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物理教学教案4篇
  • 物理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29

    物理教学教案4篇。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物理教学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物理教学教案 篇1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课件、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眼镜。

    滚动放映一组与眼睛有关的一组图片和视频,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幅带眼镜的卡通画面上: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认识到眼睛是人体中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等,但在我们周围许多人的眼睛出现了问题:

    汇报上一节课布置的近视率的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近视已是我们同学们中存在的很普遍的视力问题。你想知道有关近视的哪些问题呢:

    上节课已布置让学生查阅有关眼睛的资料:

    放投影片,课本图3.4-1,眼球的结构,让不同的小组通过挂图和投影片讲叙,然后其他小组补充:

    师生总结: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

    2.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

    3.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5.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小组交流:有关眼睛的结构各小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其他小组解决:

    问题如下:

    1.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属于眼球的构造,属于什么?(解答: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泪器。)

    2.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4.视网膜起什么作用?(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5.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师生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主要构造:

    设问: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光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小组交流:1.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设问:那么怎么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你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模拟矫正近视和远视的过程?

    1.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

    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近视眼镜。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3-34所示摆好,调节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个蜡烛的缩小实像。我们用白纸板模拟眼睛的视网膜,上述实验,表示正常眼看物体时,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像。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此时蜡烛的实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蜡烛的形象变得模糊,用另一张白纸在光屏前移动,可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实验模拟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近视眼视网膜的前方。

    用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模拟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这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凸透镜),可以看到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蜡烛像。

    2.矫正远视的模拟实验方案:

    教师对学生的方案表示赞扬并总结。

    请几位戴眼镜的同学说说戴上眼镜之后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不方便之处。思考怎样注意用眼卫生?同学们举例说明。

    教师补充: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播放课件:你的眼睛累了吗?专家教你做放松眼睛的眼部体操,学生一起跟着做。

    设问:你还有那些想知道的问题可利用留言板和老师。同学继续交流。

    四、课后拓展:

    阅读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回答提出的二个问题。

    物理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生平,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三个部分:1--3

    4--6

    7--最后

    情感线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

    猛一抬头,已到自己的门前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革命或反革命)--保护学生--参与学生抗议--李公朴闻一多的死--成为斗士--拒绝吃救济粮--民族尊严。(深化不宁静的内涵)

    第二课时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2、荷塘上的月色:泻--浮--洗

    影--画--名曲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回到现实--失落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第三课时

    四、品读7--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

    萧雨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物理教学教案 篇3

    认识运动物理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运动的普遍性,直到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了解物质世界常见的机械运动形式。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等,经历观察、认识不同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运动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物理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那些物体在运动吗?

    二 新课教学

    1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猎豹是陆地上运动的最快的动物,人虽没有猎豹快,但走路的时候也在运动。还有很多东西,比如行驶的汽车,航行的轮船,这些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除此之外,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看起来不动的物体,如讲台、黑板、楼房实际上都随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就连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也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总结一下,就是‘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板书]: 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请你将以上的运动分一下类,每一类有什么共同点?

    其中一类的共同点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板书]: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举机械运动的例子。

    分析‘万里雪飘,树枝摇摆,灯光闪烁’是否为机械运动

    3微观世界的运动

    另一类的共同点是用肉眼看不到,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A、第一 ,以前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块铁和一块铜,紧贴一起埋入地下,五年后,发现两块金属结合在一起了,大家想想为什么?

    第二, 清水里滴一点红墨水,过一会,一杯水全变红了,大家想想为什么?

    第三 ,一个人身上擦了香水,周围的人马上就能闻到,大家想想为什么?

    我们知道物质分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上面三种情况说明无论是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气体分子,它们都在运动。所以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板书]: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B、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固态分子运动要五年才有明显的效果,液态分子运动过一会儿就有明显的效果,而气态分子运动马上就会产生效果呢?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书21页)

    a 固态分子最稳定,它们的运动是很微弱的

    b液态的运动比较活跃

    c气态的运动最剧烈

    也就是说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也就是书上说的“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学生阅读教材21—22页;

    物理教学教案 篇4

    正确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把握诗人情感变化,正确理解诗人的“忧”,体会曹操的雄心壮志。

    大家一起来观看一个片段,引出曹操。曹操,一个令人评说不尽的历史人物。

    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易中天《精品三国》

    1、找学生介绍曹操,以检查预习情况。

    2、教师补充总结。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领袖,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作为一名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作为一名军事家,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迎献帝都许。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作为一名文学家,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其诗歌继承《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传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政治抱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风格慷慨悲凉, 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倡导者,著有《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走近曹操、了解曹操。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绍等豪强集团, 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北方。这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1、“三分诗,七分读”,听名家朗诵的录音,注意字音和语调。

    2、自由读,体会和揣摩诗歌意蕴。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二).既然“忧”是作者情感的焦点,作者为何而“忧”呢?又是用什么方法传达出这种情感的呢?

    1,读第一段 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古诗当中有很多抒发时光易逝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积极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那曹操又是怎么样写他的时光易逝之忧的呢?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惜时,奋斗)

    ②诗人用什么来解忧呢?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古代的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借酒抒情,抒发诗人各种情怀,而借酒浇愁的美诗也不在少数,“酒入愁肠,化作诗几行”。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

    诗人借酒浇愁,能不能真正消愁呢?不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唐罗隐《自勉》)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人生短暂,霸业未成。

    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成就霸业,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人才的辅助)

    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齐读)

    用典: 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

    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 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 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②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第二段第一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齐读)

    ①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曹操此时身边是不是没有贤才呢?不是,这首诗就是在宴请群英时作的。“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嚥,心念旧恩”。

    “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枉”,枉驾、屈驾。“用”,以。“存”,探问、问候。“契阔”,久别重逢。“讌”,通“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这四句意思是:客人(指人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当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

    有贤才而又对贤才如此的渴求,更见他求才若渴的心情。

    第二段第二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齐读)

    曹操渴求人才,而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①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曹操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贤才?

    用典“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

    (三). “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这正体现建安诗那种高亢昂扬的豪情逸志,建安诗人在创作上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都能慷慨激昂地披露胸襟、明快磊落地施展才华。大家一起欣赏曹植的《白马篇》,感受建安诗人的风骨。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是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

    JK251.com延伸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通用10篇)


    我们为您特意收集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教案”,请相信您可以在这篇文章中找到对您有用的所有信息。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灵魂。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1

    学校名称:榆树市五棵树镇前进中学

    课例名称:功和机械能复习课第一课时

    教师姓名:袁淑影

    学段学科: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人教20xx版

    章节:第十一章

    年级:八年级

    知识与能力:1.加强学生对做功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功的公式W=FS的应用。2.加强学生对功率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侧功率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能力,会应用推导公式P=FV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梳理和课堂练习巩固和应用各知识点,学会从生活中总结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1.对做功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2.对功率的理解和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1.公式W=FS的应用。2.测量物体的功率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了解了力的作用,这些知识都为学习功和功率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比较熟悉,类比速度的概念,很容易建立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常规复习法练题复习法归纳综合法

    1.请同学们上台展示知识总结框图(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培养学生设计框图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灵活度)

    2.针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出示例题和练习题来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例题和习题见课件)关键是理解这个力如果做功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3.观察课件上三幅图片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能力.)

    4.根据课件上的习题练习公式W=FS应用,并练习估测生活中的常见的物体做功的情况。

    5.理解功率的关键点:功率只是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所以“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功率是由功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

    6.根据课件显示理解功率的公式P=W/t和导出公式P=FV(要求学生自己推出导出公式,并标明计算时的单位)。

    7.课件展示对应习题练习P=W/t和P=FV(提高学生对已学习知识的运用能力)

    8.功率的测量:要求学生总结测量原理P=W/t,因此要从公式入手,找出需要测量的量。要比较功率的大小,有几种方法呢?(提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答案,针对这一部分设计了爬楼梯比赛的习题,锻炼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在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改进。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2

    一、设计思想: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为: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中,机械运动的概念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相对容易,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后两部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通过一个小实验,钢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运动。利用机械运动的概念讨论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不同的标准获得不同的运动形式,自然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整体的设计思路利用身边的现象赖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期间可通过穿插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和深刻。

    二、教材分析

    初二时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本章是人教版的起始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学生先从身边最简单的运动着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本节不熟悉的参照物,教材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好奇心,但是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缺乏训练。比如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形式不同。学生容易将参照物和研究对象混淆,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明确谁是参照物谁是研究对象,再讨论后续的相对运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使学生能灵活选取参照物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通过“STS”教学,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重点难点

    1.参照物概念的形成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不断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运动的相对性,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我过前沿的航空科技,尤其是飞船对接技术中的相对运动,让学生明白物理源于生活,但又改变生活。

    七、课前准备

    简单的实验器材准备,图片资料、视频和音频资料,学生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过程

    (一.)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图片引入:

    1.春天,风筝在空中迎风摆动;

    2.夏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秋天,落叶纷纷飘落;

    4.冬天,雪花漫天飘洒;

    5.今天,你上学的路上,路旁的树木不断被甩在身后

    6.此时,钟表的秒针在不停地“走动”;学生思考并回答: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回答)

    师: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运动(如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

    (二).机械运动

    学生活动一: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生]从家里到学校或从学校回家都是运动.[生]老师讲课时在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也是运动.[生]假期旅游时乘坐汽车或火车都是运动.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

    [生]如果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通俗.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说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板书]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三).参照物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是

    静止的,河水、

    船只等是运动的?

    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

    [投影]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生]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请同学们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

    [生]书本和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书本和钢笔是运动的.

    [生]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钢笔是静止的.

    [师]一个说钢笔是运动的,另一个又说钢笔是静止的,他们矛盾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如果以桌面作标准,书本和钢笔就都是运动的.如果以书本作标准,钢笔就是静止的.

    [生]选择作标准的物体不一样,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因此他们并不矛盾.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同学们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有.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

    [生]我们大家都一样,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标准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作标准都是运动的.

    [生]旅游坐车的时候,如果以车厢作标准,坐着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或大楼作标准,车内的人就是运动的.

    ……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

    标准.

    [板书]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师]学生活动三:情景模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师]是不是只要说到物体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应该怎样选择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有满意的答案.

    [生]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说一个物体运动情况是什么,肯定是相对于某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来说的.

    [生]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因为这样选的话.这个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生]刚才大家说到参照物中有人、有车、有树木、有房屋、还有人的影子等,什么都有.所以,我认为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生]因为我们词论的物体大部分是在地面上运动的,所以—般应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方便.

    [生]我认为如果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时,参照物可以不提.比如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不用说”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在运动”.

    [生]我觉得选择参照物时,应该看怎样选择研究问题更方便.比如研究客车是不是运动,最好选择地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作参照物;如果要研究人在车厢里是

    否运动,就该选择车上的坐椅或固定在车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老师还要补充一点,研究问题的时候,选择好参照物后,就可以先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然后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归纳选择参照物的注意事项(课件展示)

    参照物比如课本P22图11.1-4中丙图,“乘坐电梯向外观看,有什么感觉?”

    [生]乘这样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假设电梯不动,楼房就在向下运动;如果乘电梯向下时,楼房就向上运动.

    [生]如果老师从讲桌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以老师为参照物的话,假定老师不动,可以认为是讲桌沿老师的反方向运动.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碰到很多的例子.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11.1-3及图11.1-4甲、乙,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九、板书设计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择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3. 物体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十、作业设计

    1. 完成随堂练习,完成《同步》。

    2. 进行小结。

    3. 按照要求预习,。

    十一、教学评价

    本堂教学用了较多的时间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试验和讨论,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我收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其中有在机械运动,通过老师的移动,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并通过钢笔放在书上推动书移动,讨论钢笔相对书和桌面的运动,这个小实验简单直观,学生可以一边实验一边思考,很快就理解了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不同的结论,这里学生的参与度高,效果很好。但是在后面的对于相对运动和参照物的理解和运用上,如果能引入一些中国古诗,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例如可以举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

    十二、教学反思

    本堂课由于内容较为丰富,也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可选取的多媒体资料很多,而且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较高,因此在选择上必须注意如何取舍,原本选取了将近15段视频资料,但在授课时反而出现了时间不够用,每个片段只能一扫而过,根本无法起到作用,在经过仔细的筛选后,只留下5个片段,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给学生活动和思考,这样一来效果反而好了。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效而精炼,指向性强,否则后引起学生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十三、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

    通过本堂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物体还是很贴近生活,很有趣味,而且很有用。在参照物的学习上一开始感觉吃力抽象,但经过大量的事例和视频资源,抽象便具体,模糊变清晰,纷纷表示物理学习充满信心,表示要认真学习物理。希望老师多做实验,多准备有趣新颖的视频资料。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识别光电效应现象。

    ●能表述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了解光子的概念,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理解光电效应方程。

    ●粗略了解光电效应研究史实。

    2.过程与方法

    ●观察赫兹实验中的放电现象,体验发现的过程。

    ●经历“探究光电效应规律”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尝试发现波动理论面对光电效应规律遇到的困难。

    ●领略“观察、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新的假说……”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陶冶崇尚科学、仰慕科学家,欣赏物理学的奇妙与和谐的情愫。

    ●学习科学家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教学用具】

    1.实验装置赫兹实验装置;光电效应现象演示装置。

    2.多媒体课件;资料文字;赫兹实验装置示意动画;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示意动画;光电效应的波动说描述与光子说描述动画;密立根证实光电方程实验示意动画;普朗克、爱因斯坦、密立根资料图片动画;

    【设计理念】本课教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方面,本课作为后牛顿物理两大支柱之一──量子理论的入门,涉及量子物理最基础的内容,同时,还有着厚重的物理学科文化积淀,有物理学史、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创新意识等人文精神教育的题材。教材在知识陈述上较为浅显直接,而关于这些知识的“背景”,则是相当丰满、承赋人文,为实施“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基于教材特点,本教案设计“以人为本”,突出从赫兹发现光电效应,勒纳德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规律,到密立根实验验证光电效应方程,物理学家们上下求索三十年的历程,在让学生学到量子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微观思维方法的同时,获得物理课程文化的浸润与陶冶,体现物理教育在个性品质、好奇求知、质疑创新、科学美及责任心等方面的价值导向。

    本课总体设计思想是:课堂教学以光电效应三十年精彩历程为线索,通过充分展示围绕“光电效应”所发生的发现现象、研究规律、提出假说、实验验证这样一个科学发现过程,在科学过程展示中推出学科知识,渗透科学思想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实验装置重现现象及教师解说,着力于撼动青年学生崇尚科学的情感,弘扬深厚的物理课程文化。

    【教学过程】全课以下列四个标题作引导,按历史的发展顺序展开教学活动。

    (动画显示课题后,教师引入主题)

    引入本课要学习的光电效应,在量子理论的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到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波动说似乎已完美无缺了。然而,就是在证实电磁波存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光具有粒子性的重大事实,这就是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及其规律的研究,使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观念发生了变革:大自然在微观层次上是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而不是牛顿物理假设的在一切层次上都是连续的!光电效应最先由赫兹发现,他的学生勒纳德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卓有成效并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论从理论上成功解决了光电效应面临的'难题并因此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精确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并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电效应的科学之光经众多物理学家前赴后继,三十年努力求索,在物理学史上成为绚丽夺目的篇章。让我们翻开这炫目的一页,沐浴科学的阳光吧!

