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放走小蝌蚪作文三篇
  • 放走小蝌蚪作文

    发表时间:2024-06-30

    放走小蝌蚪作文三篇。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放走小蝌蚪作文三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放走小蝌蚪作文 篇1

    一天,我去公园玩,看见公园里的湖面上有几只小蝌蚪。

    我很高兴,想捉几只小蝌蚪做实验。

    我走近湖边,看见小蝌蚪还在湖面上游着,眼睛睁的溜圆。我拿起网向湖里一舀,不一会儿,就有几只小蝌蚪在鱼网里挣扎,我把它们装在一个有水的塑料袋里,把它带回了家,放进杯子里,然后倒满了水,准备做实验。

    实验开始了,我把一只小蝌蚪拿出来放在了一个没有水的杯子里。小蝌蚪喘着气,不一会透明的杯子里就变得模糊不清了。我看到这儿,心情就有些难受了。我想“如果我是小蝌蚪,会恨死这样折腾我的人了”。于是,我把小蝌蚪又放回了装满水的杯子里。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小蝌蚪也渐渐的长大了。有一天老师上课讲的课题是《保护动物》,这令我想起了以前我为小蝌蚪做的事情。放学以后,我把小蝌蚪装在有水的塑料袋里,跑到公园湖边,把袋子打开,一只一只小蝌蚪回到湖里,回到他们自己的世界。

    放假了,我再次来到湖边,看见几只小青蛙在湖面上快活的游来游去,不知怎么的,我心里美滋滋的。

    放走小蝌蚪作文 篇2

    放学回到家时,我看到妹妹在一个大脸盆里玩小蝌蚪,看着小蝌蚪摇头摆尾的样子,非常可爱,我想:不对呀,小蝌蚪长大以后会变成青蛙,成为庄稼的好朋友呀!我得想办法让妹妹放掉可爱的小蝌蚪。

    我走上前对妹妹温柔地说:“妹妹,你应该把小蝌蚪放掉,因为小蝌蚪长大以后会变青蛙,吃害虫本领大,是保护庄稼的好能手,我们应该保护它!”

    正在这时,传来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我灵机一动,对妹妹说:“你听,那呱呱呱的叫声是青蛙妈妈在召唤她的孩子。”妹妹听了我的话,非常听话地端起脸盆朝河边走去。

    这时,我和妹妹仿佛听见青蛙妈妈正在叫道:“小宝宝,你在哪儿,你在哪儿?”

    妹妹连忙走上去,把小蝌蚪放回水里,小蝌蚪摇头摆尾地向妈妈游去。

    青蛙一见孩子们回来了,又“呱呱呱”地叫了起来,妹妹问:“姐姐,现在青蛙在叫什么呀?”我说:“她在说,谢谢你呢!”妹妹听了我的话,高兴地直拍手。

    放走小蝌蚪作文 篇3

    放学回家,我看见幼儿园的青青和平平正在脸盆里玩一群黑糊糊的小蝌蚪。我想,小姗抖长大不就变成青蛙了吗?青

    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得想个办法让他俩放走小蝌蚪。

    正在这时,传来了青蛙呱呱的叫声。我灵机一动,跑到他们面前说:你们听!呱呱,青青问:什么在叫?我说:是育蛙妈妈在叫。平平也问:它叫什么呀?我说:它在叫它的孩子快回家。青青又问:谁是它的孩子?我说:就是小蛾抖呀!它们的妈妈着急了,你们应该把它们放回去,他们听了,连忙端起脸盆,三步并作两步地向河边走去。我帮他们轻轻地把小蝌蚪放走了。

    小蝌蚪摇头摆尾地向他们的妈妈游去了,青蛙又呱呱地叫了起来。他们间:现在它还叫什么呢?我说:青

    蛙妈妈在感谢你们呢!他们乐得直拍手。

    【作文点评】日记是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本篇日记,反映了小作者较高的认识能力。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玩小姗抖,她马上想到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接着又能想出好办法让小朋友乖乖地放走小蜡抖,可见小作者的聪明、心细,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表达上,小作者采用对话描写,符合人物身份,表现出我的机智和小朋友的天真。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课件范本] 美术教学设计:小蝌蚪之三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件范本] 美术教学设计:小蝌蚪之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油画棒、课件、多媒体、教师范画。

    2.知识准备:在区域角内提供小蝌蚪的事物供幼儿观察。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了解并学习手指点画的特殊技法。

    难点分析:通过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课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大脑袋、细尾巴”。

    提问:(2)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

    过渡语: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

    二、展开

    1.教师出示范画,介绍作画材料。

    提问:桌子上是有黑色的颜色和黑色油画笔,这样能画画吗?

    小结:我们用手指蘸色的方法来点画小蝌蚪的身子,再用黑色的油画笔为它添加上小尾巴。 过渡语: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2.教师示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示范画一只小蝌蚪:先用手指轻轻的蘸一点颜色点在画纸上,一个小蝌蚪的身体就出来了,然后用黑色油画笔为它填上细细的小尾巴,不要太长,这样一只可爱的小蝌蚪就画好了。

    (2)示范画多只小蝌蚪:如果我想画5只小蝌蚪,我先点画上5个小脑袋,再添画上尾巴。 提问:我先用手指点画得什么?又用油画笔填画得什么?

    过渡: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3.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教师指导。

    当幼儿点画完小蝌蚪的脑袋后,提问:小朋友的手指脏了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学会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拿画笔添画小尾巴。

    提问:如果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填画?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过渡语:瞧,这个小朋友画得有又好,手又干净,我们一起给他鼓励一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画出可爱的小蝌蚪?下面就看一看拿个小朋友画得又好又干净。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 [活动目标]

    1、简单的了解蝌蚪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学习用手指压印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擦手纸、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孩子们,今天我们般来了很多新老师,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组织幼儿同听课老师打招呼)老师今天还请来了一些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老师说说它的样子你们来猜一猜。(小朋友真聪明)教师说谜语导入活动。(出示蝌蚪图片)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大脑袋、细细的长尾巴”。

    提问: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青蛙)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蝌蚪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带领幼儿一块学一学蝌蚪游,一边学习蝌蚪的生长过程(变成青蛙游到青蛙图片的地方,简单认识一下青蛙的样子)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要去干什么?(捉害虫)教育幼儿保护青蛙,告诉幼儿青蛙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但小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它跟小鱼一样离不开水。

    二、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

    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幼儿“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画的吗?让幼儿说一说,然后告诉幼儿是用手指画的,用手指画的画就叫手指画。

    2、教师示范画法,用食指的手指肚画出蝌蚪的头,让幼儿试画一下。提问幼儿手脏了怎么办?(用纸擦一擦,不能乱摸)然后让幼儿添画蝌蚪的尾巴,最后教师再示范尾巴的画法。(让幼儿把尾巴画细长)

    3、提问:如果要想画很多只蝌蚪往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画?让幼儿学一学,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画画时可以转动纸,并且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画在纸的中间。)你们会用手指画画了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

    (3)作画姿势正确,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准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老师:这群小蝌蚪真可爱,都长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好吗?“小蝌蚪黑黝黝,大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真可爱)。”

    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种画画的本领,用什么来画画(手指)你们高兴吗?组织幼儿洗手。

    三、延伸活动: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根本,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相信“小蝌蚪找妈妈课件”一定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也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

    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

    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

    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n,不要错读成q0n。

    捕:读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

    一群

    脑袋

    黑灰色

    甩着

    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生:想

    师:恩,我们看看谁最聪明,听好了:大脑袋,长尾巴,黑灰身子水中滑。

    生:小蝌蚪

    师:有同学说是小蝌蚪,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蝌蚪图片,指向图片相应位置)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黑灰色的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是不是小蝌蚪呀?!

    生:是

    师:那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

    生:青蛙

    师:(课件出示青蛙图片)看一看,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么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又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学生跟老师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复习生字

    师: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我们认读的几个生字,看一看这些字藏在新的词语里,我们还认不认识。

    (课件逐一出示词语“灰色”“欢迎”“追赶”“披着”“打鼓”“阿姨”“山顶”。)

    生:(认读字词)

    2、交流识字的方法

    师:打开课本151页,看34课,《小蝌蚪找妈妈》,昨天我们自己预习了这篇没有注音的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谁能把自己的好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的意思猜字音;请教其他人;查课后生字表)

    3、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值得借鉴,下面我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还没解决的生字,可以做上记号,等老师读的时候再认识它。

    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要注意喽!

    (教师配乐范读)

    三、朗读感悟

    1、结合图片,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谁有信心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给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点名读第一自然段,2至3名同学试读,教师就语气、感情和流利程度做适机点评指导)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如果同学们感悟不够充分,可以换另种方式提问,比如:“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呢?”)

    生:(个别回答)我知道了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师:(结合同学的描述,用课件逐一出示图片及“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条长尾巴”等重点词句)

    2、结合游戏表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帮助小蝌蚪的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自然段。

    (点名读第二自然段,可选2至3名同学朗读,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出点评,如谁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更形象,谁把鲤鱼阿姨的关切表现出来了)

    师: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谁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选出角色演员,配戴好头饰,提醒演员“迎上去”的蝌蚪和鲤鱼阿姨各自该站在什么位置,该向什么方向游)

    生:(表演)

    师:(情景表演结束,教师点评。)

    师:小蝌蚪又遇到了谁?

    生:乌龟

    师:我们来看一看,乌龟是怎样说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程同上,情景表演时提示演员“追上去”的蝌蚪和乌龟该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来看第四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

    师:小蝌蚪这次遇到了谁?

    生:青蛙妈妈

    师:(出示青蛙图片)谁能说一说,青蛙有什么特征?

    生:“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师:(随着学生的介绍,用屏幕逐一出示重点词句)

    4、自主学习五、六自然段

    师:我们自己来读一读五、六两个自然段,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记下来一会我们集体来解答。

    生:(学生自读五、六两段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生:(学生互问互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谁知道一只青蛙每天大约能捕捉多少只害虫呢?

    生:(议论)

    师:老师提供三个数字,你们来判断一下,哪个数字更准确:7,70,700,正确的数字应该是多少呢?

    生:(选择)

    师:一只青蛙大约每天能捕捉700只害虫,多不多呀?!青蛙可是田里捕捉害虫的能手,那以后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

    生:保护青蛙、不伤害它们

    5、分角色朗读,巩固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教师从旁指导。

    四、拓展活动

    1、思考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曲《小蝌蚪找妈妈》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教师播放FLISH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又欣赏了歌曲,那么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呢?

    (课件逐一出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不见了的图片。分别观察小蝌蚪的身体有了什么变化)

    生:完成练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没过多久,(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青蛙)”

    2、激发学生情感,学习故事中人物的精神

    师:我们在故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生:个别发言,陈述喜欢的理由

    师:相机点评指导

    (蝌蚪:不畏艰险,面对挫折不气馁,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找到了妈妈;青蛙:捕捉害虫,是田里的卫士;乌龟、鲤鱼: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五、布置实践活动作业——写给小蝌蚪的一封信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很喜欢故事里的小蝌蚪,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跟小蝌说呀?

    生:有

    师:那么就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跟小蝌蚪说的话写下来,老师当邮递员,帮你们把写给小蝌蚪的信寄给它们好不好?

    生:好

    (学生兴致勃勃地给小蝌蚪写信,教学活动结束)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 在有困难时能进行语言求助。

    2、 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胸饰魔法场景,配班教师扮演魔法师

    活动重点:学说“请你帮帮我。”能力弱的幼儿学说“帮帮我。”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小小蝌蚪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妈妈、妈妈在哪里,宝宝找你不停留。”(念儿歌进场)

    “咦?妈妈是谁呀?我们去找找吧!”

    二、 过程

    1、 教授咒语“请你帮帮我!”,并讲解游戏规则。

    “找妈妈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门,要从门里的魔法师手上拿到妈妈的画像,可是想通过魔法门要先学会一句咒语‘请你帮帮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通过三道魔法门拿到三张图画拼在一起就能看见妈妈啦!准备好了吗?出发。”

    2、 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第一道门:请幼儿一起说,并引导幼儿说出想帮什么忙。

    第二道门:请部分幼儿一起说,并引导幼儿说谢谢。

    第三道门:请个别幼儿说,并继续引导幼儿说谢谢。

    3、 拼图

    “三张图片都拿到了,我们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现在把图片拼起来看看我们的妈妈是谁。”“看!她是谁?”(幼儿回答)

    “对,原来我们的妈妈就是能干的小蛙。”

    三、 结束

    “我们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能在有困难的时候请人帮忙。现在我们一起去妈妈那里吧!”(念儿歌出场)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本文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

    (1)、认识“故、迎、阿、姨、追、顶、披、鼓”等八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六个生字。

    (2)、了解蝌蚪与青蛙的特点,认识蝌蚪与青蛙。

    2、能力目标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外形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蹦、跳、蹬”等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3、情感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三、课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难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及采用的学法指导: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易接受感性的知识,且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表现欲强,爱模仿,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爱说爱问,活泼天真,根据这些特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主要通过课件演示的形式,让学生区别动词;鉴于学生表现欲强,爱模仿,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引导探索、开拓思路。

    由于低年级学生爱说爱思爱问,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我将以多媒体出现青蛙生长过程四个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青蛙形体的变化,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文中没有说明的细节。如眼睛的变化等。

    3、课外延伸,积累知识。

    根据低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求知欲强的特点,我将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青蛙的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能从课外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实践中认识,在感受中领悟”。

    《小蝌蚪找妈妈》是篇科学童话,为体验、感悟型阅读提供了条件。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优化老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精神,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多媒体课件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学习行为。

    1、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播放动画、展示图片、出示练习、播放朗读,使学生在看、听、说、练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课文内容,在调动感官功能的基础上熟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青蛙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加强朗读,感悟语文。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受领悟课文内容,如带着问题朗读,领会用词的准确性;分角色朗读,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不易,从而体会小蝌蚪独立生活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3、启发教学,提高认识。

    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想象氛围,以青蛙对话的形式想象青蛙母子相识后的交流,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开拓思路。另外,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青蛙是益虫。

    六、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自制的和收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本课课件穿插于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1、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引导学生抓住小蝌蚪的脑袋、身子、尾巴的特点观察并说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对小蝌蚪的外形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引导说的过程中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感知课文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使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当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变化。

    3、理解词语“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时,以课件演示动画,使学生体会领悟这三个词的区别。在认识青蛙特点时,以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青蛙的形体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4、在发散思维训练时,安排了青蛙鸣叫的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想象小青蛙与妈妈的对话内容。

    5、以电脑小博士的形式展示青蛙图片及文字资料,并播放文字资料的录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流程分析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文 。

    1、师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

    【课件演示】说谜面:大脑袋,园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叫,抓害虫,顶呱呱。

    2、生交流,说谜底。(板书:小蝌蚪)

    3、【课件演示】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

    4、引语:今天请大家听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设计意图:以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初步认知小蝌蚪。通过图片演示,学生对小蝌蚪的印象又深一层,通过看图填空的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观察描述小蝌蚪的外形,培养和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感知课文。

    【课件演示】播放录音,要求大家听完故事后想一想,说一说。

    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语:刚才,大家听故事时都非常认真,也非常专心。现在,谁最想说一说。

    3、【课件演示】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

    4、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设计意图:动画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又能增添学习乐趣。同时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变化。引导学生读、思、说,结合课件点拨,使低年级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2、比较、体会、领悟: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课件演示】播放语句,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B、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C、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区别三个词,同时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性;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内化的语言以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符合低年级学生爱模仿的特点。)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体会语感。)

    〈四〉、启发思考。

    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

    1、点拨朗读。

    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读一读。

    2、看图填空。

    引语: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演示】出示图文练习:

    (1)、选词填空。 披、鼓、蹲、露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 )着一只大青蛙,( )着碧绿的衣裳,( )着雪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

    (2)、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配上动作。

    暗示——小蝌蚪独立生活,遇事能主动探索,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借助鲤鱼、乌龟之口感知青蛙外形特点,从学生初步感受抓住特点描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想象青蛙的模样。结合课件,看图填空,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表演的形式再现青蛙状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暗示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小蝌蚪独立生活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五〉、发散思维。

    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青蛙,听到了妈妈的招呼,他们是怎么做的?

    1、【课件演示】结合动画,选词填空。

    蹦、跳、蹬

    他们后腿一( ),向前一( ),( )到了荷叶上。

    2、【课件演示】播放青蛙鸣叫的声像,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青蛙和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3、夸夸想想。

    (1)、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2)、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爱幻想,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青蛙母子的对话,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开拓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表扬是教学中常用来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去表扬小蝌蚪,有助于学生领悟小蝌蚪独立生活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六〉、课外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知识?

