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汇总十三篇)
  •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发表时间:2024-10-01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汇总十三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3.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难点: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三)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四)小结作业

    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五、板书设计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2

    【教材分析】: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在全诗中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教学中要除了要分析诗的'内容和手法外,还要带领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

    【目标设计】:

    1.对唐代边塞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2.体会和思考本诗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和使用的手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背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师问:在这首诗里,作者主要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生答: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心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高适的《燕歌行》,来看看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二、了解边塞诗及边塞诗人,简介作者及背景:

    课件展示,学生齐读或提问个读,结合课下注释并提醒捡重点学生记在书上。

    三、朗读本诗并理清结构:

    找学生回答,课件明确答案: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

    四、文本探究:

    师问:唐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请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诗句。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相关诗句。

    学生回答,并解释,老师带领分析。

    课件展示: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战士在前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营帐,流连声色——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暗示了必败的原因——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愤慨)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3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代表作品、贡献及诗歌特点。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太阳吟》是诗人闻一收录在诗集《红烛》中的代表诗歌。留美期间,身为海外游子,每日见到的太阳同样也照耀着祖国,于是他希望太阳能够带去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诗歌情感真挚,意象奇特,蕴含着浓浓的的爱国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烛》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学生齐读诗歌由闻一多《红烛》诗集中的诗歌导入,更有针对性。

    2、写作背景

    《红烛》写于1923年。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年轻的诗人有像红烛一样的赤子之心。尽管生活中不乏困顿、失望,但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第一小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2、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也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固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3、第八、九节的呼唤,--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对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7、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4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了解消息的深层内涵。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 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 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导语-主体-结尾)和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形式)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甘地被刺》P51页

    2、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P57-60页

    教学过程实录

    (一) 导入新课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份报纸,请大家找出你最先看到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思考一下, 何为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生:各自读出自己手中报纸中的新闻,回答问题:“新闻就是写出新鲜的事;新闻要真实;新闻要吸引人,特别是标题……”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很好,下面我们来准确地概括一下: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信息,也就是说它的本质就是真实,我们说新闻新闻,为什么新闻姓“新”而不信 “旧”呢,记者最忌讳“昨天”这个词,快是新闻的竞争条件,也是新闻的质量体现,也就是说快速是新闻的生命,那好,根据新闻的两个特点,我们可以给新闻下一个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板书: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特点: 真实(本质) 快速(生命)

    当然,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特写等文体;狭义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的是消息这种文体。

    好,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新闻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书P58页从第二自然段看一直到59页中间那一部分,边读边画重点,2分钟时间,然后我叫同学来回答问题。好,现在开始。

    师:提问: 新闻消息的结构有哪几部分?

    生: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师: 完整的消息标题包括什么?

    生:引题、正题、副题

    师:什么叫做导语?它通常包含什么?

    生: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的一句话叫做导语,它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板书: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标题: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5

    一、导入:

    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古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首关于“登高”的诗,就是杜甫的《登高》。板书课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登高文化及杜甫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背诵全诗。

    2、从意象入手,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重点)

    3、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难点)

    三、了解登高文化

    1、登高之由来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登高本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推其源头,一是来自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个是“重九登高”的节日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却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东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初唐时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还有崔颢的《黄鹤楼》等等)

    2、登高诗作的特点登高诗不是简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往往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其主旋律主要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沧桑之感。

    四、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主要作品有:《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登高》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五、写作背景

    杜甫的最后10年,是在巴蜀和荆湘的流离漂泊中度过的,中间由于蜀中长官严武的接济,在成都草堂过了几年稍微安定的日子,不料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于次年到达夔州瞿塘峡。杜甫一家在夔州滞留两年,作这首诗时已是第二个年头(767)了。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六、听读诗歌,感知全诗

    1、正音、断句;

    2、初步感受诗歌情感基调。

    3、①自由读;②指名读;③全班齐读

    4、简单翻译诗歌内容(同学们,课前我已经让大家借助参考资料翻译了本诗,现在我找一位同学试着翻译一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水清沙白的小洲上鸟儿在飞舞盘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下,望不到头的长江流水滚滚奔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艰难,非常遗憾两鬓又增添了白发;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七、探究文本

    1、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2、重点意象赏析: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小组探究找出你最喜欢的词加以分析)首联:风急:秋气逼人,天气寒冷,内心凄凉天高:天地高远广阔,更显人渺小孤单。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渚清沙白: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鸟飞回:在空中盘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相似(孤独无依)。

