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卡片的顺序 小学教案范例
  • 卡片的顺序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3-19

    【www.jk251.com -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范例】

    现在,很多小学教学都需要用到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小学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小学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卡片的顺序 小学教案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卡片的顺序教学内容:课本30和31页。教学目标⒈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字母排序的变换问题,并会解决简单的字母变换问题(3个字母排序)。⒉初步体会程度规则对字母排序变换的影响,了解变换的周期性。教学重点:简单的字母排序的变换问题。教学难点:⒈体会程序规则对排序的影响。⒉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次序分明。教学用具:字母卡片(或数字卡片)、指令条。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⑴甲、乙丙三位同学排成一列,顺序为甲、乙、丙。⑵变为丙、乙、甲的顺序。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概括活动的过程。引入:生:变换前、后两个人的位置。师:这就是指令,我们通过执行不同的指令可以重新排列甲、乙、丙3人的顺序位置。二、情境展示,探索新知。出示a、b、c三张卡片。⑴abc→bac想一想:执行了什么指令?你能概括说明吗?(变换左边两张卡片的位置)⑵abc→cab想一想:执行了什么指令?(将最右边一张卡片放到最左边,其余卡片顺次进一格或向右退一格)⑶abc→bac→cba想一想:这一过程中执行了什么指令?你能描述吗?(先执行①指令,再执行②)指令)师:先执行指令①,再执行指令②记作执行指令序列①②,所以(3)还可以记作:执行指令序列(1)(2)abccba⑷尝试填空:①abc(cab)(acb)即执行指令序列②①abc(acb)②执行指令序列①②①abc(bca)③小结:改变卡片的顺序可以通过执行不同的指令来完成,与指令的序列也有关系。⑸继续填空,感受“周期性”。①abc(abc)abc(abc)学生填完后,说说有什么感受?②cba(cba)cba(cba)进一步验证。③abc()()()三、练习拓展,开阔思维。⒈执行指令序列②①多少次。abcabc⒉寻找指令序列。①bca→bac,可以执行什么指令序列?②abc→cba,可以执行什么指令序列?(根据学生解答分析情况,进入下一环节:这个指令序列可以缩短吗?)四、我的设计。你能重新设计一种指令序列,连用2次后,把abc调整为abc吗?五、作业。⒈一个厨师带了一头猪、一条狗和一筐菜过一条河,因为船太小,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但他不在时,狗要咬猪,猪要吃菜,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过河?⒉三张卡片a、b、c,根据①交换右边两张卡片的位置,②将左边第一张移到最右边,其余依次向左退一格。⑴abc()⑵abc()⑶abc()⑷abc()⑸abc()

    Jk251.coM编辑推荐

    数学上册位置顺序总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课时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XX年月日

    课题

    复习比较与分类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复习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2、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分辨物体的位置和顺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位置与顺序”及立体几何图形。

    二、复习“时间”。

    三、复习简单统计

    四、小结:

    5’

    1、说一说。

    让学生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左边有几个人,右边有几个人。(个别学生反馈)

    2、我说你摆。

    学生每人一组立体几何模型,老师下口令,学生按要求摆放。如:先放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圆柱,在正方体的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放一个长方体。教师边说边巡视学生的摆放情况。

    3、做课本第100页第1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立体几何图形。

    (2)说一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所指示的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交流。

    1、我拨你说。

    (利用课件演示,当分针和时针停下来后,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我说你拨。

    每人一个钟面学具,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然后同桌交流检查。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和同学要给予帮助。

    3、完成课本第101页的认一认。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老师也可以再次把整时和半时,快整点和刚过整点做个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做课本第1030页练习题。

    1、让学生观察图,帮助学生弄懂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意思。

    2、学生独立解决完问题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节课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说说自己前后左右都有谁,都有几个人。

    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生:小组内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各抒己见。认为那样是有顺序地摆放。

    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计复习位置与顺序前左○右后

    圆的面积 小学教案范例


    预设目标:

    使学生知道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重点;正确计算圆的面积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叫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进行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二、新课

    1、教学圆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教师一次拿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进行演示并使学生明白: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边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师拿出圆柱,让大家讨论,最后归纳: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

    教师出示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的教具,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并让学生拿出学具,让学生拼一拼。

