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数学的课件推荐
  • 数学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4-05-11

    数学的课件推荐。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选的一篇有关“数学的课件”的文章。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不仅是教学过程规划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希望您能够持续关注我们的网页从而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

    数学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理解,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难点: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提问: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l)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①,2,③,6,⑨,18

    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方法三:先写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

    27的因数: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2,3,6,9,18。从大到小依次看18的因数是不是27的因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1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

    指出:两个数所有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最大公因数(二)

    两个数所有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方法一:先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共有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例2,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能独立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找到多种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数学的课件(篇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数上

    教案含反思

    教育

    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例10,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资源: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30个左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萝卜或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宽是高是2厘米。

    提问:我们刚刚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想到:关键是看这个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1立方厘米,也就是可以将它切成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演示切的过程。切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是包含多少1立方厘米。

    2.设疑:萝卜(或橡皮泥)是可以切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都是可以切开的。那么又该如何去求那些物体的体积呢?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例9

    1、操作准备。

    (1)提出操作要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

    (2)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

    2.观察思考。

    (宽、高各是多少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然后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2)启发: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核对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选择一些长方体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它们所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

    3.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三、教学例10

    宽、高的乘积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宽、高来思考上面的问题吗?

    3.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小组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追问:如果再给你一个长宽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像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四、概括公式

    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得出:

    3.启发: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棱长×棱长

    进一步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教材第26页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你打开课本看一看。

    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每个a写方法。

    五、应用拓展

    1.做“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先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再说说分别是怎样列式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学生是怎样得到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的。如果有学生仍旧是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

    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

    4.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读题,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车厢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六、全课小结(略)

    七、课堂作业:做练习六第1、3题。

    教学后记:

    一、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师通过切开一个长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如,找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二、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给了学生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正是教师正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改变传统观念就要实现三个转变: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气氛,由以严格遵守常规改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本节课中大胆地实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教学内容:第28页的练习六4~8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探索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直棱柱体积的通用公式。

    “练一练”和练习六第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联系,在比较中巩固上述公式的推理过程,然后在练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体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

    数学的课件(篇3)

    第一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课件出示)

    美吗?(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 复习旧知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2、交流、反馈

    同学们真棒!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三)学习新知 算法探究

    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反馈交流。

    (1)72-44=28(2)72-44+85=113

    28+85=113

    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

    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2)列式。

    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8人,又进来50人,下午离开37人,现在有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

    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有加有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 总结评价

    “冰雪天地”参观得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到学校去了。路比较远,咱们就乘公交车吧!

    1、(课件出示)咱们在“城南站“上车,公交车上原有乘客36人,下车12人,又上车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请学生快速地列出算式。

    (2)完成后同桌说一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运算顺序又是怎么样的?

    2、到校了,我们去图书室看会儿书,请听图书管理员阿姨为我们介绍:同学们,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借故事书的人特别多,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了46本,返回25本,你知道现在图书室里有多少本故事书吗?

    (五)全课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哪里还掌握得不够好?

    第二课时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5页例2及P5做一做2、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列出算式,分析算式的意思,使学生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遇到乘除混合运算式题学生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要让学生来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能够看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咱们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谁能说一说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回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只有加减法的算式里,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咱们来看两题,结合具体的题目咱们再来分析一下运算顺序。

    2、说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25+78-91105-58+46

    (二)展开新课

    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大家用掌声表示对自己的鼓励。今天咱们再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那里会不会有什么新情况。

    1、出示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了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2、请一位学生读题。

    3、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每天接待的人数,按3天接待987人计算。

    4、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解,列出算式,想一想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组织交流:

    A、分步列式:987÷3=329(人)329×6=1974(人)综合列式:987÷3×6

    =329×6

    =1974(人)

    线段图: 3天接待987人一共接待几人?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特别是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短。 987÷3表示一天接待多少人。

    329×6表示一天接待的人数乘天数6就能算出6天接待的人数。

    比较分步列式与综合列式哪个更简便?(综合列式比较简便,他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

