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最新复句课件热门
  • 复句课件

    发表时间:2024-06-25

    最新复句课件热门。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复句课件热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复句课件(篇1)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⒈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⒉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复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

    ⒈并列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⒉承接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

    ⒊选择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

    ⒋递进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如: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⒌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如:虽然他个儿长得矮小,但是力气可大着呢!

    ⒍因果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这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

    如:困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⒎假设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如: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⒏条件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条件因果关系。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复句的分类与关联词语的分类基本相同,你可以进一步学习怎样用关联词语造句。

    复句课件(篇2)

    标题:复句的重要性及应用

    导言:

    复句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简单句构成的句子,通过连接词或连接词组来连接。复句在英语语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使文章更具连贯性和表达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复句的构造、用法以及其在生活和写作中的应用。

    一、复句的构造

    复句由独立主格句和从属主格句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独立主格句可以独立成句,从属主格句则不能独立构成完整的句子。连接两个句子的连接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连词状语三类。并列连词如and、but、or等;从属连词如because、although、unless等;连词状语如however、therefore、meanwhile等。了解这些连接词的用法对于构建复句非常重要。

    二、复句的用法

    1. 表达因果关系:

    复句可以用来表达因果关系,即后一句是前一句的结果或原因。例如,“He failed the exam because he didn't study hard.”(他考试不及格是因为他没好好学习。)这类句子中,从属连词because连接了前一句和后一句。

    2. 表达条件关系:

    复句还可以表达条件关系,即后一句的实现取决于前一句的条件。例如,“If it rains tomorrow, we will stay at home.”(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将待在家里。)这类句子中,从属连词if引导了条件从句。

    3. 表达递进关系:

    复句可以用来表达递进关系,即后一句进一步加强或发展了前一句的内容。例如,“She is not only intelligent, but also hardworking.”(她不仅聪明,而且努力。)这类句子中,从属连词but also连接了两个并列的形容词。

    4. 表达对比关系:

    复句也可以表达对比关系,即后一句与前一句呈现相反的情况。例如,“The weather is cold, but the scenery is beautiful.”(天气很冷,但风景很美。)这类句子中,从属连词but连接了两个对比的情况。

    三、复句的应用

    1. 学术写作:

    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复句可以使论点更加明确和有力。通过适当使用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增加文中观点的连贯性和可信度。

    2. 口语交流:

    在口语交流中,使用复句可以使语言更加流畅和精确。运用递进关系和对比关系的复句,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并增加对话的深度和内容。

    3. 文学作品:

    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复句可以增加句子的层次感和表达力。通过巧妙运用复句,作家可以展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结论:

    复句作为英语语法中的重要部分,可以使文章和对话更加连贯、明确和有力。掌握复句的构造和用法有助于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并丰富作品的表达和表现手法。因此,学生和写作者都应该加强对复句的理解和应用,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复句课件(篇3)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句子则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在中文语法中,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个简单句组成的句子,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丰富的意义表达。为了更好地掌握复句的写作和理解能力,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

    二、什么是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个简单句通过特定的连接词(如连词、副词等)连接而成的句子。复句由主从句两个部分组成,主句是复句的核心,而从句则是依赖于主句的修饰成分。

    复句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并列复句、主从复句和从属复句。并列复句是指由并列连词(如“和”、“或”、“但是”等)连接的两个或多个简单句,表示并列关系;主从复句是指由主从连词(如“因为”、“所以”、“如果”等)连接的两个或多个简单句,表示主从关系;从属复句是在一个句子中嵌套着另一个句子,从属于主句,起到修饰、补充或解释主句的作用。

    三、复句的写作技巧

    1. 使用适当的连接词

    连接词在构建复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句子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连接词。比如,在并列复句中,我们可以使用“和”、“或”等连接词表示并列关系;在主从复句中,我们可以使用“因为”、“所以”、“如果”等连接词表示主从关系。

    2. 灵活运用从句结构

    从句是复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从句结构使句子的意思更加丰富多样。常见的从句结构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通过运用不同的从句结构,我们可以在句子中增加修饰成分、表达条件或原因等。

    3. 注意句子的逻辑连贯性

    复句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在写作时,我们需要确保句子之间的逻辑连贯性,避免句子之间出现逻辑错误或断裂。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一致性,以保持句子的整体统一。

    四、复句的应用领域

    复句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口头表达中,复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表达意思;在写作中,复句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丰富、精准;在文学创作中,复句可以通过复杂的句法结构和意义表达,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教育领域,复句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复句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

    复句作为一种复杂的句子结构,对于我们提高写作和理解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复句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准确、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复句也是我们理解他人表达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复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jK251.COm精选阅读

    最新人民币课件热门


    编辑为您整理了以下有关“人民币课件”的范文,欢迎您关注本文同时也请不要忘记收藏。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教案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人民币课件(篇1)

    说起人民币,学生并不陌生,但了解得又不太多。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针对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个特点:

    1.注重生活经验在认识人民币学习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自由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发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重视数学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在数学游戏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本节课在人民币兑换环节设计了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使学生熟悉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人民币票样

    学生准备人民币票样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填一填。

    1元=()角20分=()角

    50角=()元3角=()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那么更大面值的人民币大家想认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学习人民币的兑换奠定基础。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1)教师分别拿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各一张。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人民币分别是多大面值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别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师: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有哪些特征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汇报: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票面上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

    (2)教师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自由说出是多少钱。

    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1)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分别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分别用多少张呢?

    学生将兑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5元里面有5个1元,所以要用5张1元兑换;同样道理,10元里面有10个1元,所以要用10张1元兑换)

    (2)教师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教师兑换。

    师:说一说你的兑换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思考过程:因为20里面有2个十,所以一张20元要用2张10元兑换……)

    通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认识每种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通过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民币课件(篇2)

    《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 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 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 分一分

    1) 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 多媒体展示交流

    3) 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 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 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 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 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 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 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 互相交流

    2) 小组活动

    3) 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 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 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 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 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人民币课件(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 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我们已经认识人民币了,大家也谈了一些自己购物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购买这三件商品要用哪张人民币。(课件出示)两角橡皮,一角铅笔、五角转笔刀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我们已经找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你能猜一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角能换几个一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板书:

    认识人民币

    1 元

    2 角

    1元=10角

    5 分

    1角=10分

    人民币课件(篇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习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习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习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人民币课件(篇5)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60页例题,第61-62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 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热门课件: 春晓教学设计最新模板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热门课件: 春晓教学设计最新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 jué。

    ⑵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⑶ 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4、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3、解决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

    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⑴ 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⑵ 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⑶ 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⑷ 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⑸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⑵ 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⑶ “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⑷ 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八、板书设计

    4、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最新看海的课件(热门8篇)


    希望这篇“看海的课件”能够符合您的阅读需求让您感到满意。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设计教案需要注重课堂效果的反馈和评估。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看海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弄懂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文章的文字意思,进行简单的文字训练。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领回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明白做事要坚持不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青蛙看海》,一起完成课题。(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1、出示词语:

    苍鹰失望松鼠石阶一级一级不知不觉到达

    点名读。

    2、你能用上面这些词语说几句话吗?当然,词语用得越多,解救证明你越爱动脑筋。

    点名说,引导简单说出故事内容。

    二、学习课文。

    1、青蛙生活在哪里?(板书:湖边)现在青蛙心里有了一个愿望,是什么?(板书:看大海)

    设疑:一只小小的青蛙,为什么会想去看看大海呢?谁能走进青蛙的心里,帮青蛙说说心里话?

    出示:我很想看看大海,因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表达)

    2、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山。(点名读苍鹰的话)指导感受话中表现的容易的感觉,感情朗读。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呢?(出示图片)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天哪,这么高的山!(指导朗读:山还不够高。)

    3、设疑激趣。

    青蛙的身边,出现了两个伙伴:苍鹰和松鼠。如果你是青蛙,你愿意和谁做知心朋友呢?为什么?大声读读书,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活动。

    全班初步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导:

    (1)我们先来看看,听了苍鹰的话,青蛙是什么表现?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指导朗读,配上动作读。

    你读出了什么?

    把问号换成句号,读读这句话。

    面对这时的青蛙,苍鹰又说了什么?点名读。换个说法。

    听完了苍鹰的话,青蛙只剩下了什么?(失望)出示图片、文字:青蛙很失望。指导朗读。

    提问:这时候的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

    (2)我们再看看小松鼠,它又是怎么对待青蛙的呢?同桌两个人,一边读读书,一边表演。

    指名表演。男女生分角色演。

    理性思考:刚才咱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表演,现在大家都来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青蛙会成功?小松鼠的方法到底好在哪里呢?

    (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梳理:把登山变成了登台阶,把不能一下完成的很高的要求变成许多可以完成的一级一级。松鼠帮青蛙找回了自信。陪伴着青蛙一起登山。……)

    设计思路: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文章的重点,我希望脱离开繁琐的文字分析,让学生在表演和游戏中感受青蛙和松鼠行动中成功的实质,明白信心和方法的重要。所以很直接地运用了表演促进理解的方法。

    (3)引读11自然段。讨论:青蛙登上了山顶,到底容易不容易?

    4、这个故事是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常常提起的故事,它到底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呢?

    5、是啊,让我们为青蛙喝彩吧!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指导朗读。

    引导:看到大海的青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三、写字。

    1、认识登字头。

    2、学写登。

    看海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2、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苍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青蛙看海

    二、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A、认识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认识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呢?想看吗?

    指名学生翻开白云图片,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认识吗?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5)展: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5、巩固练习:找朋友的游戏。

    级极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小北()忙()了

    (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卡片级极)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2、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展: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看海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指名回答(青蛙看海的故事)。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很想看到大海。板书:很想

    3、是啊,一开始青蛙认为要想看到海难。过渡:为什么青蛙觉得要看到海很难呢?

    二、学习13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

    2、交流:

    (1)山高:

    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你是怎么知道的?自读13自然段。

    (山很高)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想象:山会有多高?你能读出山的高吗?

    指名读,评议。

    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试试!齐读。

    青蛙吸了口凉气,动作体会吸凉气,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说一说山的高。

    过渡: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认真听老师读这句话,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指导读: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难。练读、指名读。

    连起来读青蛙的话,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吸凉气动作)、齐读

    这个时候,苍鹰又是怎么说的呢?

    谁能读读苍鹰的话?指明读。苍鹰的话是什么意思?青蛙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所以青蛙失望了。(板书:失望)

    过渡: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确很难,小青蛙面对困难,放弃了没有?我们知道青蛙最后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书:看到大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书:?)

    三、学习411自然段:

    1、读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顶的?

    青蛙是怎样登上山的?(跳上山的)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什么叫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谁来做青蛙,谁来做小松鼠,来演一演?(动作体会跟着跳)

    演得不错,下面咱们来看看青蛙是怎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跳上山顶的。播放动画。

    孩子们,想一想,青蛙和松鼠在跳上山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什么困难?

    你们登山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累,腿酸。

    2、指导表演:

    下面就请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注意:从第四自然段青蛙很失望一直演到第11自然段到达了山顶。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哪位同学能把登山的过程表演出来?

    (1)(学生演至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有点累时)小青蛙,你觉得怎么样啊?既然累了,就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吧!

    (2)同学们,你们看,小青蛙这么弱小,跳了那么多台阶,当然很累。突然,草丛中窜出来一条毒蛇,好危险,差点把小青蛙吃掉。突然,天气又下起了大雨,把小青蛙全身淋湿了。

    (3)上山很累,还会遇到困难,小青蛙,你会放弃吗?为什么?

    (4)是啊,正因为青蛙想要看海,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才使得他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你们看,小青蛙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了,真是好样的!你们想不想也来鼓励鼓励他呀!让我们也来鼓励他!小青蛙,小青蛙。

    (5)看,听了大家的鼓励,小青蛙跳得更有力了,让我们再为他加加油!看,小青蛙终于到达山顶了!

    四、学习12自然段。

    1、小青蛙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了。

    (出示大海图)咱们和青蛙一起欢呼吧!

    2、是啊,经过努力,青蛙终于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同学们,咱们和青蛙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大海吧!(欣赏图片)

    3、大海美吗?如果青蛙不付出那么多努力,它能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吗?这个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五、整体感悟。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共同体会青蛙看到大海的快乐吧!(齐读)

    看海的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借助文本和学习过程,体会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体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课前准备:

    利用早锻炼时间,带学生跳一跳楼梯,老师仿效文中的松鼠,逐步引导鼓励,帮助学生体验文中情境,丰富内心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

    我们学习的这只小青蛙与其它的不一样,它不甘心寂寞,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什么呢?一心想看到大海,你从哪里知道的?

    (一)研究“看到海了吗”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青蛙看到海了吗?

    2、青蛙看到海了吗?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这句话):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3、说说“它们”是谁?

    4、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青蛙看到大海后的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研究“怎样看海”

    1、看到了大海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因为不容易呀,他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其它的小青蛙做不到的事情,它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所以他很高兴)

    2、抓住学生的回答来研究青蛙的“不容易”

    3、这对于青蛙来说是件容易的事情吗?——不容易。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易?

    (要上高山,山又高,青蛙的自身条件不好,爬山的过程不容易)

    4、学生交流——

    要点1:山高、“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理解“吸了口凉气"(教师画简笔画,先画低一点的,问学生:够高了吗?估计学生回答:不高。教师逐步加高,画到高耸入云,陡峭的山,从视觉上帮助学生找到惊讶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补充词语“高耸入云”指导读好这句话。

    要点2:没有翅膀,没有长腿。出示句子进行了比较:

    “我没有……也没有……”理解这句话

    要点3:青蛙想去看海没有别的办法,

    ③苍鹰说得多轻松啊!对苍鹰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的事,因为()。对青蛙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的事,因为它说:“我没有( ).(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看海对于一只青蛙来说,真的是遇到了大困难。

    面对高山,此时此刻这只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

    6、这只失望的小青蛙心里一定很难过,怎样读才能让人体会到它的这种心情呢?和你的同桌分角色练读课文,读得好的,请你表扬他;不够的地方,请你帮他提点改进的意见。指名读

    7、小结: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意思是说,师傅给你指一条路,接下来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就这样,苍鹰给青蛙指明了路,就飞走了。

    是呀,看海真的不容易,有这么高的山要面对,还从哪里看出来青蛙看到大海不容易呢?学生回答。

    8、爬山的过程也很艰难,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弱小的小家伙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山呢?

    (1)、读4——12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线条画出青蛙和松鼠的话。

    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他们能否分清两个角色的对话。

    (2)、师生分角色练读4——10自然段,理清角色间的对话,并在练习中指导有感情地读,并引导学生借助标点体会感情。

    ①这有什么难的!这不难。比较两句话语气、标点的不同,想想刚才我们跳的第一个台阶,练习朗读。

    ②再跳一下!又是一个感叹号!只有四个字,如果你是松鼠,会怎么说这四个字?

    ③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小青蛙听了松鼠的鼓励,心情会怎么样?

    (三)、学习10、11自然段

    1、课中律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这只想看大海的青蛙,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的登上这座高山吧!(学生随着旋律一步一步,接连不断地原地跳。)

    2、师不断鼓励:加油!小青蛙不要停,继续跳!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

    3、你感到怎么样?(指名学生说)

    4、这么累,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不行)为什么呀?(真是好样的,个个都是有毅力的青蛙,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把我说服了,我听你们的,坚持到底吧!)(板书:坚持)

    5、书上的小青蛙累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句子),请你读读找找?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6、除了累和渴,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克服的的呢?

    7、是的,他们遇到困难都没放弃而是,继续往上跳,快看,他们快要到山顶了,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生齐:加油!加油!)

    8、师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登上了山顶。”

    9、师:这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实现了它的愿望,实现了它的梦想,此时它们的心情怎样?

    10、让我们一起开心的说吧: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11、你现在能明白小青蛙和小松鼠为什么这样高兴吗?(小青蛙因为通过努力终于实现愿望所以高兴,小松鼠因为能帮助小青蛙而感到高兴。)

    12、小组讨论,想象填空:

    13、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青蛙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揉了揉酸痛的腿:说:“()”松鼠望着青蛙,()地说:“()”

    青蛙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14、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各有各的说法。青蛙真是好样的,在朋友的指点帮助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圆了看海梦。

    四、升华拓展,内化语言。

    再次默读课文,你想对哪个小动物说点什么呢?

    3、小朋友,学习也得这样啊。老师送句话给你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板书:9青蛙看海

    看海的课件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重难点、关键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议论、想像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青蛙看海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减字,不回读。

    3.检查自读效果。

    4.(出示一类生词)苍鹰登上吸了一口气一双

    善于展翅失望石阶一级喝水

    (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

    苍;读平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给生字找朋友。

    5.(出示二类生字)

    (1)齐读词语两遍。

    (2)去掉拼音后齐读一遍.

    6.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7.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完后点评点评。

    三、初步理解内容

    1.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四、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

    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

    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

    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撤。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

    4.反馈检查。

    5.指导写字。

    苍: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中间的撤捺要舒展。

    善:第9笔横要写长些。

    双:左边的又的捺变为点。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8.反馈,评析。

    看海的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们看图片。(放大海的图片欣赏)说说你感觉大海怎么样?是啊 ,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师板画高山),那么它是怎样登上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走进《青蛙看海》这个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检查自读效果。

    (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

    “苍”;读平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给生字找朋友。

    三、 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四、初步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五、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 ”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

    “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

    “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撇。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

    4.反馈检查。

    5.指导写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8.反馈,评析。

    看海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是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头饰,黑板上的背景图。

    3、小卡片(对话的内容)。

    教学时间:

    3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词语,(出示小黑板:青蛙苍鹰登上松鼠一级一级石阶到达展现)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到达了山顶终于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1、2、3自然段。

    1、小朋友,请你们读一读1、2、3小节,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苍鹰跟它说了些什么?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什么意思。

    2、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高)

    3、师:对,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对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说呢?(出示语段:“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一读(圈点提示语)这句话呢?(学生演示)为什么这么演呢?(吓住了)我们一起來学着小青蛙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4、青蛙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么没有信心被吓住了呢?(山高)还有呢?再往下读读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青蛙的理由吗?小结:是啊,还因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对高山,想到自身的弱点有点失望了,这时苍鹰告诉它什么呢?“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苍鹰说的话)小朋友,苍鹰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请你们多读几遍再来说好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交流)(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好吗?语气强烈一点。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更失望了。那青蛙有没有登上山顶?又是在谁的帮助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呢?(指名回答)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4—11自然段找找有关语句把它画下来,与同桌说说。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教师贴句:

    “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试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就去关心地问它“你想看海吗?”谁来读读这句话?(你真关心小青蛙)师:看来小松鼠很关心这只青蛙,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地问一问这只小青蛙吧!(齐读这句话)

    (2)、小青蛙是怎样说的呢?(“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你能体会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吗?师:看来这时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

    小结: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关心,我们也来像他们一样来把这个对话读一读。

    (3)、听了小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谁来做这只小松鼠,来引导小青蛙读好这句话呢?(评价:真不错,你读出了关心小青蛙的语气;你引导小青蛙还很耐心呢!)我们都来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导小青蛙好吗?(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小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备——跳!)

    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来有信心地一读青蛙的话。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贴图演示)板书:跳上一级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再试一下!”谁来读?想再试一下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跳上一级。(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级。板书:又跳上一级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级,松鼠再一次鼓励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他)让我们给他更多的鼓励来读读。(齐读这句话)

    小结:小松鼠可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请找你的好朋友练习一下。指名上台表演。你们表演的真好!你真是一只爱帮助人的小松鼠,你也不错,对登山充满了信心。(贴星)

    3、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

    你们愿意学着小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师:努力,继续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师:你们觉得怎样?(累)那请你把这句话来读一下,把累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听你读这句话我也觉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劳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呢?(渴了喝点山泉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师: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喝,一个劲儿往上登。我们再读读好好体会一下,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什么困难也不怕,坚持向上攀登。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1、感谢松鼠;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吗?(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努力是成功之母。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3、示范写,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板书:

    4、青蛙看海

    跳上一级

    又跳上一级

    一级一级跳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看海的课件 篇8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阅读兴趣摆到重要位置,并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另外,基于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理论的引领指导,本课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设计特色]

    通过多次角色转换在研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深深入境、自然悟情。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4①,并能进行较好地角色朗读及表演。

    2、认识一个偏旁登字头,学会3个生字苍、登、善。

    3、能从小青蛙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悟其心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启动情感,揭题入文。

    1、教师引入:带来一个很好听的童话故事。

    (揭题出示青蛙看海并范读)

    2、有兴趣来读读这个题吗?

    (1)指名读;(2)齐读。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课伊始,教师若采用那童趣活泼的话语必定能一下子触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虽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相信也定会让其带着一份天真和好奇不知不觉走进去。】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究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听完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部分简单的问题,如善跑、苍鹰等通过师生、生生间交流、探讨、补充非常快速地完成;对于一些重要的、与课文内涵联系紧密的,如长期、凉气等则慎重贴于黑板,启发学生在学课文时再作进一步的深思。)

    3、小结:小朋友现在是越来越会提问了!别急,呆会儿我们还可以一边学,一边提;一边提呢再一边自己来解决,好吗?(好!)其实我们从小啊就应该做一个善思考与爱发问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聪明,才能有所创造!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教师若能让学生在这样一个自由提问的时空里驰骋一番,并且对其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以赞赏、鼓励来给予肯定的话,那么无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必定更为自由、舒展。】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一)、导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学生自由提新问题。

    3、众说纷纭,巧解长期。

    4、角色转换:你就是这只青蛙(点图述),你啊在这个湖边已经生活了很久很久了,你会怎么想?(指名说)

    5、多种促读手段指导读好第一段第一句(突出呆得最久,最想看海的感觉)

    6、看,就在此时(贴图)谁飞来了?(苍鹰大哥)

    对它说什么呢?(男女生分读)

    7、师述:有希望!

    【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要做的是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在其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示范者,又是一名普通的求知者;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教材这座桥梁,走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求更博大的未知世界。为此,本课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己稍稍掌握一定的知识方法,并凭借教材,小组间、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巧破疑难等一系列过程,使其在探讨中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1、小青蛙抬头一看,看到了什么?(贴山图指名说)

    2、角色转换:你就是这只蹲在湖边的青蛙(动作),看到这么高的山,心里感觉?

    (对个别感觉可再具体地问下为什么,促使学生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悟)

    3、书上的小青蛙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4、师引思:都说自己会害怕、担心,那书上的这只小青蛙是开心呢,难过呢,还是害怕?(众生发表意见)

    5、指导读好第二段:(1)指名读;(2)齐读。

    6、学生自由提新问题。

    7、巧解吸了口凉气:

    (1)指名2人上台试吸;

    (2)师范吸,问:有何不同?感觉?

    (3)师转换句序范演读§2:青蛙吸了口凉气

    (4)齐演读指名一生上台演。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1、角色转换:你是苍鹰,你怎么说?

    2、书上的苍鹰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苍鹰的口气)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指名齐)

    3、师引思:苍鹰有无帮助青蛙(没有)猜青蛙心理?为什么?(指名说)

    4、师顺势解疑,引入(出示青蛙很失望)

    (1)指名读;(2)齐读。

    5、角色转换,引申思虑:你会失望、难过吗?

    6、总结:凡事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就像今天我们学课文,还不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解决的;没解决的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想办法,好吗?

    【从低年级起,教师就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造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培养学生角色转换的能力。因为没有成功的角色转换就无所谓真正的入境悟情。如本课多处设计让学生充分转换角色去思考,去想象,去感受。虽然可能会得到一些可笑、错误乃至失败的想法亦或是说法,但是作为我们教师来讲,还是应该时时鼓励,处处宽容,让这些个性的火苗带着他们激情地跳动!】

    四、角色朗读,自然转化。

    1、分工(青蛙、苍鹰):自愿加入。

    2、采访:准备用怎样的口气来读?

    3、正式分角色朗读。

    【转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为此,教学中,教师就应竭力运用多种途径去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如此处的分角色朗读以及前面的多处朗读指导,教师就可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悟角色,创设机会让学生倾听语言、感受语言,在形象、生动、自然的对话语境中成功地转换角色,圆满地完成朗读的任务。】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苍、登、善(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1)认识新偏旁登字头,并自学其笔顺师板写生书空

    (2)自学难字善的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大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让学生在实践描红、自主观察探究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让其当小老师上台交流,不失为写字教学冲锋陷阵的前奏曲纸上谈兵;而后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连环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了一番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针。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朋友们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最新喂出来课件(热门13篇)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喂出来课件(热门13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喂出来课件 篇1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一):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辨歌曲,在体验、实践、创作中体会这首山歌的特点。

    2.明白五声调式和上波音的特点,感受四川地方语言,能够有表情、有意境的演唱歌曲。

    3.透过有感情的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让学生了解民歌、喜欢民歌。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怎样有表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大幅场景图片、打击乐(大鼓、镲、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观看视频)

    呼吸练习(三慢三快)

    二、体验活动

    1.有表情的喊太阳:太阳出来了(三次)

    2.体验鼓、镲演奏。

    3.师范唱,生体验歌曲风格,引出课题。

    1)喊太阳→师表演唱第一段→师原速欢快演唱歌曲一二段。

    2)歌曲风格

    3)出示课题

    三、复习、处理歌曲

    1.分析这首民歌特点

    1)跟钢琴唱旋律,感受五声调式。

    2)生跟钢琴手划旋律线,唱旋律,感受山歌的特点。

    2.歌曲语言特点?

    1)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一二段

    2)分析语言特点,体验。

    3)有感情的完整朗读一二段歌词

    3.处理歌曲

    1)生跟琴完整演唱第一、二段(生双响筒一齐伴奏)

    2)聆听、感受、演唱上波音,感受其特点及作用

    4.跟钢琴完整演唱一、二段。

    5.深入处理歌曲

    1)人声模仿脚步声

    2)人生模仿砍柴声:

    3)生同时演唱三声部(双响筒伴奏)

    4)三声部及双响筒锣鼓队一齐奏唱

    5)完整表演唱

    四、拓展

    1.播放视频

    2.讨论交流

    3.总结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二):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资料

    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首四川民歌,描述了旧时代人们上山砍柴的劳动生活。高亢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民歌采用了上、下两句式的乐段结构,其调式为五声商调式。上句四小节:

    以“”为主,构成三音列的旋律进行。这种进行虽然旋律线的起伏不大,但却个性明快。这种级进式的三音列进行,更接近歌词的语言音调。句尾落在属音6上,构成半终止。下句六小节:以“6”为主,采用了四音列进行。旋律中强调了四度进行,这就使旋律更为高亢、豪放、有生气。最后也是以四度进行而结束的,这种终止法很有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节奏的形声衬词“郎郎扯光扯”,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衬词的的增加使下句扩充为两小节,从而使民歌成为不等长的两句式乐段,打破了对称的两句式乐段结构,显得更加活跃。

    三、目标预设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爱中国民歌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歌曲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表现歌曲。

    (2)、引导学生运用探索性学习的思维,在课堂学习这一空间中,透过师生、生生间合作交流,探索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重点:节奏、声音)。

    3、知识与技能: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能合作讨论表现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并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

    四、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音乐情绪,并学会合作、讨论表现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音乐学习中善于发现音乐的变化之处,探索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重点:节奏、声音)。

    3、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听歌曲

    师:这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咱们一齐来欣赏欣赏吧!在欣赏时注意这几首歌曲演唱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媒体播放音乐)

    音乐片断一:《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音乐片断二:《信天游》陕北民歌

    音乐片断三:《牧歌》内蒙民歌

    师:三首歌曲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

    生:高亢、嘹亮、拉长声……

    2、欣赏图片

    师:老师在去年暑假去了位于我国四川省北部的风景旅游胜地――九寨沟,哎呀,当一踏进九寨沟时,我的心都醉了:那里风光旖旎,草木青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象。让我们一齐来看看九寨沟的风景吧。(媒体播放九寨沟风景,并伴有《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透过视听民歌,使学生迅速进入音乐学习的氛围,同时为下一步总结山歌的特点作了铺垫。透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带给了逼真的听觉和视觉效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要说吸引我的可不光是这些,更有那高亢、激昂的四川民歌。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2、学生用“la”跟着钢琴哼唱。

    3、歌谱教学。

    (1)、教师唱歌谱,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用了哪些音?

    生:do、re、mi、sol、la。

    师:民歌通常都是由这五个音构成音调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中开头是“re”,结尾也是“re”,中间还出现一些“re”,这种调式叫“re”调式。让咱们再来欣赏一首“re”调式歌曲吧!(媒体播放《绣金匾》)

    [设计意图:透过找这首歌曲中用了哪些音,进而学习了民歌调式,并拓展欣赏了一首“re”调式歌曲。]

    (2)、师:请同学们看下列两条旋律,你有什么发现?

    (媒体出示)

    旋律变化一:

    旋律变化二:

    生:两条旋律都是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谱……

    师:听老师唱这两条曲谱,请同学们思考这两条旋律变化了什么?

    生:变化了音的长短,音的强弱……

    师:音的长短,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

    生:节奏(媒体出示);

    师:音的强弱,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

    生:力度(媒体出示);

    师:演唱时有时连贯,有时跳跃是什么在变化?

    生:声音在变化。(媒体出示)

    师小结:演唱歌曲是一种创作活动,以上两条旋律透过用延长记号、断音记号、等音乐记号使音乐中的节奏、力度、声音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塑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4、学习难点

    (1)、波音

    a)、师:(媒体出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记号象什么?

    生1:象字母。

    生2:象弹簧。

    师:你们表达得挺形象的,这叫“波音”记号,属于装饰音的一种。

    b)、讲解唱法。

    师:当某个音符上面标有波音记号时,先唱这个音,再唱这个音的上方音,最后再迅速地唱这个音。(媒体出示)如:“re”上面有波音时,就唱成“re-mi-re”。

    c)、师:老师分别用有无波音两种方法演唱“喜洋洋欧郎罗”这句歌词,你们听听,说说它们有区别吗?(师演唱)

    生1:加上波音能感觉出心在颤动。

    生2:加上波音有得意的感觉。

    生3:加上波音能感觉出歌声在山谷里回荡。

    生4:加上波音有喜气洋洋的感觉。

    ……

    [设计意图:教师透过讲解唱法,并比较演唱有无波音,使学生理解了波音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2)、衬词

    师: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在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如我们三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北京民歌《对鲜花》里的“呀格呀根唷”,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来源于生活,如:“罗儿”是呼牛吆喝声;“郎郎扯光扯”是锣鼓声;“欧郎罗”是四川地方语。这些衬词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媒体出示),唱起来朗朗上口。

    5、学生齐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五段的表现形式。(教师给于适当的提示)

    第一段:第一组合作讨论由一男生大声喊“太阳出来啦”作为歌曲的引子,再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第二组合作讨论由男生齐唱第二段,因为由男生齐唱更能表现出山里人“不怕虎豹和豺狼”的英勇气概。

    第三段:第三组讨论用歌伴舞形式表现歌曲。由一女生舞蹈,其余人齐唱。开始时舞蹈动作慢些,然后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悬崖陡坎”很难走,所以要留意的慢慢走,后面的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山里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四段:第四组合作讨论用自由的速度演唱。

    第五段

    师:教师带给了独唱和齐唱两种演唱形式来演唱第五段,你们觉得哪种形式更好些?为什么?

    学生:齐唱的形式更好些。因为此段是结束段,要热热闹闹的,用齐唱的形式更能表现出热闹的气氛。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用心的合作讨论,根据歌曲及歌词的意蕴,表现创作了五段的演唱形式,掀起了本节音乐课的高潮。]

    2、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咱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媒体点击“锣”发出的声音)

    生:“锣”的声音。(媒体点击“锣”的图片)

    师依次点击“鼓”、“镲”的声音和图片。

    师:歌曲中的“郎郎扯光扯”象什么声音?

    生:象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声音。

    师:对的!下面请三位同学用打击乐器锣、鼓、镲在歌曲的“郎郎扯光扯”处敲打节奏,其余同学在此处双手拍节奏。

    师:你们觉得加上打击乐器好不好?为什么?

    生1:好!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激动些。

    生2: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兴奋些。

    生3:因为加上打击乐器更有喜气洋洋的感觉。

    [设计意图:透过提问,以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明白添加打击乐器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四)、归纳评价,深化迁移

    1、总结山歌特点

    师:四川是个多山的地区,人们在山野间的交流,会用怎样的声音?

    生:声音连贯的、高亢的、悠长的……(媒体出示)

    师:演唱歌曲时的节奏通常是怎样的?

    生:节奏舒展的、自由的……(媒体出示)

    师:衬词的特点我们也总结过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师小结:透过演唱、听赏同学们对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已耳熟能详了。这种人们在山野间劳动时演唱的民歌,称为“山歌”,“山歌”的风格特点,同学们已提炼出来了。咱们一齐来读一读吧!

    其实山歌只是民歌中的一种,民歌按体裁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媒体出示)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劳动号子和小调。

    [设计意图:依据上面的铺垫,让学生既顺理成章地总结出山歌的特点,又加深他们的印象。]

    2、民歌拓展,分辨“山歌”

    (1)、媒体播放各种体裁的民歌。(媒体出示)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些歌曲,咱们来听听,哪些是山歌?哪些不是山歌?请注意必须要根据山歌的特点来辨别。(媒体播放)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牧歌》内蒙民歌

    《绣荷包》云南民歌《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信天游》陕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

    师:刚才听的歌曲是不是山歌,依据是什么?

    生:(略)

    师:他的回答对吗?下面我们就请他上来用鼠标点击答案吧。

    学生逐一分别予以回答与点击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用媒体播放民歌,让学生先回答,再自己上电脑操作,示现预设答案,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异常高涨,掀起了本节音乐课的又一次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温故知新

    问:《放马山歌》、《信天游》、《牧歌》三首都是“山歌”,可表现的资料、情绪、音乐形象怎样会各不相同呢?

    生:这是音乐中的节奏、声音、衬词等在起作用。

    师:除以上三种要素在变化外,还有许多表现音乐的手法,如:旋律、力度等等的变化。

    (3)、作业

    师: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山歌”这一体裁的各地民歌,请收集相关资料。

    相信你们定会从中学到很多音乐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学生缓缓离开音乐教室。)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三):

    【教学资料】

    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重庆(四川)的山民们砍柴时唱的山歌,形式朴实简洁,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音乐清新质朴,旋律比较自由,全曲音调高亢,音域只有六度。全曲10小节,以二二三三分逗。节奏明快,大多一字一音;句中与结尾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跨小节的切分与颤音的结合别具特色。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对唤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的模仿,流露出歌者悠然自得的情绪,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山歌独特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透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能准确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乐谱和歌词。

    3、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民歌演唱潜力。

    【教学重点】

    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以旋律中的波音、夸小节切分节奏及衬词等元素为切入点,感受歌曲浓烈的民歌风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

    1=C2/4

    5342123453421—

    ninoninonino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三、新授课

    1.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听过了各种民歌,也学唱过一些民歌,大家都明白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我们听过的《落水天》、《对鸟》都属于山歌。这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山歌,请你们听一听,想一想,这首山歌是人们在什么时候演唱的?

    2.听音乐:先感受黑鸭子版本的演唱,说说演唱形式,再跟着一齐边律动边演唱吧!

    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哼唱

    3.讨论分析歌曲

    生:是人们上山打柴时唱的。

    师:是啊,你听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样的?

    生:很神气,很高兴的(乐观的)

    再次听音乐,注意旋律

    师:你发现什么?

    生:有“”记号。

    老师解释“波音”:从本音出发向上波动一个音再回到本音。

    举例:2——2学生唱一唱;老师指出跨小节切分音,请学生来想一想这个音唱几拍?并划拍唱一唱

    4.学唱乐谱

    1)根据音高来模唱旋律。

    2)齐声划拍轻声唱旋律。

    3)师生接口唱乐谱;注意:波音的演唱,跨小节切分音的节奏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演唱乐谱。

    4)分小组来演唱歌谱,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唱得最好!

    5.学唱歌词

    1)先听音乐

    2)再跟琴轻声演唱歌词。注意:衬词的演唱。

    3)学生来排练这首乐曲,能够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

    提示:可采用齐唱、领唱、分组唱、轮唱等形式。

    4)请学生自己选取演唱形式来试一试,看看表演效果如何。

    5)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3212—”太阳出来罗

    学生自己进行排练,并进行表演。

    四、巩固练习。

    教师说明要求

    1、请学生自己选取演唱形式来试一试,看看表演效果如何。

    2、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3212—”太阳出来罗。小结

    五、教师总结本节课资料。

    喂出来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联想和想象的习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2.结合人们处理垃圾的现实情况,真正的感悟,理解文章的主题,探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的方法。认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懂得珍爱环境等道理。

    3.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4.简要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想象奇特的艺术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民族主义诗人惠特曼说:“大地给予所有人的是物质的精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是啊,在现代人心目中,大地,乃至江河湖海、大气层是大大的口袋,是深不可测的黑洞,人们可以尽情地把生产生活中的污秽倒入其中,然而,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吗?科幻小说《喂——出来》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观看人类大肆破坏环境的图片,看漫画,谈感受。

    三、科幻小说简介

    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的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科幻小说。

     四、关于小说和微型小说

    1.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环境、情节

    2.小说情节的四部分组成是: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小说根据篇幅长短分为几种类型?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五、作者简介

    星新一,1926年9月生于日本东京。现代小说家。他是日本著名的微型小说家。由于他的微型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遥遥领先,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六、前提测评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哂笑shěn 牟取móu 众目睽睽kuí 棘手jí 铆钉mǎo 贪婪lán 履行lǚ

    2.解释下列词语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七、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复述故事(注意小说情节)

    2.文章中写了几种人?各有什么表现?和生活中的人是不是相像?

    3.文章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八、讨论本文中心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明确: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九、初步探究

    1.故事真否?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有生活的真实性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环境保护问题。

    3.洞是真的无底吗?

    表面无底,其实未必。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4.洞是比喻什么?

    人类生存的土地。

    5.作者要说的道理是什么?