    (屏幕切换显示四个标题)

    一、赫兹意外发现光电效应

    介绍赫兹实验动画显示赫兹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1885年,赫兹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证实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发生器是在两根铜棒上各焊接一个磨光的黄铜球,另一端各连接一块正方形锌板,它们共轴放置,两球间留有一空隙,它们相当于一个电容器,与感应圈连接,构成了LC电路,感应圈使两黄铜球聚集大量电荷,从而在空隙间产生电火花,形成高频振荡电流,辐射高频电磁波。与这个回路相距一定距离有电磁波接收器,是用一根粗铜导线弯成一开口的圆环,开口端各焊一黄铜球,之间有可作微调的空隙,这个接收器实际上也是一个LC电路。调节间隙改变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可与发射过来的电磁波产生共振,从而在接收器的空隙间观察到电火花。

    演示赫兹电火花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景数码照片)

    介绍赫兹的发现并演示利用电火花实验装置,赫兹测量了电磁波速、进行了研究电磁波的反射、聚焦、折射、衍射、干涉、偏振等各种波现象的实验,大量反复地实验不但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同时意外地发现了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的一个重要现象:当发射器间隙的火光被阻隔时,原来接收间隙的火花变暗(如图3所示),而用其他任何火花的光照射到接收器铜球,也能促使间隙发生电火花,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中直接起作用的是火光中的紫外线,当火花的光照到间隙的负极时,作用最强,这种情况下接收器间隙发生的电火花实际上是紫外线的照射使一极铜球上飞出电子到另一极铜球所形成,赫兹称之为“紫外光对放电现象的效应”,也就是光电效应。

    演示光电效应现象动画显示光电效应演示仪原理如图4所示,课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在紫外线照射下,电流计指示电路中出现了电流。

    归纳什么是光电效应

    (文字显示)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二、勒纳德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引入赫兹的发现吸引了许多人去深入研究光电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3、大气压的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与学法:

    (一)、说教法

    1、设计思想

    本节课总体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

    全班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天才学生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搭配组成。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实验设想、相关网站等,要求学生最后能完成布置的相关的学习任务,

    在“空气的力量”的学习中,由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或事例,教师通过演示或利用网页动画课件设置悬念,用虚拟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判断真假。在后面“大气压强有多大”的学习中,主要由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结合课件讲解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逐个突破。最后出示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达到巩固深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

    有学生动手实验,在于防止虚拟的网络界面,过度的刺激学生,让学生体会物理的学习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安排机动的实验内容班帮助学生学习。

    3、托里拆利的实验学习

    以提供课件为主,学生通过课间的内容,小组讨论,自组学习,大大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避开了实验操作的繁琐,同时也避开水银的危害。

    (二)、说学法

    学生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即任务、问题),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去准备小实验,一切都是在充满激情、怀有极大的兴趣、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的心态下进行,可以想象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究过程中解决每个问题,学生内心都会充满成功的喜悦,富有成就感,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探求下一个答案的乐趣。这种探究型的学习模式不但使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体现,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种学习模式的显著特点,使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由感性认识到实验探究,然后上升到理论分析,最后巩固拓展,回归生活,逐层推进,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了“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的方法论。

    六、主要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多媒体展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受)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各个方向)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他的猜想。如:

    (1)把一个小小的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而挂衣钩却不掉下来

    (2)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

    (3)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

    初步分析讨论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

    但是,纯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所以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

    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实验1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

    实验2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

    实验3拿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后,注意观察铁皮罐的形状,然后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再仔细观察铁皮罐是否有变化?

    实验4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试图拉开吸盘,注意体验拉开吸盘容易吗?

    实验5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正确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强。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交流与讨论:空气有质量吗?

    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是/m3,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计算:

    ∵ρ=m/v、v=10m×6m×4m=240m3∴m=ρv=kg/m3×240m3=kg

    我们周围的大气既有质量,同时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这几个原因就产生了大气压强。

    2、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人们是怎样测量大气压强的?

    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

    ①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②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③分析:

    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p=ρgh=×103kg/m3×10N/kg×=×105Pa④应用:人的头顶面积约为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

    (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

    ①水银气压计:优点:精确缺点:不方便携带

    ②金属盒气压计:原理:优点:使用方便缺点:不精确

    3、大气压强的变化: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

    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2)1个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思考:

    1、学过本节后,你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新的推论?

    2、抽水机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去的,抽水机能否一次把水从地面抽上地王大厦的顶楼?

    3、西藏的人们为什么习惯吃烧烤的东西而不习惯汤煮的东西?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出)

    1、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5帕;

    3、大气压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课本第159页,作业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5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特点

    (一)重视基础性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设计当中,教师需要从实际生活出发,然后逐渐融入物理教学当中去,然后再从课堂走向实际问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看重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知识核心体系的建立。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创新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强调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得到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体现时代性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物理的教学应当更加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观念的融入,强调知识的前沿性。同时要适当融入一些国家的科技发展内容,重视物理知识教学与现代物理之间的发展结合,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和能力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三)反映选择性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和生活环境等影响因素,要精心为他们设计教学方案,促使方案更加丰富,能凸显出教学特点,尽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他们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能得到更加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知识体系,不能完全按照课本要求来进行教学设计,而是要更多突出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全面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教师对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和认知水平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从而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当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分析学生主体的区域特点,积极利用好当地的资源来进行知识补充和教学开展,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二)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了足够的兴趣,他们才能在学习中更加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上的全面提升。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民主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设置出适当的探究性题目内容,并在课堂中留有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能进行知识交流和学习,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并给予适当评价。要将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全面记录下来,以便于为学生制定接下来的教学计划。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尊重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看法和思想,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使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要利用物理实验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科学设置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多方面的,当中既要体现出教师对教学主体活动的指导,同时也要体现出教学活动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教师针对教学主体的活动开展,当前应当强调当中的针对性,并且要保证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教学设计中则应当以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生活经验作为基础,以实践案例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说教手段,要求教师掌握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课堂的多样化发展。同时,作为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来设计出可见性比较强的教学计划,要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改进,弥补教学当中的错误问题,促使教学设计能够得到适当的延展。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态度调动,只有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学实施。对此,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总之要保证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更多的学生愿意投入中。

    (四)引导学生探究和感受

    现代社会中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之处,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学习当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探究和实验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知识本质所在,从而提升自身经验。创新不是实验结果相同的不同实验方法应用,而是要求在理念上是全新的,在方法上也是全新的,只有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给创新一个更高的期望。只有学生有了对知识学习的新认识,他们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初中物理的教学设计中,探究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激发他们物理学习动力的关键所在,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习的意义,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

    (五)积极展开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而且是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的一个过程。学习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为了改变当前的评价现状,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要在评价中重视人性化,从而促使学生的价值观念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意志力等方面的培养,采取自评、互评等方式来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同时也要从环境、氛围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因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及其方向,会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演示实验器材:铁架台、重垂线、鸡蛋、食盐水、乒乓球、大烧杯、红毛线、水桶、水盆,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橡皮泥、小石块、小木块、铁钉、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细线。

    1.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生活中有关浮力的事例:漂浮在水面的轮船、木块、水鸭子、人,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事例中的轮船、人等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现象与浮力有关;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想了解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课教学

    模块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的定义

    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欧姆定律公式

    教师强调

    (1)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三)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例1】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巩固练习

    练习1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力的作用效果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3面,回答下列问题:

    (1)力有如下两大作用效果:

    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力能不能看见?不能,我们是通过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力的存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叫做“转换法”。

    ●小组讨论

    请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下探究:

    (1)用力捏橡皮泥,松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用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如图,让小铁球两次从斜面上滚下,分别在小铁球的前方、侧方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改变。

    ●教师点拨

    1.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加速、减速)或运动方向改变.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要理解成用力可以(或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而不能理解成力一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引导学生举例加深理解(比如一小孩用力推一辆重型卡车,卡车的表面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但运动状态是不可能改变的).

    ●跟踪训练

    1.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面,同时观看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完成填空: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人推车、用手捏橡皮泥……(学生实验:手拍打桌子,感受力).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足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

    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

    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

    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

    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

    ●小组讨论

    1.有力的作用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

    演示实验:用磁铁靠近大头针(不要接触)

    现象:大头针被磁铁吸引;

    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3.由前面一些现象,我们可以把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磁力、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的吸引力……属于非接触力,常见的推、拉、挤、压、托……属于接触力.

    ●教师点拨

    上述现象中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压、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由此得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比如引力

    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任何一个力必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C )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三、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4面,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

    ●小组讨论

    请各组同学合成,完成下列探究:

    ①用大小不同力拉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是否相同?

    ②手握着门把手,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从教室的内外推门,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③找班上一位“大力士”(男生),用同样的力从门外推门的门轴部分和外边框,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我们把这三者称之为“力的三要素”,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所以我们在探究多因素影响同一物理量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2.力看不到,摸不着,为研究力方便,我们要学会如何用几何模型来表示力,具体方法: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已给出力的大小最好在箭头附近标示出力的大小),这种画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3.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的示意图.

    ●教师点拨

    1.由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多个因素,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语言叙述.

    2.画力的示意图时,受力物体可用长方形或圆形这些较简单的几何图形代替.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B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

    初中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学工具

    小球、细绳、弹簧测力计、钩码、坐标纸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导入重力概念

    1.学生观察漂亮的瀑布图片,思考:是什么力使瀑布飞流直下?

    2.学生观察运动员蹦极的图片,思考:是什么力使蹦极的运动员急速下坠?

    3.学生观察跳伞运动员跳伞的图片,思考:跳伞运动员为什么会落向地面?

    经过学生观察思考,对重力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引入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面受的力

    教师通过图片说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

    二、研究重力方向

    【提出问题】从刚才同学们的举例中可以看出,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猜想】向下。

    【演示实验】学生的观察自由下落的物体和重垂线

    【师生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提出问题】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为了检验墙砌的直不直,要用重垂线还检查一下,大家知道这是利用了什么道理吗?并请一位同学上前展示。

    三、探究重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重力有大小吗?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

    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肯定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做出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

    1.需测的物理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一盒

    3.实验步骤和记录

    【实验探索】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至此,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巩固应用

    练习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练习2.质量是5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0 N/kg)?

    练习3.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最后教师讲评)

    四、自学重心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重心的概念

    1.重力的作用点叫做什么?

    2.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测你的直尺重心吗?

    3.怎样测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所在位置?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试着做一做。

    课后小结

    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习小组之间交流。

    教师学生讨论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9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每课教材内容与专业中其它科目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12级宠物养护专业学生(行为主体),参考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行为条件)能够全面(表现程度)掌握肌肉注射的基本要求(行为动词)。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某教研室的周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A .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部分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 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 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 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新课标下写作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

    【教学难点】

    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玻璃杯1个,粗玻璃管1根,小试管1个,烧杯1个,水槽1个,烧瓶1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注射器1只,马德堡半球一个,抽气机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问: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怎样计算?

    二、情境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实验演示:

    (1)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3)试管放在长玻璃管中倒过来会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4)抽气机抽取马德堡半球内气体时,橡胶管会怎样?为什么会发生形变?受到了谁施加的力?这说明了什么?

    三、新课

    (一)大气压的存在

    师生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教材86内容。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有多大呢?你能否设计实验测量出来?

    (二)怎样测量大气压?

    [活动]讨论:如何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

    讨论后,给予鼓励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

    (1)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2)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以上两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将实验的思路总结出来。

    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活动]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试管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试管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活动]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P0=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想想议议]教材88页“想想议议”

    学生计算,并讨论、交流。

    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思考抽水机工作原理,并讨论、交流。

    四、知识拓展

    介绍大气压强发现的历史(见附页)

    本节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

    (2)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3)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2)练习册76页第7、8题

    计算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板书设计:14.3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三、大气压的大小:760mm高汞柱

    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

    四、气压计

    附页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6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 教案课件的使用有助于增强规划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以下内容是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您整理的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高中物理教学教案”,建议您收藏此网页方便日后浏览!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二.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请学生猜想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物体对绳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实验三:观看视频(在支架与竖直墙相连处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2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目前,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机整合,特别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课程的改革,同时也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和物理教学内容、物理教学实验策略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教学的发展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让陈旧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突破和改变,同时还优化课程教学,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全身心投入的情况下学习,从而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目前,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高中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比较多,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物理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图像,同时也能将物理教学内容更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仅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物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课程标准

    高中物理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验操作内容比较多,并且物理知识也是与实验相结合,物理理论与实验构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就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研究物质的基本构造、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包括物质运动的规律,当然这些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学生与教师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因此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还要对其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才能促进高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1.教材特性分析

    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思维能力,通过物理实验的操作,学生既可以学习物理的理论基础,也可以掌握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对物理理论有全新的认识。此外,在物理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2.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主,在教材的分析方面也要从综合性的角度思考,目前,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形成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主要以物理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教学为主,让物理教学具有时代性与基础性,进而还要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物理教学与时俱进。

    3.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分析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根据教材教学内容与高中物理实际情况,将教材的教学内容以修学分的形式让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将教材的内容分为12个教学模块,然后,将每一个模块分配一定的学分进行进修,学校将学生必修的内容安排为4个学分,这4个必修课需要学生学习,获得合格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块进行选择。学生通过选择学习,能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的意义分析

    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整合,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而且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没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后,有将近1/3的学生转变了对物理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有将近30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活跃,还有15名以上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探究物理实验。在信息技术运用在物理教学中后,在期末的综合考评中,有82%的学生物理学习有进步,与之前学生的学习相比,在学生活跃程度方面增加了10%,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增长了将近20%。学生的变化说明信息技术运用在物理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由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比较枯燥,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也能增加物理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同时还能丰富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黑板教学的同时,让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3.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教学中,由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课堂教学对物理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教学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而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期间,也要具备实验分析能力。物理学科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数字或视频,让学生在理解物理内容方面降低难度。让学生理解物理教学内容,并不断地开拓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空间。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树立创新改革教学的理念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要求物理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新事物,并不断地寻求物理教学的改革创新方法,从而快速地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其与物理教学内容的协调性,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其次,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让引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第三,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要与学生达成共识,然后再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不断调整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从而促使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2.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不断的丰富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在学校课堂的运用对学校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需要不断地引进多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让物理课堂教学不断的丰富。运用微课教学,可以将复杂的物理教学内容拆分成多个小内容,然后教师对拆分后的小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且针对性比较强,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的重点。微课一般只有15分钟左右,既不占用学生的时间,还能让学生学习的内容简单易懂,针对性强。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针对与物理教材相关的视频等进行播放,或者教师制作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创设相对应的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交互电子白板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它是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集于一体的教学黑板,是一块能显示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屏幕式黑板。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能够让物理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感应笔书写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操作给学生展示有关物理教学的内容,并且还能不断地延展学习,随时查阅展现学生不理解的内容。

    3.利用信息技术还能模仿物理实验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加自己的想象来理解物理教材中的实验现象,而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后,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模仿物理实验,学生对教材中的物理实验能够有直观的感受,并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重复播放实验视频,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程度。此外,利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模仿实验,能够增加物理实验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总之,在传统的教学中,物理教学是一大难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整体教学水平比较低。信息技术运用在物理教学中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在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此外,教师在物理教学模式上不断的创新,让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进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广晓.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学周刊,2014.