    然后教师直接拿出把圆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提问:我们刚才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把这个圆平均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怎么样?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教师在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右边画一个长方形,指出: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的周长与半径之间有什么联系?”师引导学生: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半径是r,即c/2=л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接着问: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圆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说,教师板书:圆的面积=лr.r=лr2

    教师:如果说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s=лr2

    教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让学生说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指名读题,让学生试着做,提醒学生不用写公式,直接列算式就可以了。

    然后让学生看书上的解题过程,看自己做得多不对。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三第1——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确进行了简单的运用。。

    创意作业:选定一棵树干,通过测量计算它的横截面积。

    假期的回忆 小学教案范例


    习作一:假期的回忆

    教学要求

    1、通过回忆与交流,丰富学生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2、鼓励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自主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

    教师准备:收集学生假期的照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刚刚结束,你们的脑海中一定满载着无数的回忆吧,愿意把我们带入你的假期生活,陪你一同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吗?下面请大家欣赏用同学们假期中的照片作成的课件,让美妙的音乐伴随我们回到暑假的回忆中去。(欣赏课件)

    二、看了刚才的课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你的好朋友说吧,请你们下坐位找你的朋友,可以畅所欲言的谈谈自己假期难忘的经历。

    三、师生交流假期收获。

    1、(利用课件师生间进行交流。)

    师:看到照片上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你们的快乐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真想听一听照片背后的故事呢!

    (生汇报:学生上台找到课件中自己的照片,并讲述关于照片的故事。)

    选三名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假期经历(老师随机点评)

    2、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看来这个暑假大家过得都很精彩。我们知道,生活不会只有一种味道,在过去的假期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给你生活带来不同于快乐的事,但同样更让你怀念的事情呢?

    (生汇报一到两名学生)

    师小结:无论是我们是快乐还是难过、寂寞等等都是我们生活的体验。积累每一次体验、每一次感受,那便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如果再把这宝贵的财富与好朋友分享,那真是最幸福的事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件幸福的事。

    四、习作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的课件)

    齐读习作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暑假的生活经历,当然,你也可以写以前假期里发生的事情。

    四、老师总结

    假期里的回忆真是说也说不完,拿起你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下所有生活让你感兴趣、感动,或有所感触的事!写完之后,再给你的小作品拟一个新奇有趣、与众不同的题目吧!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精彩的回忆呈现在老师面前的。

    第二课时

    一、撰写作文

    二、讲评习作

    1、回顾习作要求。

    上节课,我们上了第一单元的作文指导课,并紧扣习作要求写了作文(出示要求,并大声朗读)

    这一节讲评课我们仍然要紧扣以上要求进行修改作文,同学们要自信大胆的把自己的习作奉献给大家,让大家和你共享习作的快乐。

    2、欣赏题目(习作技巧告诉我们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有一个亮丽的题目,这样才可以吸引读者的眼光。下面老师想看看你们的题目是否精彩,好的题目我们给予掌声,并请作者把题目写到相应的表情下)

    3、赏评佳作(看着这些题目,你们最想听哪篇习作,请作者上台朗读,大家共赏)

    要求:写的好还要读的好,听的请边听边把你觉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做一下记录等会评的时候要有理有据。

    学生主持赏评佳作,同伴互评,小作者自我反思。

    4、点评片段。

    跟小作者商量后,选择一篇中等习作,根据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在展示台上及时修改。

    5老师小结。

    通过赏评习作,互相启发,你一定发现许多同学们写得好的地方,试试看,能否把同学写得好的方法技巧吸取过来,使你的作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打开自己的的习作,把重点段落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出示修改符号)

    的乘法口诀,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投影

    一.导入新课

    (1)投影示机器猫,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投影示机器猫图片)今天的数学课它将和我们共同来学习,作为见面礼它给我们带来了两道题,看谁来解决一下。

    (2)投影示复习题

    根据口诀写算式:

    四七二十八五八四十

    (3)回忆旧知,引出新知

    口诀记得不错,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吗?请举例说说。(指名回答)

    (4)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3个7用乘法口诀很快就算出来了,看来乘法口诀很重要啊!现在机器猫向我们挑战了,它要和我们用比赛总结9的乘法口诀了,接受挑战吗?