    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

     十、深入探究

    1.小说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

    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2.小说中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第二处照应文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

    3.小说中写了几类人?这些人有何共同点?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10类:无知的村民、忧患的老人、贪利的村长、新闻记者、自以为是的学者、唯利是图的商人、不谋其政的政府官员、订了婚的姑娘、警察、犯罪分子。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

    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十一、拓展延伸

    频道小编推荐: |

    喂出来课件 篇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 第五单元多彩的乡音之《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歌的产生、分类及风格特点,启发学生热爱民歌;

    2、学唱简谱及乐谱中出现的“波音”、“连音线”等乐理知识;

    3、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并引导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懂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明白我们幸福的生活是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

    二、教学重点:

    学习简谱,及“波音”“连音线”这些乐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民歌的分类和演唱风格特点;

    2、学唱歌曲,并能够结合山歌风格特点演唱,注重对同

    学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民歌”主题:

    中国,地大物博,富源辽阔,我们有万里长城,我们有长江黄河,56个民族团结一家、安定祥和,因为受生活地域性和风俗人情的影响,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唱风格,我们把各民族间带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歌曲称为“民歌”。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各个地方民歌的不同风格吧,好吗?(好)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了哪些地方的民歌??

    你们了解民歌的具体分类吗??

    二、了解“民歌”种类,分享民歌:

    亲爱的同学们,中国的民歌按照体裁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1、劳动号子:

    同学们,我们从这种类型的名称中就可以得知,劳动号子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服务于劳动的歌曲。它的音乐大多坚实有力,粗犷豪迈,歌词一般比较简单,但节奏感强,劳动者可以随着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性。也是在民歌中产生最早的一种。

    比如:民间的“打夯歌”、“划船歌”等等,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同学们模仿“打夯歌”互动。

    2、山歌:

    山歌是产生于山野劳动和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较为热情奔放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代表作品有:陕北的“信天游”、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等。老师给你们唱一段陕北的“信天游”好吗?

    教师范唱:请同学们讨论山歌的特点。

    3、小调: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这种类型是流传最广泛、普遍的一种形式。小调歌曲大都抒情细腻、婉转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江苏等地的“茉莉花”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教师带领学生齐唱《茉莉花》,感受小调的特点。

    三、学习新知,学唱新歌:

    1、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简单了解了不同种类的民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同学们请你们听听这属于民歌中的哪一个种类?

    教师范唱,请同学们讨论属于哪种?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这样判断的?(积极表扬同学们的大胆判断,教师予以补充说明,)

    2、从歌词上分析歌曲:

    同学们,我们先来朗读一遍第一段歌词,感受歌词中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习惯。(教师视唱无衬词的旋律,指出“衬词”虽无实在意义,但却起到更好表达山中樵夫豪迈、自由的性格特征。)

    3、从旋律上学习歌曲:

    亲爱的同学们,刚才通过歌词语言习惯,我们已经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热情与豪迈之情,那现在我们再通过聆听来感受歌曲旋律的热情、豪迈、自由。(播放原唱)

    4、从节奏上学唱歌曲: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首乐观豪迈的歌,你们想来学一学,感受山歌的无穷魅力吗?教师逐句教唱歌曲简谱,注意教学重难点:

    A、波音:“”(又叫涟音)由主要音开始,很快进入上方邻音,又立即回到主要音,叫做“波音”。

    B、连音线:“ ”连线划在两个相同音高的音上面叫连音线。告诉我们:在演唱时,要将两音的时值加在一起。

    (拓展:当连线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音高的的音上面时称“圆滑线”,要唱奏的圆滑、连贯。

    5、填入歌词:

    教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教学重难点,下面的歌词请同学们自学。

    6、认识农具,情景剧表演: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农具吗?(出示:扁担和斧头)请同学们想象我们就是到山上砍柴的樵夫,我们应该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同学们想一想,一会我请一位同学上前面表演。(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总结学习内容)

    四、升华同学们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山里的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辛苦吗?可他们还唱着豪迈、热情的山歌,我们可以看出樵夫们身上怎样的品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歌词最后一句说: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不愁穿,说明什么??(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要我们通过自己的说手来创造的,培养学生以音乐为伍,与音乐为伴的乐观主义精神)。

    颍上县杨湖镇中心小学刘昌远

    2010年11月2日

    喂出来课件 篇4

    1.作者为什么幻想出这样一个洞?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这个洞正是人们幻想的集中和极具讽刺性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将废气废水废物排向天空、海洋和大地,正是以之为“洞”,依赖于它们的广袤和深邃。这种行为反映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苟且心理。

    2.这个关于洞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本单元《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旅鼠之谜》三文谈一谈。

    示例:

    ——洞照单全收(“这个洞却来者不拒,把所有的声音都一股脑儿地吞了下去”“看上去,这个洞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如数返还,它并没有变本加厉地报复人类,只是效仿金庸笔下的武学世家慕容氏,以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手法将人类给它的一切倒将出来而已。可见造成这一切的都是人,正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所述,人是这一切生态劫难的起因,而最终必得承当一切后果。“人的介入”已经成了一种可怕的力量,一个可怕的预警,自然界是否早已“谈人色变”?

    ——洞始终静默不语,静观其变,但是表面的宁静背后物质和行动都在积聚,渺小幼稚的人类对那个饱和的临界点懵然无知,对自然的伟力毫无敬畏。诚如《敬畏自然》一文所言,“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根本没有资格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人与自然本来一体,破坏自然环境无异于自戕。

    ——旅鼠尚且知道本能地进行种群发展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以求在自然中维持相对平衡,保证物种的生存;人作为高等智慧生物,若不自省自知自控自觉(“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不是太可悲了吗?

    ……

    喂出来课件 篇5

    【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中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读课前导学或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内容:

    (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

    2、学生简介作者:

    3、检查预习、默写生词: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说说标题“喂──出来”的意思:

    2、讨论本文中心,完成课后练习二: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⑴ 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⑵ 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⑶ 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⑶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三、合作探究

    1、小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时的疑难问题,关键处全班或教师协助解决。

    2、结合课文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

    ⑴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⑵ 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

    ⑶ 科幻小说的三要素:科学、幻想、小说。

    3、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四、想像训练

    1、想像指导:

    (丰富的想像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充分展开,用具体情节去加以充实)

    2、就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说结尾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或一篇科幻小说:

    (以下几题中可任选一题)

    1、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200字;

    (适合于表达能力较差者)

    2、《×××的黑洞旅游》,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日记形式写;

    (适合于想像能力较丰富者)

    3、自拟题目以新颖的形式写一篇警示人类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适应于写作能力、想像能力均佳者)

    教师可引导这些同学上网查阅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常识。

    喂出来课件 篇6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学习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二、学生字

    1、接龙读会认字和会写字并组词。

    2书写“彤、霞”,小老师教笔顺写。

    三、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逐段读,正音。

    3、自由朗读,注意标点和语气。

    4、指名朗读,评点标点、语气。

    当学生朗读不够到位的时候,老师做范读,也可请愿意一试的同学朗读。

    5、小组之间互相读。(删掉)

    6、男女生比赛读。

    7、试着背诵。

    【这节课我带着大家一起读书。从“读准、读顺”到“从读中传达作者的快乐”,孩子们读得很充分;时间宽裕,孩子们读得很从容,而且看得出来,孩子们比较享受。最后七分钟试着背诵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孩子能够达到背诵。】

    喂出来课件 篇7

    游戏名称:

    把爱说出来

    游戏简介

    把爱说出来是一个很温馨的团队建设游戏,同事间一起工作,相互帮助,有时忙碌的工作让我们没有认真的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谢,这个游戏能很好的释放和沟通感情,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很不错,也可以作为企业年会游戏。

    游戏人数:

    5~10人为佳(最好能有情侣参加)

    游戏道具:

    一个小礼品

    游戏规则

    首先,参加游戏的`人员围成一个圈,年会游戏的话可以面向观众,然后,主持人宣布游戏开始,并将一个小礼品随机交到一个人手中,这个人需要将该礼品转交给另一个参加游戏的同事,并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比如:感谢某某同事对自己的帮助,然后礼品将继续传下去,限时3分钟,时间到时礼品在谁手中,这他将得到这个礼品。

    注意:为了达到游戏的理想要求,主持人有权否定参加者的理由,比如理由太过简单或与别人的重复。如果出现两人重复的相互转送礼品,主持人也要制止。

    喂出来课件 篇8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科幻小说相关知识;2、把握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题。3、增强环保意识,激发探索、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题。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主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同学看过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吗?是否喜欢小魔法师哈利.波特呢?其实,这一系列电影都是有科幻小说改编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科幻小说,下面请大家翻到15课《喂——出来》。首先请大家结合课本下脚注释了解作者概况(教师同时播放幻灯片补充),接着我们一起来了解“科幻小说”的相关知识(播放幻灯片),了解完相关文学常识之后,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奇妙的世界。(2)走进作者:星新一,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星新一的作品庞杂,除科幻小说外,还写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和随笔。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恶魔天国》(短篇集)、《人造美人》(短篇集)、《声网》(长篇)和《梦魔的标靶》(长篇)。(3)背景介绍:20世纪中后期,由于之前一个多世纪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的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同时人们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对此,作者创作此篇科幻小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对人类做法、思想、道德的探讨和思索。(4)科幻小说知识:科幻小说是指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科幻小说包含“科学”、“幻想”、“小说”三个要素。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科幻小说之父是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海底两万里》),我国科幻小说作家是高士其。二、速读课文,明确字音、词义。1、给下列紫体字注音哂()笑、牟()取、众目睽()睽、棘()手铆()钉、贪婪()、履()行2、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哂笑:讥笑。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牟取:谋取名利。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不断出现。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三、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根据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为文章划分层次,并试着复述故事情节。开端(1~23):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发展(24~38):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高潮(39~50):新奇公司,尽收垃圾(填洞)结局(51~56):石头飞出,危机初现(洞满)基本情节:一阵台风过后,小庙到了,人们发现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这个洞被卖给一个商人专门用来倾倒垃圾,最后垃圾飞回来了。四、问题探究1、小说中人们对这个洞有哪些反应?这个洞最终被用来作什么?(1)警察:记者:学者:村民:商人:补充“胆小怕事的老人”:“沉浸在眼前的美好生活中眯着眼睛洋洋得意的工人”:2、这个洞最终被用来做什么?3、想一想,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后又会怎样?小说结尾有何特点?明确:叫声和小石头都是从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来的。过去丢进洞里的东西都将出来,让这座城市的居民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这篇小说的结尾采用徇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种下的苦果,谁亲自去品尝”的观点。4、这个洞代表什么?洞:代表人类生存的土地。5、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提示:城市的废物排放到哪里?)人们一直把海洋,大气看作是深不可测的洞,随意向它们排放废物、污水和废气,以为这样做能让垃圾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一种苟且心理,作者假想出这个洞,是为了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为了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将遭到灭顶之灾。6、文中两次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第一次照应文题,为下文作铺垫,引发下文情节。第二次照应文题与前文,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7、小说以“喂--出来”为题有何用意?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五、讨论小说的主题(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但是回声终究传出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启迪:学习了这篇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小说,你领悟到哪些道理?明确:“喂——出来”这一题目富含哲理,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积累最后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不断积累之后,量变引起质变,结果就“出来”了。因此,我们平时应注意及时纠正小错误,多做正面的事,少做负面的事。六、课后作业:1、针对身边各种自食恶果的现象,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建立美好家园,我们应该怎么做?试提三条建议。

    喂出来课件 篇9

    课题:幂的运算的小结与思考

    教学目标:

    能说出幂的运算的性质;

    会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并能说出每一步的依据;

    能说出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能用熟悉的事物描述一些较小的正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通过具体例子体会本章学习中体现的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渗透转化、归纳等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证明规律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系统梳理知识:

    幂的运算: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幂的除法:(1)零指数幂(2)负整数指数幂

    请你用字母表示以上运算法则。你认为本章的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例题精讲:

    例1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①(-x)2=-x2,

    ②(-x3)=-(-x)3,

    ③(x-y)2=(y-x)2,

    ④(x-y)3=(y-x)3,

    ⑤x-a-b=x-(a+b),

    ⑥x+a-b=x-(b-a).

    解:③⑤⑥成立.

    例2已知10m=4,10n=5,求103m+2n的值.

    解:因为103m=(10m)3=43=64,102n=(10n)2=52=25.

    所以103m+2n=103m102n=6425=1680

    例3若x=2m+1,y=3+4m,则用x的代数式表示y为______.

    解:∵2m=x-1,

    y=3+4m=3+22m.=3+(2m)2=3+(x-1)2=x2-2x+4.

    例4设<n>表示正整数n的个位数,例如<3>=3,<21>=1,<1324>=2,则<210>=______.

    解210=(24)222=1624,

    <210>=<64>=4

    喂出来课件 篇10

    教学内容: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授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川民歌,能够在两首音乐的对比中感受句式、情绪和乐器音色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利用欣赏和试唱体验等方式聆听乐曲,知道管弦乐的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圣管弦乐的初步认识并对其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两首乐曲的对比体验、分析

    教学难点:

    对此类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到陕西聆听了一首激情高昂的山丹丹,本节课教师带着你们到四川去玩一玩,你们可知道,四川方言中,他们的口头语说的最多的都是什么吗?”

    “对了,就是噻”,不信,现在教师就用一首歌来告诉你们。

    二、新课教授

    1、出示《槐花几时开》的歌词。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

    手把栏杆噻,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

    哎!我望槐花噻,几时开哟喂。

    2、聆听《槐》,让学生划分乐句。

    3、教师尝试教授学生演唱歌曲,对歌曲留下印象。

    4、引出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对两首歌曲进行对比。

    《槐》《太》

    情绪储蓄、优美热情、强悍

    乐句四个两个

    音域宽窄

    5、出示管弦乐演奏《槐》。告之乐器分组,并进行聆听,听到乐器组变化时举手示意。

    (1)双簧管

    (2)圆号

    (3)长滴

    (4)小中大低音提琴

    (5)英国管

    6、聆听《太》

    (1)弦乐、圆号

    (2)长、短笛,单双簧管

    (3)大管、长号、大、低音提琴

    (4)长笛

    (5)长、短笛,单双簧管与乐队

    三、教师小结,总结歌曲与管弦乐的区别与特色。

    民歌:突出地方文化与特色

    管弦乐:彰显大气,音色更为丰富。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接触四川民歌,基本都能完成欣赏任务。

    在聆听管弦乐曲中,大多数同学对个别乐器的音色无法分辨,这说明平时对西洋管弦乐器了解和知道的较少。

    缺乏多媒体展示,应由学生在一定音乐知识的积累下才能将欣赏课上的更好。

    喂出来课件 篇11

    内容创新:

    教材的文本内容是篇习作例文以及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色、香、味、形。这是本次习作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以及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建构真实性问题,制作家乡的美食网页;促进合作与分享,设计商讨计划、研讨信息处理、实践操作等活动;营造支撑性环境,民主协商,相互激励。丰富学习内容,加强习作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理念:

    把作文过程还原为儿童的生活过程,激发实际需要,让儿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向学习写作的共同体。

    教学板块:

    第一板块

    一、任务驱动,激发需要。

    1.(打开学校的网站,预先设置《家乡的美味》的频道,但没有具体内容。)同学们,你看这个频道是空的,负责学校网站的老师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想把自己的作品留在这上面。

    2.同学们,我们可以分哪些栏目呢(组织讨论)

    3.根据学生的讨论,共同商定栏目。(讨论栏目实际上就是指导选材。例如在我班,经过讨论商定,可以设置:天目湖沙锅鱼头、溧阳白芹、长荡湖绒毛蟹、溧阳板栗、溧阳竹鸡、溧阳三黄鸡、竹箦风鹅等七个栏目。)

    设计依据与意图:学习需要是自主学习的逻辑起点,激发或唤醒需要是儿童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前提。这里采用任务驱动、成就激励策略,目的就是变习作为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合作学习,引领方法。

    1.根据学生的选材分组。(如果某一美味选的同学特别多,那么多分一两组,确保每组四人。)并分别命名为鱼头一组、鱼头二组、竹鸡组等。看看哪一组的作品会成为点击率最高,最令人自豪的作品。

    2.分组合作。讨论问题:我们怎么介绍家乡的这道美味首先给1分钟时间独立思考;接着明确合作要求:每人均要发言,但均不超过1分钟,一次发言时间不足可第二次发言;然后再确认组内分工。

    主席:负责小组活动的分工与组织,并计时。

    记录: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与设想。

    汇总:负责小组讨论的汇总与汇报。

    绘图:负责把小组的讨论的设想绘制成网页草图。

    3.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小组汇报,引导归纳介绍形式与内容。(一般来说,介绍形式主要是图文结合,但具体结合的方法可能有两种:连环画式和以文为主插图为辅式;主要内容一般有美食的原料、烹饪或制作的各种方法或过程、美食的色香味形、美食的功用与价值、人们的评价或感受等。)

    汇报之后,教师以在这些内容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呢为问题,引导确定重点:美味的烹饪或制作以及色香味形。

    4.以上内容你都了解吗还有哪些不了解怎么办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方法。一般方法有查阅资料,包括搜集图片、动手烹饪或制作、再次观察与品尝、采访调查。

    5.指导各小组讨论制订行动计划并提醒要围绕重点内容展开。以观察与品尝为例,指导写清计划的每一项内容。然后学生提问,教师组织集体讨论解答。

    观察与品尝:由谁负责与家长沟通并安排,初定时间与地点,各自确定观察重点(色、香、形或烹饪过程),如何交流品尝感受(可分主席、记录、汇总等角色)。

    6.组织交流各小组行动计划,教师引导赏析并提出修改建议。着重指导如何在一周后作文课上的分工汇报。

    设计依据与意图:构建交往与合作的平台是走向学习写作共同体的基础,因此教学着力于指导儿童如何合作、如何搜集信息、如何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也商定了写什么,重点是什么。这丰富了本次习作教学的内涵,也加强了习作教学的教育性。

    第二板块

    一、激励成功,话说美食。

    1.教师再次打开学校网站的家乡美食的频道(预先设置了网络投票栏目,点击投票前是每小组的名称),说:我们小组合作的成果即将展示在全校学生的眼前,在把作品发上去之前,我们再来讨论讨论如何才能做得更出色

    2.请各小组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要介绍的美食,或者为自己要介绍的美食设计一句广告语。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听,听完后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并用一句话赞美他们,或者说一句因受到启发而新想到的广告语。

    3.选择两至三个小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抓住美食的特点来处理信息。

    在搜集信息的处理方面,总体上指导筛选、组合的办法。如当遇到许多类似信息时可采用比较优选法等。重点进行网页主要文章(习作)的指导,如可用名家最为精彩的一两句话作为题记,或用一则新闻或一个故事作为开头,也可以部分引用别人的评价等等,还可以引用贴切的诗句来介绍美味等等。但名家精彩语句或诗句的引用等均要抓住你介绍的美食的特点,如天目湖沙锅鱼头可抓住鲜、溧阳白芹可抓住嫩。

    4.分享优点,共同讨论主要问题。(一般问题有两个,一是过多地引用搜集到的别人文本的信息,缺少自己的创造;二是如何把烹饪过程和美味的色香形味写具体,写得诱人。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根本问题还是如何把重点写具体。)

    设计依据与意图: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资源,儿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自然应着力于唤醒激励、促进分享、引导自我教育。

    二、例文引路,学写美食。

    1.如何把美食的烹饪或色香味形写具体呢

    2.根据学生的讨论,出示例文片断,思考:他是怎样写具体的

    片断一:鸭血粉丝汤味儿好,看相也好。晶莹的粉丝浸在米黄色的汤里,一块块红润的如玛瑙般的鸭血,亲热地依偎在黄色的油果旁,绿色的香菜、褐色的鸭肝,泛白的鸭肠散落其间,多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油画,让人垂涎三尺!

    片断二:鸭血粉丝汤做法很简单:来了客人,随手抓一把洗净的粉丝放入竹制的漏勺里,在热汤里来回地晃动,烫上一两分钟。将烫熟的粉丝倒进碗里,再捞出些鸭血和油果子,加上汤水,撒上切好备用的熟鸭肠、鸭肝、香菜,喜欢吃辣的客人还可以浇勺红红的辣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鸭血粉丝汤就做成了。(根据苏教版习作3的例文《鸭血粉丝汤》改编)

    3.组织学生讨论,并根据学生的讨论概括要点:(1)发挥想象写色香味形,(2)抓住一连串动作写做法。

    4.结合自己选择的美食特点,选择一个内容,各自写一写。

    5.先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倾听、赞美、谈启发以及学习共同修改。

    三、回归整体,完成创作。

    1.各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素材讨论网页主要内容。根据小组讨论帮助分工,每人均要创作主打文章一篇,然后优选组合,并共同讨论修改,署上四个人名字。另各自分工创作广告语、选图配文、输入排版与修改。

    2.完成后再次浏览分享,并要求各组互相留言。赞美的语言直接发布在网上,有关建议用小纸条传给其他小组,教师分组指导。

    设计依据与意图:学习共同体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与保障,学生在民主氛围中相互合作各司其职,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把做出来的写出来,把写出来的做出来,并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或关注。

    喂出来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 理解“喂——出来”的标题含义与作用;

    2、 理解故事内涵;

    3、 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涵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一)读题导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日本现代作家星新一的一则幻想故事《喂——出来》(课件展示)。这个标题怎么读,老师叫一个同学试试看。

    学生读,并说出理由。

    (明确:本文利用课文内容做标题,两处的读法是不一样的,第一处是青年人对洞喊,是用来探测洞的深浅的,应该用一种觉得好玩的、调侃的语气语调读;第二处是洞对人类的报复,

    应该用一种奇怪的语气读。)

    2、教师提问:标题有什么含义与作用?

    (明确:这原是年轻人的一声叫喊,过了很久了才传出来,使我们想到了进去的物质与精神的垃圾,进去的都将要出来。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漠视环境,否则人类毕竟自食其果,遭到灭顶之灾。这里也设置一个疑问,待到补写结尾处揭开。)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提问:这则星新一的幻想故事写什么?

    学生默读并回答,教师简要评价。

    (教师明确:写一个深不可测的洞,任劳任怨地帮助人们处理垃圾。最终,人类受到了洞的报复。)

    2、教师提问:故事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教师板书:(略)

    (洞 见洞 察洞 填洞 ? 设置一个悬念补写结尾处解开)

    (三)探究内涵

    1、探究“洞”的本义:

    教师提问: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洞,请说明理由。

    用“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洞,因为_________________。”说话。

    要求:用课文里的关键词语或语句回答,在课文找到相应的理由。

    2、 探究“洞”的象征义:

    教师提问:它仅仅只是一个洞吗,还有什么深层含义?

    用“”这还是一个____________的洞,因为_______________。“说话。

    要求:发挥想象力,说出精神领域的“洞”,并作一点解释说明。

    (四)补写结尾

    1、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

    2、展开想象,从故事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

    引导学生比较续写的与原文的结果,哪一个要好?

    (明确:原文的结尾更有余味,引人思考。注意前面设置的悬念要在这里适时适当抖开。)

    (五)挖掘主旨

    这则故事通俗易懂,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这样几种意见,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1、 敬畏自然;

    2、 人性的弱点;

    3、 因果报应。

    (教师明确:作品的主题应该可以多角度理解,不是三选一,列出来只是降低难度,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主旨,并板书: 洞见 洞察 洞彻 洞晓 洞若观火等形成完整板书。 )

    (六)走出文本

    学习了这则故事以后,你获得了什么启迪?你想对人类说什么,想对星新一说什么?

    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1、 继续完成结尾,并修改写在作文本上。

    2、 课外阅读星新一的科环小说。

    教学板书:

    喂——出来 星新一

    见 察 填 ? 洞 洞 敬畏自然

    洞 洞 洞 漏 若 人性弱点

    观 因果报应

    洞 洞 洞 洞 火

    见 察 彻 晓

    喂出来课件 篇13

    .情景设置:

    1.实例P46

    数的世界充满着神奇,幂的运算方便了大数的处理。

    2.引例P47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穿行1年的距离称为1光年。

    请你算算:

    ⑴.1年以3107s计算,1光年约是多少千米?

    ⑵.银河系的直径达10万光年,约是多少千米?

    ⑶.如果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1000km/h,那么光的速度是这架飞机速度的多少倍?

    3.问题: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102s,光的速度约是3108m/s,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问:108102等于多少?

    (其中108,10是底数,8是指数,108叫做幂)

    板书:同底数幂的乘法

    二.新课讲解:

    1.做一做P48

    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定义中去,进而得出结果,如果学生有困难,不妨重点强调一下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an=a﹒a﹒a﹒﹒﹒a

    n个a

    2.法则的推导

    当m、n是正整数时,

    am.an=(a﹒a﹒﹒﹒﹒a)(a﹒a﹒﹒﹒﹒a)

    m个an个a

    =a﹒a﹒﹒﹒﹒a

    (m+n)个a

    =am+n

    所以am.an=am+n(m、n是正整数)

    最新仿写课件(热门12篇)


    编写教案和课件是作为老师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必须要有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课件。教案的规划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编辑为您准备了“仿写课件”的相关资讯,相信您阅读之后必定会有所收获!

    仿写课件(篇1)

    (学完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

    师:石榴是怎样长大的?

    生: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师:那可不可以这样说石榴一天天成熟,一天天长大?

    (学生一下子举起了好多小手)

    生:不可以。因为石榴要先长大,再成熟。

    生:石榴像我们一样要慢慢地长大,再渐渐成熟,不能先熟再长的。

    师:你们说得真好,真爱动脑筋。那怎么知道石榴成熟了?

    生:石榴先是青绿色的,然后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这样石榴就成熟了。

    师:(出示一句话: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请你们读读这句话,与课文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吗?(生自由读句子)

    生:青中带黄和黄中带红两个词语交换了一下。

    师:那这样写是不是也可以呢?

    生:不行。因为石榴先是青绿色的,长呀长呀,就变成青中带黄。过了一段时间,又变成黄中带红。

    生:青绿色的石榴不会先变成黄中带红,再变成青中带黄的。它要由青渐渐变成黄,再由黄渐渐变成红,所以不能把这两个词语调换。

    师:是啊,你说的对极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用词如此准确,这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生齐:喜欢!

    师:谁来说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指名说)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能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成熟过程说给大家听听?比比谁说的最连贯,最恰当。(边说边出示: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水果图片)

    (分四人小组讨论,再指名说,学生评价。)

    (说后学生仿写)

    【自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着这个原则,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词语换位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细读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由于学生都爱吃水果,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可谓是顺理成章,好多学生说的语句非常连贯,用词也很准确,效果较好。这也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仿写课件(篇2)

    我们的手,是管道,

    在老师和我们之间

    传送着老师脑海中的智慧之水,

    我们就像春天的小树苗一样

    在智慧之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我们的手,是宇宙飞船,

    从地球向外星球发射出去,

    又传递回来,

    让星际间的友谊,

    越来越深厚。

    我们的手,是枪弹,

    在眼神与眼神之间

    破坏着,冲击着,

    点燃了暴力的火焰。

    我们的手,是鲜花,

    在演唱会上,

    不停地挥舞,

    为歌手们送上最热烈的赞美。

    我们都是小诗人创编《我们的手》

    我们的手

    西渡

    我们的手,是电线,

    在爸爸和妈妈之间

    传递着光,

    让他们的幸福像灯一样明亮。

    我们的手,是桥,

    跨越海洋,

    在陆地和陆地之间

    传递彼此的问候。

    我们的手,是船,

    在心灵和心灵之间

    托起洁白的帆。

    我们的手,是小鸟,

    在星辰和星辰之间

    快乐地飞翔。

    仿写课件(篇3)

    仿写的错误类型及解答技巧于立英

    仿用句式题小巧而富有活力,涉及面广,可涉及语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像创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未来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走向。

    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仿用句式试题出现在全国Ⅰ卷、天津卷、辽宁卷、福建卷、浙江卷、湖北卷、江苏卷、宁夏海南卷。仿用句式仍与修辞结合紧密,尤其是比喻和排比,比喻甚至细化到本体、喻体。提供的例句大多数语句优美,有意蕴,话题或材料大多数充满哲理,思辨性和说理性较强。由此可以预测,这个考点仍是全国各地高考的必考点。“仿用句式”仍是考查热点,表现形式更加灵活,思维强度加大,与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不会改变。预测不会像过去那样将修辞格细化,开放性会加大。

    仿写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但得分情况并不好,往往出现一些错误,让人感到遗憾,所以防止仿写错误是一个难点。如何防止仿写错误?

    一、要弄清仿写错误的几种类型:

    只有弄清导致仿写错误的类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错误。

    1、话题游离。仿写的例句往往有一个中心话题,我们要在把握这个话题主旨的基础上展开联想,选取材料,才会符合要求。

    例:在下文横线上,根据提供的句子仿写。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错,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讲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例】诗人作诗,洋洋洒洒,感情挥洒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讲课,循循善诱,讲解深入浅出,让学生如坐春风。

    【剖析】例句中,无论是“画家画花”的“留些天地”,还是“音乐家演奏”的“无声胜有声”都体现了“空白艺术”,所以下文也应遵循这个主旨要求。

    【答案】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己欣赏;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应对策略】审主旨内容。任何一句话或一段话都有一个中心,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旨,做到内容一致。尤其是“嵌入式”、“续写式”仿写更要注意所给语句或语段的中心主旨,对于一些中心句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的例句主要内容是“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就交待了语段的中心。

    2、句式结构不一。仿写重在句子结构上有一定的限制。无论是句式形式,还是句子内部语意关系都必须一致。

    例:仿照下面的句子格式,任写一种事物。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误例】父亲额头上淌着汗水,噢,那是辛勤的汗水,那难道不是父亲辛苦劳作的见证吗?

    【剖析】例句的格式是“事物+否定+想象”,而且后一个分句采用比喻的形式,而误例没有做到这些,还在最后用反问句式,不符合句式要求。

    【答案】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应对策略】审句式结构。这种题型大多要求句式一致,那就要看例句是何种句式:是复句还是单句。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相一致。对于例句中一些起到关联或结构作用方面的连词、助词、介词,仿句中最好保留。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的例句是: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应按“如果没有没有哪里会有?”的形式进行仿写。

    3、修辞不恰当。仿写试题一般都涉及修辞的使用。不但要用上修辞格,还要用的恰当,紧扣题意,达到较好的效果。

    例: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__________;真诚____________。

    【误例】真诚犹如一颗渺小的尘土,它带领我们漫游天际;真诚如同一道溪流,激情就是溪流中的鹅卵石。

    【剖析】运用比喻,必须符合比喻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语意相联系,必须表达一定的内容。例句中将“人生”比作“爱出谜语的顽童”下面接着就说“爱出难题”的特点,将“人生”比作旅行,理解是前进的火把,说出了理解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而误例中草药第一分句比喻不成立,第二分句解释不搭配。

    【答案】真诚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应对策略】审修辞格式。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对《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常用的八种修辞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八种修辞是比喻、比拟、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如修辞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4、格调不高。仿写句式除上述要求,还要求立意高远,有一定的神韵趣味,有哲理和启发性。

    例:仿照下面的句式,以“金钱”开头,重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金钱,能买来佳肴,买不来胃口;能买来书籍,买不来知识。

    【误例】金钱能买来媳妇,买不来真心;能买来文凭,买不来知识。【剖析】虽然句式是吻合的,但还要看立意的格调,“买媳妇”、“买文凭”本身都不合法。

    【答案】金钱,能买来玫瑰,买不来爱情;能买来贺卡,买不来友谊。【应对策略】要做到仿写的句子格调高雅,一定要考虑例句的风格,要做到仿写与例句的风格一致。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有意蕴,有哲思。

    二、明确答题思路:一定二仿三连

    第一步:确定对象(如仿句的主语、喻体等)。以1998年的题为例,原题是: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不超过60个字)

    这道题所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仿句要求以“时间”开头,主语已加以限定,则确定的对象为喻体。可确定的对象有:清风、细雨;清泉、流水;良药、利刃确定的每一组词时要本着“就近联想”的原则,就像例文中的“梯子”和“钥匙”一样,不能相距甚远。

    第二步:遣词仿写。根据审题信息,例句的内容是描写书籍的作用,则仿句的内容是要描述时间的作用,根据本体和喻体相通这一特点,仿写出的语句有:清风能吹散愁云,细雨能洗去杂质;清泉能洗涤污垢,流水能冲走痛苦的回忆;良药能减轻伤痛,利刃能切除毒瘤

    第三步:连贯语句。根据句式一致,把以上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几句话。

    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淡心灵上痛苦的回忆。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上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三、检查验证、融会贯通

    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在考试中,如果能做到审题、解题、验证三者相结合,那么“句式仿写”这种题的解答就能万无一失了。

    仿写课件(篇4)

    森林的夜,静悄悄的,弯弯的月亮挂在空中,星星眨着宝石般的眼睛,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突然,各种动物纷纷向森林中央一棵大树下的水池边奔来。他们要在这里参加第一届森林音乐舞蹈晚会。寂静的森林一下子喧闹起来了。

    所有动物都到齐了,大家焦急地等待着演出。这时穿着淡紫色彩裙的百灵小姐,拿着红色喇叭花话筒宣布:现在演出开始,第一个节目是大尾巴舞。话音刚落,两只褐色小松鼠走进场,翩翩起舞。只见那毛茸茸的大尾巴突上突下,忽高忽低,惹人发笑。大白桦树发出沙沙的声音为松鼠伴奏,小草也被这美妙的舞姿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摆动起腰肢。大尾巴舞结束了。第二个节目是青蛙大合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青蛙起劲地唱着,大家也有节奏地鼓掌

    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继续着,下面轮到小白兔吹横笛。只见他拿着一支紫色小笛,从容不迫地走上舞台。一曲《欢乐的夜晚》开始了,那宛转悠扬的笛声仿佛与鲜艳的花朵,皎洁的月光一起弥散在含有花香的夜色之中,大家立刻安静下来了,听得入迷了。青蛙和松鼠感到自愧不如,大象伯伯愣愣地摆着大鼻子,小猴兄弟痴痴地晃着长尾巴,小龟和蜗牛都把头伸得长长的,猫头鹰大叔的眼睛睁得更大了,就连调皮的小鸟也停止了叽叽的叫声,一动不动地让妈妈给他们梳顺羽毛。天真的小狗忘掉了一切,靠在长颈鹿大婶的身边,用心地聆听这优美的音乐随着笛音的转换,一会儿像江河翻滚,一会儿像山泉潺潺,一会儿又像是鸟语花香,如入仙境。小白兔合上了双眼自我陶醉在优美的笛声中。大家都陶醉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直到曲子吹完,大家才好像突然醒悟过来,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在森林中回荡。

    演出结束了,回家的路上,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小白兔平时光贪玩,又那样骄傲,这次笛子却吹得那样好,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小白兔的知心朋友长颈鹿大婶说:你们不知道,上次小白兔和乌龟赛跑,吃了骄傲的苦头,他就变得谦虚谨慎了。为了练好笛子,它向百灵鸟求教,又请大象指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中午不怕太阳晒,夜晚不怕蚊子咬,苦苦地练了一年,才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啊!听了长颈鹿的话,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天才出自勤奋!他们下决心要向小白兔那样勤学苦练,争取下次得第一。

    啊,这是一个多么欢乐的晚会,难忘的晚会啊!

    仿写课件(篇5)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仿写的概念、类型、考点。

    2、了解近几年高考仿写题的题型特点、考查范围。

    3、学习仿写的基本方法,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哲学思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典型例题,总结仿写基本规律;训练精选习题,掌握仿写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

    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创

    新精神。

    2、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掌握仿写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方法,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

    1、40分钟内如何提高每位学生的仿写水平。

    2、仿写基本规范的讲析与训练轻重的处理以及由此产生的课堂氛围的把握。

    课 时:1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导学训练

    一、导入新课

    导语: 一位哲人说过,伟大的创造来源于学习和模仿。生活中的模仿现象可谓不胜枚举。鹦

    鹉学舌是模仿语言,“变色龙”是模仿颜色。人类羡慕飞鸟展翅翱翔发明飞机,惊叹蝙蝠声纳系统发明雷达,是模仿其构造与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复习高考中屡屡出现的一个考点-----仿写。

    (一)明确仿写类型,有的放矢。

    仿句常见类型:续写式,开放式,嵌入式,话题式

    (二)总结答题方法,胸有成竹。

    典例分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仿照上面诗句,另写一段。要求:注意句式、辞格和字数相同。

    仿其形式:

    1、句式结构

    句式:假如我是…我一定…

    2、修辞格

    修辞:暗喻、拟人、反复

    仿其神韵 :主题、内容、逻辑关系??