    3、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一句是千古名句,写出了秋天肃穆萧杀、旷远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观,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传达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这一联不禁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生命短暂,时间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4、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为何而悲?(小组讨论)明确:离家万里,漂泊他乡晚年多病,孤苦无依颠沛流离、困顿潦倒。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的个人遭遇,但我们从中却可以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

    5、南宋著名文学评论家罗大经认为此诗颈联有八悲,曲尽人生之悲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悲:万里,地之远也二悲:秋,时之惨也三悲:作客,羁旅也四悲:常作客,久旅也五悲:百年,迟暮也六悲:多病,衰集也七悲:台,高迥处也八悲:独登台,无亲朋也语言精炼高度浓缩。

    6、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艰难、潦倒:既指国家,也指个人。国事艰难,人生潦倒。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苦恨:从诗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的意思,“恨”是动词“遗憾”的意思。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为国效力。诗人恨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

    7、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八、小结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恢弘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尽显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6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诗比兴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作者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x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二)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

    楚辞是发源于中国x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三)屈原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x》)

    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x》)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

    关于“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

    (五)写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疏通文意梳理行文脉络

    任务设计:

    1、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通文意。圈出有疑问的地方。

    针对疑问进行指导。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

    行文脉络:

    ①首先介绍自己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和美好的名字。

    ②接着叙述自己的才能修养、忧虑希望,表达立志改革,愿为前驱的报国之情。

    ③然后追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④最后反思,表现了诗人高洁自守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反省自己和献身理想的热情。

    3、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楚辞集注》)

    ③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结: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

    4、明代汪瑗道:“内美是得之祖、父与天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朗读第二段,屈原怎样阐述“修能”。

    运用比喻。

    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撷宿莽,都是比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

    小结: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导夫先路”,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

    任务二:体味诗人的情志

    任务设计:

    1、诵读第三段和第四段,请找出表达诗人品德和情怀的诗句并分析。

    学生探究总结: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体现了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明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洁。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明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渝的品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突出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

    小结:因此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康,故死而不容。”“虽放流,眷顾楚国,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说,“虽与目月争光可也”。

    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类归纳并分析表达效果。

    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归类分析。

    ①“蕙茝”、“蛾眉”、“兰皋”、“芰荷”、“芙蓉”、“芳”、“繁饰”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

    ②“众女”、“泽”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

    ③“鸷鸟”比喻君子

    ④“方”比喻正直端方的人

    ⑤“圜”比喻世故圆滑的人

    表达效果: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比兴手法不是《诗经》的专利,在《离骚》中也运用大量喻。《文心雕龙比兴》中也说:“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这些论述,肯定了《离骚》的历史地位,也指出它与《诗经》的渊源关系。

    任务三:探寻“美人香草”象征义

    任务设计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和香草”两类意象。分析《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象征义。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作者自喻。《离骚》前半部分,屈原将楚王作为男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女性,美人是其自喻。以男女婚娶喻君臣相契,以男方的变卦喻楚王的疑忌贤臣、对自己不能始终信任的事实,所以才有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叹。《离骚》后半部分,屈原又转为男性,“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而将君王喻为美人,他四处“求女”,即寻求圣主贤君。然而,周围都是些蔽美嫉妒的小人或庸臣,理想求而不达。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芰荷、x离、蕙菌桂、白芷、兰、椒、菊、芙蓉、杜衡”等四十多种。这些“香草”寄寓着诗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高洁品质的象征。

    任务四:探究艺术特色

    任务设计

    《离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请根据课文总结其艺术特色。

    ①句式的灵活参差。

    《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扩大了诗歌的容量。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楚民歌句法,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出现了不少工巧的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交叉使用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②“兮”字的创造性使用。

    从《离骚》来看,两句用“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③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人运用奔放而瑰丽的想象,将楚地特有的风物引入诗篇,繁多的比喻,不但使叙事、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蕴藉有致。

    三、主题归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四、作业

    背诵默写第三段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文人都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踏入仕途,但是当他们进入仕途后,往往会发现仕途并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失望之余,有许多人就退隐山林,归隐田园,这些人之中,陶渊明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起走入陶渊明的田园世界。

    二、知人论世

    1、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陶渊明的有关知识。

    2、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诵读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两首诗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

    注意字音、朗读的节奏和词语意思。

    2、欣赏名家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及诗歌情感

    四、重点赏析

    (一)眉目传情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明确:归

    (二)整体感知

    在“归”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朗读课文,用原文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讨论: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追问: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

    (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3)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思考:

    (1)找出描写田园景色的句子?

