,水天一色的场景。

    (四)拓展延伸

    教师再次用多媒体出示“西湖十景”的图片,请学生任选一张再次进行口头描述,注意描述的顺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可使用一些修辞增加画面的真实感,遣词造句是否有美感又富逻辑。

    (五)小结作业

    总结文章内容,请同学将上述口头描述写成一篇200-300字的习作。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感悟中心。

    2、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并运用写景状物的方法,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感受作品真诚坦然的美丽,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优美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揣摩紫藤萝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幅一泻千里的瀑布,李白也曾说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如果花儿也能组成一条瀑布该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将紫藤萝和瀑布进行对照,发现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散文《紫藤萝瀑布》。

    (二)检查预习

    1、走近宗璞

    让学生自由发言,饶有兴趣地说说自己预习查寻到的有关女作家的基本概况。

    2、正音正字,扫除障碍

    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过字词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节省时间。

    (三)整体感知

    1、擂台大挑战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用“我认为——————读得好,好在—————”和“我认为——————读得不好,因为———————的形式“作出评价,并选取一段用你认为好的方式进行自读。挑战老师,争当擂主。[说明]通过这个环节初步把握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

    2、全班齐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不由得停下脚步?

    (2)面对藤萝花作者的心情有变化吗?怎么变化的?

    (3)由此,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利用三个问题的提出,理清“看花——忆花——悟花”的`思路和情感的变化,并让同学们自己对花的感受和作者对花的感受进行碰撞,初步了解本文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四)合作探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了解,紫藤萝的勃勃生机不仅感染了作者,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因此,我在以下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探讨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瀑布?

    先把全班分为八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并做好记录。

    (1)、明确:绘色,绘形,绘神

    (2)、明确: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五)体验感悟

    教育家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最可怕的就是低估了学生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立足文本,畅所欲言)

    1、在我们的分析中,感受了紫藤萝的繁盛,那么,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在文章中还有没有其它地方也写的不错?(进入特写:忍俊不禁的笑容页面。为突破难点,课件设计特写镜头,对其中描写花苞的妙喻作最精彩的展示,突破重点。生动再现作者新颖生动比喻的艺术匠心)

    2、作者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生命长河无止境?结合自己的人生谈谈体会。

    (六)拓展延伸

    作者从紫藤萝的由衰到盛的变迁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包含了许多这样的事物,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大屏幕上的图为对象,发挥想象,进行描绘。

    (七)总结全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最后,我通过“这节课,学习这篇抒情散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我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和不足,了解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小结全文,并布置以下作业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摘抄文中优美词句,并加以赏析。

    结束语:

    宗璞的这篇《紫藤萝瀑布》笔触生动而细腻,手法灵活而多变,它的意义真实而深远。那盛开的紫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我们感受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更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了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所有的苦难都无所畏惧,只要用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去面对,相信我们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美好人生!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读音和区分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3.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具准备

    1.查资料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生平。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

    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测正音。

    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

    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

    (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

    (鼓励展开想象。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

    四、布置作业(5)

    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8)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表演评价(20)

    (强调表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表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讳疾忌医十分有害)

    2.你从故事中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比如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要尽早改掉等。)

    四、布置作业(10)

    1.看拼音,写汉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 ) 敷( ) 指( ) ( )请( )见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扁鹊第()蔡桓公,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告诉蔡桓公皮肤上()。过了十来天,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发现他的病已经发展到()之间了。十来天之后,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告诉他的病已经发展到()里。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

    板书设计

    扁鹊的诊断 蔡桓公的反应

    扁 病在皮肤 豪不在意

    鹊 病在皮肉之间 假装没听见 讳疾忌医

    治 病在肠胃里 满脸不高兴 十分有害

    病 病在骨髓 觉得奇怪

    结局在意料之中 浑身疼痛而死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五首诗歌,有一首古体诗(《饮酒》其五),三首近体诗(两首律诗:《春望》五言,《雁门太守行》七言;一首绝句:《赤壁》),一首词(《渔家傲》),诗体形式多样,各具特点,应指导学生全面了解。时间上,晋、唐、宋,久远的历史,丰厚的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读诵诗歌,理解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当时时代状况。

    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学生已读背过不少的古诗,掌握了一些古诗体裁,历史朝代,诗人生平等常识,有了一定浅层次理解诗歌的能力,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是:大多重背诵,轻理解,而且背诵的是字音,默写时很多错别字,连诗句字面意思都没有理解,更不要说整首诗的意思,诗人的思想感情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许是小学阶段,中学初级阶段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不求甚解的指导思想,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古诗词教学要求要提高,要通过对诗歌的诵读,从而理解“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

