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必备」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
  •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5

    「必备」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

    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当与时俱进,还需包含各个知识点。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必备」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某商店6月3日-10日销售四种矿泉水的统计表

    教师:我们怎样表示才能使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画条形统计图)

    学生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分析:从统计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利用复习题)教师:条形统计还可以用这样画。

    比较: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上一张数据标在纵轴上,矿泉水的品牌在横轴上,而下一张数据标在横轴上,矿泉水品牌标在纵轴上,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横向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把横向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师:我们在画纵轴和横轴时,都画上了一个箭号,表示纵轴和横轴都可向上和向右无限延长。

    根据这张条形统计图,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小结:大家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想采用纵向条形统计图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可根据大家的需要自由选择。

    三、巩固运用

    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然后教师讲评。

    (2)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科书第36至37页例1、例2及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2、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用尺各一把,一分硬币一枚,纸条若干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一、游记忆园(复习旧知识)

    幻灯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并逐一显示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和()两种长度单位?

    (2)一米=()厘米

    (3)13厘米-7厘米=()厘米

    (4)比划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

    (5)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上述问题如果学生答对了,奖给小红旗一面)

    复习阶段活动小结:(鼓励获奖同学,导入新课教学)

    教师导语:以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该用什么来作长度单位呢?请跟着老师走入求知园,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留一定的手写空间,留待后面在补上完整的课题)

    二、游求知园,认识毫米

    幻灯出示求知园认识毫米的有关问题(逐题显示)

    1、仔细观察尺子,看看1厘米中间还有什么?(有很多小格)

    (学生举手答,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2、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

    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数,数得快的同学奖速度奖牌一面。

    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1厘米=()毫米(引导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学生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奖思考奖牌一面)

    4、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跟着比,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5、量一量:量一根长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是()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毫米。

    6、说一说:回形针长()毫米、铁钉长()毫米。

    (答对5、6两题的同学,分别奖勤于动手奖一面和小星星一颗)

    活动小结:(照顾后进生,巩固毫米的认识)

    刚才,我们在求知园中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同学们在夺奖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下面我们把机会让给那些没有得奖的同学,请他们来回答几个问题(指名后进生回答)。

    1厘米=()毫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各组同学的得奖情况对比,表扬先进组,鼓励后进组)。

    三、继续游求知园,学习分米。

    导语:在求知园中,我们认识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也有我们没有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老师只知道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关于分米的其它知识,还要同学们在游完了求知园之后才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夺奖识分米(补充课题,使本节课的课题完整)。

    幻灯出示求知园中有关认识分米的问题(逐一显示):

    1、量一根10厘米长的纸条,然后把它剪下来,看谁剪得快?

    告诉学生:10厘米也叫1分米。

    2、填一填:1分米=()厘米。

    3、数一数:在米尺上10厘米为1段地数,看看整好可以分成几段?然后填空:1米=()分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1米的硬纸条。

    4、做一做:

    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剪一根3分米的纸条给大家看看。

    三、活动总结:(强调知识重点,表扬先进小组)

    这节课,我们通过游园夺奖活动,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色,下面我们进行评比。对获奖小组及获得奖品的同学进行鼓励。

    四、课堂作业:练习八第1、2题。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前些天在三年级上课,好像一直没找到感觉。虽然每天都听了同年级教师的课,却只能学来形式的东西,感觉整个思路还是在别人脑子里装着,自己生搬硬套依样儿画葫芦的老不像那么回事儿,一堂堂课下来,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讲了什么。那天有教研室的主任来听课,一堂《千米的认识》就让我给上得颠三倒四、支离破碎的,亏那主任还连连安慰我,不要紧的,慢慢就适应了^_^,他还鼓励我要多看一些优秀的业务期刊,还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主任的话让我愈发惭愧,是早该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的。