    并指出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意象。

    (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方宅草屋近

    静榆柳桃李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村庄炊烟远

    动鸡鸣狗吠以声衬静视听结合

    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意境:优美宁静、恬淡自然、闲适自由

    情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4、归去何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归去后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词语:

    明确:无尘染/有余闲/久/复——自由、安逸、喜悦。

    提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主旨: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拓展延伸

    讨论: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结束全文:

    陶渊明就是因为舍弃了功名,淡泊了名利,才成就他美丽自然的诗篇,才坚守了人格精神的自由与独立。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代表作品、贡献及诗歌特点。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太阳吟》是诗人闻一收录在诗集《红烛》中的代表诗歌。留美期间,身为海外游子,每日见到的太阳同样也照耀着祖国,于是他希望太阳能够带去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诗歌情感真挚,意象奇特,蕴含着浓浓的的爱国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烛》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学生齐读诗歌由闻一多《红烛》诗集中的诗歌导入,更有针对性。

    2、写作背景

    《红烛》写于1923年。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年轻的诗人有像红烛一样的赤子之心。尽管生活中不乏困顿、失望,但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a、第一小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b、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也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固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c、第八、九节的呼唤,--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对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7、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悟作者珍爱生命、自我救赎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学习《我与地坛》学生需要从中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地坛给我的生存启发。高一的学生在认知上,对情感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精确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体会生命的涵义。

    教学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预习环节:

    1、识作者轮椅上的文坛硬汉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后因病转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2010年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中《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对强者而言,磨难也能成为礼物)

    2、知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忽然失去了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实际上,他比所有拥有双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补充材料

    ①地坛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说: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

    ②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③史铁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要么在恶梦中醒来,要么在美梦中睡去。

    ※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四、基础知识梳理

    1.记字音坍圮()熨帖()宿命()蝉蜕()窸福ǎ┴ü挪槐?()隽永()倔强()嘈杂()假期()玉砌雕栏()独处()捋着()焦灼()荒芜()剥蚀()

    2.识字形tuí墙()kè守()教huì()cù然()

    3.积成语.

    亘古不变意思是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乱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二.课堂研读教材:

    学习活动一:读文本,探究地坛给予“我”的人生启示(学生读文,交流,分享)

    1.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那么在作者笔下,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我”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

    4.地坛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景物描写)第一处景物描写“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几个动词中暗含了对比,400多年前的地坛和400多年后的地坛对比,20岁之前的“我”和20岁之后的“我”对比。不用常规句式(如“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表达,却把这些动词提前,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句子结构一致。突出了园子的“荒芜”和“我”的残废。地坛荒芜冷落被人遗弃,“我”双腿残废被社会抛弃,二者有着相同的命运,有着“宿命”的味道,这是“缘分”。地坛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也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处景物描写抓住: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园子荒芜单并不衰败”这一句对园子的概括实则包含了他对生命的理解:人虽残废却不应该颓废。应该说作者此时听到了生命的召唤,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只是这一信念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园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历经了怎样的苦痛与挣扎。“猛然间想透了什么”的蚂蚁,应该是作者在某一瞬间悟出了什么吧,“寂寞如一间空屋”的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像蝉一样历经蜕壳的煎熬吧!那“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开万道金光,人该如何?也许是即使马上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地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还有那些草木,它们“竟相生长”“窸窸父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岁一枯荣吗?可是到了它该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节,它便尽情地发出那些动人的声响。总而言之,从这些景物之中,我们看到作者时而对生感到困惑,时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时而可能面对双腿自哀自怜,但最终还是从园中不论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着是每一种生物的权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3、第三处景物描写(齐读六个“譬如”领起的句子)讨论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含义。明确: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苍黑的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纯的气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

    小结一景物描写要注意的两点

    1.抓住景物特点

    2.关注景物暗示

    学习活动二: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却写了母亲,读文思考: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残疾后,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3.“我”从母亲身上收获了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抓关键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至此,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我”与地坛,“我”与母亲,地坛与母亲,融为一体。

