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实用教案] 高中地理研修教案其六
  • [实用教案] 高中地理研修教案其六

    发表时间:2022-11-05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实用教案] 高中地理研修教案其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知识与技能

    1、上海港的成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2、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有利条件;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探究式教学,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

    教具

    多媒体以及《上海港位置图》《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主要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铁路线、公路线、内河航线等。

    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得很对,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交通运输线,都是由交通运输点组成的,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的集散地,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影响交通运输中的点。

    一、港口的建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什么是港口呢?

    学生思考: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或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上海港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它的修建有何优势和劣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地理位置: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南岸,而上海港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

    优势:

    1、上海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水运便利;

    2、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

    3、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

    劣势:

    1、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

    2、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

    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板书并打出投影片图7、15)

    2、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思考图中的小字部分的两个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第六单元第四课“城市化”中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已经有所了解,在第五课中还学习了上海近年来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来学习上海港口的建设,注意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图7、15也要与第六单元的6、18、6、26两图结合,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来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主要位于长江口的南岸(因为上海市还包括长江口中间的崇明岛和一些小岛),而上海港(港区)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但是,由于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承转过渡:上海港在这种地理位置和这种自然条件下,为什么能够建成我国第一大港呢?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思考:上海湾所处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所在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师拓展:

    1、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浦东的开发,使得上海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面旗帜,因此上海港的服务区域即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2、上海港周围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有长江干支流,而且有京沪、沪杭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因此经济因素是上海港得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3、对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一个港口既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腹地、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死搬硬套。

    承转过渡:同学们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回家或到学校上课主要是坐汽车,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

    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多媒体投影:图7、16。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引导分析:

    1、从自然因素来看。汽车站宜建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地方。

    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汽车站应建在市区内人口流量大的繁荣地段,且让人们容易找到。

    3、从经济需要出发来看。方便人们乘车,汽车站应选择在与市内、市外有直接联系的地方。

    多媒体投影:图7、18,北京西客站是近些年来的一项新建筑,当初在站址的选择时,曾经有三种方案,试分析哪种?

    学生合作探究:第三方案搬迁单位较少,但占菜地最多,距市中心最远、距电影制片厂很近,车辆行驶震动对制片生产有干扰,而且翠微路较窄,道路两侧多政府机关,与旅客车站、服务设施等内容不大协调。第二种方案,需要拆迁首钢公司的炼钢车间,搬迁量很大。通过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

    jK251.COm精选阅读

    高中地理三教案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高中地理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 “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根据课标要求,讲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说教法

    1.创设情景 设臵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说学法

    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 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1】: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而且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板书】: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水圈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2—3—2“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总结: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形成地表形态的力量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力作用概念、能量来源

    教师提问

    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转承过渡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那这四种方式到底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接下来我们具体一一学习。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教师讲解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图片展示教师出示风化示意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风化的过程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展示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紧接着开始描述实验过程。把托盘倾斜30°,然后把沙子放在托盘顶部,再把水从沙盘顶部慢慢倒下。学生观察实验,并说明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

    教师引导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2.侵蚀作用

    教师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空气也都有侵蚀作用。

    图片展示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U型谷、角峰等地貌景观片。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3.搬运作用

    教师小结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4.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转折过渡除了流水的沉积作用能形成冲积平原外,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图片展示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的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他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教师总结在黑板上展示外力作用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记忆更加深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梳理本节课重点内容。

    作业:搜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的图片。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是全册书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这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本章也是对模块一与模块二的总结。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为“城乡规划”、“旅游”“环境保护”等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1. 知识与能力: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及其实施的基本途径;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

    2.过程与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理解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事例来分析人地关系的发展状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对以后的发展,更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我国现存的一些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二、说教法:

    结合中国国情,利用数据、图片,文字等资料举例说明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得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通过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比较,得出清洁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用视频资料引入,用幻灯片的形式把我国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案例资料展示出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三、说学法:

    通过案例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参与到讨论、分析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说明在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使学生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得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

    通过列表比较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得出清洁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提倡循环经济提供更有效地依据。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用触目精心的一首MTV《EARTHSONG》导入新课,引出人类已经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危机。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庞大的国家,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更加严重。既然我们知道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了解了它的发展过程,从上节课内容的分析中,也理解了作为人类的发展,可持续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周围的生产、生活情况又该如何呢?

