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集合九篇)
  • {year}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发表时间:2024-10-11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1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 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师:为了能够使每种节目的数目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统计图下板书节目种类。) 师: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票,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1、2、3??糟了,合唱的票数最多有8票,只有5格,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师:下面请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两票刚好用4个半格子??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票。请大家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每种节目的票数。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师:一个格子表示几票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3.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的票最多???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票?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师:刚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们对统计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三、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们的统计知识,比如跟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回来,我们可以统计买的什么种类的商品最多;老师在班上要统计哪一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组的表现最优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继续找一找能够用到统计的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描述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可是出2个节目,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节目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出哪2个节目。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2种节目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节目,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出什么节目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么好呢?”这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这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排列与组合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感知它们间的不同,且能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通过相关的操作活动,能够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4、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及比较(类比和对比)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排列规律的过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排列数,初步了解简单事物组合和排列的不同。

    三、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衣服卡片、学生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和贝贝一起进入有趣的教学广角,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事先板书: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

    1、衣服搭配中的组合问题

    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带贝贝去游乐园玩,既然是去游玩,就要穿得漂亮一些,贝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点击出示图片例1图(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电脑音问: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①生猜

    师:谁猜的对呢?(你们是不是猜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验证以下,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摆完后,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纸表示出来。

    展示成果并交流:

    师:为了便于同学们表述,我们给这些衣服编上号。

    反馈:让学生先反馈摆法,再反馈记录法。

    评议。

    师:他们的搭配方法中,有重复的吗,有遗漏的吗?他们再摆的时候,是怎样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的呢?

    师:简单的说,他们是先确定一件上装,然后和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再确定一件上装,和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很快就摆出了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这样的思考方法,非常的——生:有顺序。

    师:是啊,只要做到有序的思考,就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

    师:然后他们按照摆法的顺序,用连线法进行了表示。你们也是用连线法表示的吗?有没有不是的?其实,我们还可以编号组合来表示,如①A……你们为什么都选择用连线法呢?

    师:理解了摆法,学会了连线法,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3=6可以改写为2×3=6)算式中的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2表示有2件上装,3表示每件下装有3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我们讨论的是先确定一件上装的情况,有没有,思考的角度和他们不一样的同学?

    (有,就让学生上来用连线法边说,边记录。)

    (没有)谁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呢?

    师:谁能一边说,一边用连线法表示出来?

    师:看懂了,举手,好,他是先确定,……虽然思考角度不同,但因为思考有序,也完整地得出了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早餐中的组合问题

    等贝贝穿好衣服,妈妈也为她准备好了丰富的早餐,(看练习纸),有哪几种饮料?哪几种点心?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一共有多少种选法呢?你能刚学会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1)生尝试独立完成

    (2)反馈谁想上来说给同学们听?

    (3)评议

    师:他按照这样的方法选一选,连一连,你们赞同吗?大家都赞同的方法,肯定都是好方法,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呢?

    (他是先确定一杯饮料,与3种不同的饮料进行搭配,再确定一杯饮料,与不同的点心进行,这样,以此类推)

    师小结:因为思考有序,所以做到了不遗漏,不重复,而且速度很快。

    (4)会列式计算吗?每个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5)他是从饮料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有思考角度和他不同的吗?(能换个角度思考吗?)

    (4)取一张饮料图放在练习纸上

    师:如果再添1杯饮料,那有几种选法呢?

    师:这么快,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引导学生说清楚每种饮料都有3种搭配方法,所以4种饮料就有4×3=12种配方法。)

    师:啊,原来,用饮料的数量和点心的数量——生:相乘,就可以得到总的搭配数量。同学们学出点门道来了,那我来考考你们,再增加1种点心呢?如果有5种饮料,6种点心呢?

    3、3个数的排列问题

    吃好了早餐,就让我们和贝贝一起出发吧?他们先来到游乐园做个数字游戏,(课件出示)

    用手势告诉我,你认为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3位数?

