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必备十二篇)
  •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发表时间:2024-10-04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必备十二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1

    一、教材特点

    《故事两则》是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配合第三组教材“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而设置的拓展性练习。

    《故事两则》第一则故事为《加了一句话》,讲一位法国著名诗人见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也没讨到,在她的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让那些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了语言的强大魔力。

    第二则故事《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对“万”字图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场面的尴尬。

    二、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机智巧妙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精妙的进一步感悟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通过拓展性练习,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达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五、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本课拓展性练习的教学思路,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资料,拓展性练习作辐射准备。

    2、学生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的事例,作好交流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道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阅读理解

    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3)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识出来,组交流,合作学习。

    2、检验阅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自读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3)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3、品读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A: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B:对加上“春天到了”课文是怎么解读的?

    C:你是怎么想的?(课件:百花争艳的春天)

    D:这句话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引读:师:春天到了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多美好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2)“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填空: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心情,于是对老人产生了。是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

    A:“法西斯”在这句话里指什么?

    B:“消灭”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C:论一论这句话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内化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评定,把肯定的写在黑板上。

    3、课件展示练习内容。

    广告词:请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语言(找—议)。

    (2)根据漫画写一句话。

    (四)总结

    精妙的语言是智慧果,愿同学们尽情享受语言艺术的快乐之果。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学情

    本节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学习本节课是为以后学习表内乘法打下基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加减法,也学习过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策略,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对学生来说,乘法这个概念较难确立,因此需要在大量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含义。

    根据以上教材学情分析,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伙伴交流合作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含义。

    教法学法

    目标就在前面,要突破还要在教法学法上下一番功夫。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法上,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结合新课改要求,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在学法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教法学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我将出示课件图片,创设情境,班级去游乐场玩,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结合旧的加法知识引出新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

    1、 从课件回到学生身边,由远到近,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出相同图形,写出加法算式。

    2、小组交流总结黑板加法算式相同点,引出乘法,教学乘号、读写乘法算式。

    第三个环节:巩固提升

    我将设置第一题基础题,第二题提升题;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巩固新知识。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在此环节中,我将设置畅所欲言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

    第五个环节:作业布置

    在家里用小棒摆出多个相同的图形,并画下来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收获和爸爸妈妈分享下。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包括课题、知识点。板书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教学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全部设想,谢谢!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通过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

    投影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疑激趣,导人新课口算(投影片出示)

    (1)2412=

    (2)2400012000=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第(2)题的结果。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它与第(1)题有什么关系,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提出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与新知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二、探索发现规律

    1、观察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2412=2被除数除数商2.观察算式,分类整理。学生口算下列各题(卡片):

    (242)(122)=

    (244)(124)=

    (243)(123)=

    (2410)(1210)=

    (24-8)(12-8)=

    (246)(126)=

    (242)(122)=

    (243)(122)=

    (245)(125)=

    思考:与2412=2相比,上面哪些算题的商没有变化?再根据商的变化情况给这些题目分类。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商不变的这组题目,再次提出问题:商不变,谁在变?(被除数、除数在变)你能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情况,再一次把这组题目进行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类?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分成下面两类:

    第一类:(242)(122)=2

    (245)(125)=2

    (2410)(1210)=2

    第二类:(243)(123)=2

    (244)(124)=2

    (246)(126)=2

    教师陈述:被除数、除数都乘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扩大了几倍;被除数、除数都除以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几倍。板书:扩大缩小

    3、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2412=2为标准,分别观察上面两组题目的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讨论汇报:

    生1: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商没有变。追问:都是什么意思?

    生2:都的意思是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也扩大2倍。

    引导: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可以这样说: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2倍。

    生3: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

    生4: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3倍,商不变。

    组织学生用完整的话说出上面的规律,并与书上的规律比较。

    板书: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组织学生举例验证,并板书课题:商不变规律。

    (4)讨论:为什么(24一8)(12一8),(242)(122),(243)(122)的商发生变化呢?在同时、相同的倍数下面画着重号,引起学生重视。

    [评析:有目的地放手对一些算式进行各层次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而概括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讲一点而学很多的教学策略。]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以故事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师生一起欣赏一段录像故事《猴子分桃》。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心想每只小猴才分到2个桃子呀,不行,太少了!太少了!小猴子喊了起来。猴王缓了口气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怎么样啊?小猴子得寸进尺,挠了挠头试探地说:大王请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呀?这时猴王一准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去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引导:同学们也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笑?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2400012000等于多少?根据是什么?

