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孩子课件13篇
  • 孩子课件

    发表时间:2023-06-06

    孩子课件13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首要步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设计。教案和课件的重要性不容小视,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哪些元素呢?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撰写了“孩子课件”一文,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孩子课件 篇1

    《数星星的孩子》是新课改教材中的课文,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练习熟读成诵。《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孩子喜欢的文章,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师在黑板上画了许多的小星星,还画上了奶奶和孩子这两个人物,整个版面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仿佛让学生置身于夏天的晚上,便于学生情感的投入。文章的第一段,教师先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加上恰当的动作给学生范读。(其实教师是背着朗诵下来的。)让学生模仿,激起学生的情感。关于“晚上,满天的星星象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中的“珍珠”的解释,教师又出示了真的珍珠,让学生观察想象。最后,教师出示一些提示语,让学生边演示,边背诵,最终达到教学要求。

    二、在教学其它自然段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一环紧扣一环。这篇文章较长,内容比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教师给学生出示一条情感线:“夏天的晚上,一个孩子靠者奶奶数星星,奶奶的看法是什么?孩子怎么认为?当奶奶的看法与孩子产生分歧时,爷爷又是怎么说的?对于爷爷的看法,孩子又是怎么认为?怎么做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文章穿成一串,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张衡成了天文学家,这与他从小喜欢观察星星是分不开的。教师利用这个契机培养学生从小有各种爱好,长大后刻苦钻研,就一定能成功。

    四、知识的延伸。这篇文章内容涉及到“北斗星、北极星、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等知识。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星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关于张衡这个人物,文章介绍较少,教师也补充了一些知识,便于学生更深的理解文章内容。

    附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认读3个字。认识“皿字底”。

    2、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自然段。

    4、了解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天文学家的故事。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1、看到老师黑板上这么多的小星星,同学们就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板书:10 数星星的孩子)

    2、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或你们有什么问题?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逐段默读,找出答案。(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二 逐段学习

    1、老师范读第一段,听后你知道了什么?(夜空很美,孩子在数星星。)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句话中的“满天”和“无数”各说明什么?

    “珍珠”是什么?

    什么像“珍珠”?“碧玉盘”指的是什么?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句话的景象。然后读一读。

    “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中的“一直”是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边想象边朗读第一段。

    根据提示练习背诵:晚上,()撒在()。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 ),(),()。一颗,两颗,()。

    2、孩子不停的数,可把奶奶逗坏了,奶奶是怎么说的?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奶奶的话,有谁明白奶奶的意思?(那么多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是数不清的。)

    3、那我们看看孩子是怎么认为的?谁能读读第3自然段?

    孩子认为星星数的清,不是乱动,它们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4、奶奶的看法和孩子的看法产生了分歧,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候,爷爷走过来了,看看爷爷是怎么认为的?(爷爷肯定孩子的看法,还告诉孩子一些新的知识――北斗星 北极星 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孩子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从而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

    《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不妨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配乐、图片欣赏等方法从美入手,表达美,再现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美,以帮助学生解文。

    3.注重抓关键字、词、句,从关键字词句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概念。学生通过对关键字句的理解,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课,激发学习兴趣

    1.回忆我们连续学习了几篇有关课余生活的课文,体会到了课余生活有许多乐趣,请你说说从《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3课分别体会到了什么乐趣?(学生回忆交流)

    2.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呢?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设计意图】建立学生前后联系读课文的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简介课型。

    (1)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2)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

    (3)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2.导读提示。

    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主读悟。

    (1)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4.交流收获。

    (1)前后4位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2)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5.讨论。

    (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叫什么?

    (2)槐米有什么用处?

    (3)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6.学生根据问题,读读相关的课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细读品悟。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_____!”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预设1: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出示句子朗读:“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体会: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预设2: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出示句子朗读:“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体会: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也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感觉,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预设3:还有体会“槐乡的孩子真辛苦!”“槐乡的孩子真勤劳!”“槐乡的孩子真可爱!”