    B、6÷3×987

    6÷3表示6天里含有两个3,即2个987人。

    6、小结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只有乘除法的计算式题里,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7、总结出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巩固深化

    1、口算。

    27÷3×7 3×6÷9 25÷5×8

    45+8-23 63÷7×8 24-8+10

    28÷4×7 35+24-12 48÷8÷9

    开小火车的方式进行,每说一个,其他同学判断是对还是错,前面的同学说错了,后面的同学进行更正。要求越快越好,如果前面的同学慢了,后面同学可以快速进行抢答。

    2、一箱橙汁48元,芳芳要买三瓶,共需付多少元?

    请学生按照第二题的方法进行解答。可能有的同学会问这道题做不来的,缺少条件,引导学生看图找条件。

    (四)小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哪方面进步了?

    第三课时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页例3及P7做一做、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冰雪天地”游乐场的一些情况。今天,老师带来了“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大家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下表:

    教师可提示他们提出一些两步计算的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3天一共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一周预计接待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计算顺序。

    导入新课: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大家说说到了“冰雪天地”游乐

    场门口,得先干什么呀?(买票)大家看,游乐场到了,牌子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你能看懂它的意思,会买票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谁能用语言完整地叙述问题?

    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票半价。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

    提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列式解答。

    生1:24+24=48(元)24÷2=12(元)48+12=60(元)

    生2:24+24+24÷2

    生3:24×2+24÷2

    师板书,提问: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个算式是分步列式,二、三两个算式是分步列式,后两个算式的意思其实一样,24+24和24×2都是在算两张大人票要多少钱?)

    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解答。

    (3)明确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

    24+24+24÷2 24×2+24÷2

    =24+24+12 =48+12

    =48+12=60(元)

    =60(元)

    以上两种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进行呈现,虽然两种算式都是来求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但写法却有所不同。

    (4)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复习题的算式与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生回答,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

    (1)买1张成人票,3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2)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比较:这些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小结,深化运算顺序。

    4、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第1题。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9÷3 (2)36-6×5 (3)56÷7×5

    2+9-336÷6×556+7×5

    (三)巩固提高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5

    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其它同学在自己草稿纸上完成。完成后进行校对,有错误的及时指出。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12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四)课堂小结

    自己评一评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你的同桌评一评你这节课学得棒不棒?

    数学的课件(篇4)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录数量,了解负数的价值;

    ⑴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⑵师叙述,生记录。

    师:客车到达A站,有8人上车,有6人下车。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8人,转出5人。

    老师8月5日在上个月的基础上续存2019元,8月24日取出1500元。⑶反馈交流。

    展示学生的记录情况:文字、+、师:哪种方法能让人很容易看明白其中的数据变化?统一到+、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可以将+称为正号,将称为负号。⑷介绍你知道吗?

    说明:数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实大家的这种记录思想,早在2019多年前就有了记载。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的一段话。⑸点明意义。

    第1页/共5页 师:其实,在客车到达A站时,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其间数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出仓粮食的数量和入仓的数量的变化也是相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认识负数。

    二、联系生活,理解负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⑴每天7:30,中央电视一台都有天气预报。在2019元月的某一天,南京市的气温是零下3度到5度。师: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呢?

    出示教具(一个自制的温度计),提问:怎样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度?

    请学生操作,追问:你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表示出5度的?零下3度,在温度计上怎样表示呢?

    让学生意识到表示表示零以下的温度有困难,引出 0。确定0度以后,请学生重新表示出零上5度,零下3度。师:你是怎样数刻度的?