    谁想的是正确的呢?(都认为是6个,有哪6个呢?)仍旧以同桌为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摆一摆,然后把你摆的数记下来。

    (1)同桌合作完成(2)交流(3)评议

    师:有重复的吗,有遗漏的吗?有顺序吗?他是按怎样的顺序摆出来的呢?

    师小结:他是先确定百位上的数,然后剩下的2个数摆在十位和个位,然后交换十位和个位两个数的位置,就又得到了一个新的数,以此类推,得到了6个不同的三位数。

    师:当他在确定百位上的数的时候,他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确定的?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确定呢?

    师:他是先确定百位上的数,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生(略)师:看着这6个数,你能列一个算式吗?说说想法。

    师小结:每个数摆在百位,都可以有两个不同的3位数,3个数,就有3×2=6个不同的三位数。

    4、拍照中的排列问题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数字游戏,可真有点累了,到开心屋去开心一下吧,这不,贝贝一家三口经过装扮,变成了这三兄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开心时刻,当然要拍照留念,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呢?为了方便记录,你们可以先给他们编编号。

    (1)生尝试独立完成(2)反馈

    5、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感受区别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和贝贝一起解决了生活当中的4个问题,这第1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衣服的搭配问题和顺序无关,数字的排列和顺序有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开心吗?为什么开心?

    (四)完成课堂作业

    五、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已经可以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所以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内容。因为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所以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向学生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上。

    本次教学内容安排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关衣服的搭配问题,让学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动数字卡片找出不同的两位数的活动;在例2中安排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时的不同站位的活动。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所以我采取了让学生动手实践、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从而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

    如教学例1时,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制作好衣服的小卡片),看看一共有几种穿法。接着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把各种穿法记录下来,学生都用了连线的方法,所以我又简单地介绍了罗列法。之后把练习二十五中的早餐搭配问题做为了巩固练习,并且做了修改,增添了1种饮料,将横向摆放改为纵向摆放,以此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在学生顺利完成后,又了进行了加深,将饮料逐渐增加至5种,饮料逐渐增加至6种,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渐抽象为抽象思维,从连线法抽象为计算法。又如教学例2时,也是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看看用三个数字卡片一共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接下来让每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你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最后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不管是怎样的摆放、排列,只要做到有顺序的记录,就可以保证不重不漏。

    课程结束后,杨老师予以了细心的指点,在她的指点下,原本自己觉得混沌不开的地方,就豁然清晰了。

    1、课堂中没有完成课堂作业本,显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存在问题,经杨老师点拨后顿悟: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名,如新授要引导到位,但练习在放手让孩子完成后,略微指导就过,而我花了几乎与新授等同的时间,细究原因,还是老师的本位思想在作怪,没能充分相信学生的接受能力。

    2、教参要求,让学生初步理解例1与例2的区别,即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但由于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以致于没能让学生经过讨论而匆匆指名说说就收场了,所以很多学生其实是不理解的。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感知余数的意义。

    2、借助已有知识通过学具分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列式和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余数。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希沃电子白板课件,小棒,草莓,盘子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看图形宝宝都已经藏好了。你能根据你看到的一部分图形猜出后面藏着哪一个图形宝宝吗?(生猜测后师展示图形并提问:各有几条边)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有剩余的情况。

    (1)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摆小棒)他们是按照怎样的要求在摆呢?你能从图中找到重要信息吗?(生汇报)

    (2)如果让你也摆一摆,你最想摆哪个图形呢?(生汇报;师随机根据生的汇报让生猜测11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你想要摆的图形。并随即抽取3位学生上台用11根小棒分别摆一摆,验证自己的猜测)

    (3)展示三位学生作品:

    师:3位同学用11根小棒分别摆了,摆得图形虽不同,却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你发现了么?(都有剩下的小棒)

    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里又藏着哪些新的数学知识,与之前已学的知识又有哪些联系呢?请随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莓园,到那里去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2、学习例1,在对比中感知余数的产生。

