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经两首教案。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高质量的教案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度课件精选 《〈诗经〉》教案其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
2、想象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在加工,培养一定的能力。
3、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重点】
想象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在加工,培养一定的能力。
【难点】
了解赋、比、兴的手法。
【新课】
一、导入
从唐诗宋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辉煌地位说起,导入对古体诗、近体诗及词的介绍,介入教学。
二、整体把握
1、关雎: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2、蒹葭: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懑了晶莹洁白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三、问题研究
1、《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提示:要从艺术表达着眼,却又不能不兼顾内容,因为手法的运用本就是表情达意的;其次,要抓住“兴”这一表达手法展开比较,对《诗经》中诗的分析,往往不能忽视这一点。
甲生: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关雎》一诗着重在“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线索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幻想得到她。《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乙生: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
丙生:从艺术手法上看,《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全,用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课堂练习】
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总结】
1、《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全诗通过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地追求的描绘,特别是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的直言表白,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
2、《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全诗以蒹葭起兴,以白露为衬,通过“伊人”生活环境的描绘,抒发了对意中人的倾慕、追求及怅惘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表白爱情愿望倾心所思:窈窕淑女
强烈心愿:君子好逑反复咏叹
关雎寤寐思念之苦追慕之心:寤寐求之深切思慕
相思之苦:辗转反侧美好愿望
幻想愿望实现相会情形:琴瑟友之
结婚场面:钟鼓乐之
怀念:蒹葭苍苍
伊人在水一方
重章叠句
蒹葭相思:蒹葭萋萋
伊人在水中坻
反复咏叹
幻觉:蒹葭采采伊人在水中追求爱情
JK251.com延伸阅读
月度教案精选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思考其八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案该怎么写?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月度教案精选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思考其八”,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通分、约分、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而通分、约分又是分数计算的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很大的改进,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角色的把握非常准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很好的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话。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故事情境以及大量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及时精辟的启发点拨,加上极具亲和力的自然交流。这些都体面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中也看出王老师那种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二、构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兴趣的是最好的老师,王老师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以一个精彩的智力故事:和尚分饼引入新课,直接为教学服务,给人以开门见山的感觉,给学生制造悬念,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在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三、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
在练习这一环节,王老师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的题目,既巩固了新知有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不管多么完美的课堂,总会留有小小的遗憾,这也是我们不断探究的动力。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出示第二组分数时,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可从中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件范本] 分草莓教案其八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课件范本] 分草莓教案其八”。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分草莓”及“试一试”、“算一算”、·练一练”练习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平均分数目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经历的试商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下面的认知基础,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对被除数数目较小的余数的除法,能较快的求出结果,并学会了竖式计算。这节课的重点是:当被除数稍大一些时,如火热借助惩罚口诀进行试商,这个问题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探索中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重、难点与关键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余数要比除数小。
2、10÷5 16÷5 18÷5 20÷5 22÷5 25÷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完毕,引导学生对以上小题进行分类,并请学
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引导学生按余数的情况分成两类。
有余数的算式:( ) 没有余数的算式( )
二、探索新知
1、探索试商方法
课件出示课本第5页“分草莓”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指名口答。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课本第5页“试一试”。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页“练一练”的第1 ~ 5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1.( )里屉大能填几9
( )X 5
9X( )( )x 7
2、用竖式计算。
20÷6 33÷5 63÷8 41÷7
75÷9 52÷7 38÷4 67÷9
3、解决问题。
43个排球,每7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板书设计:
分草莓
把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答:每个盘子放6个,还剩7个。
【课件收藏】 彩色牛奶中班教案其八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收藏】 彩色牛奶中班教案其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水果图片,奶牛图片,展板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不过它有点害羞,只露出了身体的一部分,猜一猜他是谁?
(出示奶牛身上的一部分)
原来是一头奶牛?它有什么本领?奶牛身上挤出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这是一头神奇的奶牛,他有什么神奇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猜猜讲讲形式感受神奇的奶牛:
(一)以第一头奶牛了解神奇在哪
⒈师:小白兔听到有这么神奇的奶牛,赶紧跑来,喂奶牛吃了?(玉米)什么颜色的?(黄色)小白兔喂奶牛吃了黄玉米,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谁能来把这件神奇的事说一说?(小白兔喂奶牛吃了黄色的玉米,就挤出黄色的牛奶)小白兔可开心了,他把牛奶咕噜噜喝到肚子里,小白兔有什么变化?(变成了一只小黄兔),真神奇!谁能来完整地说一说?
个别说,集体说。
⒉原来神奇的地方在这儿呀,小动物喂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就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喝了就变成了什么颜色,真神奇呀!
(二)猜猜讲讲其他奶牛的变化
⒈真的是这样吗?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听说了这件事,也想来试一试,谁来啦?(小黑猫)小黑猫也来喂奶牛吃东西了,他会喂什么呢?
幼儿自由猜测
小黑猫喂了(青菜)这一次,奶牛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呢?小黑猫喝了,会变成什么样呢?(小绿猫)真神奇!谁来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
2.又有一个小动物来喂奶牛了!他是谁?(小花鹿)这一次奶牛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呢?(紫色)猜一猜,小花鹿给奶牛吃了什么呢?