    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吨。为了让自己心里有点底,前一天晚上我就认真地看了教材,教材上先是出示一幅主题图,图上四个小动物想过桥,而桥限重1吨,问题就在这里产生了,这四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接下来提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通过分析,我觉得这堂课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是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二是知道1吨=1000千克,初步学会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三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探究体验的环节作了如下设计:首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可以用讲故事把图意说出来,看到漂亮的图画说故事,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所以这堂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后来站起来讲故事的孩子都能把图意说得很清楚,这时候我问孩子们,你在看图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我猜想一定有孩子不明白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果然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来了,其他孩子有的就叫起来说我知道!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来二去,限重1吨,学生就懂了。讲到吨,我顺势揭示了课题。接下来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旨在让学生了解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出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通过体验-推想一吨到底有多重。因为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无法让学生像克和千克那样进行体验,但是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吨重的概念,所以我采用了体验一桶水(20千克)的重量,推想一吨有多重。我先请了几个孩子上来抬起一桶水,那些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20千克已经是很重了,然后我让他们想想10桶水有多重?20桶呢?50桶?你还能抬得动吗?由此再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吨。通过这样的体验-推想,就让学生感受到了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一般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知道了1吨=1000千克,我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用学到的知识帮主题图中的四个小动物解决问题。学生很快说出这四个好朋友不能同时过桥,那他们怎样才能安全过桥呢?我又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商量,共同为小动物们设计过桥方案。这样做目的,是要培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种方案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出来的,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所以我对孩子们的方案都给予了适当的肯定。在初步建立了1吨重的观念后,我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强化了学生头脑中1吨重的观念。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58页、第59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巩固练习和综合运用。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是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联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种方法思考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书本第41-59页,看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看书后汇报,师生共建构知识结构图。

    师:真不错,在同学中的共同梳理下,使我们这个单元的知识又一次有序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课件显示知识树,加深印象。

    二、系统整理、梳理知识

    课件出示书第58页第一题。

    师:请认真观察表格,思考:

    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

    师:自己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3分钟)

    1、梳理口算方法

    师:请你借助表格来说一说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

    生:都有一个0.

    师小结:两个因数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的,都可以通过口算计算出它们的积。

    师:你能结合这两道题说明是怎样口算的吗?生结合题目说口算过程。(课件演示)

    师:你能总结下口算乘法的方法吗?

    生小结汇报。

    教师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课件呈现)

    2、梳理笔算方法

    师:请你借助表格来说一说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你能借助这一题来说明是怎样笔算的吗?

    (生结合题目讲解,教师课件演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谁能帮助大家回忆一下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生小结汇报。(课件)

    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将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3、判断并改错(课件出示)。

    师:这是冬冬同学做的两道题,同学们帮他检查,看看他做对了吗?错的请你在练习本上帮他改过来。

    生在练习本上做,找生说明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的判断。你能具体说说他错误的地方吗?(课件演示)

    师:笔算乘法要些注意什么?

    提醒注意:笔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4、梳理解决问题方法

    课件出示书本58页第2题。

    师:冬冬家有一个果园,种了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子25千克。请你帮冬冬算一算:今年冬冬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第一小题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连乘应用题)请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找2名生板演,呈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追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让生讲解解题思路)

    师:如果把800千克的橘子装箱运走,每箱8千克,5辆三轮车,平均每车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请独立完成。(找2名生板演,呈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追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让生讲解解题思路)第二小题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连除应用题)

    使:如果每千克橘子卖2元,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提问并解答。(师指名说一说)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面对问题,我们既可以从已知信息出发,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与其他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出什么?我们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所需要的信息题目中能直接找到吗?如果没有可以通过哪些信息求出来?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0×23=13×20=

    24×5=100×70=

    22×40=60×70=

    31×3=14×50=

    17×400=

    2、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ד。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三位数。()

    12×4的积与16×3的积相等。()

    两个数相乘,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没有0。()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出判断原因。

    3、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3个蛋糕装一袋,6袋蛋糕装一盒,36盒有多少个蛋糕?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36÷(6×3)B.36÷6÷3C.36×6×3

    将240本书分给2各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本书?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A.240÷2÷4B.240÷(2×4)C.2×4×240

    4、教材第59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发现,集体订正,总结规律。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对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大家在今天的学习中有这么多的收获啊!这些原本零散的知识好比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我们通过整理和复习把它们串成了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计算中牢记算理,更加细心,都能成为计算的高手!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辛苦了!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解答.