    情感:昂扬的

    仿句方法指津:

    1、仿写要求:句式一致,修辞相同,话题统一,格调相符。

    2、仿写步骤: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分析例句,挖掘信息;拓展思维,组织语言。

    3、仿写方法:紧扣明示,不忘暗示;追求形似,力求神似;注重质地,讲究文采。 自我诊断

    仿写五忌:一忌结构不一、二忌内容不符、三忌话题偏离

    四忌修辞不当、五忌色调不高

    (三)学以致用实战化,牛刀小试。

    课堂演练

    [例1]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

    飘飘荡荡,没有方向。

    如要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

    (例2)依照例句,完成仿写。(3分)

    例句:墙角的梅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仿

    分析例句最关键,弄清题意是前提。

    句 修辞方法会运用,上下句式讲对齐。

    诀 联想想象要丰富,语句通顺重文笔。 形神兼备显情操,文质兼美仿好句。

    课后延伸

    1、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用排比句式拟写一段开头。

    (1)“爱心”

    (2)“奉献”

    仿写课件(篇6)

    《作文仿写》教学设计

    大连湾中学

    于光

    教学目标:

    1、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能在对文章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3、培养读经典作品的爱好、提高欣赏经典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教学难点:

    能在对文章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一、导语:现在距离中考仅剩20多天,想在这20多天快速提高写作能力,很多同学会认为是不可能的。但老师要告诉你不但可能,还有捷径呢!这个捷径就是仿名家名篇。

    “文学模仿”是由阅读通往创作的“桥梁”与“阶梯”,是打开创作之门的“敲门砖”。古往今来,名家效仿的名作不胜枚举:“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师承模仿的是司马相如《上林赋》: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出西陂。”;“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出自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这样看来,连大家都在模仿名人的作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模仿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仿写作文。

    一、什么叫仿写

    “模写,就是模仿写作。模仿名作家的作品,按照自己既得的生活体验(所记录的素材),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塑造自己的人物,抒发自己的意旨。

    二、如何仿写

    模仿优秀作品的结构层次、表现手法、语言句式等,但所写的从物、事件、景物、主题都应该是自己的。

    1、取其旨,叙自己的事

    他人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悟,自己也有过,但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如他透彻、准确,就可取他的旨趣,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依托,才能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之感。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

    现在请你取他的主旨,叙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2、摹其思,写自己的话

    “思”即构思,是作者在选材、布局、表达等方面的设计安排。巧妙的构思,以它的独特性、新颖性令人叹服。

    《心中的灯》男人帮助一个女人给怀里的小女孩治病,后来发现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

    3、仿其形,立自己的意借用既成文体的形式(外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写作意图。

    《坚持就是胜利》①坚持需要韧性。

    ②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③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

    以“羡慕”为话题,仿写《坚持就是胜利》的结构.以上讲的是对一整篇文章如何仿写,那么要想仿写好,仿写好语言是关键。

    4、仿其语,显自己的情

    三、如何仿写语言

    1、仿关键句

    2、仿哲理句

    3、仿优美句

    4、创造性仿写

    四、仿句注意事项: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写作手法、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五、仿写练习:《塞外的春天》

    1、对首段画线部分进行批注。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批注欣赏。看哪个小组批注做的最好。

    2、请你仿照首段的主要写法,写一段你对某一景物或景点的总体印象。

    六、作业:对尾段画线部分进行批注。

    请你以“初中生活”为话题仿写尾段画线部分。

    七、小结: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都是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而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仿写是重要的手段,是一个阅读——共鸣——沉淀——模仿——创新的过程。离开创新的模仿没有任何意义。离开了自我真情实感的仿写,只能是行尸走肉。希望同学们多读名家作品,将来成为名家,让别人来仿你的文章。

    八、板书:

    1、取其旨,叙自己的事

    2、摹其思,写自己的话作文仿写

    3、仿其形,立自己的意

    4、仿其语,显自己的情

    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叶落归根》这个电影主演是赵本山。老赵是个五十多岁的农民,他南下到深圳打工,小酒馆里,大醉的老赵向老王抱怨生活艰辛、身体衰竭,他极害怕自己客死他乡。同样大醉的老王对他说:‘你死了,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乡。’

    却因为好友老王死在工地上,决定展开回乡安葬老王之旅。

    仿写课件(篇7)

    今天清晨,气象台预告:今天傍晚有雷雨。

    这几天天气热得如同夏日一般。今天下午,天空阴沉沉的,太阳也被一团团行动着的乌云时围时放,从云隙里射出不再刺眼的阳光。我觉得天气特别闷热。一会儿,就刮起了狂风,吹得路旁的树木乱摇摆,吹得路上的灰尘、纸屑满天飞舞。到了傍晚,一道道耀眼的蓝光划破了天空,还不时传来隆隆的雷声。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房顶上还传来一阵哗啦啦的雨声。这是入秋以来第一场大雨。

    雨越下越大,还伴着呼呼的狂风。天地间的雨水像一条银色的瀑布,高高地悬挂在天地之间。雨水溅在地上,激起一朵朵透明的水花,千百朵水花交织在一起,像条用白色马海毛织成的绸缎。一阵狂风刮过,把雨水吹得如烟、如雾、如尘。雨还是一个劲儿地下,近处的小河也被雨水冲得浑浊了。渐渐地,近处的景物也变得朦朦胧胧的,眼前一片迷茫。震耳的雨声和隆隆的雷声,交织在一起,是否是在演奏一曲豪放的交响乐?

    雨渐渐地停了,太阳又挂在了西山地平线上,只露半个脸蛋,似乎在向人们说:再见。一道彩虹高高地悬挂在天空,青、黄、赤、紫、绿、橙、蓝七种颜色组成的彩虹是那么美丽,远远望去像一座天然的滑梯,又像一座通向仙境的天桥。雨后的天空也变得瓦蓝瓦蓝的,空气像滤过似的,特别新鲜,使人心旷神怡。路旁那几棵四季常青的青松,经过雨水的洗濯,显得更高大挺拔了,更苍翠碧绿了。叶子上还挂着一颗颗玻璃球般的水珠,水珠不时地滴下来,有时还滴在行人脸上和颈里,引起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真是一场好雨啊!妈妈说,这是入秋以来第一场雨,夏日的高温使大地十分干燥,这场雨让庄稼喝了个饱。听了妈妈的话,我望着田野里的棉花,原来枯干发黄的叶子,一下子变得生气勃勃了,在微风中摇晃着枝头,挺直了腰,似乎在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我可真舒服啊!

    我不由想起当地的农谚:久旱入秋一场雨,胜过三次粪水流。这句农谚的意思是,眼下这场久旱入秋的大雨,可比农民施三次肥还有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仿写课件(篇8)

    我是一本书,大自然把我写了出来又把我献了出去,带给人们自然学的奥妙。

    我是一株草,在清风中舞蹈,在阳光下欢笑;在雨中跳跃。

    我是一轮圆月,我期待额外你们不断进步,揭开我的面纱,探究我的奥妙。

    我是一朵白云,太阳给我温暖;雨水给我滋润;月亮催我入眠。

    我是一只蝴蝶,在公园的每个角落翩翩起舞,飞高飞低,供人们欣赏。

    我是一滴小水滴,从乌云密布的天幕坠落下来,点缀着碧绿的地毯。

    我是送给母亲的礼物康乃馨;我是送给情人的礼物玫瑰花;我是朋友之间的礼物百合花;我是家里摆放的装饰物,能发出清香淡雅的香味水仙花。

    我是太阳的女儿,早晨,柔和的清风唤醒了我,使我热情奔放;中午,温暖的阳光哺育了我,使我芳香四溢;傍晚,稀疏的星星与我一同玩耍,与我渐渐歇息;在夜深人静

    时,轻柔的月光扶摸着我,使我安然入睡。

    我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合着青草的拍子起舞,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我是学生尊敬老师的象征,我是姑娘头上的一件装饰品,我也是男生送给女生的一件赠物。

    我是一棵大树,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我笑得更加亮丽,秋天催我入眠。

    仿写课件(篇9)

    1、初步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这么重要的仿写,我们该如何去写呢?先看一篇例文。

    例文引路掌握要点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

    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

    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

    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

    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的三个经典句子“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领起下文,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

    文题展示

    1、《安塞腰鼓》中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2、在《阿长与Q山海经R》中,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绘人物形象,给人印象深刻。选择一个人物,模仿这种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法指导

    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围绕“宽”和“严”两方面选材,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其次,还要注意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比如《安塞腰鼓》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真正学会写好文章,还有待自己进一步的创造。

    仿写课件(篇10)

    《庐山的云雾》一课课后要求模仿第二、三小节写一处景物。我觉得光写景对学生来说似乎范围窄了点,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会有出众的景点的。所以就放宽了要求,请学生就身边的景物、人物、动植物、事物进行仔细观察,抓住其两个特点来进行简单的描述,于是,我读到的小练笔就精彩纷呈了:

    (沈丹琳)

    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雪花像是花瓣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地飞着,跳着美丽的舞蹈。

    冬天也是个好玩的季节。我们可以做雪娃娃,可以打雪仗,可以滑板,还可以在冰上挖个大洞,在旁边钓鱼!

    (徐晓悦)

    我哥哥家的小白兔十分可爱。你看,它那长长的耳朵一直不肯竖起来,红又圆的小眼睛像一粒红色的小石子,小小的鼻子像一颗小樱桃,毛茸茸的尾巴非常短。

    哥哥家的小白兔也非常聪明。如果它做错了什么事,就会拉拉哥哥的裤脚,表示它认错了;如果哥哥忘记给它吃东西,它就会咬哥哥的鞋子,表示它要吃东西

    (金婷)

    我家的柳树是我们家最好看的植物了。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她的柳丝像是小姑娘的小辫儿,又像是有一个小姐姐在小河边照镜子似的,真是美丽极了!

    我家的柳树用处也很大。她的柳丝可以做一只帽子,戴在头顶上像一个白族的小姑娘到我们的村子里来游览了呢!柳叶可以用来吹口哨,很动听的。

    (凌紫嫣)

    我的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妈妈每天都很早起来给我准备好丰盛的早餐,还要送我去上学。妈妈有时候下班很晚,但还要给我做饭、洗衣服

    妈妈还很关心我的学习。每天晚上都要给我检查作业,是否正确。我有不懂的地方还耐心地教我,她想要我早日成为有用的人才。

    (徐怡婷)

    夏日的晚霞五彩斑斓。你瞧,那一朵朵晚霞被日落映照得晶莹夺目,一会儿又变得通红通红,一会儿变得一半儿紫一半儿橙。

    夏日的晚霞瞬息万变。眼前的晚霞,刚刚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在追赶着小白兔夏日的晚霞真是变幻多端。

    (陈一丰)

    小弟弟很可爱。乌黑的眉毛,圆圆的小脸像一只很红很红的小苹果,明亮的眼珠像小猫的眼珠似的。两个鼻孔像两只小蜜蜂的小洞。一张小小的嘴和一对小耳朵,真可爱!

    小弟弟还很淘气。一次,小弟弟跳在车子上,用手拉住车旁的一棵大树,爬了上去。他爬到围墙上说:我爬上去了,我要跳下来了。幸亏小弟弟跳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来了,马上把他抱了下来,说:这很危险,脚会摔断的。小弟弟说:我错了。

    (夏志康)

    我们的校园很美。春天到了,一走进校园你就能闻到各种花的味道,那味道芳香扑鼻,有月季,有桃花,有梨花等等。

    校园里也很热闹。每当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离开教室,到校园里重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同学们有的在操场上一起跳绳,有的跑步,有的跳牛筋,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

    啊!我爱我的校园!

    (袁春晓)

    我家的狼狗可神气啦!它膘肥体壮,高大雄健,矫健英俊,毛色奇特。它有洁白如雪的爪子,撅着的小尾巴,纯黑色的大眼睛,它的鼻子还能辨二百多种气味呢!它呀,碰到不认识的人就汪汪直叫。

    它跑起来特别快。张牙舞爪,矫健轻捷,神气活现,像骏马飞奔,一小时能跑好几里呢!

    (王振涛)

    我家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一点也不过分,它那灰褐色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超过三层楼。三四个小朋友手拉着手,也合抱不过来。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茂密的叶子,把阳光遮地严严实实,活像是绿色的大伞。

    (沈思纬)

    七月的云千姿百态。有的是俊俏的小姑娘;有的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有的是飞跃千山万水忠实地给人们传递信息的白鸽;有的是有一只小狗在睡着香喷喷觉呢,可真可爱;你看那只公的狮子,可真威武啊,它可是大森林里的王

    七月的云瞬息万变。眼前的云,刚刚还是飞在天上的一只凶猛的老鹰,转眼间又变成了温和的小兔子,真可爱;明明是一只威武的狮子,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在北冰洋上的一只大大的北极熊

    (朱晓晴)

    今天,我们要大扫除,同学们都干得热火朝天、气喘吁吁的。窗户脏得别人不敢开窗,一位同学看见了,她马上拿起一张白纸,用着自己全身的力量去擦。其他同学在打扫着我们地板。他们有的洒水、拖地、整理讲台,有的擦着桌子,翻着椅子。每一同学都在认真地在打扫着。洒水的从下往上洒,把自己的脚印都用水弄掉;擦桌子的把每处都擦掉,从没有任何空缺的地方

    过了一会,教室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窗户擦得能当我们的镜子了,整个人的模样都照得清清楚楚的。桌子也漂亮得像块玻璃似的,黑得透亮。地面上一尘不染,桌椅排好了整齐的队伍。

    仿写课件(篇11)

    三天前,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闻到了一股潮湿的气味,接着刮起一阵西北风来,使人觉得冷飕飕地直打哆嗦。一会儿,寒气更加逼人,好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起了春雨。

    春雨绵绵,融和着新翻的泥土气息,融和着青草味儿,融和着百花的芳香,轻轻地、不出响声地滋润着大地。春雨,像丝线一样细,像面粉一样轻,像牛毛一样密,像烟雾一样淡,像长发一样妩媚,随着轻飘飘的春风,从天空中断断续续地播撒到大地上。春雨有时候细起来像一阵薄薄的雾霭,笼罩着黑油油的田野,笼罩着绿蒙蒙的翠竹林。

    春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

    今天早晨,雨停了。推开窗户,迎面扑来一阵阵清鲜的空气。太阳公公悄悄地拨开云雾,露出了红彤彤的脸庞。燕子不知从哪儿飞出来了,在空中展翅飞翔,唱着雨后初晴的赞歌。小草儿伸伸懒腰,慢慢地抬起头来,脸上挂着露珠,绿得逼你的眼;树上细嫩的枝条被雨淋得向下弯垂,叶尖上不时地滴着水珠。一阵轻风吹来,闪亮的水珠滑下来,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珍珠般的晶莹。

    青青的草地上,一群孩子在放风筝,像鹰,像蝙蝠。孩子们那欢乐的笑声,把树枝上的水珠都震落下来。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的确,万物获得了生命的力量,生机勃勃,茁壮成长。得到春雨,杨柳如获至宝,让叶子洗得干干净净,让根饱饱地喝足水,躲在地下的笋都钻出了地面,冒出一个个尖塔似的小脑袋,而且都戴着一顶顶黄色穗子的小帽。秧苗喝够了美酒,日长夜长,发绿了,长高了,绿茸茸的像毯子一样,一块块铺在秧床上。春雨浸在耙平的田地里,形成了一面面水的明镜

    雨,春天丝丝的雨啊!它轻轻地轻轻地流过人们的心田。她像在大地上,敲起了一阵丁丁冬冬的丰收的鼓点

    仿写课件(篇1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这样一次练习,练习中安排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等内容。其中语文与生活一栏设计了以描写四季为主线的词句练习。本次练习是为了进一步熟悉运用拟人句来捕捉四季特点,同时通过积累成语,加强学生对四季之美的把握和表现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我立足教材,进行了延伸拓展,设计了一个梯度练习先仿写诗,然后在完成书中的练笔。于是一节课的内容变成了两节课,也就是这样的设想,让我和学生都非常愉悦,因为我们都收获了更多知识,更多快乐!课上,我们一起讨论了十分钟左右,我便与学生一起现场仿写,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便写完了诗,(有的同学比我写的还快)然后,我们开始了诵读、点评、自评、互评一首首精彩的诗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我也为他们由衷地鼓掌!真是想象无边,创造无边啊!欣慰的同时我更深的感受到,课堂上我应该做的是引领放手赞赏!

    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一、出示诗歌,学习诗歌

    1、初读诗歌,谈收获。(侧重诗歌内容)

    (可以让学生自由来谈,可以说读懂了什么,也可以说看到了什么)

    2、再读诗歌,品写法。(侧重诗歌遣词造句)

    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怎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诗的巧妙之处)

    探讨可以用那些事物来表现四季,随机板书。

    3、三读诗歌,找灵感

    再次用心读诗,想一想,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师生同写。

    三、诵读诗作,互相点评。

    特附现场写出的诗歌

    这是我写的

    脚步轻轻

    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语文教师王守华

    春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

    孩子绽开了笑脸

    纸鸢放飞了心情

    夏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

    荷花摇曳着裙摆

    莲蓬托起了繁星

    秋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

    谷堆藏满神奇的故事

    枫叶绚烂了最美的风景

    冬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

    北风带来久违的浪漫

    飞雪孕育着新春的梦

    这是赵晴宇写的,他比我写的还快!

    四季的美妙

    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赵晴宇

    春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柳条唱起了歌谣

    哗啦,哗啦

    呼唤着鲜花和小草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荷花跳起了舞蹈

    呼啦,呼啦

    烈日将大地普照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果实快乐逍遥

    嘻嘻,嘻嘻

    空中传来大雁的鸣叫

    冬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雪人对你微笑

    哈哈,哈哈

    小动物们开始睡觉

    一年四季真美好

    春天马上又来到

    播下希望的种苗

    来年生活更美好

    这是张浩东写的,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四季的脚步

    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张浩东

    春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

    春雨唱起了欢乐的歌儿

    滴答,滴答

    小草冒出了嫩芽

    夏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

    绿叶唱起了欢快的歌儿

    唰唰,唰唰

    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喝茶

    秋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

    稻子唱起了欢快的歌儿

    哗啦,哗啦

    漾起一片金色的浪花

    冬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

    北风唱起了欢快的歌儿

    呼啦,呼啦

    小雪人在门口忠实地看家

    这是王威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

    四季

    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王威

    春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的,她笑着走来

    春雷打起了腰鼓

    轰隆,轰隆

    小草睁开了眼睛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欢快地走来

    鱼儿在荷塘里欢跳

    扑通,扑通

    夏天变得好热闹

    秋天的脚步匆匆

    匆匆地,她飞快地走来

    风儿轻轻的吹着

    呼啦,呼啦

    落叶纷纷回家

    冬天的脚步缓缓

    缓缓地,她慢慢地走来

    雪花悄悄落下

    飘散,飘散

    大地开始冬眠

    这是盖世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四季姑娘

    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盖世宏

    春姑娘在微笑

    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风筝飞上了蓝天

    孩子们快乐的奔跑

    夏姑娘在微笑

    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烈日悬在空中

    小河里传出了欢笑

    秋姑娘在微笑

    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枫叶从树上飘落

    铺就一条金色大道

    冬姑娘在微笑

    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北风呼呼地吹着

    雪花跳起了舞蹈

    这是马源写的,多美的四季呀!

    四季的美

    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马源

    春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

    她用那彩色的春风

    为大地送来了万紫千红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

    她用那骄阳似火

    为大地送来了绿树成荫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

    她用那片片黄叶

    为大地送来了秋风劲草

    冬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

    她用那洁白的花瓣

    为大地送来了大雪鹅毛

    这是刘子悦的诗作,多彩的四季!

    多彩的四季

    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刘子悦

    春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捧着可爱的嫩芽,

    将小生命播种在山脚。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带着火热的太阳,

    将和平的大地笼罩。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落叶漫天纷飞

    与小鸟跳起欢快的舞蹈。

    冬天的脚步悄悄,

    唱着温和的歌谣,

    冬眠的动物嘴角挂着笑。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最新导入语课件(热门14篇)


    鉴于您的需求,栏目小编特别为您编写了“导入语课件",希望您能将此页面收藏以便查阅。教案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时候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可以直观的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

    导入语课件 篇1

    每上新课,教师如果只是用抽象的语言直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法导入,很难将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要让学生能够及时进入角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导入教学技巧,要善于创设情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情感升华,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新课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生配乐(抗日战歌)讲抗日英雄故事。

    二、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展示课题。

    三、齐读课题,从这个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地点、人物)

    如果说五壮士只是告诉我们事件的主要人物,那我认为用五战士也可以表示为什么这里要用五壮士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壮字的?

    四、那么在狼牙山上围绕着五壮士发生了什么事呢?结果怎样?

    学生自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的一段激情导入比较好。尤其是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当时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激发了学生探求答案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带人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中。

    2、课题解得好。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不足之处:

    1、学生配乐讲故事的情境、气氛虽然有利于他们快速进入角色,但花费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度。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课前安排一节实践活动课来完成。这样,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效果会更好。

    2、揭示课题、点明中心,想法很好。但在解题的同时应在壮字下板书重点符号。使学生一目了然。

    3、点题后,应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壮烈?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样,就顺理成章的过渡到第一课时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上。

    由本课导入设计反思使我想到:虽然我们已经站在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但总是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不会,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反思这节课后,后来的课文教学我都试着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结果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普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在25课《珍珠鸟》的教学中,学习居然抓住了我心中已设计好的板书要点,我惊讶、折服。老师们,把机会让给学生吧,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导入语课件 篇2

    《玩出了名堂》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课文讲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空闲磨镜片做放大镜,在玩放大镜过程中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从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始,我从玩字入手引入新课。

    【实例】

    师:说到玩,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许多令人回味的故事来,谁愿意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在玩中有哪些收获

    生:我喜欢玩积木,在玩积木中我懂得了不能只顾高,更要注意稳。

    生:我喜欢收集奇形怪状的石头,从中我知道了山上的石头有棱有角,河里的石头圆圆滑滑。

    生:我从小喜欢跳橡皮筋,要跳好橡皮筋,跳的动作应和橡皮筋的弹性一致。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喜欢玩的花样还真多,但有人在玩的过程中有了重大发明,你们相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玩出了名堂》。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开始新课的学习。)

    【分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针对孩子好玩的天性,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爱玩的活动,在玩中有什么感受,从而自然引入新课的内容。这样的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导入语课件 篇3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我想大家一定都喜欢。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听完你要告诉老师,故事中讲到了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

    我开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蘑菇该奖给谁,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里的蘑菇是平时我们食用的,就像我们吃的蔬菜一样。这里的蘑菇是用来做什么的?

    是兔妈妈给孩子的奖品一学生答道。

    那这个奖品奖给谁呢?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人物?

    我知道:故事中兔妈妈,小白兔、小黑兔。蘑菇是妈妈跑步快的小白兔的奖品。

    你听故事真仔细,说得很清楚,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来点掌声呀!我微笑着说道。

    随机在黑板上板书:

    兔妈妈

    小白兔小黑兔

    兔妈妈为什么把蘑菇奖给了落在后面的小白兔,而没有奖给跑在第一的小黑兔呢?我又问道。

    那是因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邵雨绅答道。

    那你们知道高手是什么样的人呢?我开始了一连串的提问。

    是很厉害很厉害的人!一生答。

    是本领很大的人。

    能具体说说吗?

    篮球打得最棒的,像姚明一样,他就是打篮球的高手。

    我想,跑步最快的就是跑步高手。

    我爸爸打电脑可厉害了,他就是电脑高手。

    我妈妈织的衣服很漂亮,她就是编织高手。

    。。。。。。

    天那,看来,你们都是回答问题的高手。学生们哗然一片。

    是呀,敢和高手比的人才能造就自己,让自己有更高的本领,你们想成为朗读高手,讲故事高手吗?那就从今天的课文开始吧!

    反思:从故事导入,从故事中来回答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倾听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听过重点字句的说话训练,明白了高手的含意。以高手为切入点,以高手为诱饵,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愿望!

    导入语课件 篇4

    “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皆书楚语, 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十二、学习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1.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

    2.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3.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十三、课文小结:透过

    ①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即离骚,遭忧。

    ②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

    ③游国恩认为离骚即楚国古曲名《劳商》。

    ④林庚认为离骚即“牢骚”,“离”“牢”是双声字。

    ④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 ⑤王逸认为是离别的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

    六、结合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的意义。

    一、实词及虚词:

    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尤:忍尤而攘诟(罪过)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七、小结

    八、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

    九、板书设计

    离骚

    ①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即离骚,

    导入语课件 篇5

    教学内容:文件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件夹的概念和作用,学会文件夹的新建,感知路径概念; 2、学习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等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预设教学情境、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大胆探究和自主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间的学习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文件管理的热情,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并进而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建立文件夹 教学难点:    移动、复制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技能                                 谈话         提问                           谈体会           揭题                           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考一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的'眼睛最雪亮!  请同学们留意屏幕上,大家有十秒钟时间,数一数这个文档中有几份我们班同学名字的文件。 大屏幕显示混乱的“我的文档”十秒钟。       同学们,刚才你们在“我的文档”窗口中看到有几个咱们班同学名字的文件呢? 请学生回答。     有同学说老师的这个文档里面的东西很乱,很难数清楚有几个同学的文件夹。 那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文件夹,(打开“同学作品”文件夹)也请同学们数数看,这里有几份同学的作品?   A同学很快就数清楚了,这个文件夹里面有15份同学的文件。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数得比较慢,后面数得快。现在请大家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下为什么开始的时候数得慢,后面数得快呢?(三分钟) 请同学谈谈体会。   同学们的观察力很强,都发现了把同类的文件用一个文件夹装起来,我们数的时候就很快了,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管理和使用文件的时候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件的管理。(大屏幕出示)   看大屏幕。                        学生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同学讨论,谈体会   板书设计(含PPT板书):

    导入语课件 篇6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科技之光,说句实话,这一类的课文孩子们并不是太在意。在学期前的调查中,这几篇课文都被列为最不喜欢的课文。这篇课文也比较枯燥,属于科普性的说明文,大部分学生不太感兴趣,那么,教这一类的课文,要注意什么呢?

    我想,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设置阅读期待,让他们去想学、爱学。那我想首先得在导入时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起着重要作用,课堂导入的方法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

    在本堂的备课时就曾考虑如何导入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曾看到有人以情景讲述的形式来导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没踏入教室前想好也采纳这种方法,借鉴这种方式,以很久很久以前,大约50亿年前,在银河系(图)发生了一次意外事件,有一块星云在他核心的温度急剧上升之后,燃烧成了一颗黄色的恒星(猜猜这是谁?)这就是我们的太阳(图)。那些围绕太阳旋转的大量宇宙尘粒逐渐聚集成团,又形成了九大行星,其中有两颗相互*得很近火星与地球。作为本课的导入。可到了学校一看,没有插图,做起PPT是来不及了。看来要换种导入方式了。猛然间想起今天是植树节,何不以这为切入口呢,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导入方式:

    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生:植树节。

    师:今天晨会课上老师要求什么了吗?

    生:每人种植一株植物。

    师:一株植物种下去容易,但要使它成活,需要哪些条件?

    生:科学课上学过,需要空气、温度、阳光、水分、土壤等。

    师:那这些条件哪里有?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

    师:但是地球现在也是大受人类的破坏,因而有国家开始探索另外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并有一个星球已进入科学家的视线。知道是哪个吗?

    生:火星。

    (板书:火星)

    师:是的,两个星球太相似了。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孪生兄弟。

    (板书:孪生兄弟)

    师:知道孪生兄弟有什么特征吗?

    生:长得相似。一般不容易辨认。

    师:地球和火星是孪生兄弟吗?

    生:不是。

    师:所以作者怎么做了?

    生:在孪生兄弟上加了双引号。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课文,第6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生读题目)

    师:那么称它们为孪生兄弟肯定有原因的,是什么呢?打开书本看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巧妙的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只有通过学习之后才能弄清问题。

    孔夫子教导我们因材施教,这句话一点不错。我们语文课的导入也应因文而导。语文课的导入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定夺。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附:

    设计导入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1)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

    (2)导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3)导入要有启发性,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

    (4)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

    导入语课件 篇7

    《菜园里》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儿歌,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儿歌中出现的蔬菜,并且能记住它们的样子、颜色。

    【实例】

    师:(把一个纸盒放在讲桌上,指着纸盒)前几天,老师到农民伯伯的菜园去参观,看见了一些蔬菜。我还采了一些带回来,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看之前,你们得猜猜我会从盒子里拿出什么蔬菜。我来出谜语,你们猜。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再逐个出示根据课文儿歌内容改编的谜语。)

    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身穿绿衣裳什么高高打灯笼什么地下捉迷藏什么长个尖尖嘴什么越老皮越黄)

    生:(抢答)豆角。(黄瓜、茄子、萝卜、辣椒、南瓜)

    (学生说出答案,教师就拿出相应的实物给学生观察。)

    师:菜园里,多有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好吗

    (朗读儿歌,进入课文的学习。)

    【分析】

    对于孩子们来说,儿歌中所提到的蔬菜可能都是似曾相识,但并不一定十熟悉。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可能没有机会接触菜园,对这些蔬菜也就没有直观的感受。因此,教师采用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的导入方法,借助实物引入,简洁直观,并能增加生活的气息,易于为学生接受。老师采用编儿歌和猜谜语的形式引入课文,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背诵儿歌的积极性。

    导入语课件 篇8

    《新型玻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科普类小品文,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对新型玻璃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根据教学重点,创设蓝猫科技公司要举行新型玻璃展销会而招聘推销员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为了解新型玻璃、当好推销员,自觉而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实例】

    (教师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动画片主题曲,学生们在爱想爱问爱动脑的乐曲声中进入课堂。)

    师:同学们,最近蓝猫科技公司研制出了几种新型玻璃(板书课题),老师邀请你们去一饱眼福!还有,蓝猫科技公司还要举行新型玻璃展销会,现在,正在招聘新型玻璃推销员呢!你们有兴趣竞聘推销员吗

    (学生急于读课文)

    师:不着急,读课文之前,我们试想一下:要推销新型玻璃,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生:要能说出新型玻璃新在哪里

    生:共有多少种新型玻璃应该心中有数。

    生:我给他补充,还要能说出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生:我觉得还应该知道每种新型玻璃适合用在什么地方

    师:你们真了不起!如果你们做到这些的话,一定会成为蓝猫科技公司的合格推销员。

    请大家打开书,我们借助课文来深入了解蓝猫科技公司研制的新型玻璃,老师建议你们运用课后思考题的表格来做准备。当然,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表格做些修改。

    (学生自学课文,认真准备。)

    【分析】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的导入以饱览新型玻璃、鼓励去竞聘蓝猫科技公司新型玻璃推销员为切入点,较好地结合了课文的特点,也符合四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导语老师邀请你们去一饱眼福你们有兴趣竞聘推销员吗,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渴望!而教师的设问要推销新型玻璃,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则调动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需求。

    导入语课件 篇9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一个珍贵的琥珀推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学生琥珀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伊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在大海边,一位渔民带着孩子走在沙滩上,孩子赤着脚,忽然孩子踩着了一块硬东西,他把它挖了出来。“爸爸,你看这是什么?”渔民接过仔细地看了看,“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个蜘蛛,一个苍蝇,这是很少见的。”接着出示琥珀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那块珍贵的琥珀。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假如你是一位讲解员,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生描述琥珀样子(由于小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运用故事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扮演讲解员,则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了解了课文的预习情况。)

    师:我们已经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但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了弄清这个未知的知识,作者推测出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和琥珀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看看一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将课文第一段编录为配乐解说词播出,同时出示

    师:听看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生:听着这个有趣的故事,看到这样动人的场面,我知道了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

    生:我懂得了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动物的来历。

    (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化影像的展现,将每个小读者引入古老的森林进行遨游,小小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字有形、五彩鲜明、形象具体的情景,寓教于乐。)

    师:大家发言很积极,但是,讲得不够具体。请你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

    1.想想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2.这块琥珀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这样设计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运用认识论进行教学,通过幻灯投影,使学生初步感知,继而默读全文,给予材料的复现,加深感性认识,再通过表达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课教学设计,既使学生学懂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个重点,而且也突破了琥珀的科学价值这个难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爱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导入语课件 篇10

    记得在上《雨后》这篇课文的前几天,正是春雨绵绵。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听说上周有些小朋友的鞋子弄湿了,是怎么回事啊?大家马上抢着说,他们去踩水塘了,老师说的不能踩水塘的。还有几个男生羞愧地低下了头。我就请那几位踩水塘的学生说说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他们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说,生怕我责怪。看到我并没有责备的意思,胆子就放大了,越说越是起劲,把踩水时的激动、高兴一览无余地表达了出来。我再请其他没有去踩水塘的小朋友说说听见他们这么说以后,心里会怎么想。很多学生说很羡慕他们,真恨不得马上就去踩水塘。这些都是小孩子真实的想法,我当然不能打击他们。然后我就引导大家去看书上的图片,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季节去玩水的,在哪里玩水,他们玩水的时候有没有穿鞋子。经过很愉快的讨论以后,再开始学习课文。

    通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结合,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美好。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对于小哥哥当时紧张、欢喜、兴奋、骄傲和小妹妹小心翼翼、羡慕哥哥的心情,体会起来就简单多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教育,玩要掌握方法,要安全地游戏。

    导入语课件 篇11

    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新课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爷爷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女明年过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爷爷和孙女今年各几岁?

    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并没有就此导入新课,而是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时,顺势进行了如下的讨论:

    师: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

    生:一般情况下,一年过一次生日。

    师:现在爷爷过生日反而少,说明什么?

    生:说明爷爷有些年没有生日过。

    师:生日跟什么有关?

    生:生日跟年、月、日有关。

    师:那么,爷爷有些年没有生日过,又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爷爷生日的那一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究竟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爷爷和孙女今年各是多少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从学生学习实际导入新课

    在教学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选取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作为编题素材,一步一步地引出例题,在巩固旧知的同时,生长出新知内容。

    一上课,师生谈话:暑假里学校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同学们在暑假里读了多少本课外书?(教师有意让两名女同学和三名男同学回答,并板书读书的本数:6本、18本、5本、21本、4本)同学读了21本课外书,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值得表扬,只有博览群书,长大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老师把同学们读课外书的事情编成一道应用题,请看:(教师出示下题)

    同学们积极参加读书活动,我们班5名同学分别看了()本、()本、()本、()本、()本课外书,这些同学平均每人看课外书多少本?

    学生读题时,教师把学生说的数据填上。

    教师提问:

    师:这道题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求平均数应用题)

    师:求平均数要知道哪几个量?

    生:总数量和相对应的总份数。(教师板书)

    师:怎样列式?

    生:列式是(6+18+5+21+4)5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经改编,逐步引向例题。

    师:题目中的5个数据,前两个是女同学读书的本数,后三个是男同学读书的本数,还是这件事,把已知条件变化一下,如2名女同学一共看了24本课外书,3名男同学一共看了30本课外书(在原题上改条件),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生:列式是(24+30)(2+3)。

    师:如果把这道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再变成2名女同学平均每人看了12本课外书,又怎样列式?

    生:列式是(122+30)(2+3)。

    师:同学们的算式列得很好。把两个部分数量相加,就得到了总数量,如果第二个部分数量不直接告诉我们,题目怎么改?算式怎样列呢?

    生:把3名男同学一共看了30本课外书改为3名男同学平均每人看10本课外书。

    生:列式是(122+103)(2+3)。

    师:刚才我们一起不断改编题目,都是什么在变,什么没变?

    生:条件在变,问题没有变。

    师:对。一题比一题复杂,但问题始终不变,都属于求平均数应用题。(指黑板上的应用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板书课题)。

    导入语课件 篇12

    师:小朋友,你们积累了很多妙词佳句,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谁来说几个和春天有关的好词呀?

    生:春色满园、春光明媚

    生: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师: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春天吗?

    生:春天到了,大地醒了,小草从地里长出来了,野花也开了。

    生:春风吹绿了大地,小朋友们可以去春游了。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神游一个美丽的地方。[

    板书:湾

    学生拼读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

    生:有水。

    生:弯弯曲曲的。

    师补充课题:月亮湾,指导朗读课题

    师:你想象当中的月亮湾是什么样子的?

    生:月亮湾很美,有小河,河水很清澈。

    生:月亮湾还有很多山,很多树,草地上还开满了鲜花。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板书关键字词)

    看图,再次感受月亮湾的美。

    [设计意图]

    在这个导入环节中,考虑到课文和彩图描绘的都是月亮湾春天的美景,所以我从说关于春天的词,讲关于春天的话入手,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旧知,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说话中渗透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美丽。很自然的,由这样的美景,学生一定会联想到春游,那么,教师就利用这个契机一牵引,就到了月亮湾,湾是生字,揭示课题前,板书湾,在读准的基础上,从字型上去想象春天的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加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口中说出的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导入语课件 篇13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听辩质疑的方法导入课文。

    1、小朋友,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赛,看看谁最精神,注意力最集中。老师说四句话,说得对,你就鼓掌,说得不对,你就摇头。

    (1)、众人拾柴火焰高。

    (2)、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

    (3)、称赞别人是一种美德。

    (4)、书上长着蓝色的树叶。

    2、第4句被你们否定了,能说说理由吗?学生责疑:树上怎么会长出蓝色的树叶呢?

    3、是呀,书中却有一篇文章课题就叫蓝色的树叶,(板书课题:蓝色的树叶)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赶紧打开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导语设计的目的:

    这种听辩责疑的导入方法,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语课件 篇14

    在《一株紫丁香》的导入设计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开题:

    (新课伊始,直接导入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紫丁香吗?

    生:没有。

    生:见过。

    师:没有见过紫丁香的请举手。(学生面面相觑,而后手举如林)

    师:没关系。(面带微笑,并示意学生把手放下)

    没有见过紫丁香的同学,只要你再读读它的名字,老师相信你准能猜出它的特点来。

    (学生自读词语后纷纷举起小手)

    生:它叫紫丁香,那它一定是紫色的。

    生:对,我也觉得它的花是紫色的。

    生:我想它还有香味。

    生:(迫不及待地)是的,它一定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因为它的名字里有个香字。

    生:我认为紫丁香是一种开着紫色小花,散发着迷人香气的植物。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爱动脑筋,仅仅读了紫丁香的名字,就猜出它的特点来了,真了不起!(出示紫丁香的图片)你们看,这就是紫丁香。

    从这个导课环节的细小设计,我有两点感悟: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这样的导入设计,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变知识的阐述者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了解和认识了紫丁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个是成功者,人人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实施自主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经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铺设一定的台阶,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学习目标。简单的破题,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创设了台阶,营造了氛围,通过我有效的指点,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课堂上也因此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搜索本课课题的关键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

    我想,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点滴的积累,才会有更多的体验与收获!

    最新维生素课件(热门10篇)


    欢迎来到本文,今天我们将聚焦于“维生素课件”相关的信息。为了更顺利地开展教学,老师需要事先准备好教案以及课件,只需要在上课前将教案课件准备妥当,就可以确保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大家不妨参考一下,相信它会为你带来帮助。最后,希望你会喜欢本文!

    维生素课件 篇1

    一、看拼音写词语

    Lchengquēfjiānkǔhnshēnwl

    ()()()()

    Wzhshilingwēixiǒnyujīngyuxǐ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艰()浑()尸()

    坚()混()户()

    三、写出近义词

    缺乏()艰苦()适量()

    四、造句

    不知不觉

    又惊又喜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哥伦布是十六世纪()伟大的(),他常常()船队在大西洋上(),()。

    2、所谓海上凶神就是(),它是由于()。

    六、读下列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维生素课件 篇2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航海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体会“海上凶神”的可怕。

    4、初步认识维生素C和坏血病。

    教学重点:

    了解航海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体会“海上凶神”的可怕。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维生素C和坏血病。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早前,人们并不认识维生素C,关于它的发现,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维生素C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字词

    2、释义造句这些词你理解了哪一个?

