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用GSP进行“波动”教学【荐】
  • 用GSP进行“波动”教学【荐】

    发表时间:2022-02-05

    【www.jk251.com - 用球茎进行繁殖的花卉】

    无论何时,撰写教案都是我们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工作的依据,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高中教案该怎么写?《用GSP进行“波动”教学【荐】》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安徽省滁州师范专科学校赵世武

    【教学内容简析】

    一、需求分析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指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水平与他现在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波的形成条件及过程、波的种类、振动和波的关系;理解波的传播规律和波的图象。学生的实际是只学过振动和振动的图象,会使用《几何画板》软件。此差距很明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创设情景、提供脚手架来降低知识的梯度,真正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

    二、内容分析

    波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运动形式。本节内容包括:波的形成条件及过程;波的种类;振动和波的关系;波的传播规律和波的图象等。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利用演示实验、gsp课件等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脚手架;学生主动探索、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有效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又使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

    教师使用电脑和实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

    【--】

    一、复习振动知识

    教师用电脑演示振动课件(界面图1所示),提问:什么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中回复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二、做好演示实验形成学习动机

    【演示1】取一段中间拴有红绳的橡胶管,把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握在手中,并把它松松地放在较长的桌面上,手握住管子令其一端上下振动。

    【演示2】用弹簧纵波演示器,演示纵波的形成和传播。使金属小球在钢片弹力作用下,沿螺旋弹簧方向左右振动。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

    (1)波是怎样形成的?

    (2)波有几种?

    (3)波和振动一样吗?

    三、引导学生猜测分析讨论

    学生各自带着问题去观察,得出各自对结论的猜测,然后互相讨论得出公认的结论:

    (1)波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波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纵波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横波之分。

    四、学生利用gsp课件进一步探索

    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gsp课件,由学生自己来操作,并向学生提出要求:振动和探波有何关系?波的传播规律是什么?波的图象和振动的图象一样吗?学生通过对课件的操作、索得出各自的结论,并进行互相讨论得出公认的结论。

    (1)波的特征

    ①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点的运动特征是先振动的质点依次带动后振动的质点运动,振动质点相位依次落后。(由图2,3得出)

    ②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各质点的运动总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迁移,所传播的是质点振动的形式和能量。从波形图上看,波的形状保持不变,只是波形整体的匀速平移。(由图2,3得出)

    ③波源振动的周期性,导致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周期性,即当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为t的整数倍或传播距离为波长λ的整数倍时,波形和原来重复。则,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间t可以写成,传播距离,(n=1,2,3……)。(由图2界面课件可得出)

    (2)波和振动的关系

    质点每振动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质点振动的振幅与波幅相同。

    振动图象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波动图象表示不同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置。

    可见,gsp具有强大的函数计算功能、图形显示功能和动画功能,能方便地以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生动地反映物理图景。它既可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又可作为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是教师和学生的帮手。

    JK251.com延伸阅读

    一个文官的死教学设计【荐】


    《一个文官的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特点;

    3、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4、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感情变化;

    5、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6、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2、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3、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师生共同总结。

    四、课时安排:

    1个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本文讲述了“一个喷嚏导致一个人死亡的故事”。(要强调“担心致死”这一强烈的反差,以此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控制在2分钟以内)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5分钟)学生间交流阅读体会。(2分钟)

    [三]指导阅读:

    [1]阅读要求:细读;

    [2]阅读目标:筛选文中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句;(提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3]阅读方法:在读书过程中圈、点、画。

    (5分钟)

    [四]学生展示筛选结果,共同总结人物形象。(5分钟)

    [五]速读课文,

    [1]总结故事情节(提示:小说的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学生展示: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文官看戏

    一个喷嚏

    反复道歉

    文官之死

    文官之死

    (5分钟)

    [六]“反复道歉”是小说的主体,分析“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1]强调,突出文官的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2]反复中有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支撑文章的结构,成为文章的主体。

