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 {year}腊八节教案小学

    发表时间:2024-10-07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篇1

    主题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

    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TT准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早餐吃什么?

    (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

    (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3)介绍腊八粥的各种调味品和五谷杂粮。

    1、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2、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过了腊八就是年

    孩子,孩子,不要贪心。过了腊八就过年了。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蜜瓜发粘;二十四、扫屋。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送面子;二十九、馒头。熬夜30晚;新年第一天扭。

    活动反思:

    节日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国家的节日丰富多彩,但有些节日,我们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认识了一些有关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并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要做一个勤劳人的意识。如果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及品尝那就更好了!腊八粥的故事:

    腊八就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中国人要喝腊八粥。腊八粥和我们平时喝的粥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很多不同的米和干果,好看又好吃。腊八这天喝腊八粥,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从前,有一家人,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儿子,爸爸妈妈都很勤劳。所以他们家每年都能收获很多的粮食,日子过得很好。可是小儿子却和爸爸妈妈不一样,每天早上很晚才起床,起床后就出去玩,从来不干活。爸爸妈妈想:他还小呢!也许长大了就会干活了。

    小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但还是非常懒惰。“你应该干活了”“哼!我不干活也可以,我爸爸妈妈会照顾我的!”终于有一天,他的爸爸得了重病,再也不能干活了。“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啊,只有勤劳的人才会吃得饱,如果你这么懒惰,将来会后悔的。”说完,爸爸就去世了。小儿子难过了几天,想去干活,可他什么都不会,也不想学。过了几天,他又回到了老样子。不久,他结婚了。他的妻子很漂亮,但是也很懒。过了不久,他妈妈也去世了。冬天到了,天气非常冷,他们住的房子破了,家里有没有食物了,怎么办呢?

    他们只好四处找东西吃,屋子角落里还有点米,袋子里还有点红豆、花生……终于找出一点点能吃的东西。两人马上做了一锅粥。可是粥太少了,他们喝不饱。这时候他们才想起爸爸妈妈的话,哭了起来。

    后来他们再也不懒惰了。每天早早起床干活,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是每年到了腊月的时候,他们还会找来各种粮食,做了一锅粥,告诉自己不能懒惰。

    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人们每到了腊八这天,就用各种粮食做一锅粥,在吃腊八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爱给小孩子们讲这个故事,告诉孩子,永远不要做懒惰的人。但是,我们现在喝的腊八粥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们在腊八粥中加入各种好吃又有营养的东西,如燕麦、杏仁、葡萄干、桂圆、栗子等。,并加入冰糖或白糖,做成一锅甜甜的腊八粥。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们来认识、了解新年,知道新年的象征意义。

    2、知道过了新年又长一岁了,自己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组织谈话、观看大人们的庆祝活动、学习歌曲和儿歌来了解认识元旦。

    活动准备

    新日历一份,以及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迎接新年的.CD片。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了解新年

    (1)出示日历讨论:

    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有什么象征意义?

    (2)观察碟片:大人们怎样迎接新年的到来?

    (3)我又长大一岁了,应该自己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活动二;学习《新年好》歌曲

    (1)看CD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新年的?新的一年你最想说什么?(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欣赏歌曲《新年好》。

    (3)学唱歌曲。

    (4)为歌曲配上动作,随音乐载歌载舞。

    活动三:试一试

    试着学习用英文唱《新年好》

    教学反思

    看着CD上热闹的场面,孩子们兴趣很浓,感到非常新奇、有趣,歌曲

    学的也非常的快。对用英文唱《新年好》也很有激情。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篇3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字,会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把握详略安排及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多音字较多,如“万象更新、间断、正月、白云观、分外”中的“更、间、正、观、分”,在初读环节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等词语可以指导学生读好儿化。

    本课要求会写15个字,“醋、摊、燃”等字容易写错,可以重点指导。“醋”的左边里面不要少写一横;“摊”中间的“又”不要忘写;“燃”不要把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左边的“火”不能写到“灬”的上方。

    阅读理解

    课文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教学本课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按顺序理清文中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民俗活动。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段,分清“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揣摩作者详写了哪些部分,重点突出了哪些民俗活动的特点,并体会作者“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最后回顾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进一步体会课文主次分明的好处。

