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10-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83-84页例1、例2;P85页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形,使学生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借助线段、三角形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认识旋转的本质,发展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理解三角形旋转的特征。

    【教学教具准备】

    1、课件、投影仪、三角尺。

    2、活动材料单,方格纸,(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健身强体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广场上、公园里无时无刻都会看到人们健身运动的身影,相信同学们也都是健身运动小达人。这节课我们就从运动开始。(板书:运动)请看老师在干什么?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在数学上叫什么?

    生:平移(板书:平移)

    师:再看老师这个动作叫什么?

    生:旋转(板书:旋转)

    师;这是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图形的运动—旋转。(板书:图形的`--)(课题:图形的运动—旋转)

    二、初步探究,认识旋转要素

    师:请看,这是一个点(出示)。这个点在这里不停的旋转是一个点,如果这个点想同一个方向平移到另一个点,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你来说:(手势,A到B)

    生:线段。

    师:请看,点A向同一个方向平移到点B,(边演示边说),形成一条线段AB,(板书线段)

    师:A——B线段AB可以?

    生:平移。

    师:也可以?

    生:旋转。

    师:这节课我们不研究线段的平移,只研究线段的旋转。

    师:线段AB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AB上的C点,又是怎样旋转的呢?你来说?

    生回答

    师:线段AB上的C点也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请看,D点呢?你来说?

    小结:也就是说,线段AB的每一点都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再看,旋转前后B点和B’到A点的距离改变了吗?

    师:线段AB上的每一点旋转前后到A点的距离都没有发生改变。

    总结:

    师:同学们请看:线段AB上的每一个点都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并且每一个点旋转前后到A点的距离都没有发生改变,像这样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点旋转的现象,钟表上也有,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材料单

    自主完成,开始。学生展示

    师:旋转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并且知道线段上的每一点旋转前后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没有发生改变。

    三、深化研究,旋转图形

    师:如果是几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旋转后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线段OA、OB、AB组成的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三角形△AOB又是怎样旋转的呢?请看,谁来读要求?生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材料单

    和三角尺按要求转一转,并完成下面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小结: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旋转前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大小,形状都不变,每个点到中心的距离不变。只有三角形的位置变了。

    师:(演示180°)请看△AOB又是怎样旋转的呢?

    生答。

    师:如果△A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360°。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重合。

    师:当△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0°就会旋转到原来的位置。

    四、自主练习,应用拓展数学书第85页第1.2.3题。

    总结:

    师:同学们请看,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运动--旋转,知道了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还知道了旋转前后的图形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每个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只是三角形的位置变了。生活中人们利用旋转的特点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请看)(边演示边讲)旋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幸福。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当你为生活的山重水复而愁眉苦脸时,不妨旋转一个角度看世界,相信你会收获一个柳暗花明的心情。

    下课!同学们再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主要是在数学活动中,借助观察、猜测、验证等方式解决问题。

    (2)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密铺的图案,也可以事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密铺图案,课上展示给大家,以此帮助学生复习已了解的密铺知识,从直观上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搜集的图案可有多种,如由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一种基础图形组成的密铺图案,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图形组成的密铺图案,不规则图形组成的密铺图案等。呈现图案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密铺图案是由什么基础图形组成的?

    (3)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密铺平面时只用一种图形,比如圆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同时出示该图形的彩色卡片并贴在黑板上),请你们猜猜看,哪种图形能用来密铺?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和想像,然后再通过铺一铺等操作活动进行验证并获得结论。或者先让学生想一想他们见过的哪些图形能够用来密铺平面,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的图形呈现相应的图形卡片,然后围绕学生说出的图形,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拼摆,找出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图形不可以密铺,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并让学生任选一种可以密铺的图形铺一铺,上台展示并与大家交流拼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密铺的理解以及对图形性质的认识。

    (5)在学生了解可以密铺的图形后,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密铺的知识设计地砖图案;也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密铺。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答案,大致包括建筑(地砖、篱笆和围墙)、玩具、艺术(图画)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然后再让学生任选一组瓷砖,在方格纸上设计新颖、美观的密铺图案。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让先设计完的学生数一数自己设计的图案中,不同的基础图形分别用了多少块,所占面积是多少。

    (6)展示作品过程中,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谁的设计更美观、更有新意,激发学生之间互评作品,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7)汇报交流之后,让学生进行更开放的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艺术的密切联系,经历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8)要注意,后面的教材中会继续安排有关密铺的内容,例如较复杂些的密铺、密铺的方法等等,因此在这里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如图形能够密铺的条件(同一顶点的各个拼接图形角的和为360)会在中学的教材中介绍,这里就不需要让学生研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共8题。

    0.2+0.8= 0.76-0.36=

    5+4.8= 6.9-0.5=

    5.4+3.6= 7.72-6.52=

    3.6+2.1= 9.1-1.1=

    二、自学例3。(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模仿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75+12.63=

    7.03-0.895=

    0.268+3.87=

    导学要点:

    在计算器上输入小数,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按键。

    用计算器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是怎样在计算器上输入买铅笔的钱数的?

    2.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52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

    点拨: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100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2.第52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核对计算结果。

    提醒:

    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二)比较练习。

    1.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1题。

    每桌南边的学生用笔算或口算进行计算;

    每桌北边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2题。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

    点拨:

    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

    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

    (三)探索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

    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

    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

    (四)应用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四题

    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创编练习。

    1.小马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

    果得到2.19,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答案吗?

    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0—22页

    【设计理念】

    1、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充分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2、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来完成,主要采用折、剪、拼、画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而获得新知识的喜悦。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状的?还见过什么形状的餐桌?