    出示句子朗读:“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子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体会: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抒发感受。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

    预设: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勤劳……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可爱……

    我多么想和槐乡的孩子一起采槐米……

    我想,像槐乡的孩子一样……

    4.赏读品味。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学会鉴赏等。)

    (2)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动,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配乐、图片欣赏等从美入手,以读解文,在读中表达美,再现美。

    (四)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可以是参加公益劳动的,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做家务的。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文中孩子为例,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五)布置作业

    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参与一次班级或家庭劳动:做值日、发作业本、洗碗、扫地……说说劳动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

    孩子课件 篇3

    教学目的: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星星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词语、北斗星、

    北极星图及其它星座图)

    生:

    1、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收集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数星星吗?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子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弄清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你读了课文,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2、张衡仔细观察天空,在天上找到了好多有特点的星星,我们也学他那样,仔细读课文,找找课文的生字有多少个。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读准它。(可问周围的同学,可查课文下的拼音。)

    4、同桌互相检查识字。

    5、请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

    6、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交流:你记住了哪几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7、读词语:用词语卡片检查。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这些生字宝宝都藏到了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它吗?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的字。以便教师指导书写。

    3、师范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出示课件: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弄懂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朗读课文、探究新知。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课文中哪一段直接告诉了我们呢?

    2、默读第五段: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课件:了解张衡。

    (2)、出示课件:观看地动仪,了解地动仪的作用。

    3、张衡小时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1)、课件展示夜空的美景:你看见了什么?课文中是怎样写

    的呢?把文中的句子划出来。

    (2)、比较句子: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3)、这两句哪句写的好?好在哪儿?

    4、观看课件:

    (1)、画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2)、知道张衡和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3)、指名读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张衡说的话。

    a: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

    b: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

    (第一句: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c:帮助学生理解: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d: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5、自读第四小段,爷爷告诉张衡哪些知识?北斗七星像什么?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分组讨论、交流)。

    6、默读第四小段,看看爷爷说了几句话。

    (1)指名读爷爷的第一句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

    (2)指名读爷爷的第二句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课件。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课件出示句子: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颗星叫北斗星”比较,使学生知道这句话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说说它们的运行规律。

    (3)说说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书里的话回答。再说说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什么。用课件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三、朗读感悟,完成练习。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小组说说自己选择这些语句的原因。

    (4)、出示课件“我会填”的练习填空。

    四、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你还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

    2、观看课件:了解牛郎星、织女星……

    3、组间交流收集的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4、把收集的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29、数星星的孩子

    仔细观察

    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孩子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2、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3、情感:学习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阅、收集天文知识、图片。

    2、学生观察星空,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小朋友很会读课文,确实张衡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天文学家,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2、齐读第6自然段:

    长大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小时候的他又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数星星的孩子》。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第1句,体会夜空的美丽:(10分)

    (课件出示星空图):请小朋友看,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说。

    ⑴ 这星空真美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用“──”划下来。

    ⑵ 请一生反馈,(课件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真巧,我也划了这一句。

    ⑶ 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试试看。

    ⑷ 逐个请学生站起来读一读。师评价。(你读得真美;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样;我听出来了,你的星星真多;你的星星很美;你的星星最亮了。)小朋友个个是朗读高手,真棒!

    读读这两句,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① (星星很美或很亮)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所以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

    还有吗?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② (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

    ③ (星空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⑸ 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掉在碧玉盘里。”读掉不行吗?为什么?

    ⑹ 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星星“撒”满天空的样子。(课件出示:星星撒满夜空)。

    ⑺ 全班齐读这句话。

    2、张衡看到这么美的夜空会怎么样呢?(5分)他是怎样的呢?