    [2]方建平.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

    [3]李敏.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

    [4]李德武.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理科考试研究,2014.

    [5]马鑫.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中华少年,2016.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力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2.能运用这部分知识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具

    小弹簧(每小组一个),演示用的两块铅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是根据哪些现象和实验总结出来的?

    可答:将木棍折断需用力,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排斥力;将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

    教师可再演示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接一起的实验,加深对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1.进一步证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学生分组实验:慢慢用力弯曲橡皮,观察橡皮受力后的状态变化,着重分析橡皮发生形变时为什么有弹力产生。

    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应使学生体会到弹力是宏观领域中的力,实际上是物体在形变时内部的相邻两边大量分子相互作用力的总和。

    学生分组实验:用手压缩小弹簧。观察弹簧形变的情况,并分析压缩弹簧时为什么也有弹力产生。

    用手压缩弹簧时,压到一定程度就很难继续压缩,弹簧产生一种抗拒压缩的力,这力就是宏观表现出的弹力,实际是弹簧截面两边大量分子互相排斥的结果。

    小结: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称为分子力。

    2.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读书得出答案,并进一步提问:

    (1)分子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答案参阅课本图11-6

    (2)为什么当r>r0时表现为引力,r<r0时表现为斥力?

    抓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对斥力的影响比对引力的影响大这个要点去回答。

    3.教师指出:为了处理问题简单起见,可认为当r=r0时,F=0;r<r0时,F为斥力;当r>r0时,F为引力。

    然后用仿照课本图11-7自制的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

    4.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1)我们把锯条弯得很厉害时就会断裂,为什么?

    答:分子间距离超过一定限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于是物体就被拉断。

    (2)打碎的玻璃杯,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拼在一起利用分子力使杯子复原?

    对此题学生常常提问若把玻璃磨平能靠分子力把它们粘在一起吗?

    教师可介绍在制造光学仪器时,需要把两块透镜进行粘合,就是把两个粘合的表面磨光,并处理得很干净,再加一定的压力就可以使其粘合在一起。这种粘合就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

    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摩擦焊接、爆炸焊接,都是利用分子引力。摩擦焊接是使焊件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约每平方cm加几千到几万牛顿的力)经几s钟后就焊成一个整体了。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波长、频率和波速》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第12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为一个课时,主要学习描述波的三个物理量------波长、频率和波速。本节内容是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振动周期的关系。

    3).知道波速的物理意义,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周期(频率)、波速的决定因素,知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谁变谁不变。

    5).能从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正确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波的图象。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的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

    2).通过画出下一时刻或前一时刻波形的训练,提高绘图技能,同时体会波动的时间和空间周期性。

    3).通过对波动问题多解性的讨论,训练学生全面、周密思考问题的素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波动过程的重复之美,体验周密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波速、周期(频率)的决定因素以及公式 的理解与应用。

    2.画出某时刻波形的技能。

    3.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有关波的知识和现象,在初中已经学过诸如声波之类的波的知识,但是那时候的知识过于感性和肤浅,通过高中的学习会把知识落实的更加科学和深刻。

    五、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探究、交流、多媒体课件。

    六、教具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把导学案的课前预习内容做完整并且核对答案。

    2、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还有教具的准备。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 复习并引入新课

    师: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主要异同有什么?

    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回答问题。

    师:与振动过程相比,波动过程要多出一种运动形式,那就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因此描述波动就需要更多的概念,本节课我们就学习描述波动的概念,同时进一步研究波动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5

    一、课题:万有引力规则

    二、课型:概念课(物理按教育内容课型分为:规则课、概念课、试验课、习题课、温习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育方针

    (一)常识与技术

    1、了解万有引力规则的含义并会用万有引力规则公式处理简略的引力核算问题。

    2、知道万有引力规则公式的适用范围。

    (二)进程与办法:在万有引力规则树立进程的学习中,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测假定与推理证明等办法。

    (三)情感情绪价值观

    1、培育学生研讨问题时,捉住首要矛盾,简化问题,树立抱负模型的处理问题的才干。

    2、经过牛顿在前人的根底上发现万有引力规则的考虑进程,阐明科学研讨的长时间性,连续性及艰巨性,进步学生科学价值观。

    五、教育重难点

    要点:万有引力规则的内容及表达公式。

    难点:

    1、对万有引力规则的了解;

    2、学生能把地上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与其他星球与地球之间存在的引力是同性质的力联系起来。

    六、教育法:协作探求、启发式学习等。

    七、教具:多媒体、讲义等。

    八、教育进程

    (一)导入

    回忆曾经对月—地查验部分的学习,清晰已然太阳与行星之间,地球与月球之间、地球对地上物体之间具有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的间隔的二次方成反比的引力。这儿进一步斗胆假定:是否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力?

    引发学生考虑:很可能有,仅仅由于咱们身边的物体质量比天体的质量小得多,咱们不易察觉算了,所以咱们能够把这一规则推行到天然界中恣意两个物体间,即具有划年代含义的万有引力规则.然后在学生的爱好中进行假定证明。

    (二)进入新课

    学生自主阅览教材第40页万有引力规则部分,考虑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万有引力?并举出实例。

    教师引导总结:万有引力是遍及存在于世界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彼此招引力。日对地、地对月、地对地上上物体的引力都是其实例。

    2、万有引力规则怎样反映物体之间彼此效果的规则?其数学表达式怎么?并注明每个符号的单位和物理含义。

    教师引导总结:万有引力规则的内容是:世界间全部物体都是彼此招引的。两物体间的引力巨细,跟它的质量的乘积成下比,跟它们间的间隔平方成反比.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F为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单位:N.m1、m2别离表明两个物体的质量,单位:kg,r为两个物体间的间隔,单位:m.G为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它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是1Kg的物体相距米时的彼此效果力,单位:N·m2/kg2。

    3、万有引力规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教师引导总结: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物体之间的间隔远大于物体自身时,物体可当作质点;当两物体是质量散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核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的间隔。

    4、你以为万有引力规则的发现有何深远含义?

    教师引导总结:万有引力规则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物理含义:它对物理学、天文学的开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把地上上物体运动的规则和天体运动的规则一致同来;对科学文化开展起到了活跃的推进效果,解放了人们的思维,给人们探求天然的奥妙树立了极大决心,人们有才干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

    (三)深化了解

    在完结上述问题后,小组评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深化对万有引力规则的了解,即:

    1、遍及性: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只不过一般物体的质量与星球比较太小了,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也十分小,完全能够疏忽不计。

    2、彼此性:两个物体彼此效果的引力是一对效果力与反效果力。

    3、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和物体地点的空间及其他物体存在无关。

    4、适用性: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物体之间的间隔远大于物体自身时,物体可当作质点;当两物体是质量散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核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的间隔。

    (四)活动探求

    请两名学生上讲台做个游戏:两人挨近后脱离三次以上。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本节常识点的形象和运用,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现核算效果,师生互评。

    1、请预算这两位同学,相距1m远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多大?(可设他们的质量为50kg)

    解:由万有引力规则得:   代入数据得:F1=1.7×10—7N

    2、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6.0×1024kg,地球半径为6.4×106m,请预算其间一位同学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

    解:由万有引力规则得:代入数据得:F2=493N

    3、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则其间这位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并比较万有引力和重力?

    解:G=mg=490N。

    比较效果为万有引力比重力大,原因是由于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可分解为重力和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五)讲堂小结

    小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真总结归纳本节内容,完结多媒体出现的常识网络结构图,并把自己这节课的领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进行生生互评。

    (六)安置作业

    作业:完结“问题与操练”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6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分析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4)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大小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替”的思想。

    (2)通过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后投身到新领域的探索中去。

    二、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学生对与力的概念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力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2.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因为重力三要素的分析研究方法能为其他内容的学习作铺垫,所以应是本节的另外一个核心内容。

    难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对于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也不容易想到,所以在教学中用实际操作突破难点。

    三、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尺子、橡皮筋、弹簧测力计

    四、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章我们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研究的是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可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会给出我们答案。

    【新课教学】

    一、力

    【多媒体展示】足球场上的射门过程,以足球为研究对象

    【教师演示】一把尺子压弯、橡皮筋拉长等

    【提问】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使物体的发生形变呢?

    【知识点归纳】

    (一)、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测量:弹簧测力计

    3.单位: 牛(N)

    【强调】1、力的产生和存在离不开物质。

    2、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只要有力产生就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提问】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会产生力的作用吗?

    【演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力的三要素

    【演示】用不同的大小的力拉橡皮筋.

    【结论】大小不一样,作用效果不一样

    【演示】相同大小不同方的力分别作用在同一运动物体上。

    【结论】方向不一样作用效果不一样

    【展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在门的不同位置推门。

    【结论】作用点不一样,作用效果不一样

    【归纳】: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强调】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力是矢量。

    (四)、 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法。线段是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6.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五)、力的分类

    1、按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按效果:拉力、弹力、压力、动力、阻力等。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并未到下,说明只是甲对乙施加了推理,而乙对甲没有施加力。

    B甲对以施加了力的作用,甲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带正电的甲球吸引带负电的一球,那乙球也同时吸引乙球。

    D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二.重力

    (一)、定义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强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G=mg 其中: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察看课本44页“一些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结论,从赤道带两极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因此重力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有关。

    2.方向

    【提问】任何一个力都有方向你知道重力的方向吗?请用实例说明你的依据。

    【展示】垂柳、铅垂线

    【合作讨论】生活中那些现象和应用方面涉及重力竖直向下的知识?

    【归纳总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作用点

    【讲述】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

    【强调】我们就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重力,等效地代替了实际作用于物体无数个点上的无数个微小重力,这种方法叫等效代替。等效代替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还会用到。

    【合作探究】(1)找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

    (2)找出环状物体、空心球状物体、三角形框架等物体的重心。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性实验,并且总结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问题:重心是否一定在物体上?

    【归纳总结】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2.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除跟物体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重心偏向于质量分布大的那一端。

    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例2】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最重的一点。

    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直铁丝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心,但一定在铁丝上

    D重心是物体个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三)渗透法制教育:

    利用载重汽车超载,引起的路面严重变形而毁坏路面的情况,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重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2.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与电荷间和磁极间,其本质是相同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电磁力随距离的变化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思考与讨论】

    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

    【师生共同探究、归纳概括】

    3、强相互作用:能使原子核紧密保持在一起的强大的作用力;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它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

    4、弱相互作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它的作用范围与强相互作用相同,但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

    【介绍】

    四种相互作用的特点已被科学所认识,许多物理学家认为他们可能是某种相互作用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就像电和磁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一样。为此,人们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结论。同学们在今后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人类做出贡献!

    【小结】

    师生一起回顾这节所学的内容

    【课后反思】

    本节课对于建立清晰的力的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图示、重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中较好的地方: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知识脉络清晰,重要知识点有强调。讲课语言清晰,较有亲和力。

    教学中还需改进的地方:

    教学过程中有时候语言不精简,或欠科学性。讲课过程中有些紧张,不能按照备课的内容讲下来。时间安排有些不合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衔接上,比如: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分力等暂时讲不清楚的内容的解释和过渡不是很好。 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不能一下讲清楚,我应该鼓励学生进一步自学,也可以培养其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8篇


    大家好今天编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的相关知识。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进行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的工具之一。热烈欢迎你参考这些内容愿你有所得益!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1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利用图象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活动探究。

    2、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教学难点】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估

    【教学器材】

    每组配:额定电压为1.5V的干电池3节、导线若干、开关(1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阻3个(5Ω、10Ω、20Ω)

    【课前准备】

    1、观察一些电器上的铬牌。

    2、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进一步熟悉它们的定义、单位和测量工具。

    3、上网查找有关欧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活动一 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给你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3.8V),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干电池3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怎样让小灯泡发出不同亮度的光来。

    发现并提出问题: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改变?(留言版)

    分组汇报: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改变了灯泡的亮度?(留言版)

    注意:学生可以在网页的求助站中寻找帮助

    学生回答:更换电池或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问:这说明了什么?(留言版)

    分析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知道改变电池的电压。

    和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发现问题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而不是观察者

    电路设计

    完成活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1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留言版)

    【实验设计】

    怎样来研究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应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留言版)

    (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

    (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不变)

    (活动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电路1:

    设计电路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热烈,想出了两种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2

    1、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有的拉力中(D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2、如图所示,不计滑轮及绳重,以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水平拉力为F,物体的重力为G,且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滑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D )

    A、F B、G C、G/2 D、F/2

    3、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G/3 ; G/4 ; G/5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4、图1中A是动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上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26_牛的拉

    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4__米。

    5、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D )

    A.20N;0.4m/s B.20N;0.1m/s C.5N;0.4m/s D.5N;0.1m/s

    物体横放时,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1/n(绳子股数)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3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能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⑵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⑶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两种滑轮的作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⑷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结构特点,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了解滑轮组工作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学习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同时滑轮也是以后学习功的原理、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通过对滑轮特点的理论分析,再次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本节的编写思路:教材首先从实物引入,通过活动1让学生认识滑轮、利用滑轮、区分滑轮;然后通过活动2,让学生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并从理论上分析滑轮的实质;然后指出如果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可以既省力又方便,接着通过活动3研究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最后利用信息浏览介绍了另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轮轴,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整节教材将一个个的学生活动串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亲自观察,动脑分析,主动获取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节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功、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所以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把滑轮看作是变形的杠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确定动滑轮的支点,学生不容易想象;根据滑轮组的组装情况,判断绳子的股数,学生容易把握不准。所以滑轮的实质(尤其是动滑轮)和判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节的难点。

    3、教学建议

    本节课实验器材比较简单,知识的难度也不大,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身实践,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从中发现规律,老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