    小组合作总结9的乘法口诀,并把你总结出来的算式和口诀写在书的22页,写完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总结出来的?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这里有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1)全班总结

    (2)交流

    现在你能从一个9开始,试着编口诀吗?注意先说算式。(指名说,师适时板书)

    1×9=9一九得九

    2×9=18二九十八

    3×9=27三九二十七

    4×9=36四九三十六

    5×9=45五九四十五

    6×9=54六十四

    7×9=63七九六十三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一

    在交流的时候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理解算式及口诀的来历,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另一个算式。

    (二)总结规律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自已编出9的乘法口诀。机器猫也总结出来了。(示机器猫总结的算式及口诀投影)看来这次挑战我们不分上下,现在请读一读你们自己亲自编出的口诀,读完后仔细看一看,你们能发现9的乘法口诀积有什么特殊的规律吗?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小组汇报:

    1.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9。

    2.它们的积十位上的数是1.2.3.4.5.6.7.8,个位上的数是9.8.7.6.5.4.3.2.1。

    3.每句口诀的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

    4.有几句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交换了位置。

    5.2个9,比20少(),是()

    列式:9×2=18

    师生总结:

    9×3=比30少3

    9×4=比40少4

    9×5=比50少5

    9×6=?

    9×7=?

    9×8=?

    9×9=?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分析得也很详细,我真佩服你们这些小天才!

    刚才我们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实际9的乘法口诀就藏在我们同学们的身上,原来它就藏在我们灵巧的10个手指上。

    师示范,师生共同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

    三.巩固与练习

    (1)师生对口令

    (2)出示几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算完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第三题让学生先想一想,再答,兔博士订正答案。

    (4)做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5)用幻灯片先指导学生观察第五题,再自己再列式,再集体汇报。

    (6)给班内的红花榜进行设计,每行放9个同学,一个正方形的红花榜可以放多少名同学?放得下吗?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命的壮歌 小学教案范例


    一、看拼音写词语。xuányáqiūlíngfàngqìmǎyǐshùshǒudàibì()()()()()bàolièkěliánjiāochòusìnüègāndǎnjùliè()()()()()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再组词。宛()真()具()登()连()守()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束:①捆,系②量词③聚集成一条的东西④控制,约束1.妇女节那天,我给妈妈买了束鲜花。()2.新来的男生摆弄着衣角,显得有些拘束。()3.一道光束照进深邃的山洞里。()4.小螃蟹无路可逃,只好束手待毙。()四、读读想想,完成练习。1.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肝胆俱裂”这个词的意思是,还可以换成词语:。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2.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秩序井然”在这里指,还可以换成词语:。为什么把羚羊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道比作“生命桥”?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

    有趣的剪纸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页——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

    2、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

    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观看介绍我国民间剪纸的录象资料让学生边欣赏边了解有关剪纸的民间艺术。

    今天我们大家不仅能欣赏到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话还能学会这门技能。请大家看录象。

    2、欣赏对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观察教材上剪纸的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几幅剪纸请大家也来欣赏欣赏。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剪纸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说出:每一幅图都是对称的(还可能具体说出来怎样对称),图片的摆放也是对称的。

    你们行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剪出漂亮的图案来?

    二、学习剪纸

    1、学习折纸的方法。

    完成教材6页中间内容。

    折纸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让学生观察课本上两种折纸的方法,引导学生看明白后说出并演示,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同桌互相交流自记者的方法。是学生明确可以一次对折,还可以几次对折,根据你想创作的作品需要选择对折方法

    2、学习剪纸方法让学生观察剪纸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再观察剪纸方法2

    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操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的设计思路,去折、去剪,作出你的成果来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一剪。实际操作然后展示学生作品。

    三、实践操作、动手剪纸完成折一折剪一剪1和2。

    通过观看录象、剪纸作品等,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剪纸的文化传统以及剪纸的由来以及各种精美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剪纸艺术的美。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碧眼的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掌握和理解知识。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到剪纸艺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美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圆的认识 小学教案范例


    预设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3、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圆的特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技能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

    2、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二、新课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圆,剪下后按书上的要求折叠。展开后观察。

    老师提问:圆上是不是有很多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指出: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叫做圆心。并说明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出示小黑板)。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用直尺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量完后让学生讨论,看能发现什么?