    小结二叙事抒情、说理

    1.关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细节三、总结全文(解惑提高)(一)梳理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的心境;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静、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二)感受作者启示,领悟人生哲理一座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古老而又神圣的地坛,一位仅走过49个年头的苦难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个双腿截瘫用15年时间思索生死的史铁生,一篇倾注真情影响了无数人的《我与地坛》,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

    四.评测练习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节选自《难忘生命里的那一缕馨香》)

    材料二

    ①曾几何时,我们的这个时代是那么的喧嚣,曾几何时,我们的作家是那么的浮躁,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却绝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给这个尘世带来一缕缕的芳香,让我们沉醉其间,又像是带来一颗仙果让我们品尝,口齿存香间,体悟到生命的尊严和壮美。《我与地坛》,在解读着生与死的庄严话题;《我与地坛》,又在咀嚼、品味、诠释、超越着苦难。

    ②不同于一般以写作为生、为稻梁谋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已经不单是仅供欣赏的文学作品了。他的文字渗透了自己的生命体悟与感受,是在以灵魂撞击灵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既摧残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于蚌贝,那原本就是因砂砾异物折磨而分泌出来的。这样的写作充满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充满了一个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软弱与刚强。他常常说自己每天都在面对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凉的额头,却又屡屡飘然离开。

    材料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最感人处,正是写他在地坛待得过长时,母亲如何为他担忧。那时他的母亲还在,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只能在地坛荒园中孤独地漫游。共同的念母之情使我与史铁生心心相印,对他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情有独钟。我似乎记得当年在地坛徘徊时,曾经见到过坐着轮椅看书的史铁生的身影......直至今天,史铁生仍然是巨大的鼓励,鼓励我继续在“费力不讨好”、却使自己感到深切和明净的“纯文学”路上走下去。(节选自《地坛精魂》)问题:三则材料都写到《我与地坛》,请分析《我与地坛》给作者的启示分别是什么?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10

    高二年级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内容来看,今年所选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实用性和趣味性都较强,有利于师生教学的进行。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为参考,将作出以下的思索与安排。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课程的学习,它选取的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既体现文学史的标准,又体现教材的品味,还选取了一些当代优秀的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在“经典性”之外再添一些“多样性”色彩。全书分为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各五个单元。由于时间的局限,我打算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精读部分的诗文,略读部分更多的是学生自学。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对诗文的赏析,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再创,要充分相信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教材教学的难度在于,如何才能提高他们对现代诗文的兴趣。鉴于此,我将打算在教学期间开展一次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和诗歌创作征文,适当的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发他们对诗文的激情。

    本学期语文教学的综合计划:

    (1)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教学方法、措施:

    1、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放声朗读的习惯。

    (2)预习新课的习惯

    (3)记笔记的习惯

    (4)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5)思考和说话的习惯

    (6)课外阅读的习惯

    (7)勤写勤练的习惯

    (8)整理积累的习惯

    (9)总结得失的习惯

    (10)书写清楚的习惯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3、抓住文本特点,教学侧重恰当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4、古诗文、其他文言文阅读,重朗读,重基础积累

    古代诗文的阅读,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部分障碍;课堂上,老师作重解决疑难字词句的理解,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吸收积累。强化朗读教学,强化翻译教学。文言常识的教学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5、鼓励学生口头交流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给时间思考讨论,鼓励大胆说话,大声说话。

    6、写作教学,每两周一次两课时作文训练。

    加强作文习惯训练,先审题,再构思,提纲好了后动笔。还要求记叙文入格。还注意其他作文素养的培养。

    7、鼓励学生作研究性学习探讨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11

    一、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分析并掌握故都秋景的特点。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领悟本文“主观情”和“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之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四、教学工具

    幻灯片、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古文人,对秋天情有独钟。可是再热爱,能够愿意拿生命去换取的能有几个呢?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个。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秋天值得作者用生命去换取?

    (二)导学案课前自学部分展示:(学生课堂展示)

    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结构:课文可以分为3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段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2)总写:眷恋故都秋味。

    第二部分(3~12)分写:具体描写故都秋景。

    第三部分(13~14)总写:抒发眷恋之情。

    (3)五字概括文中的每幅秋景图:庭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三)课中探究:

    1、以第一幅秋景图为例,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清,静,悲凉”?

