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通用十一篇)
  •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发表时间:2024-09-13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通用十一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五、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2.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⑴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填写结果:

    第一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二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三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四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学生活动一:画图—剪图—叠合—猜想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猜想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⑵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⑶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3(等量代换)∠2+∠4=180°(等量代换)

    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⑴(抢答)课本P21 练一练1、2及习题5.31、3.

    ⑵(讨论解答)课本P22 习题5.32、4、5.

    5.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⑴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1、2、3.

    ⑵教师补充总结:

    ①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如前面将同位角剪下叠合后分析问题)。

    ②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测量后分析问题)。

    ③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如平行线的性质1、2、3的表述)。

    ④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如我们前面对性质2和3的说理过程)

    6 .作业。学习与评价: P 2 3 6 ( 选择);P247、12(拓展与延伸)。

    四、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导引学生活动外,还要认真聆听学生“教”你他们活动的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知识或方法。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单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花园里,教师只要为学生布置好和谐的场景和明晰的路标,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地快活地去跳舞吧!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2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笔者在一乡镇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1节内容——圆,圆的概念是中心对称的继续,是后面研究扇形、弧长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

    2、数学思考: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3、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

    2、难点:圆的运动式定义方法.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细线、铅笔。

    2、学具:圆规

    六、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1、如图1,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

    图1

    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

    3、教师活动:让学生观察图形,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以及探究热情.

    (二)问题引申,探究圆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如图2,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课件展示画图过程)

    图2

    2、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通过动画演示,发现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就是圆.

    3、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界定:圆: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的半径;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4、师生共同归纳:

    (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3)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

    5、讨论圆中相关元素的定义.

    (1)如图3,你能说出弦、直径、弧、半圆的定义吗?

    图3 (2)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结果.

    (3)教师活动: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上述概念的严格定义,对于学生的不准确的叙述,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 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作弦; 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

    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

    AB,读作“圆弧AB”或“弧弧的表示方法: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作半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作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3中的 ABC;

    .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作劣弧,如图3中的BC

    (三)讨论,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如果做成正方形会有什么结果?(课件:车轮;课件:方形车轮)

    1、学生活动:学生首先根据对圆的概念的理解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交流.

    2、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如图4,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如果做成其他图形,比如正方形,正方形的中心(对角线的交点)距离地面的距离随着正方形的滚动而改变,因此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就不是保持不变,因此不稳定.

    图4

    (四)应用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m的圆?说出你的理由

    2、师生活动设计: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方法.根据圆的定义可以知道,圆是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所以可以用一条长5m的绳子,将绳子的一端A固定,然后拉紧绳子的另一端B,并绕A在地上转一圈.B所经过的路径就是所要的圆.cm,这棵红杉树平均每年半径增加多少?

    图5

    4、师生活动设计:首先求出半径,然后除以20即可.

    解答:树干的半径是23÷2=11.5(cm).

    平均每年半径增加11.5÷20=0.575(cm).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圆的两种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作业:请做一个正方形的车轮,体会在车轮滚动的过程中车身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

    1、教师角色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探讨者。在引导学生观察、画图、发现结论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动态的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及车轮原理,激发了兴趣。

    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 “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

    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2、直线y=—2x—2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8、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

    (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

    2.能将已知数在上表示出来,能说出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画,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动手画,动脑概括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师生同步画,学生概括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大家知识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

    生: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

    (出示投影1)

    三个温度计.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0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生:2℃,-5℃,0℃.

    我们能否用类似温度计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从温度计用标有读数的刻度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这个事实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再从温度计这个实物形象抽象出来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培养了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的画法

    与温度计类似,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原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为正方向那么相反的方向(从原点向左)则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相当于温度计上每1℃占1小格的长度).

    【教法说明】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一起画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把类比作为一种重要方法贯穿于概念形成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领悟这种思想方法.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1)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4)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都画出什么?然后归纳出的定义。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相互叙述,互相纠正补充,语句通顺后举手回答.大家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当x=2时,y=_

    5.课堂总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作业布置

    本章的课后的方程式巩固提高练习。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

    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容积的高是,(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

    从实际出发,引出分式的乘除的实在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二)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从学生熟悉的分数的乘除法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后总结概括:

    (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

    (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于引导,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定,并指出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出分式的乘除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三)例题分析,应用新知

    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例题。

    P11的例1,在例题分析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应多次回顾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使学生耳熟能详。P11例2是分子、分母为多单项式的分式乘除法则的运用,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板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提醒学生关注易错易漏的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

    (四)练习巩固,培养能力

    P13练习第2题的(1)、(3)、(4)与第3题的(2)。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让学生板演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五)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生活动: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6.2第1、2(必做)练习册P(选做),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8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x-15%x=42500,

    所以x=50000。

    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

    (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50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方法,能将一些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

    2、过程与方法:在寻找科学记数法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总结,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三、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学:

    1、展示学生收集的非常大的数,与同学交流,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吗?

