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推荐]圆的认识教案1500字
  • [推荐]圆的认识教案1500字

    发表时间:2022-12-07

    认识教案。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不嗯呢该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写教案时需要注意哪些格式要求呢?你也许需要"圆的认识教案"这样的内容,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圆的认识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能够区分时针和分针。

    2、会正确认、读、写整时。

    3、学生达到了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首先出示幻灯片让大家猜谜,(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当同学们猜出闹钟时,再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吧。这样设计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接下来全班交流,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因此可采用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让学生看着画面数,从而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同学们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起床图)学生回答。接着问:同学们会认下图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3个钟表图)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3、动手操作,拨钟面

    首先教师拨出1时、4时、7时,让学生认。然后让学生拨出下列时刻:

    9时、1时、5时、12时。最后让同桌之间自由拨,互相认。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拨一拨、认一认,这样设计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4、认识电子表

    (课件出示)8:003:006:00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最后得出: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小圆点的后面是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5、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在教普通计时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说出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字。在教电子计时法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课件上另外两个钟面的时间。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

    现在大家会认整时了,是不是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让学生边看课件边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回家在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这样设计是对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升,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检测。

    1.填空:(出示幻灯片)

    (1)钟面上一共有()个数字,有()个大格。

    (2)又细又长的是()针,又粗又短的是()针。

    (3)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时

    2.看钟面填空:(出示幻灯片)

    这样设计是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测评,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存在的不足,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措施。

    四、附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12个数字

    12个大格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圆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9——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要求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分别由几条边组成(并作为练习从图形中找线段的素材)。以五边形为例,说明组成这些图形的边也是一种图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两个端点”

    1、老师出示一根毛线。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毛线,放在桌上,看一看是什么形状?(弯弯的),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到讲台前示范)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拉、用点力)

    2、学生在位置上演示,指名上台演示,并交流:大家看看,原来弯的已经变了,要想拉直,应该怎么做?(捏紧,用点劲拉)。

    3、揭示线段的初步概念。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课题:线段。)变换不同方向,认识线段的初步特点。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5、出示投影,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手捏紧的两头,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线段的端点。几个端点,

    6、结合刚才的交流,看着这条拉紧的线,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直的、两个端点)(反复指名说),教师可以画出线段和端点。

    7、请大家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交流时紧扣线段的特点。

    (二)、找线段

    1、过渡: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中像直尺、三角板的边都是直的,它们的边有两个端点,所有我们把这边看成线段。用实物指边和端点。

    2、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们找一找。(生说说: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楼梯台阶的边、屋檐的边、护栏的栏杆、桥的牵拉绳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大家真棒!

    (三)、折线段

    (出示正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我现在把它对折,抹平,中间出现了一条折痕,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为什么?指名说,并演示说。(直的、有两个端点)

    1、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这一条同老师一样的线段。(便于学生折长或短线段比较。)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3、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小结: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有的线段短。

    (四)、画线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的特点(特点可以再强调一下),那你能

    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可以用什么工具画?怎样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说,老师演示3中画法:1、先画中间一根,在把两个端点;2、先画两个端点,再画他们之间一条直直的线;3、先画一个端点,画直直的线,再把另一个端点补充完整。)

    学生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线段。

    (五)图形中的线段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图形,它们的身上也藏着线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第一个图:什么图形?有几条线段?上黑板指出来,注意按照顺序数。

    出示第2题(课始的复习图形),完成作业纸,并指名说

    拓展两个稍微难点的图形。

    (六)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3

    几个点,你能把这两点练成线段,连接着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快速的完成作业纸的第三题。

    2、出示想想做做4

    师:给你三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线段,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完成作业纸的第4题

    3、出示想想做做5

    师:给你四个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学生完成,(展示作业),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大家看看对不对?有什么想要说的。请小朋友们观察,是不是两点之间都已经连成线段学生说。指导从外到内,其次是按照顺序连。拓展给你五个点呢?欣赏有线段建筑的图片。

    三、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圆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90页,完成第95页的练习

    本节课在认识钟面和整时基础上认识半时,是今后学习时、分、秒的基础。这局部内容是本单元的难点。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爱说、爱动、爱表示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几时半,初步体会几时半的含义。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等养成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半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指针式和数字式时钟模型各一个,学生用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1、 动画故事《勤劳的小蜜蜂》引入。

    多媒体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个钟面时刻的画面。

    2、 提出问题。

    1) 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勤劳的小蜜蜂早晨6时就起床了。

    2) 你怎么知道是6时?

