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推荐七篇)
  •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发表时间:2024-09-15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推荐七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语言表达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逐步培养学生“说”操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操作的思维含量和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填空。

    指名学生回答,并讲一讲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就是5的2倍,2个5等于10(只)的思考过程。

    2.摆小棒。

    老师在投影仪上摆5根小棒,然后问:老师摆了几根小棒?(5根)

    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摆小棒?

    请一名小朋友到投影仪上来摆小棒,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摆小棒。

    如果小朋友们摆的小棒是老师的3倍,应怎样摆?(学生继续操作。)

    提问:你是怎样摆的?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摆的根数是老师的3倍,就是摆5的3倍,5根5根的摆,摆3个5根,一共是15根。

    板书:3个5根是15根

    5的3倍是(15)

    3.小结:我们刚才一起复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和探究方法的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摆小飞机,认识“倍”。

    师:(用5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小朋友们想不想摆小飞机呀?

    (请一名小朋友到投影仪上摆小飞机,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摆小飞机,教师指导。)

    组织汇报交流,用多少根小棒摆了小飞机几架。

    学生(可能)的摆法:

    用10根小棒摆了小飞机2架;用15根小棒摆了小飞机3架;用20根小棒摆了小飞机4架……

    (老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

    教师在投影上用15根小棒摆小飞机3架,也就是说15根小棒是5根小棒的3倍。接着提问:谁能说一说用10根小棒摆了小飞机2架,就是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几倍?用20根小棒摆呢?

    让学生多说一说,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用小棒摆小飞机再说一说的活动,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在摆小飞机的活动中,经历了动手操作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做所想的过程,逐渐抽象出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认识了“倍”概念,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再摆一摆,把对“几倍”的理解转化成“除法”问题。

    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图:

    师:老师用5根小棒摆了小飞机1架,小朋友们准备用多少根小棒来摆小飞机?(15根)小朋友摆小飞机用的小棒数是老师用的小棒数的几倍?(3倍)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因为5根小棒摆1架小飞机,所以15根小棒可以摆小飞机3架,15根是5根的3倍。)

    师:谁能把这15根小棒迅速地摆一摆(不用摆成小飞机样子),能够让大家一下子就看出15是5的3倍来呢?

    板书:15是5的(3)倍

    请小朋友在投影仪上摆出下图,并说一说。

    学生:把15根小棒,每5根小棒分一份,15根里面有3个5根,所以15是5的3倍。

    板书:15根里有3个5根

    师:如果你们用20根小棒来摆小飞机,所用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20根是4个5根,所以20是5的4倍。)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像上面摆小飞机就是求15是5的几倍。想: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算15÷5=3,所以15是5的3倍。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计量单位,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板书:15÷5=3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提高了思维质量。

    3.想一想,说一说。

    (1)苹果3个,梨6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6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算6÷3=2。)

    (2)萝卜6个,茄子2个,萝卜的个数是茄子的几倍?(6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算6÷2=3。)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实物联想到倍数关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3)摆圆片。(动手操作,再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几倍。)

    a.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

    b.第一行摆9个○,第二行摆3个○。

    (4)8里面有( )个4,8是4的( )倍

    12里面有( )个3,12是3的( )倍

    24里面有( )个6,24是6的( )倍

    42里面有( )个7,42是7的( )倍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读课本第54页至55页的内容。

    2.学习例3(思考回答问题)。

    (1)仔细看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人数是跳舞人数的几倍”。

    (3)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5)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思路引导分析解决。)

    3.引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4.归纳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探索。

    四、巩固训练

    1.练习十二第1题。

    要求学生认真看图。(1)图中有些什么动物?(2)分别是多少只?(3)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4)为什么这样列式?(5)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2.独立完成第2题。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2.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数字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2.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办法: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课件显示本课主题图:和平广场 教师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数的结果。 学生说出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还有10只鸽子。

    (3)课件显示学生说的结果:10个人,天上飞的10只白鸽。加强学生对数字10的直观感受。

    (4)让学生观察第64页的点子图,并数出圆点的个数。教师这时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数10。

    (5)学生动手摆学具:摆出10朵小花。

    2、教学“拨珠图”。

    教师拿出计数器,请学生上来先拨9颗珠子,拨完之后,老师提问:再拨几颗是10颗?学生说出再拨一颗。让学生明白:9添上1是10。

    3、教学“尺图”。

    在屏幕上出示直尺图,直尺图上只填上0、1、2、3、4、5、6、7、8,请学生将9和10准确的填在直尺图上。引导学生小结:9在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教学“比大小”。

    (1)引导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上的圆点。

    (2)数完之后,让学生自行在底下完成框内的数及在○里填上“<”、“>”。

    (3)小组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教师巡视、指导。

    5、教学“10的组成”。

    (1)出示教具:一棵大树上,挂了10个果子。

    (2)请同学们数树上的果子,然后让学生们将这棵树上的果子摘下来,放进老师事先准备的两个篮子里。问:将这10个果子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一共有几种分法?

