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24-09-14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1

    一、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是以世界咖啡会议模式为载体承载起高中物理的教学。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就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世界咖啡让参与者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

    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二、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为选修3-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的学习奠定基础,它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平抛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直观感受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三、学情分析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论知识学生已经学习。

    2、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也已经掌握。

    3、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世界咖啡会议模式,能积极参与组内和组间的讨论,学会分享和贡献。

    ②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的性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③能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平抛运动的相关实验并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造。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参与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过程。

    ②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探究,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③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化曲为直、化繁为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参与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过程,培养学生个体在群体中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②体验科学研究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运动规律。

    六、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归纳出其运动规律。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利用多媒体(见光盘)、导学案(见附录Ⅰ)、平抛实验教具(见包括自制教具附录Ⅱ)

    八、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今天,我们大家齐聚在这里,如果针对某个主题进行思维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本节课我们就想以著名的世界咖啡会议模式为载体来探究一个物理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咖啡?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就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世界咖啡让参与者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世界咖啡的五项原则是:

    ①明确会谈内容

    ②创造热情友好的氛围

    ③鼓励每个人的投入、贡献

    ④吸收多元文化,接受不同观点

    ⑤收获、分享共同成果。我们今天就想以她为载体和大家一起一边听着悠扬的咖啡厅音乐,一边探究“平抛运动”。

    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流程:

    1、小组内实验、研讨5min。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

    2、组间自由交流5min(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研究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

    3、完善研究成果2min(所有人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

    4、展示交流(每组1min)活动一:组内研讨下面我给各组确定一下主题,然后大家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一项——组内实验、研讨。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实验、研讨。首先选出店长,确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针对主题进行实验、讨论,将结果整理在导学案上以供交流。(负责人:店长)通过开放的氛围,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自主研讨的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思维的空间,便于课堂的教学生成。活动二:组间自由交流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二项——组间自由交流。(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研究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

    教师巡视指导。组间自由交流(店长留守本咖啡屋,为其他组组员介绍本组实验和成果,本组组员去其他咖啡屋学习经验)进一步扩大交流的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激发思维的火花。活动三:组内整理完善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三项——完本组善研究成果(所有人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

    教师巡视指导。组员回到本组,结合学习到的经验完善本组研究成果。大范围的交流之后,给小组一个静下心来整理完善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活动四:展示交流接下来开始进行活动的第四项——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归纳、评价。各组派代表交流。集体智慧的碰撞。总结归纳(结合活动四进行)总结归纳平抛运动。(多媒体演示)

    一、什么是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以一定的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的作用,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抛体运动;在抛体运动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沿方向,我们把这样的抛体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探究一:平抛竖落仪Ⅰ(多媒体演示)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4、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二:平抛竖落仪Ⅱ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4、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三:射击(多媒体演示)

    1、树枝上的一只猴子看到一个猎人正用枪对准它,为了逃脱即将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问猴子能逃脱厄运吗?

    2、如果固定猴子不动,发射子弹,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3、如果使猴子在发射子弹的同时自由下落,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4、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播放2012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视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探究四:双轨平抛仪(多媒体演示)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并说明原因。

    2、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本实验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4、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探究五:描轨迹

    1、本实验的结论?

    2、请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三、理论探究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初速度为v0,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自由落体运动。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vx= v0,vy=gt,,

    ②位移:x=v0t,,,

    ③平抛物体飞行时间,由飞行高度h决定,与水平初速度v0大小无关。

    ④轨迹方程:x=v0t,,,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各组派代表交流。给学生的课堂研讨和课后的继续研讨一个指引方向。

    思考拓展:

    作业布置

    1、增大抛出速度,会出现什么情况?(人造卫星的奥秘蕴藏其中)

    2、请你来当飞行员。(推荐学生进入教师的博客游戏)

    3、什么是斜抛运动?(预习)

    4、斜抛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运动,水平方向做运动,竖直方向做运动。(预习)

    5、完成导学案。若有问题相互交流。带着问题反思研讨的结论。

    九、板书设计

    1、PPT内容:见光盘

    2、黑板内容(黑板中间):

