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华8篇)
  • {year}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4-10-12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把化石拟人化和前后响应的写法,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培养起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与关键: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2、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精心导入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欣赏。(出示多媒体)

    2、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歌颂化石的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

    2、根据拼音写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3、读词、理解词语。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乌有:虚幻,不存在。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引劲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3、抽生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三、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2、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3、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多媒体)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4、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6、自主探究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诗的第1、2节一连用了6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c.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d.“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e.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7、诗的最后一节和第1、2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最后一节回应第1、2节,这样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8、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讨论后回答)

    (1)生命的起源。(2)生物进化的历程。(3)人类的出现。

    9、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诗中第3、4、5、6节是化石说的话。意思是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

    进化的科学观点,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10、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人格化,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对这首诗的通读学习,你有什么体验或感悟?

    2、教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五、拓展延伸

    见《鱼化石》艾青著

    六、作业布置

    1、这首诗里,作者运用了 的手法,将 当作可以和我们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 。

    板书设计:

    16.化石吟

    发问 想像——

    遐思 飞跃——神奇景色

    回答 呼应

    科学神奇——人类伟大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纸船》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道德、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指导朗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外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学生猜谜:(课件展示)谜一:

    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蝉)

    谜二:

    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

    (蝈蝈)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2、板书课题:绿色蝈蝈(法)法布尔

    3、观察蝈蝈图片。

    4、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5、检查预习:课后生字词。

    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沉寂

    (mì)(cuàn)(jiéluè)(kù)(gōu)(yīnyǎ)(fēn)(zhōng)(wōjǜ)(zhuó)

    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篝火喑哑气氛螽斯莴苣啄(qián)(shǔn)(huì)(kuī)(tú)(tu)钳子吮取喙盔甲屠夫唾液

    二、整体感知

    1、精读文段,走近绿色蝈蝈。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声音特征、外表特征、习性)

    2、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教师明确速读方法: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板书: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习性:叫声---柔和,食性---蝉

    三、小结:

    蝈蝈的生活习性------声音、食性、共居情况。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更胜一chóu()静mì()喧xiāo()lvè()夺夜色cāng()máng()

    2、请将横线处的文字替换成成语。

    a.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b、异常有力而又高又大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c、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d、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五、作业:

    1、抄写本课字词。

    2、熟读本文。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找到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明确: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明确: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

    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明确:“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

    4、“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明确:“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二、品味语言

    ①找出作者在文中对蝈蝈的不同称呼。

    ②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

    狂热的狩猎者

    夜晚的艺术家、歌手

    进攻者

    我笼里的囚犯

    蝉的屠夫

    蝈蝈称呼的变化:

    夜间捕蝉的蝈蝈——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作用:

    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更能表达

    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三、主题:

    这篇科学小品文,妙趣横生。作者观察细致,文笔细腻生动,文中的蝈蝈活灵活现,令人喜爱。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自然的陶醉与痴迷。

    四、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法布尔通过自己详尽的观察,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蝈蝈这种可爱的昆虫。

    介绍了它的一些习性,如叫声、食物习性。详写了食物习性,对蝈蝈的叫声进行了略写。教会了我们这种昆虫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假如同学们对蝈蝈感兴趣,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关于蝈蝈的资料。

    五、课文拓展:

    如果你也要写一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你会怎么写呢?根据前面所学的文章,试着自己写一篇有关你最喜欢的动物的文章。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和《学案》上的相关习题。

    2、预习第24课。

    七、板书设计:

    蝈蝈——蝉(叫声)

    对比蝈蝈——鹰(捕食)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拟人“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形象生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主题的第二单元,编写的五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有关优美词句。本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教学本文,可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作为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技小品文,对学生增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文章既有对昆虫形象地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这种写作形式在以前的课文中从未有过,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感悟呢?唯有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执教《绿色蝈蝈》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使学生充分了解蝈蝈习性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充分感受其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然后再次研读课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体现了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语文学习中关注学生的感悟的这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语感,又培养了语文素养。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的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配乐磁带、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起鲁迅,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谁来说说鲁迅?

    2、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背景音乐)

    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

    1、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让鲁迅对他有这样深的感情,让我们带着疑问速读课文。

    2、说说阿长在你眼中是个怎样的人?