    ⑴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二、三两句。

    ⑵ 他又是怎么去数星星的?边读边把他数星星的动词圈出来,(板书:坐、靠、仰、指、数),读一读,做一做。

    ⑶ 看来你们已经能够理解这几个词语了,好,保持这个姿势,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来数一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

    ⑷ 你们数了多少颗?觉得怎么样啊?小张衡呢?这“一直”是什么意思?(板书;一直)你们数了几十颗就觉得眼花缭乱,手酸了,脖子酸了,头也仰疼了,可小张衡却连续数了几百颗,他会更加怎样? (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说明张衡数星星是多么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认真)谁来学学张衡的耐心和认真,来读读这句话。

    孩子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9个。积累9个词语和2句句子。

    2.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后来发明浑天仪,成了有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3. 按提示用音序查字法查出3个字在字典上的页码。

    4. 用几句话说说自己数星星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1. 识记本课生字,练习,积累词句。

    2. 知道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对他长大成为最有名的天文学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新

    一. 启发谈话,引入课文教学

    1. 晴朗的夏夜,凉风习习,我们坐在阳台上,抬头一看。(屏幕上出现美丽的星空,在音乐声中,星星一闪一闪)看着这美丽的星空,你想说什么?

    2. 学习第一句话:

    老师给这星空配上了一句话:(在星空中出现: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练习朗读

    3. 揭题、自学:

    (1.)在这样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有一个年龄和我们相似的孩子,正在院子里数星星。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数星星的孩子。(板)

    (2.)这位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

    生交流,板书,张衡 学习生字“衡”(书空)

    4. 学习最后一节

    师引读最后一节。

    学习生字 汉 研 浑

    5. 学习第一节

    张衡怎样数星星的呢?(出示句子)

    (1)指名读

    (2)轻声读,要求用“。”划出有关动词。

    (3)齐读

    (4)你觉得张衡怎样?

    6.引背第一节

    二. 学习课文第2——5节

    1. 自由读,思考:奶奶、爷爷和张衡是怎么说的?

    2. 学习生字:傻 总 组 乱

    3. 分角色读

    4. 说话训练:奶奶认为 。

    张衡认为 。

    爷爷说 。

    5.学习第5节

    (1)师: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引读第5节

    (2)学习生字:楚

    (3)看图演示理解

    三. 复习小结

    1. 分角色读课文]

    2. 巩固生字,词语

    3. 师:张衡小时侯对事物能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对他长大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4. 练习 ( )的张衡

    5. 说话练习:把自己数星星的情景说给大家听。

    6. 练习。

    孩子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也是本学期学生读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从而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

    男孩爬削

    女孩捡塞快乐

    满载而归

    孩子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处境的同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4、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女孩儿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与她悲惨生活的联系。

    2、体会文中字里行间,特别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多么幸福啊!不过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答)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则名扬世界的感人的童话作品,让我们去与作者产生心灵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享受读书的滋味。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同学们喜欢用什么方式读课文?

    (默读、大声朗读、站着读、两个人一起读)

    2、书读完了,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的感受。

    (高兴—生气—难过—不平—气愤)

    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三、听读课文,理清脉络。

    1、提出要求:听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卖火柴的小女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

    2、学生自学思考,发表见解。

    3、围绕中心事件(擦燃火柴)质疑。

    估计:擦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擦燃火柴?

    四、理解课文,交流感受。

    1、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说说你认为小女孩怎样,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你觉得小女孩怎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怜。)“可怜”这个词用得好,还可以用别的词吗?(悲惨)

    3、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

    4、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小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对冷冰冰的天气、冷冰冰的亲人、冷冰冰的社会,小女孩悲惨地死去了。

    2、延伸: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她的悲惨经历,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谈印象。

    3、小结:是的,小女孩的命运真惨,在富人们狂欢的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在别人幸福地度过新年的时候,她却悄悄地可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二、品读中心句,质疑领悟全文。

    1、过渡:可是在这个故事的结尾,作者却说(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读到这儿,我真是感慨万千,同学们,你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2、估计学生会质疑:

    A、围绕“看到、美丽”

    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

    B、围绕“幸福”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4、引导归纳:品味读书的方法之一:围绕中心句,质疑品析。(抓中心词质疑,抓特点质疑。)

