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k251.com - 小学思品教案】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写小学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思品教案同情还是取笑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所必须的,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别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四年级学生取笑他人或给他人起绰号,多数是出于好奇、好玩儿,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这方面的意识,使他们懂得: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尊重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培养他们从小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jK251.com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给别人起绰号和取笑别人是不道德的。
由于学生社会经历有限,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不深。一般说,他们被人取笑时,反应不会很强烈,而取笑别人时,也很难意识到别人的痛苦。所以,如何让学生感受被人取笑的窘迫与伤心,由此产生情感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导入部分设计了“想一想”栏目,通过让学生设想被人取笑者的心清,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由此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取笑人的行为产生反感。
课文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李刚等同学摘下杨立的帽子,见到杨立得了斑秃,不但不同情,还哈哈大笑。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奇,但这是取笑人的行为,是很不应该的。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师生们对这件事的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取笑人是错误的,对同学的痛苦要理解、关心和同情。第二层是讲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使杨立倍感温暖,而且改变了自己不愿意与人交往的性格。
教法建议
1.取笑人不同于辱骂人。后者很明显地表现出对人的不尊重,给人的伤害也能直接再现出来。而取笑人,表面看起来对人的伤害程度不大,但实际上,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深层次的,甚至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永世难忘的创伤。本课的明理必须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观点。
2.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主,联系实际也是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澄清对与错、是与非,解决学生的模糊认识。至于学生中取笑人、不尊重人的现象,应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领悟,不宜在课上批评指正,以防造成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同情还是取笑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短处,你有没有碰到过因为自己的缺陷和短处而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呢?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老师一一概括列出同学们所说的事。)
2.那么,面对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同情还是取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十课—同情还是取笑。
板书课题:同情还是取笑
二、讲故事,明白道理。
被人取笑是痛苦的。最近,四(1)班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1.出示幻灯,老师讲故事,学生展开讨论。
师:杨立是新转来的同学,他老是戴着帽子,上课时也不摘。李刚等同学很好奇,他们打算摘下杨立的帽子,看看他头上究竟有什么秘密。这一天课间,李刚见杨立向教室走来,便赶快躲在门后。当杨立跨进教室时,李刚伸手摘下他的帽子,原来杨立的头上是一块块秃斑。“快看杨立的头!哈……哈哈哈……”这时,周围一些同学也跟着笑起来。
问:如果你是杨立,你会怎样?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是啊!杨立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非常难过,伤心地哭了。正因为杨立害怕被别人取笑,所以他不但不爱说话,也很少和大家一起玩。李刚取笑杨立,使杨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给他带来了心灵的伤害,这是对杨立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板书:取笑难过
2.出示幻灯,续讲故事。
师:就在杨立伤心流泪时,陈欣走过来安慰他说:“杨立,别难过,我们去告诉老师。”王平见李刚还在笑,气愤地说:“杨立得了病,你不但不同情,还拿他取笑,真不道德。”
问:为什么这种取笑别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呢?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所以说是不道德的。
3.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看幻灯,自读课文中老师说的一段话。)
小结:我们对取笑别人的人应予以批评和制止,应该去安慰被取笑的人,给予他同情和帮助,让他感受到我们集体的温暖。
板书:同情温暖
4.那么,四(1)班的同学又是怎么做的呢?(看幻灯,继续讲故事。)
师:课后,李刚主动走到杨立面前,深感歉疚地说:“杨立,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我很后悔,请你原谅。”陈欣的爸爸是皮肤科医生,她热情地把杨立带到家里,请爸爸给诊治。她爸爸给杨立开了药方,并建议他最好多晒晒太阳,不要老戴帽子,这样可以恢复得快些。为了让杨立晒太阳,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教室里哪个座位能晒到太阳,就让杨立坐。杨立不再害怕同学们笑话他,也愿意和大家在一起了。通过这件事,四(1)班同学更加团结友爱了。从此,班里再没有发生过取笑、戏弄别人的事情。
三、加深认识,畅谈感受。
在四(1)班这个集体中,有这样一些成员:李刚、杨立、陈欣、王平(出示头像投影和名字),你愿意和哪个成员交朋友,为什么呢?
