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米厘米课件
  • 米厘米课件

    发表时间:2023-09-07

    米厘米课件。

    为了上好课,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负责地编写教案和课件。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时,编写出优质的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能算是好的呢?在这篇精选的《米厘米课件》文章中,我们从网络上为大家挑选了最合适的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和喜爱,同时也期待您与身边的人分享这篇文章!

    米厘米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 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 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 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2) 用厘米量

    米厘米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 , 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会因选取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

    第二关:我能快速填出答案。(展示要求:指名回答。)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2、厘米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厘米记作 ()。

    3、我的橡皮厚大约是()厘米。

    4、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

    第三关: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

    五、归纳小结: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六、巩固提升: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1、完成课本第2页的1、2小题。

    七、板书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测量长度

    教学内容:

    课本4页到5页内容。

    学习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会分辨什么是线段。

    教学重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那如何进行测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道。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学习我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线段。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 , 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米厘米课件 篇3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3、4页,认识厘米并测量。

    ◆教学提示

    “厘米”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本节课“认识厘米”是在上一节“要得到统一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中要借助直尺和实际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估测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组直尺和实际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几厘米。◆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图钉学生准备:直尺、橡皮、铅笔、图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回答问题:要想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获得统一的结果,应该怎么办?

    2、观察直尺,你都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引入这节课的统一的长度单位,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对直尺产生初步的印象。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

    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

    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

    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

    课件展示尺子刻度、数字、0刻度、cm 1厘米=1cm师: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

    3、认识1厘米的长度:

    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1厘米有多长,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图钉的长是1厘米,我的拇指宽是1厘米等,帮助学生对1厘米形成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4、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

    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的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现,让学生找到测量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测量中有效的规避这种错误的做法。

    4、认识几厘米

    ①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那么除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馈:你找的是几厘米,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说一说。

    别的同学找出的2厘米在哪呢?———————不管是从1—2还是从3—5,这些都是2厘米长。

    ②我来说几个,请你看一看这是几厘米:0—

    3、0—

    5、0—6,这么快,你们是一厘米1厘米数出来的吗?那用什么好方法?③这就是尺子上标有数字的目的,0刻度是起跑线,从0开始,跑到几就是几厘米。(真是一个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观的讲授,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牢固的认识,并对厘米这个概念印象深刻,然后拓展延伸,教会学生找到2、3、4厘米,用手比一比,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长度有一个自我的感受和体会,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厘米。

    三、展示点拨

    如果给你一个物品,你能准确的量出它的长度吗?试一试。学生测量自己的橡皮有多长师巡视

    有多长,你是怎么量的?(投影演示)

    反馈:你们看她量的好吗?好在哪?你们量的这么准,这么快,是因为你们找到了一个好的测量起点。

    小结:看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首先都要找到一个便于我们测量的起点。

    看来你们已经能运用尺子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了,学生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汇报结果,并展示自己是怎么测量的。

    (三)巩固新知

    教材4页,练一练1、2、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四)达标反馈

    习题:1。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测量。2。生活中有很多长度为1厘米的物体,比如()、()。厘米1厘米的数,数()次是5厘米。4。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5。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直尺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厘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1厘米是多长?那么2厘米,3厘米,4厘米呢?

    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布置作业1。计算

    13厘米—9厘米=()厘米38厘米—7厘米=()厘米20厘米+9厘米=()厘米15厘米+8厘米=()厘米2。先估算,再测量

    数学书厚约()厘米,实际厚是()厘米。你的手掌宽约()厘米,实际宽是()厘米。3。判断

    一块橡皮的厚度是10厘米。()一张桌子的高度是16厘米()4。解决问题

    一条彩带长26厘米,第一次用去4厘米,第二次用去14厘米,一共用去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1、认识厘米

    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测量物体长度从“0”开始。厘米可以用“cm”表示。

    2、认识、感受1厘米

    (1)食指的宽度约是1厘米。

    (2)直尺上从刻度0到1,2到3,都是1厘米。

    量法: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米厘米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技能目标: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重点难点: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直尺、米尺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上次师傅和徒弟在为阿福做上衣的过程中闹了个大笑话,这次阿福又来做长袍了,请看.(出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说看他们之间又发生什么事?

    生:师傅吸取了教训,买了一把尺子,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长1米。可徒弟连忙说:不对,不对,长100厘米。阿福纳闷了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挺仔细,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生:尺子没变,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说的不一样呢?

    师:是啊,怎么说的不一样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米的认识。(板书课题: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长?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

    师:那到底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把直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师画线段)

    师:看,象这样把米尺坚着放,1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你觉得1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吗?试试看。好,你来,你。(师找几个同学站在尺子前量。)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试试!这样吧,(打开你桌子上的神秘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用这把米尺和同桌互相量一量。(生操作,师巡视)

    师:谁来指一指1米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刚才你们同桌俩是怎样量的,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我按住0刻度对准地面,让我的同位拉尺子,让他自己看1米到他身体的哪个地方。

    师:有不同意见,说说看。听明白了,0刻度要对准地面。尺子要拉得直直的,一点也不能歪。

    师:同学们都是这样量的吗?按照正确的方法,快速的再量一遍。

    三、巩固米的认识。

    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划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1米有多长。 同桌合作完成。

    (1)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米尺,拉直,现在同学们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 师:好,手别动,松开绳子,看好了1米有多长?放手,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手放下。

    (2)师:好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老师站在这里,谁能站在离我1米远的地方? 抽4位学生。

    师:同学来看一看谁离老师的距离最接近1米。

    怎样能确定你和我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

    生:米尺的一端送到老师手里,另一端握在手里,拉直,非常聪明。

    生:直尺的一端贴近老师,另一端贴近我 想一想如果离我一米远的距离都站满小朋友,那么他们排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圆形)

    师:刚才两个同学分别用了直尺和米尺测出了离我一米远的距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发现米尺上的一米和直尺上的一米是一样的。

    生:我发现在1米的下面写着100厘米。所以我认为1米就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米。

    师将两种尺子重合验证:1米=100厘米

    师: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很多的发现。板书:1米=100厘米

    师: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这个式子还可以怎样写? 1m=100cm(生齐读)

    师:阿福的.这件长袍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现在能解决了吗?