原来是紫紫的茄子呀!小花鹿喝了,变成了小紫鹿!
3灰狐狸听了也赶紧跑来,这回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谁能来说一说?
三、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感受动物世界的五彩缤纷
⒈小动物们都变成了新的自己,可开心了!可是他们回到家之后妈妈不认识了,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点子来帮助他们呢?,
其实啊,只要再喝一杯和自己原来一样颜色的牛奶就变回去了
四:看ppt完整欣赏
师:让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欣赏一遍吧。
谁来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动物们遇到神奇的奶牛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快乐)
小结:有了神奇的奶牛,小动物们太高兴了,想变成什么颜色的样子,就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还能变回自己原来的颜色,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
五、幼儿自制图谱,创编故事中句式。
师:小白兔,小猫,小鹿,小狐狸都变了颜色,其他的小动物们也想变一变,他们也来找这头神奇的奶牛了。有XX,有XX….老师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蔬菜和水果,还有变了颜色的牛奶。你想给奶牛吃什么?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呢?下面还有许多小动物想挤出不一样颜色的牛奶,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幼儿自由操作。
师:谁来说一说你帮助什么小动物变颜色了?
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讲一讲这个神奇的故事吧!
[课件范本] 窃读记教案其八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课件范本] 窃读记教案其八”。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激发对读书的兴趣。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动作、心理活动的品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及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把窃读滋味写具体的。
教学活动
【活动】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都在哪儿读过书?有什么感觉?
2.出示课件:林海音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对她的了解,教师补充。
活动
【讲授】新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想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读书的。
2.检测字词。(出示课件)
(重点点拨“哟”的读音、“腋下、踮起脚尖、饥肠辘辘”的意思、“檐、碗”的书写)
3.整体感知: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读书的,紧扣题目理解“窃读”。
4.找出最直接写出作者窃读滋味的一句话。
三、抓重点词句,品窃读滋味:
1.默读1──4节,批划能表现作者窃读滋味的语句,写体会。
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课件)
预设: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引导学生从“跨、踮、钻、挤”一系列动作词中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体会作者的心理从跨进店门的“暗喜”,“头发乱了”不顾形象挤进来的庆幸以及找到书后的惊喜的变化过程。)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引导学生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中体会作者读书的急切,想象饿狼见到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林海音见到书后会是怎样的表现。)
3.指导朗读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这种方法,感受、领悟、积累语言,为以后的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抓特定场景,读出窃读滋味:
1.自由读5──7节,边读边想象是怎样一幅画面?
2.指生读喜欢的段落,其余生评价。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读出画面感。)
3.师:林海音童年读书的经历是坎坷的,尽管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或者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窃读,甚至外面瓢泼大雨我却故作为难地读,但只要看到那本我喜爱的书,我就会──
齐读: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设计意图】
通过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评读、听别人读想画面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师:同学们,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作者读书的乐趣,也饱含着作者童年时代的辛酸。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作者窃读完一本又一本书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找一找。
2.谈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理解。(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读书的收获和感悟来谈体会,如平日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读书让自己有了怎样的成长等)
3.师:的确,我们身体的成长需要营养,心灵和思想的成熟则需要读书,书能丰富我们的视野,也能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也要不忘国文老师的这句话:“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出示课件)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
2.练习本课的生字词。
2022课件推荐 《走月亮》教案其八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2022课件推荐 《走月亮》教案其八,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体会月色下的美景。
4、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出示月夜图。
师:同学们,你们和亲人一起在月下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亲人在一起时,你内心有什么感受??一起交流分享下吧!
2、生自由发言,说自己和亲人在月夜下散步发生的事情。
1、师简单总结学生发言,引入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看看他们去了哪儿散步,有什么感受吧。(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
1、师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师订正读音。
鹅卵俗跃穗镀埂烁
2、师出示字词拼写音频,生观察笔顺、掌握结构,生再次齐读。
3、多音字:载(zǎi zài)
三、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量词及词语搭配,课后摘抄积累。(如:一块银毯,一塘新谷,明亮的月盘,古老的传说,月光闪闪的溪岸……)
2、师出示本课词语并解释:坑坑洼洼、汩汩、月影团团、月光闪闪、闪闪烁烁……
3、师指导生对四字词语进行归类,并扩展积累。
AABB式:坑坑洼洼、闪闪烁烁、郁郁苍苍、急急忙忙、蹦蹦跳跳
ABCC式:月影团团、月光闪闪、风尘仆仆、仪表堂堂、千里迢迢
【教学设计】随堂积累,提高学习效率。
四、整体感知
1、生细读课文,想一想:
(1)“走月亮”是什么意思?(在月光下散步)
(2)他们都去哪儿走月亮了?(村边小路、溪边、田埂)
(3)他们走月亮时都看到哪些景色?(点仓山、溪水、鹅卵石、庄稼、果园……)
2、生汇报,师指导订正。
3、出示课件,生填空并齐读: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村边小道),走过(溪边),走过(田埂),走过(果园)……多么奇妙的夜晚啊!
4、生自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3):交代事情背景。
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秋天的夜晚,明月朗照,一个小孩和他妈妈一起走月亮,欣赏着鹅卵石,闻着果香,这一切是多么美好的画面。下节课我们再具体去感知走月亮的美,感知作者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