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选版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选版

    发表时间:2022-01-26

    【www.jk251.com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高中教师在上课之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高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选版》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课题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执笔人

    编写日期

    执行人

    执行日期

    三维

    教学

    目标

    1.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2.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重点

    难点

    重点: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难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法教具

    启发法、讲练结合法相结合辅之以探究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三:知识梳理

    1.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1)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①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②如何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①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②文化产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和谐文化的重要地位: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2)如何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4)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四:典例分析

    例1:送书下乡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为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问题而实施的文化工程,由中央财政拨款统一购置图书,配送到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乡镇。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施送书下乡工程的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对自己各种能力的培养。解答第(1)问,只需对材料进行理论概括即可。解答第(2)问,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围绕“意义”来谈,同时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答案】(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2)①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有助于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③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改造人的精神面貌、振奋人的精神具有重大影响。实施送书下乡工程,能够使广大农民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教学后记

    jk251.cOm扩展阅读

    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并认识其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农业

    实施余粮收集制

    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核心内容)

    工业

    全部工业企业国有化

    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国家实物配给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考点四】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成为“斯大林模式”,这是一种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家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并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强制实施。

    【考点六】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结果: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有关苏联解体的问题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a、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荐】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及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物质严重匮乏,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措施

    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影响①积极: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使苏维埃站稳了脚跟。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解决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新”: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启示: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

    (1)历史功绩:国家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弊端:①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

    ②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4、经验教训: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选版】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