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观察物体课件
  • 观察物体课件

    发表时间:2023-08-27

    观察物体课件。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物体课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察物体课件【篇1】

    一、说教材

    《观察物体》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它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在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材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通过故事“盲人摸象”以用听故事的活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准备,接着设计一个游戏“猜一猜”的情景,让学生感知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物体是不全面的。

    2、演示法

    充分借助直观形象,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观察物体时,通过电脑演示学生熟悉的讲台与粉笔盒的画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并会欣赏数学美,渗透教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发现法

    教学时,发给每一个小组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相互议一议,画一画,在你所处位置看到的正方体是怎样的,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观察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正方体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2、观察法

    在教学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手提纸袋,观察结束后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这是从哪个位观察到的然后组织讨论,同一动物为什么同学们观察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课前激趣

    1、讲盲人摸象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当中了解只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是不全面的。

    (二)合作探究

    1、引导观察

    首先教师通过一个有代表性特征的学生站在教室的中间,从四个同学的描述中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这个同学,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2、分组观察

    通过学生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概念。

    3、全方位观察

    教师让学生选择在本组中喜欢的角度去观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深刻认识。

    4、认识例1中各图的观察点

    (三)巩固深化

    本环节教学,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连一连,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基础上学习新知。亲身探索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拓展延伸

    出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件,让学生通过连一连,说一说,的方式,培养学生眼、手、脑相互结合,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五)总结

    让学生充分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观察物体课件【篇2】

    一、说教材

    本课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经验和在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一个或两个几何体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乐于与人合作,并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三、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我让学生准备的学具是家家都有的鞋盒子,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参与并适时引导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进行辨认、想像、猜测、分析等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1、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调用旧知、激活体验

    出示课件:这是我从不同方位拍到的我们小熊娃娃的图片.为什么4张图片会有所不同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是从不同的方位拍摄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样引出课题。(并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第一个活动:整体感知(观察鞋盒子)每4人一组一个长方体的鞋盒子 ,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实物指出正面、左面、上面。(并板书)

    为了引导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性,我再进一步提出观察要求,每组同学的眼睛都分别垂直于正面、左面、上面,把观察后得到的图形画在本子上。为了从生活中的实物出发,使每个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位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我设计了让小组合作任意选个角度观察鞋盒子,看有什么发现, 我参与到学生的观察活动中发现问题,给与适当的指导。

    在学生充分建立表象后,我再出示例1的小药箱,让学生对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有了前面的观察和发现,有了前面学习中建立的模型,我要求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脱离实物,展开想像,才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最好途径,所以在前面观察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我提出,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正方体,想像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第二个活动是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先小组合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学具中的球体,看到了什么形状?有什么发现?在交流中得出结论。再从任意不同的角度观察圆柱体,把你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和同学说一说,小组内有疑议可以提出来和老师交流。我预设了两种情况:

    ①看到的是长方形

    ②看到的是带有弧度的图形。

    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我采用的对策是:(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2、课件出示例2,边叙述,看来观察一个物体已经难不倒我们了,现在老师可要提高难度了,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发挥你们的想象,你还能辨认哪个图形是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吗?仔细思考。

    (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克服本节课的难点,我把例题2进行了分解,先单个观察每个实物然后再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这样降低了难度。)

    课标指出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3题并让学生汇报你选择的理由。

    三、趣味游戏、强化认知

    1、做猜物体的游戏: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练习八的第2题

    小组合作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说出你的理由.然后从学具中找一找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棱柱)

    2、有了练习八第2题做铺垫再小组合作完成39页“做一做”就很容易了,这样也体现了知识出现的层次性。

    四、畅谈收获 、全课总结

    通过畅谈收获,使学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布置作业学科整合。

    观察物体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观察物体,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

    挂图、准备一个小玩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你们能猜到吗?生:猜不到。师:今年是什么年?生:牛年。师:你再猜一猜会是什么?生:牛。师:今年的广告里常说牛年你最牛,今天这节课谁学的知识多谁最牛!