    (二)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初步渗透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方法解答.

    难点:第二种解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算出来.

    (1)每层有4个教室.

    (2)每个教室有6盏灯.

    (3)每箱可乐有12瓶.

    A.12个教室装几盏灯?

    B.4箱可乐共多少瓶?

    C.3层有多少个教室?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问.

    这三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比较数大小的现实意义。

    2、用数表达日常生活中相应的一些事件,联系实际恰当的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3、通过探索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数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搜集。

    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生活当中的物品的价格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出来。(老师可以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二、观察物品价格,进行数的比较。

    同学们这些物品的价格,有的贵有的便宜,你们能说一说,它们之中哪一件物品的价格最昂贵,哪些物品的价格比较便宜。教师板书:<或>,表示最后的结果。只要是学生对比较方法解释合理,就要肯定他们的想法。

    1、讲解2530和3680的大小比较。

    因为2530比3000小,3680比3000大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旧引新.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的菜要几小时运完?

    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求什么?(求这条路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工作总量?

    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1)出示例5: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学生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那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页的例1、例2,练习二十中的有关练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脱式计算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使学生主动探索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地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学例1

    师: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如果你拿了压岁钱,最想买什么?

    噢,你们买这么多东西,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强用压岁钱去买了什么?

    1、电脑出示情景一:小强拿了压岁钱,来到北京华联超市。他先到电器类柜台,买了一台复读机,标价120元。又来到文具类柜台想买橡皮泥,小强看到橡皮泥正在特价:买5桶100元。他想了想,走到售货员阿姨处说:我买3桶橡皮泥行吗?阿姨笑咪咪地说:行。于是小强拿了一台复读机和3桶橡皮泥来到收银台结帐。

    师:从刚才的录象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小强一共要付多少钱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0+10053

    2、板书:有加法、减法,又有乘法、除法,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4、出示卡片:3156015414+16450

    7245+121114207+8654

    5、出示做一做第一题。(比赛谁得了冠军?)

    二、情景导入,教学例2

    1、电脑出示情景二:小强来到收银台结帐,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复读机可以便宜20元。

    2、师:你从录象中,又可以想到些什么呢?

    师:复读机的价钱是一桶橡皮泥的价钱的几倍?

    学生讨论,引导列式:(120xx)(1005)

    交流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

    师板书:有两个括号的,可以同时把两个括号里面的先算出来。

    3、出示卡片:

    74+(9668)(1540360)6

    (26+19)(497)480(9616+6)

    4、出示做一做第二题(比赛谁得了冠军)

    三、巩固练习

    1、看看、说说、算算、议议

    在16342这个算式的不同位置加小括号(媒体出现)

    (163)42(1634)2

    163(42)(163)(42)

    2、数学医生:

    45+55520130+60902

    =100520=190902

    =20xx=1002

    =0=200

    3、在下面O里填上和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两边的计算结果相等。

    2+4+1=2O4O11262=12O6O2

    2+8+3=2O8O313+24=1O3O2O4

    四、小结:

    1、今天,你跟着老师学到了什么知识呀?(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2、师: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

    一审(看清题里是否有小括号,有哪些运算)

    二想:(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具准备

    演示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6×1112×1432×21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虚伪系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曲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主题图。

    (2)认真审视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XX一共有500人来电影院;

    XX电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XX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

    (4)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间交流、提问、回答结果。现在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6)探索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

    再次强调:

    第一: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这里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即20。)

    第二: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52,是表示52个十,即520。这里是把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

    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三种算法中,哪一种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决较复杂的乘法计算,一般情况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用竖式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

    1、打开课本,看书,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2、课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2页“练一练”的1-4题)

    第1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结果。

    第2题,用竖式计算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题,注意“第17届”中的“17”,预防学生拿来列式计算。

    第4题,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这一题的难点在于时间单位的统一,要让虚伪上理解:为什么要把1时转化为60分,才能进行列式计算。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率。

    五、作业设计

    1、小黑板。

    2、“五”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电影院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

    【「必备」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