    教师归纳出;圆心到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圆说明: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并告诉学生半径一般用字母“r”便是,教师在圆上划出半径(如图)。

    师: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先让学生量一量,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一个圆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3)师:我们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是否都通过圆心?指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师: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先让学生量一量,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一个圆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根据测量结果观察员上的直径和半径,使学生理解同一个圆上的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为:d=2r,r=d/2

    2、让学生做教科书第三页上面的“做一做”

    3、学圆的画法。

    教师和学生每人拿出圆规和直尺,教师边演示便说明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生跟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圆的特征,掌握了圆的画法。

    创意作业:寻找生活中运用圆的地方,请动手量一量它的直径和半径。

    纳税的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激趣引入

    板书课题:纳税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指出: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了解纳税的作用.

    (1)自主探索.

    教师:观察分析下面几组信息,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纳税?②为什么要纳税?

    屏幕显示:

    ①某汽车制造厂2001年12月生产小轿车销售额865万元,向国家缴税金70万元.

    ②某教师去年3月对外讲学收入900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0元.

    ③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其中税收占15175亿元.

    ④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社会保障投入达982亿元.

    ⑤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⑥2001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2)合作交流.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最后教师小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你如果是一个应该纳税的人,应怎么办?(主动纳税.)

    2.理解税种.

    教师:结合课前的调查,在小组上讨论,哪些行业要缴纳哪些种类的税?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情况,教师板书: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教师:你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理解吗?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运用实例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适当的解释.

    提问:什么叫应缴纳税额?请结合你的理解举例说明.

    教师:根据下面一组信息,请说一说应缴纳税额各是多少?

    屏幕显示:

    ①顶天水泥厂2002年7月向国家缴纳增值税81.7万元.

    ②华胜宾馆2002年8月的营业额是940万元,应向国家缴纳营业税47万元.

    ③某卷烟厂2002年2月卷烟销售额达3000万元,应纳消费税是1200万元.

    ④张老师的月工资收入是1400元,超出某标准800元,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元.

    教师:什么叫税率?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税率=×100%

    教师:各种收入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教师:税率的高低由国家统一规定,例如国家规定下面一些税种的税率一般是:

    ①增值税17%(或13%).

    ②消费税根据消费品种不同从3%到50%不等.

    ③营业税分行业从3%至20%不等.如交通行业5%,娱乐行业20%.

    ④个人所得税按收入的高低从5%到45%不等.

    3.教学例6.

    教师:根据你对税率的理解,如何计算应纳税款?

    出示例6,学生读题.

    教师:如何理解按营业额的5%纳税这句话?如何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000×5%=150(万元)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页中“做一做”的题目,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订正.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

    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第4题学生读题后提问:应纳所得税额420元是什么意思?应按什么的5%纳个人所得税?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叫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做后交流他们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

    四、实践活动

    拟定一个与税收有关的题目,在课外开展一项实践调查活动.并对调查情况作简单分析,写一篇调查报告.(可小组合作完成.)

    五、反思体验

    教师:请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今后在生活、工作中怎样去尽纳税的义务?

    蜗牛的奖杯练习 小学教案范例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nyìnɡpáxínɡqīnɡtínɡzìyóuchìbǎnɡ

    ()()()()()

    二、形近字组词。

    请()峰()半()膀()

    蜻()蜂()伴()傍()

    三、照样子写句子。

    1.黄鹂是著名的歌唱家。

    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蜗牛唯恐自己的奖杯丢了。

    唯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词填空。

    坚硬生硬

    1.他的态度很()。

    2.这是块()的岩石。

    希望盼望

    3.同学们()着圣诞节的到来。

    4.妈妈()我健康成长。

    五、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有小树门口我家一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只山上山羊有吃草正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快乐阅读。

    农夫和蛇

    从前,一个很冷的冬天,有个农夫在路上看见了一条冻僵了的蛇。农夫可怜这条蛇,就解开自己的衣服,把它放在怀里。蛇得到温暖,苏醒了。它一醒过来就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中了毒,临死的时候说:蛇是害人的东西,我不应该怜惜它。

    1.在短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在括号里。

    可怜()暖和()

    2.农夫临死的时候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卡片的顺序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求个数比另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完成第2~3页练习一第4~8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2.进一...

    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与反思 教案精选篇

    出示这样一组信息:出示:一只小鸟小时飞行12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你会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吗?(师生一起画出线段图)求小鸟1小时飞行多少千米,算式怎么列?这是整数除以分数(板书课题)1、12÷怎样计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