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咕咚课件(汇总六篇)
  • 咕咚课件

    发表时间:2024-09-16

    咕咚课件(汇总六篇)。

    想要一篇好文章不妨去读读“咕咚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 教师应该在教案课件中充分展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咕咚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认识“四点底”。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会读指定的词语,能用“热闹”说一句话。

    3、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难点:

    1、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这座美丽的森林王国里,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森林王国,看看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了。

    2、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不加字。

    2、你能叫出下面词语朋友的名字吗?

    木瓜:谁知道木瓜是什么?指名说。

    看图介绍:木瓜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它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来入药。

    水花:你见过水花吗?在哪儿见到的?(石头扔进水里;手拍打水面……)

    咕咚:当石头扔进水里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到水花,还能听见声音呢。出示词。

    逃跑:这个词表示的是一种动作,谁愿意给大家做一做?

    跑的时候要用到脚,所以跑这个词就是足字旁。

    跟着:像这样的词还有“跟着”,跟着别人走也要用到脚,所以它也是足字旁。

    热闹:提示“闹”在这里应该读轻声。

    课文里怎么热闹了?出示句子读: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

    是啊,那么多的动物都跟着跑起来,能不热闹嘛。

    你还见到过哪些热闹的场面?你能用热闹说一句话吗?

    齐读:吓坏、正巧、熟了、大伙儿(提示儿化音)、哈哈笑

    3、把这些词带回课文里,再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4、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都标好了自然段,说一说共有几个自然段。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思感悟:(

    (一)、通读全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里提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1)指名请一位同学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小动物的图片。

    2、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在遇到这件事之后的反应一样吗?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二)、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2、赶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段还知道什么了?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把你知道的都读出来。

    (三)、第二、三自然段。

    快点读读二、三自然段,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逃跑、拦住)

    赶紧读读这个句子,你从哪儿看出兔子被吓坏了?

    (提示:“拔腿就跑”说明兔子心里很害怕,所以跑得特别快。)指导朗读。

    4、其他的小动物听见兔子的喊声也很害怕,全都跟着兔子跑起来。

    自己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兔子和小动物们惊慌的样子来。自由读,指名读。

    5、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大象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大象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

    6、出示第三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7、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四)、第四自然段。

    1、听了大象的话,他们又一起来到湖边要看个究竟,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赶快读读第四自然段。

    4、多有趣的结局呀,难怪大家都笑了,让我们再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5、试着背诵第四自然段,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一起读。

    四、复述课文,发展语言:(

    总结板书:不对、对。

    2、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能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自己练一练。指名复述。

    五、学习生字:(

    过渡:由于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这个“咕咚”可让森林王国热闹极了。

    1、出示词“热闹”,读词,“热闹”的“热”是这课的一个生字,看音节读准字音。

    3、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火热、炎热、热情、热烈、热水、热心……

    5、指导书写:整体观察,上大下小。

    生描红,边描边想想还有什么要注意的。(横折弯钩和“飞”字中的横折弯钩一样,要写得斜一些。)

    师范写,学生练习。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大象学习,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6、咕咚来了

    小兔图 小猴图 —— 逃跑

    动物们

    大象图 —— 拦住

    咕咚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学习“羊字头。”“足字旁”2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紧接着进入课文学习,在学生对课文有初步感知以后,引导学生质疑,再以“疑”为线索,以读为本,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富有个性化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道理。因一年级的课文不管生字熟字都带拼音,因此生字词的教学可把“音”放在第一课时,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自然熟记,部分“义"也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而“形”及书写指导可放在第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激发期待

    1.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教师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从而引入课文学习。

    (阅读期待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也是教学得意有效开展的基础,开课是设置悬念,就是营造一种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里共有几只动物?“咕咚”到底是什么?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质疑问难 以学定教

    指导学生就所找出的动物进行质疑,学生如果不明白,教师可举例。如:听到“咕咚”的声音,小白兔是怎样做?