    选一个词造句,说给同桌听。

    指名造句3人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通过预习,你一定知道维生素C的故事跟谁有关?你对哥伦布有些什么了解?

    2、齐读第一小节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他。

    3、我想:那时的航海生活一定非常轻松有趣,对吧?(不对!)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出示: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

    4、交流

    艰苦只能吃黑面包和咸鱼

    联系你自己的实际生活,他们的食物怎么样?

    危险“怪病”怪在哪里?(出示先……接着……然后……)

    5、小结看得出来,那时的航海生活真的是艰苦而且危险。

    四、学习第8小节

    1、那么,这么可怕的“海上凶神”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第8小节,齐读

    3、现在你知道这“海上凶神”是怎么回事了吧?请说说。

    4、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联系上文说说。

    (1)海上生活非常艰苦。

    (2)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

    6、小结其实。只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

    五、总结

    哥伦布能在航海时发现维生素C,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一探究竟。

    六、作业

    1、完成钢笔字册

    2、搜集其他维生素的小资料

    板书设计:

    维生素C的故事

    艰苦

    危险“海上凶神”

    坏血病

    维生素课件 篇3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头脑中都产生了哪些小问号?

    生:维生素C是什么东西?

    生:维生素C是什么样子?

    生:维生素C是谁发现的?

    师:读读课文,相信同学们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生开始自由地读课文。

    生:原来是哥伦布发现了维生素C。

    生:不对,应该是船员们发现了维生素C。

    生:你们都错了,发现维生素C的是意大利的医生呀!

    师:究竟是谁发现的呢?

    生相互争执,各持己见。

    师有意识地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讨论。

    生:我们认为是哥伦布发现的。因为这种病起因于海上,又在海上得到了解决,而这些都和哥伦布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如果没有哥伦布的惊喜与奇怪,就不会将果子带到医生那里,也就发现不了维生素C。

    师:这组同学的理由很充分,有独到见解。

    生:我们认为是船员发现的。我们的理由是,病因船员而起,但在他们绝望的时候,却意外地服用了野果,使性命得以存活,也就是说,没有他们的经历,就没有发现维生素C的可能。

    师:你们的话让人耳目一新,了不起!

    生:我们认为是医生们发现的。先说船员,他们只不过最先品尝到了维生素C,并借助它治好了身体。再说哥伦布,他只不过是为更早地发现维生素C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

    师:(带头鼓掌),我觉得你们是我的老师,你们的话让人豁然开朗。

    师:正是如此,船员们是维生素C的受益者,哥伦布仅仅为维生素C的发现提供了事实依据,这顶桂冠应该属于意大利的医务人员。

    反思:读着这则教学案例,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孩子们的思维!他们的理解比起老师更有创意,更为深刻。没有船员们的经历,就没有发现维生素C的可能。这样的想法真让人激动,再说哥伦布,他只不过是为更早地发现维生素C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显然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在为这样的发现叫好的同时,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几何时变了?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投入,如此扎实,如此聪慧?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

    1、全新的课堂应该是尊重学生的课堂。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教育的前提是理解,而理解的基础是尊重,没有了尊重,就谈不上教育。因而尊重学生,应是我们课堂中的头等大事。尊重学生,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正视他们的存在。既要正视到他们的声音,案例中学生们的不同回答;又要正视到他们的举止,如案例中学生们的争执不休,要能从他们的体态语言中感知他们的所求,洞察他们的所想,满足他们的所需。尊重学生,一定要保护他们的个性,张扬他们的人性。做教师的,万不可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圈定、封闭学生的思想活动。我们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说,引导学生善于思、善于想、善于说。尊重学生,还应该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促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诸如教师的亲切话语,教师的带头鼓掌,这些都能在学生的心中漾起温暖的涟漪。

    2、全新的课堂还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的导。新的课程告诉我们,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要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并始终充当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诱导者、引导者。我想,教师的导可以体现于兴趣地激发,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案例中教师的问话同学们读了课题,头脑中都产生了哪些小问号?这必然会引发同学们无边的遐想。可以体现于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沉浸在和谐、宽松而又积极、热烈的课堂情境中。如案例中教师故意的投石问路:究竟是谁发现的呢?自然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体现于学习方法的选择,让学习的方法随着学习内容的需要而需要。如案例中当学生们各持己见时,教师则有意识地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以共同讨论,共同探究。可以体现于学习价值的取向,让学生们思想的交锋、碰撞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如案例中学生的多元反映和教师的有效引领。此外,教师的导还可以体现在丰富的学习形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等等。

    如此,这样的发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维生素课件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前请学生查找有关维生素C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

    (2)指名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3)理解了哪些新词,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3、自渎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的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背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故事的时、地、人和物)

    3、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常常有不速之客,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4、读后讨论。

    5、指导朗读。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这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7、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说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

    2、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个别上黑板写。

    哥伦布

    大西洋

    海上凶神

    维生素

    2、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词语说一说本课的大概内容。

    3、师述: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因为海上凶神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支船队。那一年,哥伦布的船队刚出发不久,就面临了海上凶神的灾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板书:维生素C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馈。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荒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

    4、这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家自读第6自然段。

    5、指名反馈。

    6、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知道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

    小黑板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

    (2)改为陈述句。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8、读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存活的秘密。

    9、

    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工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本课作业。

    教学重点:

    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准备:

    有关维生素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结尾

    1、朗读课文七八自然段。

    2、读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存活的秘密。

    3、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二、总结全文,练习说话。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让学生各抒己见,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老师真诚希望大家以后注意饮食习惯,不偏食,好好做人,老师祝福大家都健康、快乐、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

    3、交流学生找到的有关维生素的资料。

    出示: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和来源

    维生素A

    作用: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

    鱼肝油,肝脏,深绿色,深黄色蔬菜及水果。

    维生素D

    作用:活化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进而使骨质钙化,维持正常的骨骼。

    鱼肝油,肝脏,蛋黄,牛奶。

    维生素E

    作用:在身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即降低细胞老化。

    麦,米胚中的油脂,蛋,肝脏,肉类。

    维生素K

    作用: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

    绿色蔬菜。

    维生素C

    作用:促进胶原的形成。胶原乃是填充在细胞之间,使其排列更为紧密,尤其血管细胞,因胶原的填塞,更能确保其严密性,弹性而不易出血。

    绿色蔬菜,枸橼类水果。

    维生素B1

    作用:在醣类的代谢过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其摄取量应随热量的增加而增加。

    糙米,瘦肉,牛奶,肝脏,腰子酵母,豆类,牛肉。

    维生素B2

    作用:在体内氧化,还原及作用中担任重要角色,其需要量亦随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牛奶,肝脏,腰子,心脏,蛋,猪肝,瘦肉,麦胚,黄豆,花生。

    维生素B6

    作用:与新陈代谢有关,故其需要量随蛋白质摄取量的多少来决定。

    麦胚,牛奶,酵母,荚豆类,肉类,尤以肝脏,与腰子为佳。

    泛酸类脂酸

    作用:与生理代谢机能有关。

    肝脏,腰子,酵母,豆类,麦胚广存於自然食物中。

    三、指导学生完成《补充习题》。

    维生素课件 篇5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路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

    (2)指名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3)理解了哪些新词,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3、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故事的时、地、人和事)

    3、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泥?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3、读后讨论。

    4、指导朗读。

    5、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6、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3、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说给别人听。

    维生素课件 篇6

    《维生素C的故事》这篇课文第二部分讲了在一次航海中遭遇海上凶神侵袭而病重的船员留在荒岛上,靠吃野果子战胜怪病存活下来的经过。学习这一部分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哥伦布的情感变化,体会他的特点。所以,在阅读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表示人物心情变化的词语;然后逐节细读课文,探究人物心情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根据哥伦布的情感变化谈谈自己对他的认识。

    这时的哥伦布在学生心中已留下了美好的形象。有的学生感到哥伦布是一位关心船员的人,有的感到他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有的认为他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这样一位时刻关怀他的船员的航海家,学生自然觉得哥伦布的伟大不仅是肯吃苦、敢冒险,还在于他具有高尚的人品。

    这样的设计之所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重视了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感知逐渐深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多次与文本对话,在揣摩哥伦布的内心活动,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主人翁、与作者一次次产生共鸣。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哥伦布的特点,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而且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

    维生素课件 篇7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的多元思考也在不断深化。一堂课涉及到对课标的理解和把握,对文本的解读和超越,对教师、学生之间关系和地位的准确定位,对实施的手段和方法的有效运用。课研,就是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11月17日,市第一小学吴如渊副校长带头上了一节面向全校的教研课《维生素C的故事》。针对老师们在语文沙龙提出的语文课第一教时难教,怎么上?上什么?的困惑,吴校长选择了该课的第一教时。听完课,在钦佩吴校长带头上教研课的同时,更对这堂课感触颇多,深切感到一小通过扎实开展校本课研,强化师资培训所作的努力。

    一、返璞归真,语文姓语。

    小学语文姓小语,既要体现工具性、人文性,又要体现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吴校长针对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导入富有悬味,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环节设计得简练而朴实。在字词教学中,吴校长很注意引导让学生读出词语的韵味。如一位学生在读浑身无力时,力量很大。吴校长疑惑地说:我怎么感到这个词语给人的感觉是很有力气啊!请你再试一试!学生立即领悟,读得轻而缓。吴校长立即说:原来词语也有感情啊!在教完字词后,吴校长及时让学生进行描红,还特意安排了恬淡的古筝曲为背景。学生学得趣味盎然,练得实实在在。这节课的结尾吴校长设计让一个维生素C进行动漫自述。短短的几十秒,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人文关怀。

    二、渐进课堂,追求质效。

    第一教时在一般老师看来,无非是课文读读,顺序理理,字词写写。吴校长不是这样。他抽出课文中难读的句子,随机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评议,再练读直至读好。在这个过程中,吴校长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亲和的笑容、鼓励的语气、赏识的眼光参与其中。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双边活动得到了扩张。在如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时,吴校长也设计的很巧妙。他抓住哥伦布的感情线索的四个句子(十分沉重点了点头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师生进行讨论怎么读好。要读好还必须深入文本。吴校长特别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联系上文,理解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的无奈。再放手让学生读。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尤其是在学生不能马上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及情感时,教师应让学生多读课文。学生逐步走进文章里去后,才能触摸到文章的脉搏,才能与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由此,这个环节就不是简单地就文本的梳理而梳理,而是以读促悟,以读悟情。自然地理出船员病倒送上荒岛以为病死起死回生的课文脉络。整个教学流程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彰显出教者的教学机智和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

    综观吴校长这节课,主线清晰主体突出。读书方式多样,感悟层层深入。可谓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却是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吴校长的这节课做到了。

    维生素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3、知道一切科学的发现离不开观察和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文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情感变化,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一个什么科学常识?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说说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板书:哥伦布)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哥伦布情感变化的词语。

    生汇报。(师板书:十分沉重、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2、哥伦布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通过这些情感变化你看出哥伦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做上标记。

    学生汇报。

    (1)十分沉重。指生朗读,说说沉重的原因。船员们得的是什么病?可怕吗?文中是怎么描述这种可怕的疾病的?生读。

    (2)越来越沉重。第二次心情沉重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沉重?你认为这一节应该读出哪几种情感?

    (3)又惊又喜。当哥伦布的船来到荒岛之后,他看到了什么?“蓬头垢面”是什么意思?他惊喜的是什么?引读这一节。

    3、那些病重的船员怎么在荒岛上的?生读第四节。这节中也有一个字很形象的描写了哥伦布复杂的情感,找一找。

    “噙”什么意思?为什么含着泪却不流泪呢?从这个字你体会到了哥伦布什么样的心理?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面对有情有意的哥伦布,顾全大局的船员,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写话练习并交流。

    4、这些留在荒岛上的船员又是怎样奇迹般的活下来的呢?指生读7、8两节。“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从这句话中你还看出哥伦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节给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启发?

    三、小结。

    四、作业。

    维生素不光有c,还有很多,(例如a、b、d、e等)同学们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了解它们被发现的过程。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力求通过反复读课文,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课文中字、词、句的理解体现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构建一种扎实、有效、真实而生动语文课堂。

    维生素课件 篇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揭题:

    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有趣的发现》吗?它主要讲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细心观察研究岛上的昆虫,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和达尔文同样善于细心观察生活的伟大航海家,他就是哥伦布,那么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看老师的板书(板书:维生素c的故事)生齐读题。

    1、针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过渡:维生素c对人体有什么作用?维生素c是怎样发现的?请大家打开课本去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

    路程缺乏艰苦

    物质适量危险

    悄悄降临不拖累噙着眼泪

    胜利返航蓬头垢面又惊又喜

    指名读,集体读,正音。

    “艰、浑、伦”是前鼻音,“程”是后鼻音;“尸、物、质、适、程、蔬”是翘舌音;“伦”声母是l,不是n;“危、谓”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

    (2)指名认读,齐读。

    3、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解释词语,指导读好长句子

    4、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5、简要介绍哥伦布。

    四、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六、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阅读理解

    (一)品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故事的时、地、人和事)

    3、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泥?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4、读后讨论。

    5、指导朗读。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7、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二)品读课文2—5自然段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一份悲伤一份伟大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馈。

    1、第三段中,重病船员的话很感人。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1)你们体会到这是一些怎样的船员?

    (非常勇敢、顾全大局、舍己为人)从“不拖累”感受到。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运回家乡”感受到。

    (2)你们能否用“不但……而且……”来说一说?

    (这些病重船员不但顾全大局,舍己为人,而且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3)听了病重船员的请求,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他究竟是怎样想的呢?

    (★多好的船员呀,可是他们即将离开这个人世,痛苦地死去,多么可惜呀!———心痛不已

    ★多好的船员呀,多么高尚的船员呀!在生死关头能以大局为重,舍己为人,多么感人呀!———感动不已

    ★我怎么忍心丢下他们不管呢?于心何忍?———依依不舍

    ★可是把他们带在身边,就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去,有可能会使更多的船员染病身亡,会严重影响此次航海探险的成功。把他们送到荒岛上是太无情了,但除此而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呀?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万般无奈、迫不得已)

    (4)此时此刻,哥伦布真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同学们,此时此刻,噙满在哥伦布眼眶里的是怎样的眼泪?

    (悲伤的、难舍的)

    (感动的)

    (无奈的、绝望的)

    (5)能否用“不但……而且……”说一说?

    (此时此刻噙满在哥伦布眼眶里的,不但是悲伤的眼泪,而且是感动的眼泪)

    (此时此刻噙满在哥伦布眼眶里的,不但是痛苦的眼泪,而且是难舍的眼泪)

    (此时此刻噙满在哥伦布眼眶里的,不但是难舍的眼泪,而且是无奈的眼泪)

    同学们对这段话体会得真深,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很好地表现出来。(我被你们的朗读感动了)

    2、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哥伦布在返航归来的时候没有忘记那些病重船员,没有忘记他们对此次航海成功做出的贡献。)(他始终深深牵挂着重病船员。)

    (1)出示:

    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了。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

    (2)指名读。

    (3)说说哥伦布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这时心里很难受,想到马上要见到的是一堆白晃晃的兄弟们的尸骨,非常悲哀)

    (他想到为了航海探险的成功,把他们抛弃在这个荒岛,让他们白白等死,也有些内疚)

    (4)能用上“不但……而且……”说说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此时此刻,哥伦布的心情不但非常悲伤,而且非常内疚)

    让我们通过感情朗读来表现他的这种复杂的心情。

    3、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动?

    哥伦布和岛上船员相见的情景很让人感动。

    (1)出示:

    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2)读了这一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哥伦布见到那些船员时,是又惊又喜)

    是呀,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呢?本来以为只能见到那一堆堆惨不忍睹的白骨的,没料到居然见到了一群活蹦乱跳的船员,这真是喜从(天降),这真是喜出(望外),这真让人欣喜(若狂)啊!

    (3)指名读。把哥伦布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们来到岛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只好采些野果子吃。这样,我们才一天天活下来。”

    (4)怎么读才能让哥伦布听明白究竟是什么让重病船员活了下来。

    (读好野果子)

    (5)齐读。

    过渡: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从重病船员们起死回生的奇迹里敏锐地预感到对付“海上凶神”的办法。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茺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

    (三)品读课文6—8自然段

    1。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第6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指导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

    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

    (2)改为陈述句。

    4、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了解了些什么呢?

    (哥伦布非常关注船员们起死回生的奇迹。)(一……就……)

    (明白了是水果中的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明白了“海上凶神”原来就是“坏血病”)

    (明白了坏血症是由体内缺乏维生素引起的,如果体内补充了维生素,坏血症可以不治而愈)

    5、能联系上文说说“不治而愈”的意思么?

    6、维生素C被发现的关键是什么?

    (哥伦布对船员们起死回生的奇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合理的猜测。“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7、哥伦布对这件事如此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船员再得此病,即使得了此病也能有办法医治)

    小结:是呀,同学们,正是因为哥伦布对科学的热爱,对船员生命的热爱,才使得哥伦布对“船员们起死回生的奇迹”如此敏感和关注,才使医学界能尽快找到消灭“海上凶神”的良方维生素C。

    8、读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

    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9、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板书设计:

    维生素C的故事

    十分沉重

    噙着眼泪

    越来越沉重思考

    又惊又喜研究

    教学反思:

    《维生素C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揭示了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不仅给人以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以生动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我在教学时,给学生出示关键词:怪病——奇迹——揭秘,按这样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请文章的层次,依循这个路子展开教学。分析课文时,由“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这一点突破,紧扣疑点,探究产生的缘由,紧扣疑点,引导探究维生素c的发现,这样瞻前顾后,理解全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哥伦布,中心事件是“奇迹”,所以在教学时重点放在了对“奇迹”的理解上,同时兼顾哥伦布的感情变化,抓住两个“沉重”,理解哥伦布的心情,让学生感悟前者侧重忧虑、发愁,后者侧重悲哀、伤悼。通过这个词来体现“哥伦布”遇上得怪病船员居然起死回生的奇迹时的惊奇心情,从而感受他迫不及待,刻不容缓的激动心情。最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维生素课件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指读。

    2.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围绕课题发问:如什么是维生素c,它对人体有什么作用等。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布置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初步懂得生字新词的意思;

    (3)遇到难读的句子把它画出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到课堂交流时提出,大家一起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词语

    路 程 缺 乏 艰 苦

    物 质 适 量 危 险

    悄悄降临 不拖累 噙着眼泪

    胜利返航 蓬头垢面 又惊又喜

    指名读,集体读,正音。

    “艰、浑、伦”是前鼻音,“程”是后鼻音;“尸、物、质、适、程、蔬”是翘舌音;“伦”声母是l,不是n;“危、谓”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解释词语,指导读好长句子。

    (3)简要介绍哥伦布。

    3.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讲哥伦布在带领船员出海探险时,最可怕的是会遇到“海上凶神”的怪病。一次航行中,得了怪病的船员主动留在荒岛上。返航时,却意外发现,他们靠吃野果生存了下来。后来才知道野果子中含有维生素c。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

    (他热衷于航海探险)

    (他勇敢无畏)

    3.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感悟到的表现出来。齐读全段

    过渡:在哥伦布所处的那个时代,航海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段。

    1.理清结构:速读这一段,想想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那时的航海生活的。(先总后分)划线。“//”

    老师读总起句,全班同学读分句。

    2.搞清关系:读了课文,同学们了解到那时的航海生活有什么特点?

    一是非常艰苦,二是充满危险。

    分句中哪里写了航海生活的艰苦?哪里写了航海生活的危险?听好老师的提示,你们读相应的内容。

    那时,航海生活非常艰苦。 。

    那时,航海生活充满危险。 。

    作者却用一对关联词把航海生活的这两个特点巧妙地连接了起来。

    (圈划关联词)

    你们觉得哪一个特点对船员来说更为可怕?为什么?

    由此看来,而且后面的意思要比不光后面的意思要更深一层。

    那这句子应该怎样读好呢?(“而且”引出的后半句应该更加强调。)再读。

    3.加深体会:指名读分句中的具体内容,同学们边听边细细体会。听了这一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船员们的海上探险生活真的非常艰苦,吃的只有黑面包和咸鱼,没有蔬菜,没有水果,也没有牛奶。)

    (“海上凶神”这种病很容易得。)

    (看起来得了这种病就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死得很惨。)(划有关词语)

    4.让我们再充满同情地读一读船员们的海上生活,把体会到的读好。

    三、指导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

    2.指导字形:“艰、浑、程、拖、秘”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危、质”为半包围结构,“危”的下面是“厄”;“质”的第一、二笔都是撇,不是“厂”。

    3.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熟练朗读课文。

    3.思考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

    【热门课件】 语文园地六教学思考最新范文


    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范文的,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那么,一份好的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热门课件】 语文园地六教学思考最新范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读读背背”中的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时,在课堂上出现了两种声音,有学生读“无雨山没méi腰”,有学生读“无雨山没mò腰”,听到这不同的声音,我很是诧异,我从知道这个谚语开始,就一直读无雨山没méi腰,从来没有产生过怀疑。意思就是说云层遮住了山腰或云层缠绕在山腰,山腰看不见了,不会有雨。今天我的学生让我对自己的读法产生了怀疑。

    听到学生的读法,我试图让学生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有的学生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是我爸爸教我读mò的。”有的学生说:“我在电脑上查了的,应该读没mò。”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应该读méi,这谚语的意思就是说山上云雾笼罩就会下雨,如果山腰上被云遮住了,山没有腰,就没有雨。”

    听了学生的回答,我决定回家查查相关资料,一探究竟。对于这个字的读音,至今仍有两种不同的读法:

    认为应该读“无雨山没mò腰”的原因如下: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1、这个气象谚语,说的是山和云的关系。山上的云整个遮住了山头,这时候往往是雨层云,云层很厚,是要下雨的征兆,所以说“有雨山戴帽”。当山上的云漂浮在半山腰,也就是云直淹没到山腰,这时候的云层薄,一般不会有雨,所以说“无雨山没腰”。这里的“没”读mò。

    2、这一个谚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有”和“无”相对,“戴帽”和“没腰”相对,“戴”是动词,“没”也应该是动词,因此“没”读mò。

    认为读“无雨山没méi腰”的原因如下:

    1、首先这句话应该是民间谚语,假如拿古代文学创作的原理来看就有些苛求或是较真,还不如从现实民俗来考虑。

    2、哪怕是按照创作规律来看,“山戴帽”与“山没腰”,从两句关系来看,这两句中的“山”在句中的成分应该一样。前一句“山戴帽”中的“山”做主语,是“山”——“戴帽”!照这样来看,下一句中的也应该是“山”作主语。是“山”怎么怎么样。照这样看这个“没”就应该读méi。

    看了这些答案,我仍拿不准到底应该读哪个音更准确。前几天去建始游玩,登上黄鹤桥绝顶,看到了云漂浮在半山腰上,顿时明白了:如果“山没腰”的“没”读méi,就是山没有腰的意思。照这样的理解,原谚语“无雨山没腰”的意思就应该是:未来无雨山没有腰。这样一来,原谚语就和云没有一点关系了。“云”暗含在原谚语中,没有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如果把“云”明白地补充出来,这个谚语就应该说成:“有雨,云给山戴帽;无雨,云给山没腰。” 没mò腰,就是云遮住了山的腰。:并不是从山脚到山腰淹没在云层中。这里的“被挡住了”也有“隐藏”的意思,所以,这里的“没”应该读mò。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正确?

    队列课件热门


    希望这份"队列课件"能够为您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案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希望我们的网站能够成为您的读书驿站并收藏!

    队列课件【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2、掌握分队走与并队走的方法。

    3、复习广播操,为大课间的练习做好准备。

    学习内容:

    队列队形分队并队走广播操

    学习过程:

    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阶段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并巡视检查是否整齐让间歇的学生站出队伍用解放军叔叔的高大英姿引起学生向往的兴趣,达到让学生主动联系的目的说明规范的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

    二、合作探究、完成动作学习教师活动:

    教师先讲解后做示范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请同学上前做镜面示范,教师口令指挥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激励学生认真练习

    学生活动:

    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动作的研究和学习,

    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或向其他小组请教

    积极参与动作学习展示,并能对其他小组的练习做出简要的评议

    学习动作,纠正错误,再练习组织: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三、合作探究,完成动作阶段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成四组,启发学生合作探究站队变队的方法和怎样才能做好广播操,并对练习结果进行汇报;

    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学习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议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组织学生进行正确动作练习

    组织: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动作和方法

    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习

    积极参与动作表演,大胆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并能说出他人动作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学习他人动作,看教师与同学示范,说出不同的原因

    积极参与集体练习和比赛,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并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动作水平。

    组织:田径场上按场地分组有序练习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教师活动:

    队列课件【篇2】

    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动作的研究和学习,

    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或向其他小组请教

    积极参与动作学习展示,并能对其他小组的练习做出简要的评议

    学习动作,纠正错误,再练习组织: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三、合作探究,完成动作阶段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成四组,启发学生合作探究站队变队的方法和怎样才能做好广播操,并对练习结果进行汇报;

    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学习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议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组织学生进行正确动作练习

    组织: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动作和方法

    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习

    积极参与动作表演,大胆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并能说出他人动作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学习他人动作 ,看教师与同学示范,说出不同的原因

    积极参与集体练习和比赛,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并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动作水平。

    组织:田径场上按场地分组有序练习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教师活动:

    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交流感受,评议总结

    队列课件【篇3】

    教案设计及要求解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体操基本术语,80%同学能够初步掌握队形变化方法,20%同学流畅完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力量素质,发展学生协调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树立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重点:支撑脚站位摆动腿摆动

    难点:上下肢协调性

    教学设计

    一、开始部分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体委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整队的速度都非常快,精神饱满,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生:掌声。

    师:同学们,想不想我们每次整队的时候更加快静齐,更加规范?今天跟着老师的步伐我们一起来学习基本体操中的队列队形,你们有信心学好吗?

    生:有信心。

    师:队列队形要做到精神饱满、动作干净、遵守规则,大家有没有把握,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师:那好我们从基本的队列做起。立正、稍息、报数。【点评学生动作:动作干净、声音响亮、个个都特别有精神。】

    二、准备部分

    三、基本部分

    (一)队列练习

    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

    2、进行分解教学,听到“分解动作向左(右)转——”的口令后,按照向左(右)转的动作方法,转向左(右)方;听到“二”的口令后,后脚迅速靠拢前脚成立正姿势。

    3、集体完整练习,在统一口令下集体练习,及时纠正动作。

    4、分组练习教学比赛,提高练习兴趣。

    (1)立正

    教学重点:

    ①身体正直。

    ②重心上提。

    ③手臂位置正确。

    ④眼有神。

    (2)稍息

    教学重点:

    ①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②出脚方向和距离正确。

    ③重心在两脚之间。

    (3)整齐:向右看—齐

    四、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教师:一堂课很快就要过去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和老师做一下放松:首先两脚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屈,五指分开放于股四头肌,左右快速晃动,越快越好;然后做蹬踢练习,同时向下甩臂;接着大腿抬起,小腿放松自然下垂,用两手小鱼际切击小腿肌肉,换腿。

    2、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这堂课中大家表现的非常出色,每个人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并且同学们都能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到最后,在这里对所有同学提出表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同学们再见!

    队列课件【篇4】

    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愿意反复练习,能配合学生开展活动。

    游戏:快快集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队列队形

    教师活动:

    1召集学生进行常规课堂教育,明确课堂要求。

    2安排体育课的编排,调整学生的站姿,组织学生排队练习。

    三。学生们的注意力很短,他们中间穿插着一个小游戏——集中注意力练习。

    4.复习学过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动作规范,注意力集中,反应快。

    5及时纠正练习中的错误,邀请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行为,并进行点评。

    6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耐心引导。

    学生活动:

    1注意听讲,遵守课堂规则,不说话不打架。

    2.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

    三。积极参与小游戏活动,明确游戏方法,专注思考,反应迅速。

    4能熟练地做休息、立正、端正的动作。

    5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

    6学会坚持,增强自制力。

    组织机构:oooooooooo

    oooooooooooo

    ************x

    ************x

    p二、交流合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独立练习(重点:踩点),由老师进行检查指导。

    2组织学生列队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再次分组练习。

    学会活动:

    1积极参加团队实践活动,与团队成员融洽相处,相互配合,认真完成任务。

    2做好行动,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发言。

    三。愿意反复练习,互相指导和帮助。

    组织:散点

    三、快乐游戏:快快集合

    教师活动:

    1游戏规则要求解释清楚,便于学生理解。

    2组织学生参加游戏。

    3.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立即纠正。

    4.引导学生正确参与游戏。

    5,分组竞赛,评价优秀小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快、静、齐”。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要求,按要求完成游戏。

    2积极参与,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及时纠正自己错误。

    4培养团队意识,学会相互沟通,体会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区别。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四、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

    1对课堂进行全面评价,及时纠正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对课堂常规有强烈要求。

    2.师生互动评价。

    学生活动:

    1.记住老师的要求。

    2.师生互动评价。

    组织:四列横队

    队列课件【篇5】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1、齐步

    齐步是军人进行的常用步法。

    其口令为:齐步-走。

    动作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与腰带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2、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其口令为:正步-走。

    动作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约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变屈,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厘米),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3、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其口令为:跑步-走。

    动作要领:当听到领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上),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它场合。

    立定

    其口令为:立-定。

    动作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上述要领进行)。

    档案课件热门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精心挑选并编辑了这篇名为“档案课件”的高质量资讯,供大家参考。在教师的工作中,教案课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的老师都需要认真编写属于自己的教学课件。同时,对于老师来说,写好教案课件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档案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梦想。

    2、尝试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记录、表达自己的梦想。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广泛地交谈有关梦想的话题。

    彩色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

    1、谈谈梦想。

    梦想就是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梦想有大有小(不易实现和容易实现),有远有近(以后实现和近期实现)。

    你有哪些梦想?

    2、画出梦想。

    选出你最想实现的梦想,把它画出来,要让别人看得明白。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了解幼儿的想法,并用简短的语言记录在画面旁。

    3、展示作品。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梦想,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实现梦想。

    请幼儿回家继续画出自己的其他梦想,并把梦想贴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激励自己。

    档案课件(篇2)

    优点:作业能按时上交,有难题的话,会向同学请教。对待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保证百分之百对答如流。爱提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有知觉?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

    脑袋不大,但有许多奇思妙想,如:怎样将一些大的'物品装入小箱子,再把它变成一颗小小的胶囊?爱看课外书,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书籍,一拿到手便会如痴如醉。因此,在班级里享有“小小军事家”的美誉。虽是调皮的男孩子,但“卫生工作”从不拖沓,每天除了把自己收拾得精神抖擞外,还能让自己的抽屉井然有序。当然,搞公共卫生也从不落后,轮到我做值日时,教室、寝室都会一尘不染。

    缺点:上课不爱举手,除了老师叫到以外,否则从不发言;爱做小动作,有时还会似听非听,心不在焉。马虎是我最大的缺点,经常是3000写作300,加法看成减法,直到被老师批评了,才后悔莫及:这不都是被马虎搞的吗?为什么不认真一些呢?踢起足球来,多重要的事情也会抛到九霄云外……

    好了,我可不敢再往下说了。请大家相信,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

    档案课件(篇3)

    《小蜗牛》是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小蜗牛和它妈妈之间的对话,生动鲜活展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部编本教材强调阅读与语言积累。一年级教材的编写也遵循着这一特点。《小蜗牛》这篇课文的特色鲜明:首先是篇幅特别长,是其他课文的两到三倍。其次,教材只给难字注拼音,每两个自然段对应一幅季节分明的插画。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借助图画,习得识字方法,积累语言经验。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对新鲜的,活动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王字旁。会写“对”“妈”两个字。

    2.借助图画认识“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进而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听故事、读故事积累课文语言,并练习用课文中的`语言讲故事。

    2.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反复”表达。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启发性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本节课我将采用看图识字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质疑,探索,感悟,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将从以下几个板块来安排我的教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读――指读。

    1.学生交流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带着思考开始第一遍读书。

    运用板贴学习“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

    二读――范读。

    听教师讲故事,学生用小手指指着。读到哪儿就指到哪儿。

    三读――自由练习读。

    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强调“多识少写”。本课从教材特点到课后练习,无一不在说明着本课识字要从“图”入手。因此,教学本板块时,本人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文本不是全文注音的特点,交流识字的方法,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之后,教师讲故事,帮助学生扫清本文中的字词障碍,并在自由练习中进一步提高。】

    第一步,记住关键信息。

    1.合上书,听老师讲故事,听后说说你都记住了哪些信息。

    学生找出“发芽”“草莓”“蘑菇”“雪”对应的季节,板贴。

    2.相机指导轻声词“玩吧”“孩子”“回来”。对比“王”认识“玩”的偏旁――王字旁,注意偏旁相让后会给字形带来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字词学习和找出季节,帮助学生记住关键信息,为讲好故事做铺垫。学习王字旁,感受偏旁相让后给字形带来的变化,为学习“对”“妈”两个生字做铺垫。】

    第二步,分步练习讲。

    2.抓住关键信息,反复练讲。

    3.出示季节和与之对应的其他景物,小组合作,填空编童话。

    4.出示蜗牛妈妈的语言,抓住关键信息,先学生练讲,再师生分角色讲。

    【设计意图:语言不断反复是本课最大的特点。根据一年级的学情和学段要求,本环节利用故事留下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讲故事、编童话的过程中浅浅地感觉到故事语言的重复性,进而感受到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第三步,整体练习讲。

    1.再次打开书,朗读课文,根据插图和板书,同桌分角色讲一讲。

    2.戴上头饰到台前演一演,完整地讲故事。

    3.“小蜗牛爬呀,爬呀,转眼四季已经悄悄走过,虽然它什么也没有得到,但却帮我们收获了‘借图识字’的好方法。”边说边擦掉图画。板书:看图识字。

    4.学生开火车读“发芽”“草莓”“蘑菇”“雪”。

    1.读好四个生字。

    2.全班交流:偏旁相让,字形常有变化。观察四个生字,发现了什么?

    写正确:“对”中的“又”字捺变点。“妈”中的“女”字横变提,不出头。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注意笔顺和占格。

    4.摆好姿势,学生练写,评价指导。

    【设计意图:加深偏旁相让后会给字形带来变化的认识,通过观察、跟写、练写、评价,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写好汉字。】

    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浓缩了本节课的教学精华,更突出了教学重点。我的板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档案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档案,帮助幼儿更明确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喜好。

    2.通过交流档案,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喜好与自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学习接纳、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

    1.档案记录表人手一份;铅笔一人一支。

    2.每位幼儿自带一张一寸照片;彩色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的喜好

    1.以自由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讲出自己的喜好;

    教师今天我和大家在一起玩,真的非常开心。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你们的姓名、年龄和所在的幼儿园,还特别想知道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你们愿意告诉我吗?

    2.教师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幼儿丰富谈话内容:

    教师: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喜欢玩什么?

    二、制作我的小档案

    1.教师:大家都想把你喜欢的事情告诉我,我这样一个人一个人地听,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更快地知道全班每个小朋友最喜欢的事情呢?(幼儿讨论,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

    2.出示教师事先制作好的一份小档案,引导幼儿观察:

    ①提问:上面有些什么?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

    ②教师介绍每幅图画所代表的含义。

    ③教师:你们想不想也为自己制作这样一份小档案?

    3、幼儿在表格内贴上自己的照片,用绘图方式制作自己的小档案。

    4、制作好小档案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档案里的内容。

    三、游戏:小小调查员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引导幼儿愉快游戏。

    玩法:幼儿当调查员,在音乐若中模仿开汽车的动作向前行进,当音乐停止时,幼儿取出自己的档案表互相进行调查,看一看自己的档案和别人的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做好记录。

    2.围绕调查结果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①你有没有找到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地方?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②大家彼此之间的不一样会不会影响你们做好朋友?

    四、鼓励幼儿在主动观察、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为他们制作小档案。

    1.教师:你们还想为其它人制作小档案吗?

    (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后小朋友可以为你喜欢的人制作他们的小档案,作为礼物送给他,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制作好的小档案布置在班级合适的地方。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为家人或喜欢的小动物等制作档案,激发幼儿了解、探索他人的兴趣,进一步增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了解。

    档案课件(篇5)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师教学工作基本情况的重要历史记录,其主要内容有:教师登记表;统计考核鉴定(包括:考核鉴定表;教学检查听课评议情况等);学术水平包括:论文;教材编写;科研成果等;专业技术职务动态及奖惩情况等,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档案之一。

    1、教师业务档案由教务处统一管理,每到学期、学年末,根据责任制考核情况,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进行全面考核,分别由教务处长、教学部填写相应部分。填写力求实事求是,公正确切。

    2、查阅和摘抄教师业务档案需经领导批准,管理员不得泄露档案中的有关内容。

    3、核签的教师业务档案所载内容,任何人不得随意涂改和更换。

    4、教师调离学校时其业务档案并入本人人事档案随调,学校教务处可保留其业务档案的复印件作为教学资料妥善保存。若有单位外调情况时,凭介绍信允许抄录。

    5、教师业务档案属永久性保存,必须妥善保管,防止蛀烂,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毛笔,字迹清楚工整。

    6、教师业务档案是记载衡量教师教学工作实绩和水平的原始资料,也是教师晋级、提干、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应严格手续,认真对待,不得弄虚作假、含糊敷衍或丢失。

    档案课件(篇6)

    山有大小,树有高低,人也有胖瘦,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那么,我们一起来帮助be going to找找它的优点和不足吧。

    1. 灵活搭配,铁面无私。be going to是固定结构,相当于一个助动词,它的后面接动词原形,用来表示将要发生或计划、打算好的事情,有“准备;打算”的意思,句中常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

    be going to的灵活性表现在与不同的主语搭配时,be可以随主语变化,分别变成am, is, are;be going to的“铁面无私”表现在无论主语是谁,be going to后面都只能跟动词原形;否定句是在be后加not,一般疑问句是将be提到句首,肯定回答是Yes, 主语+ be.,否定回答是No, 主语+ be not.。例如:

    We are going to play football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我们要去踢足球。

    -Are you going to do your homework at home next Sunday?下星期天你们打算在家做作业吗?

    -No, we aren't. 不,我们不打算在家做作业。

    -Is she going to see her grandparents? 她要去看望爷爷奶奶吗?

