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4-10-15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想像力。

    3. 使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到积木世界里观看精彩的表演。(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四种几何形体滑滑台比赛、叠罗汉表演等)

    你们看了觉得有趣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

    [说明: 创设积木世界精彩表演的情境,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暗示本课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打好基础。]

    二、 开展活动,探索问题

    1. 开展摸一摸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刚才给我们做精彩表演的小演员已来到我们教室。(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 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3) 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说明: 通过动手摸和说名称,加深对已学过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活动打好基础。]

    2. 开展滚一滚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开展谁滚得快的比赛。先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的顶端,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同时注意观察这四个物体是怎样往下滚或滑的。

    (2) 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

    (3) 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种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

    (4)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 营造比赛气氛,激发参与欲望。实际动手操作,既加深了认识,又验证了自己的发现。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3. 开展堆一堆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我们再来开展看谁堆得高的比赛。请同一组的4个同学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 小组开展堆一堆活动。

    (3) 讨论交流: 在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些形状的物体好堆?哪些形状的物体不好堆?

    (4)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观察、思考、讨论,获得了直观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4. 开展搭一搭活动。

    (1) 活动导入: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各种形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如动物呀,交通工具呀,房子呀等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

    (2) 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

    (3) 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说明: 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几何形体特征,合理利用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像力。小组集体讨论、拼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介绍作品,互相评比,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5. 开展数一数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拼搭的东西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大家数一数,一件作品中各种物体各用了多少个?

    (2) 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3) 多媒体呈现教材上的几种几何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说: 搭出的图形像什么?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说明: 看图说像什么,培养了想像力;看图说名称,加深了对几何形体认识;看图数数,提高了数数能力,并渗透了分类统计的思想。]

    三、 总结活动,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有趣的拼搭,为什么是有趣的呢?通过活动,我们发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朋友,你们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小白兔搬运萝卜呢?(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小白兔拔萝卜》。小白兔说:今天,我在菜地里拔了一大筐萝卜。我用尽力气怎么搬也搬不动。这里没有车子,只有几根圆木头,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吗?)请大家课后商量,下节课把你们想到的办法告诉小白兔,好吗?

    [说明: 课末总结,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活动收获,深化认识。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带一(9)班的数学。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一学期以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知识结构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五、全册课时安排:

    1、准备课数一数比一比……………………约3课时

    2、位置………………………………约3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7、认识钟表………………………………………约2课时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9、总复习…………………………………………约4课时`

    六、完成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比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使用爱护人民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显示“购物”两字)

    师:小朋友,大屏幕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谁能大声地读出来?

    生:购物

    师:购物是什么意思呢?

    生:买东西~~~~~。

    师:对,买东西就要用到钱。

    师: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呢?(课件出示各国的钱)

    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国使用的是美元,(课件上指点给学生看!)

    2.引导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xx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x-xx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xx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步入校园,基本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且生源情况复杂。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完成从幼儿向小学生转轨,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少一些呆板的练习,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课题

    [刚步入课堂,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首先运用轻松的谈话,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然后转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轻松自然。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此处安排数手指的活动,利于学生了解(或熟悉)点数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做好参与数数活动的准备。

    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挂图也可以制成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先引导学生看图自由发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按数量的多少数,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引导学生发现个数相同的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

    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同时,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实物

    [此处安排学生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这一环节,先对本节课数数活动进行总结,然后将数数活动延伸到课外。这样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设计说明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挂图(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多种方法,分步骤地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紧密相联,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专家评析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新课开始,李老师用亲切简短的谈话,把学生引入数数活动。随着美丽校园画面的展开,教师以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同时,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的安排,留给学生随意观察、自由交流的活动空间。无拘无束的观察和交流给学生带来乐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并追问还有什么?促使学生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由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提出任务让学生观察,看的是同一幅图,活动要求不同,学生就有新鲜感、有兴趣。李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置入了多次观察美丽校园图的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逐步产生观察兴趣。

