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毫米分米教案经典九篇
  • 毫米分米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15

    毫米分米教案经典九篇。

    这是我们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毫米分米教案”的内容。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回顾教案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请查看探索更多最新的资讯!

    毫米分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掌握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并指导他们之间的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能熟练的测量简单的物体的长度并解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生变处处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准备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当堂训练,拓展应用。

    l击鼓传花,答对问题,才可向后面的作为传下去。

    2分米=()厘米。

    1米=分米。

    7厘米=()毫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米。

    80毫米=()厘米。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在()里填上是适当的单位。

    (1)一棵大树高4()。

    (2)回形针长是30()。

    (3)一根跳绳长是3()。

    (4)板凳高是90()。

    (5)蟮笔长是60()。

    (6)小花生赢l4()。

    (7)学校旗杆高8()。

    3、估一估,量一量。

    估一估:讲桌高()长()量一量:讲桌高()长()4、量一量,走一走。宽()宽()。

    (1)量一量,自己的一步有多长?

    (2)走一走,从教室前面的黑板走到后面的黑板要走多少步?

    (3)想-想,教室-周大约有多长?

    5、班级知识角。

    (1)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中国的杭州大运河,全长约l800千米。

    (2)澳大利亚最大的袋鼠体长27分米。

    (3)位于山东中部,号称五岳之手的泰山,主峰海拔高度1553米。

    (4)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体长可达34米。

    二、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个人补充及建议。

    板书设计:

    2分米=()厘米。

    1米=()分米。

    7厘米=()毫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米。

    80毫米=()厘米。

    教学反思:

    作业设置:

    完成课本34页2、3、4题。

    毫米分米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学生对毫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教师运用正误辨别、实物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直尺一把。

    学生准备:

    一枚一角硬币

    教学过程:

    一、故设障碍,导入新课

    1、填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6( ) 老师高1( )60( ) 橡皮长5( ) 一角硬币厚2( )

    2、动手测量数学书长多少?

    测量很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建立表象

    1、认识毫米。

    (1)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3)出示实物银行卡和电话卡,告诉学生它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三、强化练习,观念清晰

    1、教科书第3页 “做一做”中的题目。

    2、算一算

    3、辩一辩

    4、改一改

    毫米分米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学生对毫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教师运用正误辨别、实物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棵树高6( ) 老师高1( )60( ) 橡皮长5( ) 一角硬币厚2( )

    2、动手测量数学书长多少?

    测量很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1、认识毫米。

    (1)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3)出示实物银行卡和电话卡,告诉学生它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毫米分米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P22~27,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2、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记忆部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和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

    启发引导法、示范法、教授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练习法、观察比较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学具、投影、情境图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今天让我们看看孙大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问题?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提出3个问题。

    学生看图,找出图中的信息。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欣赏图片,产生学习兴趣,为学习知识打好基础。

    鼓励学生按顺序找出数学信息。

    活动二:

    1、1毫米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尺,你有什么发现?

    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表示,它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想一想,毫米和厘米有

    什么关系。

    师总结:1厘米就是10毫米,也可以说10毫米是1厘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用毫米表示合适?

    2、1分米有多长?

    师:你知道一分米有多长吗?观察直尺,找到10厘米,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或者1分米就是10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

    3、1千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用手笔划一下。1千米就是1000个1米这么长,也就是1千米是1000

    米,也可以说1000米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千米也可以叫公里,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看到或听到过这个词?

    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毫米、分米、千米,还有前面学的厘米、米,他们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学生观察小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巩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合作。

    利用直尺,让学生找到1分米的尺度。直观认识1分米。

    学生自由猜测,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学生想象1米的长度,联想1千米。

    学生回答

    学生记熟,并能明确长度单位有哪些?

    通过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是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1厘米和1毫米的关系。

    空间感受1毫米的长度,进一步巩固1毫米的概念。

    直观感受1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直观性。

    联系生活巩固掌握分米的概念,体验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学生能否准确说出1米的长度。

    活动三:

    自主练习:

    1、第1题:用手势表示长度。

    2、第2题:估一估,量一量

    3、第3题:填一填

    4、第4题: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5、第6题:简单计算

    学生小组先练练,后指名活动。

    学生说估测的方法再进行实际测量。

    学生先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换算法。

    学生先介绍动物,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

    学生小组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加深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和估测的能力。

    体会高级单位名数和低级单位名数互化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关于动物的常识,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生能否用正确的方法解答,是否明确换算。

    活动四:

    课外实践:

    教师因地制宜,选择身边感兴趣的物体实行实际测量。

    我学会了吗?

    1、你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吗?