    另外,本课所选《渔家傲》是词,在初中教材中首次出现。尽管学生都知道“词”这一概念,但他们并不知道“词”的特点。词和诗有何区别,还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关于诗体常识,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系统了解,避免胡子眉毛含混不清。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特点。

    2.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3.熟读成诵,并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用“知人论世”方法解读古诗,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饮酒》(其五),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词析句,厘清诗人情感脉络,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领悟人生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助读,大比拼中导入新课

    1.课前回顾,学生抢答背诵相关句子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情感和意愿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中描绘恬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导入新课: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外露。重温这些经典名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者在诗文中都期望一种生活,即远离官场、走向自然的归隐生活,温馨淳朴、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来了解他的田园诗和精神追求。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职,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的诗主要表现出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代表作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设计意图选择心境和情怀类似的三篇诗文进行背诵,一方面复习以前所学课文,做到温故知新;另一方面意在引出陶渊明,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为下文理解其精神追求蓄势。

    二、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1)指导朗读。

    朗诵诗歌应注意节奏的连贯、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强弱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示:古体诗,形式上以五言为主,朗读时通常按“二三”式来停顿。

    (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

    2.读出诗歌韵味

    提示:

    (1)本诗偶数句入韵,押“ɑn”韵,韵脚有“喧”“偏”“山”“还”“言”,韵脚要根据语境读到位。

    (2)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

    ①起句要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要体现出得意感。

    ②“何能尔”设问,“尔”,代指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为全篇之骨,要读出自豪感,体现出淡然而满足的精神状态。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

    ③五、六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④七、八句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⑤九、十两句重在写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其乐的心情。结句最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3.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歌画面

    师:诵读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提示:要抓住“结庐”“人境”“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还原诗歌画面,并细细品味它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设计意图继续加强诵读的训练,通过指导朗读,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与文本对话,明确古体诗的句数、句式、平仄、用韵自由的特点,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画面,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析读,厘清情感脉络

    1.破诗题,释疑解难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诗里根本没写酒,但题目却叫“饮酒”,这是因为这首诗可能是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

    资料助读1:[正能量句子 277433.Com]

    课件出示: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③复醉。既醉之后,辄④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⑥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⑦。

    注释①夜已长:秋冬之季,昼渐短夜渐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②独尽:独自干杯。

    ③忽焉:很快地。

    ④辄:就,总是。

    ⑤诠(quán)次:次第,层次。诠,同“铨”。

    ⑥聊:姑且。

    ⑦尔:罢了。

    师补充:文人的体内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出笔下的文字,于是诗歌便氤氲出了酒的醇香。也就是说,这组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2.抓诗眼,厘清脉络

    师:文章的构成有两个意义方阵,请同学们结合句式和关键词,思考诗歌的层次。

    预设:开头四句为一层:作者虽然居住在“人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远”使然。关键词为“心远”,第三、四句为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第二层为后六句:写作者“心远”境界之下看到的自然美景和达到的忘我境界。

    3.寻证据,理解情感

    师:品读课文,找出作者“心远”的原因,体会诗人“心远”情怀的表现。

    (生交流讨论,师点生答并引导)

    预设

    原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车马喧”指世俗中的名利,抛却了名利,心自然就“远”了。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住在深山。)

    表现: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一俯一仰的动作中,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南山暮景:在美好的黄昏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意境宁静恬淡,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作者从这美景中,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就是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

    师小结: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组成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使人心生向往,这也正是陶渊明的追求。诗中看似没有人的参与,却处处有人,人与自然相处和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4.析根源,读懂心愿

    师:陶渊明的志趣是如何形成的?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愿?

    预设: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zhù)”[《杂诗十二首》(其五)],有着非凡的理想抱负,但黑暗的现实让他失望,最终他选择了解印辞官,归隐山林。

    资料助读2:

    课件出示: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到任尚不足百日,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回乡。从此,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做官。

    师小结:从踌躇满志,到躬耕隐居,陶渊明经历了痛苦的抉择。最终他选择了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结束语:古代士大夫继承陶渊明的精神,当他们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后,从陶诗这里寻到了新的人生价值,以此来安慰不羁的灵魂。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标准,而平淡自然的诗风也就成了他们心中崇高的艺术境界,所以苏轼说“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全是因为一个“真”啊!