    2.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是《标准》中特别强调的一点。虽然这是学生入小学学习的第一节数学课,从知识和技能要求方面看,几乎无数学要求。但是,李老师十分重视这节课,紧密联系实际组织数数的教学活动。首先,老师有意识地把数数活动引向学生身边。如,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接着,老师有意识地把数数活动引向校园里,引向校外。如,李老师请小朋友课后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数一数路上看到的或家里的一些事物。并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学中,学生从数画面上的事物,到数教室内的事物,再数到校园内、数到校外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学就在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数数活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了生活。这样,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同时,不断促使学生产生爱学校、爱老师和同学、爱家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

    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

    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小黑板出示苹果图。

    (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出示“?”)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

    (4)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呢?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就是问题。

    (5)提问:这道题谁会列式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包括括线的问号)

    (2)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在书上列算式计算。

    (4)反馈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

    (2)提问:左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完成第2题。

    (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

    (2)提问:左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7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卡片出示前面学习的加法题,学生口答得数并选几题说说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和小兔一起学习6、5、4、3、2加几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

    讲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提问:你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计算6+5的思考过程。

    (4)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板书各种不同算法。

    (5)谈话: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教学“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这些题目就是我们书上第94页的“试一试”。

    6+6= 4+9= 5+8=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计算,完成后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是怎么来做的。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4+8=12。

    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这些加法。

    出示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写得数,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计算,将得数写在书上。

    (2)教师出示本题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5.“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并读题,然后完成列式计算并交流。

    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6.“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先在书上每题加法算式后写出得数,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8

    复习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提高口算、竖式计算的能力,巩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图提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填写﹥﹤或﹦。

    教学重点:

    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书包比铅笔盒多多少钱?64-18=46(元)

    (2)铅笔盒比书包少多少钱?64-18=46(元)

    (3)铅笔盒和书包相差多少钱?64-18=46(元)

    (4)书包和铅笔盒一共多少钱?64+18=82(元)

    三、用竖式计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1、观察与测量。

    2、有趣的图形。

    3、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测量。(略)

    二、有趣的图形。

    (1)图中有14个长方形。

    (2)7个正方形。

    (3)3个三角形。

    (4)10个圆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侧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1、33+4265-4945+56

    86-3447+4898-89

    61+3374-5526+35

    89-5463+1738+34

    45+3777-49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头。

    提问题:(1)兔子有几只?37+6=43(只)

    (2)牛有几头?37-18=19(头)

    (3)图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几只?43-19=24(只)

    (5)牛比兔少几头?43-19=24(头)

    3、(1)需要(2)两车,还有(4)个空座位。

    (2)学生共需要(90)元,老师共需要(12)元。

    4、13+34+45=9297-39-27=31

    65-56+11=2044+33-55=22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元、角、分的认识。

    复习目标: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有关知识。熟练使用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1)买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

    (2)买娃娃、熊猫、小汽车共需要94元。

    (3)买小汽车、熊猫付了100元,找回41元。

    (4)50元钱可以买: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车

    C毽子小鹿熊猫积木

    D娃娃和积木

    (5)积木12元,付钱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张10元2张1元。1张10元1张2元。

    2张5元2张1元。2张5元1张2元。

    12张1元。6张2元。

    二、加一加,说一说

    15+16=3115+25=4015+26=41

    25+26=5116+26=4216+25=41

    四、哪只小兔拔了哪个萝卜?用线连起来,看谁拔得最多。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图画应用题。

    复习重点:提高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大象运木头

    先独立完成

    再交流

    (1)34+38=72(根)

    (2)90-72=18(根)

    二、套图游戏:

    独立想想

    交流说说

    每人套两次,他们可能套上哪两个?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

    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鹅。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象、小狗和小鹿。

    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鹅。

    三、有趣的图形【F215.Com 中学范文网】

    请学生实际动手折一折

    在长方形纸上折一折。

    (1)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9

    一、学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

    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分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六、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 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七、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

    2、使用>、=和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

    2、“>”、“

    教学难点:

    使用>、=和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

    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分桃子

    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

    (1)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

    (2)板书:4 〉3与3〈4,认识“〉”、“〈”及其读法。

    5、观察区分“>”、“

    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

    (1)交流认识,记忆“>”、“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三、练一练

    1、基本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1题。

    2、巩固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

    五、作业

    完成21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

    4 = 4读作:4等于4 (等号)

    4 >3读作:4大于3 (大于号)

    3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