    2、展示课本第63页图片,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

    大的数,如世界人口数、地球的半径、光速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

    师:(展示刚才演示过的3个大数)我们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记数方法使下列各数更加便于读、写?请同学们六个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

    (1) 1 370 000 000 (2) 6 400 000 (3) 300 000 000

    生1:答:13.7亿,640万,3亿。

    师:回答正确。这是数字加上单位的记数方法,在小学已经学过,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可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在3亿后面再加上好多个0,那么这种记数方法还好用吗? 生:不好用。(让学生意识到以前所学的方法不够用了)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新的记数方法。

    分析:在读写大数时使学生感觉到不方便,从实际生活的需要,自然引入课题,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记数,为新课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二、尝试探索,讲授新课:

    1、探索10n的特征

    计算一下102、103、104、105、1010你发现什么规律? 102=100103 =1 00010 4 =10 000105=100 0001010 =10 000 000 000

    (观察并思考,小组讨论)

    (1)结果中“0”的个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结果的位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练习:将下列个数写成只有一位整数乘以10n的形式。

    (1)500(2)3000(4)40000

    师:(学生完成之后)可见这种表示方法不仅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科学记数法。 分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成功地找到表示大数的简便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

    4、科学记数法: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的形式(其中1≤a<10,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思考,小组讨论)

    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10的幂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特殊数据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符合“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繁为简”、“分析归纳”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新知,知识运用:

    1、将下列各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形式。

    (1)23 000 000(2)453 000 000(3)13 400 000 000 0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米? 分析: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分析讨论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时,会与前面曾经讨论过的10n联系起来,也可以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回顾。再加上学生好奇心都特别强,很想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加以应用,针对以上学生特点,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观察并思考,小组讨论)

    5、如何将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a×10n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原数

    分析:这是本节课另一个重点,也是知识的逆向巩固,学生通过寻找写出原数的方法,更加明白在写科学记数法时,如何确定10的指数,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写出原数。

    练习:人体内约有2.5×10 5个细胞,其原数为多少个?

    五、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

    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0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

    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x+bx+c=0(a≠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 ,x1x2= 。

    问题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吗? 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 ②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 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 ④当a≠0,b-4ac≥0时,x1+x2=,x1x2=。⑤当a≠0,c=0时,方程必有一根为0。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分析、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开阔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增强择优能力。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注意引导。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1

    课题:12.3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

    任课教师:东湾中学李晓伟

    设计理念:

    教学的实质是以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或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探究互动过程,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思想方法,达到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意识的创新。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和尺规作图的基础上,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的重要储备,我们常常利用它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两直线垂直,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另外,本堂课通过“活动探究”、“观察—猜想—证明”等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本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堂课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堂课,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展示我国今年举办的精彩绝伦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图片中的等腰三角形,结合云南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图形的和谐美、对称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景引入等腰三角形定义,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通过动手剪等腰三角形、对折等腰三角形等活动,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再经过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得推理证明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伸,有机地将等腰三角形的认识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结合起来,从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在例题的选取上,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目标及其解析

    ㈠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经历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3.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发展学生几何直观;

    2.经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1.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的应用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2.在小组活动和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并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运用等腰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

    ㈡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㈢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㈣解析

    本堂课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堂课,所以对于本堂课的知识目标的定位,主要考虑如下: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本堂课中要达到如下要求:⑴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知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腰和底边;⑵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一条对称轴,即: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

    2.经历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鼓励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言语表述证明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堂课要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

    1.在这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发现,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这一性质,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主要借助等腰三角形对称性的研究,并引导学生理解“重合”这个词的涵义。

    2.这堂课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学生刚接触几何证明不久,对数学语言表达方式还不熟悉;这一困难,并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而要在以后学习中帮助学生增强数学语言运用的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堂课中我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鼓励学生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使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提升;第二是添加辅助线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在证明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借助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让学生理解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即作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第三是证明等腰三角形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一性质,要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先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一性质,为学生搭一个台阶,更好地解决这个难点。

    3.这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这一性质的应用;所以我在设计

    课堂练习时,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练习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法、学法:

    教法:

    常言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水平,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并作了精心的安排,充分体现数学是源于实践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效率。本堂课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为中心,让学生亲自尝试,接受问题的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堂课的设计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采用发现式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学法:

    学生都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可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团队的精神力量,增强集体意识,所以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情景问题?实践探究?证明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从活动中去观察、探索、归纳知识,沿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学生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产生对结论的感知,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堂课中,准备利用长方形纸片、剪刀、圆规和直尺等工具,剪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通过对折、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方法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实际动手操作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基本流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初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通用十一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