    (1)请个别同学朗诵第一幅秋景图对应的文字,其他同学勾画出本段的景物,形容词,动词。

    (2)师问:为什么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先探讨颜色)

    师问:蓝、白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答:宁静。

    师问: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皆是这样的色彩,会是什么心情?

    生答:凄清、悲凉。

    (3)请问:日光能数吗?为什么作者是“细数”?大家从“数”读出了什么?(再探讨动词“数”)

    生答:清闲。

    加入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三十九回有这么一段对话,和王安石的相关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领会到了“落寞”“悲凉”。

    老师点拨并归纳:

    秋味之“清”——从动词:静坐、泡、细数、静对。

    从色彩:碧空、牵牛花的蓝色等。

    秋味之“静”——驯鸽的飞声。

    秋味之“悲凉”——“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老师归纳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以动衬静。

    2、为什么郁达夫喜欢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来思考。

    明确: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择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而又精彩地对比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找出并赏析。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赏析:请同学们分析每一种美食的特点,然后思考作者运用这组对比和比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课堂展示)

    黄酒:浓烈白干:温和稀饭:清淡馍馍:厚实。

    鲈鱼:鲜嫩大蟹:醇美黄犬:机巧骆驼:沉稳。

    教师明确:运用四组比喻,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在对比中凸显了故都之秋的浓烈、敦实、深长、厚重,传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4、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却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之后,插入了一段议论。试分析第12自然段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内容:议论,论述了中国的文人学士和外国的诗人对秋的偏爱。

    作用: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暗合,同时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行文思路。

    (四)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赞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些悲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章首尾多次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作比,表达了他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结尾的一段文字,作者愿意用生命作为代价来换得北国之秋的常在,对北国之秋的爱的情感达到了极点,对秋的讴歌与赞美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深沉的爱。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1、解题: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 爱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孔子的行为

    三段──结论

    孔子的言论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确: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小结

    这篇课文四段都围绕“从师”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段正面论述从师之道,说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段运用孔子的言行,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写作缘起。

    六、齐背全文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七、总结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2、布置课外练习。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 篇13

    新的学期,新的挑战。我们高二语文组的各位教师在校领导和年级组的领导下,积极地展开工作与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认真工作,基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故与各位教师商讨,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景:

    1)课程名称:高二语文

    2)教材使用情景:《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

    3)本学期周课时:xxx)计划教学时数:xxx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唐诗宋词选读》:古代诗歌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教学一、二单元,让学生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及唐宋诗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理解、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整体把握诗歌形象、借助诗歌的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的思想与艺术魅力。提高鉴赏本事与审美情趣。

    《现代散文选读》:着眼于鉴赏陶冶”,“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经过现代散文的选读,培养阅读散文的兴趣,能从中外优秀现代散文中认识社会、理解历史、思考人生、感悟自然、陶冶情感、砥砺思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了解散文的一些一般性的文体知识,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与理解作品的本事,对不一样作家、作品以及作品的风格与艺术特色有必须的确定力,并且能将自我的鉴赏心得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学习写作散文评论与散文鉴赏文章;进—步理解散文的.表达功能,掌握散文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状物、议论的基本方法与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构思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文体意识,进行散文写作;进一步提高审美确定水平和自主阅读的本事,独立进行课外散文的选择阅渎,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当代散文写作的现象有自我的见解,从而在散文阅读与写作方面构成必须的基础。

    《写作》:读写结合,读中悟写,写中促读,注重积累。把思维本事的训练作为高中阶段读写训练的核心。进一步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重点训练生动、形象、传神的细节描述,增强文采;鼓励学生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力求文章立意高远。议论文写作是高二阶段的重心,训练中规中矩。思想正确,观点明确;语言规范、文从字顺;结构完整、思路清楚。

    2)教学重点、难点:

    《唐诗宋词选读》:

    1.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资料,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一样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现代散文选读》:抓住散文的线索,进而理清散文的结构,是散文鉴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提高从课文中提取,筛选信息的本事。

    三、教学资料及计划安排: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1、帮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本事的提升,阅读本事要加强,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养成,多读,多写,多记,多思考。

    2、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分析的本事。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必须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3、在课堂上能够增加一些趣味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做题本事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能够在鉴赏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仿写诗话,词话,扩写,拟写对联,改写唐诗宋词(如改为新诗,小小说,分镜头剧本)等精短文章的写作,也能够结合作品进行想像,赏析,评论。

    【高中教学设计语文模板范文(汇总十三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