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汇编9篇
  •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11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汇编9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请看下面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您收集的“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认识几分之几。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认识分子的含义和几分之几与几分之几的比较。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认识几分之几

    1、出示:分西瓜场景图(用圆片代替西瓜)

    (1)问:他们一家打算干什么?

    (2)教师口述:小红吃了一块,妈妈吃了三块。

    问:小红和妈妈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同桌说一说

    追问:什么是3/8呢?

    (3)问:剩下的爸爸吃,那么爸爸吃了多少呢?

    追问:什么是4/8?同桌讨论一下

    (4)师:3/84/8也是分数(教师板书:分数)

    (5)师:今天学的分数跟我们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一张正长方形纸,

    要求: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给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

    展示交流:你涂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出示:一张长方形纸

    提问:你能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请你折一折,并涂上颜色

    学生折一折,涂一涂

    展示交流

    4、那么,如果把一张纸平均分成10份,涂了2份,是(2/10);涂了3份呢?4份,5份呢?

    教师小结:涂了10份中的几份就是(十分之几)?

    5、出示:试一试

    提问: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观察判断,同桌交流想法

    独立填写,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比较大小

    1、出示3/5和2/5

    提问:3/5和2/5谁大谁小?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小组讨论比较方法,全班交流

    (1)折一折,涂一涂

    (2)推理:平均分成5份,取3份

    平均分成5份,取2份

    2、练习:出示书本P103第4题

    (1)涂一涂,比一比

    (2)指明学生介绍自己的作业。

    3、如果没有图,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出示:1/32/34/73/74/95/95/83/8

    (1)小组里交流

    (2)出示

    1/2〇1/4

    1/2和1/4分子一样大,它们相等吗?

    (3)总结方法:分母相同,就看分子。

    4、比较大小:

    5/63/62/75/73/52/53/124/129/1001/1001/61/5

    (1)和同桌比一比(2)交流

    5、出示:3/9<()<8/91/7<()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红领巾试验田)这块地的3/9种了西红柿,1/9种了茄子,4/9种了青菜。

    (1)你知道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交流。

    师:还剩下多少?你打算干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除了学习了几分之几外,还学了什么?(分数的比较大小)

    板书设计:认识几分之几

    1/42/43/44/4

    2/53/5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师准备: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熟悉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事情的经过。

    4、体会比喻的含义。

    重点、难点。

    1、了解事情的经过。

    2、体会比喻的含义。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

    1、出示《雨中》挂图。

    2、看图,说图。

    3、过渡:这样一幅图会有怎样的故事,我们来学习《雨中》。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

    2、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①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②了解运苹果姑娘的心情。

    ③了解事情的经过。

    ④了解闪闪发光的河点点花穿梭的小船各指什么?

    3、汇报学习情况

    ①解决第1题

    ②解决第3题:事情的经过在第4--5自然段,写小男孩子和同学、司机、行人们一起帮助姑娘捡起苹果。

    三、体会文章表现的精神。(简要讲)

    大家这样帮助姑娘,体现了什么?(助人为乐的精神)

    四、仔细读课文,把每一个自然段都想象成一个画面。

    助人为乐的画面。

    热心助人的画面。

    义务助人的画面。

    五、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六、小结:

    课文描绘了美丽的雨中画面,记叙了一个助人的故事,在生活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你们会怎么做?

    七、板书:

    撒苹果

    雨中助人为乐

    捡苹果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2332

    41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xx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单元导读,了解名人,回顾各自了解的名人,初步认识名人,从平凡的生活中认识名人,感悟名人的崇高与伟大。

    布置单元阅读内容——读名人故事,了解名人。

    二、板书课题,就课题提问

    灰雀是什么样的?课文围绕灰雀主要写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课文围绕灰雀主要写了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事。