    (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体现了顺学而导的理念)

    四、以读为本 顺学而导

    (一)听到“咕咚”的声音,小白兔是怎样做的?

    1.让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小白兔的动作、神态。然后让学生体会小白兔的内心。

    2.动作演示“撒腿就跑”,再用该词练习说话。

    3.指导朗读。这一句的朗读指导关键让学生读出小白兔当时极度恐慌的心理。但是不同的学生,对此有不同的体会,表现的方式也不同。

    (二)狐狸、猴子、小鹿、松花素昕到兔子慌张的喊声,他们有什么反映?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慌张”、“乱哄哄”。

    (1)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大致明白“慌张”的意思即可。

    (2)出示队列训练及市场购物两幅画面,让学生通过比较,对“乱哄哄”一词,有感性的认识,再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楚即可。

    (运用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让学生自主理解,符合课表要求。)

    2.指导朗读

    (三)狮子被吵醒之后,他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

    1.自由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狮子说的话,用横线画出其他动物说的话。

    2.抓关键词,指导朗读。

    (1)他追上去,好奇地问“你们跑什么呀?”

    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时,要抓住“好奇”这个词,通过换词的方式理解“好奇”就是“奇怪”的意思,然后朗读体会,读出疑问的语气即可。

    (2)“咕咚?"狮子愣了一下,又问:“咕咚是什么呀?”

    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时,要抓住“愣”字,通过表情表演,明白“愣”的意思,在读“咕咚”这个词时,“咚”字的读音要上扬,读出怀疑的语气。

    (3)“我们还是回去看看吧!”

    首先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的狮子皱着眉头,环抱双手,一幅要探个水落石出,查个究竟的样子,通过看图、说图,想象狮子的内心,从而读出坚决的语气。读的时候,做到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相吻合。

    (4)小猴说:“不好了,咕咚来了,你也赶快跑吧!”、“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

    小猴的性格活泼,读这句话的时候,语速可以稍快些。

    (5)“我也不知道,是兔子说的。”狐狸回答。

    狐狸从一开始就是人云亦云,在读这句话时,指导学生读出狐狸懵懵懂懂的样子。

    (6)“我……我也没看清楚。”兔子摸着自己的耳朵,结结巴巴地说。

    兔子在说这句话时,是结结巴巴地说的,指导学生读时,“我”字的声音要延长,“我也没看清楚”这句时,要紧紧抓住“结结巴巴”这个词朗读体会,具体如何体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一格。此外,兔子说这句话时,是挺不好意思的,可指导学生朗读时配以相应的表情。

    (在以上指导朗读的环节中,具体引入师生互评及生生互评机制,以评促读。)

    (四)角色表演

    五、比较表现 明白道理

    1.小组讨论,狮子的表现跟其他动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狮子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识字教学

    1.巩固读音

    (1)开火车读生字。做到人人过关。

    (2)游戏——找朋友

    2.辨清字形

    (1)小组合作,自主交流识记字形办法。

    (2)检查反馈

    (3)比较字形,引导区分。

    二、朗读全文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五、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动脑筋想、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1.朗读指导具体到位

    2.重点词语品味功夫较足

    3.识字教学过于简单

    咕咚课件 篇3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读词:

    咕咚木瓜逃命野牛

    大象拦住拔腿就跑

    可怕极了8.课前听写。

    吓跑了可怕跟着大家

    山羊大象都是

    9.我会读。

    咕咚木瓜逃命野牛

    大象拦住拔腿就跑

    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用时:25分钟)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课文。

    8.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3.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4.想象:

    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讨论:

    (1)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2)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7.全班齐读5~7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

    8.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真相。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9.生表演拦的动作,并用先问,再问,

    ,,,,最后问的句式回答野牛的话。

    10.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11.生谈启发: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10.兔子说咕咚来了,有哪些动物跟着它跑呢?请用_______在课文中画出来。