    ⑵说明:2019元月的某一天,最高温度我们是从零开始往上数,因此这个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从零开始往下数的,这个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⑶正、负数的读写法。

    说明:+5读作正五,在写的时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直接写5。-3读作负三,书写时先写负

    第2页/共5页 号,再写3,符号不可以省略。2.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利用香港的图片介绍摄氏度和华氏温度。学生读出温度,说说是怎样读的。

    其余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反馈交流读写的方法是否正确。小结:用+5、19和-3、-11、-7区分了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和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3.教学例2 ⑴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与图片,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海平面,什么是海平面呢?介绍相关的知识。

    说明: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⑵提问:你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写数,反馈交流。

    小结:用8844和-155区分了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

    ⑶提问:你能把我们刚才学过的这些数分分类吗? 小结板书: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吗?是不是负数?为什么?结合例1和例2的第3页/共5页 图片理解0与正负数的关系?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1 学生读数,在将相应的数填入圈里。

    反馈交流,教师:8是正数吗?0该写到哪个圈里?为什么? 2.练一练2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负数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1.读一读。

    ⑴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第4页/共5页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第5页/共5页

    数学的课件(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九册57页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从“起点、方向、时间、结果”四个方面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段图表示相遇问题的相等关系,能正确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到数学问题以及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及数感和空间感。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点及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相等关系的抽象,对同时的理解,算术解法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

    电脑和电视机

    教学法设计: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行程问题关系: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卡通形象,问:同学们认识他们是谁吗?

    教师谈话:昨天在笑笑和淘气之间发生了一件可笑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昨天,淘气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由于自己马虎大意将同桌笑笑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同学们如果你是淘气你会怎么办?

    学生发表意见

    A、淘气给笑笑送去,或淘气打电话告诉笑笑让她来拿。

    B、两人约定地点,给笑笑。

    C、俩个人同时出发,相遇为止。

    2、教师谈话:我们提出了这样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采用A方案:

    ①教师利用课件给出条件:“如果笑笑步行50米/分钟,笑笑到淘气家需要12分钟”教师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呢?为什么?

    学生口述,教师演示课件(问题、算式、结果)板书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②教师在给出“淘气步行70米/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

    ①淘气每分钟比笑笑多行多少米?70-50

    ②淘气和笑笑每分钟一共行多少米?70+50

    ③淘气到笑笑家要用多长时间?600÷70

    ④淘气所用时间比笑笑少多少分钟?12-600÷7

    教师谈话:我们同学真的很棒,提出这样多的数学问题。请问:为什么用600÷70,你估计淘气会用多长时间?70+50表示的是什么?

    二、观察演示,感知相遇问题特征:

    学生观察线路图思考,与同位交换意见,指明回答。

    指明演示,口述运动特点,教师板书:两地、同时、相向、相遇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说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一样、同时、相等),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思考口述,教师板书:时间相等

    教师总结:具备这样四个特点的运动(两地、同时、相向、相遇)我们叫做相遇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教师板书)重点是: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解决相遇问题。

    三、辅助分析,再现相遇运动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从新理解题目条件

    笑笑步行50米/分,淘气步行70米/分,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如果两家之间的路程是600米,

    提问:你能试着提一个有关相遇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口述,教师电脑出示,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⑴他们在哪里相遇?⑵他们什么时候相遇?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⑴实际上是在问:相遇点与笑笑或淘气家的路程。⑵实际是在问,他们出发后几分钟相遇?而要解决⑴,必须先求出⑵

    教师出示问题

    ⑴他们出发后几分钟相遇?

    ⑵相遇点与笑笑家路程是多少?相遇点与淘气家路程是多少?

    教师设问: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教师谈话: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两人的运动情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

    ①两人分别从哪里出发?(课件抽象出两个点)此时两人相距多少米?②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运动的时间呢?观察第1分钟的运动情况?(教师操作课件)教师提问: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每人各走多少米,两人共走多少米。两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多少米。两人现在还相距多少米。③观察第2分钟运动情况,④观察第3分钟的运动情况,⑤观察运动的结果。(每个人的运动路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每个人运动的时间,)

    四、探究尝试,体验解决问题过程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有再一次从运动的过程和运动的结果两个角度进行观察,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任选一个角度思考,我们怎样能求出“相遇的时间”呢?(课件出示)

    教师提出探究活动的要求: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再小组里进行研究。提供两个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一:观察运动结果