    2、听听小博士的介绍:

    【课件演示】播放介绍有关青蛙知识的文字资料。

    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1900多种,我国就有150种左右。著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婉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则鸣声低沉粗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欣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

    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虫。

    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须加以保护,不准捕杀。

    (设计意图:以课件演示的形式延伸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学生深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是十分有益的,在轻松愉悦氛围中结束本课。)

    〈七〉、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 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 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 分角色读。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教师板书:尾巴消失 捉害虫。

    5、小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五、演一演

    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六、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6

    【教学理念】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寓知识的传授于同学自身的体验学习中,在此之上,培养同学思维,训练其语感,提高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故事教学的基本战略必需坚持“趣中学,学中用,用中悟”。《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公开课教案,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为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实好本文的教学,我在设计中还充沛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儿童自身的特点,抓住“六”个字──“变”、“趣”、“演”、“引”、“板”、“读”,进行全文的设计。

    【教学特色】

    以“趣”为经,以“学”为纬。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适合低年级同学的口味。全文贯穿两条线:一是“找”,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协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妈妈,二是“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变化。根据教学要求,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落实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 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⑵ 通过图文结合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能力目标: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借助学文,培养同学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育同学从小维护有益动物。

    【教学主要环节和意图说明】

    一、变──变序教学,突出对比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点:构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的层次来布置段落内容。因为这点,以往大多教师均从指导同学学法入手,依照故事发展布置教学。为了突出全文的重点,我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来处置,目的是直奔主题,理清线索,掌握重点,让同学对全文知识有更清的理解。变序法流程体现在:

    1、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一自然段)

    2、青蛙妈妈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四然段)

    3、小蝌蚪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

    (找出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4、小蝌蚪是在谁的协助下找到了妈妈?

    (指导对话朗读)

    变序处置,我认为有三点好处:

    1、对比鲜明:让同学通过对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点,从而自觉生疑: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2、重点突出:鲤鱼妈妈和乌龟协助小蝌蚪这一内容仅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点内容,放置在最后教学,使全文重点得到突出。

    3、线索鲜明:一篇文章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教师处置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删叶的过程,突出主干,以便让同学更清楚地看到全文的线索。

    二、趣──以趣促智,调动情感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只有充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知识的传授为娱乐体验,寓教于乐,才干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自身就是一篇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知识性,科学有效地处置好两者的关系,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儿歌朗读扮演。

    小蝌蚪长成青蛙时,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变化,为了让同学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在课文的学习中,我布置了儿歌朗读扮演。(自编内容)

    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妈妈啦!

    师:不好!

    生:(接)怪事发生了。

    师:(惊奇地)怎么了?

    生:啥时长出后腿啦,接着长出前腿啦!

    身子天天在变化,我已长成青蛙啦!(呱呱呱)

    2、谜语引入课题。

    利用儿童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我引用了两则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通过谜语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导入课题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身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自述介绍。

    在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为了让同学对青蛙的特征有更为鲜明的印象,我设计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环节: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青蛙妈妈,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吗?目的是引导同学练习用“鼓着”“披着”“露着”三个词语说话,活用词语。同时活跃课堂气氛。由于问题的设计让同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主体性,参与性一定会大大增强。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论述自身的特征)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身手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我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保护关心我。(论述自身的身手)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我是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三、演──以演悟理,形象生动

    “游过去”“追上去”“迎上去”三个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摒弃了教师仅仅从字义上区别理解的方法,利用小朋友们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的天性,设计了以下环节的教学:

    1、找一找:找出课文中三个动词所在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2、看一看:通过播放软件,让同学从观察中初步体会三个动词表示的不同方向。

    3、贴一贴:教师制作几个箭头,让同学根据看到的画面,通过箭头的不同摆贴来释义。

    如:“迎上去”表示为:

    “追上去”表示为:

    “游过去”表示为:

    4、演一演:理解词语的目的是应用词语,为了让同学深刻体会“迎上去”一词的意义,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当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会怎样?(师生扮演)演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所看到的情景说一句话,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词。

    如:江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主动迎上去,说:“江老师,您好,欢迎您!”

    通过演一演,说一说,同学们体会到“迎”指的是两者方向相对,而且带有主动热情的意思。课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听妈妈的下落,所以读起来也要特别有礼貌。

    四、引──巧妙过渡,浑然一体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顺利地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转向另一知识点,我巧妙地设计了如下过渡语:

    同学们,这篇课文不但语言优美,画面更加生动,下面请大家欣赏第一幅图──池塘里的小蝌蚪。(播放软件)

    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他们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什么。这不,他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他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自身的妈妈,原来就是一保可爱的大青蛙。(贴出青蛙图)

    课文中青蛙妈妈说:小朋友,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时候长成青蛙的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小蝌蚪,你们找到妈妈,多亏了谁的协助啊?(引出二、三自然段内容)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维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平安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保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五、板──画龙点睛,提纲挈领

    这篇课文的板书,我试图把“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突出趣味性,体现板书的“美”。

    小蝌蚪找妈妈

    六、读──读中悟情,积淀语感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于永正说过:掌握自行车、汽车等代步的工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拥有。车子可以买,语文呢?语文得靠读、背。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读训练范文。文中有三段对话,教学时指导同学体会对话的语气,从中学习交际,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指导小蝌蚪与鲤鱼妈妈的对话朗读,应强调读出礼貌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乌龟的对话时,应读出急切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妈妈的对话时,应读出高兴,愉悦的语气,体会母子相逢激动的局面。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附:板书:

    34小蝌蚪找妈妈

    鲤鱼迎上去

    乌龟追上去

    青蛙游过去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8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大( ),黑( ),甩着长长的( ),快活地( )。

    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

    二、讲读第二段。

    1、自由读并思考:(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讲什么?(3)这些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2、讨论: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四|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贴出后腿的蝌蚪图)

    句|b小蝌蚪看见谁在干什么?

    话|c小蝌蚪怎么说?

    |d“谁”怎么回答?

    3、指导朗读。

    (1)练读小蝌蚪的话,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对面的主动上去问。)

    小蝌蚪迎上去问:“……。。?”

    对比:

    小蝌蚪游上去问:“……。。?”

    (2)谁来读鲤鱼妈妈的话?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怎么样的?(四条腿、宽嘴巴。)

    (3)分角色朗读(鲤鱼:热情;蝌蚪:急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小结学法。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先找出这段有几句话,(板书:找找),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板书:说说)。最后有感情地读读。(板书:读读。)

    四、讨论学习第3自然段。

    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第3段。

    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生读)

    “他们看见”——(生读)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生读)

    “小乌龟笑着说”——(生读)

    3、练习,突破重点。

    口头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 )。他们看见( )的乌龟在水里游,就把( )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 ),披着( ),捉起虫来( )。

    结合填空师贴出“长着前腿的蝌蚪”图,理解“披着、顶呱呱。”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五、讲读第4—5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划下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出示青蛙图)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1)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

    学习生子“蹲”共几笔?书空右半部分。

    学习生子“鼓”共几笔?部首是什么?书空左半部分。

    (2)找一找写出青蛙颜色的词。(碧绿碧绿)、雪白的肚皮)

    学习生子“碧”,什么结构?第三笔是什么?

    学习生子“肚”怎么记?

    (3)朗读这段话。

    (4)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

    3、这是小蝌蚪外形上又有了什么变化?(贴出“尾巴变短的蝌蚪”图;“尾巴不见的青蛙”图)

    学习生子“短”怎么记?

    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对比理解“蹬、跳、蹦”)

    5、朗读第4、5自然段。

    六、巩固总结。

    (1)看着黑板上的五张青蛙生长变化的图片,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完成《课堂作业》

    (2)指导书写“蹲”“鼓”“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巩固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3、知道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4、会看单幅图在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再学全文,借助图片,理清过程。

    1、出示课文的四幅图,观察图片,指名说说图的内容。

    2、默读全文,用“———”划出表示小蝌蚪生长的句子。

    出示: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a读一读,议议第二次变化是为什么加上一个“又”。

    b看图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 ),再长出( ),( )变短了,最后变成( )。

    3、小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并在它们的指点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大青蛙,这时小蝌蚪也变成了小青蛙。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师描述: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为什么作者要把青蛙写得这么可爱?(青蛙能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人类的好帮手。)

    2、我们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背下来好吗?(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知名背。

    3、课文的第4自然段是写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的,它的结构上和第2、3自然段一样吗?

    按“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自然段。

    5、把4、5自然段连起来背一下。

    三、指导看图说话。

    1、我们已经知道了青蛙是庄稼得好朋友,你从课文的哪几句话看出青蛙会捉害虫?(用”——“划出,读读。)

    老师向学生介绍有关青蛙捉害虫的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看图写几句话。

    (1)想想青蛙在干什么?

    要求模仿课文第4段青蛙外形的这段话来说一说。(农田里蹲着一只大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服,鼓着大大的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

    (3)连起来写一写。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9

    一、教材简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情导。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看看小蝌蚪找到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放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位听,比一比谁读的好?

    (三)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思考:小蝌蚪什么样子?

    (2)“快活地游来游去”是什么样子呢?请你想像一下,做这个动作。

    (3)展示相应的去画课件。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2)分组进行讨论。

    这自然段有3句话,先写了小蝌蚪的变化;然后写他遇到了谁,并向他打听自己的妈妈在哪里;最后写出妈妈的特点。

    (3)出小蝌蚪和鲤鱼的对话,想像他们谈话时的语气,试着读一读。(同时播放相应的课件)

    小蝌蚪有礼貌、询问的语气;鲤鱼阿姨和蔼、沉着、有把握的语气。

    (4)生练读,分角色表演。

    3、依照以上的学习方法,分组合作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小蝌蚪又向谁请教呢?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4、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小蝌蚪找到乌龟,乌龟告诉它,它的妈妈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小蝌蚪看见大青蛙,找到了妈妈。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按下面的练习,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5、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青蛙的变化过程。

    (四)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1、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阿姨、乌龟和青蛙妈妈的对话。(青蛙妈妈的语气是亲切、慈爱的)

    2、随多媒体课件朗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小蝌蚪为了寻找妈妈,不断地探索,靠着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10

    活动目标:

    1、体味体育游戏的乐趣。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爬行及跳跃。

    3、培养幼儿不畏艰险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圆圈数个、小椅子数把、青蛙的生长过程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进行热身运动(跳、爬……)

    二、基本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青蛙妈妈找不到她的宝宝,很着急,你们想不想去帮助她?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青蛙妈妈的宝宝长什么样子 。(重点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教师:“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用小椅子搭成)

    幼儿模仿小蝌蚪爬过‘池塘’,幼儿边爬边把小蝌蚪的图片捡起来。教师:“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请幼儿模仿跳跃动作从摆成‘之’字型的圆圈中循序跳过,幼儿依次进行。

    对能力强的幼儿予以表扬,能力弱的幼儿予以鼓励。

    体育游戏可反复进行,教师可随机增加难度。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蝌蚪找到妈妈啦!它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跳支舞。”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动作表示愉快的心情。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1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蝌蚪)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复习生字词。

    二、自由读课文:

    1、标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横线画出来)青蛙是什么样的?(用双横线画出来)。

    2、 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找出相关语句读读。

    3、小蝌蚪为了找妈妈,一路上都遇到了谁?用圆圈圈出来

    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讲读课文。

    第一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练习)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4、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课件显示),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理解“迎上去”意思。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课件显示,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小组讨论。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大脑 披衣

    灰身 露肚

    长尾 鼓眼

    小蝌蚪 找 妈妈

    长出两条后腿 尾巴变短、不见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 学会“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小蝌蚪)它们的妈妈不见了,它们要去找妈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

    (采用课件出示蝌蚪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得知小蝌蚪要找妈妈,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迫切的要进行读书。)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 多媒体播放动画,教师范读。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小伙伴帮忙,把课文读通。

    3、 小组交流识字情况。读准字音,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记住这些字的好方法。

    4、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学生是识字的主人,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合作识字,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1、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3、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给学生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读书。)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有、在、什、么”引导认读。

    2、 观察特点,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水底寻宝:(课件出示)小蝌蚪在水里看到了这些词:打鼓、披风、阿姨、迎接、追赶、头顶,大家读一读吧!

    二、精读课文,深入领会

    1、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指名读第一段,想想小蝌蚪是什么样的?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填一填: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2、自由读第二、三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弄清上蝌蚪的变化,和从鲤鱼阿姨和乌龟妈妈那里知道了什么?

    分角色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读四、五段。

    讨论:你又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青蛙妈妈的样子和小蝌蚪的变化。

    课件出示: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朗读这一部分。

    4、齐读最后一段。想想这时的'小青蛙在做什么?

    (文中的插图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进行了有效的利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演读课文。

    1、 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2、 演一演。教师也参与表演。

    3、 说说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进入情境,能更好体会内容,获得审美体验。采用学生喜欢的表演方式,还能促进学生形成多种能力。)

    四、练习拓展

    1、 出示课后“读读说说”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

    2、 练习填一填。

    3、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生长过程,向小朋友介绍一下吧!

    (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交流中互相学习,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变、条”引导认读。

    2、 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课件范本]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课件范本]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

    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揭题。

    [1、出示课件,认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因为小蝌蚪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

    1、 小朋友,我们已经观察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

    2、 揭题:小蝌蚪找妈妈。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 3、 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

    2、 听完后汇报。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观察课文插图)

    学习生字“鲤”,怎么记?

    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

    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观察课文插图4)

    3、 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 讨论:⑴、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

    ⑵、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

    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脑---胸 袋---裳 甩---用]

    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

    4、 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五、 作业指导。

    课后第四题:回答问题。

    --------------------------- 小蝌蚪游来游去。

    1、 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五、巩固练习。

    1、 指导书写:重点“脑、袋、甩”。

    2、 完成课后作业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披、短、蹲、碧、肚、鼓”6个生字,理解词意。

    2、 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卡片抽读词语。

    2、 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 学习第二段。

    1、 自由读并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些句子顺序可以调吗?

    2、 讨论,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

    a、 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

    b、 小蝌蚪看见了谁?[重点理解“迎”指名表演]

    c、 小蝌蚪怎么说?

    d、 “谁”怎么回答?

    3、 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

    4、 小结学法。

    先找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读。

    三、 讨论学习第三段。

    1、 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分组讨论学习第三段。

    2、 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3、 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四、学习四、五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⑴、 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学习蹲、鼓等生字。

    ⑵、 找一找写青蛙颜色的词。学习“碧、肚”等生字。[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⑶、 朗读这段话。

    ⑷、 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自由说,指名说)

    3、 这时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变化?

    (尾巴变短了,不见了。)学习“短”。[给“短”找个反义词]

    4、 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

    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5、 朗读四、五段。

    五、 巩固练习。

    1、 指导书写。

    2、 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2、 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 卡片认读生字。

    2、 完成课作第2题。

    ---------------------------

    二、 朗读全文。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 指导背诵4、5段。

    1、 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

    2、 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自己背一背。(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指名背

    3、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段。 4、 按“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段。

    5、 把4、5段连起来背。

    {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自己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并向爸爸妈妈和邻居宣传保护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虫,多达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六、 完成课作上的其余作业。 板书:

    13、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青蛙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

    [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将自己视作学生的榜样,教案的编写是一名教师必备的技能。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在写教案时你一般会选择什么方法呢?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1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节。

    2、引导幼儿用与物体相应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

    难点

    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鸭子、鱼、乌龟、鹅、青蛙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已经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我们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画出来,每一段故事画一张画,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别人把几张画连起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儿讨论,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把故事分成6幅图,在画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这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2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在读课文前首先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让他们在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教学本课时,出示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问学生看了题目有什么感想。孩子们争先恐后表白之后,我顺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预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激励的效用是无限的。在获得成功发现的同时,孩子们往往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读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在朗读指导中,我不拿自已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体会读。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孩子们在读时出现了不同的争议。有的孩子认为应读得慢一点,因为他认为乌龟是个慢性子,说话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认为乌龟是一种温和的动物,说话时亲切一些,语气要和蔼一些,温柔可亲一些。有的孩子认为这儿乌龟是笑着说的,他觉得小蝌蚪居然会把自己当成了他们的妈妈,有点好笑,但乌龟也肯定没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因为乌龟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没有见过呢!不认识也是正常的,所以乌龟就笑着告诉小蝌蚪关于他们妈妈的信息。这些体验都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比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宝贵的呢!