四、做游戏,辨析是非。
通过“大转盘”的形式,来让同学们完成课后的“说一说”。“想一想”、辨一辨。
(将这七题设在“大转盘”上,同学转到哪一题,就回答哪一题。)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上课时,同学们举了很多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如果在你身边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
小结:首先,我们不可以给同学起绰号,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来取笑。如果身边发生了取笑别人的事,我们要给予批评和制止。
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待别人都像春天般的温暖,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也就没了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
板书设计
jk251.coM小编推荐
同情还是取笑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所必须的,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别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四年级学生取笑他人或给他人起绰号,多数是出于好奇、好玩儿,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这方面的意识,使他们懂得: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尊重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培养他们从小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给别人起绰号和取笑别人是不道德的。
由于学生社会经历有限,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不深。一般说,他们被人取笑时,反应不会很强烈,而取笑别人时,也很难意识到别人的痛苦。所以,如何让学生感受被人取笑的窘迫与伤心,由此产生情感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导入部分设计了“想一想”栏目,通过让学生设想被人取笑者的心清,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由此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取笑人的行为产生反感。
课文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李刚等同学摘下杨立的帽子,见到杨立得了斑秃,不但不同情,还哈哈大笑。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奇,但这是取笑人的行为,是很不应该的。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师生们对这件事的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取笑人是错误的,对同学的痛苦要理解、关心和同情。第二层是讲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使杨立倍感温暖,而且改变了自己不愿意与人交往的性格。
教法建议
1.取笑人不同于辱骂人。后者很明显地表现出对人的不尊重,给人的伤害也能直接再现出来。而取笑人,表面看起来对人的伤害程度不大,但实际上,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深层次的,甚至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永世难忘的创伤。本课的明理必须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观点。
2.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主,联系实际也是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澄清对与错、是与非,解决学生的模糊认识。至于学生中取笑人、不尊重人的现象,应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领悟,不宜在课上批评指正,以防造成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短处,你有没有碰到过因为自己的缺陷和短处而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呢?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老师一一概括列出同学们所说的事。)
2.那么,面对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十课—。
板书课题:
二、讲故事,明白道理。
被人取笑是痛苦的。最近,四(1)班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1.出示幻灯,老师讲故事,学生展开讨论。
师:杨立是新转来的同学,他老是戴着帽子,上课时也不摘。李刚等同学很好奇,他们打算摘下杨立的帽子,看看他头上究竟有什么秘密。这一天课间,李刚见杨立向教室走来,便赶快躲在门后。当杨立跨进教室时,李刚伸手摘下他的帽子,原来杨立的头上是一块块秃斑。“快看杨立的头!哈……哈哈哈……”这时,周围一些同学也跟着笑起来。
问:如果你是杨立,你会怎样?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是啊!杨立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非常难过,伤心地哭了。正因为杨立害怕被别人取笑,所以他不但不爱说话,也很少和大家一起玩。李刚取笑杨立,使杨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给他带来了心灵的伤害,这是对杨立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板书:取笑难过
2.出示幻灯,续讲故事。
师:就在杨立伤心流泪时,陈欣走过来安慰他说:“杨立,别难过,我们去告诉老师。”王平见李刚还在笑,气愤地说:“杨立得了病,你不但不同情,还拿他取笑,真不道德。”
问:为什么这种取笑别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呢?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所以说是不道德的。
3.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看幻灯,自读课文中老师说的一段话。)
小结:我们对取笑别人的人应予以批评和制止,应该去安慰被取笑的人,给予他同情和帮助,让他感受到我们集体的温暖。
板书:同情温暖
4.那么,四(1)班的同学又是怎么做的呢?(看幻灯,继续讲故事。)
师:课后,李刚主动走到杨立面前,深感歉疚地说:“杨立,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我很后悔,请你原谅。”陈欣的爸爸是皮肤科医生,她热情地把杨立带到家里,请爸爸给诊治。她爸爸给杨立开了药方,并建议他最好多晒晒太阳,不要老戴帽子,这样可以恢复得快些。为了让杨立晒太阳,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教室里哪个座位能晒到太阳,就让杨立坐。杨立不再害怕同学们笑话他,也愿意和大家在一起了。通过这件事,四(1)班同学更加团结友爱了。从此,班里再没有发生过取笑、戏弄别人的事情。
三、加深认识,畅谈感受。
在四(1)班这个集体中,有这样一些成员:李刚、杨立、陈欣、王平(出示头像投影和名字),你愿意和哪个成员交朋友,为什么呢?
四、做游戏,辨析是非。
通过“大转盘”的形式,来让同学们完成课后的“说一说”。“想一想”、辨一辨。
(将这七题设在“大转盘”上,同学转到哪一题,就回答哪一题。)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上课时,同学们举了很多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如果在你身边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
小结:首先,我们不可以给同学起绰号,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来取笑。如果身边发生了取笑别人的事,我们要给予批评和制止。
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待别人都像春天般的温暖,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也就没了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
板书设计
思品教案同情帮助残疾人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与第8课同属“遵守公德”单元,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法建议:
1.由于学生对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建议本课教学要注重对残疾人的感情体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2.要找出残疾人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残疾人中的强者,使他们认识到残疾人照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残疾人也是值得尊重的。
3.本课教学要扣住“社会公德”进行,把同情、帮助、关心、尊重残疾人这一社会公德,做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做一个遵守公德的文明人。
教学设计示例
六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育过程:
一、试验导入:
1.进行小试验:
(1)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闭着眼睛在纸上写出来。
(2)请同学用一只手系鞋带。
(3)请同学不许说话,告诉大家他想说的一句话。
2.小组交流:
通过亲身试验,请同学想象一下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全班交流:
4.小结:
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向残疾人献爱心》。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赵敏为什么会担心,他担心什么?
四(3)班的同学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是怎样主动关心、帮助赵敏的?
3.小结:
同学们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赵敏,而且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帮助他。同学们为他开欢迎会,课后主动陪他玩,春游的时候大家不怕麻烦,带着他一起去。
4.小组交流:
赵敏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身上的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5.小结;
赵敏身有残疾,在生活上,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的毅力和坚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身体上是残疾的,但是他们在意志上是无比坚强的。
6.小组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
7.小结:
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自强不息,战胜了许多困难,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人们去尊敬。
8.请同学举例:
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张海迪、海伦、保尔的故事)
9.全班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呢?
10.小结: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再有,我们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为他们解除思想上的压力和痛苦。
板书:生活上有困难同情、关心、帮助
精神上有压力理解、尊重、鼓励
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说一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平时你是怎样做的,怎样帮助和照顾残疾人的?
2.出情境题:
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车……
在路上,看见一个提着东西的肢残阿姨……
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1)同学现场表演
(2)现场采访:
访问扮演正常人的同学:你为什么要帮助他?
访问扮演残疾人的同学:当他帮助了你后,你心里怎么想?