    整条线段表示笑笑家与淘气家之间的路程,请把图填写完整

    (线段图与教材上例题的线段图相似)

    我能用等式表示线段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法是:

    辅助材料二:回忆运动的过程

    计算,完成下表

    时间

    淘气走

    的路程

    笑笑走

    的路程

    一共走

    的路程

    两人相距

    的路程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通过表格我知道他们是在出发后________分钟相遇的

    我的解法是: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

    五、汇报交流,归纳解决问题策略

    1、集体研究,学会汇报研究的成果,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线段图和表格,板书算式。每说一种方法,学生进行评价。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通过填表知道用5分钟相遇,但是没有算式

    方法二、600-(70+50)-(70+50)-(70+50)-(70+50)-(70+50)=0

    方法三、600-(70+50)×5=0

    方法四、600=(70+50)+(70+50)+(70+50)+(70+50)+(70+50)

    方法五、(70+50)×5=600

    方法六、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70+50)x=600

    方法七、600÷(70+50)

    方法八、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70x+50x=600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①70+50表示的含义;②各方法之间的关系;③方法择优并说明理由。

    3、教师谈话:这样多的方法实际上都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口述,教师板书:

    ①淘气所行的路程+笑笑所行路程=相遇路程

    ②速度和×相遇的时间=相遇路程

    ③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的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三个关系式的联系;

    并总结:①②是列方程的依据;③是算术解得依据

    学生选择方程作解,指名板演,解决第二个问题

    解: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

    50x+70x=600

    120X=600

    x=5

    答: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

    相遇时距离笑笑家多少米?50×5=250(米)

    相遇时距离淘气家多少米?70×5=350(米)

    六、实践应用:拓展策略应用范围

    1.填空。(教材例题及线段图)

    相等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列方程:

    算术式:

    2、教材试一试

    六、归纳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有什么评价。

    ⑴相遇问题的特点⑵等量关系⑶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

    数学的课件(篇6)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拓展研究不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并会测量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教学重点;正确、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教学难点。注意设计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来强化对周长的.理解,让难点在不经意中获得突破。

    三、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体现做数学、玩数学的活动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现探究过程。具体做到两个拓宽:拓宽周长概念的外延,拓宽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中尽力把绣球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争、去辩,在悟中得法。教学思路:从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长概念+通过指和描理解周长概念十通过测量计算三角形和一般四边形的周长巩固周长概念并铺垫测量计算周长的一般方法+探究测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探究测量计算不规则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

    1.体验中引出周长。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板书一圈、边线)、让学生比划路线,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边线、贴平面图,让学生用粉笔画跑步的路线,强调起点、终点、操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赋予《周长这一知识点以现实意义。这样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撑,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也很容易进入角色。此外,本节课把《周长》描述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简明易懂,充分体现了周长这一数学问题的现实性。》

    2.操作中理解周长。

    (1)指导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指出课本封面的周长。(电脑显示给予确认)

    (2)让学生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多媒体随后显示)

    〔评析:采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材料作为研究素材,增强学习的亲切感。通过指、描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长,而多媒体的效果使周长是什么更加清晰明朗。〕

    3.测量计算中深化对周长的认识。

    (1)(多媒体显示老鼠和兔子分别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问:谁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们各自的周长呢?(板书:测量计算)

    [评析:多媒体的动态显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很快变成学生自觉探索的问题。]

    (2)在作业纸上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再组织小组汇报。(强调:所有边长的总和)

    [评析:通过练习获得测量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为探索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奠定基础。]

    (3)测量更多边形的周长,总结强调周长即一周边线的总长度。

    4.引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要求测量计算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巩固练习。正方形的边长为2分米,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由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强调:计算的应是有关图形一周的总长度。

    [评析:通过这一变式练习,使周长即一周的总长度得以巩固,进一步强化了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3)测量并计算周长。(出示下面的图形)

