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最新声声慢课件(集锦十篇)
  • 声声慢课件

    发表时间:2024-03-14

    最新声声慢课件(集锦十篇)。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良好的教案编制是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内容,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经过教师范文大全编辑日夜兼程的整理今天我们诚意推荐了“声声慢课件”,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希望您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阅读动力!

    声声慢课件 篇1

    一:导入: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灿若星辰,名垂青史。

    请同学们猜猜看,这其中我最钦佩的会是谁?

    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由于中国文坛几千年来都由男性统治,这位女中豪杰就更加光彩夺目!

    现在我先讲一个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醉花阴》是一首绝妙好词!而我们今天要赏读的《声声慢》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词作。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还漂向了国外……

    二:先比较,完成整体诵读,整体感知。

    找一个学生诵读克洛岱的《绝望》。(读得别扭,只因写得别扭_确实远不如中国古诗词的音韵)

    然后全班齐背(学生已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

    问:1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痛苦、绝望、(至)愁 (“至”字空出)

    2这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但表达的方式(或抒情的方式)很不相同。能说说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小结:改写的诗,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倘若李清照知道了,一定不会承认这是自己作品的改写。

    三:一般地说,诗歌讲究含蓄蕴藉,讲究把所要表达的情感艺术地表达出来。《声声慢》里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是愁(痛苦、绝望),这在词里也有极明确、极直接的表达。

    3 这是词里的哪一句?

    明确:最末一句。

    师结:这句也算得上是此词的关键句、主旨句。这一“愁”字算得上此词的词眼。

    (需要插入背景――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

    4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学生齐找——

    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5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

    学生作答——

    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

    (人):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呢。

    梧桐、细雨:“噼哩啪啦,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_温庭筠《更漏子》)

    小结: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比之克洛岱声嘶力竭的呐喊,能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

    6为了写“愁”,词人巧妙地撷取了人生岁月里的一个小小时段,这个时段从何时起,又到何时止?

    学生齐答:早晨(起床),傍晚?__黄昏(采用纠错学习法——我觉得该从早晨开始,有道理吗?)

    师问:怎么看的出是早晨?

    明确:学生难答时,作提示“乍暖还寒”。

    设疑引导学生辩识:不同版本:教材作“晚”字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作“晓”字,哪个恰切?为什么?

    (讨论:不求一致,但求自圆其说)

    师个人认为:“乍暖还寒”表明是“晨”;下片有“黄昏”,上片当有与之对应的时间,“晚”则重复,“晓”则呼应;古人有早晨饮酒的习俗(扶头酒);若是“晓”,则从早到晚,词人“傻愣愣”守着窗子,捱至天黑,加重加深了愁苦的表达!

    7这首词中,有一句形式很特别,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齐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描述词人起床后的情状。

    点明:依次写及动作、结果、感受,词人尚未从梦中走出,含有双重的哀愁!(寻寻觅觅——词人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东张西望,要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感受。)

    奠定了全词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与末句呼应)

    声声慢课件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知人论世)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 研读 赏析 品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分组品读】

    提示:1、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

    2、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3、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来品读

    4、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5、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读

    【听读思考】

    1. 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2. 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词人的心绪?

    二:【解读愁情】

    1.   找出直接表现词人别样愁情的句子并做赏析

    2.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之感,词人主选了哪些意象?3.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举出本首词中含有这一意象的句子并分析词人是怎样借助这一意象表达愁情的。(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三【自主表达】统观全文,词人是如何表现“愁”的?谈谈你的认识

    声声慢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

    教育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

    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

    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

    PPT展示: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

    (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过渡语:同学们找的`都很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是结合过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三)结合意象,体味情感

    1、随同学口述,PPT展示

    “酒风雁黄花梧桐雨”

    师总结,补充并板书:酒风雁黄花梧桐雨)

    2、意象分析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1)“酒”

    ppt出示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师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延伸: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2)“风”

    ppt出示诗句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师总结:以秋风渲染愁情。

    (3)“雁”

    ppt出示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师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延伸: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引导:“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在,而收信的丈夫却离别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4)“黄花”

    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延伸: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

    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四)再读全词,把握情思

    小结:体会“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与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五)作业

    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拓展延伸)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不同特点。

    声声慢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血泪和着文字表达愁苦的文学经典《声声慢》(板书)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专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板书)。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板书)。

    《声声慢》是她在遭受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当的语调吟读词作

    1、全体男同学朗诵词作,女同学细听,挑他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女同学齐读,请轻声而满蓄李清照的伤痛情感。

    3、师总结:我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同学读书时的表情,知道好多同学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种种苦痛!最好的是把自己换位成李清照,去用语言表达那无尽的伤痛!