    积累运用

    老舍先生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京味儿”十足,在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平添了一份情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老舍先生带有“京味儿”语言特点的语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闲在”等词语,可以请学生改用普通话中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在对比中感悟作家语言的“京味儿”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大胆交流生活中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和文中老北京的孩子们过春节的活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与春节有关的图片和视频片段。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字,会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清内容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导入:(出示过春节热闹祥和的图片)同学们,在这个寒假里,我们度过了中国人最热闹的节日——春节。你们家的春节是怎样过的?把你春节里的趣事说一说,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你的快乐。

    2.自由汇报:放爆竹、吃年夜饭、贴春联、拜年、守岁等。

    3.介绍春节习俗。

    课件出示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北京人总是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衣柜上,寓意着福到了。北京人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并且喜欢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在屋外贴上“出门见喜”等春条。逛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

    4.过渡: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几十年前的北京,人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5.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作家。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过渡: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凝聚,讲究的是热闹、祥和。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中华儿女会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有所不同。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

    2.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按照老规矩,那时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及这些日子的哪些习俗。

    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及易错字,指导学生注意读音,关注字形。

    正音:“醋”是平舌音;“燃”是翘舌音;“贩”读fàn,不读bǎn。

    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万象更新间断正月白云观分外

    字形:“醋”的左边里面不要少写一横;“彼”的部首是“彳”,不是“亻”。

    4.指导生字书写,重点指导:醋、燃。

    (1)课件出示生字书写动漫,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

    (2)教师范写,学生独立练习书写。

    (3)师生点评,学生修正自己的书写。

    5.课件出示词语。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不懂的词语可借助字典、词典弄懂,也可以请教伙伴或老师。

    活动2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那时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烈、忙碌、喜庆、团圆、祥和……)

    2.快速浏览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看一看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的。围绕春节,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及这些日子的哪些习俗?然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课件出示

    活动内容

    自主探究:老北京过春节,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有怎样的习俗?

    重要的日子

    主要习俗

    3.指导学生针对自己填写的表格进行汇报交流。

    4.观察上表,指名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概括出主要内容。

    操作指导本环节的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自主钻研文本,自主读文归纳,要充分利用填表格这个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勾画、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板块三加强朗读,感受语言

    活动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特点

    1.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最能表现春节氛围的词句。

    3.学生汇报,引导思考:从这些词句中,你感觉老北京的春节有怎样的特点?

    活动2初步感受“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1.指名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感觉文中哪些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不一样?

    2.浏览这一部分,试着勾画出带有“京味儿”语言特点的语句,自己读一读。

    课件出示◇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

    3.小结:同学们在读文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文中的一些语句和我们平时读到的文字不太一样,比如,一些词语是儿化音,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还有的词语只有当地的老北京人才会用,有地域的特点。这些语言都带着浓浓的“京味儿”,同时也反映了老北京春节的独特魅力。

    操作指导整体感知语言特点,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中感受“年味儿”,为下节课的细读做铺垫。

    板块四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总结:“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新春。”老舍先生用他那京味儿十足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热闹、祥和的北京春节,让我们有机会体味老北京有声有色的年味儿。那么,在这么多重要的日子里,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日子?你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交流。

    2.拓展延伸: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各个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等。

    操作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可以给出查阅方法和查阅方向,如重点查阅其他民族过春节的活动、服饰、饮食等,使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为下节课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2.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揭题入文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热情自傲饺子万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间断万不得已

    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贺年骆驼恰好一律彩绘分外

    2.生生互评,指出读错的字音,共同订正。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儿,谁愿意用一两句话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如果能用上我们刚刚认读的词语就更好了。(忙碌、热闹、喜庆、欢乐……)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北京的春节,感受春节的习俗和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的写法。(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操作指导检测生字的落实情况,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调动生生之间的互学互帮,教师切忌做“裁判长”,一人评判。引导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时,也要提醒学生尽可能用上一两个复习的词语,这样既锻炼学生学词造句的能力,又遵循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并且与学习新课自然融合起来。

    板块二抓住重点,体会风俗特点

    活动1自读课文,感受“年前的忙碌”

    1.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完成自读提示要求:

    (1)文中介绍了年前的哪些日子?