    5.合作解决问题。测量计算出硬币和树叶的周长。

    [评析:对周长的理解不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规则平面图形中,避免了学生生搬硬套,产生思维定势。把周长拓展到不规则平面图形中,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的课件(篇7)

    《排队》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所涉及的是统筹学中的排队论,排队论是关于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其中的一项研究是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本节课我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研究、探索经历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了排队论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我注重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培养。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清洁值日中的排队用水的情境,这个开课设计,不花哨,朴实平淡,却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情境中的小红安排了用水顺序,并指出这样安排能提高效率,到教师提出小红说的有道理吗?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思维积极启动。很好的体现了情境的主要作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暗示主题,引人深思。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中又来到码头上,解决了怎样安排货船卸货顺序等候时间的总和才会最少的问题。巩固练习中又出现了三位同学排队等候打针的事例。拓展应用中学生安排降落顺序,使四架飞机在空中的等候时间总和最短。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知道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就是统筹学中的排队论一项研究。这样拓宽了学生对于“排队问题”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模型,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研究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1.引导学生分析信息,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了解题目的意图,挖掘出条件背后隐含的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帮助的深层次的信息。如:学生初读条件,能够提炼出一个关键的条件“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而通过对这个条件的剖析,学生体会出:“一艘船卸货时,它自己不能开走,要等着,其他的船也必须等着。”通过老师进一步讲授分析,学生感悟到等候时间包括等别的船卸货的时间和自己卸货的时间。有了这样的理解,我欣喜地看到在后面研究怎样计算等候时间总和时,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连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乘加的方法。我想,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形成捕捉有效数学信息的灵敏性,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2.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体现了人文关怀。在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把握了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计算等候时间总和时,我先以第一种方案为例,算三船等候的总时间。引导学生在连加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得到乘加的方法。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第一个的时间要乘上3,第二个的时间乘上2……这个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正是这一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总时间=第一个的时间×3+第二个的时间×2+第三个的时间×1。为后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要使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就要按卸货时间从少到多的顺序来安排,认识到这样安排的合理性做了铺垫。接着,让学生自己计算出其它几种方案的时间总和。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节课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这时学生要选择用连加的方法还是乘加的方法计算出等候时间我并没有提出统一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了难得的体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思维的活动,当表格完成后我及时提出:“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表格比较计算结果,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等候时间是一艘船的时间,有的是两艘船时间的和,有的是三艘船时间的和;还有的学生发现第一个卸货的只用等它自己卸货的时间,第二个卸货的要等待第一个卸货的时间和它自己卸货的时间,第三个卸货的等待的时间就是三艘船卸货时间的和;当然也有学生发现了按照方案6的卸货顺序来安排,三艘船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到这里我又提出了“为什么这样安排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呢?”通过学生进一步观察表格,独立思考,在交流碰撞中学生明确了三艘船都要等待的时间最少,只要一艘船都等待的时间最多。也就是说小的数算多一点,大的数算少一点,最后的和就比大的数算得多,小的数算得少加起来的和要小一些。此时我又提出了“想一想要使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我们应该怎样安排呢?”有了前面的分析学生很快的概括出了把每件事情按用时由少到多的顺序排队,这样可以减少总体等候的时间。此时,学生很容易明确像此类问题,再也不用把每种情况都计算出来进行比较了,只要通过合理的安排就能使等候时间总和最短,并能算出这个方案等候时间的总和。数学活动追求的是思维的活跃,而不是表面上“热闹的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思维能力。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一些遗憾。课堂上我让学生计算出了全部方案的时间总和,这样一来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填好的表格进行信息的分析和提练就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本来学生可以从表格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便于揭示出等候时间总和如何安排才会最少。可由于时间关系对于表格的观察没有完全展开。我想如果这一环节把握好了,我们在课堂上就能看到学生更精彩的表现,他们的收获也会更多。

    整节课,我注重了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注重提供有效的探究材料。如果能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该放的放,该收的收,随时注意课堂上学生的生成资源,这节课会更有数学味!