    三、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学生自豪地说“我会读”。

    1、用激励性的评价在学生心理上搭建展示的舞台。

    新课标提出:“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以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要切实针对孩子朗读的情况,正视孩子们水平的差异,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责。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我运用了许多不同的评价语言“你读得真不错,让我们觉得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觉到这些小蝌蚪是那么的着急。”“读得真不错,如果再稍稍响亮一些,就更完美了。”——这样的评价语言并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扬,而是表扬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搭建朗读展示的舞台。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让学生进行个别读,分角色朗读,还提出让学生表演,要想表演好,读好课文是前提,而读好课文必须是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完成。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总之,教师只有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用心去引导,孩子们一定会喜欢阅读,喜欢语文的。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3

    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看图学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涵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借助图画通读课文,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2、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蝌蚪的独立坚强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初步懂得如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这篇课文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学生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识字量大大提高,基本上能读通课文,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又喜欢朗读。因此,让学生多读。以读促悟,达到教学目标。

    说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朗读上,认字写字,读通课文,初步了解青蛙的变化。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归纳识字方法。本课的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3、头饰。

    说教学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归疑。先用课件展示小蝌蚪,接着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朗读、画简笔画、表演、讨论等各种形式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最后强调青蛙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课外收集有关青蛙怎样捉害虫的资料,告诉学生要保护好青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灰、迎”8个生字,会写“条、变”6个字。借助图画通读课文,初步了解青蛙的变化。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感悟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巩固识字。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识字、朗读感悟法为主,以画简笔画、表演为辅。小组合作,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朗读,边读边画,化抽象为具体;戴头饰表演,感悟小蝌蚪的独立坚强。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课件出示小蝌蚪,了解蝌蚪的样子。问:它们的妈妈是谁?指名读课题,你为什么这样读?齐读课题。质疑,老师归纳出3个问题: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后,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质疑中所归纳的问题正是教学目标中要完成的任务。这时学生想解决这些问题,学习的兴趣由此激发,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解决这些问题。

    二、图文对照,读通课文

    1、引导孩子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交流没有拼音的课文要怎么读。(看图猜一猜再读,猜不出来的和同学一起猜,也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3、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幅图。(告诉孩子一幅画对应一段文字,读课文时,可以看一幅画,读一段文字。这样慢慢地一段一段往下读)

    4、自由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

    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感悟青蛙的变化

    1、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发生变化的地方做记号。

    2、交流反馈。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过了几天,长出几条后腿。”

    “过了几天,长出几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长成了青蛙。”

    “不知什么上时候,尾巴已经不见了。”

    3、齐读课文。

    在书上画线,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同时,也巩固了识字。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小组合作识字,提示识字方法。

    2、抽读生字卡片。

    3、认读生字,并组词。

    4、指导写字,强调:“条”字上面是折文,不是反文。

    5、学生独立写字,老师巡视。写得好的盖红花。

    小组合作,会读的做小老师,学生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盖红花,起着激励作用。

    五、小结

    1、读课文的方法。

    2、青蛙的变化过程。课件出示:按青蛙变化的顺序在()里编上序号。

    3、认字写字。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参加下一节课配音演员选拔赛。

    2、收集有关青蛙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引出小蝌蚪,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他是谁?(出示小蝌蚪)

    2、小蝌蚪长得怎么样的?

    (出示)池塘里有几只()、()、()的小蝌蚪。

    3 、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就读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小蝌蚪在快乐的同时,他也有自己的伤心事,你们听!

    寻人启事

    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二丁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朋友有困难,我们得顶力相助,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寻找妈妈吧!

    3、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他们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4、我们先看看小蝌蚪怎样向鲤鱼妈妈打听妈妈的,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都用笔在书上划出来。交流。

    我现在来当鲤鱼妈妈,你们做小蝌蚪,你们向我打听。(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5、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进去!

    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动作都到位了吗?怎么样是“迎”?原来这样面对面的走到一起,就是“迎”!小蝌蚪为什么迎上去?他的心情怎样?(急切)用急切的语气读小蝌蚪的话。

    再请几个小朋友来演一演。

    6、齐读第二段(鲤鱼妈妈的话应亲切、热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出示)

    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

    2、你真会学习。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划出它们怎么向乌龟打听妈妈?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

    3、学生表演,评议。

    4、连忙追?怎样才是连忙追。小蝌蚪为什么连忙追上去?心情怎样(急切而又高兴的)?

    练习读小蝌蚪的话。

    他为什么会把乌龟当作妈妈?

    5、读乌龟的话。你从乌龟的话中知道了什么?(板书:大眼睛、绿衣服)

    6、齐读这第三段。(乌龟的话亲切而温和)

    四、小结,学习第四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他找到妈妈了吗?小蝌蚪为什么这次肯定青蛙就是他的妈妈呢?

    2、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谁对呢?

    3、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小蝌蚪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小蝌蚪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正在捉小飞虫。

    哪一句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句话。

    4、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5、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6、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7、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服,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

    8、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9、看图,这时的小蝌蚪变得怎样了?(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这时,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了。

    10、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11、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分角色朗读。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表演能力和朗读水平,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五、总结:

    1、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呢?你能看图填一填吗?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尾巴(),变成了()。

    3、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小朋友要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六、作业:

    课后作业: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或向家长了解有关青蛙的其他知识。

    本课总结

    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朗读能力得到了训练,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4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六幅图,与六段话中相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第二幅画的是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阿姨。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找到了青蛙妈妈。后两幅讲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跳上荷叶,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的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认真观察图画,并通过朗读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说学生

    学生对这课的内容是十分感兴趣的,但真正很清楚青蛙成长过程的学生不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充分感知课文,利用课件吸引学生。同时,本课篇幅较长,需要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是让后进生朗读好课文,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三、说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用一则谜底是青蛙的谜语导入,再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头饰,让生形象感知两者的差异;

    然后请生提问,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们。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朗读看图,整体感知。

    1、让学生准备读文:先说说遇到不会认的字怎么办,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这样可以避免生因畏难而不读。

    2、范读课文(可由师范读,也可由在自由读中表现得很好的孩子来范读。) 3、学生再读,标出自然段和生字。

    4、同桌互读,正音。

    5、指名接读课文,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正音。教读长句。

    (三)自主识字。

    1、小组内自主识字,比方法,比识字量。

    2、检查自学。注意巩固翘舌音和后鼻音,交流好的方法,多表扬爱动脑筋的同学。

    3、用生字说词。

    (四)看图说话,精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抓小蝌蚪的样子和“快活”理解。结合图片和自编动作来感受体会,读好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

    2、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在仔细看图后抓住小蝌蚪的变化和相近的句式,从扶到放让学生学着自学。在朗读练习中用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

    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

    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在表演中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3、第六自然段的学习中选择了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播放,使学生通过真切可感的情境,了解青蛙捕捉害虫的本领和可怕的害虫形态以及少先队员打着红旗保护青蛙的活动,从而把保护青蛙这一认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

    4、让生利用课件和板画小结青蛙的生长过程。全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升华感情。

    (五)指导写字。

    “变”字注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点的方向。“变、条”两字都要注意上下两部分大小比例恰当。其余四字交给学生自学。最后比赛。

    《小蝌蚪找妈妈》教材解读 《小蝌蚪找妈妈》分别采用了诗歌、童话和情境识字等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在这一板块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预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与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动物世界的奇妙。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本课的巧妙在于将一个科学知识很自然地蕴涵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中,其特点如下:(1)思路清晰,主线分明。(2)语言优美,生动形象。(3)情节生动,趣味性强。(4)插图精美,有助教学。

    教学本课应围绕识字、读书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根据教材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10个字,掌握“皮”字的笔顺。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蝌蚪变化、成长的过程,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15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10个字。了解小蝌蚪变化、成长的过程。

    (一)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的呈现方式和指导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学生借助图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根据图意或上下文猜一猜,猜不出来的画下来,和同学一起想办法认识。引导学生说说生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认识的字,教师予以指导,可出示生字卡片领读。

    有的字可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随机识记。如“皮”,可以在展示青蛙的图片时,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着重强调“皮”字的笔顺。也可以在学完课文以后,集中生字条里的生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如:“阿、顶、肚”可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记住字形。

    学习“甩”可以和“用”相区别,最后一笔可以想象成动物甩出的长尾巴。“已”要和“己”相区别,可以教学生说说小口诀“张口己,半口已”。

    (二)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有点长,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练习时间。

    如: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读后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当指导读懂了第一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如:小蝌蚪外貌描写“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语言生动富有感情,特别适合指导朗读,要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当读到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老师可结合课文插图或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发现小蝌蚪前后的变化。可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自编自演,展示“迎”和“追”的动作,在情境中对话。在表演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在对话部分给予指导。小蝌蚪要读出焦急的心情;

    鲤鱼亲切、热情;

    乌龟好笑、认真。

    当读到课文描写青蛙的那几句话时,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词句,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并且学用结合。如,“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用“碧绿”“雪白”各说一句话。“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可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通过各种形式学习语言,加深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和记忆。

    读到课文最后时,老师可巧设悬念: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资料:一只中等黑斑蛙一天约吃70多只虫子,一年按捕食7个月计算,可消灭害虫5万只左右;

    一只泽蛙每天最多可捕食260多只,年消灭害虫4万多只。此处水到渠成就向学生渗透了保护青蛙的意识。

    在指导学生朗读和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最好能播放课件,使学生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没有条件制作课件的,可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感染学生。

    (三)巩固训练 习题中的“说一说,画一画”设计得很巧妙,通过学生亲自动口说,动笔画,从实际生活中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蝌蚪变化分成几个步骤,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可能在语言组织上要遇到困难,教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作为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亲自观察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5

    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六幅图,与六段话中相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第二幅画的是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阿姨。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找到了青蛙妈妈。后两幅讲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跳上荷叶,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的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认真观察图画,并通过朗读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说学生:

    学生对这课的内容是十分感兴趣的,但真正很清楚青蛙成长过程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充分感知课文,利用课件吸引学生。同时,本课篇幅较长,又是第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所以,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是让后进生朗读好课文,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说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用一则谜底是青蛙的谜语导入,再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头饰,让生形象感知两者的差异;然后请生提问,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们。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朗读看图,整体感知。

    1.让学生准备读文:先说说遇到不会认的字怎么办,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这样可以避免生因畏难而不读。

    2.范读课文(可由师范读,也可由在自由读中表现出的读得很好的孩子来范读。)学生再读,标出自然段和生字。

    3.同桌互读,正音。

    4.指名接读课文,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正音。教读长句。

    (三)自主识字。

    1.小组内自主识字,比方法,比识字量。

    2.检查自学。注意巩固翘舌音和后鼻音,交流好的方法,多表扬爱动脑筋的同学。

    3.用生字说词。

    (四)看图说话,精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抓小蝌蚪的样子和“快活”理解。结合图片和自编动作来感受体会,读好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

    2.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在仔细看图后抓住小蝌蚪的变化和相近的句式,从扶到放让学生学着自学。在朗读练习中用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在表演中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3.第六自然段的学习中选择了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播放,使学生通过真切可感的情境,了解青蛙捕捉害虫的本领和可怕的害虫形态以及少先队员打着红旗保护青蛙的活动,从而把保护青蛙这一认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

    4.让生利用课件和板画小结青蛙的生长过程。全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升华感情。

    (五)指导写字。

    “变”字注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点的方向。“变、条”两字都要注意上下两部分大小比例恰当。

    其余四字交给学生自学。最后比赛

    说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长出两条后腿 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 变成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6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大( ),黑( ),甩着长长的( ),快活地( )。

    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

    二、讲读第二段。

    1、自由读并思考:(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讲什么?(3)这些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2、讨论: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四|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贴出后腿的蝌蚪图)

    句|b小蝌蚪看见谁在干什么?

    话|c小蝌蚪怎么说?

    |d“谁”怎么回答?

    3、指导朗读。

    (1)练读小蝌蚪的话,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对面的主动上去问。)

    小蝌蚪迎上去问:“……。。?”

    对比:

    小蝌蚪游上去问:“……。。?”

    (2)谁来读鲤鱼妈妈的话?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怎么样的?(四条腿、宽嘴巴。)

    (3)分角色朗读(鲤鱼:热情;蝌蚪:急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小结学法。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先找出这段有几句话,(板书:找找),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板书:说说)。最后有感情地读读。(板书:读读。)

    四、讨论学习第3自然段。

    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第3段。

    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生读)

    “他们看见”——(生读)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生读)

    “小乌龟笑着说”——(生读)

    3、练习,突破重点。

    口头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 )。他们看见( )的乌龟在水里游,就把( )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 ),披着( ),捉起虫来( )。

    结合填空师贴出“长着前腿的蝌蚪”图,理解“披着、顶呱呱。”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五、讲读第4—5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划下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出示青蛙图)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1)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

    学习生子“蹲”共几笔?书空右半部分。

    学习生子“鼓”共几笔?部首是什么?书空左半部分。

    (2)找一找写出青蛙颜色的词。(碧绿碧绿)、雪白的肚皮)

    学习生子“碧”,什么结构?第三笔是什么?

    学习生子“肚”怎么记?

    (3)朗读这段话。

    (4)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

    3、这是小蝌蚪外形上又有了什么变化?(贴出“尾巴变短的蝌蚪”图;“尾巴不见的青蛙”图)

    学习生子“短”怎么记?

    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对比理解“蹬、跳、蹦”)

    5、朗读第4、5自然段。

    六、巩固总结。

    (1)看着黑板上的五张青蛙生长变化的图片,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完成《课堂作业》

    (2)指导书写“蹲”“鼓”“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巩固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3、知道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4、会看单幅图在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再学全文,借助图片,理清过程。

    1、出示课文的四幅图,观察图片,指名说说图的内容。

    2、默读全文,用“———”划出表示小蝌蚪生长的句子。

    出示: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a读一读,议议第二次变化是为什么加上一个“又”。

    b看图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 ),再长出( ),( )变短了,最后变成( )。

    3、小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并在它们的指点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大青蛙,这时小蝌蚪也变成了小青蛙。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师描述: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为什么作者要把青蛙写得这么可爱?(青蛙能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人类的好帮手。)

    2、我们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背下来好吗?(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知名背。

    3、课文的第4自然段是写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的,它的结构上和第2、3自然段一样吗?

    按“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自然段。

    5、把4、5自然段连起来背一下。

    三、指导看图说话。

    1、我们已经知道了青蛙是庄稼得好朋友,你从课文的哪几句话看出青蛙会捉害虫?(用”——“划出,读读。)

    老师向学生介绍有关青蛙捉害虫的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看图写几句话。

    (1)想想青蛙在干什么?

    要求模仿课文第4段青蛙外形的这段话来说一说。(农田里蹲着一只大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服,鼓着大大的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

    (3)连起来写一写。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7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的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这是一篇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看图学文,作者用故事的形式来叙述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教学时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本教材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深刻的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结合本课的特点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语,理清课文条理,弄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抓住“找”字,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采用不同形式的自读、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我将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了解青蛙生长过程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整合点诊断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整合点的方法:

    在教学“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这一环节时,根据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我播放歌曲>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动画并设下悬念: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它长的什么样?这是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点之一,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低年级孩子对于形象直观的物体感兴趣,声情并茂的动画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常规的教学手段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在教学“视听结合,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时,我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运用幻灯片展示“迎、追、游”三个动作,这是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点之二: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在快速观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图文结合,研读品味”这一环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迎,追,游”三个动词,突破教学重点,我确定了整合点之三,播放“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动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词意,突破教学重点。这是常规教学所做不到的。

    小蝌蚪长成青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凭文本的介绍,要使一年级孩子了解相对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再次借助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的特点来确定整合点之四,播放动画: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有了深刻的了解,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活跃,枯燥单一的语言文字很难吸引孩子们长时间的注意力,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在歌曲欣赏,再现故事这一环节,我确定了整合点之五:播放歌曲《小青蛙》及动画,让孩子们同小蝌蚪一起分享找到妈妈后的喜悦。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从而受到熏陶和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书本、挂图等有限形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递信息、讲授知识。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授课方式,使教师、学生和教材在地位上都发生了变化,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育的信息化开阔了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视野,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本节课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处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学习资源作为创设情境,品析词句和扩展学习的有效工具,既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8

    【备课构想】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这是一篇童话,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幅图对应(六幅图用投影)。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

    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素质。在学完每幅图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粘贴纸粘贴出与这幅图有关的小动物粘贴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具准备】

    粘贴纸、幻灯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二、用谜语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启发法)

    2、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⑴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⑵ 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⑶ 这篇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师: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结合学习课文

    1、找一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图的投影)

    ⑴ 师:这群小蝌蚪在班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提问法)

    ⑵ 师:小蝌蚪的脑袋什么样?身子什么样?尾巴什么样?

    (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提问法)

    ⑶ 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

    ⑷ 师:指导学生用粘贴纸粘贴出游动的小蝌蚪的粘贴画,并让仔细观察。

    (指导观察法)

    2、操作投影出现第二幅图。

    ⑴ 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小蝌蚪,女生读鲤鱼妈妈,教师读旁白。

    ⑵ 师: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有什么变化?他们遇到了谁?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遇到了鲤鱼妈妈)(启发法)

    ⑶ 师:小蝌蚪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

    ⑷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变→长出两条后脚。

    找→鲤鱼

    ⑸ 师 :看投影,小蝌蚪见到鲤鱼的时候心情怎样?(学生发挥回答)

    ⑹ 指导学生用粘贴纸长出后退的小蝌蚪和鲤鱼的粘贴画。

    ⑺ 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激趣法)

    3、投影打出第三副图。

    ⑴ 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读乌龟,找一名女生读小蝌蚪,教师读旁白。

    ⑵ 师:过了几年,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他们又看见了谁?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了一只乌龟)(启发法)

    ⑶ 师:小蝌蚪叫了什么?乌龟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⑷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长出两条前腿,乌龟)

    ⑸ 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内容,粘贴出长着四条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乌龟粘贴画。

    ⑹ 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他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激趣法)

    4、操作投影,出现第四副图。

    ⑴ 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

    ⑵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他们又遇到了谁?