    (一)品读课文,感受“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二大段。

    2、学生交流,师板书: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3、播放美丽幻想的动画。

    这些东西对小姑娘来说可真美,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想小姑娘看到这些美丽的东西时心情怎样?她可能会怎么做?把你自己当成是她去替她想一想。(也就是——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如果你为小姑娘感到高兴,你可以笑,可以叫。

    4、我们的安徒生先生又是如何来描绘这么美丽的东西的呢?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大段,拿出笔来划一划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丽景象,用你刚才体会到的心情和感受去有感情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新感受。然后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或印象最深的一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读的时候注意那些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到最好。

    5、学生朗读、交流、比赛。

    6、小结归纳:品味读书方法之二:感情朗读,产生共鸣(发挥想象,突出重点词)

    (二)、品读课文,认清现实。

    看到这些美丽的东西是多么幸福,这些老师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的美丽的幻想,(板书:幻想)火柴再明亮,再温暖,也终究是要熄灭的。现实还是那么残酷,这些美丽、幸福的幻影还会存在吗?(或者: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景呢?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现实生活。)

    1、学生自由畅谈。

    2、比较体会。

    (1)出示三句话:

    A、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B、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C、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读读想想这三句话,说说你读懂了哪几句?

    (3)、过渡引导:为什么还要写到星星?

    当小女孩看到惟一疼她的奶奶出现在亮光里,她忍不住叫了起来,这时她的心情怎样?怎么读这句话?

    A、自由练读

    B、指名读

    C、齐读

    3、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擦燃火柴与她前面四次都不同,请同学们找出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读一读,比较一下不同之处,哪几次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A、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B、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3、学生读句子,比较、品味。

    4、教师小结归纳:品味读书方法之三:反复比较,体会滋味。

    (三)品读课文,领悟“幸福”。

    过渡:小女孩一开始舍不得擦燃一根火柴,可后来为了留住亲爱的奶奶,她赶紧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说明她是多么地渴望得到奶奶的关爱,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再次来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1、认真读读课文十二、三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女孩在临死前拥有过幸福?

    2、小结:我还记得安徒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小女孩是拥有健美的心灵的,她勤劳、善良,渴望幸福,也懂得感受幸福,可是她在富人们奢华狂欢的大年夜被饥饿和寒冷夺走了小小的生命,对于她来说,甚至离开这个世界才意味着解脱,意味着幸福,这真是太悲惨了。

    三、升华和延伸。

    1、谁给了她这么悲惨的命运?

    2、读了这个美丽而凄婉的故事,如果这个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你会和她分享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四、活动实践作业:

    选择你感兴趣的写一写:

    A、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

    B、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孩子课件 篇8

    《数星星的孩子》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许多人习惯地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张衡极大的兴趣,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意图,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过“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这给张衡数星星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为表现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难点是比喻句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思路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再推导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佼课堂教学有起有伏。

    再说,这几年,我听了不少课,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第“课时松、第二课时重、第三课时空的弊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学会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2.读懂1、6两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一、以识字为基础,采用三步识字法,设计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然后在检查预习时,根据这篇课文生字在读音上的特点,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几组,这样,为突破字音的难点,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指名认读、男女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第二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新词,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如“研”字的教学。第三步是在总结课文以后,设立一个突破字形的环节解决字形上的问题,以强化对字形的记忆。二下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做游戏、分辨书写的正误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老师们,我始终认为,教书不是教知识的本身,而是教获得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打破整体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这个比喻句时,我没有安排“撒”字的教学,为什么?这里暂且不提。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我从朗读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怎样使学生有这种感受?我联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给张衡数星星带来困难。更主要的是,在这里我精心设计“撒”字的教学。通过“撒”字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后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再现生活;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中,我还想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文以载道、文道结台,体现低年级语思合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

    《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新人纲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我随时随处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张衡的刻苦、认真、仔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何况,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我还要作进—步的渗透。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思路清晰、组织严格、过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样、负担合理、效果显著。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序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内有限的时间与课文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抠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