(3)小结:
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坐车时主动给残疾人让座;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来。
3.出示投影片(“议一议”中的题)
提问:小佳和小伟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小结:
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4.说一说:
(1)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五幅图,用来补充同学的发言
师: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
(2)你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设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吗?谈谈你对国家这样做的看法。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读一读课文后的自读材料,谈感受。
2.小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1)调查学校及住家附近有哪些方便残疾人的措施。
(2)调查学校附近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1)以小队为单位到大街上、社区里开展助残活动。
(2)制作精美助残宣传卡,发给路人,唤起大家的爱心。
(3)排演助残活动,到福利院为残疾人表演。
帮助一位你身边的残疾人,并坚持下去。
帮扶过程:
(1)调查、了解身边的残疾人,然后选一位作为“手拉手”帮扶对象。
(2)了解他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3)制定帮扶计划。
(4)与帮扶对象谈心,共同实施帮扶计划。
(5)定期小结,随时调整帮扶计划。
思品教案知错就改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与“勇于认错”一课同属一个德目,是在要勇于认错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必须及时改正,才能不断进步。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日常生活中犯错是难免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不能知错就改,就会助长错误的发展,影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对他们进行“知错就改”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课文讲的是小学生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立即改正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孙芳和周丽犯的错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错误,而她们能够主动改正。故事中人物的年龄与二年级学生接近,这样利于学生体会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法建议
1.备课时,教师应对学生中“知错就改”利于进步的事例有所了解,以便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2.本课第一个栏目“想一想”,可以让学生对“勇于认错”一课有所回忆,这样利于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也使教学增强连续性。
3.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角色,体验孙芳、周丽急于练习跳皮筋准备参加比赛时的心情;听了李爷爷的劝告立即改正错误后的心情。这样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4.“读一读”栏目中的名言和谚语,让学生抄写在功课表旁,或制成书签,时刻提醒自己。
5.建议将“议一议”“讲一讲”栏目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教学中使用。“讲一讲”栏目可以让学生为故事配画外音,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错就改”“小错不改会犯大错”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知错就改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新课。
1.提问:
(1)上节思想品德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2)能承认错误是具有什么好品质的表现?
(诚实、勇敢)
(3)能承认错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是改正错误的前提)
2.小结并过渡(要点):
(1)小学生年龄小,懂得的道理不多,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强,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
板书:错误
(2)能承认错误是诚实、勇敢的表现,是一种好品质,并且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犯了错误首先要承认。
(3)我们犯了错误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错误、承认错误的阶段。
板书:认错
(4)请同学们想一想,承认错误以后又应该怎样做呢?平时,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板书:及时改慢慢改不改
二、打比方,喻明道理。
1.引言。
同学们在认识错误也就是知错以后,往往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及时改正;第二种是准备慢慢地改;第三种是不改。下面,我们就打几个比方,看看这三种不同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2.《小虫和大船》的启示。
(1)边讲故事边演示投影片。
故事内容同教材“讲一讲”栏目文。
投影片共2组活动抽拉片。
第一组:①木板上有一些小虫眼。②钉在木船底。③木板上的虫眼变大,变多。④虫眼连成一片。⑤形成大洞。
第二组:①木船在海上航行。②木船沉入大海。(同“讲一讲”栏目图)
(2)讨论:
①大木船为什么沉了?
②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虫眼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要点:
①开始时船上的虫眼很小、也很少,后来发展到很多,连起来就变成大洞。海水涌进来船就沉没了。这说明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祸。
②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像船沉没一样,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有错不改多么危险!
板书:不改大错错多危险
3.《小树苗》的启示。
(1)讲《小树苗》的故事,同时演示图片。
故事内容略。
图①一棵弯的小树,一棵弯的大树。
图②一棵直的小树,一棵直的大树。
(2)讨论:
①小树苗长弯了,老爷爷是怎样做的?
(扶直、捆好。)
②老爷爷为什么把小树苗扶直捆好?(演示图①)不这样做会怎样?过几年再捆行不行?(演示图②)
③从小树苗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要点:
①小树苗树干细、软,变弯了容易矫正过来。树越长大,树干越粗,弯曲的部分越不容易矫正。
②这和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一样,错误小容易改,错误少容易改,初犯时容易改。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
4.“铅笔道”的启示。
(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比较轻的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再让学生在纸上同一地方反复画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
(2)谈一谈体会,受到什么启示。
引导:
①只画一次的铅笔道留下的痕迹和反复画铅笔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同?
②擦起来有什么不同?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把这些铅笔道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3)小结要点:
初犯错误,由于留下的“痕迹”浅,最容易改正,这样才容易进步。
板书:进步快
如果不及时改,反复犯错误,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板书:不易改
5.学生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参考板书内容。)
(2)通过比较,你知道知错以后,怎样做最好?为什么?
板书:就改
6.读课题《知错就改》,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把“就”和“及时”用线连起来。)
三、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1.读课文,看插图。
2.讨论:
(1)孙芳和周丽犯了什么错误?她俩原来是怎样想的?犯错的原因是什么?(缺乏爱护小树的知识和保护小树的意识;想问题不周到,只想到方便自己。)
(2)如果不及时改错有什么危害?
(3)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错了是怎样做的?
(4)她们能及时改正错误有什么好处?