    (生预设:无知、淳朴、善良、粗鲁……)

    3、师小结:

    总之,阿长是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个复杂的人。

    三、拎出线索:

    1、那么这样一个人,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

    2、自由朗读课文,同桌讨论: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词句。

    (随机板书: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四、精读买《山海经》部分

    1、我们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从对阿长的憎恶到最后对她产生一生的敬意和怀念,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而促使鲁迅有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给“我”买《山海经》)

    2、轻声朗读课文19—29段,四人小组讨论把最能打动“我”的句子找出来,说说理由,写上旁批。

    3、学生反馈

    预设:

    A、“过了十多天,……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出示幻灯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心思观察的多么细致,对孩子的愿望多么体贴,为了满足孩子的正当愿望又是那样认真,郑重其事。)

    a、齐读这一句,最能触动你内心情感的是哪几个字?(三哼经)

    b、一个文盲,但却能为“我”买来心爱的书,可见他是很关心“我”,在乎“我”的感受,正是从这三个字中,可以想象她都遇到了什么困难?(生想象,并指名说)

    c、阿长为“我”买一本书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但他总是把痛苦六在自己心中,而把喜悦传达给我,哪位同学愿意用朗读把阿长的喜悦传达给我们?(生读——生评价——生再读——再评价)

    B、“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出示幻灯

    a、此时,我的心情如何?程度有多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读)

    b、如果换做是“我”的父亲或是母亲为“我”买来《山海经》会有这种感觉吗?为什么?

    c、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

    (生反馈)

    d、师小结:正是因为这是令我念念不忘的书,而且是我一直不以为然的阿长为我买的,使我对他产生的新的敬意。

    C、“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出示幻灯

    a、齐读,为什么说长妈妈具有伟大的神力?

    b、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体验?

    (生自由畅说)

    c、到底是什么让长妈妈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呢?

    (善良、纯朴、关心孩子)

    d、朗读指导

    e、师小结:

    正是这种善良、纯朴的优秀品质,让制作粗拙的《山海经》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而且影响了我的一生,让长妈妈成了“我”最怀念的人。

    五、情感升华

    出示幻灯:“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1、指导朗读

    2、此时你还听到了鲁迅怎样的心里话,请用自己的语言为课文换一种结尾。

    (生练笔)

    3、小结:

    是啊,这样一个纯朴善良的人,怎不让人产生敬意和怀念呢!而这篇文章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福。

    六、布置作业

    在鲁迅先生的眼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讲,没有长妈妈就没有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所以,这四本书就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以至得到《山海经》后,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

    1、隐鼠一事,文中出现了好几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发材料)

    教师读《狗·猫·鼠》的片断。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40多岁了,所以取名为《朝花夕拾》,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取。希望同学们能抽出时间去读一读。

    3、认真研读《阿长与山海经》里面的其他故事。

    七、板书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空前敬意憎恶

    不耐烦新的敬意

    不大佩服买《山海经》怀念

    善良、纯朴、热心、关心孩子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

    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⑴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⑵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⑶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情分析: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3、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

    2、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③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②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2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揭题,板书课题、作者。

    2、师:你们在刚看到这个题目时,有没有猜想过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

    猜一猜老师希望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

    山的那边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希望,这是因为大家所讲的城市、大海、草原等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家新,看看在这个从湖北的大山中走出来的诗人的笔下,山的那边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前要求学生讲讲朗读的几点要求,然后尽量读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2、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点评、指导。

    3、教师配乐范读,师生有感情地配乐齐读。

    4、我们已经读了那么多遍,你们明白王家新要说什么了吗?

    5、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山海

    困难理想

    ②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可从不同角度)

    板书:时间童年时期长大以后。

    事情渴望“海”追寻“海”。

    心理向往和困惑感悟和信念。

    方式与妈妈的对话与读者的对话。

    ③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1、那么,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注意:回答时要采用“我认为(词)用得好,好在”的句式;

    或“我认为(句子)写得好,好在”的句式。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3、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4、在讨论中结合学生的理解再次穿插朗读指导,准确把握重音、停顿等。

    5、试背。

    四、体验与反思

    1、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五、总结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你们的面前正横亘着很多座高山,但只要坚持不懈,山重水复后必能柳暗花明。

    最后,我为同学们朗诵一下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山高路远》作为这节课的尾声,让好诗伴你健康成长!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六、布置作业

    1、根据自身实际抄写词语,准备听写。

    2、选择喜欢的诗句背下来,有能力的背诵全诗。

    3、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阿长和《山海经》”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X导入

    (一)导语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掳悚煌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烦琐惧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师补充: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生回答后,师明确: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五、拓展延伸

    元旦的古怪仪式中,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长的惶急情景,这里只有动作和神情,动作先是“将我按住”,再是“摇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你设想一下,阿长心里最想说什么?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七、布置作业《导与学》

    八、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事情: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

    形象特征: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但真诚、善良无知淳朴关心爱护、热情善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无知、淳朴,关心爱护我。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齐读第18—28自然段。

    1、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小结: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

    明确2、“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4、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7、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8、“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9、画出文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比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后扬)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描写方法、写作方法、基础知识、情感等方面谈。

    2、教师结束语。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六、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写作练习

    七、板书设计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后扬)

    【20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华8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