    2.新课讲授:首先,通过三则补充材料的案例和课本上的内容分别说明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利用,深刻的环境危机方面的问题,得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接着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的过渡引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上,主要通过其中一种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讲解,特别是对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具体分析,总结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事在必行,行必有果。再通过完成课本上最后一个活动题对本节内容进行深化。

    3.总结本课内容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一、 说教材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节,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导入课,是人类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所做的不懈努力历程。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基本的宇宙探索的知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展的,知道我国已步入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认识当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洁”的重大意义。

    3、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用全面、发展、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些宇宙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认识人类在不断探测宇宙活动中所获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①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②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

    2、 难点:认识当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洁”的重大意义 。

    教材内容确定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进程。二是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目的。因此我们把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和认识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在理解太空垃圾产生原因及危害上同学们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采用webquest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 视频录相:通过神舟系列飞船的录相,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六、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 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 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 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利用人类生活、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提出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本课所讲是“新探索”。要突出“新”在何处。从天文探测的角度来看,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又一次飞跃。所以教材以原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起点,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对于本课重点:

    ①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

    ②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我让学生网上查询有关宇宙开发的资料,设立专题《宇宙探险》,进入我的博客全班交流。

    步骤:

    ①明确目标:人类开发宇宙的经历、意义和宇宙环境问题。

    ②要求:标题明确,资料详实,有自己的评述。

    ③收集关键词:阿波罗,登月,宇宙探险,宇宙开发,宇宙垃圾等。

    对于保护宇宙环境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提问导学法。首先提出问题:

    (1)宇宙中垃圾产生的原因?

    (2) 宇宙中垃圾的危害?

    (3)控制或清除垃圾的办法? 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来解决。通过这种分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八、作业布置

    让学生读一读《神舟铺路、中国撼天》的专题报道,确立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即“中国航天之路”,让同学们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来完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业余时间中去。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5

    一、高考展望

    本专题内容是将中国区域地理以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新排列组合,用有关地理学的原理、规律分析阐释评价区域国土整治工作的背景、措施、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方向等。本专题内容主要是为高考试题提供背景材料,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重点工程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以各种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各农业区位的优势、不利条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成为考查的热点。

    2.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比较,根据区域的相似性,借鉴其它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措施。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区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城市新区的建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09届高三地理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解题方法精品大全

    二、读图题解题方法

    三、审图

    (一)地理的图象特点

    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1、"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等。

    2、"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交通线、生产网络线、要素相关线条等。

    3、"面"--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

    4、"箭头"--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洋流、大气、生态物能、地壳物质等的循环)

    ②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力、产品、市场信息等)

    ③工艺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课标解读:

    1.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2.说出乳蓄业的分布范围,说明乳蓄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共分为2部分内容“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使用2课时完成教学。

    两部分内容都以案例的形式开展。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应注意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的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乳畜业,以西欧乳畜业为例,重点掌握产品种类和分布特点,这里理解欧洲乳畜业的形成条件是关键。乳畜业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

    知识与技能: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条件,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培养从众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影响因素中综合分析,并抓住主要因素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念。

    2.借鉴世界状况,探究中国国情寻找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服务。

    1.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2.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二.说教法:

    讲述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拓展法、启发式读图分析法。

    电脑平台、有关图片和录像。

    2课时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进而认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通过读图分析以及案例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学习乳蓄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巩固对两种农业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读“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潘帕斯草原的地形图”、“气候图”和“牧牛业景观图”,以及分析潘帕斯大草原的案例,来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范围、形成的区位因素,