    -Yes, she is. 是的,她要去。

    2. 搞好团结,任劳任怨。be going to承担了一般将来时中的大部分工作,尤其在口语中,几乎是全由它来完成的。当be going to的主语是人时,它表示准备、打算、计划、安排要做的事,当be going to的主语是物时,它表示说话人根据客观迹象推测“可能要发生的事”。

    当there be句型与be going to连用时意为将有。它的结构是:There is / are going to be...注意to后的be不能换成have。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回答是Yes, there is/are.;否定回答是No, there is/are not.。例如:

    He is going to have a picnic next Sunday. 下个星期天他打算去野餐。

    There are many dark clouds in the sky. It's going to rain. 天空阴云密布,要下雨了。

    -Is there a basketball match next Tuesday? 下星期二有场篮球赛吗?

    -Yes, there is. 是的,有。

    3. 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在表示一般将来时的大家庭中,be going to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但当将来时侧重表示“意愿”或根据客观规律必然要发生的事时,be going to让位于shall(用于第一人称), will(用于第二、第三人称)。例如:

    Li Lei is fifteen this year. He will be sixteen next year. 李雷今年十五,他明年十六。

    当用来征询对方意见或表示按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时,be going to让位于“be +不定式”。例如:

    Am I to go on with the work? 这工作我是不是接着干下去?When are they to hand in their homework? 他们的作业什么时候交上来?

    当句中有表示位置移动的单词,如come, go, leave, start, arrive等时,就让活泼的现在进行时发挥它的聪明才智。例如: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 tomorrow morning. 明天上午我们要到公园去。Mr Wu is coming tonight. 今晚吴先生要来。

    资料课件热门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提前规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编写好教案课件更是必不可少。教案的制作是建设优秀教育环境的关键途径。我们将会介绍与“资料课件”有关的相关知识,供需要的人借鉴参考。希望我们的信息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资料课件【篇1】

    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即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区别,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当然两者有许多的不同点,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不同是两个包含的元素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所以,对于各位考友而言,在教师资格面试的时候,在候考室准备的大多是教案,但是思考的却是教学设计的事情,因为除了教案的几个主要部分需要考虑外,你还需要考虑到你面对的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即学习者需要分析以及学科本阶段的整体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备”

    所以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重要部分,

    备课前首先要研读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媒介。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各级学校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资源,是诸多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材具有权威性、统一性和不可代替性。

    但是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大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1)以“课标”为“纲”,以学生为中心。

    (2)以“整体”为“先”,从整体出发,以模块建构式的编写方式体现语言学习不断复现和循环,遵循语言能力逐步递进和不断提高的规律,保证本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3)以“任务”为“径”,以“学习任务”驱动,让学生有机会在语境中接触和理解真实语言,在活动中实践、体验、感悟,达到语用能力的提升。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材本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借助教材使学习者掌握某种能力,从而思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3.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材把每个单元的重点语言项目渗透到各个教学部分。

    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内容展开的。

    1.研究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备课要根据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生认知活动能力,注重从知识的整体入手。例如,在高中的开始阶段,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认知基础上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认知特点可概括为“具体――抽象――概括”,我们在备课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

    2.研究学生的知识现状。要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现状,这对备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即新生的入学阶段,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在数学方面的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对各部分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同,这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师应把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位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然后仔细分析,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在平时的每次单元检查后,也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普遍问题要重点指导,个别问题要个别辅导。

    在具体备课时,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状况,例如在学习向量部分的内容时,物理学科中的力、位移速度等概念就是向量的具体化和应用,我们可以从这样具体的知识背景入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新概念。

    3.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的生活背景包括学生的经历、经验,思想和生活状况,每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都会不同,进而形成的对社会、对学习的观点和态度也会很大不同,这些背景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学习要讲背景,讲应用。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因此,新概念的引入中都应特别强调它的现实背景,数学理论发展的背景和数学发展历史上的背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另外,数学思维方式的背景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人能不能“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主要是由他所具备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的背景决定,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原有的数学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深度。

    4.研究学生的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教育的对象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人,而且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思维能力更加成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但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认识问题不准确、不深刻,有时带有片面性。教师要采用多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情感的和心理上的。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要充分尊重他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疏导,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总结为一句话:重新把笔试阶段科目二关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章节熟悉一下即可。

    备教法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清楚在教学过程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

    比如:讲授法、谈话法、情景法、演示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操作法、陶冶法、讨论法、发现法等等。

    资料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4)四人合作,画出铅笔的影子,观察影子。

    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和记录一天中影子的变化。

    学生准备:分组——橡皮,铅笔,尺子,手电筒,彩笔等。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5: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了解太阳和影子的更多变化。(板书课题)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1、你能在室内找出自己的影子吗?

    2、打开教室内的电灯。

    (1)学生拿起自己的课本,抬高到离桌面约10厘米的地方,在桌子上找一找书的影子。

    (2)通过这个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4、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5、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6、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哪个亮一些?哪个暗一些?

    7、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1、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2、同学们的想法有这么多,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6)总结:

    影子总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同一时间,所有直立物体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同一物体,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较长。

    2、学生上台展示手影。

    3、师带领学生看手影游戏的图片。

    六、畅谈收获。

    《太阳和影子》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了太阳高度、影子的形成原因、影子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开课伊始,我展示太阳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太阳是什么,然后交流总结。由此得到太阳是光源的结论。再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影子是什么的结论。如此经过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交流发言、得出结论等环节后,让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两个实验,一个是观察影子的方向变化,另一个是影子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巧妙的把太阳高度的知识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结合起来对比记忆,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讲太阳高度时,重点突出了这个概念,因为很容易让人把太阳高度理解称一个距离,其实它是一个角度,是太阳高度角,这个角最大90度,最小0度。

    这节课要是在时间的架构上以及课堂气氛的把握上更紧凑些就更好了。

    资料课件【篇3】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于是,时隔725年,我,一个客居岭南的天津士子,依旧在一个岑寂除夕夜晚,为这位江西籍的中华伟男子洒下数滴热泪。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在日后成为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1276年,随着元军铁蹄的步步逼近,宋廷方面,已经是惊惧至极,朝中乱成一锅粥。当朝宰相陈宜中派陆秀夫去平江见伯颜,表示宋朝可以向元朝称侄或称侄孙,哪怕最后“奉表求封为小国”,只要元朝能止兵,一切都答应。

    伯颜仍不答应,非坚持要宋“称臣”。陆秀夫归临安复命,谢太后泣言:“苟存社稷,称臣也可以。”当时,谢太后等人还存幻想,以为对元朝奉表称臣上尊号献岁币,还可以保存原有境土。

    入朝不久的文天祥很有远虑,他深知元人无信,上疏请谢太后允许宋恭帝的一兄一弟出临安,吉王赵g赴闽,信王赵m赴广。谢太后同意,进吉王为益王,判福州;信王为广王,判泉州。以驸马都尉杨镇和二王两个舅舅“提举二王府事”。由此,两个娃娃王爷,也即将开始了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

    陈宜中见元人不允和议,计无所出,只得率群臣入宫见谢太后,请迁都避祸。谢太后开始不允,陈宜中等人“恸哭以请”,太后终于答应,回内宫立命宦者、宫人收拾行装。

    结果,等到夜晚,却不见陈宜中等人来接驾。谢太后大怒:“我本不想廷都,大臣数以为请。今我欲行,众人又不至,是骗我这个老妇人吗!”急怒之下,谢太后“脱簪珥,投之地,遂闭阁,群臣请见,皆不纳。”其实,陈宜中本来是想转天一早成行,情急苍猝之下,忘了告知谢太后出发时间,使得太后因空等大发雷霆。

    元军方面,在正月十八已经三路会师,扎营于临安以北的阜亭山,真正是兵临城下。文天祥、张世杰上疏请帝室入海避兵锋,表示他们二人率守军背城一战。陈宜中不许,经与谢太后商量,派人携传国玺出城交与伯颜,准备投降。至此,宋廷由议和,变成了议降。

    伯颜让人译读宋朝降表,结果,他对以宋恭帝名义上呈的降表内容非常满意:“宋国主(赵)显谨百拜言:(显)眇焉幼冲,遭家多难。权奸贾似道,背盟误国,至勤兴师问罪。显非不欲迁避以求苟全,柰天命有归,显将焉往!谨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号,以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二广、四川、两淮见存州郡,悉上圣朝,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伏望圣慈垂念,不忍三百馀年宗社遽至陨绝,曲赐存全,则赵氏子孙世世有赖,不敢弭忘!”

    本来,身为首相的.陈宜中应亲自出城到元营议降。此人奸诈加胆小,竟然在定下投降“大计”后,置帝室及临安于不顾,连夜逃走,跑到自己老家温州清澳躲避。

    宋将张世杰见宋廷不战而降,率所部离去,屯军定海,以观形势。

    文天祥等人出城,在明因寺见伯颜。文丞相状元出身,起初还想以口辩说服伯颜退军,保全残宋社稷:“本朝承帝王正统,衣冠礼乐之所在,北朝(指元朝)将以本国为属国呢,还是想毁我社稷宗庙呢?”

    文天祥:“北朝若有意保存本朝,请退兵平江或嘉兴,然后再商议岁币与犒师之事。如此,北朝可全兵而返,此为上策;如果北朝想毁我宗庙,灭我国家,则淮、浙、闽、广等地大多未下,成败还不可知,如此,兵连祸结,胜负难料!”

    出乎伯颜意料,文天祥这个“亡国宰相”如此抗言直陈,让人愠怒。于是,伯颜语气强硬,以死相逼,威文天祥。

    文天祥大怒曰:“我乃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锯鼎镬之逼,又有何惧!”

    一句话,噎得伯颜辞屈。在座元朝诸将面面相顾,数人按剑而起,大有杀文天祥之意。

    伯颜见文天祥风仪俊爽 ,举动不常,心知此人定是豪杰人士。他呵呵一笑,遣返其他宋使,独留文天祥于元营。

    文天祥大怒,数次请归,诘问伯颜:“我来此议两国大事,为何扣留我?”伯颜笑称:“请君勿怒。君为宋大臣,今日之事,正当与我共之。”话虽如此说,伯颜令元军两名大将率军卒严加看守文天祥。

    临安方面知事不妙,驸马都尉杨镇等人忙乘间奉益王、广王两个孩童出走婺州。伯颜闻讯,立刻派范文虎率军追赶。

    公元1276年阴历二月初五,宋恭帝率百官“诣祥曦殿望元阙上表”,正式举行了投降仪式。

    伯颜取南宋谢太后手诏,“谕天下州郡降附”。南宋的宫廷琴师汪元量为此有诗讽曰:“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请。”(《醉歌之五》)

    而后,宋廷罢遣文天祥等部勤王兵,以贾余庆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此举并非实际意义,只是表示宋廷告降官员品级之高),刘钔签枢密院事,与吴坚等人并充“祈请使”,准备诣元大都告降。“(贾)余庆凶狡残忍,(刘)钺蛐靶∪耍皆乘时窃美官,(自)谓使毕即归,不以为意。”

    至此,伯颜引文天祥与即将前往大都告降的宋臣共座。文天祥悲愤至极,面斥贾余庆等人卖国,并指责伯颜失信。陪坐的吕文焕充好人,从旁劝解。文天祥瞠目斥之:“汝吕氏家族世代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也罢,竟肯阖族为逆,岂不羞乎!”言毕,文天祥离席而去。惭怒之下,吕文焕与贾余庆等人共劝伯颜拘押文天祥,把他押往大都拘禁。

    受降当日,元朝大军皆屯于钱塘江沙岸上。临安宋人皆希望时节潮至,可把元兵“一洗空之”。奇怪的是,本该生潮的钱塘江,竟然“潮三日不至”,真让人怀疑是否天道冥冥,听任宋朝亡国。

    伯颜遣人入临安,尽收宋朝衮冕、圭璧、符玺及宫中图籍、宝玩、车辂、辇乘、卤簿、麾仗等宫廷禁物,催促全太后、宋恭帝、宗室高官以及“三学士诸生”皆北行大都“入觐”忽必烈(谢太后因病暂不行)。为此,汪元量有诗叹曰:“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将军。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是幼君。”

    伯颜自入临安,建大将旗鼓,“观潮于浙江。又登狮子峰,观临安形势。”可以说是志满意盈。

    南宋大将李庭芝在扬州闻知宋帝、宗室被掠北去,涕泣誓师,率四万人夜捣瓜洲,准备夺回被俘的少帝及全太后等人。元军防备森然,不果。

    宋恭帝北迁大都后,被忽必烈封为“瀛国公”。1282年,他又被元人迁往上都(今内蒙正蓝旗)。青年时代,为避免被害,赵显自求为僧,往吐蕃习学佛法,终成一代高僧,修订翻译了《百法明门论》等不少佛经。至治三年,思宋亡国旧事,赵显(时法名合尊)作诗云:“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结果有人持诗上告,元廷认为赵显其有复国招贤之意,下诏把他赐死,时年五十二。宋朝以文教而兴,以文过于武而亡。可叹的是,其末帝之死,也缘于一首诗,真让人扼腕低回,思索久之。

    益王、广王被转移途中,刚刚投附元朝的原宋将范文虎(奸臣贾似道女婿)将兵追之甚急。杨镇一时间奋不顾身,让杨淑妃的哥哥杨亮节掩护二王及杨淑妃先逃,自己断后,表示:“我将死于彼,以缓追兵”。途中诸人狼狈不堪,无马无轿,皆徒步而逃。最危急时刻,二王等人躲于山中七日,断水绝粮,几乎饥渴而死。凑巧的是,宋朝统制张全与数十军卒恰好往南逃,于是众人汇合,一同逃奔温州。不久,宋臣陆秀夫等人闻讯追至,并召陈宜中来见。

    于是,众人推益王赵显为天下兵马都元师,“檄召诸路忠义,同奖王室”。张世杰在定海接报,率军来赴。

    本来,元朝已经在实际上灭亡了南宋,元军诸将皆不愿再驰往南荒继续战斗,元朝行省官员也大多想放弃肇庆、德庆、封州、梧州等地,认为那些地方地处僻远,没有太大军事、政治价值。大汉奸史天泽的长子史格当时任广西宣慰使,力排众议,坚决不同意在两广一带弃戌,并上疏忽必烈,为之分析天下形势,认定穷寇必追。结果,元朝最终向当地增兵益戌,致使南宋最后一丝复国的希望很快破灭。

    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大都途中,至镇江,趁看守不备,又有手下侠客杜浒等人相助,文天祥连夜逃出,跑到真州(今江苏仪征)。时为安抚使的苗再成闻讯心开城迎接,喜极而泣,表示说:“两淮之兵足以兴复国家,只因二帅关系不睦(二帅指李庭芝和夏贵,当时苗再成还不知夏贵已降元),如能合纵连横,一心抗敌,取胜不难。”文天祥闻言也很兴奋,问:“苗安抚您有何计策?”苗再成答:“当今之计,先约淮西兵直趋建康,元军闻知必调集部队阻挡。我趁此机会可指挥淮东诸将,以通州、寿州之兵攻袭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扬子桥,以扬州兵攻瓜步,再以水军直捣镇江,同时举兵,大张声势。如此,湾头、扬子桥一带,元兵留守不多,当地人又多盼我大军返攻,肯定能一举克之。然后,三面合攻瓜步,我本人指挥水军自水上进逼,瓜步必能攻下。如取瓜步,以淮东兵入京口,淮西兵入金陵,扼断元军归路,定可擒其主帅,收复失地。”文天祥闻言,非常赞许,忙写信给死守扬州的李庭芝,并派出信使四处约结未降的宋将。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战乱四起,信息不通,文天祥本人先前参加与元军的“议和”,致使李庭芝对他本人存有极大的戒心和误解。宋军又有败兵逃归扬州,报告说元军派投降后的一个丞相到真州说降。接到文天祥书信,李庭芝认定说降的“丞相”肯定是文天祥,并忖度文天祥是以计诱他出扬州,然后趁机让元军来攻。于是,李庭芝派人送密信,命令苗再成杀掉文天祥。

    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是元人派来诱降的奸细,又不敢违背李庭芝的命令,就亲自把文天祥骗至真州城外,示之以制置司“格杀勿论”的命令,让文天祥自寻出路。回城后,苗再成不放心,怕文天祥真是元军招降的奸细,派出两路人试探文天祥,“果说降者即杀之”。两路人佯装出城降元的溃兵,向文天祥打招呼。文天祥不知是苗再成试探他的“计谋”,苦口婆心以忠义苦劝要外出“降元”的士兵为国尽忠,两路士兵大受感动,不仅没有杀文天祥,反而为他们一行人带路直到扬州城下。

    四鼓时分,文天祥诸人抵至扬州城门,赫然见到四周贴了数张悬赏捉拿“文丞相”的告示,写明了“死活皆赏”,“众人相顾吐舌”,只得窜身向东,准备从海道逃走。途中,又遇络绎不绝开拔的元兵,一行人慌忙躲入烧毁的墙壁中潜伏。藏了两、三天,几个人差点饿死,幸亏遇见几个樵夫,乞得几口干粮得以幸免。逃至板桥,元军忽至,一行人又窜入灌木丛中。元兵看得真切,往灌木丛中射了一阵乱箭,并活捉了杜浒等三、四个人。幸亏捉人的元兵是汉军,得了杜浒等人的银两后就偷放了他们。几个人回到原地,把饿得已经奄奄一息的文天祥用木棍制成的简单担架抬至高邮稽家庄。当地庄主是位义士,派人护送文天祥等人先至寿州,然后由通州入海,一行人终于得达温州。

    对于此次嫌猜、历险,文天祥有《出真州》诗十三首感怀,真实再现了当时的苍惶和狼狈:

    琼花堂上意茫然,志士忠臣泪彻泉。赖有使君知义者,人方欲杀我犹怜。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行背可鞭。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天地沉沉夜舟,鬼神未觉走何州。明朝遣间应无是,莫恐元戎逐客不。

    人人争劝走淮西,莫犯翁翁按剑疑。我问平山堂下路,忠臣见诎有天知。

    千金犯险脱旃裘,谁料南冠反见雠。记取小西门外事,年年上巳哭江头。

    荒郊下马问何之,死活元来任便宜。不是白兵生眼孔,一团冤血有谁知。

    戎衣啧啧叹忠臣,为说城头不识人。押出相公州界去,真州城里榜安民。

    有客仓皇欲赴壕,一行性命等鸿毛。白兵送我扬州去,惟恐北军来捉逃。

    瓜洲相望隔山椒,烟树光中扬子桥。夜静衔枚莫轻语,草间惟恐有鸱鹗。

    真州送骏已回城,暗里依随马垛行。一阵西州三十里,摘星楼下打初更。

    公元1276年夏六月,陈宜中、张世杰在福州拥立益王赵g为帝,改元景炎。进封皇弟赵m为卫王。升福州为福安府。以陈宜中为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直学士。不久,文天祥赶至,诏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由于陈宜中主持“国事”,文天祥怕引起内部纷争,对右丞相一职“固辞不拜”。小朝廷便授文天祥为“枢密使同都督”。

    众人出计献策,下诏各地,以图兴复。恰于此时,留于江南的南宋故相留梦炎“响应”元朝招唤,自动出降,充当新朝鹰犬爪牙。

    扬州方面,李庭芝凛凛忠臣,一直浴血死守。

    李庭芝,本汴梁人,十二世同居一门,号“义门李氏”。北宋末期战乱起,李氏家族迁至应山。金国被灭后,襄汉之地兵戈四起,李氏又徙随州。宋将孟珙守江南时,李庭芝乡试不中,弃文就武,谒见孟珙。由于李庭芝相貌魁伟,孟珙一见奇之,马上提拔他充当军中将校,才能尽显。淳佑年间,李庭芝又考中进士,得功名后,复入孟珙府幕,成为高级参谋。孟珙去世前,上表朝廷荐贾似道代替自己的军职,又向贾似道推荐李庭芝。由此,可见李庭芝与贾似道二人渊源不浅,但这种关系并不能以之来判别二人人品的忠奸。感恩孟珙知遇之恩,李庭芝弃官不作,扶孟珙灵柩归葬,并为其守墓三年。贾似道掌国后,李庭芝得展大才,一直为南宋效力疆场。鄂州第一次解围,当时的宋理宗亲自下诏任李庭芝为两淮制置使,开府扬州。后来,大草包范文虎一败再败,襄阳失陷,李庭芝曾一度被贬。由于元军咄咄逼人势迫,宋廷很快就重新启用李庭芝,诏令其制置两淮 为了专心守淮东,不存私心的李庭芝上书请夏贵分任淮西事务。德佑初,贾似道兵溃芜湖,沿江诸郡宋军守将逃的逃,降的降,李庭芝不为所动,多次斩杀元朝劝降的使人,固守扬州。

    元军攻陷临安后,命谢太后与宋恭帝相继“下诏”,派人持至扬州城下喊话,让李庭芝开城投降。李庭芝登城高呼:“我奉诏守城,从未听说过有诏旨要臣子献城投降的!” 不久,宋恭帝等人北迁,谢太后又写亲笔诏书,表示:“先前诏谕爱卿向大元纳款,日久未报,不知是否明悉吾意。今吾与嗣君既已臣伏大元,爱卿固守扬州,不知是为谁守城?”李庭芝立于城头,静听城下使者宣诏已毕,并不答应,下令城上守军以劲弩向使者一行人发射,立毙一人,余皆慌忙退走。

    不久,他又派姜才出军,想从元军手中夺取少帝及全太后,不果,“复闭城守”。 宋朝守将夏贵降元后,元军统帅阿术玩心理战,尽驱身着宋朝军服的淮西降卒至扬州城下,“旌旗蔽野”。当时的场面既壮观又令人气愤,数万宋军降卒身着齐整的军服,排列整齐,在扬州城下立定,一言不发望向扬州城头。在他们身后,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元军骑兵,皆手执利刃,虎视眈眈。

    阿术见扬州城上没动静,忙遣使者持忽必烈诏书招降。李庭芝命士兵开城门,迎入使者。然后,李庭芝命人把元军使者押上城头,当着数万淮西降兵与元军骑兵的面,一刀砍落使者的人头扔下,并焚烧了招降的“诏书”。阿术无奈,只得暂挥兵回返。

    不久,见元军势盛,宋朝的知淮安州许文德、知盱眙军张思聪、知泗州刘光祖等人,皆以粮尽为由向元军投降。 李庭芝在扬州城内括栗以充军食。“栗尽,又令官人出粟;又尽,令将校出粟,杂牛皮、z稗以给之。”胶着相持之间,食尽粮绝,宋军将士中甚至有杀子充食者,“然犹力战不屈”。

    元朝统帅阿术不仅从水路断绝高邮方向的宋军运粮船,又在陆路邀击宋军运粮兵卒,杀死宋军数千,最终完全断绝了扬州守军的粮草供应。

    在此情况下,为了能使扬州降附,阿术又派人从大都的忽必烈处取得特赦诏书,“赦(李)庭芝焚诏、杀使之罪”,当然,元军这次不敢再派人送入城中,只敢城下喊话,以箭射诏书于城上。李庭芝看也不看,命人立焚诏书于城上。

    听闻赵g即位消息,李庭芝响应勤王诏,留制置副使朱焕守扬州,他自己与大将姜才率七千兵座突围奔泰州,想取道通州入海,南下福州。孰料,李庭芝刚刚率兵出城,朱焕就以扬州向元军投降。阿术一面分派精兵入扬州,一面指挥劲骑追击宋军,沿路杀掉千余人。李庭芝所将宋军腹空体乏,好不容易进入寿州,被元军团团包围。

    阿术入扬州后,俘虏了李庭芝的妻儿,命人押至寿州城下,向城头喊话招降。大将姜才因病重不能出战,宋军只得死守孤城。

    李庭芝本人对妻儿被俘并不理会,仍在城内指挥抵抗。结果,泰州裨将孙贵等四人知扬州不守,又见元军四涌如潮,大惧之下,这几个败类开北门纳元兵入城,向元军投降。

    知事不济,李庭芝情急之下冲出户外,投入府院的莲花池中自杀。水浅,李庭芝自杀未成,被元军生擒。病重之中的大将姜才也被活捉,与李庭芝一起被押回扬州。

    阿术见二人,责斥二人坚守不降,姜才大骂道:“胡奴,不降者我也!”这句话说得不假,扬州被围的最后关头,李庭芝曾召姜才一人议事,大概是想商量以诈降之计突围,姜才大呼:“相公不过忍片时之痛耳!”坚决不同意诈降,要光明磊落去赴死。

    李庭芝自有大帅风度,傲立一旁不言。阿术爱惜二人才勇,仍想劝降,姜才骂不绝口。最终,站在一旁的以扬州献降的叛贼朱焕上前进言:“扬州自用兵以来,积尸遍野,皆李庭芝与姜才所为,不杀之何待!”

    于是,元军命军士押二人于扬州闹市。李庭芝首先被斩首。临刑,大英雄神色怡然。姜才被剐杀,仍旧骂不绝口。剐刑严酷,时间又长,其间,降元的老匹夫夏贵也来看热闹,姜才切齿嗔目,骂道:“见我如此,老贼你能不愧死!” (夏贵这个老匹夫以淮西之地归降元朝,时年已过八十。由于他降元,在《宋史》中无传;他降元后,又无事迹,故《元史》中也无传。夏贵此人,人品虽不好,但二十年间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终日与元军角战,攻略八方,战阿术,败董文炳,斗刘整,敌伯颜,南宋半壁河山之苟延,实有他一大份功劳。当然,比起吕文焕、范文虎、刘整等人,夏贵延至宋亡后方降,似乎有可取之处,但五十步何可笑百步!此人不能守义徇节,保全初志,致使数十年功业付之东流。夏贵苟活才两、三年,即生病而死。时人讥讽他为臣不忠,作诗曰:“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呜呼夏相公,万代名不朽。”另外一首诗更直白,指斥其在元人许其以淮西一道“养老”的利诱下而投降的丑恶:“节楼高耸与云平,卖国谁能有此荣。一语淮西闻养老,三更江上便抽兵。不因卖国谋先定,何事勤王诏不行。纵有虎符高一丈,到头难免贼臣名。”相比文天祥、李庭芝、李芾等忠烈宋臣,夏贵老将白忙了半世,最后关头掉链子,确实让人可发一叹。)

    两位英雄慷慨就义之时,扬州人民“闻者莫不泣下”。

    破扬州后,元兵集中兵力猛攻真州。众寡如此悬殊,趁天降大雾,宋军参谋赵孟锦率少数宋兵忽然击袭元军大营,趁乱杀死不少元兵。可叹的是,大雾不久即散,元军望见宋军人少,立刻来了精神,组织反攻,赵孟锦登舟败走之际失足堕水而死。元军乘势攻城。城破后,安抚使苗再成血战,力竭而死。此后,通州、滁州、高邮军等相继降元,淮东尽失。

    文天祥到福州后,本来提出要回温州组织舟师,由海道而进收复两浙。陈宜中不同意,文天祥只得作罢。陈宜中的想法,是放弃温州,把大本营全移至闽地,欲依靠张世杰收复两浙以自洗其先前弃都亡命之罪。出于这种私心,他当然不想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文天祥立功。于是,陈宜中就把文天祥外派,让他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招募士兵。

    在福州的短暂准备期间,九死一生的文天祥把先前所写的诗歌编为一集,名《指南录》,皆为向南奔君的纪实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文字字带血,句句含悲,特别是文天祥所写的《指南录后序》,高度而形象地概括了他自德佑二年以来元军兵临城下至他最终逃往永嘉整个过程:

    德v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厢逅溃蝗缪镏荩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不久,文天祥转战至汀州(今福建长汀),派赵时赏率一部军士去取宁都(今江西境内),派吴俊章取雩都(今江西于都),同时,在江西坚持抗元的刘洙等人闻文天祥开府,纷纷提兵来会。

    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五月,文天祥集结部伍,自梅州出江西,吉州、赣州坚持抗元的宋军皆来赴,合军收复会昌县。八月间,文天祥部下赵时赏等人分道攻取了吉、赣周围的不少地区,把赣州包围起来。闻听文天祥在江西声势大震,衡山、抚州等地残余宋军也纷纷加入进来,一时间士气高昂。

    元廷闻报,非常紧张,忙在江西置行中书省,以塔出为右丞,敏珠尔丹(又译“麦术丁”)为右丞,李恒为参知政事,下决心扑灭江西的反元宋军。

    九月间,在元军诸道四出江西的同时,元将李恒自将一军精骑,出奇不意地向身在兴国的文天祥发起进攻。文天祥没有料到李恒这么快就杀到,猝不及防,慌忙应战,首战不利。

    听说邹h部宋军有数万屯于永丰,文天祥携败兵向永丰方向败退。结果,行至半路,正遇上被元军杀得大败而逃的邹h部队,双方相遇,慌不择路,便又汇合一处,夺路接着跑。

    逃至方石岭(今江西吉安东南),率少数兵士殿后的宋将巩信与元兵短兵相接,殊死格斗,相战多时。元将李恒疑有伏兵,鸣金收兵。良久,见山后并无声息,李恒才敢率元兵呐喊杀入。结果,见巩信端坐一巨石之上,仅剩的十余名残兵立其左右,嗔目怒视元军。李恒忙命放箭,箭雨密集,巩信等人屹立不动,中箭如猬,至死不仆。

    文天祥逃至空坑(仍在吉安境内),军士多散,身边只有杜浒,邹h等几个人相随。宋将赵时赏为使文天祥等人有时间逃走,他故意令人用肩舆把自己抬上,大摇大摆、不慌不忙地行走。元军大队士兵追至,持枪挺刀,喝向肩舆之上是何人,赵时赏朗声答言:“我姓文”。元军大喜,以为生擒了文丞相。忙令数百人看守,把赵时赏押至隆兴。一路上,多有五花大绑的文天祥僚属被押至肩舆前,元军迫使赵时赏(以为他是文天祥)辩认,皆被赵时赏“不屑”斥喝:“小小牙官,抓这种人做什么!”由此,“得脱者甚众”。即使如此,文天祥本人的妻儿皆被元军抓住,被李恒送往大都。途中,文天祥二子皆不堪折磨,病死于道中。 不久,得知被抓的“文天祥”乃赵时赏,李恒气恼,立即斩杀。赵时赏乃宋朝宗室子弟,临刑大笑,慷慨就义。

    文天祥逃脱后,辗转至南岭(今广东紫金),重新集结队伍。

    身在石冈州的小皇帝赵g因奔波惊吓,患病而死,时年十一。众臣便拥卫王赵m为帝,时年八岁。文天祥闻新主即位,上表自劾江西败兵之罪,并请入朝觐见。恰值军中发生瘟疫,文天祥身边刚刚聚集的残军一下子病死不少,其老母与长子也相继染病而亡,雪上加霜,亡国丧亲,大英雄痛不可堪。

    景炎二年八月,元寇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元寇马贼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虽然文天祥受着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的巨大打击,但没有动摇其抗元意志。他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元。祥兴元年(洋历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元寇俘获。他吞下二两脑子(即龙脑)自杀守节,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伪元的元帅汉奸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当然坚拒写招降书,但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楷模。

    资料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

    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标准很重要。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哪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量不重复)

    给这些自然数分类。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板书对应的集合图。

    自然数

    (能不能被2整除)

    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

    问:看了集合图,你想说什么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

    说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问: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进行新课

    今天我们就用找约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

    复习: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

    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约数。(同时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约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自然数

    (约数的个数)

    (只有两个约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约数的,这两个约数有什么特点?引出约数的概念。

    明确合数的概念,提问:合数至少有几个约数?想一想:1的约数有哪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

    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了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奇数和合数的知识)

    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1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52831537789111

    学生独立完成。

    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约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数,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约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用质数表检查对例1的判断是否正确。

    完成练一练。

    三、练习巩固

    1、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

    22293549517983

    2、出示2到50的数。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

    学生操作后,提问: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告诉学生: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

    四、全课总结

    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学生回答;相机揭示课题,质数和合数

    讨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五、布置作业(略)。

    资料课件【篇5】

    2、向家长介绍各位科任教师。

    3、介绍班级情况。

    4、各科任课教师的发言。

    7、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1、介绍班级自然情况以及班级在一个多月以来所做的一些工作,所取得的进步。

    2、介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思路和原则。

    3、交流两个月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走势以及分发学生平时的作业,并且宣布班级管理条例。

    二、家长提问:

    给家长时间,让家长对班级的一些事情诸如任课教师、对学校老师的要求等进行提问,进行初步交流。

    三、互动交流:

    1、家长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询问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方法经验或者教训和困惑,形成比较集中的问题,再提出来。

    2、建立成长日记:学生每天回家要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对于自己所做的错事、重复做错的事进行总结原因,提出改进的办法;对于自己所做的好事和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写一两句感受。有家长和班主任共同签字认可。

    3、交流学生的`教育方法:要家长认识到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不能仅仅看成绩,更要看学生的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孩子每一点一滴的进步,以亲情的力量帮助孩子,助他们起跑。

    4、制定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分长期和近期,对于期望值的实现比率进行评分,以便于考查学生和家长再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合作默契程度以及方法的正确程度。

    5、制定定期交流反馈制度:交流方式可以用成长日记,也可以找班主任面谈或电话沟通,也可以让学生代替家长进行反馈,每月2-3次。

    四、个别沟通:

    对于在这一个多月中沟通困难、学习和各方面表现令人担忧的学生的家长进行个别沟通,与家长达成特殊教育方案。

    五、最后我就本班的实际情况,给家长们提一个建议;

    六、下面就请我们的数学老师来谈谈我们同学的学习情况。

    下面就请家长们对班级管理及其他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个别交谈

    八:最后,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我们班向着各位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愿我们的学生蓬勃向上,全面发展,愿我们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栋梁之材!

    资料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l2个生字。正确读写“脾气”“净角”“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搜集了解有关丰子恺及白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养过什么小动物?

    我国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曾养过一只白鹅,他把它画了下来,这就是他们家的鹅。同学们注意这个"鹅"字,看插图,“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应该是平等的,所以这个字已经被废除了,规范写法是这样的,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

    板书::鹅

    丰子恺先生不仅把它画下来,还专门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题目就是白鹅。

    板书:白鹅

    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

    同学们打开书,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

    出示: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

    指名学生读词,相机指导字音。

    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指名读(特别指导"供养不周"中"供"的读音)。

    出示:净角脾气

    指名读

    介绍“净角”,指导“角”的读音。

    “净角”就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是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

    出示:净角图片、简介

    “脾气”的“脾”这个字很有些脾气,好读不好写,伸出手来,一起写。范写“脾”字,指导“脾”字的写法(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中间一撇是从白中撇出来的)。

    写好了吗?我们把这些字再读一遍。

    齐读所有词语。

    真好,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在文中还能读吗?

    三、初读课文

    指名几个学生轮接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跟我一起听他们读,听他们把字音读准了没有,一边听一边想:这篇课文里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

    同学们,这篇课文很长,不好读,你们初读就能读成这样,不简单。相信多读几遍,你们一定会读得更好。有信心吗?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找中心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同学们,这篇课文很长,读完之后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答。

    说得不错,其实文中用了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

    生答: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生齐读,指导读,读出感叹号。

    聪明的孩子可以把它读成一个词语。

    生齐读“高傲”

    板书:高傲

    理解“高傲”:

    知道高傲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答。

    总结: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特别骄傲,就是高傲

    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白鹅的高傲?

    生答。

    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你那么快就找到了,从哪里找到的?

    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齐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理解过渡段,承上起下。

    2.擂台赛——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理解白鹅的高傲

    2.1要求规则:

    第一大组学习叫声部分,第二大组学习步态部分,第三四大组学习吃相部分。

    要求:画出具体描写白鹅高傲的语句,在小组里交流学习,你可以用:

    读:把你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说理由;

    演:用表演的方式把白鹅的特点演示出来;

    说:把你喜欢的句子用语言描述出来。

    小组讨论时间为5分钟。

    2.2交流汇报

    2.21学习白鹅叫声的高傲

    生汇报。出示: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第一大组读,圈出里面表示叫声的词语。

    指名读,指导读句子,读出叫声的响亮和严肃,齐读。

    总结:白鹅的叫声如此郑重严肃,丝毫不亚于狗,难怪作者说:养鹅便等于养狗,这鹅够高傲的。那它的步态又是如何高傲的呢?

    2.22以读代讲,学习白鹅步态的高傲

    第二大组,生汇报。

    出示: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齐读,指名读。

    指导步调从容,别着急,不慌,你沉着一点就从容了。

    多名学生赛读。齐读。

    这才是鹅走路呀,跟鸭子走路一样吗?我把鸭子请出来,你能读出它的不同来吗,练习练习。

    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多名学生读。指导:提高语速,再快一点

    比较读,读出鸭和鹅的不同。

    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真好,这才是读书呀,鹅就是这样走路的,有意思吗?它的吃饭更有趣,赶快读,他的吃饭怎么有趣的?

    2.23读演结合,理解白鹅吃相的高傲

    先告诉我鹅是怎么吃饭的。

    第三大组,多名学生汇报。

    出示:鹅吃饭片段。

    我们来读一读,读完之后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怎么吃饭的。生读: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重音在“冷饭”“水”“泥”“草”上。)

    这种吃饭的方法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是:

    生:三眼一板。

    板书:三眼一板

    一起来写。

    理解“三眼一板”:三眼一板也叫一板三眼,就像我们音乐课上的节拍,原指京剧里的一种板式,四四拍会打吗?看老师打,会吗,伸出小手打。生打。真好,这就是三眼一板的本来意思,文中指的是什么?

    生:做某种事不打乱顺序。

    那鹅吃饭的顺序是什么,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出示: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明白三眼一板了吗?有趣吗?吃饭的东西能少吗?师:顺序能打乱吗?

    这就是,生:三眼一板。

    再有趣地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多有意思呀,就是它这三眼一板的吃饭方法,我们的鹅老爷为我们上演这样一幕,读读这一幕,这会动的一幕。

    出示: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白鹅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白鹅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师读(故意把文本中的“这位鹅老爷"换成了“这白鹅”。)

    生读。

    说说你发现什么了?白鹅和鹅老爷一样吗?

