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李凭箜篌引课件
  • 李凭箜篌引课件

    发表时间:2024-07-07

    李凭箜篌引课件。

    找到了有关“李凭箜篌引课件”的好东西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需要贯穿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我们将不断更新相关资讯以保持与时俱进!

    李凭箜篌引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感受诗歌怪异的意象之美。

    2、揣摩诗歌,通过比较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3、介绍诗人李贺及时代背景,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风格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悟本诗意象的丰富。(重点)

    2、揣摩诗歌的语言,比较描写音乐的同类诗歌,鉴赏李贺诗歌的独特的艺术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

    点拨法

    四、教学时数:

    一教时

    五、教学设想:

    李贺的诗独具一格,浪漫而又凄冷诡谲,既不同于李白的清雄奔放,又不同于李商隐的缠绵朦胧,李贺的一生短暂而又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的哀怨和永不言弃的执着构成了他的诗外冷内热的矛盾和怪异,在失望中仍有一丝追求和期盼,所以冷而艳,凄而不绝,驱赶自然风物,神仙鬼怪,变化多端,丰盈美丽,但让涉世不深,读诗不多的中学生来读本诗,他们难以理解本诗的妙处;但这篇诗歌又是选修教材的内容,学生有了必修教材的基础奠基,可适当拔高,为此我们由字词入手,从想象探奥,运用比较的方法,选择苏轼、白居易等写音乐的诗文,区别和整理李贺此篇的意象的独特的美,手法的`怪异新颖之处,进一步通过李贺的生平、时代的交代和其它的诗歌的介绍,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这是什么人得到如此的礼遇,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他既不是外国首脑,也不是巨商富贾,他只不过是一位艺术家,演奏家。他是谁?他是哪国人?——他就是唐朝的李凭。

    李凭是梨园子弟,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了当时的人们甚至皇帝的欢迎,李贺一次听了他的演奏后也深深被他打动,写下了一首赞美诗献给他,名字叫《李凭箜篌引》(板书)

    【PPT1展示“箜篌”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一乐器】

    2、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包括节奏、音韵。

    ①背诵(朗读)这首诗,教师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点拨此诗的形式:歌行体、七言古诗;用韵(句句用韵,四次换韵),节奏较快。

    ②诗意解说,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首诗的诗意。教师点拨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a、诗歌的情感基调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基调。

    b、主色调时凄怆激昂,但其间也有哀婉柔和的情绪,甚至还有稍纵即逝的欢快情绪。

    3、学生提问,教师释疑。

    学生课前预习本诗,遇到不懂的地方,请小组长事先统计,然后请各组代表展示问题,教师随机点拨,也可以请学生回答解决,对于普遍的教学重难点,可以留待下一环节解决。 4、比较阅读:

    ①先由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音乐的课文,如苏轼的《赤壁赋》的片段,体会音乐描写的方法。

    【PPT2显示苏轼的《赤壁赋》片段)(方法:比喻、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②出示音乐描写对比表,让学生完成填空。

    【PPT3出示音乐描写的对比表格】

    ③出示意象呈现方式对比表。

    【PPT4意象的不同呈现方式】

    皆摹写声音至文,然韩足以惊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信然也。

    清人方扶南:“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

    5、教师设计主问题:这首诗美在何处?(学生讨论解答,教师启发,教师小结)

    a、意象美——非人间

    b、艺术美——想象奇特和用字奇特

    【PPT5展示李贺的《秋来》、PPT6展示李贺的《罗浮山人与葛篇》和PPT7展示《李凭箜篌引》部分诗句】

    c、情感美——矛盾

    (教师通过相关材料点拨探究诗人的情感)

    一个苦闷的诗人

    李贺字长吉,唐宗室郑王之后,他的父亲李晋肃在边疆当过一名小官,还曾做过陕县令,可见他既是“皇家子弟”又是“官宦后代”,但因家讳科考无名,是皇族却沦落下僚,贫病交加,怀才不遇,对现实社会心如死灰,对失意人生满

    怀悲慨,故刻意创作,志在业诗传后。 【展示PPT8】

    【展示PPT9《致酒行》和《南园》(第五)】

    李凭箜篌引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阅读全诗详析诗歌内容: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给人们的感受、描绘乐声艺术效果时,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乐声。这里试以新诗的形式,把它翻译出来。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们也被乐声紧扣心弦。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以及它奇妙的艺术效果,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引起丰富的幻想。

    三、赏析该诗:

    简析:

    “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二、三两句写乐声: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前四句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四、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困山”以声写声,“芙蓉”则以形写声。

    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巧妙过渡,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李凭箜篌引课件【篇3】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理解诗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朗读感知,品味作品的音韵美;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品味欣赏,体悟寓于诗歌中的李贺“鬼之气韵”的体现。