    数学的课件(篇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108页及练习二十四1、2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脑筋急转弯:有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却只买三张票,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演示】

    2、同学们真棒!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有趣的问题,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数学广角去感受一下这样的重叠问题。(板书课题)

    3、同学们都有许多兴趣爱好,有的同学喜欢看书特别是脑筋急转弯;有的同学喜欢画画;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干什么?可三(2)班的同学喜欢参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小组,老师对此做了个调查,【课件出示】请看统计表:

    (1)你能从统计表上读到哪些数学信息?

    (2)总人数:质疑:噢,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4、同学们同意吗?老师不同意这些都是第一小组的同学我知道他们14人而不是17?一起数一数,问题出在哪儿呢?(有些人好像算了两次)是不是这样呢?那么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啊?同桌之间商量商量。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分类再数一数;可把两种都喜欢的分出来。【课件演示画圈】

    2、那我们就一起来分一分,老师这里有两个椭圆形的圈一个是红色的表示语文小组,一个是蓝色的表示数学小组,请同学们把名单填入相应的圈中。

    (1)学生独自完成。

    (2)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3、现在谁来说说红色圈内表示什么?蓝色的圈内表示的是什么?那么两样都参加的同学我们分出来了吗?谁还有更好的办法?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商量商量。

    4、汇报:教师完成板书交集图

    5、师:红色圈内表示什么?蓝色圈内表示什么?月亮状的红色圈表示什么?月亮状蓝色圈内表示什么?红色和蓝色圈相交的地方表示什么?【课件演示】

    6、那现在你们会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人了吗?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学生列式计算,师巡视。

    7、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课件演示】

    8、总结:大家画圈很清楚的发现了我们有的同学两样都参加了,大家最后的方法也特别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了这个问题,看来我们以后做题目可要多思考一下,不能像我们之前那样简单的认为就只要8+9就好了。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动物运动会

    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自己设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五一节就要到了,动物王国准备举行运动会,看哪些动物来参加呢?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学生说说动物名称。老师表扬: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都很佩服你们。

    介绍比赛项目:游泳、飞行

    师:小动物们可以参加什么项目呢?学生讨论、反馈。

    师:原来这些动物有这么多本领,那就请你们来帮小动物报名吧。(把动物序号填在课本上)

    说说哪些动物会飞,能参加飞翔比赛,哪些动物会游泳,能参加游泳比赛。

    两个圆圈交叉的中间部分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既会飞又会游泳的

    集体订正。【课件演示】

    2、【课件出示】文具店

    同学们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运动会报名的问题,再接受一次挑战好吗?

    ①文具店昨天、今天批发文具的情况

    ②观察图,发现了什么?(两天都批发了钢笔、尺、练习本)

    ③两天共批发多少种货?

    (1)在集合圈中表示出来。【课件演示】

    (2)学生列式:5+5—3=75x2—3=75—3+2=7

    说说怎么想的?

    3、作业

    【课件出示】在一次考试中三年级语文和数学得优的有17人,其中语文得优的有11人,数学得优的有12人,语文和数学都得优的有多少人?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谁的表现较好,好在哪里?

    数学的课件(篇9)

    《数数与数的构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出学生对 100 这个数字有多大的想法。 ,通过估计和比较来建立数感。教材还非常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实例的教学

    1和2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100以内的数。方法。

    学术分析

    我们班有37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我班的很多孩子在学习这部分之前已经能够数出100以内的数字,而且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100以内的数字。但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并没有数到100的概念。本课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数到100的概念,这将为以后的其他数学知识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

    通过数白羊座,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通过例1中的数实物(糖、棍子、立方体)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100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并知道10一等于十,10十等于一百。通过实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树立数100以内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十个和几个。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初步体验数字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计、探索和观察能力。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数字的组成。

    教学难点

    数数时接近过渡从整十到整十;了解100以内数字的组成。

    教学准备

    课件

    笑脸

    学习工具准备

    每人100支

    p>

    10根橡皮筋的教学过程

    先复习导入。

    显示复习题(巩固对20以内数字的理解)