    (3)小组讨论交流之后,请小组派代表上来说出几种分法来。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

    (4)教师进行总结并且板书:

    (5)学生分组进行摆放学具:10的组成。 学生可以边摆边说,或者是一个人摆,一个人说。

    (6)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记忆10的组成,并且在书上独立的完成框内的数。 根据学生在书上填好的这几个组成,提出问题:不用摆,看到这几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吗?学生马上联想到由可以想到另一组,以此类推。

    6、教学“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说出:1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不一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太远。

    (3)学生在田字格离练习写10,教师巡视指导。

    三、游戏

    1、准备数字卡片1~9两份。 请部分学生上来手拿卡片,让他们找伙伴。手拿数字卡片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

    2、小组游戏(同桌的为一组)。 其中1个学生随意的拿出一个数字学具,另一个学生马上拿出另一个学具使两个数字学具合起来为10。

    3、完成第65页“做一做”练习。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1题。 课件显示:数轴图,请学生上来独立填数。其余的同学在下面完成。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顺序。

    2、练习九第2题。 课件显示:卫星发射情景的录像。 显示根据录像上指挥员的发射命令填框内的数。让显示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练习九第3题。 显示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感知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相应数量的计量。

    2、在亲历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对学科学习的内在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参与试验、分析与尝试,掌握体积和容积概念,会确定体积和容积相应并能正确地把握体积的大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盛水的量杯一个土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二、感受物体的体积

    1、分组实验

    方法:将土豆放入一个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记录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会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通过对上面实验的观察,有什么发现?看到土豆放入时,水位上升了;取出时,水位又基本复原。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土豆占有空间,入水时,水会被挤开,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时,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复原。

    2、体积的意义:

    师引导学生读书57页中间文字并结合实验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体积的概念。

    3、想一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体的体积吗?

    三、感受物体的容积

    1、①1箱牛奶的体积与6盒牛奶的体积比?(1箱牛奶体积大于6盒牛奶的体积。)

    ②1盒牛奶的体积与1杯牛奶的体积比?(1盒牛奶的体积大于1杯牛奶的体积。)

    从上面的结论中你想到了什么?(整个容器体积大于内中装的体积)

    2、归纳容积的意义(板书)

    3、同桌互相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与容器,及其大小比较。

    四、体积单位

    1、长度、面积和体积基本单位的确定: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米

    感觉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学们在正方体模型中蹲着,会蹲下几个?

    (2)如果把书包放在这个正方体模型中垒起来,大约可以垒多少个?

    2、容积单位的确定:

    师指出:我把能容纳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体的容积的大小分别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计量液体的体积常以毫升和升为单位。(让学生认真阅读理解5960页中的文字,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3、课堂活动:60页1、2题。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强体积和容积单位大小的实感。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课本62-63页练习十二第1、2、5题。

    第二课时

    1、掌握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改写。

    2、让学生参与单位间进率的探究中感知。深化认识与把握。

    3、感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借助对模型的分层探讨,理解常用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由来,并掌握体积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一瓶矿泉水的标签写着:净含550ML,表示瓶中水的(容量、体积、容积)是550ML。

    让学生认真一议,弄清问题是什么。显然是针对水的,由于水不是容器,不可能有容量、容积之说。所以只能是体积。

    2、复习常见的体积单位

    回顾一下常见的体积单位

    3、导入新课

    板书:体积与体积单位

    二、合作探究

    1、例5的教学:体积单位进率的的探讨

    (1)课件展示例5: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组探究

    全班反馈:一排10个,一层100个,10层1000个。

    (2)探讨

    (3)填空

    (4)熟记。

    找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规律

    同桌互说互测

    2、例6的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1)课件展示例6;说一说,算一算

    先让学生议一议:

    所示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怎么解决?再独立完成,最后进行全班反馈

    反馈:问题的实质方法

    思路的再反思

    三、课堂活动:练习与操作

    1、小组合作:估一估,量一量

    2、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转化方法。

    五、布置作业

    4、6、7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有趣的游戏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3、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乘法的运算,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熟练的计算

    2、 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画好表格,写清组别。)红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练习二。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24页。这节课我们来一次夺红花比赛。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专心聆听、遵守纪律的孩子都有机会得到红花。

    二、完成练习

    1、完成第1题。

    (1)审题。

    师:同学们请看第1题(读题):小明到商店买了下列商品。谁来说一说都有什么,花了多少钱呢?