    (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变短了,他们遇到了一只青蛙)(提问法)

    ⑶ 师: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⑷ 通过读第四、五自然段,从而引出板书。(尾巴变短了,青蛙)

    ⑸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学生粘贴出青蛙的粘贴画。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

    ⑴ 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⑵ 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引出板书。(尾巴不见了)

    四、巩固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1、找同学,根据自己的粘贴画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比一比看谁讲的有趣(激趣法)

    2、带上头饰,将这个童话演出来。(表演法)

    五、总结全文

    学生总结。(自由发挥)

    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9

    一、说教材:

    这篇童话故事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配有图文形式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以及最后变成青蛙的有趣过程。从教材编排看,童话中动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幼儿进行表演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童话中对话较多、重复式结构较多,幼儿很感兴趣,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最佳范例,同时活动目标也明确指出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画面内容,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画面内容,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三、说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画面内容,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活动难点: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四、幼儿现状分析

    大班幼儿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活动时,幼儿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次活动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次活动的有利因素。

    五、说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教学,以幼儿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故事内容的特点,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表演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观察的三种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

    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在启发幼儿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行分角色表演。

    七、说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时,我用谜语引出蝌蚪,引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幼儿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还给幼儿提供了一次自由表达的机会。整整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2、完整欣赏故事,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整体感知是掌握故事内容的重要前提。我让幼儿看课件欣赏故事,幼儿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故事,身临其境后,就能轻而易举地初步感知了故事的整体内容。教师通过

    提问:

    1)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深入了解故事中的运用,感受诗歌中的重复式结构的语句特点,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

    3、看图片让幼儿讲述故事。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课件第二段。遇到鱼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放映相应的幻灯图片)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分段欣赏法更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能力,使幼儿头脑中更为清晰,为下面的角色表演奠定基础。

    4、在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还有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活动中,我通过质疑: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对其进行思维训练。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回顾故事,自己来解决问题,变幼儿被动求知为主动求知,培养了幼儿的综合判断能力。在次看课件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并让幼儿通过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本节课的难点就轻易解决了。

    5、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表现出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活泼可爱的样子;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这样,充分体现个性化表演,让有儿童在表演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6、小结:教育幼儿要保护小青蛙。

    活动结束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知道保护小青蛙的措施。也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情感目标。

    八、活动延伸,拓展创新

    课堂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去,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联系,加强语言教学与其它领域的整合。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制作连环画来表现故事的内容。

    九、活动反思:

    由于课件出现的问题导致课堂出现了停歇,整节课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最后也没有总结。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10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将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识很自然地镶嵌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文章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及其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2.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读生字新词,会写生字词。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寻人启事》,谈话引入课题。

    导语:小朋友们,昨天老师得到了一张特殊的《寻人启事》,大家想看看吗?

    (课件演示)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又黑又长的尾巴,住在池塘里。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我多想和大家一样,能与妈妈一起生活啊!你们见到她了吗?

    2.板书课题,给“蝌蚪”注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课题,再指名读课题,最后全班齐读课题。

    3.简单介绍,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相当于成年人的婴儿期。那么,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科学知识呢?学完课文我们就知道啦!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1)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3)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池塘(tánɡ)脑(nǎo)袋(dɑi)灰(huī)色游哇(wɑ)游教(jiāo)书

    捕(bǔ)食迎(yínɡ)上去阿(ā)姨(yí)宽(kuān)嘴巴乌龟(ɡuī)

    头顶(dǐnɡ)披(pī)着鼓(ɡǔ)着

    ◆易读错的字

    “脑袋”中的“袋”要读轻声dɑi;“眼睛”的“睛”要读轻声jing。

    “捕”的声母是b,不要错读成p;“披”的韵母是i,不要错读成ēi。

    ◆多音字

    “教”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第一声jiāo,可以组词“教书”“教方法”。它还有一个读音jiào,可以组词“教师”“教室”。

    ◆识字方法

    “捕、迎”可通过表演认读;“脑、袋、灰”可利用小蝌蚪的图片认读;“阿、姨”可利用鲤鱼的图片认读;“宽、龟”可利用乌龟的图片认读;“顶、披、鼓”可利用青蛙的图片认读。

    ◆形近字示例

    顶(头顶)(顶天立地)睛(眼睛)(点睛)(火眼金睛)

    须(胡须)(须发)(必须)晴(晴天)(晴空)(阴晴圆缺)

    (2)小组合作,再次认读,之后全班展示读。

    (3)出示会写的字,指导观察字形,正确书写。教师对“皮”“跳”做示

    范书写,重点比较“足”和足字旁,“子”和子字旁的笔画变化。

    ◆书写指导

    [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整体书写要紧凑。“”的横折钩与“阝”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悬针竖最长。

    [宽]上下结构,宝盖头写宽,首笔点在竖中线上。“见”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略宽于宝盖头。

    [皮]注意笔顺的书写:横钩、撇、竖、横撇、捺。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又”的横撇要横短撇长,捺舒展。

    [孩]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子”末笔横要变成提,斜度大,“亥”的最后一笔是个长点。

    [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要把“足”的最后两笔变成竖、提,右边“兆”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4)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生字,描一个,写两个。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提醒书写有误的学生。

    (5)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在投影仪上点评。

    (6)交流各种识记方法,如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总结刚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过渡:同学们,咱们刚才学习了这么多的生字新词,现在把它们都放到课文里,你还会读吗?我们一起跟着录音轻声地读一读吧!

    2.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在听和看的同时轻声跟读课文,熟悉课文。

    3.学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提示:可从吐字、发音、流利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4.再次出示《寻人启事》,思考: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她在哪里?(板书:小蝌蚪→青蛙)

    5.图文结合,认识蝌蚪和青蛙。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学生辨认,并将不同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板书下面。

    (2)学习描写小蝌蚪外形的句子。

    过渡:小蝌蚪为什么会找不到妈妈呢?因为它们的外形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谁能够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蝌蚪长什么样儿呢?

    ①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②学生自由读,说说有什么不懂的词语。

    ③指名读,其间教师相机指导,“大大的、黑灰色的、长长的、快活地”这几个词语要重读;读“游来游去”时拖长音,突出小蝌蚪的悠闲与快乐。

    ④播放小蝌蚪在池塘中游动的动画,学生齐读,理解“甩”的意思,可以用手做一做“甩”的动作。

    (3)学习描写青蛙外形的句子。

    过渡:小蝌蚪虽然在池塘里生活得很快活,可是没有妈妈在身边怎么行呢?他们多么希望能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他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他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他们的妈妈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儿呢?请大家找找课文中描写青蛙妈妈外形的句子吧!

    ①课件出示文字。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②学生自由朗读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

    (青蛙生活的环境、习性及其外形特点,和鲤鱼、乌龟有什么不同。)

    ③引导学生注意句子中的动词“游”“蹲”“披”“露”“鼓”,可以请学生表演青蛙的动作,加深理解。

    ④指导朗读,“大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要略强调,突出青蛙的特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小蝌蚪和大青蛙长什么样儿了,他们长得可真的一点儿都不像呀,怎么可能是孩子和妈妈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学习吧!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识字方法,记牢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要学更多的生字和词语,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自己归纳一些识字方法哦!我们在课堂上看了小蝌蚪和大青蛙的图片,读了描写它们外形的句子,一些同学还给我们表演了可爱的小蝌蚪和神气的大青蛙,他们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我觉得今天的课文朗读,大家也读得不错,虽然有些字还是读得不准,但读出了感情,下节课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朗读训练,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多多练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1.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对话。

    2.通过图文结合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通过课后题目中的按顺序连图片,能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组词、扩词。

    2.出示课件,填空回顾课文。

    过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蝌蚪长什么样儿吗?我们来填空吧,看看谁能填得又快又好。

    _____里有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的身子,____长长的尾巴,____地游来游去。

    多么可爱的小蝌蚪啊!可是,他们的妈妈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帮小蝌蚪找妈妈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图文对照,了解小蝌蚪的外形变化和找妈妈的过程。

    (1)出示要求,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要求: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外形的变化。

    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用“——”画出来。

    (2)交流展示。

    ①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出示小蝌蚪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图片,找学生上台按顺序摆一摆: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鲤鱼、乌龟的图片)

    2.细细品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最先长出的是两条后腿,最先遇到的是鲤鱼妈妈。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我们先来学习第2自然段吧!

    (1)出示课文第1幅插图和第2自然段。

    预设:引导学生理解时要重点领会“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的外形特点——“四条腿,宽嘴巴”。

    (2)结合图片,弄清小蝌蚪先长出的是两条后腿。

    (3)请同学们表演一下鲤鱼妈妈捕食和小蝌蚪迎上去的动作,表演理解“捕食、迎上去”。

    (4)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指导:要读出小蝌蚪问话时那种天真的语气,读出鲤鱼妈妈回话时那种长辈式亲切的语气。

    预设:先找两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或者根据情况范读鲤鱼妈妈的话,再找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鲤鱼妈妈对小蝌蚪的妈妈的外形描述得准确吗?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

    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呢?

    (1)出示课文第2幅插图和第3自然段,学生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试着学习第3自然段。

    (2)结合图片,弄清小蝌蚪后长出的是两条前腿。

    (3)小蝌蚪看到乌龟后是怎么做的?体会“迎上去、追上去”的区别。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看图区别:正面主动上前叫“迎”,“迎上去”表明小蝌蚪很有礼貌,也说明鲤鱼妈妈是迎面而来的;“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

    (4)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小蝌蚪叫“妈妈”要读出急切、高兴的语气,乌龟的话是亲切中带着微笑。

    (5)引申拓展:乌龟确实像鲤鱼妈妈说的“四条腿,宽嘴巴”,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呢?你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

    预设:引导学生想一想,小蝌蚪为什么会闹出把乌龟当成妈妈的小笑话?原来是鲤鱼妈妈没有说清楚,她只说了小蝌蚪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但许多动物都有这些特点,这些不是青蛙最主要的特点。这个小笑话告诉我们,描述事物时一定要全面,要说出事物的主要特点,这样才不会闹笑话。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要深入细致,否则也可能闹出笑话。

    学习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交流:通过看图和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

    地方不明白?

    (2)全班交流,品析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理解“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那种高兴的心情。

    明确:“游过去”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的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②读第4自然段,思考:小蝌蚪的身体又有了什么新变化?小蝌蚪是怎么认出妈妈的?

    明确: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青蛙的样子与鲤鱼妈妈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相符,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③用多种方法感受课文中动词运用的准确。

    ◆比一比

    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一对大眼睛。

    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说一说

    试着用“披”“露”“鼓”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示例:春天来了,田野披上了绿装。嫩嫩的小草在雨中露头了。

    桃树上的小骨朵儿一天天鼓起来了。

    ◆找一找

    出示课文第3幅插图,读读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谁能找对描写小青蛙动作的词语?(“蹬”“蹦”“跳”。)这三个词中哪一个不能和其他词换位置?(“蹬”指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写出了小青蛙发力的姿态,“蹦”和“跳”意思相近,可以互换。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加深理解。)小青蛙这一连串动作是瞬间完成的,体现了小青蛙的什么特点?(动作敏捷、身体轻盈。)

    预设:这里通过多种训练方式,让学生理解动词的含义,感知动词的准确和形象,体会青蛙妈妈的美丽、小青蛙的可爱与活泼。二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要采用各种活泼的方式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3)播放青蛙的叫声,学生想象说话。

    过渡: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该多高兴啊!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

    后面用上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示例: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您啊!妈妈,原来您在这儿呀!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您了!妈妈,您怎么不来找我们呀,我们找您可辛苦了!

    (4)分角色朗读小蝌蚪和妈妈的对话。

    过渡: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他们都非常高兴,他们的话该怎么读呢?我们请男生读小蝌蚪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要读出小蝌蚪和妈妈高兴、激动的心情。

    (5)学生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①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做什么?(捉害虫。)

    ②“天天”这个词语告诉了你什么?(青蛙勤劳,捉的害虫多。)

    ③出示青蛙捉害虫的资料。(一只青蛙一年至少吃掉一万多只害虫。)

    ④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青蛙是农田小卫士,我们要保护青蛙。)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过渡:学到这里,我们都替小蝌蚪找到妈妈感到高兴。小蝌蚪真勇敢啊,妈妈不在身边,他们并不害怕,而是问问身边的好心人,终于找到了妈妈。那么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同学们有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吗?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些课文里没有提到的情节?也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三、表演朗读,升华情感

    1.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和积累语言。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学生评价和教师指导。

    (3)小组分角色表演——戴上头饰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2.拓展说话。

    (1)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2)你们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四、课外延伸,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了解青蛙对人类的贡献。

    2.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以读促讲,读中感悟(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对照自学要求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小蝌蚪都向谁打听妈妈的下落,是怎么打听的?用笔在书上画下来。

    (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好了吗?谁来告诉我们小蝌蚪最先遇到了谁?

    生:鲤鱼阿姨!

    师:(出示鲤鱼图片,指一生)现在,我就是鲤鱼阿姨,你来扮演小蝌蚪,你来向我打听打听妈妈的下落吧!

    生:(比较随意)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只小蝌蚪?

    生:我觉得还要更有礼貌一些。

    师:那你来礼貌地问一问吧!

    生:(礼貌、大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这是一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蝌蚪,声音清晰、响亮。还有谁向我打听?

    生:我!我!(抢着答)

    师:不急,一个一个来。

    (一次接一次地练习)

    师: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出来。

    (指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来,评价一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动作都表演出来了吗?动作标准吗?

    (学生评价)

    师:你们评价得都很好,但老师觉得“迎上去”这个动作还做得不够好。怎样是“迎”呢?谁来试试?

    (学生表演“迎上去”)

    师:哦,原来这样面对面走到一起,就是“迎”。同桌之间表演一下吧!

    (学生分组表演,教师也可参与其中)

    师:非常好。下面看着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边表演边朗读吧!

    (师生看着课件,表演朗读)

    赏析:本教学片段意在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教师享受教学,学生享受学习,师生共同享受语文课堂带来的乐趣。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枯燥的还是鲜活的,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创造”。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字词、精读课文时,难免觉得枯燥,创造性地打扮课文,使每个字“立”起来,每篇文章“活”起来,这就要看教师的本事了。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孩子们活泼好动的特征,选择情境创造、表演朗读、互相评价等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无法预知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什么的情况下,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识字、朗读、体会、评价。一句话,教师享受的是“创造”,学生享受的是“学习”,趣味语文由此而生。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谜语、图画、表演等形象直观的教学,为此,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寻人启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创设的情境中。

    2.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生字,总结生字识字技巧,从语境和动作中理解生字,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情等形象化的表达,更好地理解新的字词。

    3.图文并茂的课件和板书,直观地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层次,了解小蝌蚪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变化。

    4.表演朗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了“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披”“露”“鼓”等词语所产生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11

    一、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时下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各个年龄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小蝌蚪”、“青蛙”作为表现“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儿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脑袋,细尾巴的家伙也是自然角里的常客了。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点要求。在幼儿听过故事,学过歌曲和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二)说幼儿

    再来谈谈活动内容与活动主体(即幼儿)之间的适应性关系。《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还记得这个学期,我刚接任小四班,第一次给他们上美术课时,竞然有大部分的孩子举着水彩笔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会“无从下笔”呢。我想,主要应该取决于成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的态度。首先是教师,直接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可能是孩子们眼中的“权威”。那么,教师能否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对孩子的发展就至关重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根据这些精神,我在平时的美育活动中,就有意收集一些简单而有易于幼儿表现的教材,就像今天设计的这节“手指点画”课,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在轻松自由的创作中,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二、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这点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所在。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这点不仅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也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三、重点和难点:

    目标3的实现,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主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前面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节课的难点,主要在幼儿对小蝌蚪各种动态的表现上。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就是难点所在,也是目标1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

    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活动准备:

    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要求幼儿在课前已学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歌曲(准备好故事和歌曲录音磁带),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课件和一张“青蛙妈妈”的大图片;主要用来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来贯穿课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

    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盘黑色的颜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笔。

    六、活动程序: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活动程序也就一目了然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观察------想象------创作”三个部分。

    (一)以课件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1、幼儿边听歌曲边表演小蝌蚪游动进场入座。利用幼儿学过的本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2、老师:“呱呱呱、呱呱呱,谁来了呀?”(课件里出现青蛙妈妈)

    老师:“咦!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有点心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回事吧!”(课件里播放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宝在到处在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快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出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老师:“哇!真棒!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可开心了,还要感谢我们小朋友的帮忙呢!(这时,课件里的青蛙变成高兴的表情)来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通过复习儿歌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初步体验

    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引出一下个环节。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活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课件里出现小蝌蚪往不同方向游动的画面)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几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于是,带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掌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材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的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许这一过程还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新发现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最后,再来解决这节课的知识点(难点)。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如果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经常有画一下换一次工具的习惯,为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从小培养幼儿学会统筹安排的好习惯,老师在这里可以重点指出,要求幼儿按老师的方法来作画。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再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三)幼儿再次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请幼儿再次作画。这时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周围环境的整洁。