    生答。

    鹅老爷显示了白鹅在他家里的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多有派头啊,不能换,真有趣。赶快练一练。

    生练习读。

    指名读。生读,师指导“窥伺”,窥伺是偷着看,等候机会,你这么大声,鹅就听见了。

    指导“敏捷”生加快读。“扬长而去”,多得意啊!

    鹅和狗的好戏就要开始上演了,请演员道具马上到位,请同学们欣赏小品:《鹅狗大战》。(一生读旁白,一生演狗,一生演鹅)

    从你们的笑声中,我已感受到你们已经深深喜欢上这只高傲、憨厚的白鹅了。

    四、总结升华

    对于作者,它还有更深的意义。

    出示:写作背景。

    难怪作者说写这篇文章,好比为朋友作传。他在这篇课文的原文里写道:

    出示:我的房子要卖的前几天,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送出的几天之内,总感觉自己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地留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是啊,这么令人喜爱如此有趣的鹅,谁能忘了它呢?

    课下大家找找这篇文章来细细体会一番。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自己认为生动有趣的句子抄写下来。

    2.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白鹅》写一写。

    资料课件【篇7】

    2.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一些动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以及几个多义词的用法

    3.了解文天祥《指南录》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蓼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宋朝吉州庐陵( 江西吉安)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21 岁中状元后,做过几任地方官和京官。

    2、解题: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指南:向着南方。录: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一共有两篇序,先写了一篇“自序”,又写了这篇“后序”。“序”是一种文体,是对于著作意旨的陈述,通常放在著作的开头,现在叫“前记”或“前言”。 如果说《指南录》这部诗集的诗篇,撰写了文天祥这段苦难的经历的心情和感怀,那么该说这篇“后序”是这段苦难经历总的.记叙。它记叙了文天祥出使敌营,如何大义凛然,痛骂汉奸以及严词抗争痛斥敌人的情况;叙述了文天祥寻机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视死如归、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1、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1-2,3-4段;

    2、师范读第5段;

    3、齐读6-8段;

    1、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疏通1-4段;

    2、生质疑解疑;

    A、国事至此,予不得受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C、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2)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而死有余责。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复高祖之业。

    (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资料课件【篇8】

    今天我抽到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一、说教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我”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网络的用处,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这是本课的选编意图,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本课,应根据课文特点和课文的选编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因此,我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手段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互动、共学,使学生解决疑难达到自我领悟。

    二、说教学目标:

    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3、继续增强学生将网络成为自己学习伙伴的意识。

    认知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能力目标:

    1、能自学或是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网上合作能力。

    2、能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进行交流。

    3、能用留言板进行网上交流与学习。

    三、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四点:

    (一)通过声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在课前,那么本课教学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故事吗?学生肯定会兴趣盎然。随后我就播放录像并说:“有一位明明也和大家一样,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在网上时大开眼界时神奇经历。(揭示课题)”

    (二)通过声像介入,激活学生情感:

    在揭示完课题之后,我就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小朋友边看动画、边听课文录音,待会儿请你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时,我就向学生播放课文录音和动画。这样一来,通过媒体的介入,通过网络声像效果的作用,使原本静态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学生在感官刺激下,激活了内在的情感。而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对本文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我下面的深入教学做了一个铺垫。

    (三)网上协作学习,解决学生疑难。

    由于,我班学生差异性较大,好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在课堂上经常会感觉“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经常会感到“不宜消化”;在教学中,我也往往会感到顾此失彼。那么如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呢?网上合作、互动学习就为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深入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下面就请各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学建议自学课文的小节。自学建议:1、轻声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2、想一想:为什么说,通过找关键字、关键句来阐明你的观点,并在BBS上发布。这时,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读课文,抓关键词句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信息能力强的同学就可以直接将自己找到的内容和感受发布在BBS上;信息能力差的学生则允许他走出座位,与他人共同合作、研究、学习。这样一来,强者带动弱者,尊重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而网上发布,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小组讨论中,只有能说会道的学生出尽风头,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一些胆小、缺乏自信的孩子永远缩在后面,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随后,我就让学生到大组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就对学生交流的内容及时进行点拨、归纳、评价。并对学生找到的词句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学生只有在多读中才能感知、理解课文,从而达到自我消化与吸收。因此,在大组交流之后,学生理解了,我就让学生再去读读课文,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时,学生可以戴上耳机再一次倾听老师的示范读或跟着读;可以邀请伙伴合作读或比赛读;也可以点击音乐配乐读或点击录象配音读;还可以邀请老师挑战读。这样一来,通过多种手段的朗读,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四)课后拓展训练,开拓学生视野。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语言文字的大千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的空白处,精心选取训练点,同时还要注意练习答案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广阔空间。在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课前,我们小朋友,还查到了网络的许多作用,那黄老师将你们的资料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整理,你们想看吗?

    这时,通过网上信息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而在浏览过程中,学生也会注意到老师将自己找到的资料分类归纳在哪里。教师就通过自己的示范,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要逐步学会归纳整理资料的意识。这样一来,整个教学就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和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资料课件【篇9】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2、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学会生字,理解文中不懂的生词。

    5、在讨论的基础上能及时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

    【学习准备】

    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朗读,讨论解疑。

    〖教具准备〗

    1、抄有现代诗教育与孩子的投影片。

    2、抄有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出课题

    1、投影片出示现代诗教育与孩子引出课题。

    2、由课题提出问题:

    ⑴为什么要打引号?

    ⑵分别是谁说的?

    ⑶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评价?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梳理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⑴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实际谈感受,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花时间使学生切实理解第一个问题,这对解决后两个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⑵为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是多么幸运?

    以生活例子具体说说幸运和不幸运。

    ⑶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结合第二题,以简笔画形式来理解。

    4、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5、班内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三、小结

    四、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辩论赛。

    资料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15个,会用生字组词并选词造句。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文后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15个;熟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

    教学策略:训练口语,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教学措施:

    让学生巩固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交流互动,探究识字、写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时候最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大家都快乐》。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猜一猜、查一查、问一问。

    2、指名试读课文,师生正音。

    3、小组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4、小组推荐读的好的同学读课文,学生评价。

    5、才艺展示:读课文,看谁读得更好。

    6、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扩词并选词造句。

    做游戏:猜字(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图文结合再读课文。

    2、小组讨论文后问题:

    你有什么新玩法吗?

    3、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评议)

    4、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静悄独折踢广播

    象棋乒乓众掰丢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读写本课生字7个,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并选词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具有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要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会读、写本课生字7个指导众的写法。

    教学策略:学生可能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太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措施:

    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体验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加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并组词。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评价。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再指名读(先让生自评,大家再评)。

    三、学写生字

    1、用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生字,指名读、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扩词并选词造句。

    3、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并分组讨论生字的写法。

    4、师重点指导众的写法(让学生观察三部分排列有什么特点、笔画有什么变化)。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在小组内展示作业并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还广些话众跳丢

    春风课件热门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师要严格按照教案要求进行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力。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不辞辛劳地编辑了“春风课件”因为我们关心您的需求,需要资讯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找到!

    春风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某些名词。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啊?你都看到了什么?

    (2)小结:春天真美啊,有绿绿的柳树,红红的桃花,可爱的蜜蜂美丽的蝴蝶都飞来了。

    2.看图理解儿歌内容。

    (1)欣赏儿歌。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看ppt欣赏儿歌。

    提问:春风吹绿了什么?吹红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标。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3.老师采用边念儿歌边表演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学念儿歌,注意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

    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

    4.幼儿朗诵儿歌,初步学会按节奏朗诵。

    二、仿编儿歌。

    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某些名词。

    春天真美,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还吹绿了什么?吹黄了什么?春风一吹,吹来了蝴蝶,还吹来了谁?引导幼儿结合观察到得知识仿编儿歌的句子。

    春风课件(篇2)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念儿歌。

    2、引导幼儿认识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丽。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喜欢并尝试创编诗歌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春天到了,你们知道春天有些什么呀?”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书,里面藏着许多关于春天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观察第一页上的“春风”

    “看,这是谁啊?”

    “春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呢?

    “春风轻轻地吹来,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观察画面“柳树”

    “春风又吹向了谁?”

    “春风吹绿了柳树,我们一起说!”

    3、观察画面“桃花”

    “春风还吹了谁?”

    “桃花怎么样了?”

    5、观察画面“青蛙”

    “猜猜,又有谁会来呢?”

    “冬天的时候青蛙在干吗?”

    “那现在呢?”“是谁把它们叫醒的?

    “来,我们也来做一只小青蛙,让春风把我们吹醒。”

    6、观察画面“小雨”

    “春风还给我们带来了谁?”

    “噢,小雨轻轻地落下来了,那小雨怎么会落下来的呀?”

    “来,我们一起来学学,春风吹得小雨轻轻地地下。”

    7、观察画面“种花”

    “那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呢?”

    “原来小朋友去种花了!”

    8、观察画面“芽儿发”

    “春风一吹,谁出来了呢?”

    “哎,小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呀?”

    “小芽从泥土里钻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叫:芽儿发。”

    引导幼儿学做小芽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样子,边做边说:春风吹,芽儿发。

    “刚才我们把大书一页一页仔细地看了一遍,现在让我们连起来再看一遍,一边看一边说,好吗?”

    “这首儿歌可真好听,让我们再来边看书边念,会念的小朋友可以念得快一点,还不太会念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地跟着念!”

    “哎呀,老师手里拿着书,都不好做动作了,让我们把书放边上,我们一起边念边做动作。”

    春天还会有哪些秘密呢?那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说一说好吗?

    本次教学活动我将诗歌内容以大图书的形式呈现,借助画面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在引导的过程中,我针对小班孩子的学习特点,通过表演诗歌中的角色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了诗歌,并自然地运用了诗歌中的语句来表述。在完整学念儿歌时,我层层递进,从边看书边轻声跟念→再次跟念→不看书,边念边做动作→有表情的朗诵。不同形式的朗诵方式,帮助孩子们完全的掌握了整首儿歌,同时也没有使孩子感觉到反复朗诵的枯燥。对于儿歌的名字,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没有特意的去引导,其实在活动一开始的第一张画面,就是“春风”的形象,实际也就告诉了孩子这首儿歌的名字。而在之后的每次完整朗诵之前,我都会问:“这首儿歌说的是谁呀?”也就自然地将名字蕴含其中了。

    春风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比较北国的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体会对比手法及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主题,领略作者的情感。

    4)掌握如何准确形象描述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欣赏散文的能力,迁移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应该做一个勇于挑战困难、挫折的人。

    2)要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等。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新授:

    1)教师范读课文。

    2)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天的?

    (学生读书)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在欣赏江南春景图片)

    3)江南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风的?

    (《绝句》志南)

    5)江南春风具有什么特点?

    6)北京人认为“春脖子短”,对于北京的春天,还有其他看法吗?

    7)作者喜欢的是南国的春风还是北国春风?(划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8)作者林斤澜是南方人,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为什么他要怀念北方的春风呢?北方的春风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9)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写自己喜欢北国之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作者如此怀念喜欢北国的春风,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先介绍人们对北京春天低调的评价呢?

    11)你认为北国的春风赋予了我们北方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12)你喜欢北国的春风还是南国的春风?为什么?

    13)总结准确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14)作业:小练笔。

    15)课堂小测。

    春风课件(篇4)

    1、结合图片理解诗歌内容,能够完整的朗诵诗歌。

    2、能用适当词语更换诗歌中的某些名词,初步学会仿编诗歌。

    3、通过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挂图《春风》,课件《春风》、图片:小鸟、花蛇、杨树、桃花。

    一、开始部分。

    1、教师与幼儿谈话,导入主题。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幼儿根据自己对春天的认识进行交流)

    2、打开ppT,看看里面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找一找,看一看,结合挂图,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谁,请你在图画中找到它。它在干什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指导幼儿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

    (1)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2)老师采用边念诗歌边表演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学念诗歌,注意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

    师: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

    (3)幼儿朗诵诗歌,初步学会按节奏朗诵。

    教师说诗歌中的每句的前半句,指着图中的相应内容提示幼儿说出诗歌中的后半句。如教师说吹绿了幼儿说柳树。

    教师说诗歌中每句的后半句指着挂图中的相应画面提示幼儿说出诗歌中的前半句。如教师说柳树幼儿说吹绿了

    三、仿编诗歌。

    利用图片,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原诗歌中的某些名词,学习仿编诗歌。春天真美。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还吹绿了什么?还吹红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所累积的知识仿编诗歌。老师可用示范仿编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句式吹了。

    春风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谈话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并感受诗歌优美的.韵味。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理解诗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字卡、操作卡、小图卡若干、磁带、观察春天。

    2.利用图夹文形式教师逐一出示图卡,进行描述春天的特征。

    吹绿了……吹来了……

    小朋友们……

    1.教师依据幼儿提出的想法,示范创编诗歌的方法。

    2.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来试编诗歌。

    1.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儿练习创编,互动交流。

    1、活动的选材结合季节特征,并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运用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思考、充分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2、教师为幼儿提供独立活动和创意活动的机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在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

    3、在尝试使用图记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时机运用图记。

    小班出现图记时多以阅图为主,它可以出现在学诗歌之前,而且图记要大,具体形象,色彩鲜艳,幼儿对图记有了一定理解认识后,可采用标志、手势、来学诗歌。

    中班多以图夹文的形式出现,在制作图记时开始向抽象性过渡,可出现简笔画,数量多一些,也可偶尔出现文字符号。

    4、根据此类活动我还展开相应的延伸活动,如《夏天》《我爱》,都是通过以上的形式创编不同的诗歌内容,孩子的创造空间更加宽泛,口语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

    小百科:春是四季之一。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

    春风课件(篇6)

    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帮助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徐人社函〔20xx〕3号)文件精神及省市工作要求,开展了双沟镇20xx年残疾人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主题为《就业帮扶真情相助》,活动时间为: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中旬。

    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其重点是零就业残疾人家庭人员、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家庭贫困未就业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需要就业困难残疾人进行登记造册。

    镇残联成立“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切实负责援助月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将通过发放传单、宣传材料、参加就业招聘会活动等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等各项优惠政策,使招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了解集中安置残疾人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有关特惠政策,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就业、鼓励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

    各村残协要充分发挥好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全面摸清所属村内所有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数,做好就业困难残疾人员摸底台账,了解他们的就业愿望和服务需求,并进行实名登记造册。同时加强镇残联与劳保所、企业沟通协调,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困难残疾人员就业需求信息,匹配招聘企业,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员组织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并做好活动现场的记录。

    年初三镇残联组织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县残联和县人保局共同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失业再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镇残联通过宣传残疾人扶贫财政贴息贷款政策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辐射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等。

    春风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句,了解春天的特点。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轻轻地"造句,会认读二级生字。

    (3)会观察画面,并能描述画面。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景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描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读为主,展开研究、体验式的学习。

    (2)运用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诗歌中的优美词语,明白"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并知道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植树种花,为祖国做贡献。同时使学生有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章来赞美春天、赞美大自然的意识和冲动。

    4、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与情感、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与能力,使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能够用"春天"、"轻轻地"说不同的话。

    (2)培养学生创新胆魄,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意见。

    二、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全诗共两节。第一节描绘了春天柳绿桃红、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节讲春天是种杆的好季节,小朋友应该赶快行动起来种树种花,绿化、美化家园,为祖国作贡献。

    2、学生分析

    由于讲此课时,正是入春之时,在讲课前领学生到室外活动一下,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春风的特点,观察春天的景色,为学习课文做好生活知识的准备。

    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并不难,关键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课文中典型的、优美的词语。

    3、"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通过学习,了解春天的特点。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景色。

    创新点:理解春风的特点后,能用自己的话、用优美的词描述春风;能理解春天的引申含义,并用春天的引申含义说话。

    德育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懂得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植树种花,为祖国做贡献。

    空白点:在理解"绿、红、来、醒"处设空白点。

    三、板书设计

    柳绿

    花红

    11春风吹燕来

    (轻、柔)蛙醒

    种植

    四、教具的使用与目的

    运用电脑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春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从而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在指导朗读时运用电脑标出,方便教学,学生看得清楚、明了。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吗?

    (播放春天景物的录像片,配有音乐、解说词)

    如此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我,相信你们也陶醉其中吧,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一番,好吗?我先说:"刚才电视中播放的是:春天天蓝水清、草绿花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说,学生说)

    同学们把春天描述得真美。春天的花、春天的雨、春天的山、春天的水,如此多娇、如此醉人,引来许多热爱大自然的人为它写诗、为它做画。这里就有一首描写春风的儿歌,叫做《春风吹》,想学吗?

    (出示课题:《春风吹》)

    (二)、自读自悟,自学合作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师:我们自己读一读,看看儿歌中告诉我们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生读)

    2、同桌互读,帮助纠正发音

    师:大声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帮助你检查一下发音。(生互读)

    师:说说哪个字你最容易读错?

    (板书易读错的字,同时出示二类字,全班认读)

    3、指名读,学生做简短的评价。

    (三)、导读探究,感悟积累

    1、学习第一小节

    师问:朗诵得真不错,大家都听入迷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春风吹来,大自然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如果学生说"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教师请学生慢点说,同时板书:柳绿、花红、燕来、蛙醒,〈学生可以跟着一起总结〉

    问:为什么儿歌中说"吹绿了柳树"?

    (教师可以小结:"绿"是树、草这类植物春天最显著的特征。)

    (红、来、醒的方法相同)

    ◎如果学生说出春天"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发生了变化,教师问:这些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你是从儿歌的哪个词中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柳绿、桃红、燕来、蛙醒)

    【此处运用留空白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读下,在同学的共同研究中,自然地突破重点内容】

    2、指导朗读第一节

    师结合板书说:春天柳树绿了、桃花红了,燕子飞回来了,青蛙苏醒了,多么美丽啊又处处充满生机,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表情、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诵读这一节呢?

    师:除了注意表情和语气外,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电脑显示:吹绿了柳树,学生说出重音和停顿。

    (学生回答,并朗读,读其它几行,再读第一节。学生读不到位,教师再读)

    3、学习第二小节

    师问: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送来了美丽,自然万物一定非常喜欢春风。想一想,当你走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江边游玩,春风拂面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轻、柔、舒服、愉快)

    师:是啊,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最先感受到就是春风,当春风吹过时,感觉多么舒爽啊。所以,人们常说:柔和的春风,轻轻地拂送着花草的幽香;还有人说:春风轻轻吹拂着,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问: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春风呢?

    师:啊,春风又轻、又带着香味,那我们该怎么读这句话呢?(电脑显示)

    (2)问:春风轻、春天美,那我们应该为美丽的春天再做些什么呢?

    4、齐读儿歌: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儿歌的美吧!拿好书,我们一起朗诵儿歌。

    (四)、总结提高、应用发展

    师问:同学们读得真棒,从你们的诵读中,我感受到了:春风轻轻地吹过、鸟叫、蛙鸣、眼前一片绿色,美丽的春天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心情。学习有精神、工作有精神,走在明媚的阳光里,也觉得自己很美。所以,人们总是用春天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比如,老师得病了,很严重,可是后来又治好了,那我就可以说:"噢,冬天过去了,我的春天又来了。"再比如:我的心情差极了,甚至想哭,可是一看到你们的笑脸,我的心情又好了,那我就可以说:"同学们的笑脸让我感到了春天的温暖和舒爽。"你能不能像我这样,也用春天说句表示美好事物的话呢?

    (学生自由说)

    【此处是难点也是创新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胆魄】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特别好。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你们能从我身上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天天都有好心情,也希望你们能从爸爸、妈妈、好朋友的身上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更希望我们大家能从你身上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好吗?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吧?齐背《绝句》唐·杜甫。

    六、教学体会

    本课的导入环节,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多利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还是很有效的。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语言运用,恰当好处的运用一些优美的语言对学生是十分有利的,也增加了语文学习的美感。

    在课堂中注重了"相信、尊重、民主、鼓励的原则"和"营造机会和放手的原则",让学生敢想、敢说,是使本课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但是,在教学前对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考虑得不够全面,课堂上当学生说出"要为春天做首诗"时,教学反馈不够及时,评价不够到位,如果在当时,教师鼓励学生当场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写下来,其实就是孩子自己的春天的诗,对学生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会有好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细致地考虑学生有可能想到的问题,做好准备。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机智。

    春风课件(篇8)

    1、知识目标:

    1)比较北国的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体会对比手法及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主题,领略作者的情感。

    4)掌握如何准确形象描述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欣赏散文的能力,迁移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应该做一个勇于挑战困难、挫折的人。

    2)要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3)江南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5)江南春风具有什么特点?

    6)北京人认为“春脖子短”,对于北京的春天,还有其他看法吗?

    7)作者喜欢的是南国的春风还是北国春风?(划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8)作者林斤澜是南方人,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为什么他要怀念北方的春风呢?北方的春风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9)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写自己喜欢北国之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作者如此怀念喜欢北国的春风,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先介绍人们对北京春天低调的评价呢?

    11)你认为北国的春风赋予了我们北方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12)你喜欢北国的春风还是南国的春风?为什么?

    最新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热门8篇)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优秀的教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我为了让您感到满意用心打造了这份“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1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围绕Danny,Jenny,LiMing 和Mrs.Li在北京的参观游玩活动为中心,讨论了有关打车,放风筝,照相,给家人写信,发电子邮件,购物的话题。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There be 句型和表达害怕、安慰的方法。本节课是本单元第六课,它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There be 句型的运用,通过乘车,指路的对话,学习指路,讨论长度的表达方法,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能力。

    知识目标:

    ①掌握词汇及短语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today, turn, traffic, light, climb, true, start,in an hour, more than,

    ②会运用下列句式:

    stop doing sth.

    Go down this street ,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 .

    --How long is it?

    --It is___ meters (kilometers) long.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知识自学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①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动机。 ②通过合作学习,对话交流,学会与小组成员或伙伴合作。

    学习策略目标:

    ①积极回答问题,能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表达错误并自觉纠正;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和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外语教学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目的语素质教育、潜在外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方面。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

    1.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积极体验,大胆实践。课堂上有大量的'提问,还有抢答题,都要求学生个别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开口讲英语。

    2.积极参于,学会合作。本课设计了两个合作学习的任务,操作简单,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精神。

    Leading—in (导入新课)(8分钟)-Pre-task 指导学生先学,为完成学习课文任务做好铺垫(13分钟)-Task cycle (完成任务环节) (9分钟)-Post—task (检测完成任务情况:当堂训练)(8分钟)-Check (小结:自我评价)(1分钟)-Homework(1分钟)

    依据:

    ⑴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目的:以图片导入,既复习了前面所学内容,又激发了学习兴趣。(8分钟)

    1.导入新课。观看有关前几课的图片,复习相关内容,创设英语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预习的开展,导入新课。

    2.复习how old ,how tall, how far,引出how long的用法,学习讨论长度的句式,并加以训练,为新课的活动做好铺垫。

    StepⅡ Pre-task 指导学生先学,为完成学习课文任务做好铺垫(13分钟)

    目的:了解有关长城的情况,学会运用单词、短语和句式,解决课文第二部分的难点,为完成之后的学习任务做好铺垫。

    2.运用单词climb, true,短语 more than 和句式:--How long is it?--It is___ meters (kilometers) long.

    Task 1: 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学习语言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听力。问题设计照顾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看简易地图,指路,练习指路的表达法。

    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听力。

    1>翻译对话, 2>找出不理解的内容。3>分角色朗读对话 (角色Jenny, Danny and LiMing)。

    StepⅣ Post—task (检测完成任务情况:当堂训练)(9分钟)

    1. 比一比,谁更快(抢答题--短语连线),学以致用,准确认识所学短语,训练听,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尤其激励后进生

    2.读一读,看谁做得对,熟悉并运用本节课所学语言点,训练听,说能力,体验成就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评,总结本节课学习知识的情况,培养学生自己检测能力。

    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复习巩固,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① how long 多长(长度,时间).how old, how tall, how far

    本课以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特点,利用任务型教学和分层教学法,从听、说、读、写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2

    Lesson One : How are you ?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How are you ? Fine,thanks.说出并且听懂Nice to meet you.2.能在真实地环境中进行会话。

    3.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

    How are you? Fine, thanks.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How are you 的其它回答方式。

    2、You can call me...的用法。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㈠ Warming up

    1、Free talk.复习: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 How much? How do you feel?等问句及回答.2、Sing a song‚How are you?‛为学生学句型作铺垫 ㈡ New concepts ⒈先教单词fine.教师先把nine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出示fine让学生试读,反复带读fine一词并检查学生的发音。比较fine, nine, five, bike等读音,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律。

    2.教师指着自己对学生说:I’m fine,today.用表情来表示出自己今天很好(指身体).并把fine一词写在黑板上,可向学生用汉语解释fine一词意思是身体好。强调书写时注意开头字母要大写,逗号句号位置及I’m的缩写形式。

    3.教师和一个学生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 ?然后指着黑板上fine 一词,启发学生回答:Fine, thanks或 I’m fine, thanks.同时教Very well.Thank you.的回答方式。

    4.教师把very well.写在黑板上.解释very well意思是身体非常好.5.教师带读very well ,并检查学生发音.6.师生之间进行打招呼问候,如 T: Morning ,boys and girls.Ss: Morning, Miss liang.How are you? T: Fine, thanks.How are you? Ss : Very well, thank you.7.同桌两人或前后两人进行会话练习.8.听会话录音N1,模仿语音语调.11.出示Mr.wood的图片,向学生自我介绍‚Hello!I’m your new teacher!You can call me Mr.Wood.Nice to meet you.‛告诉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也可以说You can call me…,先生用Mr.女士用Miss。或Ms.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自我介绍。You can call me…

    12.让学生听会话录音N2两次,第二次跟读,模仿语音语调。13.三人一组作对话,上教室前面表演。14.做课堂练习A连线题,并且结对练习一问一答.㈢ Homework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对话,用上‚How are you ? Fine, thanks./Very well,thank you.Nice to meet you!‛

    五、板书设计:

    Lesson One: How are you? nine fine five bike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Very well, thank you.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 He, she,What’s your/his/her name? My /His/Her name is ——.2.通过学习本课,能掌握相关的词汇;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3.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

    He, she,What’s your/his/her name? My /His/Her name is ——.的运用。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㈠ Warming up

    Lesson Two: Friends

    1、Greeting

    2、Sing a song‚Try to find‛用以复习friend.㈡ New concepts ⒈Put a puppet on each hand and model a conversation: Puppet1: Hello!I am a boy.My name is _.What’s your name? Puppet2: Hi!I am a girl.My name is_.Nice to meet you.Puppet1: Nice to meet you,too.(Indicates a boy/ girl in class.)What’s his/ her name ? Puppet2: I don’t know.(To student.)Are you a girl or a boy ? Student: I am a boy/girl.Puppet1: What’s your name? Student: My name is _.Puppet2:Nice to meet you,_.(To Puppet2)He/She is a boy/girl.His/Her name is ——.T: What’s your name?(教师单独指一名学生提问.)S1: My name is ________.T: What’s her/his name?(教师随意找一名学生对另一名学生提问)S2: Her/His name is _____.2.教师板书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书写What’ his name? His name is ——.What’s her name? Her name is ——.3.小组模仿练习What’s your/his/her name? My /His/Her name is —— 4.自编歌曲 Song: What’s his name? What’s her name? Do the Hokey Pokey turn around.We’re good friends.He’s my friend.She’s my frieng.Do the Hokey Pokey turn around.We’re good friends.(边唱边指一男孩和一女孩,加上Hokey Pokey turn around等动作)

    5.看书,听会话录音,模仿语音语调。6.介绍Steven and Kim T:(指着一个男生)Is he a boy? S1: Yes, he is a boy.T:(指着一个女生)Is she a boy? S2: No, she is a girl.T: Very good!向学生介绍Steven and Kim两个新朋友并请自愿的同学介绍他们.He is a boy.His name is Steven.She is a girl.Her name is Kim.7.做接龙游戏。教师(指着一名男生)问一个学生What’s your name? What’s his name? 然后让这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继续向另一个学生问同样的问题,直到教师命令停止为止。(注:如指的是女生则用What’s her name?来询问及用第三人称转述)

    8.五个人一组表演课文。㈢ Homework 学生以组为单位用He, she,What’s your/his/her name? My /His/Her name is ——.等自编新对话,下节课向大家展示。

    五、板书设计:

    Lesson Two: Friends I——my You——your boy——he——his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girl——she——her 教学反思:

    Lesson 3:Is this your pencil? 教学目标:

    1:掌握单词blackboard chalk 2:了解名词所有格形式:Steven’s ___ 3:听懂,并能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Is this your____? this is these are 教学重、难点:

    1:单词 blackboard chalk(不可数)2: 名词所有格形式:Steven’s ___ 教学难点:

    1:一般疑问句 Is this your____? 2:正确使用this is these are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greeting

    1、Teacher: How are you ? Students: Fine , thank you.How are you? Teacher : Fine ,thanks.(二)Review 1.Sing: What’s his name? What’s her name? Do the Hokey Pokey turn around.We’re good friends.He’s my friend.She’s my frieng.Do the Hokey Pokey turn around.We’re good friends.(边唱边指一男孩和一女孩,加上Hokey Pokey turn around等动作)

    2.Play ‚STOP GO‛练习介绍自己的同学。10名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在教室内前进,教师说停时,学生介绍离自己最近的同学。如:This is ____.She is a girl.She is my friend.What’s his/her name? His / Her name is______.3、听音画画写单词,复习学习用具.pencil,pen, marker, desk, chair,book…(在黑板上画,一生画.一生写单词)

    (三)New concept 1.What’s this? 教师利用黑板和粉笔等的实物进行展示并板书单词带领学生朗读。可以指导学生blackboard一词的构成‚black‛ 黑色的‚board‛(木, 纸)板帮助学生记忆单词.2.板书This is a blackboard.后,指着黑板问 Is this a blackboard?(板书)引导学生观察两句的不同:this 和is位置,标点的变化,大写的字母等.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句子.让学生找出句型的不同,This is a 或者This is,问问学生知道是为什么吗? 向学生简要介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举例已学过的如,water 水tea 茶 meat 肉 milk 牛奶chicken鸡肉rice米饭等不可数名词.4.练习句型This is a_____.This is_____.(利用课开始时复习的画,也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实物.)

    5.将表示名词单数的句型发展到用These are 表示的复数形式。要求学生注意到名词单复数的变化。当学生在展示This is a_____.This is_____.句型时,教师加入相同的物品,如: S1: This is a pencil.(再递给他一只笔,把铅笔合在一起,请他表达),引出These are pencils.板书这个句子,比较 ‚This is a pencil.‛和‚These are pencils.‛,让学生总结不同.教师再加铅笔,引导学生使用These are pencils.6.结对练习使用‚These are…‛特别提醒学生如果是可数名词要注意复数形式.6.T:Is this your pencil?(询问一生)让学生猜想句子的意思.得到肯定回答后,向同学们说: This is ⅹⅹⅹ’s pencil.让学生猜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讲解。

    7.学生自己试读第3幅图,找出与图1的不同之处,进行板书。This is Steven’s pencil.8.Play a game.Guess.(请一生背朝大家后,准备好物品, 用不同的物品练习)Is this ⅹⅹⅹ’s pencil case…? This is ⅹⅹⅹ’s pencil case…

    9.听音跟读.(四)作业:写出我们学过的学具,看谁写得对,写得全.五、板书

    Lesson 3:Is this your pencil? This is a blackboare.This is chalk.This is a pencil.Is this a blackboard? This is a chair.This is Steven’s pencil.These are pencils.Lesson4: Where is it? 教学目标:

    1、掌握单词 eraser paper

    2、认识单词 pencil case scissors

    3、掌握句型 Where is it?以及方位词 in on under above below beside behind in font of 教学重点:

    1、eraser paper

    2、句型 Where is it?及回答。教学难点:

    句型 Where is it?及回答。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Greeting T : How are you ?

    Ss: Fine , thank you.How are you? T : Fine ,thanks.二、Review T:What’s your name? S: My name is_____.T:What’s his/her name? S: His / Her name is _______.学生之间互相练习。What is it? What’s this? What are these?

    三、New concept

    1、Guess:What’s this? T: I have a bag, there are many things is the bag.Please guess: What’s this? Ss:_____________.(学生依次答出pen , paper, perncil case)

    2、(当教师拿到橡皮的时候问学生)T: What’s this? Ss:It’s an eraser.T: Why we say ‚an‛ not say ‚a‛?(教师可用汉语解释其原因,并告诉学生paper是不可数名词)T: What’s these? Ss:These are scissors.T: scissors 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Why?(一般学生都知道其中的原因,而教师在学生表述不清的时候加以点拨。)教师将这些图贴在黑板上并将英语写在图下。

    播放录音,找个别学生跟读,以次来考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课。

    3、练习:

    What’s this? This is a What are these? These are(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This is a 后面接名词单数,而These are后面接的是名词复数。教师可故意将名词复数接在This is a 后面,把名词单数接在These are后面,以次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Where is it?

    (这个过程可以利用之前的游戏来引入)T: What’s this? Ss:This is a pencil.教师将铅笔放在课桌上,问: Where is the pencil? Ss: The pencil is on the desk.T:Oh,thank you!But my book is lost!Can you find itt ? 带领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方位词:on ,under,beside,above, below,behind, in front of。并将单词写在黑板上。

    T: Look here,there is a picture.Where is the school?(教师出示一张表示across from的图片,并将其进行练习)C、练习Game:

    Samon says: The ______is ______the _______.(on ,under,beside,above, below,behind, in front of)学生之间互相练习。

    Guess:Where is the _____? The ______is ______the _______.(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都请出一个A同学闭上眼睛,再让B同学藏东西,之后这组其他同学提问Where is the _____?如果A同学一次不能说出其准确位置,那么就依次请C、D、E、F……同学进行提示,直到A准确说出被藏物品的确切位置,最快完成的为胜利组。)

    D、巩固(Do action.)

    在这个环节中找三个同学,一个同学说另两个同学按找那个同学说的摆出位置关系。

    E、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四、作业: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用硬纸片做成的小容器,摆出他们所学过的所有位置关系,并用笔写下来。

    五、板书:

    Lesson4: Where is it? pen eraser paper pencil case sicssors

    in beside behind on above in front of

    under below under below

    教学反思:

    Lesson 5 :How Many Do I Have? 教学目标:

    1.复习1-100的数字。

    2.掌握标准用语How many ?.3.能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使用How many?.教学重难点:

    1.教学用点: 标准用语How many ?.2.教学难点:How many?.句型和准确读写100以内的数词。教具、学具:

    1.实物:铅笔盒、铅笔、彩笔、书、橡皮等。2.每个学生椅子下放一张实物图片,后面写有数字。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Review: 1.Greeting:

    T:Hello!Boys and girls!(注意使用复数名词).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2.Reivew:复数名词和数字。

    ①延续上节课的猜测游戏:桌子上放着一个铅笔盒,里面有一支铅笔。T: What’s this? S: It’s a pencil-case.(教师将铅笔盒藏起来再问学生)T:I can’t find my pencil-case.Where is it? Ss:On the desk.T: Thank you.Where is my pencil? Ss:It’s in the pencil-case.T: Oh, I have one pencil.(板书)(找一名学生)Where is your pencil? S: On the desk.T: Give me, please.Now I have two pencils(板书)You say it, please.Ss:_____________.(下面依次用类似方法及其他学生的其它用品进行练习并板书 books, erasers, markers……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多要些东西。设一些小圈套,把数字和复数名词错误的进行组合,如one markers,three book等等,学生们要通过重复正确答案表示同意或纠正错误。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练习听力,还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T:I want more and more books, do you want to count with me ? OK, let’s play a game ‘Clap’.(注意学生的发音,纠正十几和几十的读法)。Game: Please count from one to one hundred.(在1-20的时候,用1-to-1,1-to-2的节奏,20-29用twen – ty-one的节奏,然后数整十到一百,用one-to-twenty 的节奏。根据学生人数调整所数的数字,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数到,可以在数到个别数字时做出不同的变化。)

    ②Practice T: OK,Let’s play a game.Find friend.T: What else do you have? Please find out the cards under your chairs.(教师拿出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让持有相同数字的同学站起来读出卡片上的数字,并读出卡片正面上的单词,组成一个数字短语)

    S: I have 35 apples.(这个游戏也可以变换一下形式,让同学与同学之间来做这个游戏,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同学融入到学习中来。)(二)New concept :How many ?.1.引入句型How many ?.练习几组之后,问一个学生:What do you have? S:I have 19 monkeys.T: Can you say it, again?(尽量用表情和体态来表现)How many monkeys?(用手指着19)S:19 monkeys.T:(举起三块橡皮)Look!How many erasers do I have? How many?(开始数)One, two, there.How many eraser? Three erasers.(举起两本书)How many books do I have?

    Ss:Two books.T: Let me put five books on the two books.How many books do I have?(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put……on,教师可以边说边做动作)Ss: Seven books.T: Let me put twelve books on the seven books.How many books do I have? Ss: Nineteen books.请单个同学解释put……on的含义。如果学生还是不能理解的话,教师可以适当多做几次示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多做几组不同的示范,例如:put……in,put……out等等。)

    2.练习句型How many ,总结句型特点。

    T:(找一名刚才在游戏中没有被提问过的学生,拿起他的卡片)What’s this? Ss:A chair.T:(翻过来,看chair数字)How many chairs in our classroom? Ss: Twenty-two chairs.T:(问全班)Can you ask?(换另一个同学的卡片)S1:What’s this? S2:A boy.T:How many boys? Ss: Twenty boys.T:Ask and answer in your group.在小组内练习,可以用卡片,也可以用实物。小组练习以后,有些学生可能出现将不可数名词放在How many 之后的现象,要给予提示,请学生总结:

    How many 句型用来提问数量,How many后面的名词要加s(也就是用名词复数)。3.巩固练习五.板书设计

    Lesson 5: How many Do I have? pencil—--2 pencils 1 book-----5 books 1 marker---12 markers 1 eraser----4 erasers How many ereasers?------ereasers.七、课后反思:

    Lesson 6 Where Are They? 教学目标

    1.复习Where is ?句型。方位词和人称、物主代词 2.学习重点单词 classroom,gym,library 3.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动词-ing形式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词汇classroom,library,gym以及方位词。2.教学难点:代词和物主代词的使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候

    (二)复习并引入新课

    1.用歌曲复习Where is ?句型以及方位词。

    T:(用《两只老虎》的调唱)This is a pencil,2 Where is it?2(边唱边把铅笔放在桌子上)S:It’s on the desk.T:(把钢笔放在书下面,接着唱)This is a pen.2 Where is it? 2 S:Under the book.然后用橡皮、铅笔盒练习in the pencil case 用纸和黑板练习on the blackboard 后边两组练习全班一起唱边问,找个学生回答。

    (三)出示词汇卡片,认读:classroom, library, gym.1.T:(叫一名同学起立,继续唱问全班)He is.2 Where is he?全班:在教室里

    T:Yes,(唱),He is in the classroom(边说边把教师的卡片贴到黑板上)Say it ,please.2.Where is Danny?(出示图书馆的图片)S:He is in the library.3.T:Where is Steven? Do you know?(出示体育馆的图片)T:yes,he is in the gym.Say it ,please.Gym(贴卡片)T:The boys ask,and the girls answer.(指着图)B:Where is steven? G:He is in the gym.(变换卡片上的人物来练习)4.Play a game: Reading a book.Drawing a picture.Playing ping-pong.Jumping up and down.Writing some letters.5.Play a game:Simon says 老师发出如jumping, writing等指令让学生做动作。

    6.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一人边做动作边问,对方答)如:What am I doing?