    师:请你认真观察这头牛你看到的是牛的哪一面。生:前面、牛头。师:那你能猜到老师看到的是哪一面吗?生:后面尾巴。师:为什么我们观察的是同一样物体,可看到的却不同?生:因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所以观察的物体也不同。师:说的很好,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别让每个小组2、3、4号小朋友举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并说一说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较:(举起每个组2、4号小朋友选择的图片)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每个组2、4号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吗?你是怎样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评析: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有效组织观察活动的前提。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者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小猴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2.换位观察。

    谈话:刚才每个组的四个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小猴,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小猴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吗?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按这样的顺序(手指顺时针方向)换个位置再观察,并在四张图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观察后,组织反馈。

    继续换位观察,使每个学生都分别从四个位置观察小猴。

    提问:通过刚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换位观察,并找到相应的视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从而深刻体会到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3.学会判断。

    谈话: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也为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出示四幅图片)分别是谁拍的吗?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着重让学生弄清判断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视图的方法。如:当学生说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图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是怎样想的)

    [评析:引导学生应用已经积累的观察经验,通过想像判断每一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把学生的认识水平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看到的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加深了学生对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小组长拿出这样的茶壶,(出示茶壶)像这样放在桌上,(放在一个小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

    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指出自己看到的视图。

    提问:你能说出你们组其他三个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着重引导学生根据壶嘴和壶把的朝向判断茶壶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美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换一个角度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身边的物体,美就在你的身边!

    观察物体课件【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在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的。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程。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

    一、情境教学法

    (1)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生:喜欢

    师:盲人认识了大象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每个盲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认识了一部分的特点,不是认识了整个完整的大象。

    师;如果把这几部分合起来,才能对大象有个完整的认识。

    师:盲人眼睛看不见,靠摸去认识物体,那么我们是怎样认识物体的?

    生:看,用眼睛看。

    师:看就是观察,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物体、认识物体,才能对物体有个完整的认识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演示法

    观察

    一、师: 大家来观察一下,老师手中的这两个物体一样吗?

    生:一样。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观察,这两个物体一样吗?为什么?

    师:为什么你能看到,而其他同学看不到呢?

    生:观察的位置不同。

    师:观察要在物体的不同位置,才能完整的认识这个物体。板书(不同位置)

    观察

    二、师:奥特曼是保护宇宙、保护人类的战神,你们愿意和他一起学习吗?

    生:愿意。

    师:把准备好的奥特曼,分给每个小组,让奥特曼面对黑板。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奥特曼。

    师: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位置,请问不同的位置有那些地方?

    生:前、后、左、右、上、下

    师:出示奥特曼照片图。

    师:请同学们站在奥特曼前、后、左、右分别观察,你们观察到的奥特曼的形状和屏幕上的第几张照片一样,让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请问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奥特曼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观察到的每个面不一样。

    师:不同位置观察到的面不一样。

    板书(不同的面)

    观察

    三、师:大家看这是一个彩色的礼物盒,一会儿给大家带来一惊喜。每个小组发一个彩色盒,请同学么认真观察,一会而汇报观察结果。

    生: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的颜色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你们大一点的彩色盒子,请同学们站在这个正方体前面,现在大家与这个面正对着谁能给它起个名字?

    生:正面。

    师:你能根据物体的不同位置给每个面起个名字吗?

    生:。后、左、右、上、下面。请打开彩色盒子里面看看会有什么

    惊喜。板书(后、左、右、上、下面)

    三、学以致用

    1、出示图片例1 大家来看,小亮、小明和小红正在干什么?请大家补充题目,然后回答小天使提出的问题,1.小亮站在恐龙的()观察,小明站在恐龙的()观察,小红站在恐龙的()观察

    2.他们分别看到了恐龙的()()、()。3.分别看到恐龙的什么部位?