    World Cafe

    —— 平抛运动

    一、什么是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三、理论探究平抛运动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2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所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模块:必修二

    (3)所属章节: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

    二、教学过程描述

    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种运动形式,我们已经和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打过交道,它们的特征是运动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情形

    1、自由释放一粉笔头;

    2、平抛出一粉笔头

    两种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呢?(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大家能不能举出其它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直线运动已经学过,但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却是曲线运动。

    研究曲线运动的特点,研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曲线运动等问题将是我们更重要的任务,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研究曲线运动。

    首先,我们来看几种现象……

    进入新课:

    (一)、曲线运动的方向

    1、两个视频演示

    (1)演示在旋转的砂轮上磨刀具。

    观察并思考问题:磨出的炙热微粒将如何运动?从不同的位置磨出的炙热微粒飞出的方向是否相同?

    (2)在旋转的陀螺上滴上墨水,墨水被飞速甩出。

    观察并思考:墨水甩出时的方向是怎样的?从不同的位置甩出的方向是否相同?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不同的方向。

    如何确定铁屑和墨水飞出时的运动方向呢?

    2、实验演示:(如右图)小钢球沿任意弯曲的轨道运动,从不同的出口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运动痕迹。

    观察并思考问题:钢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方向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

    3、理论分析:

    思考并讨论:

    (1)在直线运动中如何确定某点的瞬时速度?

    分析:如要求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如果时间取得更短,这种近似更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间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2)在曲线运动中如何求某点的瞬时速度?

    分析:用与直线运动相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先求AB的平均速度:由可知,的方向与的方向一致,当越小,越接近于A点的瞬时速度。当à0时,当B点非常非常接近A点时,AB割线即为切线,A点的瞬时速度为该点的切线方向。可见,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为质点在该处的切线方向,且方向是时刻改变的。(速度的变化包含哪几层含义?)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4、结论: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思考与体验】

    1、画出质点沿曲线从左向右运动时,在A、B、C三点的速度方向。

    【思考与体验】

    2、下图为一辆未安装好的自行车,请画出前、后轮上各点在正常行驶时,相对于骑车人的速度方向,并为该自行车设计安装挡泥板。

    (可展示自行车实物,由学生设计方案教师点评)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为什么有些物体做直线运动,有些物体做曲线运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1、实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分组实验)。

    (1)在斜面顶端放置一钢球,放开手让钢球自由滚下,观察钢球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记住钢球的.运动轨迹。

    师:钢球运动情况如何?

    (钢球做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师:请同学们来分析钢球在桌面上的受力情况。

    (钢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还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师:合力的方向如何?

    (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合力就是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但与运动方向相反)

    (2)在刚才实验中,钢球的运动路径旁边放一块磁铁,重复刚才的实验操作,观察钢球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

    师:钢球运动情况如何?

    (钢球做曲线运动)

    师:分析钢球在桌面上的受力情况。

    (钢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二力平衡。还受到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此外还受到磁铁的吸引力)

    师:合力的方向如何?

    (合力的方向随着钢球的运动不断改变,但总是不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

    在以上几个实验中,第一个钢球只受到与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做的是直线运动。

    第二个钢球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的作用,做的是曲线运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情况下物体会做曲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时,会做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提问:那我们该如何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3、结论: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1)要有初速度

    (2)要有合外力

    (3)初速度与合外力有一个角度

    强调总结: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三、教学反思

    1、在探究“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中,教师并不是从几个有限的实验事实出发,就急于给出关于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定论,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尝试更一般性的推理论证。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围绕“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这个问题,教师不要一味讲授,而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鼓励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猜想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最终得到了预期的结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直线运动?

    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学习

    展示图片: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转弯的火车

    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

    (轨迹是曲线)

    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

    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

    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切线方向

    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

    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速度是________(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_。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提出问题: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

    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可知受力不为零,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实验探究

    器材:光滑玻璃板小钢球磁铁

    演示:小钢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给你一磁铁,如何使小钢球①加速仍做直线运动。②减速仍做直线运动。③做曲线运动。制定你的实验方案。

    实验验证:请两名同学利用他们的方案来进行验证。演示给全体学生。

    分析论证:

    直线加速: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②直线减速: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

    ③曲线运动:的方向与成一夹角

    结论: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4.实践应用:

    飞机扔炸弹,分析为什么炸弹做曲线运动?