3.小结要点。
(1)孙芳和周丽能及时改正错误,不仅保护了小树,而且也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图自己方便,应想到维护他人、社会的利益。
(2)知错就改,才能进步。
(3)像孙芳和周丽这样,能做到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四、辨析练习,深化认识。
1.议一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宝和大伟在陈阿姨窗前踢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他俩立即向陈阿姨认了错,还给陈阿姨送来了玻璃。
从此以后,大伟再也不在别人家的窗前踢球了。小宝仍在那儿踢球。
2.答案要点。
(1)大伟做得对。他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改正彻底,这样进步快。
(2)小宝做得不对。他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后,他还可能碰碎别人的玻璃或惹出别的祸。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行为不改,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这样下去还会犯更大的错误。
五、谈作会,联系实际。
1.联系自己知错就改的事情,说一说这样做的好处。
2.联系自己或别人的事例,说一说知错不改的危害。
六、总结全课,引导实践。
1.读读下面的名言和谚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2)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缺点、错误没改吗?你准备什么时候改,怎样改?为什么?
4.结束语(略)。
板书设计
六知错就改
思品教案好儿童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要求编写的。
本课教材选用了《孔融让梨》这个流传久远的古代故事。
本课设五个栏目。
“想一想”栏目,设在课文前,起导入作用。通过让学生看“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图,并思考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议一议”设两个问题:第一题,让学生站在孔融的哥哥、弟弟及家人的角度进行情感体验,体验一下被人谦让时的感受,达到激发情感的目的。这样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说一说”是在明理的基础上门辨析,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好处、方便时做到讲谦让。
“夸一夸”是通过夸身边同学讲谦让的事例,树立榜样,表扬鼓励讲谦让的同学。
“讲一讲”中课后作业,通过让学生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中“知道讲谦让的传统故事”的要求。
教法建议:
1.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表演的方式,体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谦让,可以怎样谦让。
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灵活的课件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帮助学生理解到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为什么要讲谦让。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两只小山羊,它们同时走到一座独木桥前,两只小山羊都想先到河的对岸去,它们同时走上了小桥。
2.教师开始演示课件一并继续讲述:(名称:小羊过桥)
(1)教师讲述:
两只小羊各不相让,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一:
课件内容:两只小羊各不相让,同时掉入河中。
3.教师提问:
两只小羊为什么都掉进河里了?(它们不懂得谦让)
4.教师小结:
两只小羊都想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谦让谁,结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5.请学生谈谈看了小羊过桥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课题:六、好儿童讲谦让
二、学文明理
1.教师提问:
谁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如果学生没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播放录音故事。)
2.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补充。
3.出示课文P27的插图。
4.教师提问:
(1)当哥哥让孔融拿梨时,他是怎么做的?
板书:不抢先能让人
(2)他为什么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板书:懂得讲谦让
5.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哥哥、弟弟会怎么想?孔融的爸爸妈妈又会怎样想?
6.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7.分组汇报。
8.教师小结:
孔融四岁就懂得讲谦让,爸爸、妈妈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哥哥、弟弟跟他的关系更加亲密。(板书:关系亲密)而且,讲谦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美德)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9.教师提问:
听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懂得什么叫谦让了吗?
板书:好处方便
10.教师小结:
在好处、方便面前能够做到不抢先、能让人,就是讲谦让的表现。
11.再次演示两只小羊过桥的课件:
(1)教师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两只小羊怎样做就可以安全的过河了?
(2)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小羊互相谦让安全过河的情景。
(3)教师鼓励学生:
在你们的帮助下,两只小羊顺利的过河了,你们也是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三、联系实际
1.请学生讨论:
(1)讨论题: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谦让,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教师小结:
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大家就像一家人,学习、活动时都会觉得很愉快。
板书:亲如一家非常愉快
2.请学生演一演: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出示三张插图。
内容:栏目三说一说中的插图。
(2)教师描述插图中的情境:
情境一:
下课了,小明和小强同时来到饮水桶前,都想喝水。
情境二:
丽丽和小军一起打球,打了一会儿,小刚来了也想打球。
情境三:
春游结束了,同学纷纷登上回学校的汽车,最后上来了两位同学,可是,车上只剩下一个座位了。
(3)学生讨论后,进行表演。
(4)同学、教师共同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3.请学生夸一夸
(1)同学中谁能谦让?请你夸夸他,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2)师生共同夸奖平时能做到讲谦让的同学。
(3)请得到夸奖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教师奖励每位讲谦让的同学一朵谦让花。
4.请学生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讲谦让?
5.学生思考后回答。
6.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补充或表扬。
思品教案光荣啊!“园丁”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
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的作业认真看,积极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孝亲敬长”中的有关尊敬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本课侧重讲要尊敬老师。
尊敬老师的教育在小学各个年级段都有。本课要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要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
本课的课题《光荣啊!“园丁”》,采用了感叹句的形式,读起来不仅亲切、形象,而且能够起到激情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文选用了真实的事例,通过全国模范班主任毛蓓蕾老师对学生马强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毛老师为马强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苦的劳动。然后由点到面,让学生体会到许多像毛老师这样的老师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我们身边的老师为了把我们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把全部的爱和心血用在我们身上。我们要体会老师的辛苦,尊敬老师,特别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教法建议:
1.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回忆美好的学校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2.毛蓓蕾老师对马强的一往情深,课文是通过毛老师的言和行来表达的,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内容,让学生细读、细想。
3.我们身边的很多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都在辛勤地工作着。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本地区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的辛劳。
4.在导行时,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尊师的具体行为要求,这样更具有针对性。讨论可根据班级、学校实际创设情境。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光荣啊!园丁
教学重点:
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
教学难点:
学生对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认识上有些困难。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以及在这些辛苦劳动之中所包含的对学生的希望。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出示照片(本班授课老师和学生的合影)
小组交流
这张照片上的人是谁?