    小天使问了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实践 做一做

    请同学们把四本书并在一起,正面朝老师,分别到他们位置观察每一个面,看看是什么形状,在做题。

    四、反馈教学效果、看一看

    2、练一练1、2、3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老师这给大家备了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拿出礼物盒,请一位勇敢同学介绍一下礼物盒的特征,当他介绍清楚了,就会听到一声美妙的音乐声,礼物盒就可以打开了。(照相机)。通过给学生照相的方法,又一次巩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课件【篇5】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例1与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第2、第3题。(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过程,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1、教师拿出写了文明词语的正方体。

    谈话: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写着不同的文明词,请你坐在你的位置上,头不摇动,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不同方向的学生说。(学生有的'说“您好”,有的说“谢谢”,有的说“对不起”。

    2、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向我们介绍得不一样呢?谁说的正确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吗?(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教师指出:侧面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左面看到我们称为左侧面,右面看到的我们称为右侧面。

    3、揭示课题:虽然是看到同一个正方体但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每个面的文明词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引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构建新知。

    老师为每一组同学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黑板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座位,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三、巩固新知。

    小动物们用照相机帮大象拍照,(出示动物拍照图)这四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观察物体课件【篇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搭一搭”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4)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要对一些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比如在语文课本里就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古诗人苏轼有这样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来说说前两句?生:----

    师: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处、低处各不相同,这就说明了观察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怎样?(不同)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观察由三个或四个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由五个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板书:观察物体----搭一搭

    搭建一个由四个立方体组成的图形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从哪几个方向来观察它?生-------师板书:观察物体:正面、上面、侧面。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我们怎么看才准确?生----

    师:------注意位置和视线

    师:一起观察大屏幕看看从三个方向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分析)

    二|探索新知

    师:现在我们来观察由五个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我们分组进行比赛看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能最快完成任务好不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一项比赛:请搞清楚要求后再动手!看大屏幕。师在讲台上搭出图形。强调学生先搭图形在画出平面图形。

    板书:观察物体画出平面图形(正面是、上面、左面)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画一画: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交流: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

    展示作品: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2)观察幻灯提问并小结: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生:(很容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

    (让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项比赛:请你们从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搭建出立体图形。出示课件并强调要求。

    板书:从两个方向的平面图形搭建立体图形

    (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上面)(正面)

    (2)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三反馈练习,深化体会认识。

    1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

    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

    (正面)(左面)

    (2)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4)师: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都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为

    什么搭的不一样吗?(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

    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

    师:板书不能确定立体形状

    接下来再看:

    2二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1)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

    (2)师: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充分想象。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观察物体课件【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 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2、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

    1、 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2、 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3、 标出观察顺序。

    4、 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

    1、 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2、 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3、 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 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观察物体课件【篇8】

    (一)教材内容

    “视图与投影”是《课标》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每一学段要求不同:

    第一学段:“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三学段“: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所以在本册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册通过让学生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正确辨认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具体编排

    例1

    教科书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两步进行。

    (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注意:①提供给学生的实物要足够大,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②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③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或提供一些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例2及“做一做”

    (1)例2

    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结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

    ②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做一做

    呈现了从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教学时,可以将练习八中第2题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这两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进行猜测,再验证。

    练习八

    第2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在教学例1时,已经提醒教师做了一些铺垫。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经具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进行猜测,再验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再增加条件,使其他人能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而且可以让学生仿照此题进行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

    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位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三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由于有了第2题和例2的“做一做”的基础,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维,例如: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进行想像、猜测;再根据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对前面的猜测进行修正并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物帮助学生判断。

    例3及“做一做”

    (1)例3

    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让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②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③教师也可以逐步提出要求让学生进行拼摆,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先使从正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与例题中的相同(会有无数种可能);再使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也有无数种可能);最后,使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只有一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问“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了吗”,使学生认识到仅仅依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观察物体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教学准备:摄像机、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层层推进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

    2、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开始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3、观察二个正方体

    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你们都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吗?

    师:我们已经在桌子上放了两个正方体,为什么左、右两边的同学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

    4、观察三个正方体

    师:(再添加一个正方体,如下图)请同学们再加上一个正方体,继续观察,现在,从正面观察的同学,你们看到了什么?

    板书:从正面看

    师:从正面观察到的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呢?请同学们都一起到正面来看看!

    师:那从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呢?现在,也请大家一起从上面观察观察。

    板书:从上面看

    师: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观察左面,还是看到三个正方形吗?

    板书:从左面看

    二、仔细观察,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真棒!不仅已经学会了观察一个正方体,而且还学会了观察由一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并且还能正确认识遮挡现象,你们真的了不起!

