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导学案 教案精选篇
发表时间:2022-01-29学案教案一、汉字文化五千年,我学我会我流传(读、标、圈、注、组、查)1、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给每个字组两个词。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词:生态平衡、不折不扣、异想天开、轻而易举(批注在书上)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扫__()__()二、把握文章有整体,概括准确读流利(认真填写,课堂交流)这篇课文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1、用||把《打扫森林》分成两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的主要内容。(批注在书上)2、在第一题的基础上,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批注在书上)3、认真读《人类的老师》,想想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短文的哪一段概括了主要内容?(批注在书上)三、边学边思贵有疑,品词品句悟含义。1、想一想,为什么这篇课文既有课题又有小标题?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有难度的题目,看谁能想出来)2、认真读《打扫森林》,联系课文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批注在书上)3、读《人类的老师》,说说课文中讲了哪两种动物是人类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批注在书上)4、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大自然中说说还有哪些是人类的老师(批注在书上)5、读了这两篇短文,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批注在书上)四、学海无涯天地宽,多读多闻要拓展读《百合花开》27、28课五、读罢掩卷心有感,口说笔记写新篇。说说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特性受到的启示或产生的创意。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教学过程:1、自学反馈2、交流质疑3、分组展示4、课后检测课后反思:
jk251.coM小编推荐
的乘法口诀导学案 教案精选篇
尚美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五段”教学导学案
年级
二年级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1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上的例3,完成课堂活动和练习二中3—7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
2.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用口诀正确口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情境导入一、复习2的乘法口诀。
1.齐背2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生背2的乘法口诀,和老师共同对口令。目标展示1.编1的乘法口诀。2.用1、2的乘法口诀正确口算。引导自学1.摆小棒,边摆边写乘法算式,写口诀。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3.口诀的前半句表示什么,后半句表示什么?4.观察1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学例3。探究交流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精讲释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讲解口诀里的每一个数的意思,以及整句口诀的意思。学生汇报发现时,老师按顺序观察,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的规律,便于学生记忆。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讲解。检测练习1.对口令(1、2的口诀)。2.把口诀填完整。一()得八二五()一九()一六()二六()一三()3.算得数,并说出所用的口诀。1×25×18×16×12×94.指导完成练习一第3—7题。尚美评价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教学板书
设计
1的乘法口诀例3:1×1=1一一得一1×2=2一二得二………1×9=9一九得九教学反思变化的量导学案 教案精选篇
课题变化的量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六年级
教师
学
习
内
容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p24学生提供
学
习
目
标1、完成学案并提出自己的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并尝试举例说明。3、在具体的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重
点
难
点重点:体会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
习
过
程
学案
导案
独
立
尝
试1、问题1导入:p24第一题完成书上问题思考:小明从()到(),体重增长的最快?你是怎样知道的?2、问题2导入:p24第二题完成书上问题3、问题3导入:p24第三题完成书上问题
布置课前预习
学
习
过
程
学案
导案
点
拨
自
学1.笑笑有一本小说,在看书之前,她做了一个计划:看的天数1234…看的页数306090120…(1)看笑笑所列的表格中,()和()是有关联的量,看的页数的多少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看的天数与看的页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都是()。2.强强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表所示质量/千克54320.5应付的钱数/元108641(1)表中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是如何变化的(2)用x表示购买苹果的质量,用y表示应付的钱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出购买苹果的质量x和应付的钱数y之间的关系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交
流
解
惑判断:妈妈8月1日花了10元钱买菜,随着时间的变化,8月2日妈妈也一定会花钱()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
合
作
考
试一、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把表填写完整时间(时)12345路程(千米)60120xx0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二科学研究表明,男孩可能的最高身高与其父母的身高有如下关系:父母身高的和乘以1.08,再除以2,就是男孩可能的最高身高。如果用a,b分别表示父母的身高,用h表示男孩可能的最高身高,你能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新课标第一网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
自
我
总
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大自然的语言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春的语言桃树上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竹笋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像胖娃娃似的;小树发芽了;燕子从南方飞来;布谷鸟,谷谷叫
夏的语言池塘里开满了白色和粉红色的桃花;知了叫得欢;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叫;桂花到处香
秋的语言天空中的大雁、燕子向南方飞去;田野里,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棉花朵朵白,高粱涨红了脸;柿子红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冬的语言河水结冰;雪花飘飘;人们穿上了棉衣,戴上了帽子,围上了围巾;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腊梅花开了;天昏沉沉的,是下雪预兆