    (5分钟)

    [七]分角色朗读,体悟在“反复道歉”过程中人物感情的变化。

    [1]筛选出对话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可分组对比)

    [3]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

    将军

    客气

    无奈

    气愤

    暴怒

    文官

    隐隐不安

    心慌意乱

    惶惶不可终日

    精神崩溃

    (7分钟)

    [八]分析典型人物(切尔维亚科夫)的典型性格(忧惧)形成的原因。(由果索因)

    死亡←忧惧←人生经历←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沙皇统治

    (5分钟)

    [九]总结:

    [1]本篇小说的特点;

    [2]契诃夫小说的普遍特点,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3]契诃夫的代表作,推荐与本文风格相似的作品给学生扩展阅读。

    (3分钟)

    列宁主义的诞生教学简案【荐】


    列宁主义的诞生

    【本节重点知识】

    1、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阶级条件、思想条件、组织条件、主观条件);2、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时间、标志及其两个派别;3、列宁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及其评价。

    【知识结构图解】

    一、历史条件

    1、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人数大增,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阶级基础)。

    2、19世纪80年代,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俄国出现了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组织基础)。

    3、20世纪初,列宁做了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主观条件)

    二、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1、时间:19xx年

    2、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3、内容:①在列宁的坚持下,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②在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一派占多数,反对列宁的一派占少数。

    4、结果: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个对立的派别。

    三、列宁主义的诞生

    1、时间:19xx年

    2、标志:布尔什维主义的诞生——即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

    3、评价: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连乘【荐】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看哪位同学学得快,掌握得好。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问题,再计算。

    (1)12×5×60(2)30×7+85(3)250×4-200

    教师提问: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订正:(1)3600(2)295(3)800

    教师说明:小数的这些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作准备。

    (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1.初步尝试。

    出示例6: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学生默读题目后,指名让学生说出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独立尝试把这道题做完,教师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订正答案后,教师提问:

    (1)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是什么式题?

    (2)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你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进行类推。

    计算下列各题。

    (1)72×0.81+10.4(2)7.06×2.4-5.7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在订正答案时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订正:(1)68.72(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2)11.244(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板书: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意图:本环节利用迁移,让学生将整数的运算顺序类推到小数,尝试完成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复习。

    教师提问: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曾学习过几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贴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问学生: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2.观察讨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然后教师用○将左右两组算式相连。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一样?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将得出如下结论:

    ①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②第一组是把两个相乘的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与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一样。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等,与乘法结合律一样。第三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求和,结果不变,与乘法分配律一样。

    ③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我们分别比较这三组算式左右两侧的式子,哪一个式子在计算中更为简便?(第一组写成竖式,右边的比较简便,第二组不明显,第三组左式比右式简便。)

    3.教师小结:通过观察讨论,我们发现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并且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更简便。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意图: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等关系,并且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同样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填在书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计算下面各题。

    (1)19.4×6.1×2.3(2)3.25×4.76-7.8

    (3)18.1×0.92+3.93(4)5.67×0.21-0.62

    (5)7.2×0.18×28.5(6)0.043×0.24+0.875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3.判断对错。

    (1)50.4×1.95-1.9(2)3.76×0.25+25.8

    =50.4×0.05=0.9776+25.8

    =25.2=26.7776

    全体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出错误原因。

    4.应用题。

    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计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订正:

    2.(1)272.182(2)7.67(3)20.582

    (4)0.5707(5)36.936(6)0.88532

    3.(1)运算顺序错误。改正:(2)计算错误。改正:

    50.4×1.95-1.93.76×0.25+25.8

    =98.28-1.9=0.94+25.8

    =96.38=26.74

    4.1.30×6×285=2223(元)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分别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与小数连乘、乘加、乘减这两部分知识进行巩固。其中第二题的六道计算题,各题目计算结果小数部分位数较多,除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用GSP进行“波动”教学【荐】】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