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教案
  • >导航
  •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序数教案精选篇
  •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序数教案精选篇

    发表时间:2022-02-07

    【www.jk251.com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如何才能写好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序数教案精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序数》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JK251.com延伸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球体教案精选篇


    计思路:

    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即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兴趣-爱玩弄一些球类玩具。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游戏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玩游戏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认识球体,感知球体的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物体。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篮球、足球各1只,圆镜子一面,一圆硬币2-3枚,玻璃球23扣子2-3个 ,圆卡2-3张。

    学具:幼儿人手1份操作材料(塑料球1只、圆卡1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小孩小孩真爱玩》,在游戏中小朋友一定要仔细观察物品,找出它们的不同,好吗?

    二、与圆形比较观察,认识球体。(.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1、幼儿自由观察学具物品,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像圆形卡片一样的东西都是圆圆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样的东西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

    三、了解球体特征。

    1、继续以游戏形式请幼儿自由操作。(;现在就请你们都来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这些东西,看你能发现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上前试一试,玩一玩,指出哪些东西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3、教师小结:扁圆形的东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滚动;而球状的东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所以我们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物体叫做球体。

    4、师生共说儿歌,理解球体的特征。

    ;球体球体圆溜溜,那边看它都是圆,球体球体圆滚滚,哪边推它都能滚。

    四、巩固对球体特征的认识。

    1、分类:将扁圆形物体与球体物体分类。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知道球体属于立体图形。

    六、延伸活动

    观察幼儿用书的图例,找一找哪个不是球体,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是球体。

    活动反思:

    《指南》之科学领域中强调;在尊重儿童认知发展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教育,对孩子而言行动和经验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本次数学活动是通过孩子的操作,让孩子逐步理解扁圆形和球体的不同,从而认识球体;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分类、讲讲生活中的事物,扩展了孩子的思维;最后,通过寻找不同类使活动进入高潮。 在整个活动中,我尊重每位幼儿的人格,让孩子和我处于平等的地位,让他们尽可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尽管我的语言中不乏信息和技能的讲解传递,但最主要还是一些试探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引出幼儿自己的探索和表达,而不是制造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所以不管是传递、示范还是提问,其目的都在于为幼儿的主动探究和表达创造积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情绪。 每个活动总有不足之处,在孩子滚动小球时,有的滚到了地上,于是孩子们高兴地满地跑,现场一时比较骚乱,最后虽然安静下来但显然孩子们还不尽兴,所以我设想,如果能将这节课改成室外课,让孩子们玩各种球类物及扁圆的物体,如体育球类,轮胎,油桶,滚环及各种圆柱体物体,或类似球体的东西,孩子充分的感受之后,积累的经验会更加扎实有效,只不过这样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控制活动的应对能力和张力,值得尝试尝试。

    大班数学公开课看电影教案范例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幼儿园附近的嘉定电影院在重新整修后,经常有儿童电影新片呈现,我们孩子去电影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中,我发现孩子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对于为什么要买票,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级教师徐苗郎老师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班孩子对序数有了初步的经验,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

    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

    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

    重点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座位号,每张电影票代表一个座位。

    (二)找座位

    1、发电影票:看看自己的电影票上哪个表示第几排,哪个表示座位号。

    2、看看小剧场有几排座位?

    3、找找你的座位在哪一排?那一个?

    4、检票:验证幼儿的座位,解决幼儿出现的问题。

    (三)看电影

    1.今天看什么电影呢?《小动物上影院》

    2.谁去上影院?(小熊、小猫)

    3.教师提问:

    电影院门口有什么?(单号、双号)

    你们知道什么是单号?什么是双号吗?

    他们该进哪一扇门呢?

    他们该坐在哪个位置?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座位,而且知道了电影院里有单号和双号,搞清楚了单双号,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数学公开课5的加法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2。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 3 +2=5 5-2=3 5-3=2, 5的分合式. 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 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

    B、

    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

    生: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教师总结: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公开课分苹果教案范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大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测量教案模板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大班数学公开课比较轻重教案范例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物质准备: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幼儿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图片人手一套记录表幼儿人数一份、示范记录表二份

    活动过程:

    1.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

    (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

    (1)你们知道它们谁重?谁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那么老师和小朋友谁轻,谁重?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4.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5.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6.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石头、积塑、花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比较。

    活动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

    情境中体验:老师和幼儿抱一抱比较轻重,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小孩比大人轻,大人比小孩重。孩子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玩比轻重的游戏。

    活动中探索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多种方法:(1)先出示两个袋子, ;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矛盾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经验估计这样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准确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这时请孩子将带着提进来,这时孩子发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提一提,大袋子比小袋子轻,小袋子比大袋子重。

    (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这时单用眼睛看估计轻重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一个孩子左手拿苹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开始了关注开始了模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源动力来自模仿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苹果比较重,一部分说梨比较重,矛盾再一次出现。;小朋友,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答案昭然若揭。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准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具体比较轻重的方法。

    操作中提升:我为幼儿提供了三组操作材料,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第二组:花片和积木,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接下来比较和讨论这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最后延伸活动进行5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大班数学公开课玩玩填空题教案范例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公开课趣味统计与分类教案模板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2、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二)联 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

    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

    (三)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组的能力差异进行分配)。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几辆?

    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

    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

    (前三组让幼儿;统计分类再统计,从中明白总数比分出

    去的数多,几个分出去的数合起来等于总数)

    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几个?短头发几个?(检验幼儿如何解决;判断头发长与短的标准)

    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数的比较和一对一对应)

    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教案来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70多盏,幼儿要数准确不太容易,检验幼儿100以内的数数)

    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每层楼的高度不一样,让幼儿发现楼层高台阶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与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

    ③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3、幼儿执行任务,教师观察、了解个别组幼儿实践情况。

    4、幼儿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任务。

    5、集中交流(每组选派一名幼儿汇报与交流):

    ①你们统计什么?统计结果如何?

    ②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③你们碰到过什么困难吗?有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四)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围环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数,数数看,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第四个目标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实施后,效果非常好,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地达成,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序数教案精选篇】相关推荐
    大班美术石头画的故事教案模板

    解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2.能利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3.体验创作的乐趣。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活动重难点:1、重点: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2、难点:利用石头的...

    小班游戏图形宝宝采铺路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1.能够让幼儿更清楚的认识一些图形。2.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意识。3.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