    讨论题:结合本节所学与前面知识体系来分类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小结

    同学们根据自身特点,各自进行。曲线运动是轨迹为的运动.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曲线运动的方向是的

    2.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

    3.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上。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4

    一、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的一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三个标题性内容。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对万有引力的应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过卡文迪许“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2、教学过程概述

    本节课从宇宙中具有共同特点的几幅图片入手,对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进行了复习引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有什么应用呢?接下来,通过“假设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前方未知天体”,围绕“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该天体的质量吗”全面展开教学。密度的计算以及海王星的发现自然过渡和涉及。在教材的处理上,既立足于教材,但不被教科书所限制,除了介绍教科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外,关注科技新进展和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时代气息浓厚,反映课改精神,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 “计算天体质量”的学习,学会估算中数据的近似处理办法,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2)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体验运用万有引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的学习,体会科学定律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过了解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2、“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复习引入

    通过几张宇宙图片的欣赏,学生体验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体都遵循的规律。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 解决中心问题

    情境创设:假如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航行在宇宙深处,突然,前方一美丽的天体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先关闭了宇宙的发动机,然后飞船刚好绕美丽天体做了完美的圆周运动,绕行一周后,飞船就平稳的降落在了星球上。

    合作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得这一神秘天体的质量吗?

    (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形成自己本组的意见,由小组选出的代表来向全班展示自己思考的结果。)

    小组代表讲解展示:

    思路一:测出宇宙飞船绕行一周的时间和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从而得出星球(中心天体)的质量。

    思路二:根据宇航员降落在星球表面上后,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 得出在思路二完成之后,紧接着问题:如何测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呢?

    (学生讨论回答,现场教师展示借助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现代技术“传感器”现场完成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设计说明:

    1、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围绕”如何测得星球的质量?”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学生的讨论活动,在让学生觉得有趣味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促使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解决本节课的中心问题。

    2、多媒体和现代测量方法——传感器让学生感受技术带来的便捷。

    (三)、物理学史 展现人文魅力

    启示:一旦测出了引力常量G,那么就可以利用公式 得到地球的质量了。

    1798年,卡文迪许通过自己设计的扭秤实验,成功得到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许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是不无道理的。

    而正是这段故事,让一个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的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

    (四)、课堂延伸——如何得到这一天体的密度?

    设计说明:在这一问题中,老师提示了球体的体积公式,然后就把时间交给学生了。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演算,可得到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带有半径的,而另一种则是把半径约分掉的 。“为什么半径可以约掉呢?”这一问题又再一次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而这也保证了课堂的开放性。

    (五)、发现未知天体

    视频:“海王星的发现”,——展现科学发现的足迹,注重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情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劳厄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牛顿引力理论对行星轨道的计算那样,如此有力的树立起人们对年轻物理学的尊敬。从此以后,这门自然科学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国……”

    (六)、课堂小结与反馈 简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 图片欣赏,引入新课

    二、 测中心天体的质量

    三、 卡文迪许——人文魅力

    四、 应用

    1、测天体密度

    2、发现未知天体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极大的趣味中完成了本节中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脉络清晰。物理学家的人文魅力学生也有一定的感知。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概念,正确应用功的公式计算。

    3、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本质含义。

    4、知道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功的公式,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论证能力。

    2、通过求解分力做功、总功和变力做功等问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公式的同时,初步接受“微元法”处理问题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工作、学习都要讲效率,“正功”“负功”可以促使学生的勤奋向上思想意识,合作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引入功的物理定义,掌握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难点:

    1、理解功的公式的使用条件,体会处理变力功的思想方法。

    2、理解正功与负功的含义,体会功是标量。

    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钢球、纸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实验,有请两位同学。教师将小钢球放在纸巾上,小钢球静止。教师将小钢球举高,请同学们观察小钢球落下后纸巾有无损坏。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受到什么启发?

