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这样老师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心有成竹。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热门课件」诗词教案精选一则》,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⑵ 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⑶ 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诵读,咀嚼涵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
⑵ 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3、德育目标:
这五首诗,或忆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迭出,可谓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曾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缺乏想象力,那么请多读读诗吧。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二、师生共同品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简介作家、作品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出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谢。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2、指导朗读,初步感受
⑴ 教师播放朗读磁带,要求学生听请字音、节奏。
⑵ 教师指导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重音。
⑶ 师生对擂,比赛朗读。
师:同学们,生活中挑战无处不在,敢于挑战,勇于超越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哪位同学有胆量跟老师比赛,比一比谁朗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欢迎挑战,携手前进。(师大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概述诗意。jk251.COM
4、品味名句,感受哲理美。
师提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为人们传诵的名句。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学生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欣赏,品味名句)
师总结:这两句诗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使诗句具有普遍意义。它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的事物必将代替用旧的事物,前景是无限美好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5、小结。
三、师生赏读《赤壁》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句 ,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的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借题发挥。
3、学生借助注释,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多媒体显示)
⑴ 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⑵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⑶ 全诗最精彩的是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5、小结
这首诗是咏史诗,由“折戟”的发现引发议论,作者的见解独特,眼光敏锐,诗中也反映了作者的豪爽胸襟和非凡见识。
6、学生齐读,进一步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四、学生自读《过零丁洋》
1、学生讲述文天祥抗元的历史故事。
师: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这首诗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以此诗明志。
2、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范读这首诗。
教师提示:注意把握重音。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应重读加点字。
注意读出情感。全诗交织着忧国之痛和愿为国捐躯的满怀豪情,语调慷慨激昂。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合作研讨,品味语言
请同学们任选这首诗的任一联,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师提示:可从词语的锤炼、修辞的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切入。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重点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联。
5、拓展延伸
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五、学生齐读这三首诗,并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学生尝试自己制作配乐朗诵带,互相听读、品评。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个体抽查与集体背诵相结合,全篇背诵与名句背诵相结合。
二、师生赏读《水调歌头》
1、导入新课
以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多媒体播放相关画面,渲染情境。
2、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风格独特,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⑵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写的,苏轼与其弟自幼感情深厚,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先后被贬出京,到宋神宗熙宗九年(1076年),兄弟俩已有七年未能见面。中秋之夜,苏轼仰望天上一轮圆月,想起自己政治上被压制,仕途不得志,与兄弟远隔一方,不能团聚,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3、初读全词,感知内容
⑴ 教师范读,生边听边划分节奏。
⑵ 学生明确节奏的划分。(投影显示)
⑶ 全体朗读,师指导点评。
4、再读诗作,理解诗意。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研讨。
5、品味诗作,体会诗情(多媒体显示)
⑴ 词的上下阙主要写什么?二者的联系何在?
⑵ 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想到了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⑶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诗句上?
6、想象意境,赏析名句
⑴ 学生反挥想象描绘意境(师可示例)
⑵ 谈谈对“人有悲欢离合……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
(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习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7、拓展延伸
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苏轼本人,请配合表情、动作、内心独白等再现诗人赏月的意境。
8、小结
三、指导学生自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作者及背景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朝散曲家。本首选自《金元散曲》,是张养浩散曲的代表作。潼关,古代关名,在陕西东部。此关地势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怀古,对古人的事迹有所追念和感慨。
2、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分组讨论释疑,小组无法解答的问题请全班解答。
3、悟诗,体会诗情。
教师提问:这首散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明确:这首诗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全诗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无论是兴是亡,都给老百姓带来沉重苦难的事实,表达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4、品诗。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选取一个角度作简要评析。
学生自由发言。
5、学生背诵这首散曲。
6、拓展延伸
请学生结合有关历史资料,纵观各个朝代的兴衰以及该朝代的人民生活情况,谈谈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学的五首诗歌,它们或沉郁豪放,或慷慨激昂,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它们似乎把我们带进那历史的长廊,与诗人一起忧伤一起嗟叹。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前进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坎坷遭遇──凄凉地 弃置身
慨叹身世──沉舟
归来感慨──闻笛赋 烂柯人 病树
席间赠言──歌一曲 长精神
《赤壁》
前两句──兴感之由
后两句──借题发挥
《过零丁洋》
回顾一生──沉痛
国破家亡──悲愤
慨叹眼前──恐惧
以死明志──慷慨
《水调歌头》
问──归──舞
旷达
怨──释──愿
《潼关怀古》
凭吊古迹──峰峦、波涛、宫阙
抒发感慨──兴,亡 百姓苦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热门教案」《祖父的园子》教案精选一则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热门教案」《祖父的园子》教案精选一则”,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祖父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领学生真实地触摸文本,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收益,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寻求阅读视界的敞亮:以文本为基点,进行情感阅读、情境阅读、想象阅读、引导阅读等方法让阅读丰富起来。进而理解从而使阅读多元化。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捕捉重点信息;运用摘录法、圈划法,归纳、提炼文本重点信息,学会长文短读。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初步体味萧红文字独特的“阳光味道”,激发进一步阅读萧红文字的兴趣与热情。
3、通过“眼中园——心中园——梦中园”的全新解读,建构自由明亮的儿童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诵读法、想象法、品味法
【教学准备】
*教师:《祖父的园子》多媒体
*学生:预习本课,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话“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导入的学习。
二、步入园中
(一)整体感知,鸟瞰园子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通过速读、默读进行学习。
2.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对园子直接描写的段落,并从这些段落中,找出关键词语,概括这是怎样的园子。
(出示学习建议)
1.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
2.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样的园子?