    设计意图厘清诗人的情感脉络,理解诗人的情志,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以诗眼“心远”为抓手,探求原因和表现,既能引导学生学会解读诗词,又能结合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春望》《赤壁》两首诗,读懂近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鉴赏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领悟诗歌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

    1.温故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近体诗,明确近体诗的律诗和绝句的基本分类。

    预设

    绝句:《泊秦淮》《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

    律诗:《望岳》《游山西村》《野望》

    2.知新

    指出本节课所要学的两首诗中哪首是律诗,哪首是绝句。

    预设

    律诗:《春望》

    绝句:《赤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近体诗,引导学生了解本课所学两首诗的体裁特点。

    二、诵读,感知近体诗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春望》《赤壁》,同桌互读,感知两种体裁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搔更短(sāo) 不胜簪(zān) 折戟(jǐ)

    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抽查朗读,全班齐读。

    (师进一步指导重音)

    预设

    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

    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如《春望》中“破、深、溅泪、惊心、三月、万金、搔、不”需重读。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如《赤壁》韵脚“销”“朝”“乔”要重读拖音。诗的前两句记叙,音调以平缓为宜;后两句为议论,音调以沉郁为宜。

    2.读晓诗歌形式

    预设

    五言诗,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二一”和“二三”式。绝句的节奏类似于律诗。律诗中颔联、颈联两联一般为对偶,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绝句对仗不严格。

    3.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首诗歌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歌情味

    读时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近体诗的韵律特点,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通过节奏、语气、重音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为后面与诗歌产生共鸣、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品读,感知诗情

    (一)品读《春望》

    1.破诗题,预测内容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

    预设

    “春望”即春天所见。“春”点明了“望”的时间,“望”点明了人的行为。

    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简要概括。

    预设

    远景:山河城郭中景:荒草残木近景:春花飞鸟特写:稀疏白发

    2.寻意象,“望”眼前之景

    师:自读诗歌,找出诗人所见景物,体会诗人笔下的春的基调。

    预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妙用“破”和“深”,体现春天的长安城因为战乱而呈现一派衰败之景——山河虽仍存在,都城却草木茂盛杂乱,这一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承上,“花”和“鸟”是春天的象征,也都是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诗人看到美丽的繁花、听到悦耳的鸟鸣都要“溅泪”和“心惊”,或者说,连花鸟都感觉落泪惊心。这说明国家已经真的很凄惨了。“恨别”启下。)

    基调:凄惨暗淡。

    3.探根源,了解时局背景

    师:对照注释,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凄凉的景象。

    预设

    是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763)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4.抓诗眼,“望”诗人之心

    师: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诗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预设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时局,诗人为当时的时局而感伤。可见其忧国伤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可见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忧愁不堪,以致头发变白、变少,难以胜簪的事实,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心忧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5.细思量,“望”“诗圣”形象

    师:阅读本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圣”形象?

    预设

    读出了一个愁绪满怀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悲苦忧伤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诗圣”形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就是“诗圣”杜甫。

    结束语: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峰巅!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一起来背诵《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词体会诗歌整体基调,理解诗人情感,把握诗人形象。

    板书设计

    (二)品读《赤壁》

    1.读资料,晓相关背景

    课件出示: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虽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中进士,但因为秉性刚直,自视甚高,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仲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到黄州、池州等地任刺史。此诗是他借赤壁之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

    2.寻意象,辨兴感之由

    师:这是一首兴感之作,诗人感慨的起因是什么?

    预设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前朝遗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写兴感之由。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他对前朝遗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立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悟诗情,识兴感之心

    师:诗人凭借前朝遗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预设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隐含着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能施展的郁闷。)

    4.析手法,明兴感之巧

    师: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预设

    诗歌咏史怀古,特别是最后两句议论,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应深刻警醒。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的基本点在于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选取的都是小的对象。从写法上来讲: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关键在于立意要高、要大,但要注意的是要在尽可能微小之处来体现立意的高大。

    从表达效果上来讲: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结束语:无情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悲欢离合;而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盛情。愿我们执诗词之手,与诗词谐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诗歌,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诗歌名句及作者的情感,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和答题意识,初步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雁门太守行》《渔家傲》,读懂其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词析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学会鉴赏名句。

    教学过程

    一、抓特点,明确体裁

    阅读《雁门太守行》和《渔家傲》,辨析两文体裁的特点。

    预设

    《雁门太守行》看似有律诗的形式,但它实质上是一首古乐府旧题,属于歌行体。《渔家傲》是一首词。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歌行体