    (2)年前人们都有哪些主要活动?想想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

    2.学生交流汇报,谈感受。

    (1)质疑:腊八这天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重点句品析: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农业产品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在开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的特点。)

    3.课件出示腊八粥、腊八蒜的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风俗特点的。(抓住“各种”“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色如翡翠”“色味双美”等描写,体会腊八节的美好,以及人们在这一习俗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感。)

    4.朗读指导。小组轮读课文第1~7自然段,要读出浓浓的年味儿,读出“京味儿”,然后评读。

    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句子的朗读。如,出示两组句子进行对比朗读:

    课件出示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b.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强调:通过对比朗读,感悟作家语言的“京味儿”特点,所以朗读这一句子时,要读好儿化。

    活动2感受“除夕”“初一”“元宵节”的热闹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以小组为单位研读。

    提示1:边默读课文中描写“除夕、初一、元宵节”的部分,边思考作者重点描绘了哪些习俗,勾画出相关词句。

    提示2:仔细品读相关语句,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风俗特点的,圈画出关键词句,作简单批注。

    2.教师巡视,深入小组中参与学习,相机指导。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

    (1)交流“除夕”部分。

    课件出示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预设:

    ①“除夕”这一天有什么特点?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②第一句话与后面的句子是什么关系?

    ③这个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体现出北京的除夕真热闹?

    (引导学生抓住“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要……”等关键词语进行交流,体会老北京人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祭祖”“守岁”风俗的重视,感受除夕夜热闹画面中饱含的浓浓亲情和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指名朗读、评读,品味除夕的热闹。用轻快的语调,读出人们内心的喜悦。

    (2)交流“初一”部分。

    师生共同交流:

    ①过渡:与除夕的热闹相比,初一又有着怎样的光景呢?

    ②初一这一天有什么特点?“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呢?

    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9、10自然段,从作者的描述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气氛?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不同人群的活动来体会。)

    ④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描写正月初一午后不同人的活动的语句,感受初一这一日与除夕不同的“热闹”。

    小结:初一这一天,不同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实而快乐。作者正是通过列举初一午后不同人的活动,写出了初一的热闹、美好。

    (3)交流“元宵节”部分。

    ①过渡:如果说除夕描写的是家庭中热闹的场景,那么,元宵节描写的则是全民狂欢的场面。

    ②元宵节的特点是什么?(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③课文描写了哪些灯?这些灯有什么特点?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元宵节还有什么灯。

    ④作者用这么多笔墨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其用意何在?从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元宵节?你能读出这种火炽而美丽的节日气氛吗?

    操作指导以学生为本,全面整合教材。这一环节的学习重在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引导学生自己关注整篇文章,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自觉勾画,作标注,每一次朗读都要有所思、有所获。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注意倾听、接纳同伴的建议,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习惯。

    板块三对比阅读,体会表达特点

    活动1回顾课文,对比详略安排的好处

    1.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写得比较简略的部分,比较:这些部分和“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日相比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风俗特点突出的日子重点交代了人们的活动,而其他日子作者是一笔带过的,甚至把几天的时间、几天的事情合在一起写,写得比较简略。

    3.出示第7、第11自然段,请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日子的活动写得简略?有详有略的好处是什么?

    4.小结:这样写能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2借助“阅读链接”,对比阅读

    1.默读“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片段,了解文章介绍的是哪个地区的哪些春节习俗。

    2.引导学生将“阅读链接”与《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交流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1)引导交流:你和文中老北京地区的孩子们相比,过春节的活动有什么不同?

    (2)教师相机小结:不同地域的春节,有着不同的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的风俗也有所变化。但是,不管有着怎样的差别和变化,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始终没有改变,关于春节的文化传统也会一直传承下去。

    操作指导这一环节的学习,重在指导学生关注课文写得简略的部分。详略得当是课文在表达上的特色,而本文是体现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最佳范例。要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对比,体会表达效果。“阅读链接”的内容要以学生自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笔下的春节习俗有何不同,不要作细致的分析讲解。

    板块四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补充老北京春节童谣,再次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祥和。

    课件出示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总结:北京的春节这幅长画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我们还可以去读读其他作家笔下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搜集不同地区的节日的风俗,比较一下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操作指导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来拓展语文教学外延,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的大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利用“阅读链接”的资源,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对不同材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题

    北京的春节

    用时

    5~7分钟

    活动内容

    自主探究:老北京过春节,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有怎样的习俗?

