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7篇)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7篇)

    发表时间:2022-12-07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范文大全栏目推荐你阅读“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等专题内容。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教师在上课之前必现会准备好上课教案,教案可以为实际课堂做准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例5、课堂活动1、2题及第102页练习十四2~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口算。

    324 637 549

    (2)把7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朵?还剩几朵?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上面的3道题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像第2题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示例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有哪些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竖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还余8个没分;第二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8,还余2个没分。

    议一议:哪一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汇报:第一个竖式,余数是8,比除数6大,还可以再分,把8平均分成6份,每份还能再分1个;第二个竖式,余数是2,比除数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个了。所以第二个竖式得到的商是正确的。

    教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余数能不能再分的?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

    小结: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自主练习

    做试一试的题,指名板演,全班评价。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大能填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初步体验试商过程。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先观察竖式,引导学生比较题目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找出错误原因,再改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十四第3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②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练习十四第4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②找做题速度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验。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2

    详细介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重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掂数学教科书和语文教科书,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给学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接下去教材分别说明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做单位,并通过着重给学生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着重给学生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为了使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通过让学生用手掂一掂、称一称等实际活动,使学生感受到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形成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法建议

    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虽然在生活中他们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在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安排了以下三个层次:

    1.在复习准备过程,通过让学生判断语文书和数学书谁重谁轻,学生用手掂出语文书重数学书轻,老师进一步追问:语文书有多重,数学书有多重,语文书比数学书重多少等问题,学生答不出,引出重量单位,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在学习新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和2袋精盐,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为了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可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克、10克、100克、1000克大米,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

    教科书中没有说明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时可以给予适当的说明.除天平之外,教师还应介绍其他的称量工具,如台秤、电子秤等,并简单说明它们的用法.

    3.在巩固反馈过程中,重视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区分克与千克.

    本节课建议采用分组授课,这样便于准备学具,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可以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

    课题一: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

    天平(自制天平)、两个苹果、一个梨(两个苹果一样重,梨比苹果重些.)一个2分币、一些黄豆、15个图钉.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苹果,一个梨和一个2分币.

    教学过程

    1.新课

    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梨(或播放视频"谁重谁轻"下载),掂一掂.再提问:哪个重一些?(学生意见不一.)

    教师:究竟哪个重些,哪个轻些,光靠手掂很难说准确,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裁判来帮忙(出示天平),这位公平的裁判就叫做天平.

    (出示天平图或播放视频"天平的结构"下载)边指点边讲解:天平像一位机器人,它长着一对长长的手臂,两只大手托着两只盘子,可以上下摆动,头上长着一根指针.当两边盘子里物品一样重时,指针指向中间的刻度线;如果左边物品的重量比右边重,指针就向左偏;如果右边物品的重量比较重,指针就向右偏.

    教师演示(或播放视频"天平的使用"下载):先拿出两个苹果,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个盘里,让学生观察天平指针的情况,并指出:当指针在标尺中间时,天平两端平衡,表示两个苹果重量相等.

    教师指出:天平还可以用来称东西的重量.拿出一个2分币,提问:

    这个2分币有多重?说明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的大小一般用克做单位.

    板书:克.

    1克有多重?

    向学生介绍1克的砝码.并说明用天平称东西重量时需要用砝码.一般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东西,右边盘内放置砝码.

    教师将一个2分币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边盘内,让学生观察天平上指针的情况(或播放视频"称硬币"下载).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指针指在标尺中间,天平平衡,表示这个2分币与1克砝码同样重.

    那么这个2分币重多少克?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2分币,用手掂一掂.

    现在我们来称出1克黄豆.

    教师从天平左边的盘子里取出2分币放入黄豆,直至天平上的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天平平衡.

    提问:这些黄豆重多少?

    请一位学生来数一数1克黄豆有多少粒.

    接着把1克黄豆让学生分组顺次传递,用手掂一掂.

    教师拿出15个图钉:这里有15个图钉,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有多重.

    教师在天平左边的盘子里放入图钉,在右边的盘子里放砝码,从1克、2克、5克放到10克,使天平平衡.

    15个图钉有多重?

    接着把10克图钉让学生分组顺次传递,用手掂一掂.