    1.导入新课:通过视频“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新课讲授: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展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引出对大牧场放牧业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分布范围;然后通过展示“潘帕斯草原的'地形图”“气候图”和“牧牛业景观图”,讨论分析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并进行案例分析,学习该种农业的特点;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展示:“中国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图”“交通图”和“内蒙古牧区图”,分组讨论我国内蒙古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第二课时,首先通过设问顺利从大牧场放牧业转入乳蓄业,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乳蓄业的概念;然后通过展示世界乳畜业分布图,了解乳蓄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接着,通过西欧乳蓄业的案例分析,得到乳蓄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

    3.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概念

    2.分布

    3.区位条件

    4.特点

    二、乳蓄业

    1.概念

    2.产品种类

    3.重要分布

    4.区位条件

    5.特点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7

    【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解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交通运输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工具、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者本身空间位置的移动,是任何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须的。交通运输作为一个生产部门,其生产活动便是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不管是生产消费还是非生产消费,交通运输都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了解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交通运输的发展实际上是这两大特征的反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因此能够顺利进入本章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及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影响其建设和布局的区位因素。

    2、教学难点

    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布局(公路线,铁路线,航空港,港口)的区位因素。

    【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整体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

    (以中国高铁发展的视频形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学习主题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通过表格和案例分析,认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方法)

    学习主题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通过图片展示,资料阅读、示意图解读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学习主题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通过展示图片,分析地图和资料、表格归纳认识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堂反馈、小结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通过练习题进行反馈和巩固)

    高中地理三教案 篇8

    说课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一方面,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枯竭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危及人类健康。讲述这部分内容要通过举例来使学生理清环境问题的各种类别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阅读材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

    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必修Ⅰ中我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我们知道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其中某要素的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出现环境问题。下面我们学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首先来讨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板 书: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推进新课

    师 当今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问题?

    板 书: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阅读教材P86第一、二段,自主学习,思考:

    1.什么是环境问题?

    2.哪些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生 (自主探究后回答)

    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问题2: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师 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

    课件展示:

    生 (读书看图,讨论并回答)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师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看一看,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生 (讨论后回答)有按生产类型、地理空间、环境要素的划分方法。

    师 请将下列环境问题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课件展示:

    生 完成连接,理由是大气、水、土壤属于环境要素;工业、农业属生产类型;全球局部区域属地理空间。

    师 目前人类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板 书: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展示:

    人类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的破坏

    1.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2.分析“全球自然资源的减少”这部分资料,探讨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提示:①从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角度来看待人口急剧增长的问题。

    ②从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角度来讨论人均资源拥有量。

    ③从环境容量的角度来讨论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生 (合作探究后,回答)

    问题1:(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对矿产资源的开采,②不当的灌溉,③建筑用地等。

    (2)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乱伐等。

    问题2: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①人口增长导致居住空间减小;②人口增长致使人均资源减少;③人口增长加剧环境污染。

    师 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 环境污染。

    课件展示:

    教材图4-5,图4-6

    师 读图和教材文字,同桌讨论如下问题:

    1.什么是环境污染?

    2.有哪些类型的环境污染?

    3.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是如何产生的?

    生根据课本文字回答。

    师 指导学生读图,并查阅有关资料,讨论该企业在哪些环节会产生污染物质,对当地环境又会产生哪些破坏性的影响?

    课件展示:

    教材图4-6

    生 讨论后发言:该企业造纸生产流程中的分离、漂白、增蓝都对水有污染。

    师 (承转)回答得很好。以上同学们讨论了造纸厂对水体的污染,下面继续阅读P92活动,了解煤燃烧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课件展示:

    教材图4-7,图4-8,并要求学生阅读材料

    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当地的大气污染源是什么?污染的形式(烟尘、汽车尾气等)和程度(严重、一般、轻度)如何?

    2.大气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请举例说明。你们认为应如何治理当地的大气污染。

    生 (讨论后,回答)

    1.当地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污染的形式是汽车尾气,污染的程度一般。

    2.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建筑物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酸雨等。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使用无铅汽油;③汽车尾气达标排放;④做饭使用清洁能源等。

    师 说明面临哪种环境问题?