    11.回答填空。

    咕咚是东西掉进水里发出的。课文中是指掉进水里发出的。

    12.用下列词语说个句子。

    可怕--

    13.我会填量词。

    棵个只头

    一()木瓜

    一()树

    一()野牛

    一()兔子

    14.仿写句子。

    例:小兔子跑了起来。

    小兔子(飞快地)跑了起来。

    大伙儿笑了。

    大伙儿()笑了。

    15.讨论:如果你遇到了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用时:10分钟)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表演故事: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16.我会把《咕咚》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桌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

    咕咚课件 篇4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 、“?”两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分组表演,实现师生多边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凡事要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根据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采取激趣促读、创设情境的教法,做到教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引导学生采取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力求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让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为:

    了解课文主旨,体会“听到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理清层次,通过合作学习,将课文中的大量对白组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再以句带段,以读带讲,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中心。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运用多种形式,将枯燥的生字教学渗透于有趣的游戏、情境之中,通过摘木瓜、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

    以下我着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做进一步说明。

    一. 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我运用激趣导入,进行猜谜语、听声音比赛。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且我还特别设计了个别声音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文“眼见为实”的主旨。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模拟发“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呢。

    二. 初读感知,理顺层次。

    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读,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 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落?

    2. 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动物?

    3. 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完整地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且集体评议。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善于读书的人,会把书越读越薄。意思就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自己会归纳和总结。善于学习的人,同样会把课文越学越精简。这篇长课文,情节却很简单,对白比较多,我便引导学生自己用笔划出所有的'对白,组成一个小剧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和示范作用,因此,我通过插图和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经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表演等多次反复的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来体会短小的剧本所表达的故事精髓。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传统的教学弊端在于:教师用烦琐的教学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学生有迫切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篇文章又简单易懂,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有了小剧本作为主线,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对白,找到课文出处,学习探讨整个段落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动作反应、表达情绪的关键词、朗读的语气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对白,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紧扣“撒腿就跑”的这个动词,抓住小兔胆小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咕咚”究竟是个如何可怕的东西。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形象地模拟“撒腿就跑”这个动作。其他动物的盲目跟随、慌乱紧张,狮子的好奇大胆、要一探究竟的场景都在合作学习中一一再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此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学习结构。

    五. 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并结合社会活动,用语言或图文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所以在《咕咚》这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并给孩子留下情感发挥的余地。

    1.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 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3. 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凡事要动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六. 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自主选择练习,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综合性。

    咕咚课件 篇5

    设计说明 《咕咚》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兔子听了之后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也跟着跑起来,最后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明了情况,大家一起来到湖边,看到了真相, 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动物们都哈哈地笑了。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所以教学本课,应按照“读文--识字--学文--述说故事”的思路进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师板书课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1.生边听老师导言边思考

    2.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咕、咚”。并举例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象声词。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2.同桌互读课文。

    3.分自然段读课文。

    4.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全班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1)说一说用哪种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种识记方法。

    (2)积极参与课堂识字活动,巩固识记。 3.给下列生字注音。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1.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5.看课文插图,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2.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书写。

    3.描红、临写。

    4.全班展示。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在这节课前,我采用了实物做了一个实验,把木瓜从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分自然段读课文。

    可怕极了 8.课前听写。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课文。

    9.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4.想象:

    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2)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7.全班齐读5~7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

    8.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真相。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9.生表演“拦”的动作,并用“先问     ,再问     ,

    ,     ,     ,     ,最后问”的句式回答野牛的话。

    10.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11.生谈启发: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10. 兔子说咕咚来了,有哪些动物跟着它跑呢?请用“_______”在课文中画出来。

    11. 回答填空。

    “咕咚”是东西掉进水里发出的        。课文中是     指掉进水里发出的       。

    12.用下列词语说个句子。

    可怕--

    小兔子(飞快地)跑了起来。

    大伙儿笑了。

    大伙儿(    )笑了。

    15.讨论:如果你遇到了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表演故事: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16.我会把《咕咚》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桌听。

    教学反思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

    咕咚课件 篇6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咕咚课件(汇总六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