    (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这些看似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就蕴藏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继续利用课件创设的情景,对幼儿说:“青蛙妈妈看到这么多的宝宝,真高兴啊!一蹦就蹦到了我们小四班来了。请小朋友们赶快把自己变出来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的身边去吧!”这时,老师出示青蛙妈妈的大图片,贴到教室的主题墙上,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贴在周围,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妈妈的身边啦。

    4、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这个环节又利用了情景游戏法,头尾呼应,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七、活动延伸:

    在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师生共同布置的“小蝌蚪找妈妈”的主题墙面,复习有关故事、歌曲,学做“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游戏。并且可以请幼儿继续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围坐在主题墙旁边,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对如何更好保护“小蝌蚪”和“青蛙”展开讨论等等。

    [课件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范文”,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原文】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字词学习】

    字:腿、披、游、蹦、跟

    词:池塘、脑袋、快活、鲤鱼、衣裳

    【重点句子】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4、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5、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éi yǒu xiàn zài shén me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迎()阿()变()

    仰()河()弯()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éi yǒu xiàn zài shén me

    (没有)(现在)(什么)

    二、比一比,再组词。

    迎(迎合)阿(阿姨)变(变化)

    仰(仰头)河(河水)弯(弯曲)

    教你写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ps版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一篇好的范文会让我们学到东西,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你写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ps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概述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自然段对应。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三幅图,与五段话中的三个重点段落相对应:第一、二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和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妈妈。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四、五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找到了青蛙妈妈。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二、教学目标分析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河、姐”等6个字。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朗读训练及打写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课外,可让学生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甚至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四、学生特征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具有好奇心、善表现、思维活跃的特点。能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五、教学策略的选用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研讨突破教学难点。

    2、通过运用教学媒体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六、教学资源和工具

    1、本节课是在学生人手一机的教室内实施的。

    2、跨越式教学资源、共翔课件

    3、教师PPT

    4、课文相关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蝌蚪)你们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认识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3、板书、齐读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目的:通过猜谜和展示直观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推荐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五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推荐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五》,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本课“脑袋塘捕”等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两、就、肚皮”等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准备:

    角色头饰,课件,青蛙生长视频。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1、瞪大眼睛,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人的名字,名字叫——妈妈。(板书:妈妈)

    读妈妈,注意叠词第二个字音读轻声

    像这样的词,你还能说说有哪些?(爸爸妹妹哥哥)

    2、可是有一天,妈妈找不到了,我们要去找妈妈。(板书:找)

    可是不是我们去找妈妈,而是它——小蝌蚪。(完成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读课题,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这个故事非常有趣,是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后小身板坐直。

    三、借助学习单,学习生字

    这一课要认识的生字写在学习单上了,拿出学习单,自己读读。

    小组合作认读,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点赞。

    池塘脑袋捕食阿姨乌龟披着鼓着

    黑灰色迎上去追上去宽嘴巴头顶上

    交流检查:

    披着鼓着——轻声

    鼓着做动作,手握拳头,高于平面

    头顶上鼓着——怎么做动作

    迎追——都是什么旁?什么结构?什么叫迎上去》什么叫追上去?

    四、学习课文,想想小蝌蚪和青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填写学习单

    1、()塘里有一群小蝌蚪,()的脑袋,黑()色的身子,甩着()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裳,露着雪()的(),

    鼓着一对()眼睛。

    3、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先后遇到了鲤()阿姨和()龟。

    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和谁?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七、指导写“孩”

    关于蝌蚪的日记(热门5篇)


    作文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可以通过写作来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路。不仅仅是展示语文能力,作文还能展现文化素养。在众多网络文章中,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精心选择了一篇出色的“关于蝌蚪的日记”。建议您多关注我们网站发布的最新资讯,以便及时参加营销活动!

    关于蝌蚪的日记 篇1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观察小蝌蚪。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河里抓蝌蚪。

    刚抓来,小蝌蚪的身体是黑色的,和一粒豆子差不多大,尾巴像一条较长的黑丝线,他们在水中无比快活,每当我走过去看他的时候,都把他当成了“逗号”。

    第三天,我发现小蝌蚪长出了后腿,它用它那小小的眼睛看着我,好像说:“我饿了。”我只好放了点饲料。只见它大口大口地吃着,真可爱。

    第五天,小蝌蚪竟然长出了前腿。它用前腿向我招手,好像在说:“我长出前腿了,也会爬了。怎么样?厉害吧。”它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第六天,我惊奇地发现,蝌蚪的身体变绿了,尾巴也变短了。我很激动。“就要变青蛙了,好耶。”我自言自语地说。

    第七天,小蝌蚪变成了真正的青蛙,它在呱呱地叫,好像对我说:“谢谢你,谢谢你把我养成青蛙了。”

    我整整养了它两个星期,感到真有成就感啊。

    关于蝌蚪的日记 篇2

    我家养了6只小蝌蚪,那是我去绿色庄园春游时捉的。它长着一颗黑黑的椭圆形的小脑袋,一对黑色的小眼睛,一条细细的小尾巴。

    它们很乖巧,我给它们喂的食物都能一粒不剩地吃完。有时它们又很淘气,有一天,我去给它们喂食时,突然发现它们不动了,直着尾巴趴在那里。我吃了一惊,心想:它们死了吗?怎么一动不动的?我一慌碰了碰鱼缸,它们马上又在水里游起来。我松了一口气,原来蝌蚪会装死,它们也会捉弄人呀。

    现在,蝌蚪的尾巴下面长出了两条小小的腿,我要等它们长出前腿的时候,把它们放生,让它们去捉害虫。

    关于蝌蚪的日记 篇3

    星期天,爸爸给我买了10只小蝌蚪。这几只小蝌蚪真是可爱,它的头圆圆的,尾巴长长的,整个身体黑乎乎的,像一只小小的气球。

    我每天早晨都要去看小蝌蚪,我发觉他们喜欢呆在一个角落里,我还以为它们死了呢?就问爸爸:“爸爸,小蝌蚪死了吗?”爸爸说:“你泼一下水,看有没有死。”我泼了一下水,小蝌蚪都吓得 到处乱窜。

    我喜欢我的小蝌蚪,它给我的生活添加了色彩!

    关于蝌蚪的日记 篇4

    20xx年4月15日 睛 周四

    这两天,我一直在猜测小蝌蚪该吃什么的呢?我知道它们的青蛙妈妈是吃害虫的。第一天,我先拿来了一片嫩嫩的菜叶子,小蝌蚪围着菜叶子转了好几遍,却犹犹豫豫地不去吃,好像是在问:“这是什么东西?能吃吗?”后来,我又拿来几粒米,小米粒一颗一颗地沉入水底,小蝌蚪们急忙游过去,但还是不吃,却不停地用身子一下一下地碰这些小米粒,好像是在踢键子。不过,第二天,我发现小米粒碎了,我相信小蝌蚪肯定吃了一点儿了。

    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特地上网查了资料。妈妈连连夸我:“你真聪明!”

    关于蝌蚪的日记 篇5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泉山森林公园捉蝌蚪。

    我们来到小河边,看到了一大群蝌蚪、小鱼在清澈的水里欢快地游着,绿油油的水草在水里欢快地舞蹈。我和妈妈一人手中拿个杯子,准备捉蝌蚪。我把小手放到水底,让小蝌蚪在我的手上尽情地跳舞。慢慢的,小蝌蚪越跳越高,我的手也随着小蝌蚪慢慢地升高,一只,两只,三只……我抓到了好多只蝌蚪。

    我们捉了有十几只,要走的时候妈妈说:“放了几只吧。”我赞同地点了点头。去放蝌蚪的时候,有一个人捉了有一百多只,远远看去,就像是黑水一样。我想:小蝌蚪属于大自然,应该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成长。

    想起那团黑水,原本高兴的心情就有种莫名的失落……

    琴声叮咚作文三篇


    写作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效果和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写作有助于提高我们在各个领域的思维水平。为了让您满意教师范文大全制作了“琴声叮咚作文”。想了解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琴声叮咚作文【篇1】

    读《琴声叮咚》有感

    宜章县进修附小薛业彤

    读了《琴声叮咚》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文中小主角小姑娘为了学会弹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文中令我感动的是“夏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人们都到街上、湖滨、公园、广场去乘凉,然而在那摇曳着荷绿色窗帘的窗口里,仍然不断地传出悦耳的琴声。叮咚!

    叮咚!叮叮咚咚……”小姑娘勤学苦练,在大家都休息的时候,还坐在闷热的家里练琴。她不怕在炎热的夏天练习。这种毅力值得学习。

    还有,在寒冷的冬夜,她在大家早躺在温暖的被窝的时候,用那双冻得发红的手去去弹动冰冷的琴玄,为风雪夜归人送来一曲温暖、亲切的曲子。她是那么刻苦、善良。

    看着小姑娘的举动,我脸上感到火辣辣的。寒假的一天,外面下雪,天气很冷。我在做英语作业。我的手冻得通红,英文字母歪斜。

    我不是平心静气完成作业,而是把笔晾在那儿,把手伸进火炉取暖。我和小姑娘相比,差十万八千里!我为自己不能刻苦地面对困难而感到羞愧。

    《琴声叮咚》深深教育着我:只要勤学苦练,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

    琴声叮咚作文【篇2】

    这不是做梦,一架乌黑色的钢琴被送进了林特丝家,林特丝跑过去大喊:钢琴!钢琴!

    这不是你的,妈妈说是你哥哥迈克尔的。林特丝想:妈妈和爸爸只喜欢迈克尔!只给他买钢琴!!!

    一天晚上,迈克尔弹完琴看书去了,林特丝趁机打开了琴盖,弹了起来,啊!这声音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整栋房子都快被震得跳起来了!这钢琴被林特丝敲得一会儿叮咚,一会儿哒啦,一会儿轰隆,一会儿乒乓,眼看二楼的珍妮奶奶要来骂,四楼的拉格先生要来吵,迈克尔大声吼道:停下来!

    林特丝哇哇哭着跑回了房间。深夜,爸爸和妈妈讨论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内容是这样的。

    爸爸:林特丝很喜欢弹琴,咱们给她也买一架吧。

    妈妈:不行,她还太小!

    爸爸:重在参与嘛!只要让她好好弹。

    妈妈:好吧。

    这不是做梦,一架闪亮的白色钢琴搬进林特丝家了!这次,一会儿叮当,一会儿啪啪,总之,钢琴声变美了!

    南京苏杰学校三年级

    琴声叮咚作文【篇3】

    月光静静地抚摸着大地,周围的几颗星星调皮地眨动着眼睛,一闪一闪地,像是跳动着的琴键,天地间是那么的静,好象万物都沉寂了一般,只有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独守着这片孤独的天地,突然的一声叮咚的琴声,牵动了她的思绪,原来在这个不眠之夜不只有她。

    她站起身来,静静地倾听这这如痴如醉的琴声,这琴声时而欢跃时而低沉,时而又含有淡淡的哀怨,她听着这琴声,想象那时一幅怎样的画面,只要手指轻轻一动,就能奏出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了,她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弹琴的人啊,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贫困的生活,以及父母整日的争吵让她几乎每天都活在痛苦与煎熬之中,她害怕孤独,害怕分离,更害怕失去她所拥有的美好的所有,很难有一刻,让她的心灵如此的恬静与放松。她静静地听着,手指不由地摆动起来,随着那跳动的旋律,时而缓,时而急,她的心也时而悲时而喜,一曲终了,她露出了满意的笑脸,仿佛那时她的一个杰作似的,只有她才弹得出这动人的曲子。她的眼神渐渐地黯淡下来,她哭了。她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悲痛,她爱她的家人,她也爱她的学业。在学校里,她处处都做得很好,时老师心目终的宠儿,她的学校也有琴室,但她每次只能偷偷地在室外观看,然后记下每一个音符,在脑海终一遍遍地回放,徒手练习,她不求什么,只求有一天她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用手去触摸那个琴键,然后真正地弹首曲子。可是,这个愿望也许她一辈子也实现不了了,那个醉人的琴声一直驱使着她去寻求去奋斗,可是似乎她寻找额越急,目标就离她越远,那么的毫不留情

    月色依旧是那么地皎洁,琴声依旧在那儿叮咚地响着,可是,她的心似乎离这叮咚的琴声越来越远了,越来越远坐在这苍茫的天地间,能有那叮咚的琴声伴着她,也许这就是她所追求的快乐和恬静,也许她已得到了所有,也许吧。

    马大哈事件作文三篇


    作文是学生生涯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写作有助于我们提高思维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和决策。写作文没有词汇,一提起笔来就觉得很难写,网络上优秀的作文是怎么写的呢?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作为一个参考。

    马大哈事件作文 篇1

    啊,我的铅笔盒哪里去了?我大叫一声,我东找找西翻翻就是找不到。突然,我脑袋闪过一个念头,难道在美术教室?我叫上李权一起奔向了美术教室。

    唉,终于到了,李权向教室望去,拍拍我说:你看,铅笔盒在那里躺着。我开心要飞上天,李权却冷冷地说:别开心了,看!门锁着!什么?我叫道,嗯?我怎么听到了心碎的声音他居然还有心思开玩笑?叮叮叮,叮叮叮,上课了,李权拍着我的肩膀说:我们回去吧。我闷闷不乐地说:好吧,今天是星期四,晚托不上课我还能想想办法。

    回到了教室,我急急忙忙向办公室跑去,去找徐老师,无可奈何地说:徐老师,我的铅笔盒忘记在了美术室,拿不出来。我也没有办法啊,我可不是福尔摩斯。徐老师摇摇头说,要不,你去向门卫要一下美术教室的钥匙?好吧,我想,只有这样了。

    我飞快地向门卫跑去,问保安叔叔:请问,我的铅笔盒掉了,有6号楼2楼美术教室的钥匙吗?跟我来!保安叔叔挑了一把钥匙,递到我手上。我谢过保安叔叔后跑向美术教室。咦,打不开,我纳闷了,怎么回事?难道这是7号楼!我一拍脑门,又向门卫跑去,对保安叔叔说:搞错了,要7号楼的。啥?糊涂了吧!虽然保安叔叔显得有点不耐烦,但还是又重新给了我一把钥匙。我终于到了7号楼2楼,可是还打不开,这是怎么回事?我只好把钥匙还给保安叔叔,重新去找徐老师。

    最后,徐老师给俞老师打电话,这才顺利把我的铅笔盒找回来。

    啊,我的眼镜到哪去啦!第二天,我又

    马大哈事件作文 篇2

    马大哈事件是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发生在我所就职的一家大型公司。在这个故事中,马大哈是一位我们公司的销售主管,尽管他在销售领域有着出色的能力,但他却因为一些常常发生的失误而倍受员工和上司们的耻笑。

    马大哈的第一次“闹剧”发生在一个董事会会议上。当时,公司高层正紧张地讨论着如何扩大市场份额的问题,马大哈突然兴致勃勃地冲进了会议室。他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在厕所里差点摔倒了,都是因为那滑溜的地面!”整个会议室顿时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忍住笑意,严肃地继续会议。

    尽管马大哈在会议室里闹出了笑话,但他依然是公司业务最出色的销售主管之一。然而,有一天,他犯下了一个让人们难以置信的错误。那天早上,他被任命为公司参加一场重要的国际销售会议的代表。他已经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带着所有的文件和展示资料。然而,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他发现他忘记将这些文件拿出来。

    马大哈迅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急忙跑回家取文件。然而,在返回公司的路上,他被堵在了一条道路上,陷入了交通堵塞。他绞尽脑汁地寻找任何能够让他赶上飞机的方法,但一切都徒劳无功。最后,他只能无奈地看着飞机起飞,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机会溜走。

    尽管马大哈一再碰壁,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坚定地相信,只要他努力,他总会找到一条新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天早上,他发现公司需要进行一次重要的产品演示。这次演示对于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为了赢得一个重要的客户合作项目。所有的眼睛都盯着马大哈,要看看他这次会有何突破。

    为了确保不再发生失误,马大哈提前两个小时到达了演示地点。他检查了所有的设备,保证一切都准备就绪。然而,在他开始演示之前,一位同事发现投影仪的电源插头没有插上,整个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马大哈非常尴尬,但他并没有让这个小插曲击垮他。他快速地找到了电源插头,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重新连接好了设备。尽管出了一点小插曲,但他继续顺利地进行了产品演示。最终,他成功地说服了客户,并赢得了这个重要合作项目。

    马大哈事件不仅仅是一连串令人发笑的小插曲,更是一个人努力尝试、不屈不挠的故事。尽管他经历了很多令人尴尬的瞬间,但他总是能从中学到教训,并继续向前。他的坚持和潜力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员工,并成为了公司的销售之星。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无论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多少挫折和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我们应该像马大哈一样,勇敢面对问题,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马大哈事件作文 篇3

    马大哈事件

    马大哈,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意之人。他的大意已经出了名,成了别人戏谑的话题。虽然他的大意常常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和困扰,但是他却能够从中寻找到一种独特的快乐。

    马大哈的生活不算太平静,他总是在一系列乌龙事件中损失惨重。记得有一次,马大哈去银行取钱,他把提款卡忘在了家里,结果一身汗走了一趟银行却什么也没能取到。而在另一次,他竟然将手机遗忘在出租车上,还好司机发现并及时归还给他。每次马大哈遭遇这样的事情,都很快成为身边朋友的谈资,大家纷纷议论马大哈到底有多么粗心大意。

    不过,每当听到别人议论自己的粗心大意时,马大哈总是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享受着一种另类的乐趣。他认为,人生苦短,为何要过分拘束自己,影响自己的心情呢?