    课件展示:

    图表“全球物种数目分类”

    类别 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哺乳类 4 629 1 096

    鸟类 9 672 1 107

    爬行类 6 900 253

    两栖类 4 522 124

    淡水鱼类 25 000 734

    高等植物 270 000 25 971

    总计 320 723 29 285

    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内容,分析图片后回答)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课件展示:

    图表“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的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的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请学生阅读教材P89~P90“世界森林资源的危机”和“渡渡鸟的灭绝”两段材料,根据材料及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

    (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渡渡鸟的灭绝,讨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生 (回答)小组发言,展示小组绘图。

    师 补充并展示正确的图表。

    (承转)除以上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外,对土壤的污染也十分严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3,完成活动要求。

    问题1:以简短的文字写出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问题2:讨论土壤污染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问题3: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产生什么后果?你认为应如何治理土壤污染?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问题1: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有: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灌溉污水、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造成的污染。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土壤能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问题2:土壤污染可使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

    问题3: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将危及身体健康。治理土壤污染可采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净化灌溉水源、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等措施。お

    课堂小节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介绍,由于本部分内容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各章的学习中已有所了解,因此,建议同学们将学习的重点放到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上来,实现能运用原来所学的知识,总结概念,归纳类型的学习目的。

    板书设计

    1.环境问题的概念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环境问题调查及原因分析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当地有哪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1)确定调查主题、方法,并列出调查提纲。

    (2)进行物质准备,列出注意事项。

    (3)开展实地调查,整理调查资料。

    (4)汇总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

    A.全球变暖 B.森林减少

    C.生物污染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C

    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答案:D

    3.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

    A.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C.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国际协作

    答案:A

    4.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物圈

    答案:C

    5.下列生产活动中,人类与环境对立的是( )

    A.江南丘陵开辟茶园 B.呼伦贝尔草原垦草种粮

    C.鄱阳湖周围围湖造田 D.将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

    答案:C

    6.环境自净能力是指( )

    A.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B.环境净化自身的能力

    C.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

    D.环境给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答案:A

    二、综合题

    7.(全国高考题)下面是“某年欧洲降水pH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是(把代表选定国家的字母填在空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西班牙 B.瑞典

    C.德国 D.冰岛

    E.意大利

    (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该环境问题对非生物界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什么?对生物资源主要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1)B C

    (2)工业废气中含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3)腐蚀建筑物,损坏文物古迹使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林木死亡;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死亡。

    [教案]高中地理教学思考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那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教案]高中地理教学思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又到学年的尾声,回顾这段时间,经历了学业水平测试,而后又专注于地理选科的教学,其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形成教、 学、 做合一的教学方式。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值得我思考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复思考,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入手:

    一、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采用启发式教学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学中,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片,进而进行视频欣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好动” 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复习亚洲地形和河流时,可以尝试给学生播放歌曲《亚洲雄风》,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复杂的气候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图片欣赏,再与古诗词和歌曲相结合,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做到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才能获得提高,才能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9篇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但是教案课件中的知识点需要精心设计。经过精心编制的教学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展示知识点,你是否正在为教案课件而烦恼呢?“教师范文大全编辑特意搜集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高中地理教案”,以下是必要信息请仔细阅读!

    高中地理教案 篇1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有: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推断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高中地理教案 篇2

    [课程标准分析]

    这是课程标准中“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条标准的要求。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不必具体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但在教学中要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

    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

    (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阅读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中模拟曲线(灰色)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红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④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③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重难点突破]

    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结合“水循环”知识和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气候变化的缓解对策、适应对策和根本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 篇3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环节

    一、歌曲引入新课(幻灯片1~2)。

    幻灯片1:观察屏幕上的图片,哪些和今天的课堂内容有关?

