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的教学方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的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1-09

    一.《童年》——高尔基(俄国)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人,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还有两个粗野自私的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乐观纯朴的学徒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WwW.jK251.com

    4、在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二、《昆虫记》——法布尔(法国)

    1、昆虫学家法布尔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写出《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它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jK251.COm精选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的教学方案


    第四单元唐诗精华(下)

    【单元学习目标】

    一、朗读和背诵本单元的诗歌,体会通俗朴实的语言风格。

    二、适当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

    三、学习诗人关注现实、关注民间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基础知识学习】

    一、唐诗,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二、初唐重要诗人有:沈佺期、宋之问、王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重要诗人有: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白、杜甫。

    中唐重要诗人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

    晚唐重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

    三、唐代不少有诗人雅称:

    杜甫-诗圣、诗王、诗宰相;

    李白-诗仙;

    王维-诗佛;

    李白、王维、王昌龄-诗天子;

    孟郊-诗星;

    孟郊、贾岛-诗囚;

    陈子昂-诗祖;

    刘禹锡-诗豪;

    齐己、贯休-诗僧。

    【教学安排】

    21.《杜甫诗三首》三课时。

    22.《白居易诗两首》二课时。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课时。

    24.《题坡山寺后禅院》一课时。

    25.《无题》一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因无计避征徭。

    背诵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杜荀鹤,是晚唐后期继承新乐府运动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天地最穷人”。

    3.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故乡情思

    【单元学习目标】

    一、品味各篇课文不同的语言特色。

    二、了解课文的体裁特点和主要表达方式。

    三、把握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对家乡的不同情思,感受作者热爱故乡人、故乡景、故乡物的感情脉络。

    【基础知识学习】

    一、从体裁上看,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本单元的课文有小说,有散文。

    二、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本单元的课文以描写、记叙、抒情为主。

    【教学安排】

    《社戏》三课时。

    《滹沱河和我》三课时。

    《藕与莼菜》一课时。

    《故乡在远方》二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背诵王维《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张旭,唐代书法家。

    3.王维,唐代著名诗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卖炭翁复习指导_教案模板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1.本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是组诗《新乐府》中的一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2.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3.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4.黄衣使者: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5.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6.驱将:驱赶着走。7.半匹红绡一丈绫: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8.直:同“值”,指价格。

    诗句大意:

    卖炭的老翁,在南山中砍柴烧炭。他满面尘灰、烟火熏黑了面容,两鬓灰白,十指都被染黑。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用呢?只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口中的食物。可怜啊,老翁身上的衣裳正单薄,心里却担忧炭贱卖不出价钱而希望天能更冷。

    夜里下雪,城外积起了一尺深的雪,卖炭翁天刚亮就驾着炭车辗过道道冰辙艰难赶路。牛已十分困乏,人也十分饥饿了,就在市集的南门外面的泥地里歇歇脚。

    那两个趾高气扬的骑马而来的人是谁?是皇宫里的太监和他手下爪牙。他们手拿文书口里说着“这是皇帝的命令”,便吆喝着赶牛,将炭车掉转方向牵引着往北而去。这一车炭,足有一千多斤,宫使就这样驱赶着拉走了,卖炭老翁心里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半匹红纱一丈绫,宫使将它们系在牛头上充抵炭的价格。

    主题思想:

    通过记叙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七年级政治上期中复习提纲相关教学方案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

    基本观点:

    1、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

    3、共同的集体目标是“起音”,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是“专业音”,同心协力、团结奋斗是“团队音”。

    基本问题:

    1、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如何创建新集体?)p7—8

    2、创建优秀班级体为什么需要团结协作?p8

    团结协作的名言警句:1、团结就是力量!2、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

    基本观点;

    1、我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我们面对新的学习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2、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同方式各有特点。

    4、初中的学习是人们一生学习中的黄金时期。

    5、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6、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7、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基本问题:

    1、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有哪些?)p14

    2、如何提高学习效率?p13

    3、如何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p18

    4、学习的价值是什么?p21

    第三课珍爱生命

    基本观点

    1、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2、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3、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4、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5、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6、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基本问题:

    1、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p25---26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表现有哪些?p28

    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p28

    4、如何珍爱生命?p29---31

    5、如何肯定生命,尊重生命p30---31?