    学生: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2、教师:说得很好!老师就特别喜欢方形的餐桌,而且老师有个习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去做。老师家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是太大了,搬到课堂上比较麻烦,但老师带来了与它形状一样的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老师也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老师想用这块木板做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锯呢?同学们帮帮老师,行吗?那我们就动手做一做。

    板书课题:动手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操,营造宽松、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中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请一名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同学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剪?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在小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5、教师:同学们好聪明!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做出了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老师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谢谢你们帮了老师的忙!)

    (二)认识“高”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剪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谁来说说你的理由。(贴平行四边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同意这样的小结吗?学生:同意。

    2、出示三角形

    (1)教师:这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看了这个三角形你想说点什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出示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尝试练习。

    ①教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

    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我用直尺画很难画垂直……

    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最好用三角板画 ,画出的高更精确。

    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最佳方法。

    3、出示梯形

    (1)教师:看到这个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样得到的。)

    (2)师生共同小结梯形的高的概念。

    4、教师: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概念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三)练习巩固

    1、课本21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依次找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并在图中标出来,完成后集体订正。

    2、课本21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方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

    3、课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提出的吗?

    (五)作业

    课本22页练一练第4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2 4。8÷6 9。09÷9

    8。24÷8 6÷5 1÷5

    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

    (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

    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

    (1)7。44÷4(2)7。44÷8

    (3)102÷24(4)4。551÷5

    四道逐渐变难

    二、探究新知

    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师一一给与肯定。

    师:做小数除以整数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验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

    课件出示补充。

    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

    (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

    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验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数除以商等。

    师:四人小组,一人选一道进行验算,算完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门诊台

    课件出示。

    小结:用估算能知道计算有没有错;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证计算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看看他做对了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订正?

    37。8÷6=63 7。4÷5=1。4……4

    2、计算并验算

    43。5÷29 18。9÷27

    1。35÷15 207÷45

    3、书第20页:7、8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6】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并独立尝试画线段图。

    指名板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总结:要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而要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去掉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请观察以上两道问题与之前第(1)题有什么联系?

    总结:第(1)题实际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2)(3)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做减法。

    想一想:减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

    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2、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并板书。

    你觉得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

    教师总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巩固发散

    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写出下面算式对应的两道减法算式。

    125+346=471

    34+595=629

    654+528=1182

    2、独立完成P3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814+1142=1956(千米)1956—1142=814(千米)

    1956—814=1142(千米)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四则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做题习惯和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集体校对。

    做口算练习第一页上的1。

    二、情境引入

    学习有关奥运的知识。

    (出示贺年卡)谈话:这是老师在假期收到的贺年卡,你认识它吗?(福娃)

    说说有关“福娃”的知识

    三、四则运算练习

    1、提问:

    你想了解更多奥运知识吗?

    正确计算结果就有答案了!

    学生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1。没有括号的计算题。

    出示:

    2630—867+133

    581—31×18

    做完自觉复习

    2。有括号的计算题。

    (158+125)×2

    196÷(712—698)

    456÷19×83

    交流自己检查的方法。

    3。小结计算顺序并练习。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齐读奥运知识

    2、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3、你们还想了解吗?

    33×(225÷15)

    944÷(105—89)

    1210÷(89+21)

    2112÷(16×3)

    134×16÷67

    1300×(700÷10)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学生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做完自觉复习

    交流自己检查的方法。

    齐读奥运知识

    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四、课堂总结

    归纳: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课本第2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4、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多平面图形?

    导学要点: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识组合图形。像这样由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2、感知:组合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生举例),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出示前置性作业小组交流

    复习

    (1)说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说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自学21页的例10

    (1)导学单

    1)小组合作将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学习过的图形。说说你的分法,你是怎样想的?

    2)尝试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3)思考: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导学要点:

    (1)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2)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交流

    1)从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组合图形,我们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

    2)由于方法不同,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关键是做什么?

    导学要点:

    (1)要根据原来图形的特点进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条件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割补。

    (3)全班交流

    1)学生举例并解答(前置作业我的例子)

    2)结合学生自己举的例子解答讲解。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本第21页练一练

    (1)生独立计算。

    (2)生展示思路。

    点拨: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基本策略:把原来的图形先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再求这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只和;或者先把原来的图形拼补一个基本图形,再求相关基本图形面积之差。

    2、课本第23页练习四第1题前两题。

    点拨:

    (1)引导说说第一个图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2)引导说说第二个图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是怎样看出来的?

    3、课本第23页练习四第二题

    点拨:

    引导说说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会归纳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2 4。8÷6 9。09÷9

    8。24÷8 6÷5 1÷5

    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

    (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

    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

    (1)7。44÷4(2)7。44÷8

    (3)102÷24(4)4。551÷5

    四道逐渐变难

    二、探究新知

    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师一一给与肯定。

    师:做小数除以整数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验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

    课件出示补充。

    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

    (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

    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验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数除以商等。

    师:四人小组,一人选一道进行验算,算完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门诊台

    课件出示。

    小结:用估算能知道计算有没有错;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证计算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看看他做对了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订正?

    37。8÷6=63 7。4÷5=1。4……4

    2、计算并验算

    43。5÷29 18。9÷27

    1。35÷15 207÷45

    3、书第20页:7、8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二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⒉口算:

    720÷90484÷2450÷5028+4213×4840÷21360×265-1756+8

    ⒊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87-49+21(90+70)÷80100-5×1332×(47-17)

    二、灵活运用

    ⒈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⑴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一线一组地算一算。

    ⑵比较: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关系?

    ⑶小结:能过这组题的计算,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数边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相同。⑷组织同学们分组举例,并证实以上的结论。

    ⒉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比较。

    ⑵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题比较时的思考过程。

    ⒊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同学们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是纠正。四、全课小结:通过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十二、布置作业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