    幻灯片2:欣赏海尔兄弟动画片主题曲。引入本节课堂的话题——天气与气候。

    环节

    二、天气的概念及与人类的关系(幻灯片3~8)。

    幻灯片3~4:天气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

    幻灯片5:思考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幻灯片6~8: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描述天气与气候的术语。

    环节

    三、天气预报(幻灯片9~23)。

    幻灯片9:过渡与转折引入天气预报的概念。

    幻灯片10~11:知识拓展——过去民间了解未来天气的主要依靠天气谚语,了解常见的天气谚语。并在11片转折提问,这样能正确预知未来的天气吗?引入天气预报的概念。

    幻灯片12~15: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几种主要的形式:电视、广播、电话、报纸、网络。在15片引导学生阅读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内容。

    幻灯片16~17:掌握几种主要的天气预报符号。

    幻灯片18:学生活动,模拟电视城市天气预报过程。

    幻灯片19~22:电视天气预报中卫星云图的识别。

    幻灯片23: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

    环节

    四、我国的气候特点(幻灯片24~34)。

    幻灯片24~25:为26片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提供知识铺垫。

    幻灯片26:我国气候特点之一——气候类型多样。

    幻灯片27:通过做练习、复习旧知识(气温与降水)来总结我国气候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著。(问题答案:1.广州、2.北京、3.海口、4.武汉、5.哈尔滨。共同之处是气温高时降水多,季风气候显著)

    幻灯片28~33:季风气候的成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其特点——高温期与多雨期同期,季风气候对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也有影响。

    幻灯片34:我国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

    五、知识小结(幻灯片35)。

    环节

    六、课堂练习(幻灯片36~37)。

    高中地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难点: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高中地理教案 篇5

    [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的分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分布与工业分布的联系。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四大工业基地。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①以加工工业为主体。其原料来自于广大腹地;②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输入区外矿产原料发展冶金,基本化工工业;③各部门、各城市间协作关系密切;④发挥经济、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上海是全国的机械制造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中心,也是全国的量具和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中心。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上海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纺织及印染等配套的纺织工业综合体系。是上海市出口产品数量、创汇最多的工业部门。

    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宝山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建立一是靠近市场;二是临海港,矿石进口运输便利)

    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发祥地。目前是全国规模的综合性化工基地。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第一,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本区交通条件优越,长江、京广铁路交汇于此,以它们为主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已有较好基础,水资源丰沛,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成为以钢铁、机械、纺织、建材为支柱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大冶的铁矿是武汉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本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咽喉,有长江和焦柳线交汇于此,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条件好;以葛洲坝、三峡以及三峡大坝为主的风景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工农业均有一定的基础。三峡工程枢纽建成后,将会促进冶金等高耗电业发展。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是以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攀枝花的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

    2.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钢铁企业和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和汽车生产基地,认识沿江“钢铁工业走廊”和“汽车工业走廊”的分布概况。

    活动前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选出组长。可将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两组一个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钢铁企业分布。②长江沿江地带汽车工业分布。活动前由组长抽签领取问题,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写出钢铁企业名称和分布或写出汽车“品牌”及产地。看哪个组写的又快又准确。要求学生写时要从长江沿江地带的东部上海为起点向西写。

    教师在学生竞赛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总结归纳。

    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

    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庆菱、嘉陵),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

    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83页活动,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电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长江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耗电量很大,有些工厂因为缺电,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用煤发电容易污染环境,从华北运进煤炭,又给运输带来极大压力。

    下游地区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因此,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共创新局面。

    承转过渡:世界大河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态环境,引发生态问题。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也遇到了类似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考虑到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可将学生分为四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1.课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选出组长。

    2.课前公布四个探究性问题——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形成原因、直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3.课前由组长抽签领取探究性问题。

    4.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5.课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各小组的研究报告。

    6.课上其他同学可针对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由被质疑的小组学生解答问题。

    7.结合学生研究报告,引导学生完成课本85页活动1、2、3发表自己的看法。

    8.教师对每组研究报告进行讲评,并总结。

    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但环境整治差。由此造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产生了许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灾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了洪水灾害。