    6、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p32+p30

    生命箴言: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

    基本观点:

    1、青春期时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

    2、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3、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4、决定青春的最重要因素是心境和心态。

    基本问题: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5

    2、如何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或烦恼?p37

    3、如何解决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或烦恼?(解决内心矛盾的方法)p38

    4、如何理解个性和独立?p40

    5、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意义是什么?p40

    6、青春的含义(如何理解青春?)p42

    7、青春的意义是什么?p42

    8、如何理解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激情、幸福?(青春的幸福从哪些方面体味?)p43

    9、如何珍惜青春?p44

    青春寄语:1、珍惜青春,从现在做起!2、祝福青春,珍惜青春!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幼时记趣

    课标要求:

    1.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2.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3.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

    教材简析:

    这是作者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教学建议:语气

    1.本文是学生初中阶段语文课上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应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读准字音,初步读懂文章,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注意语调、语气.

    2.要求学生重点识记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文中的明察秋毫、故、私、拟、强、怡然称快、神游、庞然大物、拔山倒树、方、之、以、或、其、盖等。

    3.注意讲清课文的省略句:如“群鹤舞(于)空”“使(之)与台齐”“驱之(于)别院”等;固定句式:“作……观”“以……为……”“……为所……”等.

    4.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全文。

    5.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文章写了什么样的童年生活?“物外之趣”有哪几件?

    6.补充一篇课外文言文。

    7.研究“物外之趣”

    怎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

    “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

    说说你童年的一些趣事,以此来拓展课文内容,加强口头表达训练。

    课堂展示:

    1.预习一测1.2

    2.试总结文中“之”“其”虚词的用法及含义.

    3.课内一练2.3(见79页)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见79页)

    5.“观文如鹤”这种现象能存在吗?应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从而引出“心之所向”,观察、想象、联想的关系)

    6.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说“趣”在哪里?本文写了几件趣事?(并由此导出文章结构形式)

    7.发掘潜力(见80页)

    8.童年时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现请你调动自己的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例: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善良的星星;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的摇啊摇;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远飞逝不见的箭。

    9.补充课外文言文《滥竽充数》(见81页)

    10.我来说自己的童年、童年里那有趣的故事。

    学生小结其收获:

    教学后记:

    七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华师大版相关教学方案


    1.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了解旋转的定义,能说出旋转中心、旋转角.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图形的旋转过程,发展几何直觉,领悟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感知数学美,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旋转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

    会找出旋转前后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学生观察教材第118页图10.3.1,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哪些零部件作转动?

    (2)在这些转动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3)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大风车在转动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彩票大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教学说明】通过复习,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准备.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教材第118页图10.3.2,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由一个或几个平面图形,在它所在的平面上转动而产生奇妙画面.

    2.演示单摆上小球的运动

    (1)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p转到p′,它是绕着哪一点?沿着什么方向?转动了多少角度?

    (2)单摆上小球转到p与p′中间时,它绕着的点、沿着的方向有没有变化?转动的角度有没有变化?

    【归纳结论】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3.做一做:大家把准备好的透明纸拿出来.按老师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任意画一个△abc.

    (2)把透明纸覆盖在△abc上,并在透明纸上画出一个与△abc重合的三角形.

    (3)用一枚图钉将点a处固定.

    (4)将透明纸绕着图钉(即点a)转动45°,透明纸上的三角形就旋转了新的位置,标上a′、b′、c′.

    我们可以认为△abc绕着a点旋转45°后到△ab′c′.

    同学们考虑一下,可以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旋转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b点旋转到哪一点?(点b′)

    (2)c点旋转到哪一点?(点c′)

    (3)∠bac旋转到哪里?(∠b′ac′)

    (4)线段ab旋转到哪里?(线段ab′)

    (5)线段ac旋转到哪里?(线段ac′)

    (6)线段bc旋转到哪里?(线段b′c′)

    (7)∠b旋转到哪里?(∠b′)

    (8)∠c旋转到哪里?(∠c′)

    (9)它的旋转中心是什么?(点a)

    (10)它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45°)

    这里要给学生指出:在旋转的过程中,(1)点b与点b′,点c和点c′是对应点;(2)线段ab与线段ab′,线段ac与线段ac′,线段bc与线段b′c′是对应线段;(3)∠bac和∠b′ac′,∠b与b′,∠c与∠c′是对应角.

    想一想:△abc的边ab的中点d的对应点在哪里?

    根据旋转的原理: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按同一方向,旋转同一角度而得到的,所以ab的中点d的对应点也应在它的对应线段ab′的中点位置.

    做一做:如果△abc的外面一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abc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将△abc旋转到△a′b′c′位置,你会做吗?在学生动手操作下,不会的同学也可以互相交流.

    本文网址:http://www.jk251.com/jiaoan/3758.html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的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