    孩子课件 篇9

    一,导入

    放音乐《闪烁的小星》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先带你们去看看美丽的星空,你们愿意吗 (放课件:美丽的星空)

    谁能谈谈你此时此刻的感受 (生畅谈)

    师:闪烁的星星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的境界中,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走进今天的课堂吧!很久以前,有个孩子也特别喜欢观察星空,还喜欢数星星,想认识他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1,师:同学们,题目中的多音字你们发现了吗 (生:数)

    师:谁能用数的两个读音分别组几个词

    2,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生畅谈)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到底是谁呢 (出示张衡图片)

    3,师:你们谁能谈谈对张衡的了解 (生互相交流资料)

    师放课件并叙述:张衡是我国伟大的天文学家,思想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内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谁愿意大声的读给大家听 读了这段话你们的脑海里出现小问号了吗

    4,师: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呢 让我们去文中找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你愿意怎样读都行,朗读,默读,小组读都可以,不过,一定要听清读文要求。

    (放课件,师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同学,然后多读几遍。)

    师:开始读吧!(师巡视,相机指导。)

    5,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大屏幕,老师把生字镶在了星星卡片里,你们愿意和这些星星交朋友吗 你想和谁交朋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朋友的样子的 (生相互交流记字方法,师相机播放动画演示)

    师:你们用这么多方法交到这么多朋友,可真了不起。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我们来开小火车读一读吧!哪列小火车想最先开起来 (师随便指,生读)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考考大家,老师要请一位刚才听讲最认真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名到前面考大家)

    6,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和这些生字朋友已经很熟悉了,相信在课文中你们也能认出它们,对吗 老师要请5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你对文中的哪部分最感兴趣。一会我们来交流。

    估计学情:

    a,学生对"祖先把星星分成了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这段感兴趣。

    师: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了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都起了什么名字呢 你们想知道吗 可要瞪大你的眼睛呦!(放星座的课件)

    拓展: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星座 (激发兴趣)

    师:如果你们对星空感兴趣,也可以继续观察星空,了解星空,说不定我们班也能出几个天文学家呢

    b ,学生对第四自然段最感兴趣。他们都想知道北斗七星是怎样绕北极星转动的

    师放课件: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慢慢转动,并配上爷爷的话。

    师:为了验证爷爷这句话,小张衡是怎么做的 (小张衡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师板书:一夜,几次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小张衡那一夜都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

    (生畅谈)

    师:通过小张衡的做法,你觉得他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仔细,认真,有耐心)学生根据答案写板书。

    师:为了验证爷爷这句话,小张衡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这种乐于探索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板书:乐于探索)

    c,师:现在你最想对张衡说什么

    d,师:其实,张衡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下节课会继续学习。

    三,拓展《29,数星星的孩子》

    师:从古到今,有很多科学家都是因为从小爱动脑筋,爱思考,爱观察才有所成就的,现在,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希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放课件)

    四,升华情感

    师:最后让我们带着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全文吧!可以加上喜欢的动作。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图片 一夜

    几次

    认真 仔细 有耐心 乐于探索

    孩子课件 篇10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能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能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生活在海边、江边的孩子们有机会去划船、捕鱼,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们有机会上山去采野果。这节课,我们跟随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去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板书:槐乡的孩子)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让学生对课文相关背景材料——槐树的初步认识。

    (提示: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

    二、交流展示

    (一)、教师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读、写的掌握。

    如:槐、苞、般、耷、塞、缕、炊、磨

    (二)、介绍略读课文的特点及学习要求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什么叫“略读”?