    ②洪涝灾害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频发区。1949年以来,虽然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但洪涝灾害仍然不断发生。1998年长江洪水,受灾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经济损失严重,湖泊淤塞、围垦,造成调洪能力降低,河道防洪能力减弱,加上防洪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险工隐患多。因此,加强水利建设,从根本上防治洪灾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③环境污染加重。长江沿岸工业及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约130亿吨,约相当于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废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达100亿元以上。许多城市自来水水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饮用水质量。一些水厂取水口被迫移向江心。无锡、苏州等城市近年来已多次因水源受污染,自来水被迫短期停产,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

    酸雨影响范围日益扩大。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将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酸雨影响地区从西南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目前,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受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有:华中酸雨区,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中心强度的酸雨区。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酸雨污染严重区域。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进行生态建设。

    ①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②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

    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治理,按期达标。对新建项目要做到生产与“三废”防治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对上海、武汉、南京、长沙、南昌等工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课堂小结]

    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发展经济同时没能同环境保护同步,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发展地区经济必须同环境保护同步。

    一、知识要点与检测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以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以及,构成了英文字母“H”的格局。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目前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和作用。

    练习

    1.连线题(把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1)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a.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2)钢铁、轻纺的重要基地b.宜昌为中心的工业带

    (3)钢铁、煤炭工业基地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带

    (4)全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沪宁杭工业带

    2.简答题

    长江流域及其附近酸雨污染严重地区有哪几个?

    答案:1.(1)—b(2)—a(3)—c(4)—d

    2.华中酸雨区、西南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3.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4.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高中地理教案 篇6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地球上人类的分布与活动情况,了解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理解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形成机制。

    二、教学内容

    1. 地球的形态与地球的运动

    2. 地球上的气候带及其分布

    3. 地球上人类的分布与活动情况

    4. 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过程

    1. 地球的形态与地球的运动

    (1)引入

    通过观察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实际形态,进而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手段,呈现地球的运动方式。

    (2)授课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包括自转方向、时间以及公转轨道和周期等方面,使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2. 地球上的气候带及其分布

    (1)引入

    通过谈论不同地理区域的气温、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气候带划分。

    (2)授课

    讲解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地理位置、造成原因以及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气候带的概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3. 地球上人类的分布与活动情况

    (1)引入

    通过展示各大洲的人口分布图以及人类活动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对于地球上人文特征的兴趣。

    (2)授课

    介绍各大洲不同地区的历史文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分布的原因,让学生们在了解各地文化的同时,思考人类如何适应地球环境,发挥出优势。

    4. 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形成机制

    (1)引入

    通过展示气候变化的相关事件历史,如工业革命、石油燃烧等,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感受到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2)授课

    介绍气候的形成机制以及气候变化的诸多原因,比如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借助气候模拟和梦想地球观看,让学生知道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在未来的环境保护中需要做出怎样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吸收知识并进行运用。

    五、教学效果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特征、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树立了环保意识,增强了格局认识,同时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术语和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地理教案 篇7

    一、通用原理

    1、遇到弯曲情况最好做切线

    2、任意相邻两条等值线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个等值距。

    3、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4、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可以用切线法)

    5、注意逆向思维的使用

    二、等高线

    1、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2.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同图等距):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3.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记忆)

    类型高度地表起伏特征

    平原一般在200m以下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高原一般海拔较高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丘陵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以下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地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100m以上地表起伏大

    盆地无一定高度四周高中间低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2、剖面图

    三、等温线(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

    等温线分析——即等温线的“三读”:

    ⑴读等温线的数字: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①判定半球: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判定低中高纬地区

    15--250为低纬地区5--150为中纬地区50以下为高纬地区

    ③判定地形:低温区-----山地或丘陵;高温区-----洼地或盆地

    局部等温线闭合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再判定是低温区或高温区

    注意温度高低与其它知识结合:

    “大于大的”——夏季陆地、盆地地形、城市、冬季水面等;