    重点:从意象、用词、章法、音韵入手分析李贺诗作之“鬼”。

    一、谈“鬼”人

    1.大家对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熟悉吗?那里面有所谓的四大高手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同样在独放异彩的唐代诗坛上我们说也有许多的高手,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那你知道“诗鬼”指的是哪位诗人吗?——李贺。那他为什么会被称为“诗鬼”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赏析他的代表诗作《李凭箜篌引》来探个究竟。

    2.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他的一生仕途坎坷,抑郁痛苦,27岁病卒于家中。他是中国历代诗人中个性风格最鲜明的诗人。人称“鬼才”、“诗鬼”。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本首诗歌是作者当时聆听了一位著名的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

    二、、读“鬼”诗

    1.听朗读带,整体感知;划出节奏,找出韵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⑴韵脚(四次换韵):秋流愁篌/叫笑/光皇/处雨妪舞树兔

    ⑵诗歌节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⑶重点字词:①张:演奏。②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③逗:引出。④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2.指名翻译诗歌: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像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3.请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时间:高秋(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地点:中国(国都长安,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人物:演奏家李凭,诗人李贺。

    还有哪些嘉宾?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

    ⑴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

    ⑵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⑶紫皇,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⑷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⑸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⑹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⑺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⑻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⑼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⑽十二门前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三、探“鬼”韵

    1.意象的“鬼”

    ⑴这首诗中描写了许多意象,在这些意象中,作者是如何体现其“凄艳诡谲”的诗风呢?

    提示:空山凝云江娥啼竹素女愁玉碎凰叫荷泣兰笑国都冷光石破天惊老鱼跳波瘦蛟起舞吴质不眠露湿寒兔(哀伤、凄冷的意境)

    ⑵诗人不用人间的意象,而用仙界神仙的意象,这对表现李凭箜篌的音乐有什么作用?

    提示:我们可以来看“梦入神山教神妪”这一句。想象奇特,亦真亦幻,这样,既写出了箜篌音乐的惊天地泣鬼神,更体现了诗歌本身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这可以说是李贺诗歌“鬼气”的第一个表现——意象诡异。

    2.用词的“鬼”

    ⑴展示:吴丝蜀桐张(奏)高秋空山凝云颓(停)不流

    昆山玉碎(鸣)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愁)

    十二门前融(浸)冷光石破天惊逗(落)秋雨

    老鱼(锦鳞)跳波瘦蛟(潜蛟)舞

    ⑵学生朗读修改后的诗句。

    ⑶学生找自己比较有感觉的词语说一说。

    ⑷小结:从这段修改中,我们不难发现李贺选词用字,力求给人以陌生感,追新逐奇,有一种独特的神韵,神出鬼没。这可以说是李贺鬼韵味的第二个特点——用词新奇。

    3.章法的“鬼”

    ⑴指定学生读诗歌前两联。

    ⑵前四句为什么先交代乐声后写人物呢?

    提示: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⑶展示写音乐的常见手法有这样一些:环境渲染法、动作描绘法、以声摹声法、以形喻声法、联想典故法、议论抒情法、听者反应法。

    ⑷回顾《琵琶行》相关手法的运用。比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就是环境渲染法,“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就是动作描绘法,“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以声摹声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是听者反应法。

    ⑸李贺在这首诗歌中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音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环境渲染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联想典故法、听者反应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声摹声法、以形摹声法)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环境渲染法、听者反应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联想典故法、环境渲染法)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联想典故法、听者反应法)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联想典故法、听者反应法)

    ⑹小结:李贺诗歌章法的一大特色——章法奇绝。

    总结:李贺诗歌“鬼气”的几方面韵味,充分显示李贺的确无愧“鬼才”的称号,在这首诗歌中,不管从音韵、意象、还是用词、章法,诗歌都表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李贺也都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堪称一绝。

    四、比“鬼”艺

    将李贺《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作比较,体会其异同。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思考:这些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同:都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不可见的乐声转化为眼前之物,极具形象感。

    异:李贺重在侧面烘托,极力凸显音乐效果的动人;白居易极力描绘乐声本身;韩愈前一半描摹乐声,后一半侧面烘托。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为侧面烘托手法。《听颖师弹琴》前十句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的起落变化,并且描摹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直接描写;后面八句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感受,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这三首诗风格迥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少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前十句写琴声,后面八句写诗人听音乐的感受,至于琴声引发了怎样的人生体验,并未直言,此诗风格悲怆含蓄。

    五、拓“鬼”作

    1.鉴赏李贺其他能体现他“鬼才”的诗篇。

    梦天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阅读《梦天》,试分析这首诗中是否有李贺“鬼才”特点的体现。

