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登高课件(集锦十一篇)
  • 登高课件

    发表时间:2024-04-08

    登高课件(集锦十一篇)。

    我们为您整理了一篇符合您要求的“登高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一份好的教案能够让教师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请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我们的案例展示!

    登高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是一首什么诗歌?借景抒情,登高而赋的诗歌。

    二、朗读,整体感知,描述诗意。

    1、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2、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3、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

    4、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

    整体把握:全诗写了登高所看到的江边萧瑟肃杀的秋景,抒发了自己悲、哀的情感。

    三、赏析

    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作为借景抒情的诗歌,重点应该抓住两个字一个景,一个情。

    品味情感:

    第一步: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一定强调学生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凭借语感来初步感知诗歌的情味。(悲凉的情感基调)

    第二步:找出文章中表现情感的句子:诗歌的颈联和尾联。(指导:古典诗歌一般是:首句标明内容,尾句参透主旨)

    第三步:结合诗句具体说说诗句是怎样表现诗人“悲凉”的情感的?(结合练习三,说说颈联中有哪八层意思)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就这两句诗分析出八层意思,原文是:“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对学生的分析,可参考上面古人的意见评判。学生能就其中的几点谈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第四步:知人论世,结合杜甫的身世、经历,所在的时代分析体味,进一步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尾联赏析:尾联在结构上是“合”,诗人是怎么表现的?

    一合:艰难——总结一生命运,可结合诗人生平再谈谈对“艰难”的理解。

    二合:苦恨——总结一生情感,自己谈谈这个“恨”包含怎样的内容?为什么是“苦”?

    三合:繁霜鬓——外在形象

    潦倒——内在心态

    四合:新停浊酒杯——厚积蕴藉的情感欲表现而不能、不得,情感更加深沉凝重。诗句止而诗意不尽,回顾一生更添苍凉沧桑。

    第五步,再读诗歌,体会诗人含蓄蕴藉,深刻凝重的情感,以及“沉郁顿挫”的风格。

    参考:关于“沉郁顿挫”

    陈廷焯云:“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白雨斋词话》卷一)

    所谓“沉郁”,乃指思虑深沉、情感悲怆、境界阔大、用语凝重,体现出一种悲壮美。意气洋洋诗兴遄飞如李白之《将进酒》,纤细柔弱凄凄惨惨如柳永之《雨霖铃》皆非此类。

    所谓“顿挫”则指感情或文气章法的抑扬起伏迂回曲折。李白之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白居易之剑拔弩张疾声高呼亦非此类。

    杜诗有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怜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如《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4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炸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又要喷出,然而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悲痛欲绝之感似又难以自制了,但“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个人的悲痛一变而为对百姓苦难的沉沉忧思,是忧思忧患而不是怨恨愤怒,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个人遭遇令人感慨唏嘘,然而到后来诗人忧郁的目光仍越过自身投向了天下寒士。《新安吏》一面指责征兵之苛刻残酷,一面又谆谆安慰受到损害的戍兵及其家人。《新婚别》写新娘的处境、怨怼——“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然而这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中国古代女子,她劝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她免除丈夫的后顾之忧,“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这样的新娘几乎就是孙犁《荷花淀》的水生嫂。但她毕竟不是,表达完了自己的大义,她仍念念不忘双飞鸟,内心充满了哀伤和无望的期待。

    至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皆悲怆语、阔大语、厚重语。写景则境界阔大雄浑,抒情则悲壮苍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之风格。

    这种风格,是杜甫既注意了传统诗论“兴观群怨”的认识,又发扬了“温柔敦厚”之主旨,既刺而美又含蓄委婉正合乎中庸之道。故而晚清词论家陈廷焯甚至将“沉郁”视为诗词之最高境界,所谓“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赏析写景

    古人语: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悲凉凄怆的诗人眼里又是怎样的景色?