    四、请说出自己最有感触地方(要落实到字词)。要求同学用清晰的语言表达!

    问:这首词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天气、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板书)

    问:这些景物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词人独自一人守着窗口,寒风不停的袭来,喝了好几杯酒,却仍抵挡不住寒风,身上很冷,总觉得这酒很淡,酒性不烈!实际上不是酒不烈,只是词人的忧愁太浓,愁得用酒都无法消除,所以才感到这酒是很清淡!词人的愁苦就是再浓的酒也不能让她从中解脱出来啊,愁比酒浓得太多了!这里的什么字让我们感受深刻?“淡”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各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这哀鸣,听来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3、过片“滿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话直承上文。

    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有停止。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憾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

    五、除了描写景物的词句外,还有哪些句子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一开头就让人心不宁,景亦冷,情凄苦,种种情绪弥漫开来。起首三句比较形象,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今天的我们抓住文字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态!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明确:此词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厚重。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蕭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滿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

    师:让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词,大家最好是半闭着眼去到李清照那个凄凉的感受中。细细体会人世间的悲凉。

    六、合作探究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请在文中任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场景,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词人形象描绘出来。注意“愁”的细腻勾画)

    七、总结

    堪称千古绝唱的《声声慢》,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一个女词人,经历了战乱离散,终于因着诗词,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她作为女词人的代表,给森然的中国诗坛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以其特有的女性气息感染着无数后人。让我们记住这位个性鲜明、超越尘俗的女性,记信这位别开生面的独创性作家----李清照。

    八、饱含感情的诵读《声声慢》

    声声慢课件 篇5

    一、教学设想:

    1.尝试让学生先背诵,然后质疑,教师再解疑的方法教授诗词。

    2.试图给学生一些概念、术语,让他们对于诗词鉴赏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将来进入高三的学习做好准备。从这一节课来讲,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声声慢》为重点,在分析词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就“情景交融”这一点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

    二、教学目标:

    就整节课而言,我最终要解决的目标是第一点,让学生掌握寓情于景的分析方法。而第二点是在解决第一点的同时自然会触及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在最初的试讲中,我教学环节的设置是:一关注文本;二知人论世;三鉴赏品评;四介绍词的两种风格。在实际的操作中感到内容繁杂,教学时间不够,同时过多内容的涉及反而影响了自己教学目标地完成。

    后来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一 背词;二解词(理解词的内容和感情);三读词(感受意境);四品词,就情景交融这一点来鉴赏该词。这样的设置其实是遵循了人们一般的思维方式,即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感到过程比试讲更为流畅,而关于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教授也更加自然,水到渠成。

    四、关注学情:

    试讲时,我感觉在自己与学生之间有堵墙,我一直带着他们往前走,而他们也很茫然。课后,我反思原因,认为主要是我不知学生知道了什么,他们想知道什么。所以在下一个班级的授课前,我做了两个准备工作1 让学生课前质疑。2 让学生回忆自己以前学过哪些词。在看完学生的质疑问题之后,我还是坚信自己教学目标的正确,他们只有少数人关注到了怎么写的这个问题。而让我知道他们以前学过的词作,这就给我提供了便利,在教授此词的过程中我可以拿他们学过的知识让他们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对以往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该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

    五、我的收获:

    1 在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以一篇着重讲一种鉴赏方法的教学方式还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2 在试讲时我更多的是理论,所以学生的兴奋点未被激发,而我也未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同时我在前面做了更多的铺设,即利用多媒体创设一种情境,多次朗读,让学生能更好地沉浸其中,然后再由感性进入理性,这样他们就自然地有一种求知欲,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3 在后来的评课中,有专家级的老师指出,以《声声慢》此词作为一个“情景交融”的例子不如以《雨霖铃》更为典型,我听后认为颇有道理。所以以后在选择一个抓手点的时候还要更为斟酌。

    声声慢课件 篇6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人在楼上、寒松叹、风求凰等,词牌名。该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古人多用入声,有平韵、仄韵两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知识和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动脑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

    再次就是要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

    《声声慢》说课稿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唐诗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 ,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法指导:

    意象 意境 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她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2 比较阅读《声声慢》与《一剪梅》