    3) 它是什么时刻发现了蜜源,跳起了圆圈舞?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复习旧知识,激发兴趣,调动情感,为新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它是什么时刻找小伙伴和采花蜜的?(出示10时半,11时半钟面)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的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自然引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看黑板上的钟面。

    1)(指10时半)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刻?(让学生猜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指着11时半的钟面:钟面上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汇报)

    3)从以上两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分针都指向6。

    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5) 全班交流,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时时分针与时针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 学会几时半的写法

    1) 让学生试着写出10时半。

    (指名板演,交流写法)

    2) 归纳写法:冒号左边是几,冒号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半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3、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半)

    三、 实践应用

    1、 教师拨钟,学生读时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2、 一学生拨钟,另一学生说时间,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新知,进一步认识几时半,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 投影课本第93页的“做一做”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出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等几

    项活动。

    1) 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独立完成。

    2) 分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实践应用活动巩固新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4、 完成第95页第4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

    四、 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孩子。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之中)

    五、 拓展创新

    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中“认识半时”这部分知识时,课前预设很充

    分,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错,能积极探讨,总结规律,但是在实践练习时,虽然大多数同学都作对了,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做的不准确,看半时不准确,画半时知道分针指向6 ,不知道时针到底应指向哪里。下课后,我及时的进行了反思,觉得自己在让同学探究看半时,画半时时过于重视分针指向哪里,对时针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够明确,没有把这部分的探究当做难点来突破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设计了一堂延伸课,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错题资源,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它们产生错误的共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半时的时候时针应该指向哪里,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准确的画出半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可以让第一节课就画的比较准确的同学用它们的方法,它们的语言来来进一步阐述,一帮一交流,沟通。设计富有层次的习题及时检验并加以巩固

    按照这个思路,第二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并自己总结出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技巧和检查方法,扎实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及时的反思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收获。

    圆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会用学生尺画线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学生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目标。

    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有: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学生尺画线段。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初步认识米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5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

    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绳子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绳子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拉开的绳子)这段绳子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

    2、认识1米。

    出示米尺。

    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绳子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绳子,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绳子。

    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

    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大家张开双臂,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

    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

    (二)深化对1米的认识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

    (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

    学生活动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6)完成“试一试”。

    先分别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门的宽和高,再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谈话: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到一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再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身边,最后围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形。

    (三)用尺子画线段。

    1、学生用尺子画几条线段。

    2、学生展示。

    3、说说怎么画?

    三、质疑问难。

    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用米尺量教室的长的宽。

    2、画一条比六厘米短期2厘米的线段。

    成功之处:教学时,我从“消防队员抢险时,为什么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一个问题中创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紧紧抓住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反复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教室里的线段,再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并发挥想象、推理、讨论来理解线段,再给出4个点,让学生在每两点之间画线段,既练习了画线段,又加深对线段的意义的理解。最后以“小明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走哪条路最近?”来深化知识。整节课自始自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问题密切地结合,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也很活跃。

    圆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刘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小雪人告诉我们答对了。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回答)嗯,钟表的作用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出示课题)

    〔评析: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 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评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三、认识整时

    1.认识。

    (放铃声)听,谁家的钟表响了?(演示晶晶家)原来是晶晶的钟表响了。还不起床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出示放大的钟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

    *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演示课件)

    2.巩固。

    a.抢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几时?指着4呢?

    b.真不错,欢迎小朋友们到智慧屋来做客,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这些钟面时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时、6时、1时)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c.能很快说出钟面上的整时吗?这么自信,那好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出示3时、4时、11时、12时)

    d.现在二人一组拨钟练习。

    〔评析:教师注重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如:互相说整时环节的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转变了角色,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兴趣的激发下,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口说、眼看、脑想。〕

    3.认识电子钟。

    现在你们和有着分针、时针的钟表成为好朋友了吗?其实还有一种表,长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课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间)看到了吗?这是什么表?电子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课件上演示7:00)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和学生唱“找朋友”。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问:“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师戴上1:00的头饰,原来在这儿呢!)

    〔评析:对于电子表的学习,教师采用了一个有趣的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练习

    1.小明的一天。

    (出示几组画面学生说几时)希望小朋友们也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回家后制定一个作息计划贴在床头,坚持去做。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好学习,好吗?

    2.动脑筋。(过一小时是几时)

    我看小朋友们精神百倍,那咱们再来一个智力大比拼好吗?

    〔评析:教师设计的练习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

    五、总结

    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时间真的像小马车一样飞快的向前跑着,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让我们都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评析:在数学课堂中,适时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惜时”观念。〕

    总评:

    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

    1.学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们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教师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统一的一个动画形象和一个完整的故事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设计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早晨起床、中午吃饭、晚上睡觉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教师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3.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促进主体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在教学中的说钟面、说整时、课后的游戏练习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合作学习的环节。

    【[推荐]圆的认识教案1500字】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