    第一步:写了什么景色?(找出意象)

    第二步:景色有什么特点?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三峡》)的意味。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为什么用“木”而不是“叶”?“下”有什么特点,与“飘”比?与“落”比有什么不同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滚滚给人什么体味?为什么不是“去”而是“来”?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四、朗读背诵,再次回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延伸:与《望岳》比较阅读。

    登高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五)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请大家想象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空中簌簌下落。江水滚滚翻腾,刷刷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孤鸟在盘旋,猿在哀鸣——这时,一个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步履艰难,跌跌撞撞……。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这位老人,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位老人,才华横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老人,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大家应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1)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春望》、《望月》、《春夜喜雨》、《绝句》)

    (2)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字子美,“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诗史”、“诗圣”;诗风:沉郁顿挫。)

    2、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联系解题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四、诵读感悟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老师范读,作节奏、轻重音指导,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颈联的“悲秋”的“悲”字,然后学生自主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

    (3)注意轻重;

    (2)把握节奏;

    (4)读出感情。

    五、赏析诗歌

    1、了解句意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句的意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细品内涵

    (1)名词解释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刚刚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2)思考探究

    在自主鉴赏本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登高课件 篇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色彩组合绘画登高的意境。

    2、继续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颜料(咖啡色、黄色两种,红色、黑色、蓝色等)、粗细不同的笔

    2、知识准备:登高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每年的重阳节,爷爷奶奶们都要登高,你知道什么是登高吗?

    2、小结:重阳登高既是健身,更是人们亲近自然的高雅的社交活动。

    3、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登高”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引导幼儿欣赏图中人们登高的情景。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先用蓝色颜料画山,留出石阶的地方。

    2、用深浅不同的咖啡色画石阶。

    3、在纸的角上画红色的、扇形的太阳。

    4、用深浅不同的黄色画太阳的光芒。

    5、添画树和人。

    (三)幼儿作画

    1、提醒幼儿作画的时候注意画面的安排和整洁,并且不要留有空白。

    2、幼儿大胆、有序地绘画

    (四)、展示评价

    展示登高图,请幼儿说说喜欢哪幅作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登高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赏析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有人对唐诗中出现出现最多的季节、词语、颜色、场景、情感等词进行过统计,分别是秋、不(无)、白、江边、孤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登高》涵盖了以上所有因素。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胡应麟《诗薮》:“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首诗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登高》。师: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生:学生齐读师:学习诗歌讲求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诗人杜甫。同学们对杜甫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并且课下做了课前导学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填空。生:学生填空,齐答。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节奏师:请同学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音和节奏。生: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师:指明学生来读,读时注意读音和节奏。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其是否存在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生:学生纠正读音或节奏。师:教师正音并明确节奏。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和写法:渚(zhǔ),“潦“为多音字,潦(liáo)倒,潦(lǎo)水。同时注意“鬓”的写法,由髟加宾组成,为形声字。节奏方面,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

    师:请同学们齐读该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解决。

    生:该诗主要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重点疑难词有:回:回旋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百年: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师:大家再听一遍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3、再读,读出情感

    师:听完范读以后,大家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概括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悲师:因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所以大家读时语气要缓慢、沉重,大家以缓慢沉重的语气齐读一遍诗歌,读出“悲”的感情。

    三、文本赏析4、品读,读准诗情师: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认为同学们读的感情并不到位,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深入理会作者的悲情。下面我们就深入杜甫内心,感悟其心中深沉的悲慨。师:《登高》这首诗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为所见,后两联为所感。后两联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慨。请同学们思考后两联写了作者的几种悲,你从那些字或词中读出的?在思考的同时,注意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思考3-5分钟,同时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创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情感。)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阳节登高,倍感思亲”。生:诗人悲在百年多病,年老又身缠重病。生:诗人悲在独登台,倍感凄凉。生:诗人悲在万里常作客,客居他乡,浓重的漂泊孤苦之感。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漂泊在外的第八个年头了,所以一个“常”字倍显漂泊流浪之悲感。......

    师:诗人还悲在艰难苦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一是指个人的艰难,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家一片混乱,黎民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壮志难酬,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师总结:个人的多病、羁旅的艰辛、壮志的未酬、时代的苦难共同构成作者的悲慨,情感愈加低沉,尾联更是一字一顿,形成了情感抒发的堵塞之感,这就是老杜沉郁顿挫的诗风。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师:用缓慢、沉重的语气读出这种为己为国的愁苦忧闷之情。

    生:齐读。

    师: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之后,同学们感情更加饱满,读出了诗歌的沉重悲慨之情,很不错。5、赏读——缘景明情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悲情看到的景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朗读前两联,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探究合作。

    生: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诗人内心更加悲凉。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师:正所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生:猿啸哀,猿猴的叫声凄厉悲惨,更加重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师:诗人当时身处夔州,境内巫峡的猿啼以凄惨闻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悲哀之情可见一斑。

    生: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的悠久。

    师:短暂的生命面对永恒的长江,诗人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师:前两联通过诗人登高所见,将情蕴含在景物之中,营造了一种广阔雄浑、沉郁而悲凉的意境,传达出悲秋之情、壮志未酬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情景交融。师:再把这四句齐读一遍,加深对意象的理解,领悟景中之情。注意重读和语气。

    生:齐读后两联。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我们能否把这首诗读的更好呢?