    行,歌行体,由汉代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用“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东汉乐府诗歌中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歌颂洛阳令王涣政绩的诗。雁门,指雁门关,泛指西北边塞地区。诗人李贺直接借用此题写边塞战争,这与唐人好借用旧题写当下题材的创作之风有关。

    资料助读2:

    课件出示: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阕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即:词有定句,句有定字。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式,所以创作词称“填词”,依调填词为“倚声”。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助读,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两篇作品的特点及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完整、系统地了解古诗词的体裁分类知识。

    二、诵读,感知不同体裁诗歌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教师范读《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同桌互读,感知两种文体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字音:提携(xié) 殷勤(yīn) 嗟(jiē) 谩有(màn)

    节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教师进一步指导重音)

    预设

    《雁门太守行》中首联中的“黑”要拖长音,“压”“摧”要重读;“金”要拖长音,“开”要重读,读出严阵以待的应敌状态。颈联要用颤音,读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提携玉龙为君死”要读得激昂有力,读出报效朝廷的决心。

    朗读《渔家傲》时,重音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接”“连”“舞”等字要重读,以表现辽阔、壮美的气势。

    2.读晓诗词形式

    预设

    七言律诗,朗读节奏较为自由;词,节奏灵活多变。

    3.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首诗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词情味

    师:阅读不能贪快,要注意语速,读出语气、语调变化,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让自己融进意境。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近体诗和词的韵律特点,让学生通过对节奏、语气、重音等的辨析,进一步把握不同文体的韵律特点,初步感知文本,为后面把握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把握诗词情感

    (一)品读《雁门太守行》

    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世称李昌谷、鬼才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其诗多表现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现实也有所揭露和讽刺。艺术上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有《昌谷集》传世。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诗作可能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2.把握意象,再现画面

    师: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探究下面的问题。

    设问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共写了三个画面,分别是什么?

    预设

    白天:敌军压城,官军严阵以待图

    黄昏:战后惨烈图

    中夜:夜袭易水图

    设问2:作者营造这些画面,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感?

    预设

    诗人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的追念,塑造出了具体、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颂扬了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3.探究写法,鉴赏词句

    (1)请同学们根据前几课所学,自读诗歌,分析诗歌采用的写作技法。

    预设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的危急;“金鳞”形容铠甲闪亮如金色鳞片,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激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这一句不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只是用“角声满天”侧面写战争规模,用“凝夜紫”侧面写血流成河的场面,给人以悲壮之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点明主旨,引用战国时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结合本诗举例说明。

    预设

    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赤红色等,不但鲜亮浓艳,而且跟黑色、黄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渲染出了战争场面的悲壮惨烈。

    4.齐读诗歌,领略豪迈

    (1)点生朗读最后两句诗,读出坚定、豪迈之情。

    (2)教师配乐深情地诵读全诗。

    (3)全班齐背诗歌。(注意抑扬顿挫,背出铿锵节奏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品读《雁门太守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二)品读《渔家傲》

    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易安体”。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这首词应是词人南渡以后的作品。国破、家亡、夫死的经历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词中别具一格的杰作。这首词虽是记梦之作,但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词中写到大海、舟船,人物涉及天帝和词人自己,可能都与词人为辨明“馈璧北朝”之诬,曾追随宋高宗行踪,乘舟在海上航行,历尽波涛之苦这段经历有关。

    2.品词知事

    设问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记梦天帝。写词人在天地浑茫的追寻中借天帝之口提出了对“我”终“归何处”的询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梦中所见景象。“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不仅回到“帝所”,还受到天帝情意恳切地问话。)

    设问2: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回答天帝。下片紧承上片的天帝询问,作出回答。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这是词人回告天帝。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感慨空有才华,于世事无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回答天帝,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到海上仙山去。传达出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设问3:本词和《赤壁》都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认识,但又有什么不同?

    预设

    杜牧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际遇,曲折表达自己空有抱负,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本词是借梦境与天帝对话,表达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战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品读《渔家傲》,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感知词作内容,理解词人情感,并通过鉴赏艺术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3.赏技品味

    师:本词被评论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同学们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预设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片的“九万里风鹏正举”等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梦幻与生活、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

    结束语:词人苦于现实。只好借梦境、神话、想象,含蓄地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不顾民众苦痛、苟安江南的不满,对没有战乱、离散和痛苦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九万里风鹏正举”,那个“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李清照,今天若在,定然会“沉醉不知归路”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教学设计中,我首先确定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指导朗读,学生逐步明确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阅读方法,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进行诵读,为他们今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打好基础。其次,我强调“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在鉴赏诗词时,我引导学生要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才会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情。对于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中我没有详细展开,也没有引入太多的术语,只是引导学生领会艺术手法的妙处即可。对诗歌大意,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对照注释来理解和把握,希望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理解诗歌的能力。