    2、口算。

    3、根据312002600=12很快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31226=3120260= 156001300=31200026000= 15600013000=

    4、抢答。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

    (3)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5、已知4812=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一下就对了。

    (1)(485)(125)=4()

    (2)(483)(124)=4()。

    (3)(484)(124)=4()

    (4)(486)(126)=4()

    (5)(483)(123)=4()

    (6)(484)(124)=4()

    (7)(482)(122)=4()

    (8)(482)(122)=4()

    6、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1)9030=(90口)(302)

    (2)(405)(20○5)=2

    (3)(1200口)(40005)=3

    (4)(120004)(40004)=3

    (5)(12000口)(4000口)=3

    7、小游戏找朋友。

    方法:一位同学手执328=4的卡片,说:愿意和我做朋友的请到台上来。对手执(324)(84)的卡片反问:你怎样改动一下,我们就可以成为好朋友?还可以怎么改呢?在做过一些类似的活动后小结:祝贺你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愿我们班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的大集体。

    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总结: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思考、比较,在被除数、除数的变化申看到了商不变的规律,这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评析:巩固练习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效果明显,既实又活。猴王分桃的故事,寓意深而颇有情趣,给数学内容赋予了情感色彩,让学生始终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判断练习,让学生说错在哪里,怎样改一下就对了,不仅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的能力。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1.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选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给大家造个句子吧!这篇课文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还有那些呢?让我们快速进入课文吧。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一段,这一自然段中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是那些?

    (2)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主要内容。

    (3)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上学路上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练习说句子

    (4)在文中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5)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6)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之处?

    2、二、三自然段

    播放课文二三自然段录音。

    (1)教师讲解第二自然段,让学生简单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2)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你从哪里看出他们读的很认真?

    (3)指生读上课时部分内容。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连小动物都被吸引过来,意思讲到就行)

    (5)下课了,小朋友们又玩了什么?

    (6)读读有新鲜感的句子。

    (7)以上我们了解了孩子们上学路上以及上课、下课的情景,这所小学的确有很多特别之处

    3.第四自然段。

    这么一所特别的小学,它在哪儿?可爱吗?

    (1)齐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2)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3)我们还可以怎么赞美“大青树下的小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生活幸福、各民族团结有爱)

    四、拓展训练,

    今天我们在边疆的一所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看到了穿戴不同的各民族小学生他们把学校打扮的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 摇曳的凤尾竹, 那么美丽孩子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在祖国的大家庭里他们共同学习生活,那么团结。这是一所多么可爱的边疆小学啊! 同学们,你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在学校里你们会做写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写一写。 (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

    指生展示,教师适当点评。

    五 、小结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

    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 美丽

    上课 认真 生活幸福、民族团结有爱

    下课 快乐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5

    这是课改实验人教板第三册第七单元“环保”专题中的一课。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在课文的最后“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可以知道我同样也是爱鸟的。本课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课后的“我会读”是一个词语积累的练习。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第一课时是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第二课时是学习课文。

    新课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为: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教法、学法:

    这是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课,激发兴趣。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多媒体设计为:出示课文中小朋友的形象,他先自我介绍,然后出现父亲的图片,由小朋友介绍他的父亲一生都喜欢树林,喜欢爱唱歌的鸟。这时,出现课题《父亲和鸟》。由师提问,这一课到底讲了父亲和鸟的什么事呢?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新课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独特体验。在读时让学生自己体会文中的语气。读的形式灵活多样:自由读、同桌读、找伙伴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

    反馈学生读的情况时,指导学生感悟出父亲“喃喃地说”该怎么读,可以先指导学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来指导。父亲怕惊动幼鸟时,说话很轻,指导学生读得轻些,学生读不到位时,可通过教师的范读来引导。

    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设计小组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反馈学情时让学生给课件配音。课件中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加上学生的配音,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师提问:朗读了课文,你觉得父亲对鸟怎样?从哪里看出?通过讨论深入体会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

    2、读最后一句话,与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感情。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交流关于鸟类的知识。在新课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学科的整和。通过收集资料,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关于鸟类的知识。

    2、积累词语。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高分范文网 WWW.977139.com]

    3、写一写。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让学生观看一则公益广告《我是一只小小鸟》,在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的歌声中,鸟妈妈带着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突然一声枪响,鸟妈妈被击中落地。受惊的小鸟只有躲在树林中哭泣。让学生续写后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只没有妈妈的小鸟该怎么做?如果你看见那个猎人该怎么做?等等。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6