    重要的日子

    主要习俗

    ★活动建议

    1.在教师引导下阅读课文,试着概括老北京过春节,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有怎样的习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每个重要的日子有怎样的习俗?

    3.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题

    北京的春节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熟读课文

    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预习字词

    1.读一读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给生字补全音节。

    uàn ù án l t

    腊八蒜米醋燃放骆驼

    2.抄写生字,注意把字的偏旁写正确。

    摊眨宵燃

    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更正

    间分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零七八碎儿万象更新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悬灯结彩

    内容感知

    本文以( )为经线,以( )为纬线统领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 )开始了,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 )次高潮,最后写( )春节结束。字里行间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 )、追求( )的心愿。

    资料搜集

    老舍,原名( ),字(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获得( )的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剧本( )。

    阅读质疑

    1.文中的“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什么意思?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思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阅读,能找出描述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提取信息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歌谣导入:

    同学们,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下面请听一首歌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喇叭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题目就叫: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请按“名时地评作”的顺序一句话介绍作者:

    参考内容: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整体感知

    (1)用“圈点勾画”法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节):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情况。

    第二部分(8—11节):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过节的盛况。

    第三部分(12—16节):描写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况。

    第四部分(17节):描写新旧社会过春节的不同。

    (2)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热闹、隆重、愉快、祥和

    ②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

    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

    ③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开始)——(高潮)——(结束)

    ④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上年货儿童放假

    春节的“彩排”除夕以前

    除夕正月初一光景

    初六开张元宵节(春节的高潮

    明确:

    时间主要事例

    腊八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放鞭炮大扫除准备年货

    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

    三、合作探究

    以组为单位,各自谈谈对下列句子的感受,概括老舍先生文章的语言特点。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明确: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明确: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明确: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语言特点:

    (1)北京韵味

    (2)通俗明白

    (3)幽默诙谐

    四、延伸梳理

    1、在老舍笔下,老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子?

    2、联想一下,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是什么样子?(请回家问问父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关于春节的文字写下来吧)

    五、课堂小结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起感受了老北京的春节,体会了新社会的美好。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感觉。那么,请大家上网搜集一下,看你能找到多少关于民俗的内容。

    六、作业

    请大家课后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并把它写到周记本上。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增强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

    教材分析

    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增强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

    难点

    增强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

    教具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引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2、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3、齐读课题、释题

    4、学生回答(喜欢)

    5、(学生跟着书空)

    6、齐读课题并说说什么叫传统节日?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默读课文,思考:

    (1)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标出文中有几句话。

    2、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指导“乞巧”的读法

    3、课件出示我会认得生字词。

    4、学生默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然后标出文中有几句话?

    5、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字词,汇报。

    6、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打乱字词认读。

    送生字进课文,感受课文。

    小组探究

    1、师范读课文。

    2、熟读课文。

    3、用横线画出文中共写了几个节日?

    4、这些节日当中,你喜欢哪一个节日?说说喜欢的理由。

    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6、学生听,注意字音。

    7、学生跟老师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分小组对读课文;男女生对读课文。

    8、学生用横线画出文中写的节日。

    (1)生回答,师板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什么时候?(生说师板书)

    (3)出示练习题,我会连线。

    元宵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七夕节

    七月初七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正月初一正月十五4月5日

    4、选自己喜欢的节日说一说。

    5、小组讨论在传统节日里,要注意哪些安全?如:春节不能随便放鞭炮,要有大人陪同才可以。

    指导书写“贴,街”两个生字生字。

    1、读第一、二句话。

    2、小组合作:观察“贴、街”两个生字

    3、重点指导:贴、街

    4、学生书写生字,注意提醒写生写字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1、指名读指名读第一、二句话。

    2、小组合作:观察生字,看看这两个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怎样才能把字写的美观、端正。

    3、学生汇报: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

    4、学生认读生字词,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

    课堂

    小结

    1、回顾文中写了几个传统节日?

    2、你知道那些古诗是写传统节日的呢?

    3、学生回答。

    4、学生说一说,再背诵古诗。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4月5日五月初五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初九

    【2024腊八节教案小学】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