看到这张照片,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心中就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爱。我想,当你们看到它时,一定也能感受到老师们对你们的爱。
2.出示照片:(课文中的照片)
思考:看了这张照片,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呢?
师:这张照片上的老师是毛蓓蕾老师,你们想知道关于她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二、分析课文(使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毛老师是怎样对待马强的?她为马强做了哪些事情?
马强有什么变化和进步?
3.小结:
毛老师为马强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时间,从学习知识、做人的道理各个方面去教育马强,使马强逐渐懂得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对别人有用的人,像园丁一样,辛勤地培育着马强这棵幼苗。
板书:园丁
在毛老师的帮助下,马强从一匹野马变成了一匹骏马,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歌剧演员。在这些进步中,毛老师付出了许多努力和心血。
4.全班交流:
你们想对毛老师说些什么?
5.小结:老师把全部的爱和心血都用在了学生的身上,我是属于孩子的是每个老师的心里话,老师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老师的工作是光荣的!
板书:光荣啊!
过渡: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毛老师,让我们看看我们学校中的毛老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吧。
三、联系实际(让学生知道许多毛老师生活在我们身边。)
1.师:课前,同学们采访了我们学校中的老师,请把你采访的情况和大家说一说。
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
在学习上,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的学习的?
在生活上,老师是如何关心我们的成长的?
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老师是怎样耐心给予我们帮助的?
3.小结:
我们的老师也像毛老师一样,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我们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离不开老师付出的心血,我们的茁壮成长就是老师的心愿和希望。
四、指导行为(是学生知道老师为我们的成长努力工作,我们应该尊敬老师。)
1.小组交流:
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
老师讲课时我们为什么应该认真听?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在作业中的评语?
2.全班交流:
3.小结:
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提出的要求认真听,并且照着去做,听从老师的教导。
板书:听从老师教导
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当作业批改后,要仔细阅读老师的评语,体会老师评语中的含义;当老师提出具体的要求后,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尊重老师的劳动也是尊敬老师的表现。
板书:尊重老师劳动
五、辨析导行(进一步深化所学道理)
1.出示投影片一:(辨析议一议中的第一题)
小组交流:
小明和小红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小结:
作业本上的评语是老师的辛苦劳动,不尊重老师写出的评语,就是不尊重老师的劳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
2.出示投影片二:(辨析议一议中的第二题)
小组交流:
小玲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
低年级的老师现在虽然不教我们了,但是他们把我们领入知识的大门,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一些老师虽然没有教过我们或者不教课,但是他们一直为我们的教学而服务,同样为我们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要尊敬每一位教师。
3.读读下面的话,说说是什么意思?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人才的培育者。
--邓小平
4.请同学讲讲尊师的故事。
小结:
古时候人们就很注重尊敬老师,我们的许多革命前辈也是如此,看来,尊敬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5.出示邮票:这是1986年9月10日,邮电部出版的关于教师节的邮票,说明尊敬老师已经是全社会人们的共识。
六、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1.说一说
为什么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总结:
我们自己的点滴进步和成长都是老师辛勤培育得来的,我们要感谢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桃李满天下,让我们一起说一声:老师辛苦了,光荣啊!园丁!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采访身边的一位老师,每天早上到校和晚上离校的时间,记录一下老师每天要做哪些工作。
学生说完后,展示课件“老师的一天”,补充扩展。
召开主题活动“我和老师在一起”
2.准备:把教本班的老师请来
让同学带一张老师和自己在一起的照片
活动过程:
(1)请同学出示照片,
为大家讲解: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照的?老师和“我”在干什么?并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把照片贴到黑板上。
(2)大家一起畅谈这些年来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帮助。
(3)每人对老师说一句话。
(4)和亲爱的老师合影。
3.回家采访爸爸、妈妈,请他们说说对老师的印象及他们是怎样爱自己的老师的。
思品教案静悄悄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不打扰别人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2.懂得打扰别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知道不打扰别人才能与别人共同生活。
情感:
厌恶打扰别人的行为,自己愿意不打扰别人。
行为:
1.在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时,说话、动作要轻,尽量不影响人家。
2.不得已要打扰别人时,能说明情况或道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当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一些原本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也因此受到冲击。因此,一些做人与融入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的教育应该加强,使我们下一代的品德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健康培养。“不打扰别人”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待人处世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文明习惯,是大家都应该遵循的。
小学生每天都参与社会生活,在各种场合与他人交往。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态度。教育他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别人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的时候,不去打扰别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与别人共同生活的态度,为他们长大以后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奠定基础。
教法建议:
1.教学应注意情感的激发。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不打扰他人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美好感情,它的价值在于由于自己没有打扰别人,而使他人安心工作、学习、休息和娱乐,创造出成果,这既体现自身的文明,也支持了他人对社会做奉献,教学中要渗透这一价值观的教育,以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此外,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很重要,避免“心灵封闭”现象的产生,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2.教学应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展开思维。例如:教学课文中的儿歌以后,可以提问:除了儿歌所举例子之外,我们还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或独自沉思、或同学交流,结合实际举出事例。
教学设计示例
五静悄悄别打扰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不打扰别人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2.懂得打扰别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知道不打扰别人才能与别人共同生活。
情感:
厌恶打扰别人的行为,自己愿意不打扰别人。
行为:
1.在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时,说话、动作要轻,尽量不影响人家。
2.不得已要打扰别人时,能说明情况或道歉。
教学重点:
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
思考:当你做作业或睡觉的时候,如果有人打扰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为什么?
二、学习课文,启发明理。(使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
1.小组交流:
(1)当同学做作业时,男同学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悄悄地走路?