    师:如果我像这样再加一个正方体(如下图),这就成了一个由两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了。同学们想象一下,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这个物体,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形状呢?

    师: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师:现在,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再添加一个正方体。

    师:摆好了吗?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是否与你刚才的想象相同呢?

    1、从正面观察

    师:好,同学们,从正面观察,你们看到怎样的形状?

    师:(把摄像机摆到正面,将这个物体的正面投影到大屏幕)虽然这是由两组正方体拼成的,可是由于遮挡的缘故,从正面观察我们仍然只看到了这样的三个正方形。

    板书:从正面看

    2、从上面观察

    师:现在我想问问,从上面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吗?

    师:哦,“多了一个正方形”!好,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正方形,谁能把它摆在黑板上合适的地方,拼出你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师:(用摄像机拍摄这个物体的正上方,投影到大屏幕)从上面观察,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这一组有三个正方体,另一组有一个正方体,所以从上往下观察,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四个正方形。

    板书:从上面看

    (1)从左侧观察

    师:现在,我们再从左侧来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只是这样的一个正方形吗?

    师:“不是”?那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形状?

    师:哦,你们看到了“两个正方形”!谁能上来摆一摆吗?

    板书:从左面看

    师:(把摄像机摆到左侧)从左面看,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我们已经知道前面一组是由三个正方体组成的,为什么从左面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

    (2)从右面观察

    师:现在,请大家都到右侧观察观察,看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们看到的画到纸上。开始吧!

    师:画好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师:(把摄像机摆到右侧)从右侧观察,我们仍然看到有两组正方体,我们看到的每一组都是一个正方形,它们组成了这样的形状。

    板书:从左(右)面看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P41页,把例题3补充完整。

    三、应用规律,拓展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这两组正方体适当分开,再把这一组竖着摆放,这就组成了教材P41页做一做图中的样子,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独立完成。

    提问:(1)从上面观察,为什么红色的这一组的正方体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这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2)为什么从左面看,绿色的小正方体不见了呢?(因为绿色的小正方体被前面红色的小正方体挡住了。)

    (3)从右面看,会观察到怎样的平面图形?(由上面两个红色正方形和下面一个绿色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竖着摆放的长方形。)

    师:(在绿色小正方体上面多加了一个绿色小正方体,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和刚才的图形比有什么变化?

    师: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现在从各个方向观察这个物体,你会看到什么?和刚才看到的图形比,有什么变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讨论讨论。

    四、动手拼组,大胆想象

    师:(课件出示)我从正面观察,看到了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同学们猜一猜我观察的物体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小组合作摆一摆。摆好之后,请老师看看!开始!

    师:同学们真有创意,摆出了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物体。请问老师观察的这个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呢?

    师:看来,每个小组的答案各不相同。因为从正面看可能有遮挡的情况,我们还不能确定到底是有多少个正方体组成的。请大家接着看屏幕,(课件出示下图形状)从左面看,老师仍然只看到了这样三个正方形,同学们,请你们再想想,老师观察的这个物体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左面看从正面看

    师:请同学们互相合作,调整一下你们已经摆好的物体,使它从正面看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从左面看也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

    师:都摆好了!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呢?

    师:看来呀,仍然不能确定!那老师再给一个条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从上面观察,老师看到了这样的四个正方形。请你们根据这个条件,再次调整你们摆好的物体!

    师:看来,这次正方体的个数能够确定了,每个小组都是用了五个正方体来摆这个物体。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用摄像机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呢?

    五、全课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画。(课件播放庐山美丽的风景图结合古诗《题西林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知识!)

    3、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认识我们的世界,了解我们的世界,长大以后造福我们的世界!

    教者:杨林 呼兰区腰堡中心校

    观察物体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道在不同方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关键: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

    教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书包,足球,同学、校门、教室的照片,微课,课件。

    课前准备工作:

    背诵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都喜欢故事,下面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分享一则成语

    故事。

    2、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提问:看完了这则故事谁能告诉老师,这几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象,

    为什么他们描述出这头大象的样子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摸到的部位不同。什么原因导致盲人摸到象的部位不同?

