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2024字
  •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03-09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2024字。

    写好教案有什么好方法?只有把准备工作做到位,我们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相信只要当过老师的人都对教案并不陌生。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我们希望您能阅读一下“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相信它会给您带来不少启示,恭喜您参阅本文!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编排的实践活动。教材通过七幅图片和一个表格来诱导学生完成室内粉刷的学习任务。第一幅图明确地提出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内容,就是制定室内粉刷的方案。第二幅引导学生要完成室内粉刷的方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丈量围墙的面积。第三四五幅图和一个表格指导学生如何做市场调查。调查人工工资,调查材料价格和性能。第六幅图是把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总,包括要室内粉刷的面积,人工工资,和材料的多少。第七幅图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最佳方案。

    要完成本节课的内容,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在这节课充当的`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引导学生如何制定室内粉刷的方案,参与学生一起制定室内粉刷的方案。其次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包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第三就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长方形面积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和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室内粉刷方案设计的。五年级的学生大都有上十岁了,学生有一定的协作能力,也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学生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从能力结构都可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巩固表面积知识,统计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极积参与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市场调查,综合分析,形成决策等过程,来完成室内粉刷的方案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巩固有关表面积的知识和统计知识。

    2、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测量工具、调查涂料表、人工费调查表等。

    教学方法:

    1、课前准备

    把全班学生分成每八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实际测量教室粉刷的面积;调查目前市场各种涂料的价格和性能;调查目前市场的人工工资,并做好记录。

    2、室内教学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室内粉刷的方案。

    3、方案评估

    课后把自己设计的方案拿到有关知名人士,和有关单位进行征求意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听歌曲《小小粉刷匠》。插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讨论粉刷工作中的数学问题。

    (二)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室内粉刷。

    师:学校教室需要粉刷,你能想到那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粉刷中的数学问题:

    1.粉刷面积有多大?

    2.人工费多少元钱?

    3.材料费多少元钱?

    4.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看来是对我们的挑战,有信心解决吗?

    (三)初探解决方法。

    1、粉刷面积。

    师:谁能说说怎样计算粉刷面积?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代表小结:要想知道粉刷的面积,我们必须测量粉刷实际的面积。

    粉刷面积大约为:(㎡)

    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在求粉刷面积的过程中,应用了那些数学知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有没有完全依照公式?(没有)为什么呢?

    总结: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估算人工费。

    师:据你们了解,人工费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汇报。

    师:我也进行了市场调查,粉刷外墙人工费一般按每平方米元计算。

    (课件出示)

    这种收费方法还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比较公平、高效。

    学生独立计算人工费,再汇报。

    课件:(元)

    3、估算材料费及总费用。

    (1)估算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师:据调查,1kg涂料能刷围墙3~4㎡,我们大约需要买多少kg涂料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3.5≈(kg)

    师:买涂料时,不能买刚刚好,需要多买一些。因为在耍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浪费,因此,必须多买一些。

    (四)深探问题解决方法。

    1、课件出示:5种环保型外墙涂料价格表。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看懂了什么信息?

    学生介绍涂料。

    师:通过这些信息,你还能解决哪些问题?(每千克涂料多少元等。)

    课件出示:单价表格。

    2、师:这些问题能帮我们选购涂料吗?(不能。)

    问:选购涂料的标准是什么?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师总结:除了单价,还要考虑到涂料的耐用期。如买A种虽便宜,但两年后又要重新粉刷,工人费和材料费加起来,就比其他几种贵多了。同样的年限,B-2比B-1便宜,所以肯定不选B-1。

    3、课件出示:4种不同型号的外墙涂料价格表。

    ①学生代表阐述观点;

    师.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②统一方案。

    分组计算:材料费大约需多少元?

    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平均每年耗费?

    4、汇报比较:

    (五)确定一种方案。

    师:经过交流,我们决定选择种涂料。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礼物,就是这份工程方案,请你们把它补充完整。这就是你们制定的第一份工程方案。

    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爱护学校,保护墙面)!

    (六)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在解决粉刷问题的过程中,应用了许多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也需要收集数据,有时需实际测量,有时需调查分析,最后计算出数据。用数据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并能使人信服。这也正是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所在。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2)

    设计理念:

    综合应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在探究学习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研究,让学生掌握各种储蓄方式的近期利率及理财方式,初步建立理财观。

    数学思考:

    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解决问题:

    通过“争做小小理财师”,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让学生经历设计储蓄方案,优化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综合与实践的经验,让学生在体验选择存款方式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调查有关定期存款利率,教育储蓄和国债的有关规定及利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1、复习:本金、利息,利率,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利率知识,请你说: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利率?怎样计算利息?

    2、引入课题

    问:人们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把钱存在银行不仅可以支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及个人钱财更安全,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那我们要不要学会合理存款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合理存款”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一次活动,你们可以学会把你们的暂时不用的钱到银行合理地储蓄起来,或帮父母设计合理的存款方式。(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1、让学生看情景图(110页的图)收集信息并发现问题。

    (1)认真看110—111页,你收集到了什么信息?