    略读的意思是阅读时,不必细细地读,只是粗略地读。

    2、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读懂文章的大意,理解重点、难点。

    3、略读课文的主要方式

    以学生个体自读为主,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读与学生间的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4、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主要靠学生独立阅读,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方法主要有扫读、跳读等,要学会快速默读,提高阅读速度,有时,也会综合运用到一些精读方法,对一些重点字句作深入理解。

    略读课文通常还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完全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布置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思考以下问题,并互相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们快乐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在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划下相关句子。

    3、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4、记下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

    三、反馈纠正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事情。作者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2、槐乡的孩子们快乐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在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划下相关句子。

    提示:快乐。

    (1)他们采摘槐米,靠自己的劳动换取上学的费用,他们为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而快乐;

    (2)从劳动过程的描写及他们出发前的描写看,他们很快乐。

    相关句子:

    (1)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2)劳动过程: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男孩子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子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地,像觅食的小鸭子。

    (3)劳动后: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4)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3、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孩子们以苦为乐;作者写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带着甜密的微笑进人梦乡,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很快乐。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没有令人感觉很辛苦、很劳累,也说明了孩子们以苦为乐。

    4、学生讨论不懂的问题,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5、思考并讨论:槐乡的孩子们去采集槐花辛不辛苦?但是,他们仍然感到很快乐,这是为什么?

    提示:劳动可以带来收获,所以,劳动是快乐的。

    四、达标测试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槐乡的孩子》。课文主要说的是槐树的孩子们采集槐花换取上学费用的故事。他们很辛苦,但同时也很快乐。从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

    孩子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19世纪丹麦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的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2、说说你对安徒生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

    3、老师简介卖火柴小女孩的写作背景。(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互相帮助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提出要求。

    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自渎,思考勾画,共同学习。

    3、汇报交流,把课文内容分为“卖火柴”、“擦燃火柴”、“冻死街头”三个部分。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卖火柴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怀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齐读。

    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1、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有没有新衣服?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么?(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潘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燃:高兴;灭: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灭,她面对的就不是火炉,而是——寒冷;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黑暗;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纷飞的大雪。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

    生: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引导有感情朗读“奶奶,啊,请把我……”读出恳求、读出迫切)

    生: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没有奶奶,只有——寂寞;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5、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她点燃起对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是她的希望)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给你怎样的启发?(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要读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3、领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过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安徒生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不仅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位经历了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孩子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教育学生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通过影片教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美术片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会识生字、会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雪会变成云等自然常识。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学生活动

    补充 修改 反思

    (—)导入新课

    同学们,活动时间我们欣赏了美术片《雪孩子》。大家想一想,影片着力刻画的主要形象是谁?(板书:雪孩子)

    雪孩子做了哪些事情?谁能概括地说一说?

    (当兔妈妈出去找萝卜时,雪孩子成了小兔子的好伙伴;当小松鼠和小鸟遇难时,雪孩子救了他们;小兔家失火时,雪孩子救了小兔子,而自己化成了水。)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影片中那充满诗情画意的镜头,理解和学习雪孩子那崇高的思想品质。

    (二)评析影片

    过渡: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了森林,覆盖了原野,兔妈妈要出去找萝卜,小兔于很想跟着去。可是外面很冷,一个人在家又很孤单,兔妈妈想起堆一个雪孩子与小兔子做伴。让我们看剪辑镜头,看一看免妈妈和小免于是怎样把雪孩子堆出来的?

    (观看剪辑片断一)

    (1 用雪做身躯;2 竹叶当头发;3 竹筐做帽子;4 用龙眼核做眼睛;5 红萝卜做鼻子。)

    过渡: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一个活泼可爱的雪孩子诞生了,很快就成了小兔子的好伙伴、好朋友。雪孩子是怎样和小兔玩耍的?

    (观看剪辑镜头二)

    (雪孩子和小兔子在广阔的森林中、雪野上、冰面上滑雪、溜冰、跳舞,他们玩得可高兴啦。雪孩子帮助小兔子摆脱了孤独,让兔妈妈放心地出去找萝卜。)

    过渡语:小兔子玩累了,他邀请雪孩子到家里烤火。雪孩子却执意不肯,为什么?(因为雪孩子是雪的身躯,遇到火会融化的。)是啊,冰天雪地的田野、森林才是雪孩子的家。雪孩子虽然是雪的身躯,却有一副火热的心肠。请大家看小松鼠和小鸟遇到了什么危险,雪孩子是怎样救助他们的?