    “小于小的”——冬季陆地、山地地形、夏季水面、森林绿地等

    ④判定相对高度—1000米/60

    ⑵读等温线的的延伸方向

    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⑶读等温线的弯曲变化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40°---60°S处的等温线较平直---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等温线弯曲——“凸高值低、凸低值高”法:等温线向高值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等温线向低值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方法:分析某两点气温高低或等温线弯曲、闭合的原因:

    首先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其次考虑地面状况:若两点均在海洋上,则主要受洋流影响(暖流-高,寒流-低);若两点均在陆地上,则主要受地势的影响(海拨高--气温低)。

    第三,考虑大气环流(如冬季—气温陆低海高,夏季—陆高海低。)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四.等压线图的判读

    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比较气压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4)判断鞍部:鞍部国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五.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水位线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e)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c)距海远近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等值线分析

    (a)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3、等降水量线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闭合曲线:越向内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内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

    高中地理教案 篇8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第一节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知识要点:

    1、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难点解析:

    在城市中心区,交通最为便利,所以对商业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就是中心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商业区不断膨胀发展,职能层次逐渐丰富,最终发展成为中心商务区。所以中心商业区是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小城市中的。而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大城市中才有的

    2、中心商务区特点:(对交通要求)

    ①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平面中心、垂直底层均为零售活动)

    3、工业区区位变化特点: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考虑到环境)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考虑到经济)

    4、住宅区

    ①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②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难点解析:为什么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高,日常除了工作还会进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所以住宅靠近高坡、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低,终日为生活奔波,日常主要活动为工作,所以住宅靠近低地、工业区。而工业区和文化区的位置是相背的,所以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难点解析: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职能,起到大城市人口分流作用

    地球自转的意义

    【预习目标】

    1.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2.明确时区的划分,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进行地方时、 区时及经度的简 单计算。

    3.理解日期分界线,能够熟练运用日期分界线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案】

    一、地方时

    (1)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 度相对偏东的地点的时刻

    ①。

    (2)概念:因②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3)与经度差的关系:经度每隔15°,地方 时相差③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④分钟。。

    二。时区和区时

    (1)时区划分:全球划分为⑤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区时:即每个时区⑥经线的地方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⑦小时。

    3.国际日界线

    (1)概念:规定⑧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不完全重合)。

    (2)日期变更:向东过日界线⑨,向西⑩。

    课堂探究

    【探究案】

    探究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太阳东升西落,那么同一纬度东西方向上哪边更早看到日出、更早到达正午?

    2.为了计时方便,人们按统一标准划分了时区。读教材图1-2-4,总结世界时区的划分标准。

    3.结合地球自转规律,总结一下时区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

    探究二日期分界线的应用

    我们周边有一些双胞胎 ,先出生的为哥(姐)、后 出生的为弟(妹)。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竟然也有先出生的是弟(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姐)的出生次序颠 倒的奇闻。而造成奇闻的原因就是日界线的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日期的改变,其界线是什么时刻?

    2.除此外,地球上还有一条人为规定的日期分界线,它是哪条线?结合教材图1-2-4,判别穿过该日界线日期的变化。

    3.为什么会出现双胞胎先出生的是弟 (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姐)的出生次序颠倒的奇闻?

    4.总结划分新旧两天的规律

    【巩固案】

    1.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2.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B.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些

    3.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 10 月1日3时 B.10月1日15时 C.10月2日3时 D.10月2日15时

    4.右图中从 A→B,从C→D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A.都向东偏 B.都向西偏

    C.前者向西偏,后者向东偏D.前者向东偏,后者向西偏

    5.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容易发生的现象是( )

    A.北岸遭受流水侵蚀,南岸出现泥沙堆积

    B.南岸遭受流水侵蚀,北岸出现泥沙堆积

    C.南北两岸侵蚀情况相同

    D.南北两岸泥沙堆积情况相同

    6.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高中地理教案 篇9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除了具有综合性外,还有区域性和空间性特点。这就要求在地理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具有综合联系的观点。“教学案例”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它还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地理学习情境。