    教师按照称图钉的方法,称1支粉笔、1本数学教科书、1瓶墨水、1把小刀,也可称其他物品如乒乓球、铅笔等.有些物品称完之后,仍让学生掂一掂,如数学教科书.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了解了用天平称东西的方法,还亲自掂了掂1克东西的实际重量.

    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第2、3题(学生做第3题时,要提示学生:式题中有单位名称的,得数也应写单位名称).

    2.一支铅笔重7克,8支这样的铅笔重多少克?

    3.37克45克36克6

    60克-28克8克4

    课后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向家长或售货员了解题中物品的重量后把得数填在练习中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知欲,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会用这些词语表达生活的事件。

    活动准备:

    课件、球、盒子、硬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点击课件)请看屏幕:迪尼斯乐园举行比赛,米奇和唐老鸭都决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张门票,让谁去呢?最后它们决定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做决定。(板书:抛硬币)

    师:你们认为谁会去呢?

    生1:米奇。

    生2:唐老鸭。

    师:到底是谁去呀,意见不统一,正好老师这里有一个1元硬币,我们先来认一认硬币的正反面。谁能识别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师:印有1元字样的这一面是正面,有花的这一面是反面。现在老师想来抛下这枚硬币,正面就由米奇去,反面就由唐老鸭去。怎么样?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忙,谁来?

    师:你的任务是老师抛完后要大声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吗?准备好了吗?(师抛硬币遮住,问学生)

    师:同学们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师:大声告诉大家,哪面朝上?

    生:正面。

    师:正面朝上,这下米奇可高兴了,因为它可以去观看比赛。(猜对的学生很高兴)

    师:如果再抛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吗?

    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

    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鸭去。

    师:你确定吗?你也上来抛一抛。(再指名生抛硬币)

    生:反面朝上。(猜对的学生欢呼)

    师:反面朝上,唐老鸭高兴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抛硬币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生1: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生2:米奇和唐老鸭都有可能去观看比赛。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呀!你们想来试试抛硬币吗?(想)

    师:请听游戏规则:(略)

    师:(拍手示意学生坐好)同学们刚才通过玩抛硬币的游戏,你们看到硬币落下后是什么情况?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游戏我们发现硬币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说正面或反面,这两种可能都有。(板书:可能也可能)。

    组织课堂:请组长收好硬币,放回抽屉。

    (设计意图:由抛硬币游戏开始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次体会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尝试用“可能”、“也可能”等词汇进行数学表达,在知识、情感上为后面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究。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个摸球游戏,好吗?师生摸球。

    师:(出示盒子)看,这是什么?

    师:(指盒上标签)对,里面有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玩?

    (生踊跃举手,一位学生上台)

    师:咱们两人这样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台下同学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地看。师动作夸张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样子,摸出一个球捏在手上)

    生:。(白色)

    (师展开手掌正好是。台下同学鼓起掌来,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过程同上,猜中的学生鼓掌,没猜中的有点失望)

    师:你们也想这样摸一摸、猜一猜吗?(想)

    2、学生小组合作摸球。(体验不可能)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小袋子,每个袋子里装的都是3个白球和3个黄球。摸球之前,请听好游戏规则:

    1、小组其他成员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2、每人每次只摸一个球,摸球时眼睛不能看,也别让猜的同学看见,每人连续摸两次。

    3、把摸到的球给大家看,不能争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地上,要有团结协作、互相谦让的精神。

    4、组长负责把每个同学摸球的情况打钩记录下来。

    5、把球放回袋子里,等组长记录好,换个同学再摸。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对了吗?为什么?

    (1)请组长拿出袋子和表格

    (2)师指导摸球填表格

    3、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摸了这么多次球,也猜了这么多次,我请小组长来告诉老师,你们小组摸球的情况如何?