    被举高的物理具有穿过纸张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能量。

    实际上人们在研究能量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做功,这节课我们来看第七章第二节功。

    (二)功的定义

    1、功的两个要素

    在刚才的例子当中,同学们说我将小球举高了,我对小球做了功,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对小球有力,并且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在生活当中你还能不能举出做功的例子?

    对学生所举例子进行分析,都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存在力的作用,还有就是一定要发生一段位移。显然这是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那么有力有位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吗?显然不是,而应该在力的方向上存在位移。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定义式刚才的这些例子当中,都存在做功过程,那么究竟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你能不能计算出来?实际上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当力和位移同方向时功的计算。(展示ppt),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力F的作用并向前移动了s,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Fs。如果情况变化一下,力F与s不在一条直线上,你会不会求这个力所做的功呢?请同学们尝试着回答。

    方法有两个,一是分解力,二是分解位移。无论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W=Fscosa。有了这个公式,我请同学们帮我计算一个问题。我现在用100N的力水平踢一个足球,踢了一脚之后足球水平向前滚动了50m,求我对球做的功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回答。

    显然这个情况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要想脚对球一直存在作用力,那你这个脚得跟着球向前走50m。所以应用公式要注意:(1)F、s要对应,即在s中要一直都有力的作用

    再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达式,你还注意到了什么?引出cosa有正有负,那么功是标量还是矢量?是标量那功的正负表示什么呢?实际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如果力对物体做了正功,表示这个力是个动力,如果是负功则是阻力。(换句话说,如果力做了正功,那表示有能量转移到这个物体上来,反之做了负功就表示有能量从这个物体中转移出去。)

    那在我们的例子当中,这些力是什么样的力?细心观察你会发现都是恒力,这个公式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不能用它。当然如果在过程中物体受到阶段性变化的力,每个阶段都是恒力,那自然我们可以将过程分段处理,每一段又都变成恒力了,最后再把各个阶段所做的功代数求和即可。

    (三)合力的功

    如果在某一个过程中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些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又怎么求呢?请同学们回答。方法有两个: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比如,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受到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物体发生5m的位移,求各个力做的'功、合力所做的功?

    (四)几种可以转化成恒力的变力做功问题

    这是我们这节课介绍的有关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实际上除了刚才所说的阶段性的变力可以转化成恒力来计算做功,还有两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处理。当力与速度始终同向,而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时,你会不会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呢?引导学生学会用微分的方法处理。

    另外如果力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我们也可以处理。比如一个弹簧处于原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用一个力缓慢地拉物体,那么这个力做了多少功呢?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初速度是零,末速度是v,它和速度是v/2的匀速直线运动是等效的,我们就用这个平均速度替换掉了这个变化的速度。现在你能不能受到这个例子的启发?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平均的力替换掉这个变化的力,我们说这是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的力,它的平均值刚好我们会求,那么这个例子中拉力和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就等于kx/2与x的乘积。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特殊的情况入手,得到了一般情况下恒力做功的定义式,知道了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几种能够转变成恒力的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到了做功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7.2功

    一功的定义

    二合力的功

    1功的两个要素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6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2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是应付高考的。

    可以预言,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面世和进人实验区,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众所周知,在应试的重负之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通常都是从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规范操演和解题的强化训练来立意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几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学生传授应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因此,“传道、授业、解惑”就被片面地当做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和帮助学生解决在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灌输也就必然成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又把它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3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旧框框,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从3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等纳入教学的内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入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3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不是互相孤立而是有机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操作。这是因为就课堂教学而言,3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既涵盖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又针对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完整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健全人格的培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如果课堂教学只偏重培养人格中与认知有关的部分而忽视其他部分的培养,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完整人格的解体和内心世界和谐的破坏,其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更高的立意,从3个维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的各项要求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亲身经历与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滋养和熏陶。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对三维目标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机械套用、生硬拼凑,或者“穿靴戴帽”、画蛇添足。事实上,教师只有通过完整的教学才可能培育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7

    一、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 ,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

    2、课件:flash课件—— 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 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 通过讨论、释疑、活动、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辅助,并与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过观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径迹分布这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显示得出。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实验、动画为线索,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学生的活动以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为主,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境I 录像,演示,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体验球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设问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 观察、对比,设问2