    (1)学生试读这两首词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2)听录音范读或老师范读上阕

    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提问学生朗读其中一首

    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问题:《声声慢》这首词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愁)那么此词中表现的“愁”与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是否一样呢?((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

    同: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 声声慢》则胜于“愁”。 “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明确: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

    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1)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明确:1)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 孤独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那么作者是如何入愁的呢?回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流亡前的他太平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这个动作中看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分析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词人带着满眼忧愁来看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自读课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 牵愁惹恨。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 。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6.总结巩固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孤独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7.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声声慢》教学反思

    优点:

    1、课前开始播《月满西楼》FLASH,营造诗词气氛,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习情境创设得较为成功。

    2、课前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得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而且自己也阅读了大量关于李清照的事迹及诗词,了解她的经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让学生准确把握愁的诸多内涵。同时在阅读中知道作者前后期的经历不同,词作的风格也不同。

    3、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疑是主线。本节课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自己品读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了让学生个体直接与文本对话。老师的点拨也十分到位。

    4、课堂上讨论落到了实处,使学生明确具体任务,时间充分,老师在巡堂过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切实掌握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业的处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不足:

    5、导入太长,意象品读拓展不足。也许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讨论,所以对意象的品读显得不十分到位,有点浅。

    6、解决“如何入愁”问题时,我非常在意时间,显得过于急躁,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处理的不够从容,给学生时间不够充分,整个课堂感觉很“赶”。

    7、课堂上老师的反应不够灵敏,应对学生的回答语言显贫乏,单一,对学生的个性品读,不能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泛泛而谈,做不到一针见血。同时对回答好的同学没能给予及时的表扬。

    声声慢课件 篇7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声声慢课件 篇8

    一、目的:

    1、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培养好习惯的自觉性。

    2、让学生能辨识好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班会准备: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组员的意见,写出他们身上存在的好习惯不良习惯,并归纳成几个方面,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上课习惯等等。

    三、班会的过程:

    1 、由主持人提出主题:养成好习惯,迎接新学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主要是举例子说明良好习惯与成功之间的必然联系。

    2 、列出学生所写的习惯,将这些典型的习惯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讨论,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并说明理由。 3 、拓展讨论,该如何克服不良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 、树立榜样。请一些学生谈他们身上的好习惯。可以请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谈他们的学习习惯,请平时热爱劳动的学生讲讲他们的卫生习惯,还有一些热爱运动的学生说说他们的生活习惯等等。

    5、提出下一阶段目标,学生重点要养成的学习习惯(针对班级的实际)如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提高上课效率。

    3、分小组收集学生的习惯,组长进行整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上课习惯)

    4、归类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

    6、树立榜样(学习好的谈学习习惯,劳动积极的谈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良好的谈卫生习惯)

    7、提出目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手扔垃圾;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对不会写的作业要用心探究,力求按时交作业)

    班会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性。

    2、让学生能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班会过程:

    教师讲话:同学们,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上学的时间都在五年以上( 因为你们是六年级和九年级学生),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很多知识,丰富、提高了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对于你们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了,但学习习惯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学得轻松自在,又有效率,还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1、课前,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课前要预习,首先要熟读课文,学会带着问题学习;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1)上课前,老师正要走进教室,只看见教室内几名同学追逐打闹,其他同学加油助威。

    (2)上课铃响了,某同学还在校园里慢悠悠地走,而且经常迟到。

    (3)上课前,小红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在认真地预习课文;她的同桌桌面上干干净净,还在玩弄电子手表。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前学习习惯方面做得怎么样?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课堂上,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要发言,先举手。

    (2)上课座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努力做到“三个一”。让学生说出哪“三个一”(眼睛离书一尺远,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远,身体离桌一拳远。) ?当场示范写字,看姿势要点是否掌握。

    (3)作业要字体端正、规范,书写格式正确,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1)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同学有的小声说话,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偷偷吃东西,有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觉。

    (2)课堂上,老师在提问问题,a同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b同学低下头,老师叫到时,慢腾腾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小。

    (3)课堂上,a同学认真写字,纸面清洁;b同学边写边玩,用脏乎乎的橡皮擦字,纸面像个大花猫。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3、课后,我们又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先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

    (2)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问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情?)