    生:齐读

    师:这次同学们的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加悲慨,看来已经把握了《登高》的内涵。

    6、总结:《登高》一诗写作者登高所见所感,后两联直接抒情,前两联写景,因作者以悲慨之心境观物,所以景物都染上作者的主观情绪,景中含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悲慨之情。四、拓展延伸任务三:梳理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创作的有关登高的作品,找出其共同点,思考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启示。明确:

    766夔州《阁夜》

    767夔州《登高》

    767岳阳《登岳阳楼》

    769湘阴《登白马潭》

    769长沙《楼上》

    共同点:自身处境艰难,仍不忘国家和百姓。忧国忧民。启示:古人云:“无事莫登高”,登高会触及诗人内心的伤痛,晚年漂泊生活中,杜甫屡屡登高,站在时空的高处,倍感自身的渺小与虚弱,感伤时事的艰难和民生的苦难,在登高诗中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格。我们要学习杜甫的这种品格,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为青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六、作业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巩固案习题。

    评测练习

    一、情境性默写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5)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的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岁暮

    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

    B.颔联一个“犯”字,一个“动”字,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句:“济时敢爱死?”点明心境,接着以“寂寞壮心惊”收束全诗,“寂寞”二字,旨在表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孤单寂寞之情。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登高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李白的豪逸浪漫,今天我们将走近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学习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感受杜甫诗歌的特点。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被很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登高课件 篇6

    1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体会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2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202班每班56人,是我校高一年级第三层次的理科普通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得热情度不高,尤其对古诗文阅读普遍有畏难心理。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杜甫的一些诗歌名篇,可是《登高》的雄浑的意境学生是很难品味出来的。

    3重点难点

    赏析本诗的意境,品味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

    语言导入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意思是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这肯定是不行的。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甫的《登高》,就要先了解杜甫的为人,在大家心目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2

    【活动】朗读

    朗读

    1、 听录音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配乐集体朗读

    活动3【讲授】

    赏析首联与颔联

    赏析

    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歌,看一幅画,或者看一个人的时候,都有最初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刚才对这首诗歌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们来品一品这首诗歌。大家都知道律诗有一个特点,八句诗歌里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我们先看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十四个字六种景物,体现了诗歌的什么特点?

    语言凝练。这些景物都是用哪些词来描写的?(急、高、哀、清、白、飞回)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以上的景物和大自然的景物有区别吗?提出意象的概念。总结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大家都知道杜甫被誉为诗圣,但是梁启超先生把他称为情圣,什么是情圣呢?就是说杜甫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诗人,那么我们现在直接从最后四句抒情的句子品一品吧。

    活动4【讲授】

    赏析颈联与尾联

    课后第三题说罗大经读出八层意思,同学们试试看能否读出这些意思?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被很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活动5【讲授】

    语言风格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年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就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歌有种厚积薄发的感情力量,每当他想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感情抑制住了,使它变得内容更深广,情感更深沉,意境更雄浑。这就是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是指内容更深广,情感更深沉,意境更雄浑。顿挫主要是指感情的低回起伏。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活动6【活动】

    生情朗读

    我常常在想,要怎样的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兴盛转衰的巨变所产生的心里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芸芸纵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历史巨变中的大课题?杜甫他做到了,他用他那羸弱又多病的身躯做到了,驾一叶平平仄仄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们可以想象他逆流而上的艰难,今天,当我们穿越了1200多年的历史,重温杜甫的深沉情怀时,我们对他是敬仰之情,现在带着这种敬仰之情我们把诗歌最后朗诵一遍。

    活动7【作业】

    作业

    背诵这首诗歌。

    登高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五)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请大家想象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空中簌簌下落。江水滚滚翻腾,刷刷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孤鸟在盘旋,猿在哀鸣——这时,一个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步履艰难,跌跌撞撞。

    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这位老人,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位老人,才华横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老人,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大家应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1)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春望》、《望月》、《春夜喜雨》、《绝句》)

    (2)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字子美,“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诗史”、“诗圣”;诗风:沉郁顿挫。)

    2、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联系解题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四、诵读感悟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老师范读,作节奏、轻重音指导,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颈联的“悲秋”的“悲”字,然后学生自主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

    (3)注意轻重;

    (2)把握节奏;

    (4)读出感情。

    五、赏析诗歌

    1、了解句意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句的意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细品内涵

    (1)名词解释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刚刚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2)思考探究

    在自主鉴赏本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本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分析这些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3)细品内涵

    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本联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意境;

    写作特点:语言精炼,对仗工整。)

    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如果你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你的心情如何?