    关于课题的引入,教材采用的方法是,描述一个情景:工人在工厂里用手通过滑轮就把几吨重的机器缓缓拉起来了(最好用多媒体或视频展示此情景)。首先给学生一种震撼,原来这个小轮子竟然能起这么大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也可以利用科学漫画引入,展示一组图片(如图6-33所示)。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图中有几位人物?各有什么特征?(2)胖子想干什么?他想让瘦子做什么?(3)结果闹出什么笑话?这幅漫画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议论后,发表见解,教师归纳。

    也可以利用升旗仪式创设情景,提问引入。师: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6-34所示)。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动滑轮和定滑轮

    “活动1”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认识滑轮的结构;二是尝试利用滑轮提起重物,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学会区分两类滑轮。

    观察滑轮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滑轮主要由几部分组成?轮子周边的槽有什么作用?轮子是绕着什么转动的?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有些学生可能不会缠绕绳子,可以启发学生:绳子是要装在轮子的槽中的,绳子的两端应分别连接什么?钩码如何悬挂?这些都是学生实际操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互相交流自主解决,同时教师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2-4人为一组进行活动。当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案(定滑轮和动滑轮)将钩码提起时,他们一定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积极性。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比较两种滑轮的不同点,由此得出什么是动滑轮和定滑轮。

    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

    根据前面的“活动1”,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同一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否相同?可以让学生先直接用手拉,感觉两次拉力的大小,然后再给各小组发弹簧测力计,进行活动2。

    “活动2” 的目的有两个:活动A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活动B从理论上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的实质。

    活动A可让学生先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表),然后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去操作。并画出图中三种方向的拉力示意图。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N

    1

    2

    3

    学生实验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拉动钩码时用力要均匀,使钩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这时,可提出问题: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它呢?让学生举例说明。最后,教师指出:在许多情况下,为了改变用力的方向,常常使用定滑轮,可给人们带来方便。

    活动B可参照活动A的方法,让学生先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然后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去操作。这里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一定要竖直向上拉,不要斜拉。

    由于动滑轮本身的重力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选用轻质的滑轮,钩码应尽量重些(当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活动B还可以进行如下扩展:

    (1)把钩码挂在滑轮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二者的重力之和。

    (2)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该滑轮吊起(如图6-35),并使装置保持静止。观察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总重力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探究结束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如何在实际使用中灵活选择它们?也可以增加一个练习:人站在岸上,想借助树桩,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把船拉到岸上,可有几种方法?用图表示出来。

    关于活动C“使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可首先向学生指出:滑轮在力的作用下都能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因此它们也是一种杠杆,同样有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

    为了帮助学生从定滑轮抽象出杠杆模型,教学中可结合课件展示(参照图6-36),让学生边观察动画,边操作实物转动滑轮,寻找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并作出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分别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不难看出,定滑轮的支点在轴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再引导学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因为L1=L2,所以F1=F2。由此可以得出:定滑轮实质是个变形的等臂杠杆,不能省力。然后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也不变。

    对于动滑轮,也可参照上述方法,结合课件展示(参照图6-37),让学生观察实物。动滑轮在上升过程中,绕着轮滑边缘O点转动,所以O点就是动滑轮的支点。可以向学生指出:当动滑轮运动时,O点的位置也在变化,所以动滑轮的支点实际上是瞬时支点。明确了动滑轮的支点在哪里,对“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就不难理解了。并引导学生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为什么动滑轮平衡时,可以省一半的力。

    最后启发学生讨论:探究实验的数据与理论分析有些偏差,原因是什么?(由于摩擦及动滑轮的自身重力的影响。)

    滑轮组

    综合前面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很自然地引出滑轮组: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大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活动3”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练习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二是探究滑轮组在工作时的省力情况。

    (1)提出问题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合起来提升重物,你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法?每种方法分别能省多少力?

    (2)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绳子的固定端与自由端的概念,提醒他们绳子的绕法是设计实验的关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科学地设计,实在设计不出来的话,可以参考教材图6-57进行实验。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的方案,并给予鼓励。

    让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在教材表格中,引导学生观察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加强合作。

    (3)分析论证与实验结论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G。

    (4)拓展与提高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①通过观察,你认为滑轮组省力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②若不计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则拉力与物重、动滑轮的重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观察如图6-38所示的情景,你认为这可能吗?理由是什么?

    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进行对比总结。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定义

    实质

    特点

    在本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信息浏览”介绍轮轴和简单机械的组合,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通过图片、录像等媒体资料介绍我国古代对简单机械的利用情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评价

    ●课堂测评

    1.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实验过程如图6-39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kg的物体(如图6-40),挂物体的钩子承受 N的力,拉绳子的力F为 N(动滑轮的重不计,g取10N/Kg)。

    3.如图6-41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F2= ,F3=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4.如图6-42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 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 ___N。

    5.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关于这个滑轮,下列说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6.如图6-43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7.如图6-44所示有两个滑轮,请设计一个最省力的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

    8.如图6-45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沿水平面以l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N,若不计动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动滑轮的摩擦,求:

    (1)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大?

    (2)拉力F在2s内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200 100 3. G/3 G/4 G/5 4 .2 80 5. D 6. B 7.如图6-46所示 8 .10N 4m

    ●“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

    1.C 因为L1>L2>L3,而物体的重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F1<F2<F3。

    2.滑轮组绕法如图6-47所示

    3.G1:G2=1: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4

    1考点分析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尤为要注意绳重和摩擦,绝大多数题中绳重和摩擦都是忽略不计的,但一旦有绳重和摩擦,绳端拉力F就不能再按照下列总结中的公式了。

    实验探究中的滑轮问题也在考察范围内,仍是注重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内容总结

    定滑轮

    绳端拉力F=G(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绳端移动的距离s=h(h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绳端的速度v=v1(v1为物体移动的速度)

    作用: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

    绳端拉力F=?(G+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

    绳端移动的距离s=2h(h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绳端移动的速度v=2v1(v1为物体移动的速度)

    作用:省力,但不省距离

    滑轮组

    绳端拉力F=1/n(G+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n为承重端绳子的股数)

    绳端移动的距离s=nh(h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绳端移动的速度v=nv物(v物为物体移动的速度)

    机械效率

    η=W有/W总=G/nF=G/(G+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

    η=W有/W总=G/nF(考虑绳重和摩擦)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5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

    【仪器材料】斜槽、小钢球、 弹簧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 能分析、解释简单的物理过程中能量转换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机械 ,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机械的发展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新课引入

    由上节课的作业引入新课 提问: 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滚下的过程中有没有动能?它的动能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回答 : 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过程中,由于高度在变小,重力势能也减小。在滚下的过程中有动能,它的动能越来越大,因为速度越来越大。

    二、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边演示边说明

    ( 让小球从斜槽最上端滚下 )

    说明: 小球在斜槽最上端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在从斜槽上端滚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到斜槽最下端时,速度最大,高度最小,也就是说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所以说在从斜槽上端滚下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演示: 小球从斜槽最下端向上滚。注意不让小球滚出斜槽。

    提问: 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又怎样变化。

    说明: 在从斜槽最下端向上滚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回答:小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总结: 在一定条件下 ,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提问: 举出在现实生活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举例: 秋千,钟摆在摆动的过程中都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举高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也在不断转化为动能,等等。

    三、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

    弹簧水平放置 , 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用手指压小球,使弹簧被压缩,忽然松开手指,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

    说明: 在一定条件下, 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提问: 举出在现实生活中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举例: 拉开的`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等等。

    四、弹性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演示:

    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用手指压小球,使弹簧被压缩,忽然松开手指,小球弹起,上升到最高处后,又落到地面。

    (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慢镜头)

    提问: 这个过程中弹性势能、 动能和重力势能是怎么转化的? 回答:

    用手指压住小球后,弹簧被压缩,也就是产生了弹性形变,具有了弹性势能,此时小球的动能为零;松开手后,弹簧慢慢回复到原来的形状,同时对小球做功,将小球弹起,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小球向上飞起后,高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到达最高处时动能为零,重力势能最大;之后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总结: 在一定的条件下 , 物体的弹性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提问: 举出在现实生活中弹性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举例。

    五、机械能同其它能之间的转化

    说明: 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都是机械能的一种。能量除了可以在机械能内部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转化外,还可以在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间转化。

    列举教材上几个图中的例子。

    总结: 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还可以与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等能量进行转化。

    提问: 分析一下教科书图 12-6-4 中拉弓射箭过程中的能量。 分析其中能量的转化。

    回答: 人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弓的弹性势能,弓的弹性势能再转化为箭的动能。

    六、改变世界的机械

    教学过程 说明:

    凡能使我们省力或得到方便的工具,都可以称为机械。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机械的发展史,机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来看看人类已经发展了多少先进的机械。

    具体详细列举几种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化机械。

    如: 神舟5号 , 机器人 , 等等。

    可采取多媒体辅助。

    七、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

    在一定的条件下 , 物体的弹性势能、 动能和重力势能 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还可以与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等能量进行转化。

    现代化机械正实现着各种各样的能量转化,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八、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6

    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保险怎样“保险”;归纳安全用电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电功率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观察体验保险丝的工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

    “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的应用。

    四、教具

    电路演示板 保险管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用电,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让人触目惊心的。例如下面这些例子:

    1.(羊城晚报)3月29日,河南焦作一影视厅发生罕见惨剧——“天堂”烧死74人。

    2.(羊城晚报)3月23日,一民房今晨失火死2人 疑是家中电线短路引起

    3.(厦门日报) “用电不当毁了世界文化遗产” 1月19日19时左右,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宫庙之一的遇真宫发生特大火灾,主殿在这场大火中全部烧毁。

    师:上述的例子大多与电器有关。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一部分了,这一节课我们从另一角度来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电功率与安全用电”(板书)

    (二)进行新课

    1.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师: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将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师:上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家庭调查,调查十年前和现在所使用的用电器分别有哪些。屏幕上的是一个同学的调查结果。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调查结果。看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交流。

    师:添置了新的大功率用电器。那么添置前和添置后对电路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用电功率的知识来计算十年前和现在究竟是哪些地方不同。

    让时光倒流回十年前,我们的家里有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你们能计算出干路的电流是多少?

    生:计算。

    师:回到我们现在,添置了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那么干路中的电流又是多少呢?

    生:计算,讨论得出结论

    师: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电压一定的时候,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板书)现在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进行线路改造呢?

    生:讨论回答

    师:演示实验,证明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得出: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

    2.保险丝

    师:在刚才的电路中,由于具备安全用电的知识,才避免了大的损失。这都得归功于电路中安装了保险丝。(板书)

    常见的保险丝如课文的插图所示。大家可以看看桌面上的两个保险管。

    阅读书本的材料,可以参考桌面上的两个保险管。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关于保险丝的知识呢?

    生:阅读讨论

    师:总结保险丝的特点以及使用保险丝的注意事项。(板书)

    生:练习(屏幕投影)

    某学校教学楼里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装有40W的日光灯4盏。如果你是学校的电工,你应该选择哪种规格的保险丝?常用保险丝的规格见右表。

    直径(mm) 额定电流(A) 0.21 3.75 0.98 5 1.02 6 1.25 7.5 1.51 10

    3.总结安全用电的知识

    生:根据投影的画面,对安

    全用电的知识进行知识归纳。

    师:归纳总结安全用电的知

    识。(板书)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

    餐中的本节内容。

    (四)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五)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7

    1,把课堂演示为主的实验改为学生探究为主的实验.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

    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3,层层追问,使结论自然呈现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达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动滑轮省力一半结论之后,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这为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做了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组装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分析得出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及滑轮重,得出拉力F= ,此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追问:“如果有3段绳子承担滑轮及物重呢 4段呢 ……n段呢 ”学生很自然得出拉力F的表达式,继续追问到:“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及磨擦,拉力F的表达式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猜你感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交流,学会使用酒精灯并归纳水的三态及特征。

    2以老师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使学生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3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教学器材:自制温度计,酒精灯,火柴,支架,冰块,自来水,温水,热水,常用温度计,烧杯,体温计,学具盒,多媒体等。

    知识点

    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物质的三态及酒精灯的使用

    播放冰川、河流、云、雨、雾、露、霜、雪、雹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物质的三种状态。 一、物质的三态、酒精灯的使用 教师出示冰块,问:冰除了有这种状态外,它还能变化成哪些状态? 继续提问:如何使冰块变成另外两种状态呢? 师:加热的手段,方法很多(如:各种热具)实验室里我们用酒精灯作为热源来加热。 师:请同学们认识酒精灯并配合课本p28信息快递“酒精灯的使用”尝试点燃和熄灭酒精灯,体验酒精灯的使用过程,谈谈你是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的? 师: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应该用酒精灯的哪部分火焰?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酒精灯的哪部分火焰的温度最高?

    师:掌握了酒精灯的使 请同学们相互配合,完成课本p28“做一做”实验田

    认真观看 学生回答:液态,气态或水和水蒸气 生答:加热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源。 同位的同学相互协作,操作课桌上已准备好的酒精灯,归纳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交流后回答教师的提问 讨论,设计实验步骤, 动手试试

    实际操作,从中完成教师的提问

    知识点

    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温度计及温度的测量实验,观察水的不同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是否固定? 师:除了水有三态外,其它物质也有类似的三种状态,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质就是以不同的状态存在的。同学们能否举一些不同状态物质的例子。 接着播放铁水、干冰、固态碘和气态碘等不同状态的物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三态。 二、温度计、温度的测量 师:同学们已观看了云、雨、雾、露、霜、雪、雹的画面,又进行了水的三态及特征的实验研究,这些物质的形成,物质三态的变化都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的呢?由此,你知道温度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吗?(师生共同探讨)。 师:(出示温度计)对于温度计,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能否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教师板出学生提出的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于相去甚远的问题,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1) 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师:出示自制温度计,问: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取出装置放入冷水中验证并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上述两种现象? 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量装置? 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手举自制温度计) 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点?应如何改进? (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发言作出适当的评判。) 师:把改进后的温度计和已有的温度计比较,看看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思考 举手回答 根据日常的生活知识,回答教师的提问:温度计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思考 讨论,提出问题 讨论 回答 学生观察 猜想后 回答 观察 分析 :热胀冷缩 分组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举手回答 分组讨论,回答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温度计刻度的划分 师:(手举演示温度计)刚才,有的同学提出,要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必须有刻度,现在来研究一下温度计上面的刻度是如何划分的。 摄氏温度的规定: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0“信息快递”并讨论0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练一练:列举摄氏温度的错误读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练习摄氏温度的读写。 (3) 温度计的使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结合课本p30“议一议”回答教师提问。 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量程 1使用前观察

    分度值 会放

    2使用时 会读

    会记

    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完成p30“做一做”并注意测温度前应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师:除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温度计,日常生活中,你还常见哪种温度计?