    除了在生活中成为乌龙事件的主角外,马大哈在工作中也是一位颇具特色的角色。他的粗心大意常常让同事们哭笑不得。有一次,马大哈在工作中将重要的文件给弄丢了,结果全公司都乱了套,大家急得团团转,只有马大哈依然面带微笑。当同事问他为何不着急时,马大哈笑着说:“伤脑筋也挺累的,我宁愿轻松愉快地面对。”他总是相信,纠结和抱怨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所以他宁愿非常时刻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不过,马大哈的粗心可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责任心。尽管他偶尔犯错误,但是他总是会及时纠正,并且乐意承担应有的责任。每当他恢复过来后,他总是会主动赔偿他人的损失,并且真诚地向对方道歉。他认为这样能够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马大哈的粗心大意似乎变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但这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有趣且受欢迎的人。他那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开朗的个性让人们非常喜欢与他交往。他总是能够给人带来笑声和欢乐,即使周围的事情再乌龙,他也能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将其诠释为幽默和笑料。他是一个能够轻松化解尴尬和紧张气氛的“和谐剂”。

    马大哈生活中的那些乌龙事件,也让身边的人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马大哈的粗心大意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相反,他以独特的乐观态度和幽默感化解了各种麻烦。他并不追求完美,也不计较名利,只希望能够活得轻松愉快,用自己的方式经营生活。

    马大哈事件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笑声和欢乐,更是让我们反思了生活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或许,我们可以像马大哈一样,在面对各种麻烦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去化解困境,就像一场对生活的乐观战役。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能找到一种乐观的态度以及战胜困境的力量。这样,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而我们也将更加快乐、自信地去面对挑战。

    红颜不朽作文三篇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会知识,写作提醒我们要保护发扬身边文化的优良传统。那网上有那些作文值得推荐?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您搜集了有关“红颜不朽作文”的最新资讯一起来看看吧,请掌握本文所述的要点!

    红颜不朽作文【篇1】

    折一支残花,送与倾城红颜,博得那一刻绝世笑容,我便足够了。

    万里淘沙,我什么也没有,一副穷酸样,却让我那么奇迹的遇见你。或许,你不是人吧,因为,我永远也没有见过你真实的容颜,你给我的,永远都只是隔着一层纱的美丽。这样的美丽,才是最美丽。我不再去奢求我想得到的,我此刻,只想静静的陪伴你,守护你,古道前,我们分别,你用优美的琴声,赠与我最后的温柔,我轻轻的吻了吻你的嘴,你颤抖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幸福夹杂着不舍的笑容,你还是那么美丽,可是,我们终究还是要离开,我潇洒离去,你的琴声却越来越远,越来越悲哀,我的眼泪,也越来越多。

    幸福总是那么眨眼而逝,不是吗?我最爱的你,你说呢?我的脑子,想的全是你,梦里,全部都是我和你的场景,我的世界,全部都装下了你,再也容不下任何其他的东西,我想放弃,放弃我的所有脚步,停下来,与你厮守,可是,当我去寻着脚步,找你的时候,你却早已经不再,你,去了哪里,为什么不等我?是不是你知道,我会回来找你,是不是,你不想让我再次难过?可是,我真的不能放下你,你的美丽,又岂是我能够忘掉的?

    那份温柔,再已不在。我坐在你的门前守候,那一辈子,怎么会这么短?慢慢的,头发白了,胡子花了,我老了,那一坐,就是50年,你还是出现了,你也老了,可是,皱纹还是遮不住你的美丽,依旧一层纱,隔着你的脸,你对我微笑,我抱住你,说,我在这里,等了你50年,你为什么那么狠心,都不来看我,你明明知道我会等你的,不是吗?你笑了一下,说,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你,只是,你永远不愿意离开我的房子一步,我就在对面。并且,现在,我还不是来看你了吗?我疯狂的吻着你,想要把你融化在我的怀抱里,那一刻,世界颠覆了,我,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深沉的内心,吻着你,对你说,嫁给我吧,那句话,那么坚定,那么响亮。你微笑的点了点头。

    你那绝世容颜,赐予我的温柔,又岂是我能忘记的,所以,我等了50年,你,考验了我50年,你,终究还是我的,终究还是爱我的。

    叶子

    红颜不朽作文【篇2】

    红颜似烟火,短暂却在绚烂的瞬间定格永恒。她的磁场,你亲近便被吸引。若仔细品味,便不由自主地被征服。这,便是女性的魅力。

    畅游历史的幽径,不难发现零星点缀着殷红,那便是红颜残留的印迹。她们有一股不朽的魅力,纵贯古今。

    有一种气息,需于平仄间呼吸经典才情,那是红颜跳动的文思。

    曾随她孤海泛舟,品味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甸甸愁绪;曾与她雨夜共咏,细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阴霾布景。纵有满腔忧愁,满腹凄婉,却终用书笺苦诉。纵有千千纠结,幽幽酸楚,也只与词交心,与物共诉。这便是李清照的婉约,是中国古代红颜用跳动的文思寄托浓厚心绪的典例。

    李清照的才气,我们仰望的是朦胧的哀愁和跳动的文思。

    有一种舍弃,只为成全另一种永恒,那是红颜坦然的风度。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舍弃汉朝奢华的宫殿远赴匈奴的王昭君,是一朵奇葩。告别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携云朵翩跹而来的长安,前往大漠孤烟,风沙胡卷的远方,这便是红颜的风度。一种果敢,一种超脱,一种释然,一种不屈,似乎早已渗透灵魂的坦然气度。

    王昭君华丽的转身,稳定了一个时代,那风度,只容赞叹。

    有一种眷恋,她富有旺盛的生命力,那是红颜执着的追求。

    钟情于孔雀开屏,倾情于杨丽萍婀娜的舞姿。她一颦一笑,一昂首,一弯腰,似有万千灵魂在召唤,这便是红颜的魅力。执著于对舞蹈的追求,执著于对艺术的垂青。如此义无反顾,与灵魂共舞,让生命之花在最美的年华绽放,让美的倩影定格为永恒。

    杨丽萍的执著,是红颜于事业的挚爱,是一种信念得洋溢。

    我们不愿停留,却总在驻足的瞬间被锁定。冥冥之中,红颜以一种无形的魔力牵引我们向远方眺望,她回眸,眼球闪烁的是希望的曙光,不朽的力量。

    红颜不朽作文【篇3】

    清明节小长假,爸爸很兴奋地说:崽我们今天去祭祀下革命英烈!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驱车,我们来到了位于高安市龙潭镇的老虎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巨大横幅:老虎山抗日英烈陵园!陵园已重修重建,进入大门后我们怀着崇敬而沉重的心情拾阶而上,台阶两侧书有:中华各民族同心抗日,神州好儿女壮志殉国!爸爸先要我向英烈陵献花,要我祭拜三鞠躬以缅怀这些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而长眠于此的抗日英魂,然后巡视一周!在英烈陵两侧有|裱有介绍栏!原来这些抗日英烈是在1941年12月在高安奉新两地的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共有1000余将士长眠于此,其中有碑文记载的有673人!望着这些碑文与英烈的名字,我思绪万千: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的英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源泉!

    祭祀完这些英魂,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虽然战争早已远离我们,甚至对英烈们的名字与事迹更加陌生,但我们在享受着无比幸福的生活时不应该也决不能忘记他们!是他们用鲜血和青春的生命悍卫着我们民族的尊严换来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时间或许会冲淡记忆,但永远不能忘记历史,革命精神要代代相传!我们后来者要踏着先烈足迹,传承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把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对英魂的无尽哀思化作动力,好好学习本领以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实现先烈们没来得及实现的中国梦!这样英烈们才会含笑九泉,他们的鲜血才没白流,他们的生命才没白牺牲,他们才真正得以安息!

    为共和国英勇献身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高三作文十三篇


    一提到写作我不禁感到一丝振奋,作文可以创造人类文化的奇迹和辉煌。来看看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您推荐的“高三作文”怎么样。请相信只要耐心阅读您就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到您的答案!

    高三作文(篇1)

    一位伟人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只要你学会慎独,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守住心灵的那片净土,定能拒绝诱惑!

    人生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许多诱惑,尤其是地位的诱惑,荣誉是诱惑,娱乐是诱惑,当今,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只要勇于抗拒诱惑,并且保持心态,就能做好自己的事,成就自己的辉煌功业。

    我们应当深思,我们应该剥开那层层糖衣。我们应当注意慎独,提高个人的素质。当我们有一丝坏念头时,冷静一下;当自己面对诱惑时,淡定一下;我们所抗拒的这一切无需大发誓言,只要注意自己的心态,提高我们个人的素质,我们即可战胜诱惑,远离诱惑。

    人生中诱惑有好有坏,在学习中我们需要诱惑,那成功的诱惑,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学习心态,而在社会上对少年儿童诱惑最大的是网吧,许多大人因不让孩子在家玩所以孩子才会有一系列不好的举动,网络是有双面性的,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更应当学会在网络中趋利避害,有着明确的思维,自觉抵制网吧的诱惑。

    诱惑是我们的敌人,它像一个幽灵一样随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学会拒绝“诱惑”,你才有可能达到你最终的目标。抓住好的诱惑,让它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不要再因诱惑,而使我们人生迷茫。

    高三作文(篇2)

    “我叫乡音,乡音的乡,乡音的音。”

    ──题记

    乡音,我对这个词的讨厌连自己都无法形容。是的,我讨厌它。因为它,我成了城里同学取笑的对象;因为它,那些我努力试图遗忘的贫穷过去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因为它,我的性格变得尖锐而沉默。它就像一个梦魇,不厌其烦地提醒我,尽管我已经在城里住了五年,我仍是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

    所以,当那个有着让我生恶的名字的女孩成了我新同桌时,我狠狠地拍掉了她伸过来表示友善的手,不屑地说:“我讨厌你的名字,所以,我讨厌你。我从不和讨厌的人做朋友。”记得,当时的乡音很惊讶,却微微地笑了。

    她似乎知道我讨厌她的原因,便越发毫不介意地带着浓重的乡音和我说她的家乡,说她的家庭,说她家养的猪和大白鹅。虽然我脸上满是冷漠与不屑,其实我偷偷地听得仔细。从她细致优美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家乡绿油油的田野生机勃勃,婀娜的细柳守着清澈的小溪穿过古老的石板桥,桥上年幼的孩子结伴玩着游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脸上的冰霜逐渐融化,我觉得心中某个由我强压着的阴暗角落被柔软地触动,从前始终郁结于心的一些东西逐渐散去,心里开启了明亮的窗,豁然开朗。

    好吧,我决定不再隐瞒:乡音和我,其实是同乡同村的。正因为乡音对我的那份羁绊,我才那样讨厌带着乡音的乡音,与我同乡的乡音。

    当我决定告诉她的时候,她弯起嘴角告诉我,当我说讨厌她的时候,乡音,让她知晓了一切。“所以你才这般固执地与我做朋友?”我低着头,不想让她看清我的表情。她依旧挂着一成不变的笑容,说:“不论走到哪,不论拥有怎样的身份地位,乡音都是永远不会变的。它是一个记号,烙在每个人的心间──当你在远方孤独无助的时候,它会给你帮助和温暖,在冥冥中带领着你找到家人。乡音更是乡亲之间才懂的暗语,只有同水同山养出的人才能在话出口的瞬间,领会到从未有过的亲切,生出无限的感慨。”

    我想,只要我还是我,无论几辈子,我都不会忘了这番让我泪流满面的话。

    时过境迁,乡音早已不再是我的心结,而带着乡音的乡音,也已在20xx年离开我去了遥远的北方。每每回想当初,我总感叹当我说着多么多么讨厌“乡音”的时候,绝想不到有个叫做乡音的女孩改变了我一生对“乡音”的看法。

    梦回过往,明媚的阳光轻巧地越过窗沿,熟悉的容颜带着微笑伸出手:“我叫乡音,乡音的乡,乡音的音。”我脸上展开灿烂的笑容,心中深藏的某种默契让我轻轻握住她的手。

    那手如此温暖,一如冬日的阳光。

    高三作文(篇3)

    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些东西失去了之后就很难再拿回来。

    比如说你错过了一段学习的最佳时期,李总觉得在以后人生路漫漫总有时间再补回来这一段岁月,可是等到了那个时候,等到了未来的那个时间点,你又有了其他的新的事情要去做。过去的时候你总是不够高瞻远瞩,所以总是把自己的事情留到未来去做,却并不知道这一切,其实冥冥之中早就有了定论。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你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就比如说写文章,你不要想着一次性就能够写出来流芳千古的好文章来,因为这往往是不可能的,首先你的实力放在那里,其次是你的压力,往往我更不属于你写东西。你要知道其实很多时候好文章是能够改出来的,你一遍一遍的不厌其烦的去改正,也许慢慢的就会变成一篇好文章。

    在每一个人的眼里衡量标准也不一样。

    很多时候你做的事情能够让自己满意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总是坑请别人的认可,不要总是去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你又不是他们的仆人,又不需要为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都是自己的主人,你永远都有一个忠实的粉丝,那也是你自己。

    也许你首先要明确自己脚下站立的土地,你要知道你的人生你的意义又在哪里?也许他们所要牵扯的范围有很多,但是这一切的放弃都不需要别人去言语。

    你的努力从来都不会浪费。

    这不只是人生的一个起跑点,也许为你将来也能够做下很大的贡献。

    高三作文(篇4)

    “你记住了,你找到了幸福时,双鱼星座的心会为你祝福;而你的等待幸福的时候,双鱼星座的心会为你祈祷!”

    有风的日子的总有你的我的故事,那时的你茫然的眼神定格为永恒的记忆,晓风吹拂着你的忧郁,双鱼星座的心独自执著的寂寞。风中白云中悠悠飘去,风中轻声呼唤又有谁听见,双鱼星座的心何时才能不再流泪......

    我喜欢蓝色的水,因为它的平和,温馨,它是浪漫之色,神秘之色,因止我喜欢蓝色的双鱼星座。

    喜欢看海,看海浪的拍打着海岸,听,那是海哭泣的声音。

    在这个时空无声的流转中,生命无常如的流星般的突明突灭。我似乎等到了属于我的那颗恒星,流星的美只源于刹那间,而恒星却能永驻我心,人一生何其的复杂与沉重,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种种记忆漫上心头,也许一却都缘于一种不经意的美丽。

    风很轻的那个晚上,漆黑的天幕上星星时隐时的现。在“天桥”上,我倚着栏杆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长长的,很美,空气中弥漫着不知名的花儿吐露的芬香,我爱这种宁静,仿佛一下子找回了那份失落的已久的感动,我正沉迷其中时,突然物想起了《沉睡的恶魔》中那些无所不能的,无所不为的隐现人,竟让我感到害怕,为什么?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碟/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

    双鱼星座的心有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归宿,双鱼星座的心已不再风中彷徨,无助地漂泊了,脸上拂过的微风,它跟我说了一个新的故事就要开始了......