    (无边无际的纷纷落叶,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

    本题较开放,答案允许多样性: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③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找一找,本联共写了诗人多少层愁苦,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离乡万里、时值悲秋、漂泊他乡、常年在外、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登上高处,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④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艰难”一词中分析造成杜甫愁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前两联主要是写景,后两联主要是什么?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艰难”一词双关:既因为个人生活艰辛,遭遇坎坷,也因为国家连年战乱,社会的动荡不安;后两联主要是抒情,抒发作者孤独凄凉,贫病交加,忧国伤时,消愁无门的思想感情。)

    3、板书小结

    4、方法小结

    由意象品味意境的鉴赏方法——

    (1)找出诗歌意象;

    (2)分析意象特点;

    (3)分析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5、个人体悟

    (1)个性化阅读

    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想象联想

    老师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同学们闭目凝神,假设自己就是诗人杜甫,通过想象诗中秋风萧瑟、猿啼悲哀、孤鸟盘旋、落叶飘零、江水奔腾等意象,感受杜甫身处肃杀凄厉、沉郁悲凉的意境,以及内心孤独凄凉、伤时忧国、消愁无门的境界。假如你身处秋天的意境之下,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3)拓展延伸

    “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古诗词中常见的3种“悲秋”情怀有: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2、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刘彻《秋风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不过,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4)熟读成诵

    学生在个人体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本诗,尽可能地背诵本诗。

    六、全诗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知人论世5、分析技巧

    2、诵读感悟6、想象联想

    3、了解句意7、熟读成诵

    4、细品内涵

    七、能力迁移

    根据《登高》中学到的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鉴赏下面这首诗歌。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说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写了哪几个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象:片云、孤月、落日、秋风;

    特点:“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的“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八、作业

    1、背诵本诗;

    2、背诵杜甫的《江汉》。

    登高课件 篇8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该诗围绕作者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登高》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两首诗的不同体裁、风格和两位诗人的人生态度。

    2、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

    全一课时

    一、引入:

    二、新课: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12年,杜甫生于此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如: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2、第二层次:

    接下来我们赏析第二层次。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登高》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颔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登高》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熔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C

    2.①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②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登高》教学反思

    杜甫的《登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节课,学生大多都已经会背诵这篇文章。上课似乎也因此没有什么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导致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课堂热不热闹。有多少东西次之。说得有理,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半节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较好,后半节就明显感到学生讲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这跟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有必然的联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登高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 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

    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指导诵读(3 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8 分钟)] -------- [本诗小结(3分钟) ] ------- [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

    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指导诵读(3 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 孟子曾经说过:“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三、作者简介( 4 分钟)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曾漫游各地,20岁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后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代表作>、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奉节)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

    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对作者有了了解之后,我们来理解本诗的内涵。

    四、赏析文本 ( 28 分钟)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⑵ 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①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 诗人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朗诵指导: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试读,很沉郁)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小结: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着不同,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

    登高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题解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 长年飘泊 常作客

    老病孤愁 繁霜鬓 、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 忧国伤时 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 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情。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登高课件 篇11

    《登高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近日,在教育界中,关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总结、评估的行为。其中,教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以“登高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为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探讨登高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以及优秀教案的设计与教学反思。

    首先,登高活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登高是一项既锻炼身体又培养意志力的活动,它能增加学生的体质和体魄,并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品质。例如,我曾在某一次登高活动中担任班级指导教师,我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登山路线,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发现一些学生面对急峻的山路和艰难的攀爬时,会表现出一些畏难情绪,这让我认识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培养勇往直前的品质。通过对登高活动的设计和反思,我决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积极思维的培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其次,优秀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优秀教案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同时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创设积极、灵活的学习环境。例如,在登高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份名为“登顶成就”的教案,通过设置多个困难程度递增的任务和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竞争意识。然而,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学步骤的顺序有待调整,并且在奖励机制上还有不足之处。因此,通过教学反思,我对教案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优化,使得学生们更好地参与了登高活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后,教学反思需要及时进行,并付诸行动。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评估,更要积极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我进行登高活动的教学反思中,我发现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决定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在实施行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更加愿意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增强了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综上所述,登高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登高活动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品质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优秀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并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来完善教学方法。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登高课件(集锦十一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