    疑难突破

    1.怎样理解陶渊明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

    这两句诗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才能深入理解。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伪和奸诈。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官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也就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主要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了,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2.对《春望》的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赞成第一种。这是触景生情的写法,面对国家破碎,种种念头齐涌心头,禁不住见花落泪,闻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赞成第二种。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以花鸟拟人,写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素养提升

    律诗、绝句中的“对仗”

    对仗,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具体要求:第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第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对“恨别”,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花”对“鸟”,名词对名词;“溅泪”对“惊心”,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绝句、律诗的对仗各有规则。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意愿。有的前两句对仗,后两句不对仗。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资料链接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是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

    据史料考证,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执政30余年。他即位之初即着手招贤纳士。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至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公元前284年,乐毅率军联合各国攻齐,占领70余城。有人推测其筑台时间为公元前310年。当时只言筑台而无“黄金”二字,到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始见黄金台之名。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即黄金台。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实施语文课创新教学的目的。

    一、语文创新教学研究的途径

    1、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2、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白描的手法。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领略了钱塘潮的雄奇壮丽,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自古西湖就是文人墨客梦萦魂牵,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诗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学生诵读课文

    诵读指导: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感情。再其次要流畅自然,一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三、学生分组探究

    1.语词破译组:负责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3.性情评价组:为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音,然后评价作者这样的人的性情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

    4.写法赏析组:对文中的写法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进行赏析。

    四、交流探讨的结果

    1.语词破译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词语: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拿:撑,划。

    拥:围裹。

    毳(cuì)衣:细毛皮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白。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gèng):还。

    大白:酒杯名。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者:……的人。

    ②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这一天,更声刚刚完绝,天将凌晨,我划了一叶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与浓云与远山与湖水浑然连为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2.心灵探密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作者与众不同的表述:

    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为什么要用明朝的年号?

    提示:对故国的留恋。

    B.天寒地冻他为什么要清晨看雪而且是独自一人。他很在乎雪景吗?

    提示: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他脱俗喜欢宁静,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性情。

    C.“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提示: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那些俗人为伍。在作者眼里这些人并不存在。

    D.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景色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状况?

    提示: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E.金陵人请他喝酒的.时候,他连姓氏都没有通报,只是离开的时候才问,也没有记下来,有什么深意?

    提示:君子之交淡于水,作者交朋友没有什么功利性,只看重精神的沟通,心灵的交融。

    (2)能够总括作者形象特点的一个词是“痴”,怎么理解这个的深意?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3.性情评价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曾经有过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

    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于句曲山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又如:陶弘景,曾经掌朝廷机密文书,后来不仕隐居,娱情山水,作起了“山中宰相”。

    再如:刘禹锡,住在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辩论:

    A.可取的地方:他们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与腐朽的官场为伍。他们性情高雅,娱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绝妙奇文。

    B.不可取的地方:他们消极避世,一方面可以抵抗统治阶级,可是另一个方面他们没有为当时的现实社会作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他们的独善其身,使他们的杰出才干没有了社会的价值。

    4.写法赏析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本文写景的句子;写景的方法;景物的特点;折射出人物的情感。

    写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的方法: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预备资料:关于白描手法的解释。

    (2)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3)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五、总结本文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材依据: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则)《期行》

    二、教学目标: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三、教学重点: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2、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难点:激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文本。

    五、教学方法:活动型阅读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讲故事:《狼来了》。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3、引入:我们探讨一篇关于“诚信”话题的文章——《期行》。

    (二)、学法引导: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三)、组织探究:

    活动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1)互动求助,读准字音。

    (2)合理停顿,读准节奏。

    A、教师范读:(学生划停顿符号“/”)

    B、分组朗读:(纠正其读音与停顿的不当之处)

    C、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活动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1)生生互动,理解词句。

    (2)整体理解:逐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3)梳理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反驳,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活动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1)小组复述:组长复述,其余同学补充。

    (2)探究: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都应当讲究诚信。

    活动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1)人物评价: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哪一位?为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2)情境体验:假如你是太丘,回来知道故事里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元方,父亲回来后,你将怎么做呢?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友人,太丘回来后你又将怎么做呢?

    (3)感悟讨论:学习本文,你懂得了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

    (四)、结束: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合作很成功,但愿我们明天的合作更精彩。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首诗歌或短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学设计(优选12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