    观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教学设计--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物理2(必修)》(司南版)第二章 第一节动能的改变 2.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动能定理是力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的应用贯穿于以后的许多章节,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是对动能定理的初步研究,是学习整章内容的重要的前期准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即开始培养学生从功和能相互联系的角度定量分析解决力学问题。所以本节要求学生通过做功转化成其它能量的数学描述。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学过了动能的初步知识,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为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做好铺垫。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经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等相关知识

    三、设计思想:

    “课堂探究教学”并不在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而是通过研究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

    本课时采用“问题—讨论—分组实验—交流归纳”的教学过程。从生活中实例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进而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学中要的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建立一种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课教学流程如下:

    四、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掌握动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外力(恒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数值关系。初步认识动能定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主要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与他人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动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为理论推导动能定理奠定实验基础。

    难点:实验探究外力(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

    六、教学方法 :

    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对动能定理有个初步的认识。

    七、主要教学过程:

    1、建立场景,导入学习。

    生活实例演示:让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问(1):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动能如何变化?

    生活实例:列车离站加速行驶时,速度越来越大,即动能越来越大:汽车刹车后,速度越来越小,即动能越来越小。

    问(2):什么原因导致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重力做功)

    [这个简单的小实验调动学生,复习巩固动能定义,同时从情境中引入问题,比较符合高一学生认识过程,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 提出问题

    为了研究方便,以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重力做功为例,研究重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你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这种关系作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3、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关键,学生能做好这一环节,后面的探究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的同时,应该适时的给他们一定的指导和点拨。最后讨论出的方案可能有好几个,现列举两个最容易讨论出,并行之有效的方案]

    方案A:研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这个方案比较简单,学生在前面生活实例演示和根据“必修1”的学习,已经经历并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很容易想到,实验装置图如下:(教师事先备用,直接展示。)

    方案B:课本上介绍的方案这个方案,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确保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恒定的外力作用(实验条件)?怎样平衡小车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车只受拉力的恒力作用(判断平衡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排出难点。(这里我们就让学生明白:教材上给出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简单的)

    [使学生易于对实验方案的优劣进行理解,从而进一步鼓励学生开拓思路,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案。学生的探究过程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此时教师可适当作一些指导,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让人。]

    结合讨论后的方案,确定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

    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刻度尺、纸带、细绳、木板、砝码、定滑轮、铁架台、夹子等。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

    根据之前的讨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建议每个方案都要有人)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给与适时的指导和点拨。

    [学生通过自己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体现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明确在课题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应如何逐步通过实验对课题研究。]

    不论选择哪一方案,实验数据处理都是对纸带分析,在纸带上取两个合适的点(如上图中纸带上的 B点和D点),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SBD,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求出打点计时器打B、E两点时,重锤的速度VB和VD,(提示学生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速度教学设计--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力F/N位移S/m功W=FS(J)B点速度VB(m/s)D点速度VD(m/s)动能的变化ΔEK(J)第1次第2次

    由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恒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的大小。

    [这时,教师呈现各代表小组的表格,要求学生分析总结,结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这样有助于加深印象,教师只是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规范其文字的表述。]

    5、评估与交流

    小组间相互交流,了解其他组的实验情况,在实验结果上和其它组是否一致?试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对实验过程中好的方面和不妥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评估。先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两个代表对自己小组进行评估、总结,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前设置下面几个问题:

    (1)、在实验结论数据中,功W和动能的改变ΔEK是否一致?

    (2)、在实验过程中,你们认为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是什么?又如何减少实验过程误差的?

    (3)、实验装置可有改进的地方?

    [培养学生虚心向他人学习,正确听取、采纳他人意见的好习惯,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作用。]

    教师归纳:大量更为精确实验表明,能量转化可以用做功来量度。如合外力做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八、课后作业

    1、用数学表达式描述恒力做功和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2、理论推导:请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知识从理论上推导动能定理。

    九、 教学反思

    “物理课堂实验探究课”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动能定理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这就是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恒力(重力)做功数量,进一步分析物体动能的改变数值,从而建立功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全面感受到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各项综合本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学习是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更有效,思维训练也更加深刻,学生得到的不仅有知识,还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独立思考的认知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