    (4) 体温计

    师: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温度计结合课本p32“www”第三题运用比较法了解体温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及使用方法。

    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隐患,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生活 物理 社会”,了解“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及其带来的后果。理解陆游的“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缺点列举法,比较法等)

    根据要求阅读课文,识记教师提出的问题 练习实验,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提问 理解记忆 分组实验 思考 体温计 结合课桌上已准备好的体温计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教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 讨论回顾 归纳 巩固练习1、 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外于哪种状态与_______有关. 2、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_____表示;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3、 常用的温标是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来表示,这种温标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冰点,即0℃,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沸点,即100℃. 4、 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用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天气温为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 a 37℃ b 38℃ c 36.5℃ d 35℃ 5、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 内径细的升的高,它的示数亦大 c、 内径粗的升的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的高,示数亦大

    作业设置

    1、 温度计知识的拓展

    (1)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做热敏报警器、制成工艺品等)

    (2)我们所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等)

    (3)根据你的需要,可否做成其它形状的温度计?(弯曲或其它形状)

    (4)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变大将会怎样?

    (5)温度计内的液体能否用水代替?代替了又将如何? 2、 2、课本p32“www”第2题。 3、 3、课本p32“www”第4题。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汇总11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高中物理教学教案汇总11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1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作者 彭前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编辑室

    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开始了高中的课程改革,截止2010年9月,全国除广西外,已全部进入新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探讨和反思,大家逐渐对教学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拟在整体上对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新的教育观念得到广泛认可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打好基础“培养能力”等观念得到强化,“过程”“方法”“科学精神”等逐渐受到重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应该说此次课程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思想,使更多的物理教育工作者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我国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更深入。

    2.教学实践取得长足发展(1)更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教师普遍重视对学生学习条件及学习状况的分析,更注意将学生的思考“过程”反映出来,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动态地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提出“你认为不同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得快慢是怎样的?”“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是什么?”“若不考虑阻力,物体下落是什么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示“思维的过程”,这对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教学非常有利。(2)多维教学目标并重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重视新课程强调的三维教学目标。比如北京实验中学王运淼老师在讲“电动势”时,将4盏小灯泡并联接在4节1.5V的干电池上,逐一闭合每一盏小灯泡的开关,发现第一盏灯最亮,以后每闭合一盏,灯的亮度都逐渐变暗。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并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小灯泡的亮度不应该随灯泡个数的增加而变暗,学生由此产生了疑问;接着老师又将这四盏并联的小灯泡接在一个6V的蓄电池两端,再逐一闭合每盏灯的开关,此时灯的亮度不但不随接入个数的增多而变暗,而且各灯亮度也比上面同样是6V的干电池所接的小灯泡大很多。全班学生几乎是同时发出了“为什么”的疑问,这就为学习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部结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3)教学方式多样化

    我国的探究式教学注重探究教学的本质,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构建知识的过程。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我们以前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4)教学手段丰富多彩

    新课程要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许多老师就亲手制作教学用具,例如南昌一中郭训盛老师在“楞次定律”一课中所做的演示小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楞次定律的内容,除了自制教具和利用传统的实验仪器外,还有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课件、视频和使用DIS多媒体数字化实验室。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理想。3.教学行为差异很大

    尽管从全局而言,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一些地区、学校、教师,仍然以老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做实验。客观上,新课程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设备、资源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些经济落后的地方师资不足、设备短缺、班级太大,很难开展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主观上,有些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新课改不理解或不赞成。笔者在一线考察时和某条件很好的市一中的老师座谈,他们学校从高一到高三都不做实验,只是到高考前将一些重要的实验讲一讲,告诉学生应注意些什么、哪类问题在高考的实验题中易出现及如何解决。

    二、高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扎实的学科功底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新课程要求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教学活动,还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新课改中我们常看到真正为大家所称道的,通常是那些学科功底扎实、对物理学有深刻理解的老师。正像赵凯华先生在一次谈话中所说:“现在中学物理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解题上,像某某老师这样看‘闲书’的人不多了(“某某老师”指北京某中学的一名特级教师)”,赵先生这里说的“闲书”,指的是如爱因斯坦、英费尔德著,周肇威先生译的《物理学的进化》,赵凯华先生著的《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等书籍,这些书对教师深刻理癣物理学概念、原理和搞好物理教学非常有帮助。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首先,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这里首先包含了力的定性定义,说明力和运动状态改变间的关系;其次,确立了惯性的概念,描述了物体运动所固有的属性;第三,牛顿第一定律还定义了惯性系,要描述运动就要说明是在什么样的参考系下的运动,满足第一定律所描述状态的参考系为惯性参考系。

    有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人们就会进一步追问:如果物体受到外力,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将遵循怎样的规律?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先定义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用什么量来描述力,用什么量来描述惯性。力要求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即加速度)来量度,而弹簧测力计是用物体的形变来量度力,这两者在理论上是二元的,产生形变的力和产生加速度的力是否具有同一属性,并不应该是想当然的,质量的量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本原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中学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多采用认为质量和力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来发现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这种处理方法是合适的。第一定律的教学可以采取如下的教学设计。

    问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将力作用于一个物体,物体就运动,是不是说,有力才有运动?力和运动是怎样的关系呢?

    师生一起做人教版《物理1》中的“伽利略斜面实验”。问题2:“伽利略斜面实验”说明了运动和力是怎样的关系? 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表述。在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应让学生认识以下几点:

    (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为后面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牛顿第一定律提出用惯性来描述“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内在属性”。(3)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能通过实验严格验证,伽利略斜面实验只是一个理想实验,但是由它得出的推论被无一例外地得到证实,从而被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得出体现了把经验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成为后世科学发展中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2.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即便是现在,也仍然有许多教师认为过程不重要,唯有结果、唯有会解题才重要。物理教学基本上变成了“解题教学”,那么如何看待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结果究竟应该是什么?加强了过程教学一定就会削弱结果的教学吗?

    首先,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题型及解题技巧,往往把技巧直接告诉学生,然后再让学生模仿同类型题目,试图通过题型模仿让学生记住技巧,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技巧以及技巧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与思想,则因为“麻烦”“费时”避而不谈。这些机械训练的结果是,当学生遇到没见过或有差异的题时不会解答。其实物理教学中的结果应该是教学的“目标”,会解题只是我们教学目标中的一个方面,千万不能将物理教学异化为解题教学。

    其次,新课程强调“过程”,实际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知道为什么要引入相应的概念,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而有些老师只知道解题的方法。这样且不说对学生掌握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全面的科学素养不利,即便是对解题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因为学生没有理解问题的实质。

    例如,“已知通过气垫导轨上两个挡光板的宽度及物体通过挡光板的时间,求物体在气垫导轨上运动的加速度”一题,暗含“以不变应万变”思想,是求物体通过两个挡光板的平均速度来代替通过两个挡板的瞬时速度,尽管许多学生事先做过这类题,却没有领会其中的物理本质,以至于遇到类似“一个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通过一个220伏、50赫兹交变的偏转电场”求相应问题时,许多学生一筹莫展,其实这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以光速运动的粒子通过每秒方向改变仅100次的交变电场,可以认为电场是不变的。学生平时应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过程”学习,真正领会问题本质。3.探究式教学要重在本质

    探究式教学是此次课程改革中老师们思考最多、实践最广的教学方式,课型是多姿多彩。教学中应注意:

    首先,探究方式的选择要注意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比如,课标要求:“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如果学校设备允许,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设计方案来自主探究;如果学生基础差,可以在老师引导下,先讨论后实验探究;如果学校的设备较差,则可以由老师演示,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讨论得出规律。其次,探究不一定非要做实验,这就涉及“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可不可以是探究式教学”的讨论。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界普遍认为: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只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教师提供足够的证据,教学完全可以设计成探究式的学习。第三,探究教学要注意效率,教学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的“求全”造成的,探究教学一定要注意目标的达成度,可以仅对一两个要素进行探究,这样更有效。比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就可以将探究的重点放在探究的思路、方案的设计上,而实验数据的分析、曲线拟合等,则可以发挥计算机的功能。

    4.要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

    概念是建立学科最重要的基础,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更关注解题教学、技巧教学和“二级规律”的教学,新课教学常是“一个定义,几项注意”“5分钟新课,40分钟解题”,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还没有理解,就急忙进入“习题教学”,以至于学生的练习没少做,但还是不能理解真正的物理问题。比如,学过光的干涉和衍射后,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缝就是干涉,一个缝就是衍射”,但是光栅不是一个缝,为什么叫“衍射”?光栅叫“衍射”,那“双缝”为什么不叫“双缝衍射”,而叫“双缝干涉”呢?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干涉和衍射的概念去辨析,理解,干涉指的是满足相干条件的两束或两束以上的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出现光强在空间稳定不变的、明暗分布的现象;衍射指的是波遇到障碍物,能够绕过障碍物进入几何阴影区的现象,从概念上看,干涉现象不需要障碍物,原则上可以实现没有衍射因素的干涉现象,技术上可以用两束或两束以上的具备相干条件的激光实现光的干涉;而衍射现象需要衍射物,指的是一种偏离直线传播的干涉效应。单缝衍射的缝中各点都是子波的波源,它们前进中的包络面形成新的波面。新的波面的波线指向缝后的各个方向,而衍射图样的出现,则是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各子波叠加的结果,属干涉效应,所以衍射中必有干涉。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双缝干涉”实质上是“双缝衍射”。它和“光栅衍射”一样,是各个单缝的衍射(内含干涉)光波互相干涉的结果。在教学中之所以称为“双缝干涉”,是因为把每个缝只看作一个子波源,而且是对双缝之后的波场而言的。

    再如,重力的概念,人教版高中教材上的叙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由于重力是在高中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就碰到的物理量,不可能讲清楚其确切含义,所以用了一个并不是很严格的说法。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说法:(1)重力就是地球的万有引力;(2)重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3)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所表现出受地心的引力。这些说法是否合理呢?

    中学阶段常由在地球表面称得的重量(重力的大小)来定义重力。此时采用的是地面参考系,是非惯性参考系,要考虑因地球的旋转而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时地球表面物体所受到的重力W?,是地心引力F与惯性离心力F惯的合力(见图1)。有些大学物理教材也将重力视为地心的引力,而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叫做“视在重力”,它的大小则应叫做“视在重量”。其实通常我们所说的“重量”就是“视在重量”,没有不含惯性离心力的“重量”,只是通常不会在“重量”前加“视在”二字,此种情况下的“重力”就是“视在重力”的简称,它包含惯性离心力。

    有关“重力”一词的矛盾主要来自除地心引力外是否还包含惯性力,赵凯华先生说:“对于重力,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区分天体相互作用和地心引力时,以及与弹性力、摩擦力并列谈‘常见的力’时,不必强调‘重力’包含惯性力,在讨论物体的重量时‘重力’必须包含惯性力。”由上面的分析来看,第(1)种说法要看具体的语境,第(2)种说法是不对的,第(3)种说法不够清楚,建议不使用。5.要重视重要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而物理规律则是理解现实世界的法则,所以规律的教学也非常重要,在规律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规律的不同层次、重要程度,要让学生理解它的内涵和运用规律的方法。

    比如,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把注意力过于放在什么样的运动要用什么样的公式上,而忽略了运用规律的根本大法——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忽略了物体做一般性的曲线运动时应怎样考虑问题,《物理2》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开宗明义地强调思路:“从现在开始,我们研究质点沿曲线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这一节的任务是找出描述曲线运动的方法,下一节将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出质点做曲线运动的规律,这个思路与研究直线运动时是一样的”,下一节“平抛运动”,研究的是用平抛这一具体问题来处理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对此,教材说明:“在研究直线运动时,我们已经认识到,为了得到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要先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由合力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得到物体的速度。关于平抛运动,我们仍然遵循这样的思路,只是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研究。”接下来,分别研究物体在x轴和y轴上的受力情况,列出方程求出分速度、合速度,分位移、合位移,在这节的最后一段,指出用刚刚学过的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来研究“一般的抛体运动”,给出了一条明确的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6.实验教学不容忽视

    仅从《课程标准》及教材实验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提高了。比如原来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验是19个,而且大多数都是验证性实验;而《课程标准》至少有30多处提到了要由实验来进行教学设计;高中教材两个必修加上3系列的5个选修模块,涉及40多处用实验或活动来学习物理知识。加强实验教学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近七年,我们只要在理念上逐渐加深认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关注学生”“理解学生”“理解物理”,我国的物理教学就会取得长足发展。

    文件下载(已下载598次)

    评论

    张立新 2013-10-15 10:42:26

    教育就应该是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能力是重要的。通过此文使我懂得了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2

    一、磁化和退磁

    说明:缝衣针、螺丝刀等钢铁物体,与磁铁接触后就会显示出磁性,我们把钢性材料与磁铁接触后显示出磁性的现象称之为磁化

    说明: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磁性,这种现象叫做退磁

    说明: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些物质叫做铁磁性物质,也叫强磁性物质

    二、磁性材料的发展

    阅读

    三、磁记录

    阅读

    四、地球磁场留下的记录

    阅读

    五、磁性材料

    一.磁化和退磁

    1、磁化:钢性材料与磁铁接触后显示出磁性的现象

    2、退磁: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磁性

    3、铁磁性物质(强磁性物质):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较强

    4、磁化和退磁解释: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绕核旋转,这就相当于一个小磁体,称之为磁畴,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磁化过程中,由于外磁场的影响,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得磁场大大加强。这个过程就是磁化的过程,高温下,磁性材料的磁畴会被破坏.在受到剧烈震动时,磁畴的排列会被打乱,这些悄况下材料都会产生退磁现象

    5、硬磁性材料:磁化后撤去外磁场,物体具有很强的剩磁

    软磁性材料:磁化后磁畴的磁化的方向又变得杂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

    二.磁性材料的发展

    三.磁记录

    四.地球磁场留下的记录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波长、频率和波速》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第12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为一个课时,主要学习描述波的三个物理量------波长、频率和波速。本节内容是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振动周期的关系。

    3).知道波速的物理意义,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周期(频率)、波速的决定因素,知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谁变谁不变。

    5).能从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正确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波的图象。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的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

    2).通过画出下一时刻或前一时刻波形的训练,提高绘图技能,同时体会波动的时间和空间周期性。

    3).通过对波动问题多解性的讨论,训练学生全面、周密思考问题的素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波动过程的重复之美,体验周密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波速、周期(频率)的决定因素以及公式 的理解与应用。

    2.画出某时刻波形的技能。

    3.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有关波的知识和现象,在初中已经学过诸如声波之类的波的知识,但是那时候的知识过于感性和肤浅,通过高中的学习会把知识落实的更加科学和深刻。

    五、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探究、交流、多媒体课件。

    六、教具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把导学案的课前预习内容做完整并且核对答案。

    2、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还有教具的准备。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 复习并引入新课

    师: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主要异同有什么?

