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天净沙课件(集合6篇)
  • 天净沙课件

    发表时间:2024-09-16

    天净沙课件(集合6篇)。

    通过本文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天净沙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章仅供您参考!

    天净沙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

    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天净沙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敬曲小令的特点;

    2、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1、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难点: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初一已经具备初步鉴定诗歌的能力,只要教学时充分利用图片资源帮助学生解读作品,学生能够感觉到诗歌的优美环境,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课时: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秋天已经悄然来临,金色的秋天固然有着收获的喜悦,但也承载了古往今来许多游子的悲哀,秋下一心合成离人愁。说到离愁,人们往往会想起一首流传七百多年的作品---《天净沙·秋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感受至深的作品(幕显1)

    二、初步感知:

    1、释题,作者简介(幕显2),介绍小令(幕显3)

    2、听读欣赏(幕显4)体会有何感受?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刚才朗读者的声音很有表现力,我们不妨练一练。

    3、指名读,表演读。

    三、赏析:自学讨论:这首曲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游子思乡之情表达他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哪句话能表现出来的)

    这种感情除了抓住景色特点,还能通过什么来体现呢?我们细细品味。

    (幕显5)生:结合画面,加上你的想象,说说第一句描绘的景致。

    师:小节(幕显)(如果把枯、老、昏三个字去掉,还能表现出愁绪吗?修饰恰到好处。)

    (幕显6)

    小结:(幕显7)全曲前4行写景,第5行抒情,全篇不见一个愁字,满篇却是愁绪,以悲凉的景色衬托出秋野旅人的思乡情怀。感情朗读、背诵。

    对于这样只有28字的小令,不少人将它改写成散文或现代诗,有人这样诠释这首古曲:请欣赏:(幕显8)轻声读,也是一篇佳作

    四、拓展:你收集到哪些描写思乡之愁的诗句?(大屏幕9配合《宿建德江》幕显10《次北固山下》,《乡愁》)

    五、总结:说不尽的乡思,扯不断的乡愁,因为有乡思,使漂泊的人不管身在何处,心儿却回了家,因为有乡愁,使迁客诗人留下一首首感人的诗篇,让我们牢记这些凝重的诗句,牢记我们的家。

    六、作业:

    1、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积累《乡愁》主题的诗句至少一首背诵下来;

    3、将本曲改写成散文。

    天净沙课件 篇3

    内容来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天净沙·秋思》

    课时:1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兆迪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2.学情分析:

    本诗歌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但是对诗歌中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不深、对诗歌的节奏感把握不强,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诗歌。此外,七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抓住诗歌情节发展,体悟诗人心境,从而产生读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3.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也是学生进入中学接触的第一首小令。该诗以简单的话语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最为闻名,这首诗通过写景,表现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在读中理解与想象,分析这首诗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和写作特点;2.分析全诗是如何展开的,归纳体现诗人抒发感情的诗句。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课堂注重读中理解,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诗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诗词的写作特点,能总结出诗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是丰收的,是浪漫的,还是多愁善感的?那么,你们知道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游子心中的秋天。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和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游子有家归不得的悲苦与凄凉。寒风嗖嗖,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完整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后两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有不同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气氛的作用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之人内心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一幅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九个形象,九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的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全曲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天净沙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包括作者、背景、主题等。

    品味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和作用。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其节奏和韵律,背诵并默写诗歌。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以及表现出的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探究法:组织学生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讨论和研究,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想像法:鼓励学生根据诗歌的描述进行想象,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知识了解不够,朗读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让他们对这种情感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的节奏美,并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具体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以及在秋天容易引发的情感,从而引入《天净沙秋思》的主题。

    作者介绍:介绍马致远的生平和《天净沙秋思》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朗读诗歌: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品析鉴赏:和学生一起探讨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品味这些词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自行分析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怎样通过这些词语展现出来的。

    还原画面:鼓励学生在脑海中将诗歌中描述的场景进行画面还原,感受其中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景象,或者通过绘画等方式表现出来。

    深入体会:和学生一起反复诵读诗歌,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让学生闭目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

    拓展延伸:

    介绍一些与乡愁、思乡有关的诗歌作品,如《静夜思》、《登高》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或者对这首诗的赏析文章。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这首经典诗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天净沙课件 篇5

    预习积累:

    1.查找元散曲文体知识。

    2.了解作者马致远。

    3.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

    1.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朗诵、默写《天净沙 秋思》。

    2.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元曲中的旅思名作[越调]《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师生共同书写题目、作者名字)

    师配乐范读1遍,生齐读2遍。

    解题: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秋思sì,题目,即秋天的思绪。

    自学积累元曲文体知识:

    《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2(1)题;“语言运用”(一)语文小词典第1题。

    了解作者: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困窘潦倒一生。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堪称为旅思名作、秋思之祖。

    生读1遍,抄写1遍,再读抄写的1遍。

    二、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配乐朗读小令3遍: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领略诗情画意:

    1.列举描绘的景物,看形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点拨:这首曲前三句都是名词(词组)并列,一个名词(词组)就是一个景物。后两句描绘的西下夕阳和行进在天涯路上的断肠人,共同形成了一幅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特别是枯、老、昏、古、西、瘦、夕、断肠等词语的修饰作用,增添了景致的荒凉、凄楚,浑天黄日下,无不令人寸断肝肠。

    “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恬淡美景,用在此处却成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更反衬出断肠人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全曲点睛之笔,抒写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凄苦之情。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小令是怎样达到情景交融的?

    点拨:作者是寄情于物,通过漓淋尽致的刻画物象,描绘有形可感的深秋色彩,借具体生动的物象表达了无形抽象的凄苦心情,从而达到情景相通、情景交融。

    4.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形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点拨展示:秋日的枯藤缠绕着老树,这是傍晚的乌鸦落脚的家,眼见着有一处小桥独立、流水潺潺的人家,却不能进,只好骑着这匹瘦马,继续行进在古老的小道上,迎着西风,看着夕阳,肝肠寸断,沦落天涯。

    5.朗诵、默写这首曲。

    四、比较阅读另外三首[越调]《天净沙》:

    1.朗读并抄写另外三首[越调]《天净沙》

    嗈嗈yōng 孤鹜(wù野鸭子) 好高骛(wù追求,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

    2.说说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为什么更能打动人?

    点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立意高远,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是其它三首所没有的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感染力强,对读者心灵触动更大,从而成为“秋思之祖”。其它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有的甚至模糊不统一,更无深意,张可久的“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还可算是景情兼美的一笔。

    3.再读另外三首,加以巩固。

    五、达标训练:

    1.词句品味·积累:小桥流水;落日残霞;青山绿水;流水潺潺;一声新雁。

    2.《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12题(P31-32)

    天净沙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2、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中感悟。

    3、以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感受能力。

    一、导入

    1、说说你对秋天的印象。

    2、生背背中国文学描写秋天的诗词。

    3、师展示写秋的唐诗、宋词。

    4、今天学一首描写秋天的元曲。过渡到元曲。

    二、简介元曲的特点。

    (见课件)

    三、简介作者元朴。

    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据《录鬼簿》载,作有杂剧15种(一说16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所作散曲现存小令30余首,套数4套,多写隐逸叹世、男女恋情和自然风光等,语言质朴,风格清丽。另有《天籁集》二卷。

    四、出示元曲

    1、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出韵味。

    2、点名试读,生评介。

    3、师示范指导朗读。

    4、反复读,领悟元曲的意思。

    五、理解内容。

    1、理解第一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看动画。这是作者见到的真实的秋景图。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村,日,霞,烟,树,鸦六个景色,构成这幅秋景图。

    2、看图,读句。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思考、体会、回答。

    作者分别用了六个词语来修饰景物。“孤,落,残,轻,老,寒”,含蓄地表达了萧瑟、凄凉,伤感之意。

    3、这样的秋,你喜欢吗?

    六、过渡

    这时,有一只鸿雁飞过来了。它打破了这里的一片死寂,给画面带来了一丝的生机。

    一点飞鸿,为什么不说”一只“飞鸿呢?体会”点“的用词之妙。”影下“,指雁影投射在地下。

    大雁要飞走了,它受不了这里萧瑟凄凉的秋天。它慢慢地飞去,越飞越远。作者痴痴地望着远飞的鸿雁,他仿佛就是那只鸿雁,他要到自己心中美好的地方去。

    七、课件出示下一画面。

    这幅图,也是秋景。这就是作者心中美好的地方。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呢?它由”,山,水,草,叶,花“组成。分别用了”青,绿,白,红,黄“五个表达颜色的词来修饰。

    生读体会,这个秋景与前面的秋景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这幅秋图,是明朗、美好、色彩斑斓的。

    八、生再读元曲。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曲的意思。

    九、体会元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本元曲,从头至尾,全是写景的,没有半个表达感情的词语。

    2、作者是借是抒情,他的感情很含蓄,包含在景之中,你能体会出来吗?联系作者的生平理解。

    3、前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暗示着当时的元朝社会 黑暗,死气沉沉。而后面明朗美好的秋景图,则是作者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作者宁可归隐山林,也不愿与元朝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课件(集合6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