    2、你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量一量、说一说。

    3、有关长度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课外活动,整理数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

    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五:

    师: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毫米分米教案 篇5

    教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教材编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结合测量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提高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内容:课本26页例题,27-28页想想做做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具准备:学生尺、明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究

    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

    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

    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长方形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汇报结果:1分米=10厘米)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

    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汇报测量结果。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

    请一名同学用米尺量一量课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二、认识毫米

    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

    大家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还想知道的更准确一点,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知道不到1厘米的数学书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

    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你知道1厘米里有几毫米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几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例子:硬币的厚度,乘车卡的厚度等)

    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

    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画。(区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

    三、巩固

    1、你能说说他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小组合作练习: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先讨论量这两种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再独立进行测量。

    2、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床长2()大米宽2()黄瓜长2()

    3、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先说说,再量。

    4、量一量自己的拇指宽是几毫米。

    1分米里有几毫米?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学反思:

    毫米分米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26~28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认识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第二段,第29~3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学习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引出对分米、毫米的认识。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习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常用长度单位的相互关系,教材在第26页的例题中,先呈现用厘米作单位表示的文具盒的长和宽,由长20厘米、宽10厘米引出2分米和1分米;再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数学书的厚度,由数学书的厚度不足1厘米引出对毫米的认识。这样安排,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认识分米、毫米的活动,又能启发学生自觉利用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感知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短,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合理确定教学要求。

    作为计量长度的单位,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和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分米和毫米的使用频率要比米、厘米低一些。考虑到这一点,课标和教材对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要求也相应地比米、厘米低一些。这种教学要求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要求学生建立像厘米和米那样清晰的实际长度表象,只要求相对合理地把握分米和毫米的实际长短。第二,不要求学生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短,只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合理选择有关长度单位进行交流。第三,不要求学生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只要求学生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时,会用几厘米几毫米几米几分米去表述测量结果。教学时,要注意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3.抓住机会,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没有或缺少数学思考的活动,既不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时要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如,在初步认识分米后,教材要求学生在直尺上看看1分米有多长。实际教学时,我们不妨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可以从直尺上的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1分米的长度。又如第27页想想做做第2题,在出示测量橡皮长度的直观图后,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确定橡皮长度的毫米数:1小格1小格地数,一共是35小格,所以是35毫米;5小格5小格地数,一共有7个5小格,所以是35毫米;把橡皮长度看成是3厘米与5毫米的和,3厘米是30毫米,3厘米与5毫米的和就是35毫米;把橡皮长度看成是4厘米与5毫米的差,4厘米是40毫米,4厘米与5毫米的差就是35毫米。这样的教学,不是把目标仅仅定位在掌握基本技能,而是定位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会到:追求准确表达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准确表达是数学永远的追求。如,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数学教材的厚度时,发现其结果不足1厘米,此时就应追问:不足1厘米的厚度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又如,当我们测得某物体的长是3厘米多一些后,要使学生自然地想到:是3厘米多多少呢?其次,要使学生体会到由于客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知识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如,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一块橡皮的长度是3厘米5毫米,那么,如果实际结果如果是3厘米5毫米还多一些,那又该怎么办?再次,要使学生体会到准确的数学表达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如第30页第6题,让学生记录蒜头发芽后每天蒜叶生长的长度。通过这样的实验和测量,学生就不仅能知道诸如种下蒜头可以长出蒜叶这样粗略的知识,而且能回答诸如哪几天长得快哪几天长得慢平均每天大约长多少毫米等精确的问题,从而对蒜叶生长过程就有了更准确、更科学的认识。

    毫米分米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较强,要注重让学生进行估计、测量、交流等活动,通过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如身份证、铅笔、硬币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培养估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1分硬币、身份证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怎样用手势表示1米和1厘米大概的长度?米和厘米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还知道1米=100厘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

    1.毫米产生的意义。

    (1)估一估。

    ①小组活动: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

    ②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③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量一量。

    ①小组活动: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并将测量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汇报交流。

    ③教师课件演示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

    小结: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表示。

    ④教师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让学生在测量中理解和体会长度单位“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2.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①小组讨论: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

    ②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找到1毫米的小格吗?

    ③你能用手指一指吗?那用什么工具指比较合适呢?

    ④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呢?用笔尖指着数一数。

    课件演示1格1格地数,得出结论: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

    ⑤组织学生找不同的1厘米,数一数里面有几个1毫米,从而验证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2)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

    ①你能用手比划1毫米的长度吗?

    ②借助1分硬币、磁卡等实物,感受1毫米。

    (3)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并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时一般是用“毫米”作单位的?