    (2)妈妈到银行咨询什么问题?(妈妈说她准备存一万元前给儿子六年后上大学,问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2、讨论策略,明确方向。

    (1)师:你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人父母无不望子成龙,对于你们当前的任务是什么?将来上大学的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父母需要提前为你作好准备。

    (2)请小组合作互相探讨:妈妈说她准备存一万元前给儿子六年后上大学,针对这要求,如果你们是小小的银行职员,该如何工作呢?

    (3)汇报想法,预设如下:

    ①不适合买股票或买基金,因为网上说这种方法太大风险,有时赚很多,有时赔很多。

    ②活期也不用选择,因为那样利率太低。

    ③零存整取也可以不用选择,因为妈妈已经有本金了。

    ④可以整存整取,也可以买国债,还可以买教育储蓄。但要算一算才知道哪种划算。

    三、解决问题,展示成果。

    1、汇报课前调查到的近期的定期和教育储蓄及国债的利率及有关规定。

    (1)人民币定期存款有几年期限?利率是多少?

    (2)教育储蓄存款有什么规定?

    (3)国债有什么规定?利率是多少?

    2、独立思考,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页第一张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中。

    3、合理分工,选择方案。

    汇报不同设计方案如下:

    ①一年定期存6次;二年定期存3次;三年定期存2次;一年定期存2次+二年定期存2次;一年定期存4次+二年定期存1次;5年定期+1年定期;……。

    ②3年国债存两次;5存国债+存1年国债;……。

    ③存3年教育储蓄两次;存6年教育储蓄;……。

    ④5存国债+1年教育储蓄;存3年国债+3年教育储蓄…

    4、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请自行选取自己小组认为收益最大的存款方式进行计算。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为了方便计算,在连续存款的方案中,连续存款时仍然只存本金一万元,不包括已经获得的利息)

    5、全班交流,确定方案。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交流本小组选择的收益最大的方案,并具体算出到期的收入。

    四、总结活动提高意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3)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

    通过上一个例题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加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在竞争学习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三、实际问题(例1)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小数的乘法究竟如何计算?

    计算:1.3x1.2

    生:

    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思考,看谁能最快找出解题思路。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3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为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2位。

    四、实际问题(例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0.14x1.2

    生: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看哪个小组计算得又对又快。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4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五、实际问题(例3)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1.1x0.12

    生:每位同学都看是进行计算,看那位同学计算的又快又准。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1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巩固提高

    1、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面的这几道题,能不能找出那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课件出示题目)

    师:要找出正确的题目,主要是找对小数点的位置。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

    56.7×38=2154.6正确

    0.37×0.94=3.478错误,应该是0.3478

    41.2×9.2=3790.4错误,应该是379.04

    0.78×6.1=47.58错误,应该是4.758

    2、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题目:小明每小时能走12.5千米,从教室去图书馆用了1.5小时,教师距离图书馆多少千米?

    ①各小组先列出算式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答案:12.5x1.5

    ②现在各小组开始竖式计算,看哪个组计算得快。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25x1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位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师: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一个题目,这次要自己独立完成。

    题目:0.75x0.25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75x2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4位小数,所以积有4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4位。

    4方法总结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5作业布置

    1、计算下列小数乘法:

    ① 0.87x2.25

    ② 0.45x3.2

    ③ 1.4x2.55

    ④ 3.6x1.8

    ⑤ 11.2x3.5

    解析:

    2、如果长方形的长为30px,宽为45px,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可以列出算式为:1.2x1.8

    答:长方形面积为54px?。

    课后小结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节课主要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小数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在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和原理。

    板书

    第2节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

    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师用具:卡片、5个药瓶

    学生用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2)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3)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称来称)、用天平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但是可帮助发言学生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重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轻的一端就会……)。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教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地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3)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砝码);利用推理(教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砝码称出每瓶的重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似的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的是少的。

    3.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瓶钙片,其中有一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3)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教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4)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5)教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还可以……。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这样的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三、解决9个零件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教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教师帮助梳理分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提示学生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

    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小结: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四、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学生猜测。

    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次。

    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 2 8)(3 3 6)(5 5 2)(6 6)……

    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小结: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五、巩固练习

    完成P136练习二十六的第二题:

    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在汇报时重点阐述: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小结:在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时候,我们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找出次品。

    六、拓展训练

    刚才我们我们分析的9、12和15都是刚好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数,假如遇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数,例如10个、11个……又该怎么分呢?大家猜猜,可以大胆地试一下,看看哪种分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3、考点分析:

    利用整数的乘法原理解决小数乘小数的算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能力,高效快捷的计算小数的乘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小数,我们根据原则能不能计算一下下面的题目。

    1、复习旧知:

    师:根据15 × 12 = 1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 × 1.2=?

    1.5 × 12 =?

    生:

    15 × 1=18

    1.5 × 10=18

    师:

    那么大家知道:1.5x1.2=?

    2、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下图中是一个课桌,我们能看图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①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

    ②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课桌的面积有多大?

    你会列式计算小课桌的面积吗?

    生:

    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桌的长和宽。

    ②提问:怎样求课桌的面积呢?