    (1)张同学边走路边看书,非常认真;李同学在餐厅边吃饭边看书;王同学在行使的公共汽车上看书;刘同学在黑暗的屋子里看书;孙同学在耀眼的阳光下看书;赵同学躺在床上看书;丁同学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2)小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小华让哥哥帮他把作业做完;休息日两天,小刚玩得开心极了。明天就要上学了,今晚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小玲从来都不完成。

    4、考试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自己做自己的,不看书,不交头接耳,不东张西望。

    5、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考试时该怎么做,能辨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将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6、准备一儿歌:(课下读熟、背过,让儿歌中的内容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

    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

    勤于思,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

    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

    课堂外,多读书,课外知识更丰富;

    好习惯,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

    声声慢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2.技能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重点

    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出来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欢愉自得的好心情;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她后期创作的蕴含了深广愁思的作品。今天就来学习她凝结了万般愁情,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二、走近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少年历经繁华,中年饱经离乱,晚年漂泊孤苦。(课件展示)

    三、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

    找同学朗读,同学点评、讨论,师补充朗读需注意的问题(准确,语速,语调,情感)。

    找同学再读,播放音乐。(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课件展示问题)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板书:愁。)

    次第:光景,状况。“这”指代什么?

    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四、文本探究

    1.初读,赏愁景(课件展示问题)

    (默读词作)思考:词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找出画面中的意象,进一步分析这些画面或意象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愁绪的?(注意画面内容,景物特点,营造出的氛围)

    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渲染愁情,环境凄清,衬托心境凄凉。

    过雁:视觉,听觉。物是人非,怀乡怀人。

    黄花:喻词人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细雨:视听结合的画面,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雨滴敲碎人心,衬托环境之静。(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大唐天子失去爱妃后失魂落魄的状态)

    词中的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冷清、凄苦、哀愁,此景在这种氛围之下,作者的愁苦确实浓得无化解。)

    画面中的人物把景串连起来(动态),悲苦、孤寂、迷茫,突显愁思之深。

    (找同学读词作,感受词中意境。)

    2.再读,悟愁心(课件展示问题)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思考:词人愁从何来?可以和《醉花阴》中的愁比较。(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1页第一个注解思考这个问题。

    早期之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后期之愁:丧夫之悲,亡国之恨,漂泊之苦。

    作者的愁意蕴深广,从词中的意象画面中也能看出。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例,北雁南飞,旧时相识--睹雁思乡;大雁可以北归,自己却无家可归--亡国之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曾经鸿雁传书,现在孤苦一人--睹雁思人。

    (在此基础上再找同学读,读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愁绪。)

    诗人的人生际遇对其创作影响很大,作品本身就是诗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读诗词一定要“知人论世”。

    3.细品,析手法(课件展示问题)

    思考:全词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作者无法排遣的愁苦的?

    A.借景抒情

    B.直接抒情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难言之痛,欲说又休,全词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再找同学读,读出这种欲说又止的难言之痛,《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C.叠词运用

    寻寻觅觅:动作,寻觅什么?(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环境,心情?(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感受?(凄凉惨淡)

    加强情感,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再读诗歌,品味词人情感。)

    小结:这首词主要运用直接、间接抒情手法及叠词,营造了一种无法驱散的孤独悲苦的氛围,让我们触摸得到词人心底的累累伤痛。

    四、拓展延伸(课件展示问题)

    词人的苦楚震撼人心,下面让我们也来写一写词人们的愁绪。

    原来愁绪也可以写得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连绵不尽;

    它是柳永的;

    它是李清照的。

    小结:这首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个饱经离乱的妇女在一个秋日黄昏的真实生活感受。全词就抒写一个“愁”字,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渲染,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本词表现情感的手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巩固练习(课件展示问题)

    同为婉约词人的李煜也有许多抒发愁绪的作品,试选取一首比较其和本词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并体会词人生平际遇对作品的影响。

    声声慢课件 篇10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4、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3、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教师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让学生回忆有关“愁”的诗词名句)。教师总结:真是愁有景,愁有声,愁有泪;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

    二、作者简介,学会“知人论世”

    1、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做最后总结,强调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出示幻灯片李清照简介)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风格清新婉丽;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2、让学生分别猜出《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属前期还是后期作品,以加强学生对作者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鉴赏词要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时代背景,要知人论世,不能孤立地解读文本。

    (出示幻灯片,显示前两首词)

    三、整体感知

    1、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声声慢》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极具音乐性。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2、提问:朗读《声声慢》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明确:愁苦。

    3、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出本词的朗诵方法并作示范朗读。

    4、全班同学按以上几位同学总结的方法齐读全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

    【最新声声慢课件(集锦十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