    (4)用毫米作单位,再次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观念。三个探究知识点的设立着眼于这一重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借助生活实物,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进而抽象出1毫米的长度观念。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练习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正确摆放直尺及正确读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练习时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精确测量,给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本节课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迁移再到思维的转化一直到思维的深化,王老师一环扣一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课的伊始,王老师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这样可以为后面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导入简洁。

    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部分王老师把讲授和学生自学处理的很好。王老师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概念。

    在教学毫米时,王老师是通过让孩子估测数学书的长度、宽带、厚度,然后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用厘米已经不能直接准确地量出它的厚度,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入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然后王老师通过一些操作让学生感受1毫米有多长:量1分硬币的厚度,比划1毫米的长度。画出5毫米、10毫米使学生感受出毫米很小很小。这一环节教师指出思维的方向,学生根据指导要求自主学习,通过交流汇报,强化对毫米的认识与应用。

    这节课是成功的,孩子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知识。但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细致地考虑孩子的情感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去探索、反思、逐步完善,才能臻于完善。

    毫米分米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西师版第四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硬币、学生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km、m、dm、mm,下面请同学们用所学的长度单位猜一猜我们班某某同学的身高是多少?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往往我们估计的与实际测量出的有差距,现在我们来量一量他的身高,量时注意0对准脚底,尺子拉直,另一端对准头顶,另一端所对的刻度就是他的身高,但是我们量出的是125cm多,哪到底多多少呢?也就用cm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一个比cm还小的单位来测量――mm,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1、观察直尺(课件)。

    (1)、下面请小朋友们看看直尺上1cm中间有些什么?

    (2)、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直尺有哪些长度单位?

    师: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师:示1毫米,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接下来请你们数一数0-1厘米、0-2厘米中间分别有多少个1毫米。

    师:谁愿意来数?

    生1:0-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0-2厘米中有20个1毫米,2厘米=20毫米。

    生、

    (4)、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师:千米是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师: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cm=10mm。(板书)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1毫米、3毫米、25毫米、43毫米吗?

    生独立尝试,请生在黑板表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昨天老师叫你们带了1分的硬币,下面请小朋友们量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

    方法:尺子上的0对准硬币的一面,另一端对准硬币的另一面。

    生汇报:

    (2)、手势表示1毫米约有多长?

    学生分别用手表示1cm、1dm、1m大约有多长。哪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1毫米约有多长?

    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硬币,然后抽出硬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你们多练习两遍,体验1毫米的长度。

    (3)、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4)、找一找:在尺子上找一找50MM、65MM

    师:示课件。尺子0-5CM是5CM也是50MM,0至6cm与7cm的中间位置是65MM,0-10CM是100MM。

    3、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

    做P82第5题。

    (2)、量一量。拿出你铅笔量量是多少毫米?

    生量,0对准铅笔的一端,另一端所对的刻度就是的铅笔的长度。

    量好了就把结果记在本子上,举手来说说你量的是什么?多少MM?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课件)

    议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示课件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它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三、开放测量:

    找一找周围较短的物体量一量是多少毫米

    四、课堂总结

    毫米分米教案 篇9

    教学片断一:估计并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1、估计活动:

    师:请大家估计一下你的数学书的长度、宽度、厚度。注意:不能用工具。

    学生独立估测,并填表。反馈:

    生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为17厘米,宽为15厘米,厚为2厘米。我的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我是这样一个一个量出来的。

    生2:我估计数学书的长为20厘米,宽为14厘米,厚为1厘米。我是一拃一拃量出来的。

    生3:我估计出来的跟他差不多,我先估计自己的铅笔大约是10厘米,然后我再用这支铅笔去量。

    生4:我估计数学书的长约为21厘米,宽约为14厘米,厚约为1厘米,我是用我的橡皮去量的。

    生5:我估计数学书的长约为15厘米,宽约为12厘米,厚约是1厘米,我是目测的。

    2、测量活动:

    师:刚才大家估算的方法很棒。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摆了我们面前,现在估出来的结果大不一样。我们估计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齐说:用尺子!

    师:好!那么我们就动手来验证一下,注意方法哦!并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里。

    学生独立活动,并填表。小组交流。反馈:

    生1:我测量出来的结果是,数学书的长为21厘米,宽为15厘米,厚为1厘米。

    生2:我测量出来的结果是,数学书的长为21厘米多一点,宽为14厘米多一点,厚为1厘米不到。

    生3:我测量出来的结果是,数学书的长为21.2厘米,宽为14.7厘米,厚为0.2厘米。

    生4:我测量出来的结果是,数学书的长为21厘米,宽为15厘米不到,厚为1厘米不到。

    师:老师这里有个疑问:21.2厘米、14.7厘米、0.2厘米中点后面的是怎么量出来的?

    生3:就是尺子上小格数。

    师:哦!你的办法可真好!那14.7厘米是15厘米吗?

    生齐说:不是!

    师:是14厘米吗?

    生齐说:不是!