板书:不打扰别人的学习
(2)当别人学习时,为什么不能打扰?
2.小结:
别人学习时,需要安静的环境才能动脑思考。所以不能打扰别人的学习,这是关心他人的表现。
过渡导语:
当别人工作时,女同学是怎么做的呢?
3.小组交流:
(1)当邻居叔叔工作时,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女同学是怎么做的?
(2)女同学为什么要劝阻这两位小朋友别打扰叔叔工作?
板书:工作
(3)如果女同学不劝阻这两位小朋友,会怎样?女同学为什么能做到不打扰别人的工作?
板书:心中有他人
4.小结:
只有心中想着别人,才会自觉做到不打扰别人的工作。
5.小组交流:
同学来找女同学,女同学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让同学说话轻点?
板书:休息
当别人休息时,为什么说话要轻点?
6.小结:
不打扰别人休息,是体贴别人的表现,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7.全班交流:
(1)当别人学习、工作、休息时,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不打扰别人?不打扰别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板书:尊重别人的表现。
(2)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不打扰别人的例子吗?
8.总结:
关心别人、想着别人、体贴别人,才能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三、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出投影:“说一说”中的内容。
1.提问:
为了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休息,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为什么不得已要打扰别人时应道歉?
2.小结:
当别人工作、学习、休息时,说话声音要低;走路脚步要轻;听收音、看电视音量要小;不得已打扰别人时要道歉。
过渡导语:
下面请同学听故事,想一想,故事里的人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听一听(“听一听”中的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不打扰别人能赢得大家的喜爱,受人欢迎。)
放音频《新四军不惊动老乡》
1.小组交流:
一天夜里,下着大雨,新四军在哪儿宿营?老乡发现新四军睡在屋檐下、过道里以后,是怎么做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小结:
新四军关心人民,爱人民,为了不打扰乡亲们休息,宿营在过道里,乡亲们深受感动。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人爱。下面再来看看几位小同学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不打扰别人的含义)
出投影(“看一看”中的内容)。
1.同桌互相说说:
图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2.小结:
图1、图2中的这四位小朋友做得不对,他们打扰别人看书、学习。图3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他在不得已打扰别人时道歉了。
六、全课总结:
1.提问:
在别人工作、学习、休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休息?不打扰别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2.总结:
当别人学习、工作、休息时,我们不要打扰,不得以要打扰别人时,要说明情况或道歉,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行为。
板书设计:
五静悄悄别打扰
思品教案按时上学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按时上学”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按时上学。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按时上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按时上学”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按时上学。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按时上学,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按时上学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按时上学。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按时上学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按时上学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按时上学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按时上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按时上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按时上学,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按时上学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按时上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按时上学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按时上学》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按时上学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按时上学。
过渡语:按时上学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按时上学。)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按时上学,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按时上学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按时上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按时上学的”。
(1)请同学夸夸班中能按时上学的好同学。
(2)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演小品“按时上学”(事前准备好的)
(4)同学谈感受。
(5)自己定“按时上学”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按时上学的。
思品教案心系家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祖国就要爱家乡。
2.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
情感:
1.感受家乡的可亲可爱。
2.敬佩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行为:
为建设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想一想”是说,身为“游子”,才会倍感故乡的亲切。本课用一首怀念家乡的古诗作为教学导入,自然地切入本课的主题。
栏目二“想一想”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体会陈家庚的爱国之情。
栏目三“议一议”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认识,设计了四个小问题。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论她贫瘠或者富饶,我们都应该爱她,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栏目四“说一说”是一道导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做贡献,使学生懂得为家乡做事不在做多,贵在参与。
本课课文讲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家乡、为家乡捐资办学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懂得要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教法建议
1.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热爱家乡的音像资料,用生动的音像资料感染学生。
2.关于陈嘉庚的事例十分感人,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或通过网络查找一些陈先生捐资办学的资料,课上可以以汇报交流的方式了解陈嘉庚先生的事例,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心系家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祖国就要爱家乡。
2.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
情感:
1.感受家乡的可亲可爱。
2.敬佩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行为:
为建设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本课着重介绍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学生向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读过《静夜思》这首诗吧?(师生共同吟诵《静夜思》)
2.教师提问:
(1)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3)你们关心自己的家乡吗?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都关心自己的家乡,因为我们是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粮长大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我们会引以为自豪的。如果我们的家乡还不太发达,甚至贫穷落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
二、初步明理
1.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陈嘉庚先生捐资办学的事迹。请同学们说说陈嘉庚先生生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分组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及有关资料,介绍陈嘉庚先生为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资料。)
3.提问:
(1)对陈嘉庚先生报效家乡、兴办教育的这种做法,你是怎么看的?(此问题同想一想栏目的内容。)
(2)当办学经费发生困难时,有人劝他停办学校,他是怎样表示的?这说明了什么?
4.小结:
陈嘉庚先生把家乡的建设看得比自己事业的发展还重要。
5.师:根据统计,陈嘉庚先生一生为家乡捐资大约有一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提问:
(1)为什么陈嘉庚先生对家乡如此大方,可对自己却这么小气?
(2)他为家乡所做的一切说明了什么?
6.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
7.小结:正像陈先生说的那样久居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陈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陈嘉庚先生深深地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爱着自己的家乡。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家乡、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家乡的繁荣富强,就是他的快乐与幸福。他把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当作他一生的信念,为建设家乡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毛泽东主席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强化观点
1.教师提问:
在你们课前调查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时,有没有查到像陈嘉庚先生这样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人的事例?