    生:1米和100厘米相等的,一样长。

    我们认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吗?

    (讲桌的高度、饮水机的高度)

    师:想出了这么多,真善于动脑。

    四、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在用米尺的时候,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仔细观察米尺,上面都有什么?

    生:有数字0-100,有刻度。

    师: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发现。 领生观察,认读刻度。

    (1)0、10、20100cm 100cm(1米)

    我们通过观察软尺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软尺上的刻度会读吗?

    出示:030cm042cm20xxcm

    五、课间休息。(小故事)

    师:刻度读熟了,我们也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

    其实米与厘米本是一对好兄弟,他们一起帮助尺子测量长度。可米觉得自己的个大,功劳大,瞧不起厘米。一天,小铅笔跑来找米大哥,说道:米大哥,听说你的本领特别大。你能帮我量一量,现在我有多高?米大哥可犯了愁,因为小铅笔太矮了。这时厘米小弟跑来说道:大哥,别着急,我来试试。长12厘米。厘米很快就量出了长度。

    师: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生:在量较短的物体时,厘米小弟是最棒的。在量、较长的物体时,米大哥就比较合适了。

    师:那同学们说说看,量文具盒的长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好?

    生:厘米。量操场的长呢?生:米。

    六、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1题:连一连。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为什么?

    2、3米=()厘米

    5米+6米=()米

    800厘米=()米

    50厘米+50厘米=()厘米=()米

    七、课后实践活动

    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八、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课后反思:

    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我的时间把握还不够准确,导致一些环节处理上还很不到位。还需努力!

    米厘米课件 篇5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

    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

    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

    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米厘米课件 篇6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趣祝福 zfw152.com]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出示图片“磨损的尺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米厘米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估计和测量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2、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估计和测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

    3、在具体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概念和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直尺、软尺、卷尺、小正方体、长方形,小棒、方格纸

    学具:每人一把学生尺、一个小学具袋(小正方体、小棒和小长方形)。

    一个大学具袋(花生、红豆、长方体、橡皮、方格纸、小棋子)一张作业纸。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对线段有怎样的认识?(小组交流后自由汇报)

    2、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并理由。

    3、小结:线段必须是直的,而且还要有两个端点。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量一量课桌的宽,看看有多长?

    (2)自由汇报。

    (3)质疑: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4)小结:为了更加准确,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尺子来量。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①拿出自己的尺子,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跟你同位说说。

    ②自由汇报。

    ③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在直尺上观察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你有办法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吗?你认为该怎么量?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示范:铅笔的一端要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另一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动手测量后,指名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4)打开课本第51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5)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第一条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第二条呢?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6、画线段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①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②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③点上另一个端点。

    (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画。

    (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四、课堂总结,反思评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这堂课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师:瞧,老师新买了一个杯子,我想美化一下我的杯子,在这一圈贴上一张彩纸,彩带要多长呢?可这尺子不好量,怎么办呢?学生说方法?(有的用皮尺围绕杯口一周;有的把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杯口滚动的方法测量;有的用根小绳绕杯口一周后测量绳子的长度……)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在测量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法。

    师:为了测量方便,人们发明了直尺、三角尺、卷尺等(课件演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尺子和合适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下面你们可以用直尺,也可以用卷尺,选择你最想量的物体量一量。

    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cm)

    量:刻度线

    对准刻度0表示起点。

    放平

    米厘米课件 篇8

    教材第4页(例4、例5)第8页练习一的3、4、5题。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进行测量。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尺子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米)

    1、通过提问1米大约有多长?检测目标1达成情况。

    2、通过量黑板的长度,检测目标2达成情况。

    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学生尺、米尺、软尺。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黑板有多长,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比一比,看谁量得快!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分别找学生用不同的教具上讲台量黑板的长,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展示测量的结果。

    预设1: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量了很多次。

    预设2:用米尺量黑板的长,量了两次。

    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引出米尺)

    师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来量。

    板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2、认识米尺,学会用米量。

    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1)1米大约有多长呢?在自己的身上量一量、找一找有没有1米。

    交流汇报,课件演示。

    (2)把两手臂伸直用米尺比一比,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感受1米的.长度。

    3、学习例5感受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用手势比划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2)提问: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1米比1厘米长很多;

    预设:1米里面有很多厘米。

    (3)课件出示: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100个)学生数后并作答。(师板书:1米=100厘米)

    4、课堂练习用米尺量教室门的高(注意:量时O刻度对准门的一端。)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

    5.介绍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小知识:你知道吗?)课本第6页。

    测量长度的工具除了米尺外,还有软尺、皮尺、卷尺和测量轮,用它们都可以测量出较长物体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米厘米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