    (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2)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吗?(正好摆完)你能根据你的摆法列出算式吗?(6÷2=3(盘)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6里面有3个2)

    (3)象6÷2=3这样的除法算式咱们以前就学过,你还记得它各部分的名称吗?(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师:同学们真不错,对已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4)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

    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用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

    (5)谁愿意来展示你们小组的摆法。(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没有?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不够摆一盘)

    师:这1个草莓就是多余的草莓。

    (6)你能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试着把你的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后指名汇报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7)老师也列好了算式7÷2=3(盘)……1(个),看看你们能看懂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引导理解算是含义)

    (8)对比7÷2=3(盘)……1(个)和6÷2=3(盘)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重点强调剩余的1个草莓)

    师:这剩下的一个草莓在算式中我们数字1表示,在数学上我们把表示剩余的这个数叫做“余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我们该怎么写呢?

    (9)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师边范写边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生随师书空)

    师:你会写了吗?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请同学认真听!(师范读生学习读法。)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60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P60做一做第二题

    (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课本P64练习十四第一题

    五、全课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还有很多,咱们以后讲继续学习。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借助观察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多少天,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二)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结合有关时间给学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具准备:

    年历卡及表格,课件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你们在这所学校上学大约多长时间了?那你们记得大约有多少个月吗?你们知道大约有多少天了吗?

    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时间单位年、月、日。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努力来探究年、月、日的知识。

    3、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教师板书相关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集中反馈解决问题

    (一)总结年、月、日的有关结论

    1、从20xx年到20xx年,在这近三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乐地成长,都在收获知识。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走过的那些快乐的日子。愿不愿意把这些快乐的日子数一数记录下来呢?请同学们拿出2004—20xx年的年历卡,把这三年1—12月份的天数填在表中,并计算出你喜欢的一个年份的全年的天数。怎样做既节省时间又高效呢?谁有好主意?

    2、两人合作,全班汇报填写情况。

    3、仔细观察表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同桌同学。

    3、汇报发现,教师相机板书。介绍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4、这么多月份,很容易把天数记混,怎么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谁有什么好办法?全班交流。

    5、练习:儿童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二)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计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数,发现天数不同的原因在2月份。查阅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填表二。仔细观察表二,从表中记录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

    2、汇报。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20xx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出示资料,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解释与应用

    1、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维训练

    小明过了4个生日,他今年可能几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

    五、作业布置

    解答我们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多少个月,多少天的问题,并写在数学日记中,也可以写一写其他与数学有关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更多的收获。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仔细观察表二,你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收获新的知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一、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观察比较

    二、注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

    《年月日》教学教学反思

    两次教学《年月日》,相同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亦不相同。根据两次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教学中这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及时调控课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控课堂教学,严格把握好教学时间,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在重点、难点处给予点拨、引导,但教师不能引导过多,适可而止。

    二、重合作过程也要重合作后的结果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合作交流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予以点拨,交流后有所收获,注重交流后得到的结论。

    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时间思考,不能提出问题后就急于找同学回答,这时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反应较快的同学,要注重学生的不同差异,面向全体同学。

    四、习题训练量不足

    要想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要加强练习题的训练,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深化。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6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成都西南交大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吴正宪,张齐华,杨皎,许卫兵,朱国荣,陈亚明,沈洋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齐华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1. 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皎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卫兵《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正宪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减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退位减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连减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0-30-14。

    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50-30-14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的`两种竖式计算:

    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连减的算式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课本上的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8

    教学目标: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2.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又是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既能巩固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生活动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还能使学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重点: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角的知识拼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充分准备

    (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

    1.观察一副三角尺中两个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2.给一副三角尺上的每个角编号。

    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编为A尺,其中的直角为A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A尺①号锐角和A尺②号锐角;另一块三角尺编为B尺,它的直角为B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B尺①号锐角和B尺②号锐角。

    (二)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锐角

    2.三角尺上直角、锐角都有,就是没有钝角,你能用它们拼出一个钝角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活动前学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义,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两块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么特点。同时调动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大小关系的.知识,为“拼角”作好准备。】

    二、活动中──合作交流

    出示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一)小组讨论,自由拼角

    1.思考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2.学生动手拼角并画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展示,师生交流

    1.组长汇报。

    2.挑选不同的拼法展示在黑板上。

    3.在拼钝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三)作品分类,讨论质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类吗?