2.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找到的为家乡做贡献人的事例。
3.教师提问:
在阅读这些热爱家乡的人物的事例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4.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5.小结:
这些人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家乡做着自己的贡献,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
板书:十二心系家乡
6.教师提问: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为建设家乡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此问题同说一说栏目的内容。)
7.学生小组讨论。
8.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关心、了解家乡状况立志建设家乡……
9.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养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小学生要向陈嘉庚先生学习,热爱家乡,心系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好家乡。板书:爱家乡
10.课件演示下载(内容:课后练习议一议)
11.学生分组自选题目进行讨论,汇报时可以用辩论的形式。
12.小结: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不论她贫瘠还是富饶,我们都应该爱她,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板书:爱祖国
五、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爱家乡就要心系家乡,关心、了解家乡的状况,立志建设家乡,并付诸行动,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自己家乡方面的资料,我们搞一次以我爱家乡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调查家乡的情况,并为家乡的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写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然后在班上朗读。看一看谁写得最好。
思品教案客人到我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待客的一般礼节。
2.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是尊重客人的表现,热情待客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情感:
从内心尊重客人,愿意做有礼貌的小主人。
行为:
待客做到:请客人进门、向客人问好、请客人就坐、为客人倒水、有礼貌地与客人交谈、不打扰家中的大人与客人谈话、客人走时送客人出门并说再见。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待客、做客懂礼节”的要求设置的。
本课课文选用了小军一家人热情、礼貌待客的事例,使学生从一家人待客的过程中了解待客的一般礼节。
本课设有五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是“想一想”,在课文的前面,可放在导入环节进行。目的是让学生从自我体验出发,感知受人欢迎、被人尊重,对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从而激发欢迎客人、尊重客人的愿望。
第二个栏目是“说一说”,紧接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待客的外在行为要求:要热情有礼貌。基本礼节是:请进、问好、请坐、递水、陪客、送客、道别。
第三个栏目是“读一读”,是读一首小诗,重点强调热情、礼貌待客的意义。
第四个栏目是“评一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具体导行,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行为要求和道理。
第五个栏目是“活动”,目的是进行具体导行,引导学生课后去实践。
教法建议:
1.教学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学生到同学家做客,同学热情招待的情景进行录像,课上播放给学生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对于明理、激情、导行十分有利。
2.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活动,练习待客的礼节,在学生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内容有二:一、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待客的一般礼节接待客人;二、在待客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运用待客礼节正确,还要做到热情、周到、有礼貌,要真心真意地对待客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课客人到我家
认知:
1.知道待客的一般礼节。
2.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是尊重客人的表现,热情待客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情感:
从内心尊重客人,愿意做有礼貌的小主人。
行为:
待客做到:请客人进门、向客人问好、请客人就坐、为客人倒水、有礼貌地与客人交谈、不打扰家中的大人与客人谈话、客人走时送客人出门并说再见。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应该尊重客人,知道待客的一般礼节。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待客的礼节不是一种客套而是主人对客人尊重的具体表现。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到别人家做过客吗?当你到别人家做客时,喜欢主人怎样接待你?
2.提问:
当别人到你家做客时,你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
板书:七客人到我家热情有礼貌
3.提问:
为什么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4.过渡语:同学们的想法对吗?我们一起到小军家里去看看就知道了。
二、明理、导行
1.演示课件下载
课件内容与课文内容基本相同,稍加补充。
2.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小军一家是怎样接待客人的。
板书:请进、问好、请坐、递水、陪客、送客、道别
3.提问:
当客人看到小军一家人这样热情的招待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4.小结:
小军一家人招待客人热情、周到、有礼貌,他们一定愿意再到小军家来做客。
5.提问:
(1)看了小军的事例,能说说招待客人的一般礼节吗?(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2)像小军一家人这样热情招待客人有什么好处?
6.小结:
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是尊重客人的表现,可以密切主客之间的关系,增进主客之间的友谊。
板书: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7.过渡语:
小军是个尊重客人的好孩子,可是有些小朋友却不懂得尊重客人,他们是如何对待客人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辨析、导行
1.评一评
(1)学生打开教材看栏目四中的内容。
(2)分小组评一评图中的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小结:
客人问话时,要认真回答客人的问题;家人与客人谈话时,不要去打扰,这是有礼貌,尊重客人的表现。
2.过渡语:
如果你家里来了客人,你能热情地招待吗?我们来试一试。
3.活动(教材栏目五)
活动一:
请你做小主人,邀请几位同学做客人,你来接待他们。
(1)四个同学为一组,互为主人、客人,一起练习。
(2)四人一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观看的同学进行评价。
(3)小结:
接待客人不仅要使用待客的一般礼节,更重要的是要从心里欢迎客人,真诚地对待客人,使客人有一种到家的感觉,这样才能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客人以后更愿意来你家做客。
活动二:
遇到下面的情况应该怎样做,请你做做看。
(1)教师描述情境。
(2)学生任选一种情境小组进行讨论。
(3)学生现场进行表演。
(4)小结:
希望当你的家里来客人时,同学们都能像今天表演的这样热情、周到、有礼貌地招待客人。
四、全课总结
1.师:让我们用一首小诗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2.师生一起读P33的小诗,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七客人到我家
热情有礼貌
请进、问好、请坐、递水、陪客、送客、道别
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做热情的小主人
活动内容:
在节假日,家里来客人时,按照待客的礼节招待客人。
活动要求:
1.按照待客的礼节接待客人。
2.待客要注意热情、周到、有礼貌。
活动步骤:
1.向家长了解一下家里大约什么时候会来客人,提前做一下准备。
2.来客人时,按照待客礼节热情招待客人。
3.请家长评价一下,自己待客是否热情、周到、有礼貌。
思品教案独立完成作业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独立完成作业。
2.知道做作业是小学生自己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自己动脑完成作业,才能学好知识。
情感:
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感。感到自己的作业自己做,理所应当。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真实的好成绩。
行为:
1.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不靠别人帮忙,不抄同学作业。