(二)感悟眼中之园,样样都有。
1.感悟昆虫的世界,样样都有。
引导学生从种类、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进行理解。
2.感悟园中的树及其他,样样都有。
引导关注“满身带着金粉”、“满身绒毛”、“胖乎乎”、“园滚滚”、“小毛球”,思考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和“花园”有什么关系?(感受侧面描写的精妙)
(三)感悟心中之园,一切自由。
【植物自由】
1.默读、浏览课文摘录关键词词语,圈出自由之物。
2.视像化朗读,感受园子里万事万物的自由(阅读策略之二)。
3.引导学生发现反复的写法;通过对比品读,研究“就”字所传递的率性、自由的味道。
【人自由】
1.浏览课文,思考并概括课文写了萧红和祖父在园中的哪些事情。
(出示学习建议)
——跳读、扫读,圈画关键词,捕捉重点信息
(预设: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绑蚂蚱、浇水、睡觉……)
2.拓展阅读:
《我和祖父的另一个世界》,感受萧红童年生命的自由。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休息好了又是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四、感悟梦中之园:光芒四射
1.同学们,玩着玩着啊,我们就累了。让我们在萧红的园子里静静地闭上眼睛睡一会儿吧。
师配乐朗诵范读: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2、总结升华
3.拓展阅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1940年12月20日香港完稿。
五、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眼中园样样都有
心中园一切自由
梦中园光芒四射
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课外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七、教学反思
【热门教案】 中班社会国旗飘飘教案反思精选一则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热门教案】 中班社会国旗飘飘教案反思精选一则》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活动目标:
1. 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有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 掌握词:五星红旗 国旗 尊敬。
3. 能热情、愉快地演唱抒情、欢快风格的歌曲。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国旗及各国国旗的图片。
2. 歌曲图标:国旗、红日、白云、小朋友敬礼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找出我国国旗,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各国国旗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我们国家的国旗。
2.观察、认识五星红旗,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又什么?(有五角星)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讨论:为什么要有国旗?国旗代表什么?
回忆:你有没有看到过升旗?(有,奥运会上运动员得奖牌时就有升旗的;还有小学的哥哥姐姐们早上也要升旗的,他们是敬礼的)是怎么样的?(他们都是看着国旗的,一动也不动的……)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在电视上面,在小学里面……)
3.模拟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
4.学习歌曲《国旗多美丽》
教师演唱,幼儿欣赏。
出示歌曲图标,理解歌曲内容。
听音乐拍节奏。
幼儿看图标学唱。
5.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边做动作边演唱。
5 1 5 3 1 2 3 4 5 - 5 1 5 3 4 3 1 2 -
国 旗 国 旗 多 美 丽, 天 天 升 在 朝 霞 里,
国 旗 国 旗 多 美 丽, 五 颗 星 星 照 大 地。
3 4 5 5 6 6 5 3 - 1 3 5 5 6 5 6 2 3 1
小 朋 友 们 爱 祖 国, 向 着 国 旗 敬 礼 敬 个 礼
祖 国 前 进 我 长 大, 我 向 国 旗 敬 礼 敬 个 礼。
活动反思:
音乐课不能单单的只是学习歌曲、欣赏名作、传授乐理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参入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吸取多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精华充实到自己的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音乐课的课程设置也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音乐课上渴望学习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和优美的歌曲。
教案精选: 小学语文课件精选一则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教案精选: 小学语文课件精选一则》,希望您喜欢。
一、揭示课题,从词句中品读杏儿熟了。
1、出示课题,指导朗读,读好儿化音。
2、自读课文,找找文中描写熟了的杏儿是怎样的?