    7、放录音,学生跟读课文。8.练习:1.第六课No.1)连线 classroom Jenny drawing Danny reading gym kim playing steven putting library Mr.wood writing 板书:

    课后反思:

    Lesson 7 8 :Are you ready for a quiz? Again,please!

    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全面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词汇、标准用语和问答。(2)利用课本中的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b、技能目标。

    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较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c、情感态度。

    通过探究、体验、合作等途径,使学生参与其中,乐于学习。

    二、教学重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 学生能读、写、说、准确的理解: 名词(教室用语):

    blackboard, chalk, eraser, paper, pencil 物主代词:her, his, my, your 代词:he, she 标准用语:How are you ? Fine,thanks.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______.What is it ? It is______.Where is it ? It is ______.三、教学难点: 准确的理解运用这些词汇 物主代词:her, his, my, your 代词:he, she

    四、教学过程:

    (一)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Greeting 2.Review 1)Sing a song : ‚How are you ?‛ 通过这一步骤既可复习标准用语:How are you? Fine,thanks.并请几个学生站起来,让学生有一个消除紧张气氛的过程,又可为进一步扩展学习交流作好复习铺垫。

    2)T: What is he/she doing?

    Ss: He/She is ……答对的给小礼物 T: They are standing.Let’s count.Ok? Ss: Yes.T: How many students? Ss: ……

    T:复习数字(40、55、100......)

    3)复习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______.What is it ? It is______.物主代词:her, his, my, your 代词:he, she T: You did very well.What’s your name ? S1: My name is ________.T: What’s your friend’s name ? S1: Her/His name is _____.T: Can you introduce your friend to the others ? Ss: Make the dialogue.T: Check.What is it? Ss: It is______.T: This is ______.These are______.Is this……? Are these……? Can you put it on the blackboard? S: Yes.(给小礼物并复习单词desk book blackboard chalk eraser paper pencil并贴在黑板上,为下面复习Where is it ? It is ______.做准备)4)复习Where is it ? It is ______.T: Where is the ________? S1: It is ______.(复习巩固Where is it ? It is ______.)

    (二)Test: T: Hi, class!Let’s have some fun!Let’s give Danny a test!A.1.T: Danny, what are these? Danny: Two erasers, Mr.Wood!T: Yes or no, class? 2.T: where is the chalk, Danny? D: Above the scissors.3.T: Look, Danny, what is it? D: It’s a book.4.T: Danny!Is this a pen or a pencil? D: It’s a pencil.5.T: What’s her name, Danny? D: His name is Jenny, Mr.wood.Okay, class.Is Danny right? Look at the answers below.Answers: They are two erasers.The chalk is below the scissors.It’s paper.It’s a pencil.Her name is Jenny.B.习题

    1.完成下列单词,并在括号中写出该词的中文意思。

    1.ch__k()2.blackbo _()

    3.cl _ _sroom()4.eras _ _()

    5.pape _()6.pen _ _ _()

    2.选择填空

    ()1.How _____ is this dress?

    A.many B.much C.nice()2.______ spell it? Yes, I can.A.Can B.Are you C.Can you

    ()3.What’s your name? __________.A.Her name is Jiang Hong.B.This is Jiang Hong.C.My name is Jiang Hong.()4.Is he a boy? No, she is a girl.A.he she B.she he C.her his

    (三)、Class closing.Sing a song : Where is Jenny?可换歌词

    Homework:(可根据黑板上的贴的物品的位置写一个小练笔)。

    五、板书

    Lesson 7 8 :Again,please!

    blackboard, chalk, eraser, paper, pencil her his my your he she How are you ? Fine,thanks./I’m fine, thanks.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______.What is it ? It is ______.(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Where is it ? It is ______.六、课后反思:

    Lesson 9 Months of the Years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表示十二个月份的词和句式What’s the date? It’s _____.2、能力目标:能够能够听、说、读、写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和理解句式What’s the date?It’s _____.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情感与态度: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创造性。

    二、教学重、难点:

    单词:January 一月 February 二月 March 三月

    April 四月 May 五月 June 六月 July 七月 August 八月 September 九月 October 十月 November 十一月 December 十二月

    重点句型:What’s the date? 今天几号?

    It’s _____.今天____.三、教学过程:

    Ⅰ.Greeting: Free talk.A: Hello!My name is _____.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_____.How are you?

    A: Fine, thanks.How are you?

    B: Fine,too.A: Nice to meet you!

    B: Nice to meet you, too.A: How do you feel?

    B: I feel ____.A: Can you sing a song?

    B: Yes, I can.A: Can you say twelve months? B: OK!

    Ⅱ.New concepts

    1.Learning:

    The teacher take out word cards show them to class.Ask one student to choose one card.Then tell others this month how to say.Lead all students to read.2.Observe the teacher post these cards on the blackboard.Ask students observe these words.Talk about ‚what’s‛ feature.①.It’s big letter of begin.②.January looks like February.……

    3.How’s 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seasons.It’s cold and snowy in _____, _____, _______.4.Play a game.One class take a season card.The other class guess which month it is.5.Part two:

    Teacher asks : Which month is it now?

    Student answers: Feburary.T: Do you know what’s the date?(as ask as take out a cacendar)

    Point to date of today.Let’s student have a try to day.Then write: It’s Feburary 22 on the blackboard.Lead the class read this sentence.Ⅲ.Practice.Use your English calendar to practice how to say dates.Ⅳ.Homework.Everyone makes one a piece of English calendar.Ask them to draw some picture about month nether on it.四、板书

    Lesson 9 Months of the Years January February

    Mary April ….…

    What’s the date?

    It’s ____ _____.五、课后反思:

    Lesson 10 :First,Second,Third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听、说、读、写序数词,及标准用语:What day is it? It’s ___.2.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本课所学序数词,并能用序数词进行实际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样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不断体验成功,感受乐趣,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单词的读音及序数词的实际运用。

    三.教具、学具:十二生肖的动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Greeting:

    T:Hello,everyone.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How are you?

    T: I`m fine,thanks.Nice to see you again.Ss: Glad to see you again.2.Review:

    Let`s count from one to one hundred.(让学生以报数的形式说基数词)

    Ss: one ,two,three,four,five…one hundred.Let`s chant: Monday Monday 星期一,猴子花钱做飞机,Tuesday Tuesday 星期二,猴子的屁股摔两瓣。Wednesday Wednesday 星期三,猴子爬上花果山。Thursday Thursday 星期四,猴子猴子去考试。Friday Friday 星期五,猴子遇到大老虎。Saturday Saturday 星期六,猴子上树摘石榴。Sunday Sunday 星期天,猴子休息上公园。

    (二)New Concepts:

    1.教师准备十二生肖的动物图片,讲十二生肖动物开运动会的故事,讲完后让学生戴上头饰按故事中动物的出场顺序排好队,教师指着他们分别说Mouse is the w is the second.Tiger is the third.Rabbit is the fourth.Dragon is the fifth.Snake is the sixth.Horse is the seventh.Sheep is the eighth.Monkey is the ck is the tenth.Dog is the eleventh.Pig is the twelfth.教师边说边板书十二个序数词,讲解读音后领读。

    2.让学生听录音练说序数词。

    3.教师说:Sun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让学生模仿此句说Monday,Tuesday,Wednesday, Thursday,Firday, Saturday, Sunday)

    4.让学生看序数词并总结:(先让学生说,然后教师小结)

    (1,2,3 变体,th从4起。8加h,9去e。拿来f代ve,ty变成tie。)

    5.教师问一学生:T:What day is it ?

    Ss: It`s Friday.教师接着补说March , twelfth.教师边说边板书问句及答语,让学生观察答语,并找出答语的顺序(先说星期月份几号)教师说几个日期,让学生用英语说(五月1号星期二,十月3号星期四…)

    6.放录音,学生看书跟读:

    7.让学生练习读This is a race.Li Ming is the first.The girl is the second …

    8.放录音,学生休息并唱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三)Class Closing:学生做练习《活动手册》

    五.板书:

    Lesson 10 :First,Second,Third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fifth sixth

    seventh eighth ninth tenth eleventh twelfth

    What day is it?

    It’s ___.六.课后反思:

    Lesson 11When Is It?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复习上一节课的序数词、并能掌握,学习以及新单词yesterday , today , tomorrow和句式When is ____ ? ______.2. 能力目标:掌握并学会运用yesterday , today , tomorrow这三个新单词,以及学习掌握句式When is ____ ? ______.3. 情感与态度:了解怎样用英语表示新年、春节、国际劳动节、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并结合其进行相关情感教育,如尊敬老师,热爱劳动等。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句式When is ____ ? ______.以及生词 yesterday , today , tomorrow。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句式 When is _____ ? ______.进行问答。

    教学过程:

    一、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Greeting.教师先用How are you?等用语问好,并和学生谈论一下天气,为下一课的学习做铺垫。

    2.Review教师拿出日历提问:What day is it? 重点复习first , second , third, fifth , ninth , twelfth。

    二、New Concepts

    1.教授‚When is _____ ? ______.‛

    利用日历演示:When is it ? 指着今天的日期,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教师:What day is it ?

    学生:_______.教师:Today is _____.When is ______ ? Today.When is _____ ? Say it please ,class.学生:When is ______ ?

    教师:When is _____ ? Today.When is ______ ?

    学生:Today.教师:When is breakfast/lunch/supper ? In the _____.学生:____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学生模仿练习

    2.介绍节日

    教师指着6月1日向学生提问,引出儿童节 Children’s Day,然后合上日历提问学生:When is Children’s Day?引导学生回答:It is June first.然后教师拿出节日图片,用条件的话也可以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学生说出节日的汉语名称,教师向学生介绍英语表示方法。如新年 New Year’s Day,春节 Spring Festival,劳动节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儿童节 Children’s Day,教师节 Teacher’s Day,国庆节 National Day。在教一些比较长的单词的时候,可采用倒推火车的方法,如val—tival—Festival。

    Practice:

    教师提问:When is ______(节日名称)?

    学生用英语回答出日期。

    小组练习。

    3.教授‚yesterday , today , tomorrow‛

    教师利用日历,指着今天的日期问学生:What day is today? 学生回答:Today is____.然后分别指着昨天和明天的日期问:What day was yesterday/ is tomorrow?向学生介绍重点单词yesterday , today , tomorrow,学生跟读。

    4.利用课本和录音带

    学生跟录音带看书读。

    4. 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编对话。对话中要用到When is _______ ? yesterday , today ,tomorrow 等新知识,也要用到前面学过的旧知识。

    5. 表演

    学生将他们编的对话当众表演出来。

    三、Class Closing :完成手册上的练习。

    附:板书

    Lesson 11When Is It?

    When is ? It is ____ _____.Children’s Day

    New Year’s Day

    Spring Festival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Teacher’s Day

    National Day

    Lesson 11When Is It?

    课后反思:

    Lesson12 Rain and Sun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可以读、写、说出并听懂描叙天气状况的形容词: cloudy, rainy, snowy, sunny, windy 以及句子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2、能力目标:能够在句子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灵活运用这些形容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表演。

    3、情感与态度:了解怎么样用英语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天气情况,并能简单的对话。慢慢的让学生对英语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产生兴趣,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叙天气。

    教学难点: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际交流,谈论天气。

    教学过程:

    Greeting and reviewing.Say ‚hello‛to the students.提问 How’s the weather? Sing a song.如‚the month song‛ 用手势复习介词。

    教师用两只手摆出 on,in,under,above,below,等位置关系,让学生猜单词,然后,用一只铅笔和一本书摆出这些位置关系,让学生练习说句子 The ____ is _____ the ______.用卡片复习天气:sunny, snowy, cloudy, rainy, windy

    可以让学生做一个‚What’s missing?‛的游戏。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将词卡扣过去,教师拿走一张,让学生再看词卡,并迅速说出教师拿走的单词,速度一定要快。

    六、new concepts.(一)what is it? 用剪笔画分别带出新的名词单词: sun, snow, cloud, rain, wind.教单词sun,教师提问what colour is it? Is the sun hot or cold? Is the sun far from here? Do you like the sun? 简笔画教cloud,结合所学介词来造句。如:The cloud is beside the sun.教rain,教师提问:Do you like the rain? 出示卡片教师再提问:Where is the cloud? Where is rain?让学生练习用介词造句。教授单词wind, TPR教学,用卡片巧妙的教授课本句型:The wind is blowing the tree’s leaves.教授单词:snow, TPR教学。

    之 教师教读课文。Play ‚point to ‚ game.教师说单词,同学们做动作; 教师做动作,同学们说单词。Play ‚ what are missing‛game.Play ‚ guessing game‛.12Listen and draw.13Try to describe the weather.后让

    sun,wind,snow,cloud,rain,和sunny,windy,snowy,cloudy,rainy,总结规律,区别意义和用法。

    (二)song.让同学们对歌曲中不懂的部分提问。指着课本的图向学生提问,并教读学生歌词。L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radio, and sing after the tape.板书设计

    Lesson12 Rain and sun How’s the weather?

    It’s sunny snowy cloudy rainy windy

    What’s this?

    It’s(the)sun snow cloud rain wind

    课后反思:

    Lesson 13: How’s The Weather Today?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学习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cloudy, rainy, snowy, sunny, windy。

    2、学生学习掌握句式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 ______.3、学生复习句式Is it ______? 并能够正确回答。

    4、复习日期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描述天气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读、写、说出并且听懂描述天气的词汇cloudy, rainy, snowy, sunny, windy。

    2、学生能够读、写、说出并且听懂句式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 ______.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掌握并综合运用本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Greeting

    Teacher: Hello, boys and girls.Class: Hello.Teacher: How are you?

    Class: Fine, thanks.How are you?

    Teacher:Fine, thank you.What day is it?

    Class: It is _________.Teacher: What day is tomorrow?

    Class: It is ________.(设计意图:学生复习问候用语和日期表达方法。)

    2.复习snow,wind,rain,cloud,sun

    教师逐个出示5个单词的图片,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 is ______.教师板书单词。

    (设计意图:学生复习snow,wind,rain,cloud,sun几个名词,引出cloudy,rainy,snowy,sunny,windy的学习,并为对比名词和形容词做准备。)

    二、New Concepts

    1.教学snowy

    教师出示sunny图片。

    Teacher: The weather is snowy.It’s snowy.Snowy.Say it, please.Class: Snowy.Teacher: What’s the meaning of it?

    Class: 下雪的。

    学生拼读、练习读单词。

    教师把snowy板书在snow后面,学生对比发现它们的差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本课中的天气词汇与上一课学习的名词的联系。)

    2.教学windy,rainy,cloudy,sunny

    教师引导学生在wind,rain,cloud,sun的后面加上y,把它们变成形容词,并让学生试读出单词。

    注意特别强调sunny的不同。

    (设计意图: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发现学习的规律,掌握学习的方法。)

    3.练习Is it _____? It this _____ ?

    教师举起天气图片,提问:Is it rainy? 或 Is it a rainy day?

    学生根据图片,做出正确的回答:No.It’s ______./ Yes.It’s rainy.学生互相提问。Is it _______? Yes./ No.(设计意图:学生练习天气词汇,复习一般疑问句的正确问答。)

    4.教学How’s the weather today?

    教师出示一个天气词。

    Teacher: How’s the weather?

    Class: It’s _______.Teacher: How’s the weather today?

    Class: It’s _______.(学生根据当天的天气回答。)

    如果学生不能顺利回答,教师进行提示。

    (设计意图:学生学会使用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__.句式问答天气。)

    5.听录音,跟读。

    6.编对话。

    编简单的对话。可以用上:

    What day is today?

    What day is tomorrow?

    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s it ______ ? Yes./ No.(设计意图:学生在编对话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Class Closing

    让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编的对话。

    板书设计:

    Lesson 13: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now snowy

    wind windy

    rain rainy How’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_.cloud cloudy

    sun sunny

    课后反思:

    Lesson 14:What Time Is I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天气词汇和句式How’s the weacher? It’s _____.2.学生学习英语中整点和半点的表达方法。

    3.学生学习掌握What time is it?和When is____?的正确问答。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述生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熟练运用What time is it ? 和When is ____? 进行对话练习。

    教学难点:

    区分What time is it ? 和When is _____?回答的不同。

    教学准备:

    ‚表‛的模型、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Class Opening and Opening

    1.Greeting

    Teacher: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Class: Good morning.Teacher: What day is it?

    Class: It’s _______.2.复习

    教师出示图片,提问What is it?学生回答中使用sun, cloud, wind, rain, snow。教师再问How’s the weather?学生用It’s _____.(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snowy)回答。

    (设计意图:复习有关天气的内容,巩固所学,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二、New Concepts

    1.教学整点表达法。

    教师出示表的模型,拨出7点,并说出It’s seven o’clock.学生学着说。

    教师示范What time is it? It’s seven o’clock.师生问答。

    Teacher: What time is it?

    Class: It’s _____.教师不同的整点,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使学生学会整点的表达。)

    2.教学半点表达法。

    教师出示表示4点半的钟表,说出It’s four thirty.学生学说。

    师生用What time is it? It’s ____.问答半点时间。

    提示o’clock只用于整点。

    (设计意图:学习半点的表达方法,与整点进行区分。)

    3.练习What time is it? It’s _____.学生分组练习What time is it? It’s _____.(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中熟练使用整点和半点的表达。)

    4.教学When is _____? At _____.教师提问:When is breakfast/lunch/supper ? 学生回答In the _____.讲解具体点钟的表示方法:At __________.小组内练习句型When is________?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在几点的英语表达方法At _____)

    5.练习What time is it ? 和When is it?

    教师分别用What time is it ? 和When is it?提问,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比较What time is it ? 和When is it?回答时的不同之处。)

    6.课本和录音

    学生看书听录音。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内容,教师讲解。

    跟读课文。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模仿标准的语音,提高听力。)

    7.综合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一天活动模仿课文进行对话练习。

    三、Class Closing

    板书设计:

    Lesson 14:What Time Is It?

    What time is it? It’s _____.When is ______? At ______.课后反思:

    Lesson 15:Are You Ready for a Quiz?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将书中的小测试用作复习。复习日期表达、时间表达、天气等内容。

    2.学生学习故事‚The Month Family‛。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了解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及用法。

    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本单元重点句型及回答。

    2.理解故事‚The Month Family‛。

    教学难点:故事的理解。

    教学准备:日历、表、录音机及磁带。

    教学过程:

    1.Greeting

    Teacher: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Class: Good morning, _____.Teacher: How are you today?

    Class: I’m fine, thanks.How are you?

    Teacher: Fine, thank you.How’s the weather today?

    Class: It’s _____.(学生根据天气回答。)

    Teacher: What day is today?

    Class: It’s ________.(学生根据实际回答。)

    2.复习

    (1)利用日历复习What day is it?教师举起日历。

    Teacher: What day is it?

    Class: It’s Monday, July twelfth.…

    Teacher: What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Class: Sunday.…

    Teacher: What is the third month?

    Class: March.…

    (2)利用图片复习天气词汇。

    Teacher: How’s the weather?

    Class: It’s cloudy.Teacher: How’s the weather in December?

    Class: It’s cold and snowy.…

    (3)用钟表复习整点和半点的时间表达。教师拨出时间,向学生提问。

    Teacher: What time is it?

    Class: It’s seven o’clock.Teacher: What time is it?

    Class: It’s four thirty.Teacher: When is breakfast?

    Student1: At _____.…

    (设计意图:有重点地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为小测试做准备。)

    3.Quiz

    Are you ready to listen, class? Stand for the right answer.(1)What day is it? It is Monday, June14th.It is Monday, June 10th.(2)When is breakfast? At 7 o’clock in the morning.At 3 o’clock in the morning.(3)How is the weather in December? It is warm and rainy.It is cold and snowy.(4)What is the third day of the week? It’s Tuesday.It’s Friday.(5)What is the fifth month ? The fifth month is August.The fifth month is May.How did you do , class? Look at the answer below.(设计意图:利用小测试进行复习,并练习听力。)

    4.Story ‚The Month Family‛(use the storybook and audiotape)

    (1)阅读准备

    教师提问让学生为阅读故事做好准备。

    Do the students remember their first day of school?

    Were they excited?

    How old were they ?

    When did school start this ysar?(2)阅读

    (3)讨论

    教师用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Where is he/she ?

    Is he old or young?

    What time is it?

    Is he /she happy or sad?Why?

    How many girls and boys are there ?

    Do you like this story?Why or why not?

    (设计意图:学生在阅读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5.Class Closing

    Sing ‚The Month Song‛.板书设计:

    Lesson15: Are You Ready For a Quiz?

    What day is it?

    When is breakfast ?

    How is the weather in December?

    What is the third day of the week?

    What is the fifth month ?

    Lesson 16:Again, Pleas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复习掌握天气词汇cloudy, rainy, snowy, sunny, windy。

    2.学生复习序数词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fifth, sixth, seventh, eighth, ninth, tenth, eleventh, twelfth。

    3.学生复习月份名称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4.学生复习句式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___.What day is it? It’s _______.When is it? It’s______.能力目标:

    1.能把所学单词运用到日常口语交流当中,在适当的情境中能灵活运用。

    2.了解各种节日及其日期。

    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通过鼓励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读、掌握天气词汇、序数词、日期表达法和所学的句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___.What day is it? It’s _______.When is it? It’s______.等句子。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录音机、图片

    教学过程:

    1.Greeting

    Teacher: Hello, class.Class: Hello, _____.Teacher: How’s the weather today?

    Class: It’s _____.2.复习天气词汇

    教师出示图片。

    Teacher: How’s the weather?

    Class: It’s ______.Teacher: What’s this?

    Class: It’s _____.教师分别板书sun,cloud,wind,snow,rain等名词和sunny,cloudy,windy,snowy,rainy等形容词。

    (设计意图:复习天气词汇,并与它们的名词形式进行区分。)

    3.复习序数词

    教师出示数字,学生说出相应的序数词。

    学生逐个依次说出first,second等序数词,直到班里最后一个学生。

    4.复习月份和星期名称

    Teacher: What is the second month of the year?

    Class: February.Teacher: What is the sixth day of the week?

    Class: Friday.…

    (设计意图:把序数词和月份、星期联系起来,复习月份和星期名称,为复习日期表达做准备。)

    5.复习What day is it? It’s ______.教师出示日历。

    Teacher: What day is it?

    Class: It’s _____.…

    Teacher: What day is today?

    Class: Today is ______.Teacher: What day is tomorrow?

    Class: Tomorrow is _______.Teacher: What day was yesterday?

    Class: _____.(设计意图:用日历并结合实际复习日期的表达法。)

    6.复习When is it? It’s ______.Teacher: When is New Year’s Day ?

    Class: January First is New Year’s Day.Teacher: When is _____?

    Class: _______.(设计意图:利用节日复习句式When is it? It’s ______.)

    7.Sing ‚The Month Song‛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3

    Unit 1 是该教材的第一单元,又是为初学者准备的入门单元,总体内容不多,也不是很难,关键是做好一个衔接工作,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多样化的、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没基础的同学克服心里的畏难情绪,感觉到英语不难又很有趣;让有基础的同学更进一步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

    Aa — Hh 的字母教学。

    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I'm OK.

    教学难点:课本中英语人名的学习和大、小写字母的学习及书写。整个单元的内容,可分配在五个课时中完成。

    第二课时;完成Section A 2a, 2b,2c, 2d, 3, 4a

    第三课时:完成 Section A 4b, 4c, Section B 1, 2a, 2b

    第五课时:完成 Self Check and Just for Fun

    八个人名 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2.句型: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I'm OK.

    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以趣激学:采用做游戏和猜谜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以放促学:开放地处理教材,插入大量有趣的图片、增加多种趣味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搜集的图文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知识的整合。

    3.以任务导学:以话题为纲,以任务为主线,以合作交际为方式,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交际策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能把语言材料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2.资源策略:学会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来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

    3.认知策略:主动思考(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大胆实践,及时反馈。

    4.调控策略:通过课堂反馈和 self-check,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4

    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 教案

    Lesson7: 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导入:The school let students make a project about the Silk Road?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project/interest/still/anywhere/joke等;

    2.熟读对话,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6,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对话,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2.My project i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3.A joke is something funny you say to make people laugh.4.Can you translate any jokes into English? 5.I’m making a joke.6.I slept for two full days.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对话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固定句型】询问课题: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答语:My project is about„/It’s about-----

    Eg:--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It'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 My project i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知识点二:A joke is something funny you say to make people laugh.Something是不定代词,adj.动词不定式都放在其后做后置定语。Make sb.do sth.知识点三:4.Can you translate any jokes into English?

    Translate „into„

    知识点四:I'm making a joke.Make sb.do sth.知识点五:6.I slept for two full days.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货存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

    构成:主语+过去式

    常见时间状语标志词:①刚才just now;②…以前

    …ago(两天前two days ago;一年前a year ago);③上一个 last…(去年last year;)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Lesson8: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7知识点1-6

    导入: Did you heard Marco Polo?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age ,Europe,Asia,journey, king, coal, discover, invent, other等;

    2.熟读课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5,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课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At the age of 17, he went to china.2.Together, they moved good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on the Silk Road.3.He met the king and worked for him for 17 years old.4.He brought some coal and paper back to Italy with him.5.I hope to write a book like that someday.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At the age of 17, he went to china.(1)At the age of“在岁„„ 时”,=when „ be„ years old(2)询问对方年龄时用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age.知识点二:Together, they moved good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on the Silk Road.between„ and„

    在„„和„„之间,表示在两者之间。既可表示时间也可表示距离。

    知识点三:

    He met the king and worked for him for 17 years for 意为“为„„工作”

    知识点四:He brought some coal and paper back to Italy with him.bring back拿回来,取回来

    知识点五:I hope to write a book like that someday.hope希望,动词,后常接动词不定式或宾语从句。但hope sb.to do sth.是错误的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1.Marco Polo is a man from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2.Who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America? 3.Who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paper? 4.Their_____________________(旅程)lasted about twenty years.5.At ____________(年龄)eight, he learned to swim.教学反思:

    Lesson9: Danny’s School Project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8知识点1-5

    导入:Can you describe some places and things from China?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词汇: describe, build, ago, army, tool, more;

    2.熟读对话,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5,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4分钟,牢记词汇

    任务二:熟读对话,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Just try your best.2.They look like an ancient army.3.Its lives in the desert.4.Well done!5.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please? 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熟读对话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Just try your best.Try one’s best 尽某人最大努力try one’s best to do sth.=do one’s best

    知识点二:They look like an ancient army.look like 看起来像,look是系动词,看起来。Like是介词“像„„一样”

    知识点三:Its lives in the 不及物指长期居住在某地。接住所时常与介词in连用。

    知识点四:Well done!

    做得好,这是个简略回答,常用于口语中赞扬对方的行动。一般单独使用,具有祈使句的性质。

    知识点五: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please? a little bit稍微,少许,有些,相当于副词,常用于修饰副词,形容词,动词等,多出现在口语中,相当于a little或a bit.?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1.The bo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himself just now.2.The workers __________________(修建)two buildings last year.3.It’s __________________(重要)to help others.4.How many ________________(工具)can we use? 5.My brother joined the ___________________(军队)last week.Rewrite these sentences in the simple tense.Are the verbs regular(R)or irregular(IR)?

    1.They looked at the picture.→ 2.Amary rode a horse.→

    3.They built a bridge over the river.→ 4.We lived in the desert.→ 5.The new TV came in a big box.→

    教学反思:

    Lesson11: Food in China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Lesson10 短语和单词

    导入:Please tell me some delicious food in China.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online, especially, treasure, end, product, worth, taste, true, once等;

    2.熟读短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4,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短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Jenny goes online to tell others about the food in China.2.I just got back from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in China.3.Some people eat noodles for breakfast.4.Sometimes, they eat them for lunch or supper, too.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对话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分角色表演对话

    互动四: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Jenny goes online to tell others about the food in China.句中的others为代词,泛指其他的人或物,指剩余的部分,但不是全部。Others相当于other+名词复数。

    E.g.some students like action movies and others(other students)like comedies.一些学生喜欢动作片,其他一些学生喜欢喜剧片。

    知识点二:I just got back from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in China.get back from 从„„回来。

    They have just got back from Australia.他们刚刚从澳大利亚回来。

    知识点三:Some people eat noodles for breakfast.for breakfast作为早饭,介词for 在这里表示“对于„„来说;就„„而言”,后面常接名词或代词。

    For breakfast, she likes eggs, bananas and apples.她早餐喜欢吃鸡蛋,香蕉和水果。

    For you, the computer game is difficult.对你来说,这个电脑游戏很难。

    知识点四:Sometimes, they eat them for lunch or supper, too.Sometimes,有时候,相当于at times,表示频率。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他有时走着去上学。

    [拓展](1)sometime,某个时候。

    I want to go to Tibet sometime in the future.我想将来某个时候去西藏。

    (2)some times几次,此处time是可数名词,意为 “次数”。I told you some times, but you still forgot it.我告诉了你几次,但你还是忘了。

    (3)some time 意为“一段/一些时间”,此处time 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时间”。It took him some time to finish the homework.完成作业花费了他一些时间。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Lesson12:A Blog about the Silk Road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11知识点1-4

    导入:Do you have a blog?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blog?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experience, alive, own, should, anyone, suggestion 等;

    2.熟读课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6,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3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课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I saw and experienced a lot on the trip.2.The history of China is so alive in these places.3.I saw my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 new way.4.Where should I go next? 5.Does anyone have any suggestions?

    6.Li Ming had a good time on his trip to the Silk Road.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I saw and experienced a lot on the trip.experience v.& n.体验,经历,经验

    作“经验”讲时,是不可数名词,而作为“经历”讲时是可数名词。知识点二:The history of China is so alive in these places.alive adj.活着的,有活力的,为表语形容词,常用来指人,有时也可指物,作表语时与living 互换,作定语时,为后置定语。

    知识点三: I saw my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 new way.(1)Own为代词时,意为:“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后不接名词。无论是做形容词还是做代词,其前都必须有名词所有格,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2)own为动词时意为“所有,拥有”,等于have。

    知识点四:Where should I go next? Should,应该将要后跟动词原形,否定结构是“shouldn’t”,即“不应该”。

    知识点五:Does anyone have any suggestions? Anyone 【拓展】近义词:anybody 任何人,无论谁 【辨析】anyone any one anyone 和any one 两词虽然一分一合,但含义及用法不同。

    (1)anyone=anybody,表示任何人,其后不可接of短语,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2)Any one 的意思任何一个(人或物),用来表示只限一个,通常与of 短语来用.知识点六 Li Ming had a good time on his trip to the Silk Road.Have a good time 玩得开心过得愉快,good 也可用nice, wonderful, pleasant 代替have是实意动词,“经历”=have a lots of fun,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并理解这个简单的故事。

    2、学生能够问答关于这个故事的问题。

    3、学生能分角色,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故事。

    能力目标

    能看懂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关爱意识,懂得“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使用: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Step1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Class Opening

    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Good morning/afternoon, class! Where do we live?

    2、Review

    Sing a song. “The Trip Song”

    Step2 Story

    Prepare to read

    多媒体课件出示故事Billy Bee

    (一)阅读准备

    1、学生一边看卡通片一边听录音。

    2、讨论: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故事的人物是谁?故事中有哪些重要的东西?

    (1)小组派代表汇报。

    (2)教师指名评议。

    3、启发学生说一说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4、将理解本故事的中心词教给学生。

    5、提问:这是谁?他在干什么?他在那儿?图中还有谁?

    (二)阅读

    1、放录音,让学生注意听英美人是怎样朗读故事的。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边看卡通一边跟读。

    3、反复放录音,让学生反复领读。

    (三)讨论

    1、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理解的情况。

    2、激发学生就故事本身做出各自的评论。

    step3、利用活动手册进行测试。

    step4、结束课堂教学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6

    Lesson19: Family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下列词汇:

    family, father, mother, brother,sister.(2)学生能理解并口头应答下列句子:This is my_______.(3)学生能唱歌曲:The Family in Our House

    2、情感与态度: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运用句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热爱家人,学会关心家人。

    3、过程与方法:

    采用合作式、体验式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重难点: 掌握下列词汇:

    father, mother, brother,sister,family.能够理解并口头应答下列句子:This is my_______.教具学具:图片、卡片、录音机、学生自己动手画的图片。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Greeting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How are you today? Are you okay?

    (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答练习:(2)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 2.学习生词:

    family, brother,sister,mother, father.(1)出示家庭关系,演示生词。(2)认读新单词。

    (3)利用图片介绍家庭成员。(4)跟读课文。

    3.Let’s sing!

    一起学唱

    The Family in Our House

    4.Let’s do it!

    看书上的

    Danny 的家庭,介绍 Danny的家人。

    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图片分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家庭成员。板书设计:

    Lesson 19: Family

    family

    father

    mother

    课后习题:

    连线

    Mr.Smith

    Mrs.Smith

    Jenny

    Tom

    Lynn

    课后反思:

    brother

    me

    daughter

    mother

    son

    father sister 2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7

    i.教学内容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 lets do

    ii、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六种小动物名称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并会模仿动物动作。

    2、能力目标:能听懂指令act like a……并做出相应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iii、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let’s learn中六种小动物名称。

    2、难点:let’s do中的听指令做动作。

    iv、课前准备:

    1.六种小动物头饰及单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动物玩具,

    v、教学媒体设计

    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制成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六种动物幻灯片,通过幻灯片来呈现新课。

    vi、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 sing a song《how are you》

    (2):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r. ai .

    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t: very well, thanks.

    设计思路:通过唱英文歌,日常会话,渲染课堂气氛。,

    step 2:preview

    listen and do:

    touch your head/face.

    show me your pencil/book.

    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book.

    设计思路:听听做做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课时lets do 做好铺垫。

    step 3:presentation

    (1):let’s learn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go and meet some new friends!让我们去认识几个新朋友吧!出示六种小动物的幻灯片:look! who are they?(学生会在感叹声中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yes, they are animals. now, let’s go and meet them one by one.让我们一一去认识一下,教师就趁机一一出示学生们所熟悉的动物动画及单词。

    设计思路:使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制成的六种小动物的幻灯片,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出示小猫的动画及单词,介绍:look! this is a cat. listen and read.放录音,学生先听再跟读,读两遍后,教师拿起动物头饰走到学生中去领读cat,cat,小猫—cat,教师分升降调领读,read together 学生齐读,然后叫学生一个一个来读,read one by one. 注意t是轻音。

    (3):依次出示duck, panda, monkey, rabbit, dog 动画及图片,同样方式教读,学生跟读练习后,group for pairs分小组自己练习单词。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动画片,通过观看动画,轻松,生动,准确的呈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六种动物的单词。

    (4):学生练习完后,教师拿出动物头饰及单词卡片,一一回顾这六种动物,t:this is a cat. ss:cat, cat,小猫—cat 。然后将学生分为a、b两组进行单词认读比赛,教师发指令,学生抢认单词,一组抢头饰,另一组抢单词卡片,抢到后还要正确地领读出来,其余学生跟读,胜利者为本组赢得一面小红旗。

    设计思路:小学生喜欢竞赛,通过抢认单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活动时的安全。

    (5):将各组分为动物小组,每一小组代表一种动物,教师对各组发不同的.口令,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如:cat, cat, touch your face. dog, dog, touch your head. monkey, monkey, show me your pencil. duck ,duck, open your book..等。反应快,准确无误的小组赢得一面小红旗

    step 4:practice

    (1):教师戴上小猫头饰边模仿小猫动作边走到一个学生面前与其打招呼:hello! i’m a cat. nice to meet you.并与他握手,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后教师将头饰戴在学生头上,让他再跟下一个学生打招呼,进行接龙游戏,注意强调打招呼时要模仿动物动作。进行两三个学生后,教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教学生说指令:act like a cat/duck/panda/monkey/rabbit/dog. 师生互动,一起边说边做,适时夸奖说得好或模仿得像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

    设计思路:操练单词时,戴上动物头饰,模仿动物动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把单纯的单词练习,融入具体的语言情景之中。

    (2):同样方式引导学生模仿其余小动物的动作,在这里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发挥表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形成生生互动,而教师就在旁边观察学生喜欢哪种动作,为下面的统一练习做准备。

    (3):听录音,边听边做动作,听第二遍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边说边做,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说边模仿,练习两遍。师:now, boys and girls. stand up, please! let’s do! 放录音,全班起立随节奏边说边做,形成全班互动。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让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就更喜欢了,全班随录音节奏边说边做。

    step 5:summary

    (1):再次展示六种小动物动画,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look! boys and girls. they are so lovely. we should love animals.点出课题。

    (2):表彰本课时优胜小组,优秀学生,

    (3):布置作业:把今天学会的单词说给家长听,并模仿动物给家长看。

    (4):安排预习,学做手影动物,看谁做的又好又多。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而设计,采用视听法、全身反应法、表演法以及任务型教学等方法学习六种动物,学生对动物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动物动画呈现新课,使学生非常感兴趣,适合小学三年级心理特点,在操练环节,戴上动物头饰,一边模仿动物动作,一边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使单词学习融入具体的语言情景之中,模仿动物动作,学生就更加喜欢了,特别是monkey的动作模仿的更好了,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将看、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本课时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8

    1) 学习掌握下列词汇:down, dialogue, ending, documentary,drama, plenty, plenty of, shut, shut off, superhero, once in a while

    2)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While some people stick to onlyone kind of movies, I like to watch different kinds depending on how I feelthat day.