    (1)各小组汇报情况

    (2)老师幻灯出示汇总表,根据组长汇报情况填表

    师:同学们你们每次都猜对了吗?(生:没有)

    师:怎么这么多同学没有全猜对呢?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师:淘气和笑笑也做了摸球游戏请看(点击课件)笑笑可能从盒子里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小组内摸球猜球活动,意在使学生体验从袋中摸一个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这种不确定性现象。学生摸得积极,猜得高兴,较好地体会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4、体验不可能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小问题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黑球吗?(不可能)齐读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红球吗?(不可能)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黄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吗?(不可能)

    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因为袋子里只有黄球和白球,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中摸到除黄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小结

    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黄球)(体验一定)

    师:老师最近学了一样新本领,无论谁从这个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颜色。大家信吗?不信,我们试试。这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6个球。这回我们换一个玩法,我请每个大组里最乖的小朋友来摸球,老师来猜。谁愿意和老师玩?(多次猜黄球)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满。)

    师:怎么了,你们想说什么?(里面都是黄球)

    师:很多同学都说对了,老师的确知道里面装的都是黄球。所以,摸出一个一定是黄球。

    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白球呢?(摸出一个,一定是白球)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红球呢?(一定是红球)

    (板书:一定)

    师小结:刚才通过抛硬币和摸球的游戏,我们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一定发生。

    (设计意图:本小节让学生在动脑思考中体验到事件的确定性,在师生的趣味互动中既学新知又交流感情,调节课堂气氛)

    三、促成体悟,拓展延伸。

    1、数学书第93页:连一连。

    小朋友们喜欢这样的摸球游戏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机灵狗和笑笑也来参加了。你们看!数学书第93页的连一连。读题,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本93页

    (1)先读题目要求和内容,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师:现在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不通过实验也能判断正确吗?淘气的盒子中摸出的是什么呢?

    生:10个黄球,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

    师:那会摸到黑球吗?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师:机灵狗的盒子呢?

    生:10个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黄球。

    师:那会是什么球?

    生:一定是白球。师: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来的球会是什么?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

    师:也可能是什么球?

    生:也可能是白球。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2.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

    师:接下来,我们来课间休息,再玩个游戏,全体同学请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好吗?我们玩的游戏是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准备好了没?有没有信心?(有)

    (1)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2)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不可能是男同学。

    (3)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可能是女同学,也可能是男同学。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请给自己一些掌声鼓励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及时对新课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使学生形成表象。并设计活动应用反馈,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知识理解,形成一种教学互动)

    四、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聪明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在发生。现在,老师又要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你觉得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请看屏幕,这里的题目你会吗?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说,老师注意评价。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大家开心吗?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习生活数学,要求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通过练习对事情发生的情况进行牢固地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描述,能进一步掌握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事件的可能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定位的。结合学生熟悉的划船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进一法或舍余法确定问题的结果,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设疑自探

    (一)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

    (二)复习导入

    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页第3题。

    2.汇报交流,以旧引新。(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5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审题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2.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

    (1)画图表示

    (2)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3)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1)讨论辨析,明确进一法。

    ①有些同学认为租5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

    ②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2.乘法验证:5条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条船。

    三、质疑再探

    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调皮了,有时候需要加1,有时候需要舍掉,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余数的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静心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为余数的好朋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运用拓展

    (一)基本练习(第6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审题,理解题意。

    2.思考,独立解答。

    3.质疑:结果为什么要加1?

    (二)变式练习( 教材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 )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1)弄清题意。

    (2)独立解答。

    (3)讨论交流,理解舍余法.

    思考:余下的1元,还够再买一个面包吗?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三)综合练习(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思考解答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综合考虑3种花的情况,以束数最少的花为标准确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喜欢)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准备给小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动画片大餐,那么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呢?他们请老师帮忙调查一下。昨天老师对二(2)班的小朋友进行了调查。老师根据调查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

    (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情况统计图)

    二、活动探究,认读统计表

    (一)认读纵向统计图表

    1、先独立思考:请你仔细观察统计图,从统计图面,你知道了什么?想好的举手

    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么请你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多。

    3、反馈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欢看《西游记》的人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看边上有24就是个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这部分涂得)(实际上这种统计图我们可根据各种直条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最少。我们来数一数各涂了几格)

    师:这边上有哪些数?这些数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欢看的人数《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从统计图里你还知道什么?

    生2:喜欢《海绵宝宝》的小朋友有8人————————

    师:(我们来数一数)谁还有补充吗?

    生3: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的?

    生3:它们都是8人,

    师:我们还可以从它们的高度上看出它们是一样高的。你还会去比较 想法跟别人不一样,谁还能像他这样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4:喜欢———————比——多或少几人,一共有几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4、预测: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你认为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在六一儿童节会播放什么动画片当作节日礼物送给大家呢?为什么?