    1、13由()十和()一组成。 由10和8组成的数字是()

    2、19支铅笔和1支是()? 20 由 ( ) 十组成。

    3.同学们对20以内的数字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字的相关知识。板书题目:数数和数字的构成

    2。探索新知识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草原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草原看看。

    本书第33页的百只羊图,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么美丽!精灵丛丛和他的朋友们在草原上玩耍。这时,来了两群羊(20只)。小精灵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 (学生数数后按姓名回答)

    2. 100的整体感知是多少

    不一会儿,草原上来了很多群羊。精灵问:同学们,你们能估计一下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吗?您可以先圈出 10 圈,然后再估算。 (1) 学生观察并估计羔羊的数量后,请学生回答估计结果。 (2) 计数和验证。

    3.知道整个十个。 (1) 数你的手指

    我怎么能看到100根手指?请 10 名学生走到前面伸出双手。 (2)了解全十的组成。

    A. 一只手有 10 个手指的孩子是 10;两个孩子,两只手,2个10,加起来就是20。。 . . . . 10个孩子有10个手是10个10个是,一起读

    10,20,30,. 。 . . . . ,问:80后有多少个十?哪个数字有 4 个 10? (3) 除了这些数字,你还知道 100 以内的哪些数字?

    4.识别非整数十位。

    (1) 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一些小棍子数数。如何一眼看出有多少根? (2) 动手操作。

    (3)反馈与交流。 (填好再说吧)

    显示:A、我分了( )个束,还剩下( )个根,一共是( )个根。

    B. 在小组中讨论它,( )十和( )一种形式( )。

    三、巩固练习。

    1.我能数。

    (1)完成教材35,做一个,做第一个子题

    学生在放置学习工具时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然后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 (指导学生每数到十,打捆或放一堆,渗透形成知识。(2)从七十二数到一百。(同桌一个一个地数)

    (3 ) 完成第二个子问题

    数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数泡泡。

    反馈:一一,二二,五五??

    (4)数字纸牌,

    老师:30,

    32 ,

    34, () () ()....

    2. 数字的组成(显示图片填空)

    3.猜数字游戏。按照提示帮助三只动物猜数字。4.抓住“100” ” 游戏

    匹配密码的方法,一个人说一个数字,另一个人说下一个数字,谁说100谁赢。 组织学生玩这个抓100的游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的数字排列。

    四。 总结

    组织学生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的东西。 在学生杂乱的叙述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了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的东西。

    5. 黑板字设计

    数字

    数字组成

    1数1数2数2数5数5地球的数 , 10 10 地球数

    10一是十,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七十是()十

    < p> 四十六由()十和()一组成

    数学的课件(篇10)

    《数学广角》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我们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的例 1 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 a=b,b=c, 那么 a=c 。例 2 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三、关键:

    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 P108 例 1 ,练习二十四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论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集合圈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数学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谈话法:老师想知道有多少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并说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有的喜欢吃西瓜,有的喜欢吃苹果,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名小组)分别在“西瓜”和“苹果”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吃西瓜和喜欢吃苹果的人数。(出示统计表)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请喜欢吃西瓜的学生站在一个呼啦圈里,请喜欢吃苹果的学生站在另一个呼啦圈里。从而发现同时喜欢吃两种水果的同学不知站哪儿。

    6、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西瓜又喜欢苹果,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把这些姓名写到合适的地方,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哪部分的学生喜欢吃什么,也方便数人数。设计好了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讨论。

    2、全班展示交流。

    3、加深理解:(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4、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5、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吃西瓜和喜欢吃苹果的共有多少人。

    6、教师小结。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大家有很多计算人数的方法,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学广角的知识,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你们可以举例说一说吗?(板书:数学广角)

    1 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的例 1 看看这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 P110 第 1 题,并说说中间位置表示什么?

    3 情境出示课本 P110 第 2 题。

    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分用重点号显示)

    4 开心一刻。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到公园去玩,他们只需买两张票,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数学的课件推荐】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