    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关键就是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新颖,只有科学、新颖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让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结论、解释现象。下面通过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案例,教会学生探究大气热量的传递过程,并通过问题及情境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和思想,还能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用地理思维解决地理问题。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一点,如何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案例教学不是为了学习案例,而是通过案例学习一种方法或原理。如在学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这一节时,虽然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案例,但是我们并不是就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而是要通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来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

    简单的问题学生一看就会,不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不值得讨论。太难的问题学生无法入手,讨论更是无法进行,也没有讨论的气氛,课堂死气沉沉,教学目标也无法是实现。所以,设计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地理问题的设计要有思维性,最好问题的答案是多样性的',只要指向一个中心思想即可。地理是自然与人文的综合,特别是在人文地理中,有时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才更全面,因此只有问题有了思维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地理探究过程是实现案例教学目标的关键。如果问题比较空泛,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也就没有了探究兴趣。例如,在“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节中,为了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我设计了如前面表中的第5个问题,这样分解后,学生就比较容易地顺着问题理清思路,从而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了。

    案例教学中,不仅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样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当然如果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和案例不妥,也可以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不仅如此,还要为学生的提问预设时间和空间,打破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使学生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闪烁思维的火花。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施过程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完善。每一次案例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师创设的问题都可能会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地理教师,应该接受挑战,使“案例教学”这一教学形式更加完美。

    [推荐教案]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篇一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作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推荐教案]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篇一”,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二是针对性,是指教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三是反省性,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四是时效性,是指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五是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

    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学习“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相关内容时,我就以矿产资源为例,一方面用相关例证向学生说明,矿产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建在矿产地附近(这种教学旨在渗透“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有些工业基地,如我国的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钢铁工业基地,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这种教学可以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通过上述这种辨证的分析,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就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辨证的人地观。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知道,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4、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众所周知,过去为了巩固“双基”,我们教师的教学往往追求对学习内容的“标准化”理解和“课本式”、“教参式”表达,强调对问题解决的常规思维、逻辑思考、唯一答案,对学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压制、回避、冷处理甚至简单否定的做法。这样大量地进行反复操练,使学生学会的只是“复印”知识。而新课标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意识,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匡正。

    5、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学生做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习题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思考,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经过思考,较容易地完成了这道题,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作业练习。作业练习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作业,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的地理作业必须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使学生完成作业而教学,而要教给学生“对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所以要侧重对学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

    [精选教案]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反思(篇七)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选教案]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反思(篇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下面我主要谈谈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便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试着编写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允许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预测到了过一段时间天气会反常,故弄玄虚而已。

    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2)周瑜为什么会因为“欠东风”而急出病来?

    (3)我国形成最大季风区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4)我国东部季风区是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区域,试说明其气候特征。

    (5)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时掌握天气、气候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象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实用教案] 山雨的教案其六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教案] 山雨的教案其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A案

    课前准备

    1.读不同作家写雨的作品。

    2.准备优美抒情的轻音乐作品。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你一定能发现美。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后描绘的自然景观。

    揭示课题:山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并理解这个词。

    啼(tí)啭(zhūàn)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①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无字的歌谣,神奇地 / 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 / 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c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 岩石、每一片 / 树叶、每一丛 / 绿草,都变成了 / 奇妙无比的琴键。

    (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②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里实写雨的色彩──绿,给人清新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

    (4)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板书:雨前、雨中、雨后)

    这场山雨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悄悄地来,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随着这优美动听的声音,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韵。

    (5)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2)向学生推荐相关写雨的课外美文,丰富积累。

    B案

    课前准备

    录有雨声以及轻柔舒缓音乐的磁带或光碟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①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

    ②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①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②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③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①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

    (2)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①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

    ②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③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④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2)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2)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

    教师配乐范读。。

    (3)带着遐想朗读。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

    (2)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①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②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通读全文,积累背诵

    ①分小组轮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②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实用教案] 高中地理研修教案其六】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