    高三作文(篇5)

    窗外终是飘来了雨滴,风追随着雨的印记,我便是爱极了这灵性的风,俏丽的雨。

    这初夏的凉,淡薄细微,浅浅入心。是来的悄无声息,独饮寂寞的雨,是久违的快乐吧,但快乐只有一点点,便知足了。伫立窗前,透过窗,看见树上的叶儿透着苍翠,泛着雨滴,摇曳在风中。微风拂面而过,几许寒意入心,一时竟忘了这已是初夏时节。而夏,原来也可以那么凉。

    这场凉到底是许久未见,如今的五月早已面目全非,只剩下本不该属于这个月份的沧桑和不安。记不得是多少年前的五月,那时的五月芬芳四溢,正是最舒适,凉爽的月份,还需薄外套披身。寻着周末,外出踏青,那些花儿喜欢开在这个氤氲着朦胧之美的初夏,那时还有多少人钦慕潇湘这个词,加之烟雨,是天然且秀美的意境。转眼的时光,这城市却是早已远离了潇湘之美……

    也许仅仅是片刻的自然之美,却能勾起万千思绪,喜欢上文字作伴,仅仅是因为她的美,无论快乐、忧伤、平静,我便希望能用这自然的字迹珍藏那一刻的美,而她就是美的蚀骨的。发自内心,没有雕琢,甚至没有章法可循,但这自然的流露却让我痴迷。看许多人写的文字,却独独爱上了林清玄,雪小禅。或许吧,他们的文字都带着我无法研读的禅意,那究竟是何样的情怀。清幽静谧,这些清新之美,不经意间便能被这朴实的生命力所感染,仅仅是来自于他们的文字。

    犹记得林清玄在一篇文字中提到: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再后来,读很多词句华丽的文章,便觉得千篇一律,往往读了开头,便无心再读下去了。从那时起,我便也开始舍弃那些生涩难读的字,渐渐地让一切返璞归真。

    而生活中往往也是缺少一种质朴的美,最近想到,生活觊觎了我们太多的不安分,太过苛求那表面的华美,那些虚妄渐渐吞蚀自我,如同失去了文字应该有的自然,那些本应该清新的字,却因过分的堆砌,变得冗长沉重,而这一定不是自己喜欢的。而那些属于我们的本性,又被丢弃到哪了?失去本性的追逐,让那些生命里的花开的再绚丽,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终究不能永恒。

    而这一生,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爱自己所爱,哪怕简单点,简单的只有偶尔的微风细雨,这波澜不惊的日子亦是美的。

    高三作文(篇6)

    中秋节学校放假,作为高三学子的我,选择了留校复习。但在这乍暖还寒的中秋之夜,我复习到11点却夜不能寐,独自来到寝室的阳台。校园里微风轻拂,夹杂着桂花淡淡的清香,昔日璀璨的星空,今晚却有些迷茫;昔日的明月,此时却格外沧桑,在云中躲躲藏藏,没有亮出它那婀娜多姿身影。

    都说:“月是故乡明”。确实有一番道理。

    记得故乡的月亮很大,很圆,晶莹透亮,完美到没有一点瑕疵,就像一块稀世碧玉。那时候最爱和小伙伴们在月夜玩耍,月亮如沙,洒在我们身上,泛起点点金光,我们趁着月色在山间疯狂奔跑,仿佛是生活在月光中的精灵。有时来到小溪边,流淌了一天的小溪,好似停止了流动,在月光下休息,而月亮倒映在水面,依然明亮。不懂事的我们,也学起了“猴子捞月”,手刚一触到溪水,便掀起阵阵涟漪,一圈圈散开,直致平静。那时的生活是多么快活,多么惬意!而此时刻的我只想快点回到家乡。

    月渐渐露出面来,却像被罩上一层面纱,朦朦胧胧。我抬头寻找:广寒宫里的嫦娥怎么还没有抱着她那心爱的小白兔出来散步?吴刚砍桂树的“叮当”声怎么听不见?不知怎么的,我又想起我国不久前发射的“嫦娥二号”;我握了握拳头:我一定要考上心仪的大学,做一名空间科学的研究者,在我的手里放飞“火星一号”“金星一号”站得比嫦娥更高,看得更远……

    不知此时母亲是否已经睡下,是否也像我一样睡不着,思念远去求学的游子,不知父亲此时是否还在工地忙碌,没有时间看月?不知不觉之间,乌云又将月亮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层层的乌云那么浓,那么厚!我真想大喊一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高三一年的苦闷、压抑、紧张不正像这厚厚的云,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明天的朝阳还会远吗?

    自古以来,月亮都是人们寄托思念的工具,感情上的慰藉,月亮了解无数人的思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亮知道李白对家乡的思念;“雁自回时,月满西楼”,月了解李清照对爱人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明白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月多么无私,多么伟大,承载着千万人的思念,寄托他们的愁思,而现在,月啊,你知道我的心吗?你知道我给自己的人生许了什么样愿吗?难道是我把学习看得太重,而把思念看得太轻,太淡?

    望着那朦朦胧胧的月,我想:还是早点入睡,投入明天紧张的学习中,或许是更好地思念吧!

    昔日璀璨的星空,依然迷茫;昔日的明月,沉淀在我心里,明天的阳光,指引我向前方;我仿佛融化在一片皎洁而璀璨的月光之中……

    高三作文(篇7)

    回到家里,思绪似乎活生生被掐断了,写不出半个故事。就连在学校里构思了一半的,也都死无葬身之地了。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挺可怕,也挺委屈的。我那么努力,比平时还要用力,得到的回报却不如平时多。晚上我就梦到,那是神的惩罚,带有神的预见力。说是五一回家,其实也没有那么漫长啊。算来算去,还就剩下二十多天的时间。其实我们距离高考还有多长时间呢?也没有多久了,可恨我还在这里打字。

    那天脑子里突然想出一个故事的好开头,结尾还没构思出来,就被一部电影无情地打断了。体育课上,女生们成群结队的逛操场,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那场景就好像老母鸡带着一群鸡宝宝觅食。男生们,就在篮球场上自由自在地打篮球,尽显活力与帅气。

    我在想,我们还有不到六十天的高中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到时候,天南地北,后会无期也是很有可能的。想想也真神奇,我们这样一群不相干的人,却朝夕相处,坐在同一个教室,做着同样的事情。转眼就要分离了,有的时候,大家会不舍,会流泪吗?

    高三作文(篇8)

    今年的冬比往年冷,似乎已成定局。11月末,中原的人们还穿着毛衣,那天色说变就变,突兀间洒落一场大雪。下午开始阴了,拦不住,越发地沉了,夜幕中好像缀藏着雪花,风没有费很大的劲,在一角抖了抖,厚厚的布幔就兜不住了,由絮絮粒粒到羽绒一般,漫天飘舞起来……

    要是雨,便始终喧哗着,直到停了,还要借势滴答一阵。雪不,等人关了门窗,疑无声息,其实它根本没有罢手,雪早已把大千世界当成了自己的舞台,直将天地妆扮一色,才飘然而去。清晨出来,抬眼就看见半尺多的积雪,平房的屋檐最是好看,像是一夜间加厚了,齐刷刷地高出一截。冬阳怯怯地照着,雪竟也亮晶晶地。

    树叶未落,雪就赶来了,虽是千树万树,梨花大开,但也着实吃了亏。要是树杈托一层厚雪,倒也无妨,只是这树叶还绿着,满着,初雪虽轻,那也经不住累加,层层叠叠……杨树,碗口来粗,生生从颈处折了;椿树,长长的叶条坠断了枝干。想来,这些树质脆些,那柳、那竹,还好。即如此,依然觉得没有早年寒冬的生冷。

    俗话说,这是给懒人捎信的,怕你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我就曾经被那隆冬酷寒冻死过。

    听老人讲过,我出生那年的冬天冷得很,护城河水冻成了实的,为了走近路,有人推着重车便从河上穿过。还有,原来比较潮湿的地块,冬月里竟被冻裂了。我就在这样寒冷的时节降临了人世,据说,我生下来不久,便没了气息,母亲以为我冻死了。好在祖母不甘心,马上要人在她的卧房里升起炭火,将我暖在她的腋窝下……想来,我不是真的夭折,抑或是屋里生了火,门窗又捂了严实,是否有些缺氧?反正到了半夜,祖母听见我嘤嘤有声,大喜过望……也许是这番历练,我小时候却是不怕冷的,堆雪人、打雪仗、敲一截倒挂的冰凌,咯嘣咯嘣便吃了下去。

    儿时,冬天有冬天的玩法,最好是去城湖,在冰上掷瓦片要比水上好玩得多,用力投去,嗖嗖地飞出好远好远;轻巧的身子滑冰,惬意得很;抖抖胆,跟大一茬的伙伴向远里探去,碰巧能逮到被冰冻住了双腿的水鸟。但我最心仪的是湖心岛,南湖的水面广袤,有好多时候岛周围都不结冰,所剩无几的`芦苇像是不忍离去,苍白地摇着头。这一围陆地,几许泥土,是野鸟的殿堂,白的天鹅、花的大雁、灰的野鸭……,在这里筑巢、落脚、那窝里有干草、棉絮、还有羽毛,它们向外看看,环一泓绿水。我只是远远地眺望,但那大雁的肥硕、天鹅的优雅至今还留在我的心里。

    后来我才知道,这小岛还承载这一个美丽的故事。 唐朝时一个青年男子叫韦固,一日路经宋州(今商丘),晚上见一个老人背锦囊、依桂树看书,且锦囊红光四射,遂上前问道:“囊中何物?”老人说:“红线也。”“您居何处?”“湖中岛上。”言语间,老人抽出一根红线,当空晃闪,一道红光绕韦固左脚一周,随又北向飞去。老人说:“此线系夫妻之足,虽仇深四海,贫贱天壤,地隔异域,此线系了,必定和好,终不可违也。”韦固忙问自己所配何人,老人回答:“店北盲妪之女也”。言毕,化青烟而散。韦固寻去,却见一黄瘦女童,后差人将那母女赶走,下人曾拔剑刺伤了女孩眉心……

    十几年后,韦固成了一位将军,刺使王泰以女香娘许之。洞房夜,却见新娘子眉心贴一朵金钿花,细询问,方知香娘是宋州老妪之女,刺史乃其叔父。韦固坦言相告,夫妻更加恩爱,一直白头偕老。月老所指之岛,即南湖水中小岛,旧时常围盈盈之水,仅高出水面几许,美得让人心颤。当今,水少了,岛也显得高了,只是再也难觅那些水鸟的身影了。

    后来世道乱了几年,全家下放农村。去时积雪掩道,等夜色袭来,才借了房子、寻了两梱柴禾,火燃亮了空屋子,失去家的感觉真冷。

    中原城乡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春打六九头。”那时,即使最冷的三九天,生产队安排活路是没有闲冬的,记忆最深是挖台田,能掀起磨盘大的冻土。其实,这台田也不是处处合适,人家是水渍地、盐碱地,挖了沟,退水;好土翻上来,改良。我们这里是青沙地、两和土,不易折腾。下了工,身子乏得不行,躺在牛屋铡好的草堆上,烤着暖融融的劈柴火,好像世间去了冬日,没有寒冷了。张扬着那烤红的脸出来,与冷风碰上几个回合,便知那怪兽没有走远,门外蹲着、等着、要吃人了。

    前几天出门,见那乡村细径上驶过面包车、摩托车,知渐变不已。又有三、五农妇结伴步行,穿着厚厚的棉衣,中有一人着红袄,真的,还顶一方绿围巾。我忽然觉得与她们的背影很熟悉,细看她们说笑前行。

    现在,那要吃人般的寒冬似乎远离了中原,那天,据说要上演千年不遇的“日环食”奇观,同样的天象,下一次要等到三零几几年,距今往后一千余年,我们都熬不到那一刻了。那就抬头看看吧,从理论上讲,月亮已经遮蔽了太阳,但因为是环食,阳光依然。所以,大家就心安理得地在冬日的暖阳下穿行。

    高三作文(篇9)

    “梦想”,一个比星空更美,比银河更为广阔的词。看着窗外淅沥的小雨,击打在刚突出花苞的桃花树上。那花苞看似柔弱,但却在雨中展露着她的美丽。渐渐地它的花瓣展开,露着微羞的粉色。看着阴霾的天空,它依旧以它最绚丽的美拥抱亲近这个世界。由于此时的它明白,是这个世界让它拥有一个绽放自我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它一个无比美妙的孕育的梦。

    依稀还记得那些稚嫩的声音,谈论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梦。二年级,刚接触“梦”这个字。老师说:“这是世上最不真实却是人们活在这个世上的支点,支撑着他们活下去。”“梦”大概最适合的组合,就应该是“梦想“了。由于有了梦,人们才会去想要实现。这也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四年级,作文“我有一个梦想”。于是那个时候小伙伴们叽叽喳喳的在讨论自己的梦想,俨然一副大人模样。那时候,我的梦想被我埋藏在心底最深的地方,我不轻易向人吐露。由于梦想很美却容易破碎,但放在梦里很安全。那时,我会花一天的时间爬到自认为世上最巅峰的地方,只有我一个人,而世界是我的倾听者。我大声喊出我的梦想:"我要一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这是我最初的梦想,生怕被人发现,生怕梦想破碎。

    但终究梦想是会改变的。那是为什么呢?自己也说不上来。但我确实改变了,从一个唯唯诺诺,不善言语的小丫头出落成一个能言善辩,性格开朗的姑娘家。性格开朗是别人对我的评价,由于我总是热情待人,笑容是我的语言。没有人知道我的转变是经历过无数次的挑战心理极限。我望着镜子里的我,努力地咧着笑。那笑真假,但不知什么时候,那笑那样自然。于是我迈着胆怯的步伐,挤出那些别人轻易说出口的话,“你好,我叫小慧,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就是这么一次次的挑战。对的,我成为别人眼里的开心果。但人是这样的吧,练习能成为人的一种本能。于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坐在刚发芽的小树下,谈论着我们的梦想,与上次不同的是,我勇于向他们表明我的新梦想和我的斗志。”我希望成为翻译家。我希望能走向世界,以后能和以前像我一样内向的人们述说着我的故事,希望世界多一个人能被我的微笑感染,能开朗的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我骄傲的述说着。不担心别人的褒贬,更不担心梦想会破碎。由于这一次我明白,梦想虽然是自我的,但也可以是大众的。我不再那样不自信,我会向世界证明,我的梦想……

    此时的我深刻的体会到那句歌词的真谛,“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努力,才走的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膀”是的,我会坚持我的梦想,并用行动证明。

    梦想,梦幻却又真实。愿你我都为梦想奋斗!

    高三作文(篇10)

    我想为懒圣做传已经很久了,从认识他的那一天就有了萌芽。可是却不知如何下次来写,一直拖到现在,拖延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如今不得不拿起笔。懒圣叫什么我已经记不得,印象中他好像和我一样姓陈,可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也懒得去杜撰一些假名字来代替。假的永远是假的,无论如何都不会是真的。姑且就叫他陈懒圣吧!

    那年新学期开学,我们顺理成章成了高二生,学校安排我们会计专业和艺术专业一个宿舍。有一天中午放学,吃过中饭,艺术班班主任打电话过来让他们去接一个学生,几个男生一会儿工夫就搬着铺盖回来了。此刻,进来一个人,又高又胖,身材很魁。刚进宿舍就给我们让烟,我记得很清楚那烟是十三一盒的黄金叶。当时我并没有接,他我不抽烟。他是从别的职业学校转来的,在那个学校学的是动漫设计,可是我们学校没这个专业,于是选了最贴近的艺术专业。

    他比我小上一岁,可个头却高我许多,在他面前我不觉自惭形秽。他喜欢历史,会下象棋,还会打太极拳,也玩网络游戏。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经常谈论历史,切磋棋艺,可惜我不玩游戏。印象中我还和他晚上跳墙上过网,那天他让我看了他原来那个学校的宣传视频。

    懒圣这个尊号是我取的。当时也是在宿舍,也是吃过中饭,因为无事做,我们就坐在床上摆龙门阵。A君让B君帮他就拿下东西,B君却说你有手有脚不会自己拿啊!其实两个人无非是不想动,懒!这时,他说话了,做人嘛,就要懒些!那么勤快干嘛,懒羊羊不也活得好好的!有道理,有道理。于是乎宿舍所有的人都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有多懒,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可是只有一人躺在床上无动于衷,被子悬在半空也不动一下。

    我们问他为什么不说,一连问了几遍,他终于吞吞吐吐说出了三个字:“懒得说。”最后被子忍不住自己掉了下来,他也不捡。好吧,你赢了!我调侃到:“古有诗圣画圣,现如今咱们宿舍又出了个懒圣!”他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懒圣我也愿做,最起码是圣。”他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号,可语气还是爱理不理。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渐渐发现懒圣这个尊号不适合他,他有点名不副实。反而到适合另外两个人,那两位可真是懒得连饭都不吃,两个人一起吃饭可都不去买饭,怎么办,那好,不吃了。可是懒圣却是异常的勤快。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基因突变?

    那天我对他俩说:“你们这两个懒人居然让一个不懒的人做了懒圣,你们对得起懒羊羊吗!”可他俩却学着懒圣的口气说到:“一个称号而已,懒得争。”

    是啊,一个称号而已,只要有真本事有没有称号还不一样!当今社会又有多少欺世盗名的“懒圣”呢!

    这到这里我也懒得落笔,我也做一次名不副实的“懒圣”吧!