    (观看剪辑片断三)

    (用帽子接住从树上跌下的松鼠;用帽子温暖了冻僵的小鸟)

    过渡语:救助了小松鼠和小鸟后,雪孩子一边滑雪,一边唱歌,说明他现在心情怎样?从这里我们看出雪孩子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有什么样的美好心灵?

    (板书:助人为乐 纯洁善良)

    过渡语:玩累了的小兔子回到家里倒头便睡,不料炉灶里的火燃着了灶边的木柴,又燃着了房子,刹时间,小兔家燃起了熊熊大火。危急时刻,又是雪孩子挺身而出,冲进火海。大家请看雪孩子是怎样救小兔子的?雪孩子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看剪辑片断四)

    (1、雪孩子飞身赶到小木屋前,看到火越烧越大,情况万分危急,他就用力撞门而入,可是火太大,他被顶了回来。2、雪孩子又试图用雪把火扑灭,火太大了,无济于事。3、危急时刻,雪孩子不顾被火融化的危险,一头冲进火海,从浓烟烈火中抱起小兔子,奋力跳上窗台,破窗而出。4、 雪孩子的身体已经开始融化,但他坚持着轻轻放下小兔子,随即化成一汪纯净的雪水。)

    教师小结:雪孩子听到小兔子的呼喊,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由于烟熏火燎,他雪的身躯开始融化,雪水慢慢地流下来。他站不稳了,身子摇晃起来。当他看到房梁已经掉下来,小兔子还在火海中,他又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抱起小兔子往外走。他身上、头上的雪水哗哗地流下来,落到小兔子的身上。他坚持着奋力跳上窗台,破窗而出。一步,两步,三步……他再也走不动了,脚下已经淌了一大片融化的雪水。他的眼睛掉下来了,他跪倒了,这时他才把小兔子慢慢地放到地上,他也慢慢地化成一汪纯净的雪水。我们的雪孩子不见了。

    他明明知道自己遇到火会融化,甚至连烤火都不敢,但他还是几次冲进火海中救小兔子,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板书:舍己救人)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艺术特色

    过渡:〈雪孩子〉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描述了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用流畅的线条勾画出雪孩子这一形象,造型活泼有趣,受到了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影片还注意用色彩的变化烘托渲染特有的氛围。

    (板书:童话 造型 色彩)

    大家请看这个镜头,注意观察画面以什么颜色作为表现冬天森林的主体色调?让人感觉到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件观看剪辑片断五)

    (寒冬季节,冰雪覆盖着森林,寒风呼啸着,本是一派肃杀寒冷的景色,但剧作者以浅蓝、白色作为表现冬天森林的主体色调,肃静、纯洁,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童话世界,创造出故事发生特有的背景。并通过雪孩子与小兔子在森林中玩耍,将这一背景展现得更加广阔,也较好地衬托了雪孩子纯洁善良的品性。)

    过渡语:除了主体色调,在不同的场景中运用不同的色彩。

    当小木屋失火后,镜头出现了什么色彩?

    (红色与黑色表现了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场景,渲染出万分危急的氛围。)

    当雪孩子融化以后,天空的色彩又发生变化,请看兔妈妈与小兔子一起缅怀雪孩子时,雪孩子变成什么形象,天空变成什么颜色。

    (观看剪辑片断六)

    (剧作者以流畅的线条和白色基调勾画出雪孩子在人们心中纯洁美好的天使形象。这时影片采用了金黄的色彩表现热烈的天空背景,使意境更为广阔。有力地烘托了雪孩子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过渡语:影片不但注意了色彩的变化,还巧妙地运用了插曲。(板书:插曲)

    一般故事片通常用一首插曲做主题歌,而这部美术片却用了三首插曲。想一想,这三首插曲分别出现在哪个情节?表现了什么主题?