    ② When I’m down or tired,I prefer movies that can cheer me up.

    ③ But they try their best tosolve their problems.

    ④ Laughing for two hours is agood way to relax.

    ⑤ Documentarieslike March of the Penguins whichprovide plenty of information about a certain subject can be interesting,…

    ⑥ I don’t mind action movies likeSpider Man when I’m too tired tothink.

    ⑦ I can just shut off my brain…

    ⑧ Once in a while, I like towatch movies that are scary.

    ⑨ But I’m too scared to watchthem alone.

    ⑩ It doesn’t feel so scaryanymore.

    2.能力与发展目标:

    进一步熟练掌握that/ which/ 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阅读短文,能按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

    2) 通过阅读训练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3) 能用定语从句表达自己的喜好, 并能对自己过的电影,听过的CD等进行描述。

    1.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时中出现的生词down, dialogue, ending,documentary, drama, plenty, plenty of, shut, shut off, superhero, once in awhile

    2) 学会用that/which/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描述自己喜好

    2. 教学难点:

    in pairs.

    Askyour partner about what’s his/her favorite movie/music/movie star /city/…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熟练掌握引导的定语从句。

    2.Share your ideas with the class.

    1. 引导学生使用常用句型:

    What kind of… do you like?

    I like movies that…

    I love music that…

    I prefer movie stars who ….

    2. 展示表示电影类型的词汇。

    1. Read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Scottlike? Why?

    2. Does Scott like serious movies?

    3. What kind of movies does Jill wantto see?

    2.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in2d.

    1.      I’ll just listen tothis new CD I bought.

    2.      I suppose I’ll justlisten to this new CD I bought.

    3.      I like smooth musicthat helps me relax after a long week at work.

    4.      I only like moviesthat are funny.

    5.      In this case, I’llask someone who likes serious movies.

    6.      I prefer moviesthat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1. Hmm,depends which movie.

    1) 本句省略了depends前的主语it和whichmovie后的从句部分we’ll watch,这是典型的口语表达形式。在口语和非正式场合,为保持语言简洁明了,交流者往往会省略彼此所知或逻辑上可明确推断的内容。例如:

    AnythingI can do for you?

    Pleasehand me one of those books; I don’t care which.

    请把那些书递给我一本,不管哪本都行。(省略句尾部分you hand me)

    2) Itdepends (on) who/ what/ how/ whether…是一个常见句型。当depend后接疑问词及含有疑问词的短语和从句时,口语中会省略depend后的介词on,以求话语简练。例如:

    Itdepends what day you catch me, and at what time of day.

    这取决于你哪天见我,以及见我的时间。

    Well,as for this matter, I can’t decide for now. Depends whether or not your dadwill say yes.

    嗯,这件事我现在决定不了,取决于你老爸是否会同意。

    2. Ijust want to laugh and not think too much.

    这句话中的to laugh和not think too much均为动词不定式,但后者在not和think之间省略了to。英语语句中当多个不定式结构并列使用时,to出现在第一个结构中,后面的往往会省略。再如:

    Shelikes to sing, dance and hang out with her friends.

    她喜欢唱歌、跳舞、与朋友们外出消遣。

    3. Iprefer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句中的'prefer意为“更喜爱;更喜欢”,后可接名词、v.-ing形式或动词不定式。如:

    Iprefer the white bag. 我更喜欢那个白色的包。

    Tonyprefers staying / to stay at home on weekends.

    托尼更喜欢周末待在家。

    此外,prefer还可用于句型“prefer ... to ...”中,意为“喜欢……而不喜欢(胜过)……”。如:

    Lindaprefers apples to pears.

    琳达喜欢苹果而不喜欢梨。

    Iprefer reading books to watching TV. 我喜欢阅读而不喜欢看电视。

    4. Isuppose I’ll just listen to this new CD I bought.

    仔细观察下面例句中suppose的用法和意义,然后补全结论部分所缺的内容。

    a. Weare supposed to get there on time.

    b. Isuppose she will be back next year.

    c. —Doyou suppose he will agree?

    —Yes, I suppose so. / No, I suppose not.

    a. Weare supposed to get there on time.

    (1)观察例句a可知,“被期望/要求做某事”或“该做某事”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表示,含有必须、应该做某事之意,相当于should。

    b. Isuppose she will be back next year.

    c. —Doyou suppose he will agree?

    —Yes, Isuppose so. / No, I suppose not.

    (2)例句b中“suppose +that从句”意为“猜测/假定……”,that可以省略,若为否定句,和think,believe等动词的用法一样,应该否定____(主语/从句),即否定前移;例子c中对疑问句作肯定回答可用________________ ,否定回答可用No, I suppose not。

    e.g.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He is the man who I met yesterday.

    人 (n.) + who/that  + 从句      物 (n.) +that/which + 从句

    关系代词who; that;的作用:

    who / that/which 在定语从句中做主语时,

    I prefer shoes that______ cool.(be)

    I like a pizza that______ reallydelicious. (be)

    I love singers who ______beautiful. (be)

    I have a friend who _______sports. (play)

    在2d中找定语从句。

    1. Isuppose I’ll just listen to this new CD I bought.

    2. Ilike smooth music that helps me relax after a long week at work.

    3. Ionly like movies that are funny.

    4. Inthis case, I’ll ask someone who likes serious movies.

    5. Iprefer movies that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1) 快速阅读全文,  注意每段话的首句, 有利于理解每段的段落大意。

    2) 把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画出来, 帮助你理解并完成阅读任务。

    2. Work on 3a.

    Fill in the chart. List the differentkinds of movies and the movie names.

    Work on 3b. Read the passage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How does the writer describeeach kind of movie?

    2. What kinds of movies does thewriter prefer to watch when he or she is sad or tired?

    3. 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fterwatching these movies?

    4. Does the writer like scarymovies? When does he or she watch them?

    Ss try to read and find the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The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Ss

    Work on 3c:

    1. Work in groups and ask otherswhat kinds of movies they like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2. Share your ideas and comparethem.

    1. While some people stick toonly one kind of movies, I like to watch different kinds depending on how Ifeel that day.

    stick   v. 粘贴;将……刺入 (stuck, stuck)

    e.g. He stuck a stamp on the envelope.  他把一张邮票贴到信封上。

    e.g. Stick to your dream, you’llsucceed with your hard work.

    坚持你的梦想,付出努力,你就会成功的。

    2. WhenI’m down or tired, I prefer movies that can cheer me up.

    e.g. When he is down, he often listens togentle music.

    他心情沮丧时,常听柔和的音乐。

    e.g. Cheer up! Our troubles will soonbe over.

    振作起来!我们的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3. Documentaries like March of the Penguins which provideplenty of information about a certain subject can be interesting,…

    plenty of 大量;充足 既可修饰可数名词复数形式, 也可修饰不可数名词。

    e.g. Thereis plenty of coal in this area.

    这个地区有丰富的煤。

    4.I can just shut off my brain…我就让大脑不思考

    e.g. Shut off the internet.

    5. Once in a while, I like towatch movies that are scary.

    e.g. He went tosee them once in a while. 他偶尔去探望他们。

    1. The girl __________ you saw just now is my sister.

    2. Doyou remember the words _________ we learned last year.

    3. Thisis the watch __________ my mother gave me for my birthday.

    4. I like the present ________you’ve sent to me.

    5. The nurse ____ we talked aboutcan speak English well.

    6. This is the man _______ I metyesterday.

    7. No one likes books _____ areboring.

    8. We prefer singers ________write their own lyrics.

    According 3c,write a report about the result of your group.

    down, dialogue, ending, documentary, drama, plenty, plenty of,shut, shut off, superhero, once in a while

    ① While some people stick to onlyone kind of movies, I like to watch different kinds depending on how I feelthat day.

    ② When I’m down or tired, Iprefer movies that can cheer me up.

    ③ But they try their best tosolve their problems.

    ④ Laughing for two hours is agood way to relax.

    ⑤ Documentaries like March of the Penguins which provideplenty of information about a certain subject can be interesting,…

    ⑥ I don’t mind action movies likeSpider Man when I’m too tired tothink.

    ⑦ I can just shut off my brain…

    ⑧ Once in a while, I like towatch movies that are scary.

    ⑨ But I’m too scared to watchthem alone.

    ⑩ Itdoesn’t feel so scary anymore.

    教学反思:

    本堂课学生表现很好,在课堂上由始至终都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本节课做任务、做游戏等活动,既自然连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热门课件: 滴水穿石启示教学设计最新范文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一些优秀范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课件: 滴水穿石启示教学设计最新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一、复习。

    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个词是“接连不断”。(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

    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

    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

    (李时珍事例: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

    爱迪生事例: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齐白石事例: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

    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

    (课件出示)要求:(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4、学生交流。

    5、(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老师也去搜集了资料。大家看,这是谁?我们学过写他的文章《月光曲》。贝多芬从28岁开始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双耳全聋。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创造出最美的音乐。他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呃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乐章。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曲子在世界乐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珍品。(音乐渐响再渐弱)

    6、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这段话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

    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

    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绳锯()精卫()聚沙()只要工夫深,()

    五、作业

    1、把这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故乡的课件热门


    无论您是谁请务必一读这篇关于“故乡的课件”的文章,本文请保存以备不时之需。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乡的课件【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迅的《故乡》,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它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学会读书2中的第1篇课文。篇小说。《故乡》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本文以“我”回故乡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手法来着重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揭示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新教材入选这篇小说,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描写方法的能力,品析文中富有内涵的语言,领悟文章内涵,从而获得人生真谛!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理解品味小说中内涵丰富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课文章较长,在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是本文教学重点;由于鲁迅文章语言晦涩精妙,所以理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初三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和阅读写作能力。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合作探究法、辩论法、诵读法、幻灯片展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讨论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其中,我认为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集体讨论以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学习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的良好习惯。

    通过一组关于同学们故乡的图片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引起学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1.快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思考本文的叙事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1)通过小组讨论,划分层次,学生主动作答,交流意见。

    (2)教师进行准确讲解“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个经过。(我设计这一环节是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及概括总结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心灵。

    回到课文,朗读描写闰土的部分,分析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主阅读,自主发言。明确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外貌、动作、语言的变化,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教师简单分析杨二嫂的变化和“我”这个人物形象。

    3.思考:作者能够将这两个重要人物的变化刻画得栩栩如生、鲜明生动,是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技法呢?(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归纳明确)

    (1)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文章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对比,将杨二嫂前后生活进行对比,将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此外,还有“我”和闰土关系的对比,“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与水生关系的对比等。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反复对话互动,让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对人物形象获得初步体验,符合新课标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也突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尽可能从文本出发,在文中(含注释)找依据,结合预习作业所查时代背景资料,合作探究导致闰土命运的原因。

    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3)闰土拣“香炉”和“烛台”。

    归纳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也是造成国民人格扭曲、精神家园失落的祸首。

    (1)品读文章78――最后,理解作者的希望。(通过小组辩论的方式)

    这一部分中有一些较难理解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味其深刻内涵。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试着分析这些画境描写的作用。

    2.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字数不限。

    (第一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加深对本文中心的理解。第二题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故乡的课件【篇2】

    一、学生交流对杨二嫂的分析

    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分析不到位,教师要适当补充。(对杨二嫂的分析要点可参考教师用书有关内容。)

    二、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问题1:《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

    指导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着新生活的愿望。

    问题2: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以为?──你以为?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下面语句的含义: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为什么害怕?

    ──“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实现;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偶像”、“切近”、“茫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

    ──“手制的偶像”是:

    ⑴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⑵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

    ⑶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

    ⑴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⑵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

    ⑶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⑷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为什么无所谓有无?决定希望有无的关键是什么?这里的路是什么路?走的人多吗?

    ──希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希望是变化不定的: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原有的希望可能会化为泡影,原来没有的希望也可能会产生出来。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去实践,有希望也等于无希望;敢于实践,希望就能变成现实。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来的,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走就没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这里的路是实现希望、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开拓,去闯出一条通往新生活的阳光大道来。

    问题3:课文最后一段中为什么再次描写海边沙地的月景?这里与前文第一次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引导学生比较两处描写的异同,理解末段描写与议论结合的写法,深刻理解作者对实现新生活的愿望及信心。

    三、主题探究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节课来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自己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然后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点评,既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原则,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最后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小结: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儿,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四、拓展延伸

    “闰土”和“杨二嫂”的后代生活得怎样?

    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组织成一篇通讯报道或随感。

    五、布置作业

    对于这篇小说,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探究?请进一步细读课文,提出两个你觉得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就其中的一个做一些分析与探究。下节课交流。

    故乡的课件【篇3】

    一、话题导入,激活思维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学生发言)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先播放朗读课件,再让学生自己读)

    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才能与他相知交流。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总结:

    1、感知人物: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我”

    问题设计: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

    (众说纷纭,预计会落在“我”和“闰土”上,让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总结: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感知情节(师生互动)

    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文学习做准备。给学生创造自由发表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品味作品。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学生复述情节)

    2、感知主题: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

    教师总结: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而“我”却以沉重的心情感叹物是人非。在离开故乡时,发自内心的呼喊:渴望人与人的沟通,渴望新生活。

    3、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变)

    4、问题: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人变(以闰土为例展示课件,对比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少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外貌)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故乡的课件【篇4】

    一、教学内容说明

    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故乡》是本单元小说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且《故乡》兼备小说与散文的特长,容量较大。我拟订四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平实教学,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简介文体知识抓基础教学,熟悉文本;第二课时:生动教学,品析人物形象品读文章主题;第三课时:平实教学,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题,读写结合;第四课时巩固,品味语言特点,提示课后练习。本节课所说是第三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单元要求:学习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话描写和对比手法的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故我拟定如下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本节课学习人物形象的描写:本文作者运用对比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学习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跳读/精读的方法品味人物描写,感悟对比手法的妙用。

    情感目标:感受名家名篇的艺术美,感知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三、教法、学法说明

    在学法方面,我选择“读写结合”法。先导读,引导学生跳读、品读,现学现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注意教学的灵性。运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将以“对比手法”的分析为切入点,按“温故——知新——小结——延伸”的思路进列教学,过程如下:

    (一)首先以设问导入,设两问:(3分钟)

    1、我们所学的《故乡》的体裁是——————————?小说有哪三要素?回顾小说的三要素(多媒体显示)

    2、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故乡》中有哪些人物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闰土有何印象?

    (二)从而引入学生对闰土两个不同形象的对比分析我将设置四个方面的问题,已达到学习对比手法的目的(22分钟)

    1、首先给学生介绍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列为描写、心理描写等,接着用设问引导学生探寻:《故乡》中闰土的外表有何变化?只是因年龄增长而变化吗?请运用跳读方法从课文中提取有关信息。(多媒体显示引导学生从文章里找出对比所在,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归纳、表达能力)作者通过外貌描写,表现出闰土的巨大变化,和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判若两人。学生可能提取的内容:“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小毡帽、银项圈”变成了“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都说明了生活的极端贫困;“红活圆实的手”变成了“松树皮”,这是过度操劳的结果。教师引导:肖像的变化反映了家境的变化,家境的变化又折射出社会的.变化。20年后的饥寒交迫、极度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正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生活困苦的真实写照。

    2、语言对比。闰土与“我”的对话,从说话的态度到说话的内容分别有哪些变化?(学生可能提取的内容: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可见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之深,闰土不仅经济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听说少年好友回来,他“实在欢喜的了不得”、“这一点子青豆……请老爷……”又表现出他的淳朴、善良。他觉得本人的生活“非常难……总是吃不够”,原因是六个孩子、“不太平”(兵匪欺凌)、“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官绅压迫)、“收成又坏”(饥荒)、“总要捐几回钱”(苛税)、“又只能烂掉”(经济破产),但对于为什么会“不太平”,又为什么“什么地方都要钱”等又想不清,说不明。因而他“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他只是摇头”,“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教师引导:本文语言描写虚实结合。前6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本人的心情和谦恭,结果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本人的苦况。这里(虚)把闰土内心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的苦闷心情刻画得非常形象、逼真。

    3、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神态方面有哪些变化?。学生可能提取的内容:重逢时的神情变化:欢喜——凄凉——恭敬。教师进一步引导:因少年好友的重逢而欢喜,因本人的现状而凄凉,因等级观念而恭敬。神态描写简洁而又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交谈中用“仿佛石像一般”、“像一个木偶人了”两个比喻句来刻画闰土的神情,故闰土的“呆滞、麻木”给人以深刻印象。

    4、除此外,作者在写闰土时还进列了哪些对比?(小结闰土的各方面的对比。多媒体显示)

    5、刚才我们分析了闰土的对比,下面请大家各自分析“杨二嫂不同形象”,请大家自读课文完成表格。(学生简述杨二嫂的对比过程。目的同上。提示:寻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扬二嫂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语段,想一想,前后对比反映了杨二嫂的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提示:杨二嫂20年的遭遇和生活变化也反映出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经济衰败的另一个侧面。)

    (三)课堂小结:这样对比,对文章有什么好处?(3分钟多媒体显示)

    (1)突出人物形象。,令主题更加鲜明。

    (2)突出人物的变化,使人物生动形象丰满。

    (3)对比手法的运用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对比的运用是为主题服务的!要处理好人物主次关系,突出主要人物,淡化次要人物。

    (四)联想运用:(15分钟)

    课堂练笔:用对比手法写你熟悉的人物。注意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来仿写。也可以从某一方面进列对比。(提示:中小学同学、兄弟姐妹、老师父母等。如有人写妈妈:“唠叨婆”变成了大老板。)

    学生速读片段,教师简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前后对比中感情基调不一;抓不住人物的特征变化;对比描写没有为主题服务等等

    (五)课外作业:当然,本文除了闰土的对比外,还有闰土与杨二嫂的陪衬、现实故乡与记忆故乡的对比、闰土、“我”这一代同水生、宏儿下一代的对比。请同学们在自习时间选其中一方面作简要分析。

    五、教学反思

    这是鲁迅先生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本节课我的教学理念:我以文章的“对比手法”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教材的“思维训练的价值”,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对比”手法的运用。贯彻“有效教学理念”,分解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实践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以设问来推进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否则教学效果不明显。

    故乡的课件【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鲁迅笔下的小说《故乡》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呐喊》,课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通过主人公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特别是课文通过对比写法来揭示主题、通过议论来深化主题的成功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故乡》是人教社九年级(上)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教读课文。根据教材编排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材中。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故乡》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文中用对比手法来揭示主题的写法,是开启本单元的《我的叔叔于勒》和第五单元《范进中举》教学的一把钥匙,也是开启第六册第三单元《变色龙》教学的一把钥匙,可见其地位尤其重要!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又反复强调教学设计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鉴于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强调“三突出”原则,即突出“新课程要求”、“教材单元目标要求”、“学情特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相关的文体知识,已学的鲁迅的作品;预习提示中的有关字词。

    (2)能力目标: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习对贫富悬殊的封建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产生无比的愤慨,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是小说,其突出主题的关键在于文中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因此,《故乡》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描写揭示主题的写法;(2)理解议论在文中的作用。难点是:我离开故乡时心情与感受及课文最后两节关于“希望”的深含哲理的议论。

    二、说教法

    大纲及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鉴于此,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点拨导学法;《故乡》是现代文学的精品,全文共88个自然段,可教可学的内容很多,为使学生学有所得,宜长文短教,目标单一,所以我又采用了“课时目标教学法”。

    三、说学吧法

    世界上没有哪种先进的教法,能离开相应的学法而取得成功的。语文教学要倡导“养习得法”,形成积极的行为定势,以达到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教学中要求学生牢记课时目标,速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式感知课文,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复习旧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也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教学的。

    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于1921年的《呐喊》集中的另一篇小说《故乡》(板书课题)。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表达对故乡思念的情感,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融入了浓浓的思乡情,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笔下的故乡又是怎样呢?

    (二)介绍写作背景

    为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鉴于此,写作背景介绍采用学生介绍与老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课前让学生复习初二(上)中国历史第六章——第十章,了解1900—1921年间中国的社会现实,上课时教师适当补充作者写作缘由,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学科的整合。

    (三)展示本节课目标(目标(1)及目标(2)中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描写揭示主题的写法)

    (四)研读课文,落实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根据课前预习,检查学生完成以下几顶任务的情况:

    (1)预习提示及文中相关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的掌握情况;(2)会按照小说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简要复述故事情节。(3)能找出三个情节中描写的主要人物。(明确:闰土、杨二嫂)

    设计意图:了解文体知识及文学常识,扫清语言障碍,落实目标(1);把握全文脉络线索和基本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2、对教材作深入分析,落实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故乡》一文主要是通过对比来揭示文章主题的,因此,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抓《故乡》中的“三变”来分析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的。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的“闰土”“杨二嫂”20年前后在外貌、动作、神态以及对我的态度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这个问题意在落实《故乡》中的“一变”即“人物之变”。具体做法是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请男女同学在书上分别划出描写闰土、杨二嫂的有关文句;然后请男同学填写少年、中年闰土变化表;教师再指导学生细读描写这两个人物的重要语句,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特别是文中45—52自然段,要引导学生摹拟人物的口吻读,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归纳人物性格。(板书人物性格)

    (2)20年前的故乡和20年后的故乡也不一样,画出描写故乡的主要词语。

    设计这个问题意在落实《故乡》中的“二变”即“环境之变”。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阅读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并画出重点词语;然后请学生举手作答,教师作适当点拨。

    (3)“我”对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情感是一致的吗?为什么?

    此题意在落实《故乡》中的和三变即“我的心情的变化”。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勾画、品味有关语句,并结合上述“二变”理解其含义,学生举手作答后然后教师点拨分析:“我”——对记忆中的故乡无限向往、无限怀恋,不仅因为从此要迁居他乡,更因为故乡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孩提生活;对现实中的故乡,则只有怅惘失望之情,而这种心情之变,是因为故乡的人情、环境之变。

    落实文中“三变”分析后,我设计了问题(4):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故乡萧索、破败,故乡人的麻木、恣睢呢?

    此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通过“变”来揭示蕴藏于作品中的深刻主题。具体教师谈谈个人的见解。这样设计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写出自己的评价。

    (五)小结,点明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无非是例子,教给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方法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先请学生根据这节课学习小说的体会谈谈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方法,然后教师再点拨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方法有三:赏人物、赏情节、赏环境,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赏人物和赏环境来认识小说主题的。

    (六)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结语,应收到余音绕梁的实效,鉴于此,我是这样设计结语的:

    闰土多不幸啊!西瓜地的小英雄不复存在,多子、饥荒、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那“豆腐西施”已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记忆中的美丽故乡变得如此萧索!难道这就是我日日夜夜思念的故乡?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对故乡的苦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他一定会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定会有!

    (八)板书设计(略)

    (设计意图: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像十字架,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深重,像钉在十字架上。板书上部是闰土的前后变化,下部是杨二嫂的前后变化,中间突出一个“变”字,体现了对比的写作特点。也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展示目标,落实目标”这条主线进行教学,教学中贯彻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抓住“三变”直奔主题的写法,好比牵牛抓住了鼻子,又如撒网捕鱼,纲举目张。既突出了重点,又避免了从头至尾逐段分析的做法,激发了学生兴趣,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故乡的课件【篇6】

    鲁迅的《故乡》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小说。上一单元侧重“思想风采,哲理性较强。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

    结合教材分析,全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闰土”“我”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以及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而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人物所蕴含的意义,以及“肖像描写”、“对比”等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作为知识目标;把培养学生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能力,理解小说运用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作为能力目标;把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帮助学生树立为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作为情感目标。

    《故乡》写的是少年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贴近学生的心理,但是鲁迅的小说内涵深刻,哲理丰富,且十三四岁学生对生活的体会不够深刻,要把握半个多世纪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以及理解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存有一定的难度。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主题的理解,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和合作交流来体验和创新。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以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第二步: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运用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这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提高学生解答能力。

    第三步:研读课文,理解文意。主要运用引导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由于学生对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已有所了解,我将以引导、启发为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内涵。如在师生一起探讨分析闰土的形象之后,让学生依据此方法分析杨二嫂的形象,让学生掌握对比的分析方法。同时,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讨论中明确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学会从人物形象上升华到文章主题的理解。

    第四步:扩展教学。从《故乡》入手,对学生人物写作上进行指导,重点是“肖像描写”、“对比”等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以及我的情感变化为纵向线索,以典型人物“杨二嫂、闰土、我”为横向线索。简单明了。

    故乡的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3、初步掌握从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探究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4、初步学会运用 “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5、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6、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不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2、难点:

    从分析人物到提炼主题的思维训练。

    “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教法、学法说明】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三课时主要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阅读课本附录《谈谈小说》(第259页)。

    3、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与创作的介绍。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题1: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强调或补充鲁迅《呐喊》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问题2:什么是小说?阅读小说应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第一问的答案(参见课课本附录《谈谈小说》)及小说的三要素。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三、列出人物表

    提示:《故乡》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我(迅哥儿)

    我的母亲

    宏儿(“我”的侄儿)

    闰土(小时侯“我”家一个“忙月”的儿子,“我”的儿时好友)

    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四、重点分析闰土

    提示:闰土是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通过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问题1:闰土的身份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个人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

    闰土是当时(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很不如意”(“我”的母亲语),“非常难”(闰土语);“只是摇头”,“大约只觉得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问题2:课文中说:“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我记忆上的闰土又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阅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至“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概括出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来。然后齐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一段,感受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

    问题3:这个“少年英雄”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木偶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了闰土的这种变化?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

    作者从多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了对比描写,主要有:外貌、语言(包括对“我”的称呼)、神态(包括对“我”的态度)等。

    问题4: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我”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

    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

    “叹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愿意”(对现实的不满)……

    问题5: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那一种?为什么?

    A、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

    B、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

    五、布置作业

    《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闰土外,作者着墨较多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杨二嫂。课外认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突出一点,不求全面),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对杨二嫂的分析

    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分析不到位,教师要适当补充。(对杨二嫂的分析要点可参考教师用书有关内容。)

    二、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问题1:《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

    指导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着新生活的愿望。

    问题2: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以为?──你以为?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下面语句的含义: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为什么害怕?

    ──“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实现;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偶像”、“切近”、“茫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

    ──“手制的偶像”是:

    ⑴ 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⑵ 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

    ⑶ 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

    ⑴ 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⑵ 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

    ⑶ 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⑷ 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为什么无所谓有无?决定希望有无的关键是什么?这里的路是什么路?走的人多吗?

    ──希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希望是变化不定的: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原有的希望可能会化为泡影,原来没有的希望也可能会产生出来。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去实践,有希望也等于无希望;敢于实践,希望就能变成现实。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来的,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走就没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这里的路是实现希望、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开拓,去闯出一条通往新生活的阳光大道来。

    问题3:课文最后一段中为什么再次描写海边沙地的月景?这里与前文第一次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引导学生比较两处描写的异同,理解末段描写与议论结合的写法,深刻理解作者对实现新生活的愿望及信心。

    三、主题探究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节课来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自己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然后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点评,既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原则,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最后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小结: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儿,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四、拓展延伸

    “闰土”和“杨二嫂”的后代生活得怎样?

    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组织成一篇通讯报道或随感。

    五、布置作业

    对于这篇小说,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探究?请进一步细读课文,提出两个你觉得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就其中的一个做一些分析与探究。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问题探究

    就上节课的作业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每个学生既要说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探究分析,又要给大家留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探究分析发生原则性、方向性的偏离,教师要适当点拨,及时纠偏。

    二、拓展阅读

    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见“教师用书”)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把握要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即可,不必作什么分析。要让文章自己来“说话”。

    故乡的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2、揣摩课文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3、从文章充满儿童情趣和友爱真情的故事中体会作者难忘故乡、眷恋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揣摩课文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学会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语句和段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 情感迁移,导入新课

    让我们共同聆听一段《回乡偶书》的深情吟唱。(播放歌曲《回乡偶书》)这是一首久客他乡、怀念故里的经典之作。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时已是86岁高龄的老人,可谓是落叶归根了。其实,不仅是贺知章,古往今来,故乡是所有游子的情感归宿。今天我们就跟随游子刘亚舟踏上思乡旅程,去追忆那 “难忘的故乡” (板书课题)请大家深情齐读。

    二、通读课文,整体回顾

    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眷恋、思念、难忘)

    文章在结构上是怎样的?首尾有什么联系?

    三、深入读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三部分

    让我们怀着对故乡的思念、热爱、眷恋之情,深情齐读课文的第

    一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把对故乡难忘的记忆比作什么?这一形象的比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童年的美好记忆,弥足珍贵。现在,让我们拾起那一颗颗记忆的珍珠,同作者一起回到那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二)学习课文的叙事部分

    1、拟小标题

    快速浏览叙事部分,想想作者回忆了几个故事,给每个故事拟定一个小标题。

    板书:江边洗澡、雪地喂鸡

    打跐溜滑、争抢鸭蛋

    这四个故事作者是平分笔墨吗?(打跐溜滑、争野鸭蛋详写;江边洗澡、雪地喂鸡略写。叙事详略得当,突出了重点)作者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段知道的?(过渡段,使话锋一转,让后面的故事自然顺畅起来)现在,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到井沿儿打跐溜滑吧。

    2、学习“打跐溜滑”的故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我”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叔叔的句子。结合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叔叔又是一位怎样的人?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顽皮、撒野、毫无顾忌、任性、憨厚、朴实、沉默、好心肠)(指导朗读,体会动作的细节描写)

    任性孩子的吵闹声音犹在耳际,好心叔叔的憨厚形象犹在眼前。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引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如果叔叔就在你的跟前,你想对叔叔说:“ __________” 父老乡亲的纯朴乡情,让我忘却了寒冷,有的只是内心的感动。 3自主选学

    采用刚才 “读一读、画一画、抓细节”的方法,选学江边洗澡、雪地喂鸡、争抢鸭蛋三个故事当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1)江边洗澡

    这里的小鱼有什么特点?

    抓住“撞、一群又一群、铺满、啃咬”来谈。感受小鱼多、顽皮的特点。

    作者的所见、所感,也让我们兴奋起来:

    这里的鱼儿真___!

    这里的鱼儿真___!

    与小鱼亲密接触的感觉真好,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其乐无穷。 谁还想体验江边洗澡?站起来读一读吧。

    家乡依山傍水的环境,如梦如幻,怎能不叫人怀念呢?

    (2)雪地喂鸡

    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山鸡很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这样的场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雪地喂鸡主要抓住了什么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动作描写,动笔画出本段的动词。抓住“扫、撒、拎、站、守”5个动词的描写,体会作者的认真劲)谁能读出“我”喂鸡时的认真劲?有我在,成群的山鸡再也不敢放肆了。这样的环境让我想起了老人们常念叨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神奇场面。

    作者雪地喂鸡时那叫一个认真,可玩起来也是毫不含糊的(引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这里省略了什么?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学生拓展,出示图片)简单说说你的快乐。

    这是我们东北孩子独享的乐趣!

    (3) 争野鸭蛋

    作者对这件事也是刻骨铭心的,哪一个词体现出来了?(终生难忘)读读这段话,发现了什么?(过渡段)

    “我”和铁柱的感情怎么样?(形影不离)

    可是江边的草丛里却传来了铁蛋的哭声,怎么回事呢?谁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读一读?(指名读)大家有什么感受?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小摩擦,才使“我”和铁柱的友谊更浓更甜吧。 你有过类似的友谊吗?(情感迁移)

    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对铁柱是怎样的感情呢?你从哪些语句或段落中感受到的?(思念、悔恨)为啥要和他争那个鸭蛋呢?

    我真不应该________。(变成陈述句,突出悔恨的情感) 儿时纯真的友谊才是最珍贵的。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四个故事如同一部老电影,演绎着淳朴的东北乡村生活,勾起了作者的无限乡思。情到深处,不由得直抒胸怀(引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升华情感)

    作者言未尽,意未歇,绵绵不绝的乡思牵动着我们的心,现在让我们也来吐露心声,表达真情。

    1、家乡美

    我爱家乡的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家乡的_____真____,给我们带来了_____。 那一件童年趣事事令我终生难忘:__________。

    2、诗歌《亲亲的北大荒,我的家乡》

    合:亲亲的北大荒,我的家乡,

    我们生活的美丽地方。

    男:肥沃的黑土地富饶、广袤,(mào)

    女:勤劳淳朴的人们为之骄傲、自豪。

    男:家乡的巨变让我们喜上眉梢,

    女:人们的幸福生活溢于言表。

    合: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这里,让离家的游子魂牵梦绕。

    合:衷心祝愿我美丽的家乡,

    像雄健的骏马一路驰骋。

    像展翅的雄鹰飞得更高!

    3推荐作业:借鉴文中的写法,记一件发生在家乡的童年趣事。回忆难舍的人,难忘的事,表达难割舍的真情。

    板书设计: 难忘的故乡

    江边洗澡

    回忆 雪地喂鸡 思念、眷恋、怀念

    打跐溜滑

    争抢鸭蛋

    故乡的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闺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写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淳朴天真、可亲可爱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聪明勇敢、活泼开朗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情真意切亲密无间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将希望寄托神灵

    2、变化原因

    社会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貌:西施圆规”

    职业与性格:美貌招生意无业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叙述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哀愤怒别离希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哀中同情遗憾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五、“我”母亲:

    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20年前的闰土和“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结论:

    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希望

    板书:

    悲(对比)变——农村破败人际隔膜

    教后反思阅读经验积累:

    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故乡的课件【篇10】

    学习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第一次评点课文,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简介作者

    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三、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第2、3、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第6、7、8三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一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后一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风格与一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四、通过评点,研读课文。

    1.什么是评点?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一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

    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一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2.示例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开篇点题。)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写到故乡的水。)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一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对比,为的是突出故乡月亮之美,同时又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一番苍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3.学生进行评点,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五、小结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要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六、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2.预习。

    故乡的课件【篇11】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对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节歌唱课。

    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内心激动的心情。

    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仿佛感受到人物对故乡小路的真情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嗯”的哼鸣中结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童年多美好”的话语还要向你倾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歌曲轻松、自然的情绪特点,同时能够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逐步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由衷的赞美故乡,并抒发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聆听、分辨等方法,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

    知识与技能:掌握并唱好变化音,了解变化音在歌曲中的感觉,并完整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体验旋律的美感,并能够完整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难点是唱好变化音,了解变化音在歌曲中的感觉。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故乡有哪些美景,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了解到同学们的故乡都有着不同的魅力,我会引导学生今天来看看故乡的小路上又有什么美好的事物,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播放歌曲并提问:从歌曲中同学们能听到哪些美好的事物?

    通过同学们的自由发言,总结出:歌曲描述了故乡的小路,路上的小花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

    紧接着我会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通过同学们的自由发言我会总结出:歌曲婉转优美,稍慢,给人一种舒缓、愉悦的感受。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能够按照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是学唱旋律,我会利用钢琴弹唱,学生看谱哼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变化音,这个阶段他们对变化音把握的还不够准确。我会先给学生介绍变化音,随后用钢琴带着学生反复演唱变化音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音准。

    其次,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引导他们说出歌词表达的情感,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歌曲中描写了故乡的小路美好景物,表达了对故乡的赞美之情,抒发自身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最后我会让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变化音;演唱熟悉后分成高声部、低声部两个小组进行演唱,请学生跟着我的指挥手势共同完成这首歌曲。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创编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

    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并提醒学生注意打击乐器和歌曲强弱规律的搭配。

    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展示,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把今天学唱的歌曲唱给家人听,并搜集一些关于故乡的其他歌曲。

    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课程结束前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作业的布置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学生能够更好的传递作品表达的情感与人文内涵。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变化音的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故乡的小路》说课稿,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更多招教面试资料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师招聘面试频道。

    故乡的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于1921年的《呐喊》中的一篇小说《故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值得留恋的、美丽可爱的故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呢?1919年底,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零的景象和农民贫穷痛苦的生活,心情十分悲凉,一年后便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写了这篇题为《故乡》的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请注意,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但反映了作者的感情。

    2。按照小说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找出三个情节中描写的主要人物。(提示:闰土、杨二嫂)

    二研读与赏析

    1。这两个人物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在外貌、动作、神态,以及对我的态度这几个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在书上画出来。(提示: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入物的性格。少年闰土是天真、活泼、勤劳、勇敢的小英雄,中年闰土是迷信麻木、毫不觉悟的木偶人。二十年前的杨二嫂是豆腐西施,二十午后的杨二嫂则刁泼自私)

    2。能用课文中两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这两个人的性格吗?(提示:麻木、恣睢)

    3。二十年前的故乡和二十年后的故乡也不一样,画出描写故乡的主要词语。(提示:二十年前的故乡有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二十年后的故乡则萧索、阴晦)

    4。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故乡萧索、破败,故乡人麻木、恣睢呢?(提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闰土苦得像木偶入)

    总结:闰土生活的年代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后。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踞一方,连年混战。战争给农村带来了灾荒和歉收,再加上封建地主阶级的苛税,怎能不使中国农民陷入苦难的深渊呢?

    5。作为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对故乡的苦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他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主要体现在最后三个自然段上。

    思考:①理解“新生活”的含义。(提示: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闰土、杨二嫂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封建剥削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生活)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提示:这句话比喻确切、含义深刻。它告诉我们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等于没有希望。作者以路作比,形象地说明了新生活要从斗争中获得。这表现了作者踏平路上荆棘、争取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一名言体现了作者十分重视实践的深刻哲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鼓舞人们为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而勇往直前,英勇奋斗)

    三拓展延伸

    作者是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来描绘二十年前的故乡的美丽和未来故乡的美丽的。但不同的是,以前的画面中有一个小英雄,而后来的描绘中却没有了,如果再给这幅未来的故乡图增添上人物的话,画上谁比较合适呢?根据小说想象一下。

    四作业

    1。课本第二题。

    2。背诵最后三个段。

    评析

    1。教学目标的设置没有抓住重点。

    2。语言品味不够。

    3。缺少对段落的诵读。

    4。学生自主不够,仍被牵着鼻子走。

    【最新复句课件热门】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