    1、认识10个新单词,能写13个新单词;能写“亮丽的颜色、衣着、吸引力”等词;积累新的词汇。

    2、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

    3、理解窗外安静句子的意思,注意新鲜句子。

    4、根据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讨论校园中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

    教学的困难

    体验描述窗外宁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在上课之前,学生们被要求收集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和习俗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个节

    1、对话和数据共享介绍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和习俗。请看屏幕(显示课件:各民族图片),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民族介绍给你。

    (学生选择自己要介绍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介绍民族服饰和风俗的特点。(老师在课文中介绍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

    2、五十六个民族,像五十六个花朵,在祖国的土地上盛开。在中国西南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他们非常高兴。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学校的名字吗?——绿色大树下的小学。是的,今天老师会带你去这个小学看看。(黑板文字标题:绿树下的小学)

    2、首先阅读课文,自学单词

    1、老师的阅读模式。听清楚语音后,请仔细听并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应自主阅读课文,根据自学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播放课件《自学小技巧》)

    自学小贴士:

    (1)标记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新单词。

    (3)阅读课文。(重复你不能流畅阅读的地方几次。)

    3、团体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中,他们互相检查对方的读写能力,交流读写方法,独立练习写作,并与老师进行交流。

    4、整个班级应该互相交流,老师应该给予指导。

    再次重读课文,理清上下文

    1、请逐段阅读课文,并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义。

    2、学习反馈:(展示课件)

    首先写课文(在去学校的路上,去学校);然后写(课上和课后);最后写(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承运巩固练习

    开放“基础训练——小学绿树下”,让我们一起通过考试吧!

    诉类总结

    在这个班,学生们就像在那棵大绿树下的小学生一样认真。我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生词,并且整理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绿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乐趣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部分B

    一、新课程的引进和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够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感受一下大绿树下的小学的独特魅力。

    二世。汇报与交流,深入探索

    老师: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让我们与你分享我们的发现。

    (为了“美、团结、快乐、和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相机指导阅读。)

    (I)欣赏小学大绿树下的美景

    1、默读课文,在绿树下画出小学美丽的句子。

    2、学生交换报告,教师展示重点句子,点击相机。

    (1)“早晨,从山坡上,从平坝,从插满鲜花的小路上,来了……”(给我看看课件: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小学在绿树下,环境很美,非常漂亮。)

    (2)“鲜艳的衣服使学校变得多姿多彩。”重点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丰富多彩”的含义。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7

    一、基本理念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二、教材分析

    蜜蜂竟然能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本课是课标版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传统教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准确认读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四、教法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贴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1、交流资料,辅垫教学。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蜜蜂和列宁的资料,从而了解相磁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新课学习,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获的喜悦,把别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识说给大家听,这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从而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三是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2、质疑问难,激趣读文。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题质疑,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下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能更有目的去读。长此以往,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越,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

    3、发展语言,提高思维。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二自段时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因为…可是…所以…”说说本段意思,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为什么会亲自去找养蜂人,达到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语言,在学习第三段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引路的,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列宁当时是怎么一边想象,一边仔细观察,最后一步一步找到养蜂人,让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习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5、口语训练,延伸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完课文后,我利用向学生提建议的方法,设计了下次课续编故事的活动,想像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他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这样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自由组织语言,准备口语交际练习。这种教学的延伸,目的是想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资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板书与贴画,总揽全文。《蜜蜂引路》是以“找”字为线索,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本板书按“找”的顺序贴出“花丛”、“园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宁找养蜂人的三个步骤,又标明了列宁找养蜂人所走的路线,还直观地“再现”了列宁住处和花丛、园子、小房子的方位。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找”的经过。“利用”一词,既概括了蜜蜂回蜂房和列宁找养蜂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体现了列宁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1653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8

    教学目的: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读了一些书,认识一些字,就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领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自己读准字音。

    3、认记生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检查,作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并在日记本上写出日记的格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理解迫不及待)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板书: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板书: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五、拓展训练。

    说说你今天想写什么?今天回家就写出来吧!念给爸爸妈妈听听。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9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9个新词,认识新部首“衣字底”“竹字头”。

    2、看懂图意,围绕“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有关句式,感知句子辅助成分。

    2、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意思;初步认识拟人的修辞法(把浪花当作人)。

    教学思路: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用具:

    彩色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看到过浪花吗?在沙滩上拣过贝壳吗?有一位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看到了海边的浪花(板书课题),可好玩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齐读课题:20、浪花)

    二、指导看图。

    1、整体看图:从近到远图上画了些什么?(小女孩坐在沙滩上、光着脚丫在玩耍。还可以看到:篮子、贝壳、浪花、海面、船、海鸟、云等)理解“沙滩”意思。

    2、仔细观察,展开现象:浪花是什么样?想象一下浪花卷上沙滩或退回大海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轻松、走、悄悄、哗哗哗、唱着、笑着、跑……)

    3、观察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4、再看看小姑娘身边的小篮子装些什么?想象一下小姑娘拣贝壳、捉小虾的情景?

    5、把以上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夏天的一个下午,一位小姑娘光着脚丫,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拣贝壳、捉小虾。浪花哗哗地卷来了,小姑娘坐在沙滩上,浪花冲着小姑娘的脚丫,逗得她哈哈大笑。浪花退下去了,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还有活蹦乱跳的小虾。小姑娘拣啊、捉啊,拣得满满的一篮子,她高兴极了,笑得嘴也合不拢了)

    三、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2、认读生字卡片:浪、贝、壳、篮、步、次、悄、虾、唱、装。

    3、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有几个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5、教师范读课文。

    四、结合看图,再读课文,读懂句子。

    1、学生自学。

    (1)图文印证,读懂句子。

    (2)标出句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哪部分内容?

    3、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我”是在哪儿玩耍?为什么说浪花是“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通过句子的比较让学生理解:

    (1)浪花迈着步子。

    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

    (2)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通过比较,后一句更让我们感到浪花是那么顽皮淘气。

    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时,让学生观察图上小姑娘的表情,体会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才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家。”“才”是说浪花笑够了,逗够了,顽皮够了;“跑”是讲浪花退回去的速度,“家”这里指大海)

    4、小组齐读第二自然段。提问:为什么说“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捧来”在这是什么意思?(课文把浪花涌来的声音说成是浪花的唱、笑,进一步表达了我的欢快心情。“捧”是用手托的意思。“雪白的”“青青的”是写贝壳和小虾的颜色。“装不下啦”是说贝壳和小虾很多)

    学生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沙滩上景美情也美。景:蓝色的大海,黄色的沙滩,白色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情:轻轻、笑、唱、捧。情和景的结合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

    5、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让学生体会小浪花的可爱,大海的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语调要欢快、流畅,表达一种兴奋的心情。

    2、听老师配音范读。(海浪声)

    3、想象小姑娘的心情,再读课文。

    4、全班同学配音齐读。

    六、作业。

    1、读通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读熟词语。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10

    教学目标:

    1.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

    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等)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 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1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画,学写广告词,编写顺口溜等综合能力。

    设计特色:

    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搜集材料,想象作画。

    学习重点:

    1、了解课文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导:

    (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师)快坐上小火车,向北京出发啰!(放课件:火车开啦)

    二 忆:

    (课件打出颐和园的平面示意图)

    (师)作者重点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生)在课文中把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三 观:

    1、指导学生观看长廊的风光片。

    2、指导学生谈观后感。

    (过渡)师:景色美,作者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再次感受长廊的特点。

    四 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

    2、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引导学生探究,加深感悟长廊的特点:

    ①此处可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廊的图片,来进一步理解长的特点,以及长廊内部和外部的特点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②通过与自己身边事物作比较,如700米长的马路来体会作者运用数字描写的好处。

    五 悟:

    运用学习上一自然段学习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万寿山的图片资料,谈感受。

    2、观看佛香阁与排云殿的风光片,谈感受。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4、讨论分析重点词语:如耸立、一排排、金碧辉煌、黄、绿、朱红滑过为什么不用划过。

    重点句子:

    ①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②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5、练习朗读,注意语调。

    六 说:

    学习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扮成小导游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进行导游,向游客们介绍碧波浩渺的昆明湖,最后评出优秀导游员。

    七 品:

    学生用欣赏、陶醉、赞美的情调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八 练:

    1、放风光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谈感受。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及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3、选择课文中喜欢的一处景点进行作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为颐和园写一句导游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提醒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

    5、总结:以三字经的形式总结如:颐和园、景色美、长廊长、真神奇、排云殿、面积大、万寿山、高又高、昆明湖、景色秀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 篇12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小学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和联系(必备十二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