    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回答问题。

    师:与振动过程相比,波动过程要多出一种运动形式,那就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因此描述波动就需要更多的概念,本节课我们就学习描述波动的概念,同时进一步研究波动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4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孙早利

    (辽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辽宁 辽阳市111000)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施的关键与最终实现的途径则是课堂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物理课的教学设计,已成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根据科学的教育观、物理新课程理念及物理学科特点,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引入激趣化

    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引起学生兴趣的规律有两条:当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时;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涵义时。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增大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物理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圆周运动”一节时,笔者设计了“水流星”实验,当水桶旋转到倒悬在空中时,桶中的水并没流出来,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争着来做这个实验。这一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不一致,因而产生了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潜在意识来投入学习研究。

    二、教学目标三维化

    物理课堂教学目标是对物理课堂学习活动预期达到结果的表述,它确定了教学工作的方向,制约着物理课堂中教与学的活动。新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物理课程目标,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世界,并结合物理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遵循四个原则,即课堂教学目标与物理课程目标一致性原则,三维目标纵横贯穿的整体性原则,高层次目标中包含低层次目标的层次性原则,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明确、可测量、易操作的具体性原则。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物理课堂教学,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其关键是从知识教学转向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探究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式学习、情景学习、活动学习、技能操作学习、体验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物理调查和物理专题研究,使学生在更广泛的空间去体验物理的乐趣,发掘物理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四、教学手段信息化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信息呈现方式,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系统或教学课件,突显课堂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因为多媒体教学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灵活地放大和缩小场景,化无形于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借助多媒体能让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在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比以往常用的幻灯、挂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五、教学过程互动化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着活动、民主、自由。要实现民主,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引导者不仅要引导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要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道寻找真理,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

    互动的方式很多,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来看,有以教师为主的互动(“问话式”,教师问学生答)和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对话式”,互问互答)。就互动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通过“问题——操作、思考——回答”的方式来展现。例如高一新教材《力的合成》课堂教学,老师问“一桶水,可以由两个人提起,也可以一个人提起,这两个过程相同吗?” “已知分力求合力就叫做力的合成。那么如何去求合力呢?”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二力合成进行研究,例如:“3N和4N的力,合力是多少?” “可以等于5N吗?可以等于3N吗?可以等于1N吗?”“合力与分力之间到底遵循着什么样的关系,如何验证?”通过师生互动、实验研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六、教学小结反思化

    课堂小结是教学基本环节之一,如果处理得当,则是“画龙点睛”。课堂小结,应促进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为此,应将小结交由学生自己完成。要留足够时间给学生自我总结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你还想知道什么?要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可做适当的引伸与提高。

    七、教学板书审美化

    按照认识论的规律,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而教学板书设计的目的,一是引起学生注意,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能有提示。二是方便学生记忆和运用。教学板书要有新意,条理分明的板书应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让学生享受板书美的同时,接受新的知识。

    八、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部分。物理新课程倡导以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为中心,其评价标准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主张综合地、积极地、真实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评价中,一是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二是要体现评价途径的多元化,既要评价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情况,也要重视评价学生在探究能力、科学情感、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在教学评价设计时,不但要制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而且要制定评价探究能力、实验技能、兴趣爱好、批判性思想和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差异等方面发展的标准,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总之,高中物理新课程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过程。在课堂实践中不要拘泥于预先的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手脚,一切以学生为主,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景变而变,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为全面提高物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联系:sunzaoli@

    0419-4990422 通讯地址:辽宁辽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111000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二.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请学生猜想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物体对绳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实验三:观看视频(在支架与竖直墙相连处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6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

    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①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

    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7

    常识方针

    1、在开普勒第三规则的根底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规则,使学生对此规则有开端了解;

    2、使学生了解并把握万有引力规则;

    3、使学生能知道到万有引力规则的遍及性(它存在世界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论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效果力)。

    才干方针

    1、使学生能运用万有引力规则处理实践问题;

    2、使学生能运用万有引力规则和圆周运动常识处理行星绕恒星和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天体问题。

    情感方针

    1、使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规则的进程中感遭到万有引力规则的发现是阅历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尽力,乃至付出了生命,最终牛顿总结了前人经历的根底上才发现的。让学生在运用万有引力规则的进程中应多调查、多考虑。

    教育主张

    万有引力规则的内容当然重要,让学生了解发现万有引力规则的进程更重要。主张教师在授课时,应发起学生自学和查阅材料。教师应预备的材料应更广更全面。经过让学生阅览“万有引力规则的发现进程”,让学生依据牛顿提出的几个效果自己去猜测万有引力与那些量有关。教师在授课时能够让学生自学,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评论,也可由教师展现出开普勒三规则和牛顿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评论。

    教育意图:

    1、了解万有引力规则得出的思路和进程;

    2、了解万有引力规则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规则;

    3、把握万有引力规则,能处理简略的万有引力问题;

    教育难点:万有引力规则的运用

    教育要点:万有引力规则

    教育东西:

    展现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图片。

    教育进程

    (一)新课教育(20分钟)

    1、导言

    展现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相片并叙述物理学史:

    十七世纪中叶曾经的绵长时间中,许多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如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查、研讨,已为人类提醒了行星的运动规则。可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关于分配行星依照必定规则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却缺少了解,更没有人勇于把天体运动与地上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加以研讨。

    巨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研讨效果的根底上,进一步将地上上的动力学规则推行到天体运动中,研讨、树立了《万有引力规则》。然后使人们知道了分配行星按必定规则运动的原因,为天体动力学的开展奠定了根底。那么:

    (1)牛顿是怎样研讨、树立《万有引力规则》的呢?

    (2)《万有引力规则》是怎么反映物体间彼此效果规则的?

    以上两个问题便是这节课要研讨的要点。

    2、经过举例剖析,引导学生大略领会牛顿研讨、树立《万有引力规则》的科学推理的思维办法。

    苹果在地上上加快下落:(由于受重力的原因):

    月亮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地球引力的原因);

    行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太阳引力的原因),

    (牛顿以为)

    牛顿将上述各运动联系起来研讨后提出:这些力是归于同种性质的力,应遵照同一规则;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力应存在于世界中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3、引进课题。

    板书:第二节、万有引力规则

    (1)万有引力:世界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彼此效果。(板书)

    (2)万有引力规则:世界间的全部物体都是彼此招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巨细,跟他们之间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间隔的平方成反比。(板书)

    式中: 为万有引力恒量 ; 为两物体的中心间隔。引力是彼此的(遵照牛顿第三规则)。

    (二)运用(例题及讲堂操练)

    学生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已然世界间的全部物体都是彼此招引的,哪为什么物体没有被招引到一同?(请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解题)

    例题1、两物体质量都是1kg,两物体相距1m,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规则得:

    代入数据得:

    经过核算这个力太小,在许多问题的核算中可疏忽。

    例题2、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 ,地球半径为 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 。

    求:

    (1)地球表面一质量为10kg物体遭到的万有引力?

    (2)地球表面一质量为10kg物体遭到的重力?

    (3)比较万有引力和重力?

    解:(1)由万有引力规则得:

    代入数据得:

    (2)

    (3)比较效果万有引力比重力大。原因是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可分解为重力和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三)讲堂操练:

    教师请学生作讲义中的操练,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并提示运用万有引力规则公式解题时,应留意因单位制不同, 值也不同,着重用国际单位制解题。请学生一同到前面,在黑板上别离作1、2、3题。其它学生在座位上逐题答复。此刻教师巡回辅导学生操练随时留意黑板上演算的状况。

    (四)小结: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世界中任何物体之间(天体间、地上物体间、微观粒子间)。天体间万有引力很大,为什么?留学生去想(它是分配天体运动的原因)。地上物体间,微观粒子间:万有引力很小,为什么?它不足以影响物体的运动,故常常可疏忽不计。

    2、运用万有引力规则公式解题, 值选 ,式中所涉其它各量有必要取国际单位制。

    (五)安置作业(3分钟):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状况安置作业。

    探求活动

    安排学生编写相关小论文,经过对材料的搜集,了解万有引力规则的发现进程,了解科学家们对常识的探求精力,下面便是相关的标题。

    1、万有引力规则发现的前史进程。

    2、第谷在发现万有引力规则上的奉献。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的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xx 年版 20xx 年修订)》课程内容必修课程“电路及其应用”主题之下。第十二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主要研究的是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利用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的规律进而认识自然界的能源,提升保护能源的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1)知识层面。要求理解电功、电功率和电动势的概念和物理意义;掌握电源电动势与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的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节约能量的必要性。

    (2)能力方面。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理解、解释物理现象;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探究方面。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理解焦耳定律和电动势的概念及物理意义;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

    本节要学习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整个高中电学部分最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和完善,是分析实际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基础。教材通过分析闭合电路中的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处理教材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闭合电路中的电势是如何变化的,内外电路的电压有什么规律?这需要通过探究实验和理论推导寻找更多直观的证据来从多个视角寻找规律,并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2. 作为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从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时有什么优势?应该如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观点分析问题的区别,感受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确定为:熟悉而陌生的电池。

    【学习主题】

    主题名称:熟悉而陌生的电池

    【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的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对功能关系和能量概念已经有了一些理解,具有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念。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建立了“场” 的观念,熟悉电路的基本特征,为自由电荷在电路中的运动分析和能量分析做好了准备。但是研究闭合电路的电势问题需要建立恒定电场模型,分析自由电荷在全电路内的运动和静电力做功情况,这对学生来说是较大的挑战。同时受初中物理中关于电源输出电压不变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是不变的,没有电动势的概念和对电路全局分析的意识。

    本节课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逐步将视角从局部电路过渡到全电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能量观点理解闭合电路中电势变化的相关规律,最终发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分析论证、反思评估

    等能力。同时还要紧密联系生活、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掌握电源电动势与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做功和能量守恒的观点解释。(A3、B2)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经历“比较-概括-抽象”的思维过程,逐步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物理含义,知道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标志电源性能的重要参数。(A2、B3)

    通过对比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经历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实验验证、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科学探究过程,找寻闭合电路内外电压的规律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3、C2)

    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讨论,逐步发现问题本质,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过程中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体会研究科学问题时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必要性。(C3、D2)

    (说明:A、B、C、D 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的编码,分别对应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数字 1、2、3、4 对应每个维度的水平层次等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难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

    智慧教育云平台(微云服务器 1 台、教师平板 1 台、学生平板 20 台),PPT 演示文稿。

    教具:

    1 个小灯泡(电压 1.5v),干电池一节,镁片、石墨片、苹果、自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师演示仪,可变内阻化学电池一个,笔记本电脑 1 台,变阻箱一个,DIS 数据采集器,

    DIS 电压传感器(2 个),导线若干,自制非静电力类比演示仪,。

    学具:

    自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探究仪(4 组),可变内阻化学电池4 个,变阻箱(4 个),笔记本电脑(4 台),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循环递进式探究”教学法:设置问题串,通过对比、实验(分组)、建模开展教学。以情景导入,任务驱动,问题嵌入,活动贯穿,促进深度学习,实现教学进阶。

    【教学策略】

    智慧课堂 “云互动”: 基于智慧课堂全程跟踪探究活动,即时推送学习任务,对学生当堂建模、实验探究大数据收集、反思研讨过程在线及时处理反馈,发布个性化的批注讲解,确保探究活动的针对性。

    项目化学习策略:将问题前置,以结果为导向,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对连续的、真实的、有挑战的问题进行持续探究,达到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问题:

    户外探险爱好者在户外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一位户外探险爱好者在一次夜间探险的途中迷路了,手机也没电了,他想利用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可是手电筒也没电了,他的身边只有以下几件物品(图 1), 他能点亮小灯泡发出求救信号吗?

    智慧课堂平台互投票功能,收集学生的选择,进行大数据分析。(如图 2)

    (一)初次尝试,发现问题

    任务一:分析情境问题,实验验证猜想

    问题 :水果电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活动①:试一试——尝试利用水果电池点亮小灯泡

    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 1.5V)、电池盒、导线、两节新干电池,一节旧干电池,数字电压表。对比演示实验:

    用一节干电池(电动势 1.5V),给小灯泡(额定电压 1.5V)供电。

    将水果和石墨片、镁片制作的水果电池替换干电池,给小灯泡(额定电压 1.5V)供电。先测量开路电压(1.97V)。

    现象:水果电池供电的小灯泡不亮!电池两端的电压从开路时的 1.97V 左右降到了 0!

    评价 1:对水果电池能否让灯泡亮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智慧课堂平台的同屏展示功能:利用智慧云平台的展台功能实现同屏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如图 3)

    问题 :电池两端减少的电压去哪了?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以生活情境引入,拉近物理课堂和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对比演示实验大大出乎学生们的预料,形成了认知冲突,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熟悉而陌生的电池”做好了

    铺垫。学生可能会想到失去的电压留在了内部,使接下来的学习内容顺利地围绕学习需求开展。

    (二)实验探究,寻找线索

    任务二:测量内外电压,寻找变化规律

    活动②:探一探——探索电池内部的奥秘

    仔细观察:

    展示 1:将水果电池和解剖过的干电池展示给学生观察,介绍正负电极和电解质,如图 4。

    发现:电池内部存在电阻——内阻(r) 展示

    2:铅蓄电池,介绍结构。

    演示:用 DIS 数字电压传感器测量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并明确电源正负极。如图 5

    实验:在电源断路的情况下,用电压传感器测量电极与探针之间、探针与探针之间的电势差。(如图 6) 演示实验:在电源断路的情况下,用 DIS 数字电压传感器测量电极与探针之间、探针与探针之间的电势差

    智慧课堂平台同屏展示功能: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可视度。(如图 7)

    发现特征:电源内部,电势在电极附近出现两次“跃升”。(如图 8)

    评价 2:能否通过实验得出电源内部电势有两次抬升的结论。

    问题 :如果将电源接入用电器,组成闭合电路,电源内部的电势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用 DIS 电压传感器测两电极 AB 和两探针 ab 之间的电势差(如图 9)。

    智慧课堂平台同屏展示功能: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可视度。

    观察现象:外电路 UAB=1.87V ,相较于电路断路时,数值减小。内电路探针之间出现了电势差(φa<φb),Uab=- 0.14V 。

    结论:1. 电路导通时,电源内部有电势的降落,我们称“内电压(U 内)”,外电路电势的降落叫“外电压(U 外)”。

    2. 整个闭合回路电势出现两次抬升,两次降落。抬升的数值和降落的数值总是相等。

    问题 :内外电压 U 外、U 内之和、与电源内部两次电势抬升的数值总会是定值吗?