    过度:电视台的叔叔阿姨的想法也跟我们小朋友一样,会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为我们送上节日礼物,大家高兴吗?

    (二)认读横向统计图

    过渡:六一儿童节我们不仅能收到电视台叔叔阿姨的礼物,我们学校也要为大家庆祝节日,学校准备举行一些体育活动,由于学校学生有1000多个受场地限制,学校要求每个班只选一个体育项目,请你从下面四个体育项目中选一个喜欢的,想好举手

    1、生成统计表

    指名不同学生回答,意见产生分歧

    师:要决定到底举行什么活动怎么办?

    生:数一数,统计

    生成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师:根据这个统计表我们能不能制成统计图呢?怎么制作?

    生:在踢毽子那里画6格

    师:怎么画?为了能让大家一眼看出6格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一般把数字写在下面

    师:再怎么画?为了区别不同的项目,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

    3、读统计图:

    师:在这个统计图中,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

    4、预测:根据这副统计图,你认为我们班组织哪项活动小朋友们的欢迎?为什么?(那么我们班就决定组织跳绳活动)

    5、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用直条表示人数,一格都表示一个人,都用不同的颜色

    不同点:横、竖不同,说一说横竖都表示什么。

    (三)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过渡: 有那么多的人要为我们庆祝节日,我们要精神饱满的玩一天,要有精神就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刚才我们都计算出了自已每天的睡眠时间我们把它做成一个统计表和统计图好吗?

    1、做统计表:要统计一组同学的睡眠时间有什么方法?谁来说一说

    (小组完成统计表、集体检查)

    2、画统计图:请根据统计表中的结果画好统计图,比一比谁画得对又漂亮

    3、评价统计图

    4、全班汇总

    5、读统计图

    6、小秘密:10岁小朋友一般应保证每天10时的睡眠,知道这个小秘密和我们班小朋友睡眠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只有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时间,我们才有健康的身体去学习、生活,希望小朋友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三、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统计图表,你们见到过哪些的统计图表呢?

    师:同学们见识可真广,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统计图表。

    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有折线形的、条形的、圆形的、地图形的。

    统计图的花样可多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统计图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发现些什么,好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如果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

    2、出示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三、展研结合,师生互动

    1、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信息,提问选择信息,思考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2、小兔安家的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好,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小白兔的家里去看看(电脑出示小兔安家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中有什么?

    生1:图中有大树、房子、许多小兔。

    生2:图中有12只小兔,他们正在快乐地做游戏。

    生3:一共有四间房子。

    通过创设小白兔安家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地在情景中获取数学信息。

    问题探究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小白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里去休息,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整理(重点解决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小结: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下面请同学们接着想办法,你喜欢解决哪些问题就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生1:有4间房子,每间住几中小兔子?

    生2:如果12只小兔要住3间房子,每间住几只小兔?

    生3:如果12只小兔要住2间房子,每间住几只小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体验感悟

    好,下面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 样列式的?

    隨着各组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如下: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下面我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争着进行回答。

    各小组讨论汇报:

    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间房子住的兔子少多,用的房子少。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一是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二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在小白兔只数不变的前提下,每间房子住兔子只数与房子的间数中相对的。

    实践应用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填 一填 ”请根据我们刚才说把这们表填 完整。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明确,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兔子,3间可以住15只小兔,而现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1、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练一练第1题,同学们独立做在书 上,做完后组长负责检查下,全部做对的由小组长奖励一朵小红花。

    教师巡回指导。

    2、我们看第2题,请同学们把第2题做在书上,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好,下面谁愿意把你填 的结果读给大家听?

    3、电脑出示第85页第3题:

    二(1)班有36人参加体操比赛,请你们帮他们设计一下,怎样排队,请画出相应的图,并列出算式,看哪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一组一问一答。

    学生集体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完成在书上。

    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并把图画下来,列出算式。

    一题多变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对除法意义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画一画,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反馈,及时对讨论好的小组发放小红旗,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小结。

    4、请同学们打开书上85页,看第四题,谁得第一。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5、电脑出示第85页的第5题,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请同学们完成在书上,然后教师订正。

    教师小结。

    学生说图意

    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7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