    2.讨论交流:一类是锐角与锐角拼成的,另一类是直角与锐角拼成的。

    3.质疑:锐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不一定)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一定)

    (四)验证钝角,优化拼法

    1.交流验证方法

    目测──看上去比直角大

    测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

    2.总结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的活动,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类讨论中质疑,在验证优化中升华。理解根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锐角去拼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序思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活动后──运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页“做一做”

    1.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钝角。

    2.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直角。

    3.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锐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展示。

    (二)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三个,拼一个钝角。

    同桌合作拼角,并画下来,再全班交流讨论。

    (三)教材第45页练习八的第13题。

    综合运用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知识,用七巧板上的图形灵活拼角。

    【设计意图:运用拓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础上,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两块拼角,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三块拼角,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种图形拼,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数学美,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活动总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拓展延伸

    1.钝角去掉一个直角是什么角?钝角去掉一个锐角是什么角?为什么?

    2.你还想到了……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归纳总结全课,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的兴趣。】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理解“破十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师:请同学们看口算卡片,老师找同学口算,其他同学评价。下面开始:

    15-9=14-9=18-9=13-9=12-9=16-9=17-9=11-9=

    指生口算。(可随机指生说出计算方法)

    刚才大家都算得很熟练,可以看出方法运用得不错,十几减9你们都会算了,那如果十几减8、减7、减6、减5呢?你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今天怎们继续研究十几减几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星期天小花和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小花说:“瞧,我钓的鱼的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小花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的,你钓了几条黑的?”菲菲说:“有13条金鱼,我钓了5条黑的,算一算你钓了几条花的?”

    可是金鱼游得太快, 小朋友们,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帮它们算一算好吗!”

    2、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求黑的有几条,算式怎么列?求花的有几条,算式怎么列?(板书)

    (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列式: 13-8= 13-5=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两道算式怎么计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算法。

    谁愿意来汇报?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1).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3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等于8,所以13-8=5(条),黑的有5条。

    同理:先用13中的10减去5,等于5,再把5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等于8,所以13-5=8(条),花的有8条。

    (2).见减想减,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两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

    8+5=13,13-8=5。13-5=8。

    (3).13-3=10,10-5=5。哦,那你是分两步减。那13-5呢?13-3=10 ,10-2=8。

    (4).把8看成10,13-10=3 , 3+2=5。 为什么要加2?(因为原来是减8,我们刚才是减10,多减了2,所以要反过来加2)那-5呢?

    把5看成10,13-10=3,3+5=8。为什么要加5?(因为原来是减5,我们刚才是减10,多减了5,所以要反过来加5)

    4、小结

    同学们用了好几种简便的方法解决了这两道算式。那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是哪几种方法?师生一起总结。(一种是想加算减,一种是先用十去减,也就是破十法,还有的是分两步减,还有把一个数看成另一个数,这是为了计算简便)

    这么多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

    计算时你们可以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算法,口算练习

    1、好,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5页,思考第一题上下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完成这道题。请一位同学把你做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对吗?)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以第一组两道题说明一下。(在计算11-5的时候可以利用5+6=11来计算。那后面呢?也是这样。点一下。其实就是想加算减。)

    2、再看下一道,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课件出示)

    3. 好,我们再来一道快速抢答要不要?谁算对一道就点燃了一根蜡烛,看看谁点的蜡烛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可以讲学到什么知识,也可以讲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决?(其实都是用前面学过的十几减九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用学过的十几减九的方法解决了其他的十几减几的计算。也就是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2024小学教案数学怎么写(集合九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