    2.课堂总结:一唱三叹则荡气回肠,余音袅袅而三日绕梁。这就是音乐的魔力。不过这还未必是听曲的最佳境界!高山流水,心有灵犀,知音难觅。真正倾心于这种乐器、这首乐曲、这位乐师的有几人?一旦三者兼得又是何境界!最好的乐器、美妙的乐曲、一流的乐师遇到卓越的诗人,于是名家好手共同造就了《李凭箜篌引》这首千古不朽的诗篇。

    李凭箜篌引课件【篇4】

    一、导入:听音乐导入

    课间时给学生放音乐《高山流水》放松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好听在哪里?如果要用语言具体形容出来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描写音乐。

    二、明确本堂课的任务目标

    (PPT展示)

    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听音朗诵:

    2、自由诵读,诵读时注意

    ⑴注意诗句间的起承转合。

    ⑵注意音乐的情感基调和音乐表情的起伏变化:由强→弱,从悲戚→欢快→冷清

    3、个人示范朗诵

    4、全班齐读

    四、品读探究,小组展示

    1、从题目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随机抽查一位同学起来回答)

    演奏者李凭: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关于她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她精湛的技艺受到了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所以李贺才用他的如花妙笔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

    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没有严格区别,其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行”“引”都是歌行体的一种。代表性的常见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

    2、你们认为李凭技艺怎样?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说说你们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诵出来。

    提示:可从诗歌的语言、形象及表达技巧入手。

    要求:各小组成员合作讨论交流3分钟,派一名代表总结发言。

    品读过程中可自主设疑:例如:

    ⑴、诗的起句开门见山,用“吴丝蜀桐”写箜篌的构造精良,用“高秋”点明季节。除此之外是否有更深的含义?

    ⑵、“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此两句向得古人好评,认为“老”“瘦”二字,匪夷所思,极平常的字用的极生动,请指出它的妙处……

    五、鉴赏技法,总结提升

    1、鉴赏诗中正面描写音乐的句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⑴诗人是如何正面细致刻画音乐的呢?

    昆山玉碎(壮其声之清脆)有时激越得像昆仑美玉碎裂的声音,

    凤凰叫(壮其声之和缓)有时又柔和得像凤凰对舞唱和的声音,

    芙蓉泣露(壮其声之惨淡)有时凄伤哀怨,像是带露荷花在哭泣

    香兰笑(壮其声之冶丽)有时又明快欢乐,像是盛开的兰花在微笑

    ⑵在这句诗歌中,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昆山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⑶举出所学习过的运用拟声手法描摹音乐的例子(白居易的《琵琶行》)

    让我们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思考: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间关萤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⑷举出所学习过的运用通感手法的例子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

    ③“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那蛋壳般薄薄的静……”《按时看日出的人》

    2、鉴赏诗中侧面描写音乐的句子:这首诗歌描写了很多听众的感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

    (2)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3)紫皇,“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9)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10)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3、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直接描摹音乐。而是通过侧面描写听众的感受来描绘绝美的乐声。你能举出一些我们学习过的侧面描写的例子吗?这种技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优势?

    (1)①“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②“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④“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汉乐府诗歌《陌上桑》

    (2)①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②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③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或事物特征。

    六、小试牛刀:

    听《高山流水》,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提示: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低变化。

    1、开始时声调较舒缓,音色很柔美,像白云飘过天际,留下些飘飘渺渺的痕迹,又似迎风微拂的柳枝。

    2、后曲子渐渐转为优美、明快的格调,就像许多线条一样的流水,和着鸟儿的欢唱虫子的鸣叫而缓缓流下、圆润而细腻、让人陶醉。

    3、然后一个清越似百灵鸟的啼叫声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刚刚经过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汇集成一支跳跃的音符,有着冲破阻力的自豪。

    4、尔后,流水渐深,如细丝般润物无声,似乳燕呢喃,如蟋蟀低吟,然后融会成一个旋涡,越游越远……直到偶尔听到一丝美的旋律。

    七、检查背诵

    1、个人示范背诵

    2、男女生分开背诵

    3、全班齐背

    八、课后作业

    对比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说说它们的异同。

    李凭箜篌引课件【篇5】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远支。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解题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引”,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三、欣赏流程

    (一)朗读

    调动多种朗读形式(略)

    (二)阅读赏析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第二段: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婉转,忧伤的情绪在其中绵延——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要和缓。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笑”具有诉诸听觉的属性,还能给人“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思考:“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

    下句承接“十二门”所营造的时空感来写。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首句的“高秋”和这里的“十二门”“紫皇”等意象营造出无限广袤的宇宙时空,仿佛万物皆空,箜篌的乐声包容了整个世界。

    第三段: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写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乐曲就在这种惊天动地的凄冷情绪中结束了。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妙。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用瑰丽的辞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诗本身也和乐曲一样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

    预习布置预习《长相思》。

    上一篇:拼音n教案

    下一篇:士官述职报告7篇

    【李凭箜篌引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