    2、探究新知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6)

    作者:刘光瑞时间:2012-11-19 16:40:08

    教学内容简单周期现象中排列规则的讨论录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计算出按周期律排列的物体或图形的个数。

    2使学生积极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实现用计算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三。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活的成功经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循环的特点。

    〔要领指导〕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

    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领指导〕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

    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

    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

    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与合作相结合。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知识点 :

    分析了简单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通过计算确定了按周期规律排列的物体或图形的个数。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计算:18只兔子中,有多少只灰兔和多少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子参加跳高,应该有多少只白兔和多少只黑兔子?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第二个问题:瓷砖粘贴是按照什么规律?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4、 综合练习:练习10,问题4-7。

    洪泽县洪泽湖实验小学施广梅

    内容提要:“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目标内容表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可以开展数学课外小组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也是全方位的。

    总的来说,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来说,数学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加强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使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此外,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也可以为普通数学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和拓展思路。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活动目标的制订

    数学活动课与一般数学课一样,同样要重视目标的制订,而数学活动课目标的制订,除了要达到全面、明确、系统等基本要求外,我认为数学活动课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成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因为数学活动课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活动有收益,价值在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因此,活动预设的目标,有些是绝大部分学生达到的,而有些不可能是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达到的活动结果,但教师要激励学生去努力达到它。因此,活动目标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要有一般能“完成”的目标因素,又要有“激励” 的目标因素。

    例如,在低年级一堂“拼一拼、数一数”的数学活动课中,我们可以制订出如下的活动目标:

    1结合图形数量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完成性的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形象地看出当两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第二个图形,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渗透“整体不等于各部分机械叠加的和”的思想;(完成性的目标)

    三。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激励性的目标)

    (二)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数学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活动目标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划一的,而有着明显的“弹性”,因此,教师既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制订出统一的活动目标,但又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如果片面追求统一目标的实现,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参与活动失去兴趣。

    (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小学数学活动课既要有显性的效益,又要有隐性的效益,活动目标不能局限于显性的目标上,而更多地应该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快身心,激发潜能。追求功利主义的知识目标往往智慧压制学生智慧的火花。造成拔了几个“尖子”,压了一批“苗子”,也很容易把活动课上成一般的数学课。

    因此,活动课的目标必须注意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例如,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堂活动课中可以制订出这样的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比如计算马铃薯的体积)并从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介绍,使学生受到科学家全身心投入科学发明的精神感染与熏陶。

    三。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普通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规范,比较稳定。

    而数学活动课内容范围广阔,其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在具体选择上,除了考虑内容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趣味性

    数学活动要充满儿童的兴趣,受到学生的喜爱。因此,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为前提,尽量追求新颖性、新颖性和趣味性。

    有些内容本身不具有浓厚的趣味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包装”,以增强趣味性,如“用3、6、4、2四个数及+、-、×、÷或( )等符号,组成五个得数是24的算式”。这一题教师可以设计为“玩扑克抢24点” 的游戏,就充满了奇趣。

    (二)拓展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受普通数学课程内容的限制,而是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活动内容要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入手,使学生从活动中拓展知识面。例如结合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教学,让学生在拼拼、摆摆、想想、算算的过程中,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大”的规律,从而拓展到“和相等的两个数,它们的差越小积越大”的新知识,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渗透了函数思想。

    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选择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练习,即已知a和b都是大于零的整数,并且a和b的和是100。如果a和b相乘,最大乘积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

    (三)思考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但要生动有趣,而且必须富有思考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动”有所乐,学有所得。也就是说,活动内容要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智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

    三、活动形式的选择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是由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数学活动课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形式应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活动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数学活动课的形式包括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

    (一)组织方式

    数学活动课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采取相应的、切合实际的组织方式,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其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班级活动。也就是说,全班学生都参加了非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规定的大众化的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

    2、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即少数对数学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并加以改进。

    (二)活动方式

    由于数学活动课打破了一般数学课的封闭模式,呈现出开放型的态势,因此,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并在不断的创新之中。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本文主要谈以下活动:

    1、游戏与扮演

    游戏和游戏是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特别适合于中低年级。

    游戏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数学接力赛、猜数游戏、猜数学灯谜、智力游戏等。日常生活中游戏的方式层出不穷,可以加以改造,移用于数学活动课,突出“玩中学”、“乐中教”的特点。一般地,小组游戏比个人的游戏效果佳,它不仅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机会,而且避免了在个人游戏中只有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始终获胜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能力分组,那么大家就都有成功的机会。

    表演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使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从事与这个角色相对应的活动。如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开展“小小超市”的数学活动等。表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增进情感交流。

    2、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同学间亲密协调,身心愉悦,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探索,交流信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群策群力,融教与学为一体,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又有利于多向反馈,更好地发展个性。

    3、操作与制作

    操作与制作是一种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多种器官参与的活动,它体现活动课“做” 中学的特质。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动手操作能将某些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进一步开展思维活动;数学活动课的操作内容很多,如几何图形与形体的拼一拼、搭一搭、剪一剪、叠一叠等。操作是中低档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方式。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2024字】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