晴天的语言晚上星星多,月亮高挂;燕子飞得高;鱼儿游得欢
雨天的语言蛛蛛收网;蚂蚁往高处搬家;鱼儿跳出水面;乌龟背上出汗;燕子飞得低;地面潮湿;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含羞草′含羞′(除人为触碰)
地震的语言鸡飞狗跳;老鼠跑出洞;青蛙、蛇躺在马路上;井水变色变味、泛油泛泡;竹子开花;柳树梢枯死;蒲公英在初冬季节就提前开了花南山实验学校南头部二(1)班汪婷儿指导教师余虹
采松果导学案 教案精选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班级一(3)班姓名
课题:采松果(教材22~23页)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上课时间: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活动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1)观察主题图,自编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解答;(2)思考25+4=?的算法。(3)如果用小棒如何计算?结果是()?(4)如果用计数器如何计算?结果是()?(5)那么思考4+25=?(6)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活动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法计算?(2)用小棒如何计算?(3)用计数器如何计算?(4)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活动三:综合(1)我会算25-2=48-7=76-5=45+4=60+9=36-5=67-4=26-4=58-4=69-8=35+3=54+4=62+7=87-6=34+5=(2)说出算法,结果如何?活动四:(1)先计算39=30+()62=65-()90+()=9972+()=7843+()=4862+3=()(2)讲算法活动五:自编数学问题1~2道,尝试自己列式解答,并思考计算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的交换律。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一、预习、质疑,看书数豆子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五,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二、交流展示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五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1.2.3.4.完善导学案2分钟。教学反思
将心比心导学案 教案精选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学习难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时数: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完成以下题目。
1.我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出。
沉重(chénchéng)涌到(tōngyōng)
输液(sūshū)尊重(zūnzhūn)
2、我能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扎针不禁
二、初读课文,找出我所经历的两件事。(同桌相互口述)
三、再读课文,移情体会。分组合作学习。
1、要是你是文中的那位阿姨,你会怎么做?(第4大组完成)
2、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第3大组完成)
3、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责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第2大组完成)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你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是怎么理解的?(第1大组完成)
四、全班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用文中的话进行归纳)
六、拓展延伸。
1、说一说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或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将心比心的事。
2、积累有关将心比心的名言。
a.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b.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c.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d.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e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奶奶将心比心
妈妈护士将心比心
人人将心比心
第二课时
达标检测
1抄写词语:
道谢温暖沉重扎针抱怨鼓励患者
宽容尊重增加眼神将心比心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和()。
角形内角导学案 教案精选
三角形内角和(动手实践课)
学习目标:通过用量角器量一量,动手折一折,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培养学生实践探索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操作时出现误差,影响正确结论得出。
操作流程:
1、算一算拿出一副三角板,先相互说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把每个三角板中三个角加起来,发现什么?这个结论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三角形?怎么验证?有那些办法?
2、验一验我们学过的三角形按角来分可分为几类?你能借助量角器来算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吗?它们都接近多少度?为什么和上面结论有误差。
3、拼一拼第28页第1题,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课前准备的),用红笔标出三个角,把这三个角撕下来,拼一拼,看是多少度?
4、折一折第28页第2题。
5、想一想第28页第3题,第29页第1、2、3题。
6、议一议第29页实践活动,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度?五边形?六边形
7、课堂检测
一、填空。
1、在一个三角形中,∠1=38°,∠2=48°,那么∠3=()。
2、在一个三角形中,∠1=38°,∠2=108°,那么∠3=(),是()三角形。
3、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86°,是另一个角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个()三角形。
4、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是30°,如果是锐角三角形,顶角是(),底角是();如果是钝角三角形,顶角是(),底角是()。
二、判断对错。
1、无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2、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
3、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小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4、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有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5、有一个内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设计意图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出。不要以为只有科学课要动手实践,数学课中同样要动手实践,学生自己实践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比老师讲10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