    高三作文(篇11)

    奉献与收获就好比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当我把它存入银行,它能为银行谋利。困难时,它也是给予我们支持的珍贵的源泉。

    倾囊相助的人必会获得别人的真诚搀扶,待人真诚的人必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而这,了无道理,了无功利。这是最平凡的奉献,却会拥有最丰硕的收获。

    树说:“当泥土的栽培使我一日日茁壮时,我那繁盛的叶子在它的身躯里化为了它营养源的基地。”

    鸟说:“当这浩渺的天空给了我振翅高飞的空间时,我也为这蓝色的天空点缀了生命活力的色彩。”

    井说:“当我将这甘甜的井水贡献给村民时,我的井底也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我们就这样以真诚的心与行动奉献着去也收获着,快乐着;我们就这样以坦荡的心与行动给予着却也收获着,幸福着。

    于是,鱼对水说:“你是我生命中的本源。没有你,我无法生存。”水对鱼说:“你是我生命中的活力,没有你,我会了无生机。”

    于是,才有了想丛飞一样的无私歌手,才使一百多个孩子有了父亲,拥有了亲人,才使一个男子拥有了一百多个孩子,拥有了浓浓的亲情。这何尝不是一个奉献与收获的动人故事,动人的人生。

    也是,才有了那一对为贫苦农村奉献出毕生教育事业的夫妇。他们在那缺乏物质的农村,在那仅有的一间教室里,燃烧着他们的人生与岁月。他们说:“他们望着孩子们的纯真,渴望知识的表情,他们就无悔了。”他们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奉献自己时,他们也同样收获到了令他们真正无怨无悔的感动。

    高三作文(篇12)

    风吹,心飞扬,禁锢雀鸟,自由了思想;

    思想,随风飘,迁徙候雁,移向零世界;

    世界,徒渺茫,涅盘凤凰燃尽穷压迫;

    风起,带着一总语言,在诉说着自由的故事.瞬间刮起一片落叶,漂浮、回旋、舞动、落地……尘埃的大地吸引着一切,世间万物似乎逃不脱、飞不走。风是自然万物,在这世间它是自由的,只是那带起的叶片飞起又落下。

    她随风飘向远方,只留下浑浊的身体。模糊间闻到风的味道,有飘舞中杂碎的花香味、有飞翔中云彩的甜味、有跋涉中灰尘的苦味、有阻碍中停滞的酸味。喜欢那香甜到也感悟酸苦。杂交的味道中有种莫名的味道,不知其名却似曾相识,让人流泪却心情豁然。风飘的味道,让人贪婪的呼吸感受。终于明白,有种味道叫感动。

    初夜的风已被记忆黑白,那些往昔已经不覆存在,只有眼泪还保留原有的晶莹.如今她乘着风飘过彩虹,风便被染成七色:赤的记忆、橙的太阳、黄的悲哀、绿的梦想、蓝的自由、靛的奇幻、紫的忧愁.仰望天空,能清晰的看见风划过的轨迹带着七色的虹,那颜色的轮廓在空中便永久的深刻.从此无论是以往浅蓝的天还是漆黑的夜,天空的色彩不再单调,只是因为曾经的风深沉的盘旋而过。

    挥撒过、收获过.昨里的风依然不停息地轻抚灼痛的人,是轻夜的梦呓.微风拂过水面,微波是晴朗的音符,倒影在无声地歌唱.微风划过树梢,秋去的叶子在作最后的欢歌,地上的落叶也随风飘舞.只是根植大地的人,只能默默地感受风吹,只能静静地看着叶飘,只能沉默地听着歌唱。

    高三作文(篇13)

    无数次为亨利喝彩,无数次为亨利疯狂,每一个人都尽情享受看亨利的足球盛宴,原来足球可以如此完美。然而,这一切不久将成为历史——亨利高大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记忆的尘埃中。凯旋门的灯光渐渐淡去,埃菲尔铁塔的倒影渐渐模糊,圣母院的钟声渐渐远去,塞纳河在流泪,法兰西在哭泣,全世界都将为一个天才的离去而默哀……

    时间定格在1977年8月17日,法国巴黎郊外一个平凡的小镇,一个平凡的孩子降临人间,平凡的父母给他起了一个平凡的名字:蒂埃里?亨利。

    从此,人们的印象中不仅有贝肯鲍尔“恺撒大帝”般的高贵神话,不仅有马拉多纳鬼使神差的“上帝之手”,不仅有贝克汉姆完美如貌的“贝氏弧线”,不仅有齐达内百看不厌的“马赛回旋”,更记得了那道飘逸的闪电,一个平凡却响亮的名字——蒂埃里?亨利。

    1995年,18岁的亨利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明智的摩纳哥人独具慧眼,引进了这个一发而不可阻挡的年轻“杀手”,天才的亨利以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特有的秉性帮助摩纳哥最终夺冠。意大利人是狡猾的,1998年世界杯后,尤文图斯将亨利招入帐下。然而意大利人又是愚蠢的,保守的意甲球风遮蔽了亨利的光芒。一年后,亨利离开尤文图斯,加盟阿森纳,从那一刻起,他飞了起来,阿森纳也因此而三连冠……弹指之间,11年过去了,29岁的亨利走到足球生涯的尽头,但即使是在最后时刻,他依然是最精彩的……

    20xx年4月,巴黎王子球场,也许这是亨利最后一次为阿森纳进行的巅峰对决了。然而年轻的阿森纳却远不是老练的巴塞罗那的对手,当亨利划出一脚完美的弧线任意球助攻坎贝尔扳平比分后,激情重新点燃,人们又依稀看到了当年那个英姿飒爽的亨利,但当亨利疲惫地站在角球线上等待开球时,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亨利的确老了,已不是那个千里走单骑,瞬间撕裂对手整条后防线的亨利了。当巴萨第二粒进球应声入网,这已经注定又是一个悲壮的亨利时刻。温格说:“亨利累了。”的确,七年“枪手”生涯,他见证了阿森纳的兴起、辉煌、衰落。如今,他真的累了!

    20xx年6月,德国世界杯,带着四年前惨痛的记忆,亨利踏上征程,国家队中的亨利永远都不被看好,这次也不例外。首战,0:0被瑞士逼平,四年前的噩梦似乎仍在延续,关键时刻,挑起法国队大梁的不是核心10号,而是亨利,两个进球,法国队艰难晋级。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卫冕冠军巴西,这一切,他早已习惯。决战柏林中心体育场,面对意大利的“铁桶阵”,亨利再一次展示了他唯美的脚法——禁区内连过对方三名后卫,但随后却无力地倒下。亨利,真的老了!大力神杯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但老而弥坚的亨利却又一次让人领略到他那笑傲绿茵的霸气,超凡脱俗的灵气。也许,精彩却凄美的亨利才是最完美的亨利,最独特的亨利,最唯一的亨利……

    亨利要走了,这是经济足球的罪行!当今足坛首先是经济,然后才轮到足球。切尔西老板阿布在欧洲转会市场只手遮天,因为他是俄罗斯首富。在他钱袋的召唤下,巴拉克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效力四年的拜仁,在20xx—20xx赛季的最后阶段,巴拉克被阿布的钱袋迷得神魂颠倒,主队的胜负已事不关己,拜仁夺冠后,巴拉克生硬地接受了主教练的拥抱,情感和忠诚荡然无存。20xx年欧洲足球先生舍甫琴科也经不住诱惑,以各种借口搪塞百般挽留的AC米兰,七年圣西罗如此脆弱!昔日的巨人一个个倒下,只有亨利坚守自己的信念——留在阿森纳,“这是我的最后一份合同了!”听得想让人流泪!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愿意在足球的天平上押上情感的砝码,只有亨利,会无视天平的存在。

    暑假时我看了央视“天下足球”的特别节目——“再见,齐祖”,让人声泪俱下。主持人说:“齐祖不想退役,也没有人希望他退役,但他最终还是走了,这是经济足球的要求,他别无选择!”每个球员的命运都将如此,即使是艺术大师。亨利,也无法例外!

    “亨利,别走!”几多忧伤,几多无奈夹杂在嘶哑的呼喊声里,淹没在苍茫的人海中,连回声都没有……

    [点评]作者饱蘸着挚爱和热情,用激情而感伤的笔触,绘写了亨利的成长历程,细节描写尤其打动人心。仿佛是一部浓缩的“亨利传记”。最后由亨利思考到“经济足球”,更衬托出亨利的品性!是一篇青春激扬的文字!

    人生之路作文三篇


    对于对“人生之路作文”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篇教师范文大全精选的文章绝对不能错过。作文是一个展现情感的窗口,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出内心最深刻的感受。同时,写作还能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真实,避免编造虚假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人生之路作文 篇1

    在我们的人生中的三三两两的琐事集合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生,但是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责任,不需要任何的添加剂。像刚出生的婴儿也会受到了考验,这也是我们出生时上帝给自己父母的洗礼。人的一生并不是曲直的,而是曲折不断的。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是的,人生就是一部记录片,记录自己的所有一切,这样一个记事本是独一无二的。有人说:人生是一个机会,对的,人生能有几次的机会,当机会这么来临我们又这么样的去面对,有人说:人生就象一场残酷的战争,虽然结果到最后都是一样的归于结束,但是在这场战争中的千千万万场战役中,会留下人生的真谛。

    在人生中,我们会接触太多的东西,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去接受他,但是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或许只有接受了这种安排我们才可会变得成熟,当我们小时候,我们都在父母庇护下成长,但那时却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性格和品行,我们的心灵随着自己的那些无谓的琐事而改变,琐事中包含任何情感和自己的思想问题,在琐事中我们可以变的成熟,老练。相反有些人成熟不了这些,就会走向极端,走向那个一去不复返的道路,一直都下去就会很快的死去。而我们现在很紧缺的就是那些承受能力。

    七情六欲是我们人生中最显而易见的象征,人生一旦开始就会开始录制,把那一切的一切都录制到那本厚厚的记事本里。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一样,因为是自己的性格在变,环境在变,自己的的梦想和欲望都在变。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都一样,这点是没有任何猜疑。情的方面很多,我们选择最确定的就是爱情、友情和亲情。对我们现在而言,自己的一生都在和他们打交道,没办法!这就是我们命中注定的。我看清了这些的时候也已经很晚了,那些都是在失去以后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俩人在一起,也不是把对方记在心里,我知道的爱情故事很多,因为有些故事也曾发生在我的身上,所以现在看来那些过去美好的回忆,就像一个一个的很冷的笑话,无法回答,无法弥补,甚至无法忘记。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和我班的某女子刚刚的接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有种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的兴奋。但是慢慢的长大,发现自己却为她付出了很多,想弥补这些却发现已经晚了,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慢慢的长大又和一个女的交往,却发现自己是单相思,没办法自己却不能回答是为了什么!不明白这就是爱吗?一生能有几次恋爱,恐怕屈指可数,(我说的真正的喜欢的)。一点一点的积累,一次次的教训,让我不想去拿自己的快乐做押注。开始的美好,结束悲伤。去年的现在是我和她的分手时刻,但现在我已经忘记那些的痛,我自己有满满的尝试着让自己微笑,让朋友微笑。忘记是很难的,而现在我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痛苦的让自己很难受,不能自拔,但是自己很想和她在一起,那种感觉和现在一点不一样,以前的我们只是聊友,现在却是很莫名其妙。情让人迷失方向,让人堕落在情网,让人自卑悲伤,但是却让人曾经幸福,曾经满足,曾经拥有。欲,我们可以理解很多,包括自己的欲望、想象、幻想、梦想等但需要我们慎重的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不要一味的幻想,那些空想只会让人带来更多的失望,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梦想而奋斗!欲望须有虚无,这些只有自己慎重就可以。

    人生能有几回头,我们现在度过的每一秒都是我们的生命,但是生命中有一半的是睡眠,剩下的是我们真正的时间,而我们刚出生的我想那并不是我们是真正的生命,应该是我们记事时开始。现在我才发现,那些所有的承诺都是谎言,比永远多一天,我真的想问问你们永远到底有多远,我们现在这一代,-有些人就是花言巧语,根本不明白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

    好好的去珍惜你身边的人吧,他们是对你最好的人,尤其是你的父母。

    去而不复返的道路,一直都会走下去。

    人生之路作文 篇2

    人生嘛,这个话题太大,于是我们便只能浅谈。人的一生,不过是拥抱了生活而后不带遗憾的离去,带人间来环游了一圈,终是笑着回归。在这个世界里,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哪有什么风平浪静,不过只是别人替我们多抗下了一些,于是我们便轻松了一些,有人为我们付出了一些,我们便觉得人间有味了一些。但也别把世界想的太坏,也不会永远都是万里无云,翻过前方的高山,还是可以看到照样落日,余晖和晚霞。

    我们带着梦想向前走着,虽然路途遥远但却也能看到沿途的风景,纵使不能到达彼岸,沿途的风景也可以组成我们的人生。虽然我们可能看不到更加美丽的景象,也会觉得人生有些不如意,但我们也总能看到那些值得我们欣赏的东西。吃饭七分饱,说话别太吵,人生平平淡淡其实也挺好。知足常乐,不过人生之道。

    我们也曾怀疑过梦想,也曾放弃过远方,但最终还是自己说服了自己,跨过高山穿过沙滩,经过溪流越过海洋,终是历经寒冬熬来春暖花开。面对纷乱复杂的世界,也别太多的抱怨,做好自己方能人生无憾,也别太执着于名利的追求,不过是身外之物,生来我们什么都没有,死后我们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是这样,何不让人生活的痛快,何必要去追逐那些让我们自己人生变得更加繁杂,闹着闹着又黯淡无光的东西。

    人生不过是人生,路也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唯一能帮的不过是找准目标,然后再努力拼命。态度也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前方的路我们也还要继续,浅淡的谈人生,不过是让我们学习真正的世间的爱与感恩,领悟真正的人生真谛,去绽放自己的光彩,迎接自己的黎明,感受自己的光辉罢了。

    人生之路作文 篇3

    最美的不是承诺,而是有人愿意为一句承诺一直坚持,哪怕流年易老,岁月变迁!你还依然守着当初那句承诺,永不改变!

    ——题记

    朋友空间的一段由衷感慨,勾人无限遐思,不尽沧桑!

    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又何时不相离。聚聚散散、分分合合的行程中,有多少承诺如花开般,静然嫣然;又有多少承诺被风干,丢弃在记忆的尘埃?说过的永远,也许瞬间就成为历史地过往;而经历的瞬间,也许往往不经意间就站成生命的永恒。

    生命匆忙,世事亦无常。谁的渴望,惊扰了谁的情怀?谁的期许,又落寞了谁的等待?

    人生本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追逐,生命走多远,你的欲望之窗,便会邀明月清风做客逗留多久。无论怎样的变迁,都应该做好微笑面对的准备。无论怎样的无常,都应该携着一份释然前行。不然,负累的心,要如何在世事的风雪中,演绎寸步难行?

    诺言之所以让人醉,就是因了它太美。就因了他(她)给了你一份期许,一份信任,一份支持,一份默契。无需言语,亦能懂得,直达心灵的最深处。这份感动,往往让脆弱的心灵溃不成军。千里之遥,亦如咫尺对面;冰天雪地,也似一场春暖花开。

    辗转低眉,驻足凝望,摇曳浅笑,都是一支动人的歌,一道忘我的风景。此时,距离、时间、等待、守候……都被书写成诗行不羁的韵脚,乐章灵动的音符。

    诺言也会让人累,只因了它太善变。一诺千金,承载了多少如山的厚重,如水的柔情。但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断篇儿地上演。如此,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大多成了一场场经典版的绝唱。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慨,犹如雨过漫堤,纵是如何地壅堵,都无法力挽狂澜这场注定的败局。片刻之间,沧海桑田,过往云烟。

    其实诺言与否,都不重要;诺言是海誓山盟的缠绵缱绻,还是白开水的平静淡然,都无关紧要。其实诺言本身也不美,不足以让人醉。而是诺言承载的信任、期许、支持、默契,让人怦然心动,让人流连忘返。而是承诺的双方心领神会、默契并肩。心甘情愿彼此守候守护,来一场灵与灵的地老天荒。

    然而,往往承诺轻而易举,践行却半途而废。

    究其原因,人和人相处,信任和默契是基石。没了信任,再多的期许也枉然;而没了默契,所有的诺言都是枯萎的花儿。只能在凋零里,遥遥回味曾经地生动与鲜活。

    信任不是朝秦暮楚,亦不是尘埃落定后的全然改变。而默契更不是轻巧变幻的流云,把飘逸作为一生的追逐。信任是磐石,是蒲苇,即使柔韧亦无转移;默契是轻风,是微雨,点点入化亦润灵魂。

    真正的诺言,不必天崩地裂般地去践行,亦不必撕心裂肺般地去推进。而是落进眼里,放在心里,静静储藏。无论怎样地纠结,怎样地彷徨,怎样地挣扎怅惘,灵魂深处都会懂得,诺言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承诺双方的美丽约定,那是绽放在红尘深处的一朵水墨莲花,清静而淡雅。

    诺言最深刻的内涵,绝不是一句口头的承诺,出口便散在风里,杳无音讯。真正的诺言,永守着最初的美好。无论过了多久,无论走了多远,无论几经复杂的恩怨,那份初始的情怀依然,你在他(她)心中永是初见的模样,从未改变!

    也许有一天,真的人海苍茫,彼此再也寻了不见;也许有一天,真的陌路相逢,亦无法回眸一顾;也许有一天,真的红尘陌上,独自行走,从此山水流转亦不相逢。

    但那又何妨,那份初始的情怀永远明媚如初。纵使绿萝拂过衣裳,青云打湿了诺言,那份不变的情怀,亦永远地雕刻在当初走过的年轮上,摇曳成一支轻缓而动人的歌谣,袅袅萦绕在人生每一程的季林天空,淡淡感动绕怀,书写着浅浅怀念的续章。

    让你永远记得这段唯美的人生:浅淡人生流年,不老的诺言!

    【放走小蝌蚪作文三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