    师:站在不同的方向,导致摸到的部位不同,感觉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

    如果站在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也会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知识

    (1)观察就是仔细看,老师拍了两张咱们教室的照片,你们看看哪张照片是教室的前面?为什么?-只有教室的前面才有黑板、讲座、钟表……2号照片拍的又是教室的哪一面呢?

    (2)想一想:同是一间教室,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因为拍摄者站的方向不同,拍摄者站在教室的前面,就能拍到教室后面的样子,站在教室的后面,就能拍到教室前面的样子。)(板书前面、后面)

    (3)、归纳:因为我们所处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板书:方向不同 形状不同)

    2、设计活动,再次体验

    师: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观察的精髓。接下来我们去观察一个实物书包。

    观察之前有两个问题:

    (1)如何才能全方位去观察书包,观察书包的哪几个面?—前后左右面,谁能先拿着书包向我们说说书包的前后左右面如何去辨认?

    生:汇报!(当我和书包方向一致时,我的前后左右就是书包的前后左右,所以书包)

    (2)师:你如何去观察书包的四个面?

    生:下座位,其实就是变换方向

    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转动书包

    看来方向改变的方法很多,就要我们看情况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

    师:现在看看活动要求,谁来读读:

    活动要求(三点): (布置2)

    1)、2人一组;

    2)、从四个面进行观察;

    3)、对书包小声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

    重要的文字读三遍,让我们一起把红色词语读三遍,好吗?

    集体汇报,交流反馈

    1)、PPT演示书包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注意提示观察的都是形状而非颜色。)

    2)、同一个书包,为什么看到的样子不同?

    (板书:左面,右面,方向不同 形状不同)

    3、解疑答惑,巩固新知。

    我们今天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是不同的。

    这句话对吗?想想?

    瞧,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个什么?足球,我们要从前后左右观察这个篮球,

    你看到的都是什么图形 —圆形。那么谁愿意把这句话修改一下?

    我们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还可更简洁的说成: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

    (板书:可能)

    三、总结全课:我们今天学了

    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现在让我们稍作休息,来玩一个游戏吧!

    四、课间休息:(布置3)

    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

    老师和大家一起做,高举左手,老师怎么和大家的不一样?老师做错了?你们做错了?呢我们为什么不一样?老师的右边是哪边?左边呢?前面呢?后面呢?

    呢我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这样站呢?呢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呢?我该怎么站?—后脑勺面向大家,这回对了吗?

    我们一起来做一遍: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

    五、巩固练习

    1、游戏做完了,我们接下来要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来看这道题,谁愿意当个小老师给我们来讲讲?—播放试题微课

    2、谁能象刚刚的小老师一样,再试试。

    下面那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

    和他一样吗?你观察的很仔细,奖给你个贴画?谁来说下一道题。

    3、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

    你不但观察仔细,而且反映的相对快,贴画奖励给你!下来就要所学知识解决点实际问题了,

    4、看!这有两张学校大门的照片,谁来看看哪张是在学校外面拍的,为什么?另一张呢?

    看来你就是咱班的火眼睛睛!也奖给你个贴画?

    5、还有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分享几组图片好吗?猜猜看!

    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人啊!

    六、引用古诗,全课小节:

    同学们,不同的方向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往往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

    在生活中也适用,曾经就有这么一首诗巧妙地写出了这一数学现象,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让我们在用这节课的知识再去体会这首诗的含义吧。

    七、实践延学

    站在不同的方向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八、板书

    观察物体

    前面

    后面 可能

    方向 不同 形状不同

    右面

    左面

    观察物体课件【篇11】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化,数学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强调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树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

    一、说教材,说学情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所以,此课的设计总是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一)组织反映空间观念的数学材料

    本课设计了五组材料。

    1.依次出现冰箱的三视图,运用反例,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什么物体。

    2.让学生将从家中带来的玩具、用品等实物摆放在桌上,仔细观察,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3.利用课件提供的具体生活情境──三个小朋友从不同角度给熊猫照相及小老鼠看水壶等小朋友喜欢的画面。

