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万能模板(经典3篇)
  •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万能模板

    发表时间:2024-09-26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万能模板(经典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招聘面试试讲之高中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万能模板 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难点:

    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

    导学练

    教学过程: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2、农耕格局

    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思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技术、水利、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素质)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1、表现:

    (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说明:

    ①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工具材质:石器→青铜→铁器

    工艺:打制→磨制→炼铸造

    (3)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

    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三、水利事业

    1、大禹治水

    2、水利工程和技术: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

    四、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2)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自给自足、很少有商品交换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

    (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6)天生脆弱。抵抗风险的能力差。

    3、小农经济的影响

    农业文明的基础;农民生活的保障;具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技术进步缓慢,之下社会易)。

    学习延伸:

    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提示:

    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课堂练习:

    见《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详解》及学案

    课后作业:

    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万能模板 篇2

    教材分析:

    1、教学基本思路

    A、教师用幻灯和投影展示画面,通过提示画面细节和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思考,使单纯的学习和欣赏带有研究性质。学生在看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种奇异有趣的设想,这正是他们运用不同方式和多向思维进行观察的结果,老师对于这些奇思妙想应持鼓励的态度。对于画面所表现的历史故事的介绍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

    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Jk251.com 教师范文大全)

    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特点。

    教材所选用的历史绘画有中国汉代画像石、唐宋明清的卷轴画、现代油画(并附有照片作为比较),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挂毯和19世纪的法国绘画,作品均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中心。过去的历史事件已经消逝不见,而绘画及其他历史遗物却成为展现往昔时代的最好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去了解、掌握历史。

    在成为历史证据的同时,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材料的'不同、风格的差异,都会对历史的再现造成影响。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差别。

    可以针对作品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如阎立本《步辇图》,可以问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坐着而其他人都站着呢?为什么是女人来抬步辇?为什么坐着的人比其他人都画得大一些呢?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欣赏绘画,并注意到画面背后的历史。教师在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解时,除画面本身的故事情节和形式手法之外,还可以从政治、文化、性别等多种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面对有限的视觉信息时,能尽可能开阔地扩展自己的想像,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2、教学目标

    通过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能够从作品细节中推断其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了解美术再现历史的方式和特点;进一步思考艺术家如何表现历史,从而达到对艺术品更深入的理解。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引导学生从历史知识和艺术两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分析《开国大典。在社会学鉴赏方面,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到互联网上找来艾中信的一篇回忆文章。比较式鉴赏侧重于画面上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辨认画面上的人物。

    关于故宫的资料,可以参考教材上的说明或查找相关资料来完成。比较几件以大卫为题材的雕塑教师也可以找来《圣经·撒母耳记上》中大卫击败歌利亚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各种艺术处理的理解。

    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其中又以绘画居多。提高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资本输出和全球扩张

    资本主义扩张的脉络:

    16—18世纪中叶:殖民扩张在近代早期就已经展开,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和殖民征服者军队的足迹遍及全世界各主要地区,为进一步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商品的对外输出为主要扩张手段。

    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自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英国一直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国、德国紧随其后。

    影响: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

    列强瓜分世界

    状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特点:

    ①范围:瓜分世界领土的角逐遍及世界各个地区,

    ②程度:程度空前激烈。

    ③焦点:其中,非洲地区、中东地区以及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是欧美列强争夺的焦点。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万能模板 篇3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1、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考试说明】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二、教学过程

    (一)南昌起义

    1、原因: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发动。

    3、意义: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

    1、背景:

    (1)"八七会议"的召开(内容:清算错误、确定总方针、决定起义;意义:指明方向)

    (2)秋收起义进攻受挫,改向山区进军。

    ▲开展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斗争失败的`教训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意义: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土地革命:

    (1)方针:"八七会议"上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4、根据地建设:(只作了解)

    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表现:

    ①经济建设(作用);

    ②武装斗争(反"围剿"斗争):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③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

    (1)原因:"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进程: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何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何地?),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遵义会议:

    (1)背景:党内"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2)时间、地点:1935年1月。

    (3)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4)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万能模板(经典3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