2.不会做的作业可向别人请教,然后自己完成。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好好学习”德目的有关要求而设置的。其中教学内容提出“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基本要求中认知要求是“结合事例说明独立完成作业有利于学好知识”。行为要求是“作业书写工整、不拖拉、不马虎、不依赖大人”。
本课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课文中有三个明显段落,以王强三次摆手为提示,向学生讲明什么是独立完成作业,即自己动手做,自己写;不让别人替写;自己完成,不照抄别人的。这三点既回答了什么是独立完成作业,又提示了行为要求。
本课设五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想一想”,设在课文的前面,起导入作用。由此引出应该怎样完成作业,并说明独立完成作业有利于学习知识。不独立完成作业,学不会知识,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二个栏目“讲一讲”,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提炼课文所体现的教学观点。
第三个栏目“听一听”,是听老师讲卓娅独立完成作业的故事。安排此题目,一方面是再次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独立完成作业是什么意思,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好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认知中的第三点要求:知道名人童年努力学习的故事。
第四个栏目“想一想”,是对课文的重要补充,即帮助学生明白小学生为什么要独立完成作业。
第五个栏目“议一议”,是以辨析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独立完成作业的理解,即独立完成不等于不许向别人请教,经思考实在不会可以向别人请教,弄懂后仍要自己抄写或自己计算出来。这样仍属独立完成作业。
教法建议:
1.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并不多,但的确存在。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原因一般是年龄小、能力差、依赖性强,还有的是上课没听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要搞“一刀切”。
2.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教育目的对教材实施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课文主要体现的是什么叫独立完成作业,怎样做到独立完成作业,而没有体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教学栏目四的内容体现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好处。在教学中,教师明理后再导行,更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栏目四的教学,再处理课文。
3.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的情况,对于平时能做到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要在课上进行表扬,还可以现场采访的形式,请这些学生谈谈他们的好经验。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独立完成作业。
2.知道做作业是小学生自己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自己动脑完成作业,才能学好知识。
情感:
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感。感到自己的作业自己做,理所应当。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真实的好成绩。
行为:
1.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不靠别人帮忙,不抄同学作业。
2.不会做的作业可向别人请教,然后自己完成。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独立完成作业,即自己动手,自己写;不让别人替写;自己完成,不抄别人的作业。使学生懂得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即独立完成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学好知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心理。使学生懂得独立完成作业不等于不许请教别人。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明理
导语:
在丰盛小学二年级一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1.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二。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在二年级一班的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请许明同学回答,许明摇头回答不会做。老师奇怪地问:昨天的作业中这道题你做对了,今天为什么又不会了?
3.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演示课件场景二
内容: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一。
5.学生观看课件后回答问题。
6.教师小结:
做作业时不独立思考,抄别人的作业,不可能真正学会知识。
7.提问:
应该怎样完成作业?
8.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二独立完成作业
二、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1.提问:
为什么要独立完成作业?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3.演示课件场景三
内容:栏目四想一想中的内容。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做出选择。
5.教师在课件场景三的内容上用√显示学生的选择。
6.学生各个小组的意见如果不一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目的是使学生对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认识的更为深刻。
7.教师小结:
做作业是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只有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当天的作业,才能把知识记得牢,学得好。
板书:巩固知识学好知识
8.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独立完成作业呢?
9.教师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谈。
10.过渡语:你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来看看王强同学的事例。
三、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1.学生分组学习课文。
2.小组分角色表演王强和张军的事例。
3.教师提问:
从王强三次的摆手中,你能明白独立完成作业是什么意思吗?请对同学讲一讲。(此问题同栏目二讲一讲中的问题)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随机板书:
自己想不让替不照抄
5.教师小结:
做作业时,不依赖别人,要自己独立思考,不让别人替自己做作业,不抄别人的作业,这样做就是独立完成作业。
6.过渡语:
独立完成作业是认真学习的具体表现,像王强这样认真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实例很多下面请听卓娅独立完成作业的故事。
四、补充事例,强化观点
1、演示课件场景四。
内容:栏目三的内容。
2.学生听录音故事(卓娅独立完成作业的故事)。
3.教师提问:
(1)卓娅是怎样做到独立完成作业的?
(2)舒拉的作业本就放在旁边,卓娅为什么不去抄呢?
4.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小结:
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只有经过自己努力,独立完成,才会把知识学扎实。
五、辨别分析,具体导行
1.演示课件场景五。
内容:栏目五议一议中的内容。
2.请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汇报。意见不统一时,教师组织学生小组间进行辩论。
3.教师小结: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是很正常的。通过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弄懂知识后再去做作业,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表现。如果,向别人请教后,不动脑筋直接把别人的想法抄在作业本上,这不是独立完成作业,更不可能真正学会知识。
六、联系实际,全课总结
1、教师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请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做法谈体会。
3.夸夸本班平时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4.教师请学生当小记者,现场采访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
5.教师总结:
独立完成作业是好好学习的具体表现,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自己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学习成绩才会越来越好。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评出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表扬或奖励,并把这个内容作为本班的一项制度。
2.学生选择一位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做的好的同学课下和他交流一下,向他学习的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