    结合课前查阅资料,大致交流对列宁的了解和印象。

    四、品析课文1-2小节5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

    1、看图感受灰雀的可爱,画出描写灰雀可爱的句子,品析。

    交流各自从哪些词感受到灰雀的可爱:如“粉红深红来回跳到婉转地歌唱非常”等感受灰雀的样子可爱,活泼欢快,充满着升级和活力,结合书上插图,从灰雀所处的环境来感受灰雀的可爱。严寒的冬天,万物凋零,高大的白桦树枝头就是灰雀的舞台,他们尽情歌唱,来回跳动,给这个公园带来了活力。角色体验,读中感悟灰雀的欢快可爱,激发孩子们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推己及人,充分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2、这样的灰雀,是谁的最爱?读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百花树下……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从“每次……都……经常……仰望”体会列宁爱灰雀。结合上文,理解“每次”的具体含义。“他每天到公园散步。”也就是他天天都来看这些灰雀。这些灰雀给列宁带来了什么乐趣呢?“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创设情景,读描写灰雀的句子,想象病中的列宁看到这些灰雀,仿佛……(如,忘记了病痛;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列宁对灰雀不仅是人对鸟的喜爱,更多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对话。

    3、师引读”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生读“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从“找遍了”“没有找到”感受列宁的担心,焦急,失望……结合上文,列宁在养病,病中的列宁“找遍”了树龄,想象,他在每一树下,仰望……在每一棵树下,低头寻觅……

    4、结果,这只灰雀找到了吗?

    读文“第二天,列宁又来到百花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质疑:列宁是怎么找回这只灰雀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五、指导书写生字。

    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第二课时

    一、回顾

    齐读课题,复习提问,这是三只什么样的灰雀呢?可是,当列宁发现了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是心情怎样?做了些什么?

    二、研读课文三——10小节

    1、自由读文,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体会心理

    2、第一次对话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联系上文,角色体验,读出列宁的担忧和焦虑。

    结合生活体验,体会省略号的用法,读出孩子说话时吞吞吐吐的语气。

    引导感悟:小男孩的回答,让列宁听出了他什么样的心声?如:愧疚,知错,善良。

    从男孩的回答中,你们听出了什么?那只失踪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比较,灰雀非常惹人喜爱,不仅吸引了列宁也吸引了小男孩。列宁爱灰雀,是仰望它们,看它们在枝头自由跳动,听它们婉转地歌唱,男孩喜爱灰雀,于是,把灰雀“捉”走了。联系课文《两只鸟蛋》,感悟和鸟类和动物的相处之道。

    3、第一次对话,列宁听出了名堂,“找”到了灰雀在哪儿,他是怎么成功找回灰雀的呢?指名分角色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从对话中,感悟列宁对灰雀的牵挂,失踪的惋惜,以自己对灰雀的浓情震荡着同样爱灰雀的善良男孩的心,终于,让男孩克服自我,做出了有力的承诺“一定会飞回来!”

    4、练读对话,体会人物心理。

    三、研读课文第11——13小节

    1、鸟儿重回大自然,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列宁的心情怎样呢?

    2、然5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而更让列宁高兴的是什么呢?

    3、此时此刻,这个在树下低着头的男孩,心情很复杂,他想……联系课文,引导孩子们从男孩的角度感受列宁的循循善诱和善解人意,岁孩子的尊重理解,对孩子的真爱。

    四、总结深化

    各自谈收获和体会。

    五、拓展延伸读列宁的故事,阅读其他名人的故事。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46笔算乘法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点子图、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为了奖励我们三年级爱读书的学生,王老师准备为大家购买《童话故事》书,这一套书有14本(出示课件2),老师想买2套,请问,一共买了多少本?

    算式是什么? 14×2=28(本)(板书:14×2=28)为什么用乘法?求2个14是多少?

    认真观察算式中的两个乘数这是我们学过的几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买10套呢?(出示课件3)14×10=140(本)(板书:14×10=140)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那么如果王老师要买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4)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从题中我们知道:每套书有14本,(课件出示5)这是14本《童话故事》书,这也就是1套书,2套书,3套书……12套书。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看做一个圆点的话,就出现了眼前这样一幅点子图。(课件出示6)这是1个14,、2个14、3个14……12个14.12套书一共多少本?

    12个14列成算式就是14×12,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呢?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点子图。我们一起来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7:温馨提示)

    (1)先独立思考,你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转化成14乘一位数或14乘整十数来计算?