    师:看来14.7厘米不是一个整厘米数。也有同学量出来是21厘米多一点,14厘米宽一点,还有15厘米不到,1厘米不到等等。这些数据看来也都不是整厘米数。当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

    生1:用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生2:用毫米,我知道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单位。

    师:是啊,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有关毫米的知识。

    反思:

    这个环节突出两个重点估测和感受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意义。

    估测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对学生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的培养是这节课的要点之一。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非常聪明地用食指、一拃、用物体去估测数学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反映了学生较好的估测能力,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丰富学生的数感。

    同时在估测与测量书本的过程中,出现比如14.7厘米、15厘米不到、14厘米多一些的数据,从而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当学生面对问题有些茫然时老师抓住时机,引入新知,使学生认识产生毫米的意义,充分感受到了建立一种比厘米更小的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片断二: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师:关于长度单位毫米你知道些什么小知识呢?

    生:毫米是长度单位;

    生:毫米比厘米更小;

    生:尺子上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

    生:我知道1厘米=10毫米;

    生:我知道1米=100毫米;

    师:看来大家对毫米这个单位了解真不少,不过这里有说对的,也有说错的,等我们学习了毫米,再回过头来看看。

    师:你知道1毫米在什么地方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画下来。

    学生独立活动(时时可听到这么小的感叹声)。反馈:在电脑上的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

    师:你觉得1毫米在直尺上的什么地方?

    生:直尺上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

    生:直尺上两条短线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

    师:小眼睛真是雪亮!是啊,在直尺上两条短线之间的小格就是1毫米。刚才大家找了1毫米,画了1毫米,你有什么想对毫米说?

    生1:毫米,你真是太小了!

    生2:毫米,你跟蚂蚁一样小!

    生3:毫米,你真短啊!

    师:毫米真是太小太小了!你闭眼想像一下1毫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一下。(生活动。)

    师:抓一抓,几页书的厚度大约会是1毫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话可以用尺子量一量。(生活动,反馈)

    生1:我觉得12页书大约是1毫米。

    生2:我觉得2页书大约是1毫米。

    生3:我觉得6页书大约是1毫米。

    生4:我觉得8页书大约是1毫米。

    生5:我觉得18页书大约是1毫米。

    师:结果相差很大啊!老师也去抓了一把,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6页书可能是1毫米。书还是比较厚的,象这样薄的纸(老师随手拿起一张纸头)大约需要十多张。这个问题我们到课后再研究。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有1毫米的长度呢?

    生1:1分硬币的厚度。

    生2:钟面上分针的宽度。

    生3:直尺的厚度。

    生4:小蚂蚁的长度。

    生5:回型针的厚度。

    师:大家想得真多,这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其实大家脖子里的

    生:玉!

    师:呵呵,不是,是你们家校通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捏一捏。(生笑,纷纷捏自己脖子里的家校通。)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毫米的长度,你觉得5毫米的长度会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再在直尺上找一找。(指明学生在课件上找5毫米。)

    生1:从0开始数5格就是5毫米。

    生2:从半格的地方开始到1厘米的地方。

    师:还有哪些地方能找到5毫米?我们一起找一找(在课件上的直尺图中找。)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5毫米的地方与其他有什么不一样?

    生1:厘米最长,5毫米中长,1毫米最短。

    生2:5毫米是半格的地方。

    师:是啊,对准5毫米的线比对准厘米的短,又比对准其他毫米数长。我们一看到这条线就知道这是5毫米。如果我们要找6毫米,怎么样快速找到?

    生齐说:5毫米的地方再往后数一小格。

    师:7毫米呢?

    生齐说:往后数两格。

    师:这是一个小技巧,要记牢。刚才我们已经找了一些生活中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的物体,老师再来介绍一些,比如测量降雨量、制造武器、制造数码相机等(课件中随机出示画面),就需要用毫米做单位,厘米、米啊就不可以。

    生齐读(课件出示):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者测量要求比较精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反思:

    在这个环节里,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空间,让学生在猜测、观察、试验、探索、验证等实践活动中去学习新知。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里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等活动初步感知1毫米有多长,再通过抓一抓几页书大约是1毫米,加深学生的感知,接着再通过用比较亲切的方式你想对毫米这个单位说什么强化学生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找一找5毫米与其他毫米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渗透学法指导,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1毫米的长度和老师介绍需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的地方,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者测量要求比较精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课堂里轻松的氛围、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小蚂蚁的长度、钟面分针的宽度等等),让人充分感受到这样的课堂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用自己的感官、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与获取知识,用数学的眼光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老师不亦乐乎!

    教学片断三: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毫米这个单位,那么你觉得毫米和厘米有怎么样的关系呢?(交流)

    【毫米分米教案经典九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