    (第一首是《挥起小铁锹》,在小兔子和妈妈堆雪人时唱的,表现了母子俩在堆雪人时的轻快节奏和欢快心情,揭示生活的美好情趣。

    第二首是当雪孩子救了小松鼠之后,一边滑雪一边唱的《雪花儿,雪花儿》,让我们体会到雪孩子助人为乐的美好心情。

    第三首是雪孩子融化之后齐唱的《蓝蓝的天上升起白云》,表现了兔妈妈和小兔子对雪孩子的无限缅怀和眷恋之情,也赞美了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

    小结:这三首插曲,语句清新,抒情自然,对揭示影片思想内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起到很好的作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雪花儿,雪花儿》这首歌,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

    (放剪辑片断七,投影出示歌词。)

    结束语:这节课大家理解得很好,发言很精彩,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设计:

    雪孩子

    纯洁善良 童话

    助人为乐 造型

    舍己救人 色彩

    孩子课件 篇13

    一、课文简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精读课文是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课的意图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与感悟,与小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呼吁和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

    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堂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副最古老的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是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联合国想告诉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和平相处,让战争远离我们。听完老师的叙述,你想说什么?

    2.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词是什么?和平。

    2.我们看到“和平”这个词就容易想到哪个词?战争。

    3.这篇课文是雷利写个加利秘书长的一封信,这封信讲了什么?

    4.用笔勾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句或者段落,可以做一点批注。

    提示:勾画好的同学再想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交流。

    提示:注意倾听,有同学在发言时,要转身看着发言的同学,仔细听,或许他说到了我们想说的话,或许他说的对我们有启发,使我们有话可说。

    课件出示: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1)生读,谈感受。

    (2)看到“如约”一词,想到上一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约”,读相关句子。

    (3)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心情。

    可是,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我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生接读: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读到这里,你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

    (4)生再读这几句话。

    (5)老师听到了同学们的悲痛,听出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呼声,再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让加利秘书长能听到雷利的心声。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6)能将这句背下来吗?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背下来,先找找这句话有什么规律?

    (7)现在我们把这句话放到这段文字里,用我们的心去感受。

    课件出示:武警战士把联合国维和战士的灵柩徐徐地从飞机的悬梯上抬下来,周围站满了泪流满面的男女老少。(配凄楚、哀婉的背景音乐。)

    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前面的文字照着读,后面的文字我们背。

    孩子们,蓝盔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可爸爸是躺在灵柩里回来的,看着大屏幕,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2.同学们,从你们深情的朗读里,我相信雷利一定会感动,加利一定深受感动。

    (1)孩子们,你们知道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2)这样的爸爸离开了我们,心情是怎样的?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第五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3)爸爸倒下了,可是战争停止了吗?课文写哪些战争还没停止?6、7段。

    (4)读完课文6、7段,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

    (5)孩子们,我们一想到战争就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读7段。

    (6)课件出示:战争给人类带来惨烈深重的画面及统计伤亡数据。再读7段

    (三)感受品味,升华情感

    1.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让多少像雷利一样的家庭妻离子散,战争又让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雷利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联合国在总部大堂挂上了这幅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你,我,我们大家,我们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应该深深地发出我们的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2.二十一世纪已经来到,可是战争的丧钟还没有敲响,今天战争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思考一下,把它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孩子们,我们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要和平不要战争!

    相信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呼声!也相信我们的世界会由此变得更加美好,最后,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吧!

    五、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

    首先运用合适的导语,给学生创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氛围,伴着老师动情的演说,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其次,注重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式。如文章的重点部分,作者对爸爸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渴望,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鼓励学生抓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通过师生互背,学生的感情诵读等方式来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渗透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最后发出呼吁的部分,老师做了精心的设计,通过三次呼吁,引导学生在激情的齐读中共同升华了维护和平、热爱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最高境界。

    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诉之于笔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笔纸的交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语文的思想性,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总之,本课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把控教学的节奏。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和谐、融洽、平等、互动的氛围,学生的参与也更积极主动了。

    【孩子课件13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