    (2)用彩笔在点子图上先分一分,并圈画出来,再把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

    2、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算一算。

    3、老师选择几位同学,讲讲他们分的过程。(张贴学生作品)

    ①把12套书分成3个4套,1个4套有14×4=56本,3个4套有56×3=168本;

    ②把12套书分成2个6套,1个6套有14×6=84本,2个6套有84×2=168本;

    ③把12套书分成1个2套和1个10套,2套有14×2=28本,10套有14×10=140本,一共有28+140=168本;

    ④把12套书分成3套和9套,3套有14×3=42本,9套有14×9=126本,一共有42+126=168本;

    ⑤把12套书分成4套和8套,4套有14×4=56本,8套有14×8=112本,一共有56+116=168本;

    ⑥把12套书分成5套和7套,5套有14×5=70本,7套有14×7=98本,一共有70+98=168本;

    4、这些作品在分一分,算一算的过程中都计算出了14×12=168(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大家的分法虽然不同,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都是把这些点子分成了几部分,然后再合起来)也就是先分再合。(板书:先分再合)

    师:为什么要分呢?

    生汇报

    师:分了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这是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板书:转化)

    5、通过在点子图上分一分、算一算我们知道14×12=168,如果没有点子图,你能根据右边的提示试着列竖式计算吗?(出示课件9)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出示课件10)

    请演板的同学给大家讲讲你是怎样算的?

    师重点强调、点拨:

    ①结合竖式,这里是14还是140,为什么?(出示课件11)14个10是140.

    ②140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表示几个十,所以末尾要和十位对齐。(出示课件12)

    (6)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4×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是分三步进行计算的,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28表示几个几?第一次相乘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140表示几个几? 第二次相乘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28和几加起来?

    我们在列竖式计算时也是把12分成10和2用,他们分别乘14,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其实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的算理是一样的都是先分再合,只不过书写形式不一样。

    (7)优化方法

    我们已经通过竖式计算出结果,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其实刚才的这些分法当中有一种分法,正好和竖式计算的过程完全一样,你找到了吗?把12套书分成2套和10 套。

    竖式中的28对应的是图中什么颜色圆点?是几套书的本数?140对应的是图中什么颜色圆点?是几套书的本数?

    (口算、竖式、点子图三者对照比较,找相对应的部分。)

    对照点子图我们理解了算理,结合竖式同桌两人再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4、揭示课题:这道题在计算中每次相乘的积满十进位了吗?也就是不需要进位,谁能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说出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板书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5)

    (1)结合点子图,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

    (2)能正确书写竖式,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对照目标谈谈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什么方法?(转化)今后我们再遇到新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自己来解决)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完成课本46页的做一做)指名板书讲解汇报计算过程

    2、啄木鸟治病。(课本47页第3题)

    3、解决问题我能行

    小结: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用这节课学到知识去解决数学王国里更多的新问题。

    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12套童话故事书,每套14本,一共有多少本?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12个14是多少?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4得到4个十,故4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

    【教学难点】:

    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

    (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

    (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素、晃、荒。

    2、指明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上下结构)

    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字要站稳,上下中心要相对。)

    4、提示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三个字。

    5、教师范写素和荒。

    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

    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出示课件)

    二、情境引入

    (1)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课外读物每本14元。

    a、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数学信息

    b、小红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2=28)(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c、由旧知识引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买12本,应该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14×12(板书:算式)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课题,板书)

    (2)探究算法

    1、借助点子图探究口算方法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再写出算式

    (2)互动交流: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汇报展示

    2、探究笔算方法

    (1)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让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参与指导)

    (2)学生汇报计算的思路重点讲解笔算的列竖式

    a、很多学生都只会算一半(24×2);

    b、十位上的1乘24得出的积,该怎么写?为什么?(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0乘个位上的4,表示10个4,就是40,把4写在十位上;10乘十位上的2,表示10个20,就是200,把2写在百位上)

    3、让学生从竖式中找寻口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再把两次的积相加。

    三、巩固训练

    (见练习纸)

    四、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汇编9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