    活动③:测一测——测量闭合电路内外电压

    分组实验:利用自制学具(如图 10)测量电路的内外电压的数值,并计算两者之和,改变外电路电阻 R,多次测量,寻找规律,将实验相关数据填入表 2。

    智慧课堂平台的同屏提问功能:学生将实验结论拍照提交,老师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共性结论。(如图 11)

    评价 4:分组实验数据是否合理,能否得出内外电压之和与电源内部电势两次抬升的数值总相等的结论。

    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对同一电源,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之和与电路内部两次电势的提升值之和相等。

    对同一电源,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之和是定值。

    问题 :这个定值到底反映了电源的什么特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化学电池的构造,发现电池的内部电势特点,逐步建立电源内电路的物理模型,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学生经历了观察对比、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加深了对于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与电源内部两次电势

    提升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理论分析,发现规律

    任务三:运用守恒思想,理解科学本质

    活动④:想一想——电源如何维持闭合电路有持续的电流

    引导:有一个量总是保持不变,这在物理学上我们常称做“守恒”。能不能从守恒的角度思考。类比演示:如图 12

    思考:流回负极的正电荷是如何回到正极的呢?

    类比:将小球由低处搬运到高处,能继续依靠重力吗?

    得出结论:电源依靠非静电力做功将流回负极的正电荷搬运到正极,维持持续的电流。

    评价 3:能否说出非静电力的作用。

    活动⑤:理一理——从能量观出发理清电路中的守恒关系

    思考: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想一想,闭合回路中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的关系是怎样的? 结论:闭合回路中静电力做功等于非静电力做功 W 电=W 非

    活动⑥:推一推——推导电动势和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推理论证:

    由实验数据可得:E=U 外+U 内

    有能量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可得:q U 外+ q U 内=W 非

    推导得出:E= W 非/q

    含义:E 就是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移送单位电荷所做的功。即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电动势——非静电力所做功与所移动电荷量之比。符号:E 单位:伏特(V)

    智慧课堂平台的同屏提问功能:学生将实验结论拍照提交,老师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共性结论。(如图 13)

    问题 :水果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外电压为什么很小? 活动⑦:看一看——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寻找线索

    观察:再次观察分组实验数据(表 2)

    结合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实验结论 E=U 外+U 内, 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备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评价 4:各组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能否推导出电动势的表达式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智慧课堂平台的录制微课功能:现场录制微课推送给学生,供学生课后观看

    问题 :你能解释水果电池为什么不能点亮小灯泡了吗?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交流讨论,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经历先交流再观察、再猜想、再推导、再思考,从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发展了科学思维。同时,这样的设计循序渐进,遵从学生认知规律。

    (四)应用规律,解释现象

    任务四:运用欧姆规律,解答情境问题

    活动⑧:说一说——水果电池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原因

    水果电池的内阻 r 太大,导致闭合电路中的电流 I 小,故外电压 U 外小。

    实验验证:利用注射器改变铅蓄电池内阻,观察内电压、外电压以及电流的变化(图 15)。

    智慧课堂平台同屏展示功能: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可视度(图 16)。

    评价 5:能否运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释水果电池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原因。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解释原因,即是本节课知识的应用,同时也使本节课的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到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增强了实践意识, 深化了物理观念,发展了科学思维。

    【课堂小结】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初次尝试,发现问题

    二、实验探究,寻找线索

    三、理论分析,发现规律

    四、应用规律,解释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来源于生活真实情境,从发现问题到探究原因,再到发现规律,最后解释现象。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充分运用了循环递进式教学方法。学生在一个个递进的情境任务中不断认识科学本质, 寻找到物理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锻炼了关键能力,提升了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9

    高中物理新课程《功》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

    (黄利冲 新郑一中分校)

    教材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非常重视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整章紧紧围绕追寻守恒定律展开。探究守恒定律一定涉及能量的转化过程,而要进一步研究能量的转化,最终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功的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章的第一节《追寻守恒量》是为引入功、进一步探究能量作铺垫的。使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条主线展开。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还可以利用这个结论探究功是标量还是矢量,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动能定律等知识打好基础。可以这样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贯穿于整个第七章的主线,在教学设计、探究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于这条主线上。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也是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为教学线索的。从追寻守恒量谈到能量的转化,从能量的转化使学生明白引入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生活中的物质生产的基本动作和学生参与的互动实验,探究“功”的来历和做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再通过特殊情景引出一般情景,并通过等效思想,借鉴两种特殊情况推导出功的一般表达式;从功的一般表达式的深化研究得出功有正、负;从功的正、负引出功是矢量还是标量,通过“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探究功是标量;通过例题得出几个力做功和它们的合力做功的关系;通过例题的拓展得出的适用条件,并为以后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埋下伏笔。

    整个教学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还应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展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来历,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能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推导功的一般表达式,知道功的单位。

    3、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1、从“为什么要引入功”得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通过演示和事例,并同时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3、在推导过程中,通过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理论论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并渗透等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只适用于恒力,应为对地位移。

    1、通过“为什么要引入功”和“功”的来历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学家在追寻守恒量和守恒定律过程中所做的研究过程。

    2、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热情。

    教学用具

    弹弓、重物、锯、木板、锤子、钉子、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量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做功的过程,可见,功与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物理量。因此,在本章追寻守恒定律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功。设问:为什么要引入功?

    二.通过演示和事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请同学举例能量发生变化的例子。演示:拉弹弓

    通过学生举例和教师演示拉弹弓运动的分析发现力对物体做功的确导致了物体能量的变化。

    又如书本P52图7.2-1甲:货物在起重机的作用下重力势能增加了;乙:列车在机车牵引下动能增加了;丙: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下弹性势能增加了。上述事例也说明能量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反过来,力对物体做了多少的功,就意味着有多少的能量发生了转化。可见,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三.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通过功的英文单词是“work”,“work”不就是“工作”吗?那“做工”和“做功”意思是不是一样?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功”的来历和做功的因素。互动演示:请同学扛着一张课桌。

    教师“命令”:“你今天的‘工作’就是扛着这张课桌站一个小时。”

    提问学生:“这个同学有没有在工作?”,“有没有使这张课桌的能量发生改变?” 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使学生明白这种情况是劳而无“功”,对课桌的运动能量并无影响。因此从有没有对物体的能量变化产生影响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影响做功的因素。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汽车刹车的情况。

    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要使两辆完全相同的以同样速度行驶的汽车停下来,从受到的阻力大小和通过的位移大小考虑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较大的阻力,通过较小的位移,使车停下;还有一种是车受到较小的阻力,通过比较长的位移使车停下。两种方法在改变车的运动能量上是等效的,可见,做功也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做功是和两个因素相联系的,一个是力,还有一个是在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

    实际上物理学家在定义功的过程中,还考虑了大量的实际生产工作。演示:锯木头、敲钉子等工作。

    我们说物理来源于生活,功的定义也是如此。

    如锯木头,可以分为“推锯”和“拉锯”两个动作;敲钉子,可以分为“举锤子”和“碰钉子”两种动作。物质生产工作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起来的。即使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其实也只是一些推、拉、踏、旋等简单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连续的活动罢了。而推是向前用力,拉是向后用力,踏是向下用力,举是向上用力,旋是边推边拉,碰是快推或快拉,而拉又是向后的“推”。归结起来,所有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说都是不同方向的“推”,而“推”显然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单位。而之所以能构成推的动作,必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作用力,二是移动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显然,功定义成力和在力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是非常准确的。这也是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和生活相统一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这也就是做功的两个必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四.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借鉴等效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出求功的一般表达式特殊情景1:

    如图,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前进L位移,力F做功多少? 特殊情景2:

    如图用竖直向上的提力提水桶水平匀速前行一段位移l,提力对水桶有没有做功?做了多少功?

    一般情景3:联系生产实际推导出计算功的一般公式

    一般的情况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并不一致,也不是与运动方向发生的位移相垂直,力F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力F对物体有没有做功呢? 若做了功,所做的功又是多少呢?

    这是本课的重点。首先指出初中求功的方法只是一种特殊的情况。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力和位移方向不相同的情况,此时应怎么求功(贯穿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出讨论题。(投影)牛拉犁的力是斜向上的(力与位移既不同向也不互相垂直),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做功?如果有,怎么计算功(投影牛拉犁图)?

    1,为了培养学生物理模型的能力。提出三个问题(投影显示):犁形状复杂怎么表示,能不能简化?犁前进时时深时深时浅,轨迹不完全是直线,能不能简化?牛拉犁时的力时大时小,倾角也会有微小变化,能不能简化?让学生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牛拉犁的物理模型。

    通过讨论,学生认为犁的形状虽然复杂但可以简化为质点,用一方形表示。犁前进时虽然时深时浅但也可以简化为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牛拉犁的力时大时小,倾角也会有微小变化仍可以简化为大小.方向不变的恒力。让学生后在黑板上画出斜拉物体前进的示意图。这样,牛拉犁的问题简化为:物体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位移l,求拉力F做的功?

    2,让学生推导功的一般表达式:

    a.提出猜想:

    通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交流猜想。可能提出几种猜想:(1)力F做功大小和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α没有关系。(2)力F做功大小和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α有关系。

    同样一个力F作用方向不同,在改变物体能量上效果不相同,可从两种特殊情况作定性分析,否定猜想(1)。

    对猜想(2)提出运用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来理论验证的思路。

    b.师生交流协作,学生分析论证,验证猜想:

    (1)、教师启发:运用矢量分解,把一般情境问题转化为二个简单的特殊问题,同时渗透等效思想。

    (2)利用理想化模型让学生讨论斜拉时如何求功?多数学生都会知道正交分解F为F1,F2,并且知道这样分解的目的(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并得出功的公式)。进一步告诉学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已学过的旧知识(F,L同向或垂直时功的计算法则)来解决学过的知识(F,L成一夹角α),这种方法在许多地方都会用到(如平抛运动)。

    (3)进一步引导学生分解位移,推导功的公式。这一点学生相对较困难,从矢量引导启发,让学生比较容易去接受。为了省时将L正交分解的图投影,同时推出功的公式。

    (4)用两种方法得到公式,让学生讨论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一是知道公式的意义是表示功等于力乘以位移再乘以力与位移夹角α的余弦;二是知道式中各量的意义,如α是什么角、F是恒力、L是位移不是路程、W是标量等。

    3、学生论证:

    c。优化表述论证成果:一般的情况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五.从一般到特殊,深化对功。的认识、根据一般包含特殊的原理引入正功和负(1)利用功的公式引入正、负功。先从角0度和180度时,分别为W=FS和W=-FS,引入功存在正功和负功,进一步让学生讨论角α多大时做正功,多大时做负功?(角α为锐角时力做正功,角α为钝角时力做负功)。

    (2)通过漫画讨论正、负功的含义。

    (3)最后指出阻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说成是物体克服阻力做正功。

    讨论一个力做功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

    (1)当= /2 时,cos =0,W=0。表示力F方向跟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物体在这个力F作用下能量不发生变化(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小)

    (2)当0   0,W>0。表示力F对物体做了正功。(3)当/2

    功既可以是正值,还可以是负值。结合书本P53图7.2-5。7.2-6进一步讨论正功和负功含义(仅限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运动只学习了直线运动,因此对物体的能量也只限于讨论运动物体的能量):

    (1)正功: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动力,对物体而言是输入了能量,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增加。

    (2)负功: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阻力,对物体而言是输出了能量,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减小。也可以表述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例如某个力做了-10J的功,可以说这个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10J的功。

    顺便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即六.功的拓展研究1: 功是矢量还是标量呢?

    1,引导学生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讨论功是标量还是矢量。

    得出:力做功的效果表现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或减少了).也就是做功能增加(或减少)作用物体的能量。而能量没有方向性。那么促使能量变化的力的作用效果——功也没有方向性。可见,功是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仅表示做功的性质。质。

    2、通过“拓展”学习总功和变力做功

    此前学习的都是一个恒力的功,进行“拓展”让学生讨论一个力做功还有些什么情况?很快得到还有多力做功和变力做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关于多力做功的计算,以斜面上下滑的物体为例,让学生分析爱力及各力的功、总功和合力的功。不难得出两种方法求功。最后通过课本的例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例题探究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例 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下滑L的距离,斜面保持不动,求物体所受的各力做功多少?物体的合力做功多少?

    解:

    我们发现: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恰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若斜面粗糙,上面结论是否还成立?

    若斜面粗糙,同样发现上面结论成立。因此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而这再一次验证了功是标量,运算遵循代数法则。上例中,若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向下滑行过程中,斜面同时往后退,试判断重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性质。

    我们发现,同一个客观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移是不同的。因此,一般在中学物理中我们约定,计算功位移都以地面为参考系。七.功的拓展研究2

    新的问题情境:如图:小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右移动了l=1m后,再然后拉力大小不变又向左拉了来回到原处。求:拉力F所做的功。

    通过分析、引导得出:功的计算公式拓展推广研究并留下新的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功的计算式不适用于变力做功,那么对于物体在受到变力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的情况是不是有新的求变力做功的理论和方法呢?例如用水平力F拉伸弹簧L的距离,如何求这个变力做功呢?(留下悬念,为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埋好伏笔。)

    这个问题留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解决.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10

    物理教学是科学过程在教学上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何在建构物理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传统物理课重理论、轻实践,重动脑、轻动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局面,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按学生主动性程度划分,物理教学的开展有三种形式: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提示点拨,学生自主探究。这三种形式中,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程度不相同。物理教学中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一方面要看学生的技能、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看客观条件(如时间、实验设备)情况。但是不管哪一种探究,都要做好如下设计工作。

    1设计好认知措施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对接、整合,实现有效的同化和有准备的顺应,达到认知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任课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课前对学生关于新知识的适应情况作全面调研。在传统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那么,究竟作哪些调研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哪些新知识可以通过同化进行认知,要调研学生新旧知识间的差距或台阶,是否具有表象基础、是否学过类似的方法,数学知识是否具备等方面。如由速度概念来建立对加速度的理解,前者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后者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这里方法相同,容易迁移,但后者物理意义更难以理解;磁场概念可以运用电场的表象同化来建立,但要注意它们有区别。二是哪些知识必须运用顺应,这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难点。一般地,新旧知识在方法、表述上相差太大的,或者本身无法被同化时,则要通过顺应让学生接受,如电磁感应现象,初中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高中描述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两种表述差别较大,需要顺应学习。除了新知识的认知调查外,问题解决方面的情况也应作好相应准备。