3、组织交流。
指导朗读词语,读出杏儿熟了的味道
4、指导朗读句子:夏天,到了麦收时节……
5、引读人们看到杏儿的表现:这么好的杏,难怪从我家走过的人——
师:看到这么好的杏,大家心里——?
6、再次朗读课题,读出喜悦之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依偎,揉揉屁股,笑容可掬
1)随机正音:依偎的偎的读音。
2)学习“偎”字形
2、理清文章脉络,指导概括。
1)师:默读课文,选用一两个词来说说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的哪些事?
2)组织交流
板书:数杏儿
分杏儿。
3)小结
三、品词品句,研读课文,体会杏儿熟了传递的情感。
1、创设情境,感受数杏儿带来丰收的喜悦。
板书:丰收的喜悦
2)再次指导朗读课题: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课题。
2、品读语句,感受分杏儿带来分享的快乐。
1)过渡:第二件事,回忆一下,传递了什么情感?
2)哪一节直接告诉我们奶奶在分杏。
3)自由轻声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8小节。
出示第8节
4)品读、感悟奶奶的两次“笑”。
齐读: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
师:奶奶为什么高兴?
小结:是呀,奶奶看到小朋友吃得开心,嘴角不由自主地又挂上了微笑。为什么加上“又”,小朋友拿笔圈出来?
师:是呀,又表示不是第一次笑,请读读课文,找找前面哪里讲到奶奶也笑了。
引读第8节:奶奶微笑着从——生接读第8小节中片断,至“他的伙伴吃”。
小结:课文没有直接写奶奶笑,但我们可以透过她的行动来感受她微笑了。带着微笑一起来读。
5)感受分享的快乐。
6)师:奶奶的话一定要牢牢记住了,文中的“我”也?一齐读最后一小节。
板书:分享的快乐
3、总结:刚才我们从作者回忆的两件事,他的情感慢慢发生了变化,由自家院子里杏儿丰收的喜悦到大家分杏儿吃的大家的快乐,这是分享的快乐。
「课件收藏」《枫桥夜泊》教案精选一则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课件收藏」《枫桥夜泊》教案精选一则》,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
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
1、本诗包括题目仅32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4、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情境创设,加深理解
这船家可是个热心人,一大早就来叫张继了:张公子,张公子,起床了吗?哟,看你眼睛通红通红的,怎么?昨晚没睡好?你没睡好,那你在做什么?
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七、自由背诵本诗。
实用课件: 德育小学语文基础教案精选一则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这篇《实用课件: 德育小学语文基础教案精选一则》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魄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3、知道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三、学习流程:
(一)预设思考:走进课文《中华第一龙》一起来研究研究龙。感受龙的形象
1、龙是什么?龙长什么样?边读边划
2、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3、龙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4、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5、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图片搜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为什么把龙作为图腾?
这样一个龙的形象又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
预设:
因为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于是祖先们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所以想象创造出了龙。
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出示句子,接读)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二)、走进龙文化
预设:龙由闪电而来;龙最早起源于蛇;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是在河南濮阳当地一座六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现在的龙和以前的龙有很大的不一样;
交流之后,出示:龙的角是鹿角,表示国泰民安;龙的眼睛是虎眼,表示锐利威严威风凛凛;龙的胡须是如意形的;龙的爪是锋利勇猛的鹰爪;龙的鳞片和鱼尾,表示年年有余;
小结:我们的祖先把吉祥和美好的东西全都集合在了龙的身上,就是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像虎一样威风凛凛,像鹰一样锋利勇猛,像鹿一样国泰民安、、、、、、再次感受龙的形象,交流
多么吉祥、多么美好的一个象征,然而现在的龙和以前的龙却有很大的不一样,(出示第1自然段学习)这就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是在河南濮阳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别看他简单,但是却极其珍贵。那他又是怎么演变到现在的龙呢?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我们的生活中还处处可见。指名读第5自然段
在歌曲《龙的传人》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更鉴证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又将如何把我们的龙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龙的精神又是什么呢?龙的精神怎样怎样发扬光大?这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深入研究
(三)、深入研究
1、学生交流感兴趣的话题: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3、课题归类:
(1) 家乡的龙文化
(2) 龙的形象与起源
(3)龙的演变与意义
(4)带龙的地名、人名、商品等
(5)龙的传说、词语、古诗
(6)龙的歌曲
(7)龙与中华民族
(8)龙的精神
同学们研究的兴趣很浓,我们稍微归纳下,同学们可以尝试从这个几个角度去深入研究中国的龙文化,最后,希望你们研究有所收获!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