    4.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相关的练习。

    5.动手操作摆积木的游戏。

    (二)设计体现空间观念的呈现方式

    先从看图片到猜物体,学生猜得五花八门,展现了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对三维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空间想象能力,一种更高水平更复杂的空间概括能力。因此,课一开始设计的“猜一猜”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再从看实物到画出它的一个面,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坐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画面不同。然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体验感知,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达到感知的升华。最后通过搭积木的练习,利用课件出示的三视图,让学生想一想,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物体的表象摆出来,由面到体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呈现方式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认知规律,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的教学策略

    1.学生已有经验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又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对物体的认识学生并不是一点没有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在课一开始就遵循这个原理,猜冰箱、画实物、动画演示等,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界限就可渐渐地靠近。

    2.发展空间观念的途径应多样化。过去,比较强调用算式加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其实,表达数学思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符号来表达,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发展空间观念也是如此。本课就是通过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回忆(照相、穿球鞋)、对实物的观察(玩具、日常生活用品、人)、动手操作(画画、搭正方体)、猜测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3.空间概念的培养需要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气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小房子,并且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再和同组的四个小朋友交流所画、所想、所思,这样以学生为本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加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课件:冰箱的上面、侧面、正面图)

    猜一猜:这是从上面给一个物体拍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物体?

    师:你们猜对了吗?我们再来看一张从侧面给它拍的照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去正面看一看。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2.思考:要观察物体可以从哪些方向去观察呢?

    3.学生活动。师:用你们说的方法去观察桌上每个组带的东西,先选择你想观察的方向坐下来,再把你看到的画一画。

    4.小组交流。师:画好后,把你的作品放在桌上,围着这个物体依次到同组小朋友的位置上,去看一看他画的画,想一想,你们画得一样吗?

    5.思考汇报。师:奇怪哦,你们组明明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不一样呢?有想法了,和组内同伴互相说一说再上台来汇报。

    6.小结:你们每组4人坐在不同的位置,看的是同一个物体,但看到的画面却不同。

    观察物体课件【篇12】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本课的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四、说教法、学法

    发现法:教学时,教师用摄像头演示从各个角度观察最多可以观察到三个面。再次引导观察发现。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机器猫的形状拍下来,通过动手,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时,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小组讨论填写观 察 记 录 表,得出结论,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

    观察法:例1观察物体教学中的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1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狗,画小狗,再观察其他同学画的小狗,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小狗为什么同学们画出来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五、说教具学具

    《盲人摸象》课件、玩具狗等。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讲故事:从前,有四个盲人,他们从来没看见过大象。有一天,这四个人商量好,一起去看大象。到了大象身边,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四条腿,说道:大象像一根柱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说道:大象像一堵墙。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道:大象像一条绳子。最后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说道:大象像一把大扇子。

    2.提问:这四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3.全班汇报交流。生:他们摸得地方不同,所以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生: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不能完整地说出大象的样子。……

    4.引入新课:由于每个人摸到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就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共同探讨一下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情景引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观察同一物体。

    (1)定位观察

    提出要求:请组长把玩具狗放在桌子的中间,头对准1号同学。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你看到的玩具狗是什么样子的?把看到的样子用笔画出来,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组织汇报交流。

    小结: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由于每个人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通过定位观察、表述看到的物体的样子等活动,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

    (2)、换位观察

    请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换位观察物体,请学生说说:你们现在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你形状看到了玩具狗的哪一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个玩具狗,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通过换位观察,加深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3)、全面观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个玩具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游戏规则:听清楚老师说哪个小组要看玩具狗的哪一面,想一想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

    通过从不同位置对玩具狗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使同学们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主动地进行实际的观察、比较,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进一步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要求。)

    2、观察不同的物体

    请同学们拿出你带来的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并把玩具正面对着1号同学。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物体,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发现,从而验证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

    (2)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三)层次练习,应用拓展

    1、教材第67页的例1。

    (1)出示例1的情景图。

    (2)组织学生观察判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在下面标出他的名字。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2、教材67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这本数学书的侧面、正面、后面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3、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七、说诱思探究及新课改的体现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创新的思维火花、热烈的气氛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弘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目标。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使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观察物体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