    生:小明买了一根跳绳,花了3元,一个铅笔盒5元,一辆玩具车8元,还有笔记本5元,布娃娃8元……

    (因为物品较多,可以请两个学生分别说一半。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

    师:很好!你的表达能力很强。下面谁来把小明买的物品归类一下?

    (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回答。)

    生: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学习用品,有铅笔盒、笔记本和钢笔三样;另一类是体育用品,有跳绳、羽毛球、毽子;第三类是玩具,有玩具车和布娃娃。

    (师对回答得有条理的学生予以表扬。)

    (2)回答问题。

    ①师:看清了小明买的物品,接下来我们来回答书上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解答,等一下再请你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②交流反馈。

    a、交流问题(1)。

    师:谁来说说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怎么做?

    生:我列式:5×3=15(元),一共花了15元钱(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算式。)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计算呢?

    生:因为学习用品有铅笔盒、笔记本、钢笔,它们的.价格都是5元,有3个5元。所以这样列式。

    师:说得真好。这道题还可以怎样算?

    生:还可以用加法算,5加5再加5。

    师;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

    生:我认为用乘法算更加简便。

    师:你真会思考!奖励一朵小红花。

    b、交流问题(2)。

    师: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生:花了9元。我也用乘法算:3×3=9(元),(师板书算式。)

    师:3乘3表示什么?

    生;体育用品共有3件,每件3元,三三得九。

    c、交流问题(3)。

    师:我们再看第(3)小题。小明还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

    生:小明还买了玩具车和布娃娃,共花了16元,列算式是8×2=16(元)。

    生:也可以是8+8=16(元)。

    d、交流问题(4):小明带了50元钱,买这些东西够不够?

    师:要想知道50元钱够不够,我们要先算出什么?

    生:要先算出小明买这些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哇,把这图上标的每个价格都加起来吗?那实在太多了。

    生:不要,只要把刚才算出的学习用品15元,体育用品9元,玩具16元,这三个数加起来就可以了。(教师边听学生边说板书出:15+9+16)。

    师:用50元钱够吗?

    生:够,共花了40元钱。40比50小。

    生:我可以估算,把15看成20,9看成10,16看成20,全加起来就是50。我刚才把原来的每个数都增大了,所以一定够。

    师:真棒!在生活中我们是常常要用到估算的。

    (3)对这一环节进行小结,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和小组奖励红花。

    三:布置作业,教师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篇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在这段文字叙述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早晨7时48分出门;

    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2)9时15分、7时48分、1小时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时15分、7时48分表示时刻,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

    1小时23分表示时间,是指某一事件经过了多久。

    (3)出示问题“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这是求时间还是求时刻?

    是求时刻

    (4)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关于时间的计算的问题。(出示课题)

    [对于学生经常会混淆的“时间”“时刻”这2个数学用语进行简单的`辨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明确地知道是要求什么?]

    二、中心阶段

    1、请学生试着计算。

    2、汇报

    (1)画图

    (2)竖式算

    注意:这步计算,“分”的计算满60要向“时”进1,因为分与时之间的进率是60。

    答:小丁丁9时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3、比较2种方法得出2种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观、很简洁。

    4、小结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来解决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篇7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

    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6---7分钟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

    分钟

    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

    3、组织交流与评价

    随机引发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4、引导小结

    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学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2、交流观察结果,检验观察方法。

    3、感悟小结

    这个大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前一次的初步观察体悟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观察,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差异资源”又为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6---7分钟

    三、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

    一、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

    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

    二、按要求摆图形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1—2分钟

    四、全课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自我评价

    四、课后反思重建: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卿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 :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 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作者工作单位:杨建凡,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紫微小学。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 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 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 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

    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

    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 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

    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 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

    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l小格是1秒,走1人格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牛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1圈是60秒等知识,}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已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五、研究教学过程,探索教学顺序

    教师的教学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从一个知识层向另一个知识层提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和观察钟面,先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再观看神舟六号的发射来感受秒、交流秒的知识,这样的安排, 使学生知道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地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未知空间。

    六、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究空间

    练习足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巩同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牛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以,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除了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 关键、注意题型搭配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为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爿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而开放性的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七、估计教学过程,预计意外事件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推荐七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