    2设计好教学环境及素材

    教学环境设计包括内外环境设计,内环境是指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的设计已经又很多这方面的成果,这里不再多谈。人际环境中要特别设计学生和学生合作、交流和讨论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创建民主氛围的措施设计。比如一堂课中哪些环节设计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哪些环节设计为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是否设计交流探究成果的环节,等等。这些环节都是基于人际环境来开展的。对于民主氛围设计的措施,可以从总体上安排,如教师控制提问几个问题和多长时间,教师引导探究为多长时间,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多长时间,在课前都应做好设计,临场可以有所调整,但不应超过上限时间。对于激发学生积极心态的设计,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如明确新知识的重要性及对于后续学习甚至个人理想实现的意义,可以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人文等,也通过插播课堂录像片段或课件来实现。

    3设计好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要考虑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课题的内容具有的教育教学功能,二是学生在此学习阶段的可接受性;前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内容要求,后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主体要求。就某一课题而言,这两方面相互作用而可能达到的认知、技能与能力、态度等的最近发展水平都应该成为课题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根据物理知识特点和学习条件,分辨出课题内容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目标的实现是该课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次目标可以考虑在完成主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延展任务来完成。例如,在课题的探究教学中,要探究的知识的结论获得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两个目标一般都是主目标,而培养兴趣等目标可以在引入课题和结果的运用等环节通过激发好奇心和动机来达成,通过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首创精神来实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目标等等。实际上,也有很多情况是完成主目标的同时也完成了次目标,例如科学态度的养成与发展。

    4设计好教学模块、环节

    一般地说,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主目标指导下的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具有特定活动和完成特定功能。为了完成特定功能,必须设计每一环节活动及其措施。有些环节是物理教学常用的,如实验操作环节,它们一般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变化不大,具有较稳定的结构,把这样的环节称为模块较合适;还有些环节是根据需要课堂上教师临时增加的,可以称为临时环节。因此,教学设计可以分为模块设计和临时环节设计。模块设计主要考虑它的功能、程序、所用方法、可能的难点及措施等,临时环节着重考虑其功能。物理教学中,模块通常有课题引入、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结论应用等;临时环节如知识铺垫性环节。在某一堂课中,该组合哪些模块和环节,各自占用时间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断定。一般地,模块可以主要在课前设计,临时环节可根据需要临时增加,次数不宜多,时间不宜长。如高中“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设计,“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实验,及以通电螺线管代替条形磁铁的实验”可设计为模块,教师上课时发现“初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实验”学生忘了,可以临时复习这个实验内容和结果,这就是临时环节。

    5设计好教学思维

    总体上讲,课堂教学思维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类。教学主线一般由教师来驾御,以某一问题作为立足点,启发学生思维发散,同样以某一结论的得出作为归宿,使学生思维辐合。思维散而不收,则显得凌乱,缺乏目的性;思维收而不散,则显呆板,缺乏灵活性,这些都影响物理知识的有效构建。思维发散与辐合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存在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应予以重视。当然,教学中也存在分析思维(逻辑推理)和直觉思维的成分,设计时也应该关注。

    在求异中思维发散,在目标指引中思维辐合,这是教学思维设计的基本原则。物理教学思维设计,应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内部思维与外部行为自然地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识记、领会物理现象;通过理性思考和数据分析,把握物理客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同时,还让学生在迷惑或困境中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触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及亲自体验成功与失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历程。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根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学问和分析电路的根底,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规律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试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试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洁,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试验方法的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试验难度比拟大,主要在试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试验的难度比拟大,学生消失错误的可能性也比拟大,所以试验的评估和沟通也比拟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这次课采纳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试验熟悉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看、收集试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展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依据已有的学问猜想未知的学问。

    ②经受欧姆定律的发觉过程并把握试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展评估,找到胜利和失败的缘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对待四周的'事物并能设计试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②培育学生大胆猜测,当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试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试验过程;试验数据的分析;试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学问方面是讨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究性试验课,让学生自主试验、观看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究性试验有深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制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力量和试验力量,但由于学生的探究力量尚不够成熟,引导培育学生探究力量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课前预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10)、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局部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下列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局部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熟悉,大局部学生答复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答复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展订正。

    (二)情景引入、展现目标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

    让学生猜想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学生大胆猜测。

    不管对错,教师都应仔细对待,但应当留意:猜测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当引导学生在原有学问的根底上有依据,符合规律进展猜测。同时可将全部学生的猜测写在黑板上,这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精选9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力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揭示学科特点,能用身边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难点方法:列举大量事例,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智力、生产力、体力等解释。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表示的是力量,其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2、力是什么?

    a、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教师举例总结如:马拉车,人推木箱,压路机压路等)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让学生举例老师分析)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b、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举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会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例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那么书对桌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同时桌面对书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3、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a、 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受拉力伸长、受压力缩短。

    b、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鼓励学生使用身边的学习用具做实验,例如:直尺,练习本,橡皮等,引导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演示,注意鼓励,态度和蔼。)

    c、学生通过身边的一些自然想象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促使其自己尝试归纳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同时让学生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举例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及时鼓励)

    4、力的三要素

    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哪些因素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举例:用力弯直尺,改变力的大小观察直尺的弯曲程度。再例如扳手拧螺丝,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扳手的不同位置,效果相同吗?同样还可以利用教室里的门改变力的大小及力的作用点进行关门试验,体验力的三要素(注意探究方法)会画力的示意图。注意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实验:1、两名学生面对面双掌对推。 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拉弹簧 3、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b、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两人双手对拍、对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及体会并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练习(尝试用自己总结的所学知识解决物理习题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

    例如:体育课上,同学们用脚踢球为什么脚会感到疼?

    7、课堂小结

    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讲课的过程中由于较多的使用了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用具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寓教于乐从而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鼓励表扬。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自信力逐步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学好本门课程。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2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每课教材内容与专业中其它科目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12级宠物养护专业学生(行为主体),参考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行为条件)能够全面(表现程度)掌握肌肉注射的基本要求(行为动词)。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某教研室的周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A .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部分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 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 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 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新课标下写作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3、大气压的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与学法:

    (一)、说教法

    1、设计思想

    本节课总体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

    全班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天才学生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搭配组成。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实验设想、相关网站等,要求学生最后能完成布置的相关的学习任务,

    在“空气的力量”的学习中,由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或事例,教师通过演示或利用网页动画课件设置悬念,用虚拟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判断真假。在后面“大气压强有多大”的学习中,主要由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结合课件讲解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逐个突破。最后出示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达到巩固深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

    有学生动手实验,在于防止虚拟的网络界面,过度的刺激学生,让学生体会物理的学习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安排机动的实验内容班帮助学生学习。

    3、托里拆利的实验学习

    以提供课件为主,学生通过课间的内容,小组讨论,自组学习,大大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避开了实验操作的繁琐,同时也避开水银的危害。

    (二)、说学法

    学生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即任务、问题),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去准备小实验,一切都是在充满激情、怀有极大的兴趣、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的心态下进行,可以想象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究过程中解决每个问题,学生内心都会充满成功的喜悦,富有成就感,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探求下一个答案的乐趣。这种探究型的学习模式不但使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体现,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种学习模式的显著特点,使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由感性认识到实验探究,然后上升到理论分析,最后巩固拓展,回归生活,逐层推进,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了“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的方法论。

    六、主要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多媒体展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受)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各个方向)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他的猜想。如:

    (1)把一个小小的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而挂衣钩却不掉下来

    (2)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

    (3)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

    初步分析讨论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

    但是,纯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所以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

    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实验1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

    实验2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

    实验3拿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后,注意观察铁皮罐的形状,然后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再仔细观察铁皮罐是否有变化?

    实验4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试图拉开吸盘,注意体验拉开吸盘容易吗?

    实验5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正确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强。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交流与讨论:空气有质量吗?

    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是/m3,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计算:

    ∵ρ=m/v、v=10m×6m×4m=240m3∴m=ρv=kg/m3×240m3=kg

    我们周围的大气既有质量,同时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这几个原因就产生了大气压强。

    2、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人们是怎样测量大气压强的?

    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

    ①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②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③分析:

    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p=ρgh=×103kg/m3×10N/kg×=×105Pa④应用:人的头顶面积约为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

    (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

    ①水银气压计:优点:精确缺点:不方便携带

    ②金属盒气压计:原理:优点:使用方便缺点:不精确

    3、大气压强的变化: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

    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2)1个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思考:

    1、学过本节后,你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新的推论?

    2、抽水机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去的,抽水机能否一次把水从地面抽上地王大厦的顶楼?

    3、西藏的人们为什么习惯吃烧烤的东西而不习惯汤煮的东西?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出)

    1、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5帕;

    3、大气压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课本第159页,作业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4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讲解: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

    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48结论)。

    (2)讨论: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各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才能把两种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既省力又方便?

    (3)分组实验:学生独立组装滑轮组实验。

    (用钩码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动滑

    (4)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学生填写P49结论)

    (三)巩固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5

    1.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整合能力。

    3.通过学习,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难点】能够根据改变压强大小的因素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一:导入新课

    视频:胸口碎大石

    提出问题:为什么表演者受到大锤重击后,石头碎成两半,人却毫发无损?

    环节二:新课讲授

    【模块1】压力的概念。

    教师提问(结合旧知):对导入中的表演者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以往所学力学知识,想一想到底什么是压力呢?

    教师讲解:明确压力的概念、方向以及产生条件,同时明确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模块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提问(结合实例):作用在表演者身上的力是压力,他的作用效果仅仅与压力有关吗?

    让一名学生演示正常人走路和模仿芭蕾舞走路,引导学生猜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还与接触面积有关。

    小组讨论:4人一组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①:实验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什么实验方法。

    问题②:如何能明显的比较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设立对照实验,利用海绵当做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同桌间讨论导入时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模块3】压强。

    教师提问(直接提问):物理学中如何表示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呢?

    教师讲解:物理学中用力与接触面积的比值表示这种作用效果,介绍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等。

    举例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环节三:巩固提高

    小组合作,根据网格纸中画出脚与地的接触面积和自己的体重,估算站立时自己对地面的压强的具体数值,研究并讨论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知识点。

    作业:观察生活中指甲刀,斧头等工具,如何改变压强大小的。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6

    【设计思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不在于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词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还有,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再有,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教学准备】

    学生: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教师:多媒体课件。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7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路的连接的基础上来认识电流的概念,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对电流表的使用教材以电流表说明书的形式出现,学生可对照电流表的实物结合说明书来了解电流表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自学,使学生养成在测量仪器使用前阅读说明书的好习惯。

    通过教材中的“动手做”,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电流表的使用,为后面的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做准备。教材突出了过程与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持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过程,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电路的基础上来学习电流,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们可能就听说过电流,但那种认识是肤浅的,是模糊的,在头脑中没有构成知识体系,现在来真正的学习这些内容,他们会怀有极大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满足他们好动手操作的愿望。在学习中使用电学中的重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学习也会有新鲜感,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来进行自学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单位,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通过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通过关于“电路短路造成的危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难点

    电流表的使用。

    重、难点突破

    让学生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过程,通过探究进行理解来突破重点,

    通过阅读说明书,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等形式来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流表仿真课件、电流表、干电池若干、小灯泡、导线若干。

    学生准备

    电流表、小灯泡、干电池若干、导线若干。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片、实验,引入新课

    1、播放一组图片:手电筒的光亮和汽车前灯的光亮对比

    2、演示实验:用一节和三节干电池分别供电的一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对比。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灯发光的亮暗不同,电路中有了电流,流过它们的电流变化了。

    说明:图片及演示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的教学理念。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电流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关于电流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怎样来描述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能测量电流的大小?……

    教师介绍: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指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电流的大小一般不同。打出幻灯片:常见的电流,使学生对电流的大小有个初步的印象。

    (二)电流的测量

    1、观察认识电流表

    教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需用电流表测量,大家桌上摆的仪表就是电流表,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电流表,看看都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①表上有一个标记符号A;②标有“—”、“0、6”和“3”三个接线柱,“0、6”和“3”是“+”接线柱;标有“+”号、“0、6”和“3”三个接线柱,“0、6”和“3”是“—”接线柱。因为电流有方向,“+”和“—”接线柱告诉我们:电流应该从哪个接线柱流进电流表或流出电流表。③电流表表盘上有两种刻度。表明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分度值分别为0、02A和0、1A。

    教师补充电流表的符号。

    说明:认识电流表是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前提。从观察开始来让学生接触一个新的仪表,比直接讲解怎样把电流表连入电路要来得缓和,学生在心理上不会感到突然,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认识上有充分的准备,又可以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电流表的使用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电流表的说明书,来了解一下如何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电流表说明书,结合实物来了解如何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学生叙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①实验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调零。

    ②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③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④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用试触法确定量程的选择。注意: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教师演示试触现象,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说明: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试触,清楚违反以上规则造成的危害,对此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进行读数练习(用电流表仿真课件演示),教师演示,学生读数并说明是如何读数的。

    (三)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动手做”活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值。

    教师强调:

    (1)要遵守科学规则,即电流表连接电路时要遵循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2)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学生先画出电路图,再根据电路图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测量电流。

    交流、评价

    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8

    学校名称:榆树市五棵树镇前进中学

    课例名称:功和机械能复习课第一课时

    教师姓名:袁淑影

    学段学科: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人教20xx版

    章节:第十一章

    年级:八年级

    知识与能力:1.加强学生对做功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功的公式W=FS的应用。2.加强学生对功率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侧功率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能力,会应用推导公式P=FV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梳理和课堂练习巩固和应用各知识点,学会从生活中总结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1.对做功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2.对功率的理解和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1.公式W=FS的应用。2.测量物体的功率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了解了力的作用,这些知识都为学习功和功率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比较熟悉,类比速度的概念,很容易建立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常规复习法练题复习法归纳综合法

    1.请同学们上台展示知识总结框图(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培养学生设计框图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灵活度)

    2.针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出示例题和练习题来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例题和习题见课件)关键是理解这个力如果做功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3.观察课件上三幅图片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能力.)

    4.根据课件上的习题练习公式W=FS应用,并练习估测生活中的常见的物体做功的情况。

    5.理解功率的关键点:功率只是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所以“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功率是由功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

    6.根据课件显示理解功率的公式P=W/t和导出公式P=FV(要求学生自己推出导出公式,并标明计算时的单位)。

    7.课件展示对应习题练习P=W/t和P=FV(提高学生对已学习知识的运用能力)

    8.功率的测量:要求学生总结测量原理P=W/t,因此要从公式入手,找出需要测量的量。要比较功率的大小,有几种方法呢?(提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答案,针对这一部分设计了爬楼梯比赛的习题,锻炼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在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改进。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因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及其方向,会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演示实验器材:铁架台、重垂线、鸡蛋、食盐水、乒乓球、大烧杯、红毛线、水桶、水盆,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橡皮泥、小石块、小木块、铁钉、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细线。

    1.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生活中有关浮力的事例:漂浮在水面的轮船、木块、水鸭子、人,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事例中的轮船、人等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现象与浮力有关;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想了解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课教学

    模块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物理教学教案4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